心理辅导案例 心理健康教育辅导案例【精选4篇】

2023-12-21 19:06:09

面对繁重的学业负担与成长的烦恼,学校必须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加强对他们的心理健康教育。书包范文小编精心为朋友们带来了心理健康教育辅导案例【精选4篇】,希望能够给朋友们的写作带来一些的启发。

心理辅导案例 篇一

关键词:小学高年级;青春期;异往;心理障碍

引言

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新概念提出了新的定义,所谓健康是生理健康、心理健康、道德健康三方面构成的健康整体概念。而青春期是一个人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这个阶段青少年的性心理健康不容忽视。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给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创造了非常优越的条件,处于青春期的学生们有理想、有追求、求知求新、上进心强,对生活有着美好的追求和向往,但思维简单片面,感情脆弱,经不起磨砺,在心理上还很不成熟。

帅帅(男)和美美(女)从小住一个院,上一个幼儿园,一起长大。现在,又在一所小学,同一个年级,不同的班级里学习。美美一直非常喜欢帅帅。一天,她和同学说:“我和帅帅小时候睡过一张床!”此话从他们班传到帅帅所在的班,有些同学不分场合总是提起,还总是议论帅帅和美美在一起如何如何。帅帅很是反感,他和家长都为制止不了同学对自己伤害的行为而烦恼,只好求助于老师。

青春期的青少年身体增高、体重增加,由于生理发育的影响,加上青少年活动范围不断扩大,各种信息量剧然增多,因而对与异往产生了一些从未体验过的心理困惑,引起他们心理上动荡不安。有的紧张、惶恐;有的好奇、迷惑不解。给帅帅带来不良影响的同学的表现,就符合这些症状。

青春期发展可有以下阶段: 1、疏远异性期;2、向往年长异性期;3、接近异性的狂热期;4、后期正式的浪漫恋爱期。每一阶段的心理表现是不同的。

疏远异性期。指青春期开始的半年至一年(11-12岁)期间内的两性疏远阶段,其尚未完全成熟,性别意识刚刚萌芽。他们发现彼此间性别的差异,便产生明显的不安,对两性间的接触持疏远和回避态度,如因学习或工作需要,双方接触时感到拘束和难为情。帅帅即处于这个时期。

此时,教师在小学高年级的青春期教育工作中,要帮助孩子们克服这种心态,遇事冷静思考,尊敬师长、理解家长的心,注意控制自己的情感和行为。通过青春期教育,帮助他们树立远大理想和崇高的生活目的,增强识别能力和判断能力,培良好的心理的素质,帮助他们顺利走出青春期心理障碍误区。

正文:

(一)个别辅导:

教师把和此事件有关的人叫到一起,避开其他同学,问:“你们和女的睡过一个床吗?”他们愣了。

教师又问:“你们从小和妈妈睡过一个床吗?”他们有的点头,有的脸红了,有的不好意思地瞟了帅帅一眼。

教师追问:“妈妈是女的吗?”有的人脸更红了,有的人低下了头,有的人惊诧了。

教师环视了一下所有的人,有意看着帅帅说:“有的人,不但和妈妈,还与奶奶、姑姑、阿姨睡过一个床!对吗?”

教师知道他们说的“睡”和教师说的“睡”不一样!知道他们欲言又止,知道他们无法将心里的话说明了。但是,他们更知道这种语言游戏,他们输了!这次伤害同学“帅帅”的游戏,他们输得会更惨!于是,一个个蔫头耷脑,像霜打了的茄子。

望着长嘘了口气的帅帅,教师语重心长地对他们说:“既然如此,你们总是提某个话题,有意思吗?”他们连连摇头。

(二).团体辅导:

回到班里,教师问学生:“谁有从小到现在都要好的朋友?”站起来的人占百分之九十。

教师又问:“谁有从小到现在都要好的朋友,能做到同吃同睡?”继续站着的人减少到五分之二。

教师再问:”这样的朋友是异性的,有吗?”只有“天天”一个女生还站着,其他同学先是吃惊,继而困惑地望着教师。

教师祝贺“天天”同学从小至今,拥有异性的好友,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

接着,教师阐述了人际交往的意义:人是生活在各种人际关系中的,与他人交往,是人的一种心理需要。社会越先进,人际关系越会显示出其特有的价值。交往对成长有着特殊意义。心理学家指出:人们总是希望有人与他(她)进行交流,从而摆脱孤独与寂寞;希望参与具体活动,希望加入某一群体,并为之所接纳,从而获得归属感。这样,快乐时有人与你分享,痛苦时有人为你分担,迷惘时有人给你指点,困难时有人给你援助,忧伤时有人给你安慰,气馁时有人给你上鼓励。通过交往,人们能够寻求心灵的沟通,能够寻找感情的寄托。

然后,教师描述了男女同学之间交往的好处,至少可以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智力方面。男、女生在智力类型是有差异的。男女生经常在一起互相学习、互相影响,就可以取长补短,差异互补,提高自己的智力活动水平和学习效率。 2.情感方面。人际交往间的情感是丰富而微妙的,在异往中获得的情感交流和感受,往往是在同性朋友身上寻不到的。这是因为两性在情感上,特点是有差异的。女生的情感比较细腻温和,富于同情心,情感中富有使人宁静的力量。这样,男生的苦恼、挫折感可以在女生平和的心绪与同情的目光中找到安慰;而男生情感外露、粗犷、热烈而有力,可以消除女生的愁苦与疑惑。

心理辅导案例范文 篇二

【关键词】高考心理;学习动机;阿斯伯格;个体心理辅导

一、个案描述

小龙,从高一入学以来就被怀疑患有阿斯伯格综合症。因最近成绩问题影响到班级高考复习和自身未来升学,班主任和家长非常紧张,希望心理老师能在此时对学生做诊断和心理辅导,帮助学生顺利应对高考。

在第一次会谈后,我和小龙的咨询关系建立起来。后来也向家长了解到更多情况。小龙从小聪明,成绩优异,但对语文兴趣不大,很是排斥。高中考上学校竞赛班,班上高手如云,从龙头变成龙尾的落差让他很不适应,日益自卑,学习兴趣随之减弱。特别在竞赛失败后,进入高三复习阶段,之前落下的复习进度要短时间内补上,小龙顿觉压力巨大,对高考担忧,甚至执着于复读。同时,在这最需要各方支持的时候,社交的笨拙也让小龙觉得特别孤独、无助和焦虑。

二、教育过程

阿斯伯格综合症是一种主要以社会交往困难,局限而异常的兴趣行为模式为特征的神经系统发育障碍性疾病,他们经常出现肢体互动障碍和语言表达方式异常等状况。接触后发现,小龙的表现基本符合阿斯伯格症的特点,但对于这些特点,现在越来越主张将其视为一种差异,并非需要治疗的缺陷或障碍。阿斯伯格症的人多为智商正常或以上,只要得到适当专业的协助,加上环境的接纳、包容与了解,就能走出困境,释放他们的特质与潜力。

对于小龙,并没出现严重的抑郁、焦虑等不良情绪,他能独立生活和应对一般问题,所以不需转介到医院结合药物治疗。对于现阶段的学习偏科问题和人际问题,在已建立的咨询关系上,结合高考复习进度,可以分三个阶段进行辅导,帮助他更好地应对高考,调整状态。

(一)阶段一:投其所好,激发学习动力。阿斯伯格的人,在其感兴趣的领域会较易显示出才华,做出成绩;但从事自己不感兴趣的领域却非常艰难。就小龙而言,语文学习便是如此,按时按量完成语文习题都是不可能任务。通过分析,小龙了解到自己语文成绩不好是因为对语文毫无兴趣和不懂学习技巧。要在极短时间内补回复习进度本已困难,再加上每次测试成绩惨不忍睹,更是打击他的信心,如此形成一个恶性循环。

因此,激发小龙学习语文的动力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在咨询中发现,他对智力游戏非常着迷和擅长。而游戏过程给小龙带来的放松感和成就感,对于屡遭学习挫败的他而言非常重要。所以,结合小龙的兴趣和长处,我设置了奖励机制:与他约定,每周能按要求完成语文等科目的练习就可获得奖励——心理咨询后的智力游戏时间。这效果立竿见影,从此,学生每周都能自觉做好各科练习。我根据学生的进展慢慢加大作业量,他的收获也越来越多——不仅是对奖励的满足,也是完成复习计划的自我效能感。

(二)阶段二:多管齐下,应对复习阻碍。小龙的精神状态恢复得不错,学习积极性也已提高。但要改变测验练习中的答题陋习,寻求合适的学习方法,需要科任老师的帮助。作为心理老师,我能给与的是关于时间管理的指导,让其学会如何安排重要和紧急任务,以及作为过来人的考场答题经验。

更重要的是,在学习过程中培养他的自信心。在此阶段,他出现了较明显的高考焦虑状态,所以需要让小龙明确高考定位,并不断淡化他消极的复读念头。我投其所好,创造他能理解的“智力游戏氛围”进行讨论,巧用游戏闯关的比喻,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他的杂念,激起他勇闯高考关的斗志。

此外,心理老师也需要关注社交问题对小龙生活和学习带来的消极影响。阿斯伯格孩子的离群,并不是因为他对交友不感兴趣,而是因为他欠缺技巧,在多次失败的尝试后,不敢轻易让自己再受伤害。所以老师鼓励他自由表达,并耐心倾听、包容理解,这非常有用。

(三)阶段三:好高骛远,为未来而准备。高考愈近,小龙的状态愈佳,科任老师也开始表扬他的进步。而我和他的约定也继续保持,同时更多的谈论高考志愿、大学生活等。对于阿斯伯格的人而言,这些全新、独立的生活都需要有充足的心理准备。通过谈话,虽能感到小龙对未知生活尚有焦虑,但更多的是他对未来的憧憬和向往。

在最后关头,家长也会焦虑,并在不经意间给孩子过多关注、期{SHUBAOC.COM}望或要求,从而带来额外压力。因此我们要与家长沟通,强调从孩子的角度出发,多倾听他的心声,理解学生的考试紧张,并让他正确认识自身情况,以自信心、平常心去面对高考。

在高考前心理辅导专场中,小龙也主动前来。面对高考,大家都很紧张,他也不例外。但想起三个月前,他只是听从安排被动接受心理咨询,而现在能主动积极调整心理状态,确实进步很大。最欣慰的是,小龙高考发挥正常,被重点大学录取了。

三、教育反思

阿斯伯格个案并不多见,但在中学教育中偶尔会遇到,尤其在竞赛班里。不过又因为它的特殊性,阿斯伯格的学生总会被大家忽视和不解,这反而让学生被孤立、唾弃,得不到适当引导,他的非凡才能也无处施展,他的人生也将变得暗淡无光。

但阿斯伯格的个案是极其需要耐心谨慎的处理,其中,是否需要去医院鉴定,便非常值得思考。如果学生能独立生活和处理问题,本身没有出现焦虑、抑郁等症状需要药物去控制的,建议不用刻意带孩子去医院,因为阿斯伯格暂时没有药物可治。而且带学生去医院检查,容易被“贴标签”,也许会给这种敏感独特、难以理解别人情感和思维的孩子带来更多焦虑不安,家长亦然。

老师在教育中主要采用个别谈话方式,结合与家长和老师的沟通;从其兴趣出发,利用强化法激发学习动力,促进学习行为;帮学生应对学习生活上的阻碍;助他顺利度过高中生涯的同时,也给他适应未来新生活的心理准备。是合适方法、包容鼓励,最后没有让他成为颓废的复读生,而是让他得到心态的调整和个性的成长。

参考文献

心理辅导案例 篇三

【论文摘要】台湾中小企业是台湾经济发展腾飞的基石。台湾中小企业健康发展得益于官方构建的辅导与扶持机制。文章简要回顾了台湾中小企业官方辅导机制成长历程,并分析了这一辅导机制构成,认为台湾中小企业官方辅导机制已是全球最成功的官产合作范例之一,值得学习借鉴。

上个世纪60年代以来,台湾中小企业在台湾经济腾飞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台湾的中小企业被形象地誉为“蚂蚁雄兵”。根据台湾“经济部”2008年发行的《中小企业白皮书》,2007年台湾中小企业家数有123.7万家,占全体企业的97.63%; 2007年中小企业的销售值、内销值及出口值占全部企业的比率分别为28.34%, 32.49%及17.02%; 2007年中小企业就业人数达793.9万,比2006年大幅增加18.8万人,而且占全国就业人数比重也提高为77.12%0 0}’,台湾中小企业之所以能够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由弱变强,并成为台湾经济发展的基石,除中小企业依靠自身努力外,更与台湾官方所建立的中小企业的辅导机制密不可分。台湾中小企业官方辅导机制是全球最成功的官产合作范例之一,具有重要的决策参考价值。本文将在阐述台湾中小企业官方辅导机制成长历程的基础上,重点分析其结构与内容。

一、台湾中小企业官方辅导机制成长历程

从一般的意义上讲,本文提及的机制概念是指一定的组织机构为了实现自身或其他相关主体的目标或预期,从一定的价值理念和客观规律出发,所设定并执行的一系列原则、规则、规范、项目和程序。台湾中小企业官方辅导机制就是指台湾行政当局为促进台湾中小企业发展,根据台湾岛内和世界整体经济形势的发展变化,遵循一定的理念和中小企业成长规律,所设定并执行的指导、帮助和扶持台湾中小企业成长的原则、规则、规范、项目和程序。台湾中小企业官方辅导机制在为中小企业营造良好的经营环境、协助中小企业开展互助合作、辅导中小企业自立发展方面起到极为重要的作用。台湾当局中小企业的辅导机制不是一墩而就的,而是遵循岛内外经济形势和中小企业的特点,不断积累、改进的结果。

台湾的中小企业发端于20世纪30年代,光复后台湾当局为鼓励民营企业的发展,把日本人遗留下来的各种小规模零星企业标售给私人。1949年前后,随着大陆部分私人资本特别是纺织资本大量流入台湾,台湾中小企业得到较快发展;到50年代末,中小企业创造的产值己经约占台湾生产总值的40%以上。自20世纪60年代初开始,台湾当局开始自觉扶持中小企业发展。1964年初,台湾“行政院长”在其施政报告中指出:“不但要振兴大型工业,并且要扶持中小企业,达到资金大众化,避免过于集中”。为此台湾当局制定了一系列有利于中小企业发展的优惠政策,极大鼓励了岛内民众创业投资的热情,各种中小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崛起。在这一年里,台湾当局为协助中小企业向岛外选购自用机器设备而设立的小型贷款融资项目标志着台湾当局对中小企业辅导政策的正式开始。此后台湾当局对中小企业的扶植与辅导工作逐步开展起来。1974年台湾设立中小企业信用保证基金,增加中小企业获得融资的机会。自1976年开始,台湾中小企业银行纷纷设立,截至1990年12月底,台湾中小企业银行共有总行8家,分行274家,办事处68家,合计350家,其分支机构遍布各县市,有效解决了中小企业资金不足的问题。

20世纪80年代全球经济的不景气以及东南亚和中国大陆经济的发展,使以出口加工为主导的台湾中小企业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在此背景下,台湾当局做出促进中小企业转型与产业升级这一对台湾经济腾飞产生重大影响的决策,重新修订《奖励投资条款》来鼓励中小企业更新机器设备,提供中长期低息贷款,鼓励企业之间的合作来解决中小企业资金、技术上的困境,降低中小企业的各项开发成本,鼓励与跨国企业合作,加强中小企业的竞争能力,全面促进岛内产业转型与技术升级。1981年,台湾当局在台湾“经济部”设立“中小企业处”,专门负责省内中小企业扶植和管理。1982年开始,台湾“经济部”就开始将众多的中小企业纳入大企业的产销体系中,建设中心卫星工厂体系。1992年“经济部”又成立中小企业服务中心,推动全省范围内中小企业全面而系统的辅导。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台湾当局对中小企业的辅导工作已机制化,构建了业己成熟的行为体、理念目标与法规制度,并形成“财务融通、经营管理、生产技术、研究发展、咨询管理、工业安全、污染防治、市场行销、互助合作、品质提升十大辅导体系”。7

二、台湾中小企业官方辅导机制结构分析

作为全球最成功的官产合作范例之一,台湾中小企业官方辅导机制主要由以下三部分构成:

(一)行为体

台湾当局设置的官方辅导机构是台湾中小企业官方辅导机制的行为主体,既是台湾中小企业官方辅导机制功能与特征的承载者,也是辅导机制成长的推手。伴随辅导机制的成长进步,台湾当局官方辅导机构存在和发展状态也不断变化。1964年台湾“行政院”经济合作发展委员会(简称“经合会,’)开始正式办理中小企业之辅导工作,1966年台湾当局成立了“中小企业辅导工作小组”,1968年依照准则成立了“中小企业辅导处”。1964年至1969年间,“中小企业辅导工作小组”及“中小企业辅导处”,主要针对少数具有外销业绩或发展潜力大的中小企业,采取重点辅导、集体诊断及综合辅导方式,推动台湾中小企业技术采用、经营管理、市场推广、财务规范等工作。

1969年以后,“经合会”改组,结束中小企业辅导工作,而由台湾“经济部工业局,,接办。从1970至1980年,“工业局第六组”与“中小企业联合服务中心”(由“工业局第六组”及财经单位联合成立)以制造业及加工业的中小企业为对象,工作重点以资金、技术及产销三方面辅导为主,并进而加强对中小企业的融资与担保。1981年,“经济部”成立“中小企业处”,专门负责中小企业的辅导工作,全面修正中小企业辅导准则和中小企业中期发展计划。1987年“中小企业处”负责制订了《辅导中小企业方案》,并成立“中小企业辅导小组”,在台中、台南、高雄及宜兰等地成立服务中心,推动行业集体辅导,企业自动化及生产技术之创新,并联合财团法人与有关财经单位,加强辅导体系之功能和协调建立健全的中心卫星体系。

经过多年的建设,目前台湾己经建立了自上而下、集中统一的中小企业辅导机构。除了“经济部”“中小企业处”这一直管专门性机构,从1992年开始,台湾陆续在各县市成立“中小企业服务中心”。此外,台湾“行政院”还设立了“中小企业政策审议委员会”,主要承担审议有关中小企业的议定标准、融资、税制及其它有关事项的职责。

(二)理念与目标

台湾中小企业官方辅导机制基本理念是:“了解、关心、服务、尊重”。具体实施原则是:(1)辅导讲求重点、切合需求、累积绩效;(2)服务力求普及、主动出击、迅速响应;(3)“中央”与地方及专业服务机构合作、紧密配合:(4)明订各项计划目标、定期检讨修正:(5)结合运用内外部资源、发挥综效。伙,遵循上述理念和原则,台湾中小企业官方辅导机制有两个根本奋斗目标:一是营造中小企业良好的经营环境;二是辅导中小企业自立发展。

为了营造中小企业良好的经营环境的目的,近年来台湾官方辅导机构主要推动四个方面工作:(1)推动中小企业参与政府采购计划,统计分析中小企业取得政府采购比例、中小企业参与政府采购实务讲习会,协助中小企业获得政府采购商机。(2)通过中小企业法规研究及权益维护计划,协助中小企业建立法务制度,提供中小企业法规信息及咨询计划,维护中小企业合法权益。(3)通过中小企业辅导措施研究与策略规划,运用统计数据帮助中小企业建立决策支持系统,办理实时性中小企业关切议题研究,定期中小企业中英文白皮书,引导政府施政方向及供中小企业经营规划之参考。

为了实现辅导中小企业自立发展的目标,近年来台湾官方辅导机构主要推动三个方面工作:(1)通过建构创业创新支持体制,强化中小企业创新育成功能,加强中小企业人力资源开发,参与国际事务及中小企业国际化人才培训,建构中小企业创业育成平台。仅在2003年,台湾当局投资超过49亿元新台币,辅导及补助60余所育成中心,推动1051家新创或转型升级之中小企业进驻接受研发培育,推动设置北、中、南区“中小企业研训中心”及“中小企业终身学习护照制度”,累计发行74000余本终身学习护照给中小企业从业人员。(2)通过强化中小企业信息管理应用能力,提高中小企业质量管理能力,提升中小企业科技信息应用能力,促进中小企业电子化,协助建立中小企业发展电子商务环境,扩大市场商机。(3)通过提升经营体质促进转型升级,健全财务会计协助资金融通,推动企业互助合作,发展地方特色产业,强化中小企业经营管理辅导功能。

(三)规章制度

台湾中小企业辅导机制的另一个重要构成部分就是关于小企业辅导原则、规则、规范、项目和程序的规章制度。中小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公平公正合理的法规环境,台湾当局在中小企业的发展中为其提供了良好的法规环境,表现为:“定期了解行政部门与中小企业有关的法令法规制定与修正之外,另委托学术研究机构进行中小企业所涉及的法规研究、评估工作,以及邀请学者专家办理法规调适协调会、公听会,并且形成法规分析报告,转送相关行政部门,以及制定或修正法规之参考。”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台湾当局制定了一系列有利于中小企业发展与壮大的法律法规与行政规章制度,其中影响最大的是《中小企业辅导准则》、《辅导中小企业发展方案》和《中小资业发展条例》。

1.《中小企业辅导准则》

1967年台湾“行政院”核定实施《中小企业辅导准则》,确定了对中小企业进行服务与管理一般原则。1968年、1973年、1977年、1979年、1982年先后修正五次。作为最初制度化尝试,《中小企业辅导准则》内容较为简略,且为行政命令,因而无法发挥太大的功效。所受多次修改,变化主要体现在辅导对象的变化上。如1977年前的《中小企业辅导准则》规定“凡规模过小,在经济发展上无辅导价值之企业不予以辅导”;所辅导对象为:(1)从事外销业务或有外销潜力之企业;(2)产品足以代替进口减少输入之企业;(3)公民营企业之卫星工厂;(4)可增加较多就业机会之企业;(5)产品符合台湾地区标准,或产制新产品经确认其有发展前途之企业;(6)列入军需工业动员体系内之中小企业;(7)其他为台湾经济计划所鼓励之企业。1977年修订后的准则改为“以外销为主,应符合政府规定之设厂标准及安全为标准为限”。1982年“经济部”成立“中小企业处”后,再次修订《中小企业辅导准则》,重点扩大中小企业融资能力。

2.《辅导中小企业发展方案》

1987年台湾“经济部”制定了《辅导中小企业发展方案》,帮助中小企业向专业化方向发展,其目标是:"(1)个案整体辅导;(2)一般性辅导;(3)协调上中下游厂商及有关企业同舟共济;侈)协助融资;(5)培训人才;(6)辅导对外投资”。在《辅导中小企业发展方案》出台以前,“经济部”的“中小企业处”由于没有完整的制度安排,再加上无法完全发挥强而有力的领导与决策功能,以致存在事权不一的现象,从“中央”到地方无法连贯运作,平行的财经等部门协作不够,工作方式也不明晰。为此,《辅导中小企发展业方案》设定辅导策略,整合并强化己有的中小企业辅导体系,推出借重民间有关机构的人才,对中小企业进行全面性的辅导的新思路。为了保障强而有力的领导与决策组织,《辅导中小企业发展方案》还特别规定了以任务编组方式成立较高层次且包括各有关单位在内的临时性组织—“中小企业辅导小组”,以便更有效地推动各项辅导工作之进行。《辅导中小企业发展方案》进一步具体化了台湾中小企业辅导工作,不仅强化了官方对辅导工作的领导与决策功能,而且推动了民间机构和个人参与辅导中小企业工作,扩大了辅导工作的层面与深度。

3.《中小企业发展条例》

《中小企业发展条例》是台湾中小企业辅导机制中最重要的制度性文件,是整个辅导机制的核心规则和操作程序。台湾《中小企业发展条例》研究起草工作始于1968年,但进展缓慢。“经济部中小企业处”成立后,积极推动《中小企业发展条例》研究起草工作,通过与“行政院经建会”等单位多次研究讨论,再经“立法院经济委员会”多次协商及修改,1989年9月“行政院”院会终于正式审查通过《中小企业发展条例草案》,送至“立法院”审议立法。1991年1月“立法院”三读通过《中小企业发展条例》。1991年2月,台湾公布实施《中小企业发展条例》。《中小企业发展条例》是台湾第一部专为中小企业制订的法令,是最基本的辅导中小企业的法源依据。在制定《中小企业发展条例》以前,台湾中小企业的辅导工作或有关措施均出自行政命令,多属适应短期目标的应急措施。《中小企业发展条例》作为台湾第一部专为中小企业制订的法令,对于改善中小企业经营环境,推动相互合作,辅导自立成长,促进中小企业之健全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促成了官方主导下的十个辅导体系的逐步形成。

心理辅导案例 篇四

一、向学生说明心理咨询工作者的保密原则,以及应用这一原则的限度;

二、工作中的有关资料,包括个案记录、测验资料、信件、录音、录像和其他资料,均属专业信息,应在严格保密的情况下进行保存,不得列入其他资料之中;

三、心理辅导师只有在求助者同意的情况下才能对咨询过程进行录音、录像。在因专业需要进行案例讨论,或采用案例进行教学、科研、写作等工作时,应隐去那些可能据以辩认出求助者的有关信息;在日常生活中,不随便拿工作中的案例和别人讨论;

四、心理咨询师对于心理辅导服务的记录、开具的诊断、照会或医嘱,应指适当场所及适当人员进行保管,并负有保密的义务;

五、在心理辅导工作中,一旦发现求助者有危害自身和他人的情况,必须采取必要的措施,防止意外事件发生(必要时应通知有关部门或家属),或与其他心理辅导师进行磋商,但应将有关保密信息的暴露程度限制在最低范围之内;

六、当在受卫生、司法或公安机关询问时,不得做虚伪的陈述或报告。

保密的例外:

一、已获得来访者的披露信息授权,辅导师应该严格按照约定范围使用该授权;

二、法律要求心理咨询师披露的,职业规范不能对抗法律规定。来访者有杀人事实、谋杀计划、自杀计划、虐待老人和儿童以及其他重大犯罪行为的,辅导师必须向公安或者检察机关报告,这是每个公民的法定义务,心理辅导师也不能例外。因此,来访者如果有杀人等犯罪事实,应该先向司法机关自首,然后再寻求心理援助,或者在心理辅导中不暴露这样的事实给辅导师,否则将置辅导师于两难境地。如果来访者有自杀或者谋杀的倾向,可以先寻求心理帮助,或可防患于未然,为了挽救来访者,辅导师有权向有关机关报告。

三、在将案例用于心理咨询学术活动时,须隐去来访者姓名、住址、电话等可以辨认出特定个体的个人化信息。

最新范文

安全事故案例分析范文(精选5篇)12-22

次贷危机案例(最新10篇)12-21

高中物理教学案例范文【通用3篇】12-20

投资理财案例分析范文最新9篇12-20

邮政营销案例【优秀5篇】12-19

教学案例怎么写(优秀2篇)12-19

交通事故处理案例范文【精选8篇】12-18

小组合作学习案例范文(精选8篇)12-18

教学案例分析范文最新7篇12-18

统计学教学案例(精选5篇)12-18

148 278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