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贷危机 次贷危机案例(最新10篇)

2023-12-21 16:25:23

下面是漂亮的书包范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次贷危机案例(最新10篇),希望能够给小伙伴们的写作带来一些的启发。

次贷危机 篇一

【关键词】次级贷款;调息抵押;负分期付款;MBS

一、美国次贷危机及其产生背景

美国官方对房贷风险并无统一分级标准,民间机构通常按放贷风险大小将房贷分为A、B、C三级。A等级分为A+、A和A-级,B等级以下每个等级分三级。A+和A级房贷都是优质贷款,属无风险贷款;A-级房贷相当于Alt-A,称近优贷款,属最小风险贷款;B等级以下皆属次级贷款。房贷风险分级的主要依据包括抵押借款人信用、负债比率、贷值比率和信用评分四个方面。抵押借款人信用中的抵押信用反映过去或当前房贷还款情况,消费信用反映分期付款和滚动信用(信用卡付款)情况,公共记录反映近几年或当前破产清偿和丧失抵押赎回权情况。负债比率是借款人全部负债与税前收入之比。贷值比率是不含首付的房贷总额与所抵押住房估值之比,房贷首付比率越高,贷值比率则越低。信用评分采用FICO评分方法,评分范围为300-850分,620分一般视为次贷上限,即抵押借款人信用评分不足620分,一般只能接受利率较高的次级贷款。除此之外,一些房贷机构还设立了抵押借款人储蓄史、长期工作稳定性等其他风险标准。房贷机构根据风险等级设定不同房贷利率,优级贷款以较低的优惠固定利率为主,非优贷款随等级降低而风险加大,利率相应提高。美国房贷包括调息抵押(ARMs)、定息抵押(FRMs)、负分期付款(NegativeAmortization)和付息抵押(Interest-OnlyMortgages)四种形式。调息抵押利率在贷款初期固定,通常低于定息抵押利率1-3个百分点,后期则按商定指数定期调整,调整期为季度、半年或一年。定息抵押是固定利率贷款形式。负分期付款作为调息抵押的特殊形式,设置分期付息上限,并将超上限利息打入未偿本金。付息抵押贷款在贷款期内只付利息不付本金,到期后或付清本息或转为其他形式房贷。调息和定息抵押是主要形式,其中2/28房贷产品是近年来美国比较流行的调息抵押次贷形式。对房贷机构而言,定息抵押风险一般高于调息抵押。美国房贷机构既对次贷附有高利率、高收费条件,又通过调息抵押、付息抵押和负分期付款形式增加次贷发放。据圣路易斯联储银行研究,2004-2006年美国两级抵押市场投放的年平均次贷为300多万笔,其中调息抵押约占45%,定息抵押、付息抵押、负分期付款分别约占25%、20%和10%。美国抵押银行家协会(MBA)统计,2006年调息抵押优贷拖欠率为3.4%,调息抵押次贷拖欠率为14.4%(如图1)。

二、次贷危机成因透析

(一)次贷增速过快潜伏风险隐患

2003年美国房贷市场的2/3以上达到优质贷款标准,此后优贷比例逐步下降。2006年美国发放次贷6000亿美元,占当年房贷总额的21%,优质贷款比例降到36%。2006年底,美国未偿还次贷额达1.5万亿美元,占全美未偿还房贷总额的15%。根据美联储2004年统计,1994-2003年,次贷增长近10倍,年均增长25%,是抵押市场增长最快的部分。

如图2所示,1994年次贷发放仅为350亿美元,1999年升至1600亿美元。2001年美国经济陷入衰退,但次贷发放仍比上年增加350亿美元,增长26%。2003-2004年次贷发放额大幅增加,年增长率分别为56%和60%,2005年达创纪录的6650亿美元。经过20多年发展,美国次贷规模已超过万亿美元,高速发展导致累积风险日益增大。据权威民间机构估算,截至2007年7月末,次贷余额约为1.4万亿美元,占美国抵押市场约10%,其中约1/3发生拖欠。由此估算,发生拖欠的次贷约为4700亿美元,占抵押市场3.3%。美国次贷快速发展得益于抵押证券化的推动。1995-2003年,房贷证券化率从45.6%升至75.9%,次贷证券化率从28.4%升至58.7%。次贷证券化分散和降低了房贷机构次贷风险,形成次贷发展的强大动力。在抵押证券化过程中,联邦国民抵押协会(FNMA,简称房利美)、联邦住房贷款抵押公司(FHLMC,简称房地美)和政府国民抵押协会(GNMA,简称吉利美)发挥了重要作用。房利美和房地美是政府支持的金融机构,每年收购或担保的抵押贷款占抵押贷款发放额大约40%-60%。吉利美是政府公司,虽不发放房贷或买卖抵押债券(MBS),但为政府批准的房贷机构提供流动性保证。从次贷发展的阶段性动因看,1995年以来次贷快速发展分两个阶段。2002年以前主要依赖抵押证券化推动;2003-2005年次贷超快发展还有其他诸多因素,如利率持续走低刺激房价上涨,借款人因房价上涨预期而增大住房投资,房贷机构为求利而放松放贷标准,信用评级机构为逐利降低评级标准,抵押债券透明度不高,政府监管不力等。

(二)金融创新工具过度滥用导致风险加剧

传统商业银行发放贷款通过贷前审查、抵押担保等方式控制风险,不能完全规避的风险用风险准备金和自有资本承担。现代银行通过资产证券化形成以个人住房抵押贷款为基础的抵押支持证券(MBS)、资产支持证券(ABS)等系列产品,将贷款风险转移给投资者,贷款占用资本得到释放,放贷能力明显提高。除此之外,银行放贷对象也得以扩展,传统模式得不到贷款的客户也成为银行重要的贷款对象。瑞士信用(CreditSuisse)资料显示,美国次贷占抵押证券市场比重从2001年的7%提高到2006年的20%。2004年证券化发展最快,较上年提高5%。次贷大量证券化推动房贷和房市发展,潜伏巨大风险隐患。在全球流动性过剩背景下,众多机构投资者追求投资收益保证了对证券化产品的需求。历史上较低的违约记录和相对较高的收益率使得保险公司、养老基金等机构投资者对MBS和ABS等固定收益证券有较高需求,促使银行不断拓展贷款规模,创设更多MBS和ABS,加速债务抵押担保证券(CDO)等衍生产品发展。CDO是以MBS、ABS等固定收益证券为基础资产发行的资产支持证券。在传统MBS和ABS中,一般通过证券分层实现信用增强,即以特定资产支持的MBS和ABS证券被区分为优先(Senior)、夹层(Mezzanine)和次级(Junior),现金流依次用于保证该三级证券的本金和收益。对于次级按揭贷款的高风险资产,为保证优先类和夹层类证券达到一定投资级别,信用增强成本相应较高。为此,通过将若干次级类证券汇集构成资产池,按照信用增强模式,部分CDO优先级证券被评为AAA级,由养老基金、保险公司等机构持有,而CDO次级证券因其高杠杆性,由追求高风险和高收益的对冲基金持有。信用衍生工具运用使创设更方便的合成CDO成为风险转移的另一重要方式。引入信用衍生工具如信用违约互换(CDS),特定资产不需要发生真实转移,只需界定资产范围和特定信用事件,再由银行向互换对手通常是SPV支付费用,一旦特定资产发生信用风险,损失由SPV承担。SPV通常发行一系列优先、夹层和次级证券,若没有违约发生,证券持有人获得银行支付的费用作为收益,否则损失首先由CDO次级证券方承担,超过部分则由更高级CDO证券持有方承担。无论是现金型CDO还是合成型CDO,都是基于贷款基础上进行的二次创设或多次创设。据统计,2006年被包装成资产支持证券的次级按揭贷款和第二留置权贷款存量中,非投资级别次级证券规模约2200亿美元,其中大部分通过CDO形成约1750亿美元优先级证券,400亿美元夹层证券和50亿美元次级证券。

(三)中央银行监管效力缺失致使危机蔓延

受次贷市场巨额利润驱动,一些金融机构不惜降低放贷标准。据统计,美国次贷占全部房贷比例从2001年的不足5%跃升到2006年的20%。放贷机构不仅不需要借款人提供任何收入、资产等证明文件,不考虑其真实偿还能力,有时甚至纵容借款人弄虚作假,借款人无力支付首付,银行鼓励其使用二次置留权贷款凑足首付。抵押贷款公司将抵押贷款卖给投资银行或类似实体,投资银行将贷款打包成债券,然后将债券出售给对冲基金、退休基金、共同基金等投资者。抵押贷款公司既可获得贷款手续费,还可将违约风险转嫁给债券投资者。这一过程中,投资银行主动寻求并得到债券评级机构帮助。在利益驱动下,穆迪和标准普尔等评级公司人为提高次贷债券信用级别,促使其顺利出售,使大量信用记录较差的低收入家庭进入房贷市场。据估计,承保条件放松的房贷从2005年上半年的100亿美元陡增至2007年的1100亿美元。次贷危机折射出美国银行和债券评级机构诚信沦丧。资信评级机构在次级抵押贷款中,向隐瞒可能存在风险的无核查贷款发放评级证书,受害者包括欧洲和亚洲银行、资产管理公司、保险公司和养老基金等投资者。同时,美国监管能力缺失,未能及时发现次贷市场和次贷资产证券化不能及时还贷的风险,没有采取有效措施防范和控制次贷风险的爆发和蔓延。事实上,美国联储委员爱德华·格兰里奇早已警告国会,认为次贷已经变成“掠夺性贷款”市场,如不及时监管,将危害居者有其屋的美国梦以及住房资产价值,但当时并未引起国会高度重视。

(四)房地产泡沫破裂引发次贷危机

2001年后美联储连续12次降息,促进经济复苏并刺激房地产繁荣。截至2006年初,房价连续5年大幅攀升,年均升幅超过8%,其中2005年升幅达15%。低利率和高房价刺激居民购房欲望,出现许多为购房者提供融资便利的抵押贷款证券工具。次贷市场活跃主要基于美国房价上扬和家庭房产不断升值,但房地产繁荣之后出现逆转。2004年6月至2006年6月,美联储连续17次加息,联邦基金利率从1%升至5.25%。在加息影响下,2006年初房地产开始降温,房价上升趋缓。利率上升和房价下降使次贷市场迅速恶化,许多借债过度的购房者房产净值由正转负,既无力偿付房贷本息又无法再融资,借债初期享受固定低利率或不付息,优惠期结束后,不得不按市场高利率支付。2006年以来次贷市场违约拖欠债务增加,2007年7月末,美国次贷余额约1.4万亿美元,拖欠造成房贷机构损失约1500亿美元。

如图3所示,1998-2006年美国房贷拖欠率大约在4%-

5.2%之间。优贷拖欠率范围为1.9%-2.9%,次贷拖欠率范围为10.4%-15%。2004年2季度以来,优贷拖欠率略有抬头,次贷拖欠率大幅上升,从10.4%升至2006年4季度的13.5%,是同期优贷拖欠率的5倍多。美联储主席伯南克承认,美国房贷机构在2005-2006年上半年发放了大量房贷,其中大部分属于非优贷,证券化次贷比重上升。鉴于其中2/28调息抵押面临利率调整,加上次贷发放减缓因素,美国次贷拖欠率将继续上升。如果宏观调控不力,调息抵押次贷拖欠率可能接近或超过20%。美国次贷高拖欠率一般与丧失抵押赎回权高增长相伴。据统计,2006年1月丧失抵押赎回权房产约13.1万个,创2004年以来最高记录。丧失抵押赎回权的次贷呈持续上升态势,意味着更多美国人将失去抵押房产。

三、借鉴与警示

美国次贷危机爆发以来,政府采取一系列措施稳定金融市场。2008年7月,美国房利美和房地美两大房贷融资机构陷入困境,众议院通过总额达3000亿美元的一揽子住房援助法案,并向购房者提供总计150亿美元购房退税,以期促进金融市场和整体经济恢复稳定运行。我国目前住房抵押贷款违约率明显低于其他固定资产融资项目,住房抵押贷款被视为银行优良资产。但是,住房金融仍然潜伏巨大风险,尤其是在全球化背景下面临美国金融危机带来的系统性风险。金融机构不断创新规避管制的金融产品,为市场提供流动性的同时也加剧了自身风险。一旦出现重大负面消息,足以改变市场预期,产生风险放大机制,通过金融市场传递到整个宏观经济。美国次贷危机对我国的借鉴和警示如下:

(一)深刻理解金融创新双刃剑的作用

美国次贷危机能够在全球不断扩散和蔓延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证券化、信用衍生产品等金融创新工具导致风险从房地产市场传导到金融机构,进而扩散到全球金融体系。金融衍生产品交易实质上是一种“零和博弈”,微观上降低了风险,宏观上却将风险从风险回避者转移到风险中立者或偏好者。风险在不同参与主体间分散和转移,打破了银行业与金融市场、衍生产品与原生产品以及各国金融体系之间的传统界限,增强了银行系统性风险。一家金融机构因衍生品交易遭受损失,可能出现“多米诺骨牌效应”,导致整个金融体系混乱。尽管美国次贷危机中衍生品等金融创新使全球金融市场出现风险“共振”现象,加剧银行风险管理难度,但金融创新通过制度、业务、市场以及技术创新等形式却有效提高了银行管理和规避风险能力。当前资产证券化和金融衍生工具已经成为西方银行业风险管理最重要和最有效途径,也是我国商业银行现阶段的创新重点。2005年,我国商业银行已经进行信贷资产证券化尝试,需要汲取美国次贷危机教训,深刻剖析原因,根据中国实际稳步推进金融创新。

(二)严格程序和标准,防范抵押物风险

控制和监管抵押贷款风险是保持房地产市场稳健有序的关键。金融机构务必做到控制风险源头,防范信用风险。借款人是否具备借款资格和还款能力是产生借款人风险的源头。银行应严格审查住房消费者还款能力、还款意愿和还款记录,从严审批非自用型购房贷款,对多套房屋以及高档商品房、别墅、商业用房等投资和投机性需求大幅度提高首付比例和严控授信;调整风险权重,强化资本约束,利用资本杠杆有效调控房地产信贷;侧重审查借款人是否有可靠收入来源、是否存在先期债务、财务状况是否可有效监控等。防范抵押物风险,一是审查抵押物权属状况。查验不动产抵押物土地使用权证、房屋所有权证或房地产证书;共有房屋,应查验房屋共有权证及产权份额,并须征得其他共有人书面同意。二是根据《城市房地产管理法》、《担保法》等法律法规要求到政府指定部门办理房地产抵押登记手续。三是切实执行房地产价格评估制度。个人住宅抵押贷款抵押额度根据抵押物估值按比例确定,抵押额度一般为抵押物估值的70%。

(三)构建科学的风险预警机制

科学的银行风险预警是根据有关金融法规及金融稳健经营原则,对银行经营中已经暴露或潜在各种风险因素,通过选定一系列能够反映银行风险和危机大小的专门指标,建立相应模型和区间进行检测,科学分析并做出综合评价,确定银行风险和危机的剧烈程度,为防范和化解危机提供对策建议的系统。首先,应建立房地产市场预警制度,加强对市场信息和基础数据的整合、动态监测和分析研究,引导理性投资和消费,抑制房地产过度膨胀和对个人住房贷款的过度需求。其次,建立个人住宅融资制度,建立以市场为导向、以经济手段为主体的经营机制。再次,完善抵押物处置偿付制度。当抵押人超过抵押期限不能偿还贷款,银行有权依照有关法律处置抵押物并行使优先受偿权,从而需要完善配套法制体系,尤其是完善对房屋使用者的安置制度和抵押物房地产变现制度。

(四)加强对信用风险的度量和管理

信用风险是银行面临的主要风险。以国际银行业为例,麦肯锡公司研究表明,以银行实际风险资本配置为参考,信用风险占银行总体风险暴露的60%,而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则各占20%。因此,对信用风险的准确度量和有效管理,有利于保障银行经营的安全性,也有利于金融体系稳定和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为对信用风险进行更为精确的度量,国际知名银行纷纷推出内部信用风险度量模型,如JP摩根信用度量模型(CreditMetrics),瑞士信贷银行金融产品部的CreditRisk+和KMV公司的资产组合信用管理模型(PortfolioManager)。实践证明,这些模型的开发和应用有效提高了银行信用风险管理水平,管理方法值得研究。

【参考文献】

[1]张伟。“次贷”风暴席卷全球[J].FORTUNEWORLD,2007,(9).

[2]次贷风暴席卷全球市场美联储出手救市效用几何[J].FORTUNE

WISDOM.2007,(82).

[3]于莹。次贷危机对我国资本市场的影响[J].中国金融,2007,(18).

[4]李石凯。低储蓄率是美国次贷危机的根源[J].中国金融,2007,(21).

[5]巴曙松。美国“次贷危机”的三大悬念[J].人民论坛,2007(总第208期).

[6]连大祥。美国次贷事件的启示和教训[J].国际融资,2007,(11).

[7]詹向阳,樊志刚等。次贷风波研究课题组:次贷风波启示录[M].中国金融出版社。

次贷危机案例 篇二

损失严重银行的业务分析

从经济周期角度看,美国2001年经济衰退和此次的金融危机具有不同的特征。银行业在2001年衰退中普遍维持相对稳定业绩。然而其中大部分银行在最近周期中却出现业绩下降或遭受巨大损失。所以银行在最近周期中能维持自身持续稳定增长,则更能表明其业务组合和发展模式具有维持长期稳定增长的特性。

对次贷危机中损失最大银行和业绩最好银行之间的比较分析可发现:损失最大和业绩最好银行之间在业务组合以及周期发展模式方面确实具有一定差异,这一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解释它们之间的业绩差异。

从损失最大银行的典型案例看,它们通常具有以下特征:

业务组合缺陷。在这次危机中,美国损失最大的两家银行是两个在业务组合上处于极端的机构:单一业务银行――全国金融公司和金融超级市场――花旗集团。这两个机构在业务组合上具有共同缺陷――抗周期冲击的脆弱性和业务收入的非稳定性,这些都为它们在危机中遭受重创埋下了伏笔。

单一业务银行――全国金融公司(Countrywide

Financial

Corp,CFC)是住房抵押贷款专业银行,也是美国最大房贷以及次贷发行银行之一。近几年CFC曾采取多元业务战略,在2006年房贷业务收入占比由2001年的78%减少到48%。但该占比仍高于大银行平均值的34%。而且其多元化仍围绕住房贷款开展,其最终目的是进一步促进住房贷款发放这一基础业务。所以CFC仍是一家围绕住房贷款提供全面服务的单一业务银行。

金融超级市场银行――花旗集团业务组合处在另一极端。它是美国少数几家以金融超级市场为战略模式的混业经营银行。花旗的混业经营和多元化发展战略确曾帮助其有效地熨平经济周期、保持收入稳定。但随着该银行的不断膨胀,花旗的规模和范围扩张似乎已接近限度。市场在几年前就开始怀疑花旗已大到出现了规模和范围负效应。不仅如此,花旗还采用了比其他同业更冒进的战略,从事了太多高收益高风险业务。例如,其2005年业务组合中,非利息业务收入占全部收入的55%。而这些非利息收入业务中,低风险业务如存款服务仅占1.12%,而高风险业务如资本市场交易占15.4%。相应地,由于其收入波动性高,其表示系统性风险的beta值也较高。例如花旗2005年beta值为1.2,高于银行业均值0.93。花旗次贷危机损失的主要来源也正是复杂结构性金融产品资本市场交易的减值损失。

此外花旗的次贷危机损失不仅源于它从事的高风险业务,而且由于其业务线之间的高相关性抵消了多元化降低整体风险的效应。例如财富管理一向是其优质业务线。但由于其中包含了对冲基金这些另类投资产品交易,当花旗的另类投资部门遭受损失时,财富管理部门为了帮助客户规避损失紧急出售头寸,结果仅此一项便导致2.5亿美元减值损失。

周期业务发展模式缺陷。顺周期是银行业普遍采取的长期资产业务发展模式。特征为:在经济顺应房屋市场上升周期时,扩大信贷,降低贷款利率,降低贷款标准,低估风险,减少损失准备金和资本金,使房贷等长期信贷余额大幅上升,收入和利润大幅增长;在下降/衰退周期时,增长周期发放的贷款出现损失,银行开始反向操作,结果导致收入和利润大幅减少,形成一种恶性循环。

上述两家银行遭受严重损失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正是因为采用这种顺周期的发展模式。CFC和花旗在前几年房屋市场高速发展的周期,大量从事高风险房屋贷款发放和房屋贷款相关证券投资,并且放松贷款标准,累计了大量高风险资产;在房屋衰退出现后,由于损失大幅上升,两家机构损失准备金增加,资本和流动性压力增加,不得不采取紧缩对策,使收入和利润下降。相应地,这两家曾在2001年衰退及其后的上升阶段表现出色的机构,在这次危机中业绩大幅下降。

CFC过于集中住房贷款的业务模式虽经受住了以投资减少为特征的2001年衰退,在2000~2004年美国中型银行5年股东价值增值排名中曾名列第一(波斯顿咨询公司,2005),却经不住2007年房屋市场衰退引起的房贷违约冲击,以及和房贷证券交易相关的市场损失冲击。CFC2007年净损失7亿美元,主要来自房贷业务以及房贷相关资本市场交易业务。2007年银行业股价普遍下降,但CFC股价跌幅远大于银行业均值。花旗也有同样经历。它在1999~2004年股票回报高于S&P500指数,也高于S&P金融股和同业股票指数,但2007年以来股票价值大幅下降,低于银行业平均水平,2008年第二季度净损失25亿美元,每股收益EPS从一年前的1.24美元下降到-0.54美元。

在次贷危机中,美国几乎所有银行均受到不同程度冲击,但确实有些银行受到的冲击有限,其中维持最好业绩和稳定增长的银行和损失最大银行相比,拥有更合理的业务组合并适当采取逆反周期发展模式。本文采用美国银行公司和威尔士戈公司作为案例分析。

美国银行公司(US Bancorp,以下简称USB)

USB是一家以传统商业银行业务为主的地区性全能银行。2007年末总资产2380亿美元,是美国第六大商业银行。该银行有四大业务线:批发银行、全球支付、财富管理和证券服务及个人银行服务。

USB在次贷危机中的业绩

受次贷危机影响严重的2007年第四季度到2008年第二季度这三个季度内主要业绩数据。

财务业绩

营运收入持续增长,但扣除损失准备金的净收益波动增长,分别为9.42亿美元、10.9亿美元和9.5亿美元。主要原因也是次贷危机导致的证券投资减值以及贷款损失准备金增加。

ROE(净资产收益率)分别达18.3%、21.3%和17.9%,远高于同期银行业一般水平,成为2007年美国盈利最高的银行之一。

股票市场业绩

三个季度每股收益EPS分别为0.53美元、0.62美元和0.53美元,高于银行业整体水平。

股东总回报(TRS,股票增值+现金收益):2003~2007年均13.2%;2007年为-7.9%,但仍高于美国银行业平均值-16.9%。USB在波斯顿咨询公司2003~2007年均TRS排名中,在全球大银行中排名第21,在美国银行业中排名第7;在2007年全球大银行TRS中排名第24。

股东红利稳定维持在0.425美元。而同期许多银行为了增加资本金持续减少分红。

2008年9月股票P/E值14.29,和美国货币中心银行的15.4接近。

股票价格高于银行业整体水平。

USB经验概述

USB维持稳定业绩的经验是:健全的资产负债表,多元化业务特别是收费业务组合,资本管理,对三大风险的严格控制,一贯注重于维持可接受的信用和收益波动性和信用质量,采用谨慎的信贷文化和授信标准。明确具体的股东总回报战略,将普通股回报目标定为收益的80%,采取红利加股票回购的形式。

USB业务组合特征

USB注重业务多元化发展,并且大力开发收费业务。利息收入依然是主要收入来源,同时非利息收入稳定增长,其在净收入中占比在2007年从1998年的36%上升到50%。

房贷和证券资产特征

近几年银行业大量进入次级房贷追逐高利润,USB也未能免俗。但USB头脑相对清晰,更注重风险管理和稳健经营,相对回避次贷业务和复杂的结构性产品,坚持根据房利美、房地美制定的标准,集中发放可被这些机构收购的合格常规房贷,其中64%的LTV(指楼住房贷款对住房价值的比率)未超过80%。并且房贷发放地域广泛,平衡分布在24个州,没有像其他银行集中在房价上升最快的几个州。例如加州是该银行主要业务地区,也是房价上升最快地区,但USB在该地区房贷占比维持在6.2%左右。2007年末,USB房贷违约率从0.42%上升到0.86%,但仍远低于银行业一般水平5.8%。相应地,USB全部贷款核销率也低于银行业一般水平。同时,由于USB房贷以合格常规产品为主,所以在危机发生后也未出现其他银行难以出手待售房贷的困境。

非利息收入业务组合特征

USB回避高波动性业务特别是市场交易类业务,交易收入在2002年以前曾占非利息收入4%~5%,2003年以后基本不再从事交易业务,而是集中开发低波动性业务。从2007年业务结构看,低波动性业务例如存款服务收入从1999年的11.7%上升到15%;中等波动性业务中集于信托和投资管理、公司财务管理、支付和交易服务等信用市场风险有限,收入相对稳定的业务。

USB相对稳定的收入结构,使其股票市场beta值远低于银行业平均水平。例如2001~2005年,USB平均beta值为0.64,低于银行业的0.93。这种非利息业务及收入结构的优势在市场动荡时期得到集中体现。次贷危机后美国银行业由于证券减值而出现非利息收入大幅下降,USB虽也遭受1.07亿美元证券减值损失,但其非利息收入季度同比依然持续上升,成为吸收损失的主要来源。

信托和财富管理一向是风险相对较低的业务。因为该业务管理的是长期、稳定资产,并且主要收入结构是基于资产及其交易规模的收费和佣金,与市场变动方向关系不大,受经济周期影响有限。在次贷危机中,其他业务线都出现下降,但这一业务线独领。例如,据波斯顿咨询公司对全球5大类银行的股东总汇报TSR考察,2003~2007年资产管理类银行年均TSR最高;而2007年则只有资产管理类TSR为正,其他均为负。

USB业务组合和经济周期发展的吻合发展模式

采取顺周期发展模式的银行在次贷危机中普遍采用了收缩业务规模的对策。而收缩的动因可分为两大类:损失及损失准备金增加,资本不充足的银行被迫选择缩减;损失有限资本相对充足的银行主动选择缩减。而UBC的长期资产业务发展具有一定的逆反周期特征,正是由于采用这一模式USB在次贷危机中损失有限,依然维持资本充足,使其信贷业务和经济周期之间形成一种良性循环,在次贷危机中依然有能力持续增长。USB不仅没有选择缩减业务,反而认为次贷危机为其扩张业务提供了难得机会。近几个季度,它采取一系列动作增加资源投入、扩大新客户、提供新业务、提高市场份额。

典型数据是其信贷资产的持续增长。美国银行业整体信贷资产特别是房贷供给在2008年以来大幅减少,USB则趁机收复失地扩张市场,不仅能够持续满足老客户需求,而且吸引了那些被其他银行拒之门外的新客户。

USB对次贷危机的应对措施

USB应对次贷危机损失的策略也使它减少了损失。银行对证券资产不同的分类和处理方式,在证券减值发生时会直接影响银行损益。美国大部分银行将部分证券置于交易账户项下。这类资产采用公允价值按市场定价,并且减值部分直接计入损益表。次贷危机发生后,房贷相关证券资产减值使持有交易类房贷证券的银行直接形成实际损失。还有许多银行将部分证券置于待售账户项下。这类资产虽也采用公允价值,但其减值不直接计入损益表而是计入未实现损失。但问题是,许多银行采用特定时点全部风险作为评估资产价值的基础,结果在公允价值下降时,这些机构往往不仔细分析公允价值波动所揭示的原因,不预测未来现金流,而是采取折价销售方式尽快退出市场,结果使其中某些本可避免的损失成为实际损失。

而USB未将证券资产划分在交易账户项下,而是在持有到期和待售账户项下。USB对待售项未实现损失证券未采用折价销售,而是认真分析其前景,分析其中可能造成永久损失和价值可能恢复的部分,分析是否有可能持有其中资产到期或到市场价值恢复之日。USB分析发现,其中的政府债券、GSE发行债券或私有公司高级别债券的未实现损失主要来自利率上升导致的利差变动;而其他债券损失则主要来自信用风险上升导致的利差扩大。所以USB预期可以收回本息,不打算在到期或市场价值恢复之前出售这些债券。相应地这些债券未计入永久性损失,由于这类债券占全部证券的大部分,所以采用这种处理方法减轻了USB的次贷损失。

威尔士戈公司(Wells Fargo & Co,以下简称WFC)WFC和USB业务性质十分相似,都是以传统商业银行业务为主的地域性全能银行。2007年末总资产5750亿美元,是美国第五大商业银行。主要业务线:社区银行业务,家庭和消费者金融服务,批发银行业务,财富管理。

WFC在次贷危机中的业绩

WFC和USB在2007年第四季度~2008年第二季度这三个次贷危机影响严重季度内的主要业绩也很相似,同为美国绩优银行。

财务业绩

营运收入持续增长,但净收益增长波动较大,分别为13.6亿美元,20亿美元,17.5亿美元。主要原因也是次贷危机导致的证券投资减值以及贷款损失准备金增加。

ROE分别达17.1%、16.86%和14.6%,远高于同期银行业一般水平,成为2007年美国股本回报率最高的银行之一。

股票市场业绩

WFC在波斯顿咨询公司对全球大银行TRS排名中,2003~2007年均排名第38,2007年排名上升到第28。在美国全部银行中2003~2007年TRS排名第11,年均RTS为8.6%,不仅未随市场下降反而持续上升。

在其他银行缩减股东红利时,WFC持续增加红利,例如,2007年第四季度和2008年第一季度普通股每股分红0.31美元,第二季度上升到0.34美元,这是WFC连续第21年增发红利。

2008年9月股票P/E值14.3,和美国货币中心银行的15.4接近。

2007年第四季度和2008年第一季度每股收益EPS分别为:0.41,0.60,第二季度下降到0.53美元,但高于市场预期的0.49,同比下降3.54%,但降幅低于货币中心银行的18.65%。

股票价格高于银行业整体水平,特别是2008年第三季度以来明显超过银行业平均水平。

WFC经验概述

WFC和USB具有共同特征:业务风格相对保守,注重资产负债表健全,注重控制三大风险,将风险管理和信贷质量作为衡量和达到成功之基石。此外的主要因素则也是合理的业务组合以及适当的逆反周期发展模式。

WFC区别于其他银行的最大特征和优势是:长期坚持提升单位客户拥有的WFC产品量基本战略。WFC注重满足客户全面需求,争取对每位客户提供尽量多金融服务,通过交叉销售提升每位客户拥有的WFC产品量。

自1996~2007年,其交叉销售量几乎年年突破。例如,美国个人客户在同一银行拥有的产品量平均为2件,(以人均16件金融产品,平均来自8家机构算出)而WFC个人客户对该银行产品的人均拥有量高达5.64件,公司客户平均拥有量高达6.3件,而中间市场客户更是高达8件。WFC收入增长的80%来自对现有客户交叉销售更多产品。其最终目标是个人人均WFC产品拥有量达8件。这种交叉销售战略导致的高人均产品拥有量使WFC具有更强的抗周期性,能够维持收入稳定增长。因为客户从同一银行固定购买的产品越多,客户忠诚度越高,关系越稳定,为银行带来的收入也越稳定。

WFC业务组合特征

利息收入仍是主要业务,但非利息收入增长快速,占比从1996年的36%在2007年上升到46%。

房贷和证券资产特征

WFC在危机前曾是美国第二大房贷发行机构,也是最大的次贷发放机构之一,2007年在美国房贷发行市场占13.7%份额。2005~2006年次贷发行额从326亿上升到742亿美元,发行额和增速均居前列。WFC房贷总额大,但在全部资产中占比相对较小。例如住房贷款余额占全部资产的25%,房贷相关收入占全部收入的17%,远低于全国金融公司、华盛顿互惠等机构。

WFC在次贷危机中也遭受较大损失,其净核销率高于银行业一般水平。

但相对而言,WFC比其他同业更注重风险管理,资产质量和资产负债表相对健全。例如WFC注重回避高风险业务,在其他银行大量发放次贷和投资CDO等结构性产品的2004~2007年,WFC仅发行了有限的非优级房贷,并且将主要部分出售给房贷证券投资者,仅保留其中最优质部分。所以WFC估计这段时期发放的房贷损失仅占2~4%。

不同于花旗,WFC也未大量参与结构性产品投资,并且维持相对低风险、高流动性的资产组合,证券主要由高流动性,低风险的政府以及私有MBS组成。例如2007年私有机构发行的CMO占全部资产的1.25%,占全部债券资产的27.7%,其中主要是由第一房贷作抵押的AAA级别债券。而且交易账户项下证券占比有限,例如2006年为9.2%,2007年下降到7.5%,持有交易类证券的主要意图是为客户管理市场价格风险。待售项下证券占主要部分,2006~2007年为80%左右。其主要功能是流动性和利率风险对冲,以及长期收益提升。这种资本市场对策使WFC房贷证券交易损失相对较小。

非利息收入组合特征

WFC的高波动易业务占比小,并且在近几年下降,从2005年的3.9%在2007年下降到2.9%。低波动性业务维持在17%左右。其他中等波动性业务中信托和投资管理等业务占比最大。相应地,其beta值在2005年为0.55,远低于银行业平均值0.93。

WFC的这一业务组合使该银行在2007年次贷危机中遭受的损失远低于花旗和全国金融公司。和银行业非利息收入普遍负增长形成鲜明对比,WFC2007年第二季度到2008年第二季度非利息收入季度同比持续高速增长。其中增长最快的是存款服务,信用/借记卡,保险,信托和投资服务,并且其中房贷服务收费增长抵消了房贷发行收费下降。

WFC业务组合和经济周期发展的吻合发展模式

WFC也注重采用逆反周期发展模式来实现长期稳定增长目标。WFC由于在房屋市场上升时期采取审慎原则使损失有限,在下行周期系统性损失不可避免时,得以通过收入增长弥补损失而未损及资本实力或资本充足水平,维持稳定的业绩,因此具有持续扩张的潜力。并且WFC将其他银行收缩业务视为扩张业务、资产、客户、市场份额的史无前例机会。例如,危机以来,其他银行退缩甚至完全撤销房贷部门,而WFC则在提升信贷标准的条件下继续扩张房贷发行业务,依靠收复其他银行因无能力或主动退却留下的失地扩大市场份额。WFC在危机中一如既往地满足客户信贷需求,成为客户可依赖的长期信贷资源,维持长期、稳定、跨越周期的客户关系,为其业务继续扩张打下基础。

USB和WFC所采用的更加具有长期稳定性的业务组合以及业务周期性发展模式对包括中国银行业在内的全球银行业很可能具有一般性借鉴意义。

中国银行业注定要扩大非利息收入业务。但采用什么样的非利息收入业务组合更有可能维持收入和利润长期稳定增长,这个问题没有统一答案,它取决于个别银行整体发展战略和收益―风险组合偏好。但可以确定的是:

第一,对业务组合的选择一定要采用长期可持续发展作为标准,切忌随大流,切忌跟着市场起哄。特别是要谨慎扩张资本市场交易这类波动性太大的业务。因为非利息业务和利息业务相比波动性更大,业务风险更高,并不如许多人认为的必定是一种低风险低资本占用业务。非利息收入业务本身不能保证减少银行整体风险,相反可能提高银行整体风险,关键在于合理的业务组合选择。

造成次贷危机的原因 篇三

关键词:次贷危机;经济图景;贷款信用

一、美国次贷危机的形成与原因

我们知道,美国经济的70%依靠私人消费,而且相当比例是负债消费。在那里,从房子到汽车,从信用卡到电话账单等,贷款现象几乎无处不在。在过去几年,为刺激房贷,贷款公司提供了优惠利率、零首付( 历史 上标准的房贷首付额度是20%)、甚至头年不付利息等优惠措施,使一向自信的美国市民包括那些低收入人群毫不犹豫地选择了贷款买房。贷款公司取得了惊人的业绩。为分散风险,他们找到知名投行,推出了cdo(债务抵押债券),让购买债券的持有人来分担房屋贷款的风险。在有利可图的低利率环境下,低风险的高级cdo很快卖了个满堂彩。对冲基金在全球利率最低的银行借钱后大举买入风险较高的普通cdo(普通cdo利率可能达到12%),仅利差就赚了个盆满钵满。同时,对冲基金还把手里的cdo债券抵押给银行,换得数倍的贷款,追着买投行的普通cdo。投行再把cdo投保创造出cds(信用违约交换)以降低风险。cds也卖火了。投行在cds基础上又创造一个cds基金(“三毛”基金),把先前赚到的一笔作为基金,放大数倍(例如10倍)地首发。这时,人们认为,买入1元基金,亏到0.90元都不会亏自己的钱,赚了却每分钱都是自己的!“三毛”卖疯了。于是,各种养老基金、 教育 基金、理财产品甚至许多其他国家的银行也纷纷买入。由于这批产品在otc市场交易, )书包范文○www.shubaoc.com(法律 上也未规定需要向监管者报告,无人知晓它们究竟卖了多大规模,这样就形成了2001年末以来,从贷款买房者到贷款公司、各大投行、各个银行、对冲基金,人人都赚的情形。美国房地产一路飙升,根本没有出现还不起房款的事情。

与之相伴的是,美国的利率不断上升和住房市场持续降温。同时,次级抵押贷款的还款利率大幅上升,这使那些收入根本不高的购房者还贷负担大为加重。房价下跌也使得他们出售住房或者通过抵押住房再融资变得困难。于是又出现了2006年底普通民众无法偿还贷款,贷款公司倒闭,对冲基金大幅亏损,继而保险公司和银行相继巨额亏损报告,各大投行也纷纷亏损;然后股市大跌,民众普遍亏钱,无法偿还房贷的民众继续增多,全球主要金融市场隐约出现流动性不足,经济增长受到严重威胁的情况。美国次贷危机爆发。

纵观次贷危机的产生过程,我们可以看出,由松变紧的政策调控环境是次贷危机发生的直接原因。从2001年初美国联邦基金利率下调50个基点开始,美联储的货币政策经历13次降低利率之后,2003年6月,联邦基金利率仅1%,达到过去46年以来的最低水平。同期,30年固定按揭房贷利率从2000年底的8.1%降到2003年的5.8%,一年可调息按揭贷款利率从2001年底的7.0%下降到2003年的3.8%,这使得浮动利率贷款和只支付利息贷款这类创新产品滋生并占总按揭贷款的比例迅速上升。市场的火暴使富人们更加放肆地挥霍,穷人们看到自己的房子每天都在升值也开始购买平时舍不得买的东西。从2004年6月到2006年6月两年时间里,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连续17次提息,将联邦基金利率从1%提升到5.25%。利率大幅攀升加重了购房者的还贷负担。而且,自2007年第二季度以来,美国住房市场开始大幅降温。随着住房价格下跌,购房者难以将房屋出售或者通过抵押获得融资。受此影响,很多次级抵押贷款市场的借款人无法按期偿还借款,次级抵押贷款市场危机开始显现并呈愈演愈烈之势。

银行等贷款提供商降低贷款信用门槛是危机的根本原因。美国“经济学简报”网站编辑罗伯特·瓦拉赫在形容次贷危机爆发根源时这样说:“只要你还喘气儿,银行和抵押贷款公司就敢想方设法借给你钱。信用不好?没问题!无力偿还月供?也没问题!于是,我们进入了一个无须证明文件就可抵押贷款的时代。”即使在房价不断上涨的形势下,为防止吓退次贷借款人,华尔街变本加厉疯狂放贷,甚至仅依据借款者自己填报的虚假收入就可放贷,次贷款额还可以大于总房价。降低放贷门槛,必然导致回收资金的风险升高。

部分 金融 机构利用房贷过度证券化转移风险是导致危机的表象原因。在低息环境下,次级房贷衍生产品客观上的投资回报空间,不仅使放贷机构在股市上一倒手就将债权转让给其他投资者,还吸引了美国以及全球主要商业银行和投资银行的投资者。被无限放大的证券化规模究竟多大可谓深不见底,使得危机爆发时影响波及全球金融系统。

二、次贷危机对我国金融业的启示

对次贷危机的理解范文 篇四

关键词:美国次贷危机 住房政策 银行业监管

2007年以来因为美国房地产业下跌引发的次贷危机牵动着全球的神经,这一被前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称之为“百年一遇”的世纪性大危机带给了我们很多的思考。作为一名商业银行从业人员,有责任和义务对这一问题进行更深入的思考和更加深刻的认识,从而能为我国以后金融业的发展和银行业的监管提供参考性意见,使我国在全球化的过程中,增强抵御风险的能力,提升自己的国际竞争力。

美国的次贷危机彻底改变了美国的金融体系构架。这次危机的深入发展可能会导致全球经济秩序的变化,给全球的贸易体系和贸易格局带来深远而不确定的消极影响,美国和世界范围的金融结构、监督体系以及国际间的协调需要一个比较长的调整适应阶段。

■一、 美国次贷危机形成的原因

美国的房地产危机逐渐变为次贷危机、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其原因复杂而多样化。根据其发展的历史进程,也可以看出其特有的特点。具体分析,有以下几个原因:

(一)法律变更导致金融监管体制失效

金融监管是实现银行有效管理的重要手段,其管理的内容应该涵盖到所有从业的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同时也包括对市场准入、市场退出的所有业务经营活动的管理,其中最为重要、大量和最主要的是日常经营的规范化和风险性监管。美国的这次次贷危机,与1929年美国经济大萧条有着密切的关系。由于当时的胡佛总统坚持对金融市场实行自由放任主义,反对政府干预,从而导致此次经济危机的爆发和进一步的扩大,对金融业带来了沉重的打击。其结果是直接导致一万零五百家银行倒闭,占全美银行的49% 。由于金融危机的巨大破坏性和对美国经济的巨大打击,以斯蒂格尔众议员和格拉斯参议员为首的众多官员认为加强监管迫在眉睫。于1933年提出并推动通过了银行法。该法律的核心是:严格分离银行业和证券业、并对其进行分业经营。随后成立联邦储蓄保险公司,向储户提供存款保障。史上又称“格拉斯一斯蒂格尔法案”。该法在一定程度上扼制了金融业的贪婪和追求利润最大化的本能,客观上也导致银行的利润下降。到了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在美国总统卡特、里根执政时期,为了刺激经济的增长,增加银行的信贷规模,美国政府分别通过了三个法案,进一步给银行业松绑,这几个法案的公布,为以后次贷危机的爆发扫清了政策和法律上的障碍。这几个法案的具体内容如下:

第一,1980年颁布了《存款机构解除管制与货币控制法案》,允许贷款机构收取更高的利率和费用,令次级贷款的高利率合法化。

第二,1982年的《可选择按揭贷款交易平价法案》规定了两种贷款方式:利率浮动抵押贷款、大额尾付贷款。前者的特点是允许利率浮动。后者则是一种特殊的贷款,它的贷款期限是短期,但允许每期付款金额按长期贷款计算,这样就降低了每期还款数额。

第三,1986年的《税务改革法案》禁止下调消费者贷款利率,但是允许下调住房抵押贷款利率。住房利率的降低大大刺激了对住房抵押贷款的需求。

第四,克林顿任期内,于1999年通过了《格雷姆一里奇一巴利雷法》,即《金融服务现代化法》。该法授权美联储对金融控股公司进行监管,但是证券、期货、保险、银行仍有各自的监管机构。导致金融监管机构形成“双重多头”的体制。

(二)解决住房的政策和制度缺陷导致危机的产生

在解决民生住房这一问题上,美国的政策制定者存在着严重的政策缺陷。美国虽然是世界上最强大、富裕的国家国家,但国富民并不富。国内仍存在着许多没有解决的民生问题。其中解决民生住房的问题是美国历届总统都非常关注的核心问题之。而且这也是民主政治的需要,只不过他的水准和要求更高。具体的政策缺陷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只强调对完全产权的商品化购买,以解决房屋贷款和银行的资金周转问题;忽视低收入者的经济能力,没有配套以政府公租屋、廉租房、经济适用房的模式以解决民众住房的需要;政府向社会提供公共产品时,一味采取单一的市场化措施鼓励、引导大众采取房贷手段,由于大众的经济承受能力、持续发展能力各不相同,其结果必然是欲速则不达。

(三)银行和金融机构违规操作导致风险放大

在美国次级房贷的繁荣中,部分银行和金融机构为一己之利,利用房贷证券化可将风险转移到投资者身上的机会,有意降低贷款信用门槛,导致银行、金融和投资市场的系统风险的增大。同时有的金融机构,故意将高风险的按揭贷款打包到证券化产品中去,向投资者推销这些有问题的按揭贷款证券。在发行按揭证券化产品时,不向投资者披露房主不仅难以支付的高额可调息按揭付款、而且也隐瞒了购房者按揭贷款是零首付的情况。而评级市场的不透明和评级机构的利益冲突,又使得这些严重的高风险资产得以顺利进入投资市场。

■二、美国次贷危机对我国银行业的特殊影响

从目前来看,次贷危机对我国银行业的影响并不大。其中的最主要的原因是,中国对外汇和对外投资实行较严格的管制,对外投资特别是对高风险资产的投资整体规模较小。2007年中国三大上市银行中报时,对次贷损失估计都颇为乐观。工行披露的次贷规模为12.29亿美元,建行次贷资产总计10.62亿美元,中行受次贷的影响最大,截至2007年中期次贷方面的投资为96.47亿美元。

尽管从目前看次贷对我国银行造成的损失并不大,但这已暴露出我国银行业在信息披露、风险控制、问责制度等诸多方面存在一些问题。实际上,次贷危机对我国银行业的影响还远未结束。2008年1月18日,工商银行和建设银行公告了扣除次贷拨备后的业绩预增情况。到2007年末,工行提取的次贷拨备比例将提高到约30%,建行约为40%,即分别计提近30亿元。2008年1月22日,中国银行临时停牌,原因是市场传言持有74亿美元次贷产品的中国银行损失惨重。这说明投资者对我国银行业的信心已受到影响。从银行评级来看,虽然穆迪、标普等国际评级公司均维持对中行的评级,但也同时强调了前提条件。

在我国银行业日益国际化的情形下,中资银行海外投资的规模将进一步扩大,类似次贷危机的国际金融风险对中国银行产生的影响将更加严重和深远。事实上,三大行所获汇金600亿美元的注资不可二次结汇,存在对冲外汇风险的需要。这在客观上给中资银行进行海外投资的压力。中国的银行业只有进一步提高对外投资的经营管理和相应的风险控制水平,才能很好地应对国际金融市场的剧烈波动。

■三、美国次贷危机对我国银行业监管的提示

(一) 严格控制房地产信贷的质量和总量

由于房地产的保值增值能力和抵御通货膨胀的能力比较强,所以历来就是银行放贷的首选,从这次美国的次贷危机来看,我国应该严格控制房地产贷款质量。强化内控建设,加大对借款人的信用审查,建立和完善个人征信系统,不断完善风险管理。

(二) 加强对信用风险的监管

银行是储蓄投资转化的中间环节,是经营和管理风险的主体,坚持谨慎的经营理念,履行好自己的基本职责,把防范银行的信用风险放在首要的位置。贷款前期一定要做细致深入的审查,以保障资金的安全性,保证贷款人的还款能力。

(三) 处理好金融产品创新和银行自身规范、发展的关系

金融产品的创新一定要建立在长期、稳健的发展战略规划之上,树立风险管理理念和风险管理文化,按照严格监管标准,确定金融机构的整体风险承受水平,据此确定业务发展规模,并集中主要资源发展熟悉并具有优势的业务。谨慎进入不熟悉的领域,少接触看不清的业务。推进创新和发展新业务时,打好与之相适应的管理架构、信息资源和人员基础。

(四) 认真研究国际金融业发展的趋势,培养出合格的金融管理人才

次贷危机 篇五

[关键词]次贷危机全球经济金融稳定

一、美国次贷危机的起源与发展

1.利率上升使房地产泡沫破碎

2000年网络科技股的泡沫破灭之后,美国的经济进入了低谷,为了刺激经济增长,美联储在很短时间内将联邦基金利率从6.5%调低至1%,缓解了经济衰退,在2002年,在房地产行业的复苏的重要作用下,美国经济出现了回暖。但此时,房地产金融机构产生过度放贷的行为,有些机构把目标对准了没有资格申请优质贷款的潜在客户。在高利益的驱使下,许多经纪公司大量推销次贷,甚至不考虑购房者的收入和信用情况。

在房价上涨期间,房主可将被抵押的房屋的增值部分以较低的利率再次抵押,进而取得二次贷款,获得的资金用来偿还前期贷款,甚至用于投资。但美联储从2004年6月到2006年6月的两年时间内连续17次上调联邦基金利率。这使美国房地产市场泡沫破碎,2007年美国住宅房地产的销量和价格均持续下降,第二季度的整体房价甚至创20年来的最大跌幅。在这种情况下,借款者面临的还款压力增加,房地产业进入萧条期,借款者很难获得新的次贷,即使出售房地产也不能偿还本息,违约风险全面暴露。

2.住房抵押贷款公司资金链的断裂

房地产市场不再繁荣,住房抵押贷款公司必然最先遭受沉重的打击。购房人无力偿还贷款使住房抵押贷款公司现金流断流,公司资金周转困难。而次贷危机的爆发也给证券化市场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投资者对MBS和CDO等资产支持证券及其衍生品的大量抛售,使得住房抵押贷款公司无法通过信贷资产证券化进行再融资,大多数公司濒临倒闭。

3.对冲基金和投资银行损失惨重

当次贷危机爆发的时候,抵押贷款违约率上升导致中间级MBS和CDO的持有者不能按时获得本息偿付,这些产品的价值缩水,恶化了对冲基金和投资银行的资产负债表。一旦对冲基金的投资组合遭受严重损失,对冲基金就会面临投资人的赎回压力、商业银行的提前回收贷款压力和中介机构增加保证金的压力,使基金经理被迫抛售优质资产,目前已经有大量的对冲基金宣布停止赎回,濒临解散。

4.商业银行、保险公司和养老基金受到冲击

一般来讲,如果次贷违约率上升没有影响到优先级MBS或CDO的偿付,就不会造成相应损失。但由于较低级别的MBS和CDO违约,评级机构在调低该级别产品的信用评级时,也会对优先级产品面临的风险重新评估,这些产品的信用级别被降低,价值也相应缩水。对于商业银行,自身持有的优先级产品面临损失,且对冲基金用于申请贷款而作为抵押品的中间级MBS和CDO也会发生更大程度的损失,使银行不良资产大幅上升。5.对资本市场的危害

市场系统性风险逐渐加大,大多数机构投资者都遭遇损失后的对策就是出售非流动性资产,提高自身的流动性以应对巨大的赎回压力。一旦资本市场上所有机构投资者都抛售非流动性资产,就会造成全球固定收益产品市场和股票市场行情大幅下跌以及市场流动性趋紧。

二、次贷危机对美国和世界经济的影响

90年代以来,美国为了保持经济增长,首先在股市制造了巨大的泡沫,股市泡沫破裂后又把泡沫转移到房地产市场。房地产领域的巨大泡沫,带动了美国股市中房地产业和房地产金融类股的繁荣。目前,房地产业由于次贷危机产生了严重动荡,美国股市也出现了暴跌,资产支持类债券发行市场更是出现严重萎缩。

美国作为全球最大的资本市场经济发生严重问题,世界各国也会受到严重影响。

三、次贷危机与金融稳定

随着时间的推移,次贷危机可能对整个经济和金融体系的稳定产生影响。首先,次级按揭贷款违约状况的进一步恶化可能对美国实体经济产生影响。目前美国的经济增长主要依赖消费,房场的衰退将直接影响居民的消费能力,进而影响美国实体经济的增长。危机尽管主要体现在次贷市场,实际上在其他贷款市场,如信用卡信贷等领域都存在类似问题,可能引发整个银行体系的损失。为避免更大的损失,美国各大银行已经开始提高贷款的审贷标准,由此造成的信用收缩可能对美国经济产生负面影响。

造成次贷危机的原因 篇六

关键词:次级债务;次贷危机;经济危机;金融市场

中图分类号:F83 文献标识码:A

原标题:美国次贷危机及对我国金融业的启示

收录日期:2012年9月25日

2007年初,美国爆发了备受全球瞩目的次贷危机,这场危机引发了次级抵押贷款机构的破产、投资基金被迫关闭和股市的剧烈震荡,并在欧盟、日本等世界主要经济市场迅速蔓延,对全球实体经济产生了巨大影响。次贷危机是金融危机的表现形式之一,又称次级按揭贷款危机或次级债危机。美国次贷危机是由次级抵押贷款而引发的一种经济现象,“即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市场出现的信贷危机,是由美国金融机构向信贷记录不佳的购房人提供按揭贷款,然后将这些贷款证券化,以较高的回报率卖给机构投资者或个人”。本文首先将对美国次贷危机的产生进行详细考察,在此基础上对这场次贷危机展开客观评价,并引申出对我国金融业发展的几点有益启示。

一、美国次贷危机的产生

美国次贷危机的产生虽然是人们不愿意看到的,但确确实实展现在了我们的面前,而对这场危机的产生背景、产生根源、演进过程和控制措施进行梳理分析不仅有助于把握次贷危机发生和发展的规律,而且能为金融业发展带来有益的启示,以避免或减少类似危机的发生。

1、美国次贷危机的产生背景。在这场危机爆发之前,美国金融业的一系列并不引人注意的举动看似符合经济市场发展规律,但却为这场金融危机埋下了重重隐患。第一,美联储了一系列降息政策。由于美国互联网泡沫的破灭,加上“911事件”的冲击,时任美联储主席的格林斯潘为了刺激消费和实现经济软着陆,先后进行了13次降息,最终于2003年6月25日美联储将联邦基金利率下调至1%。降息政策的使得美国拥有着大量资金的投资者由购买短期国债转向了融资,而且导致了市场上大量低息贷款需求的出现,大量投资者纷纷涌入华尔街从事金融信贷行为;第二,次级抵押贷款市场出现。由于利用房地产贷款能够获取较大的收益,因此众多投资者纷纷进入美国的房地产贷款市场。为了抑制通货膨胀和经济过热,美联储自2004年又先后进行了17次加息,将联邦基金利率由1%上调至5.25%。加息政策使房价持续下降,越来越多的人无法偿还借款,只能以房产做抵押,这也就导致了次级抵押贷款市场的出现;第三,信用风险开始上升。将手中的房贷推向市场的方式是将其证券化,但由于市场有限,加上优级消费者为数不多,因此华尔街开始大量开发次级抵押债券,使得越来越多的次级消费者轻而易举地拥有了房子,直接导致信用风险不断上升。

2、美国次贷危机的产生根源。关于美国次贷危机产生的原因,我国不同学者给出了不同的观点,但一般都认为资本流动飞速增长、金融创新缺乏相应监管、利益驱动下的职业道德缺失、政策导向不切实际、证券化引发泡沫、信用增级推波助澜、交易风险无限放大、投资群体盲目投资、借贷消费毫无节制、实体经济长期失衡等是主要原因。笔者认为,上述关于美国次贷危机产生的原因分析仅仅只是推断,而且是表面现象的分析,未能触及危机发生的深层次根本原因。虽然上述原因分析都有一定的依据和道理,但不足以令人完全信服,只有借助马克思主义关于经济危机的科学理论才能客观分析美国次贷危机产生的根本原因。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美国经济危机的爆发是资本主义国家的固有矛盾造成的,是必然中的偶然。由于美国的生产资料是以资本家占有为基础,生产与消费之间的矛盾不能从根本予以协调,当这种矛盾激化到一定程度,经济危机必然要爆发。资本主义的固有矛盾导致了经济危机的根源无法彻底消除,而次贷危机的发生仅仅是经济危机的表现形式之一。正如有学者所言,“被美国信贷消费模式遮掩着的、生产无限扩大趋势与消费能力相对缩小的矛盾的积累,是爆发这场危机最根本、深层次的原因”。

3、美国次贷危机的演进过程。美国次贷危机的演进首先是从房地产金融机构的破产开始,并经历了向银行等金融机构扩散和向实体经济传导的过程。2007年3月,由于受次贷违约率上升的影响,美国第二大次级贷款公司——新世纪金融公司出现了严重的次级债坏账,并导致了银行中断其融资渠道,而不得不被迫于2007年4月2日申请破产保护。新世纪金融公司是这场金融危机爆发的起点,此后美国大量的次级贷款商也随后纷纷倒闭或申请破产,迅速发展的次贷风暴立即引发了金融市场的恐慌。在短短的几个月时间内,次贷危机逐步从房地产领域扩散到了银行等金融领域,持有大量次级抵押贷款的商业银行、投资银行、对冲基金、保险公司以及养老基金等机构也纷纷被卷入进去,金融市场流动性短缺和信用紧缩的局面出现。随着2008年房利美、房地美被政府接管,AIG保险公司的国有化,尤其是雷曼兄弟公司的破产对市场心理的冲击最大,把次贷危机推向了一个高潮,成为次贷危机全面爆发的标志。此后,这场经济危机开始向居民消费和企业投资等实体经济领域传导,并导致了居民消费能力下降、失业人口增加、通货膨胀剧增、上市公司市值降低等情况出现。

4、美国次贷危机的控制措施。面对次贷危机给美国居民和金融业造成的巨大损失,美国政府和金融监管机构开始采取各种措施进行控制,以求缓解社会舆论压力、减少经济损失和挽救金融市场。这些措施主要包括通过降低利率减轻贷款者的经济负担、利用国际金融市场的风险共担机制、弱势美元政策以促进产品出口增加、实施部分抵押贷款利率冻结措施、对大型金融机构实施救援以减少金融动荡、减免税收刺激生产和消费等。上述这些措施的实施所取得的效果并非尽如人意,虽然总体上对抑制次贷危机的传播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由于没有从根源上分析次贷危机产生的原因并采取有效的对策,因而次贷危机所带来的消极影响直至今日还未完全消除。以连续降息为例,虽然降息对于拉动内需、扩大就业和吸引投资能起到一定的作用,但这种作用的发挥在短时期内很难表现出来,而且在消费者和投资者在信心受到打击的情况下,降息对于拉动消费和吸引投资所起到的作用也是有限的。

二、美国次贷危机的评价

美国的这场次贷危机有其显著的特点,这些特点也决定了其对美国、世界他国和我国必将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可以说,美国次贷危机截至目前还尚未结束,其对经济产生的负面影响还将持续一段时间。

1、美国次贷危机的特点。美国次贷危机的爆发之所以能够引起全球的关注,并进而产生深远的影响,在于其具有几个明显的特点。第一,传播速度之快。从发展过程来看,这场危机由次级贷款抵押产品开始,并迅速蔓延到其他金融领域,并冲击着美国整个经济市场。这场次贷危机虽然在2007年春才初露端倪,但在2007年夏就开始爆发,并于2008年秋全面恶化,短短的一年多时间造成了美国金融市场和金融体系的严重创伤。发展速度之快令美国政府和金融监管机构始料未及,即使采取措施也很难在短时期内见到实效;第二,影响范围之广。美国这场经济危机所带来的影响是全球性的,而且一开始就具有全球性。由于美国金融市场是全球金融市场的核心,他向来自全球的投资者提供了大量的金融产品而且市场容量巨大,因此当美国经济出现动荡时必定引发全球性危机。此外,美元一直以来都是国际货币,一旦发生危机,则会通过美元迅速蔓延到其他国家的金融市场;第三,造成损失之大。国际货币基金会(IMF)货币和资本市场部门主管卡鲁阿纳在2008年就指出,美国次贷危机及其带来的更大范围冲击造成的美国资产亏损预计为约1兆美元。“IMF报告称,危机造成全球金融机构的直接损失估计高达1.4万亿美元。股指下跌、失业增加、贸易减少、经济增长放缓等间接影响将更为广泛,造成的损失更是难以估量”;第四,密切联系着房地产市场。纵观整个次贷危机发生的过程,我们会发现,次贷危机的爆发和蔓延与美国的房地产市场始终有着密切的联系。若将整个危机发生过程予以简化,则可以清晰地看到次贷危机是否依然继续蔓延主要取决于房价下跌的状况是否继续存在。

2、美国次贷危机的影响。美国次贷危机的爆发对美国经济、世界经济和我国经济都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1)对美国经济的影响。美国这次贷危机主要表现在金融机构和资本市场的损失,虽然对实体经济的冲击上不明显,但却为市场信心重建和企业融资带来了挑战。“市场信心的丧失”是这场危机最终结果的重要标签,美国整个信用体系面临了一场严峻的考验,投资者的疑虑已经从次级债扩散到企业债、国债、股市等方面,并直接导致美国的外来投资明显缩减。同时,次贷危机引发了信贷市场的资金链发生断裂,收紧融资条件的政策发生变动,融资成本的上升使得“低成本资金时代”出现逆转。在美国经济中起重要作用的中小企业受到较强的资本约束,没有了可以支撑其继续创新的经济助力,大多数中小企业纷纷倒闭。(2)对世界经济的影响。由于经济全球化的趋势表现越来越明显,美国这场次贷危机对全球经济的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以全球出口贸易为例,2008年我国对美出口1,644.5亿美元,虽然同比增长10.6%,但却比上年回落了5个百分点;欧洲各国出口总量和对美出口量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仅日本8月份对美出口就锐减了21.8%,对欧洲出口也减少了3.5%。此外,美国次贷危机还导致了全球经济增长速度滑坡、贸易保护主义加剧、原材料价格上涨、消费者信心受挫、利率走势不稳等现象的发生。(3)对我国经济的影响。首先,我国大量投资者拥有着美国的次级债券,导致了许多金融机构在这场次贷危机中造成了一定的损失,而且导致了国内金融市场投资欲望和信心的低迷,沪深两市银行板块全线暴跌,多达八家银行股跌停;其次,美国次贷危机使得中国的出口开始减少,2008年前三季度我国出口增速比上年同期回落了4.8个百分点,而且“中国制造”将面临着比以往更多的反倾销和反补贴诉讼;再次,由于美元汇率的下滑,大量的热钱即短期投资资金进入了我国市场,从而增加了人民币的发行,直接导致通货膨胀的压力增大,冲击了人民币汇率制度。

3、美国次贷危机的走向。美国这场次贷危机不仅影响范围较广,而且影响时间较长,“即在不考虑外部因素的情况下,本轮美国金融危机对美国经济的负面影响要延续到2013年年初才会结束。”尽管各国都针对美国这场次贷危机及时采取了应对策略,但不可否认的是,这场次贷危机仍然在影响着当今全球的经济。虽然次贷危机在全球继续蔓延的局面得到了控制,事实也证明了恶性蔓延不存在可能性,但其间接影响却依然存在。如由于受消费者和投资者信心受挫、金融体系难以弥补创伤和美元汇率的不断贬值等因素的影响,金融市场风险将继续加大;由于通货膨胀的加大和失业人口的增加,国际商品价格也将不断上涨;由于美国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力逐步减弱,加上次贷危机对其他资本主义国家都带来了创伤,世界经济的增速也将会明显放缓。尽管我国对这场次贷危机何时能够完全结束仍抱有疑虑,但有一点可以肯定,次贷危机已经得到了控制,金融市场已出现了回暖,消费者和投资者信心也得到了一定的恢复。

三、美国次贷危机对我国金融业的启示

美国次贷危机作为引起全球金融业发生动荡的导火线,除了对我国金融业产生了一定影响之外,也为我国金融业的发展带来了一些有益启示。当然,最重要的工作是预防危机的产生。我们可以做什么呢?现在每个人都清楚,应该是更好的信息披露,公司和银行有更多的“透明度”,对金融风险进行更密切的监管,等等。

1、加强金融监管。美国次贷危机的发生与其金融监管的放松是分不开的,因此我国在发展金融业的过程中应做到的就是加强金融监管。“金融监管是一个流动性约束,加强金融监管意味着在经济体中有较少的消费者能够获取融资或对外借债,以维持较高的消费水平;放松金融监管意味着在经济体中有更多的消费者能够举债以维持账户逆差的居民。”我国目前在金融监管方面由于受信息不对称、金融资产价格波动大、金融主体有限理性等因素的影响,导致金融监管体系尚存在被动性、孤立性、事后补救性、缺乏权威性等一些弊端。为此,我国在加强金融监管方面尚有很长的路要走,当前至少应加强以下几方面的建设:第一,改革金融监管体系,推行监管机构内部专业化分工,在中央建立一个专门的金融监管委员会;第二,推进金融监管创新,明晰监管范围,落实监管责任,强化监管方式方法的科学性和可行性;第三,落实金融监管的公开性原则,及时通过信息披露机制向社会公开有关金融机构的财务、经营、风险管理等状况,以便与社会监管建立起有效的联动机制;第四,对监管人员进行规范管理,明确其职权和职责的范围,提高监管人员的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强化监管人员的事业心和责任感;第五,加强金融监管的国际合作,积极参与国际或区域性金融监管活动,加强与世界其他金融监管机构的信息交流,逐步推进金融监管向国际化发展。

2、慎待金融创新。从这场次贷危机中我们也可以看出,美国的金融业高度发展的同时表现出了脱离实体经济需要的现象,大规模担保债务凭证、抵押贷款支持证券的交易就证明了这一点。由此我们应吸取一个经验就是,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当严格遵守审慎经营规则,这也是我国在法律中明确予以规定的。如我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第21条就规定:“银行业金融机构的审慎经营规则由法律、行政法规规定,也可以由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依照法律、行政法规制定。前款规定的审慎经营规则包括风险管理、内部控制、资本充足率、资产质量、损失准备金、风险集中关联交易、资产流动性等内容。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当严格遵守审慎经营规则。”坚持审慎经营规则,要银行业慎待金融创新,这不仅是对银行业进行业务制度设计的要求,也是银行业生存和发展必须遵循的准则。为此,我国应全面审慎金融创新,认真定位金融创新的发展方向和服务目标,金融创新不能脱离为实体经济服务这一基础。从风险考量方面看,任何金融产品都应该是服务于实体经济需要的,任何逃避监管或脱离市场的“金融创新”都会带来巨大的风险。因此,在金融产品设计和金融合约执行过程中,都应该严格按照“审慎经营”规则来进行,从风险管理、内部控制、资本充足率等方面合理评估无风险约束下的放贷行为与潜在风险之间的平衡,以做到防患于未然。

3、注重风险防范。美国次贷危机的教训和金融风险防范措施的经验告诉我们,注重金融风险防范应从理念和制度方面同时进行建设。在理念上,不仅要求政府监管部门切实履行职责做到公正执法,要求银行等金融机构要严格对放款进行审查并做好放款后的跟踪工作,而且要求投资者要理性看待金融市场,切忌盲目跟风投资。郎咸平认为,美国次贷危机中房地产产值占美国总产值的6%,而我国,以北京为例,最高时候的房地产产值已经占到了总产值的58%。可以想象,如果不加强风险防范,我国一旦发生次贷危机,将会对经济产生多么大的影响。以个人投资房地产为例,我国2008年开始对房地产行业融资和购房政策进行了调控,而要投资房产就必须根据每年的浮动利率制定合理的还款方式,从而更加有效地规避风险,达到将自己的经济条件和主观需求相结合的程度。此外,建立健全个人诚信系统对于防范金融风险也是十分必要的。就我国目前的情况而言,金融产品开发还没有与个人信用紧密联系起来,这就很难界定不同信用等级的贷款人群所带来的风险。为此,要求商业银行应当运用市场化手段区别对待不同信用等级的贷款者,并在提供的产品和服务上对贷款者进行区分,从而可以降低不同层次风险之间相互混淆。

主要参考文献:

[1]辛乔利,孙兆东。次贷危机[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8.113.

[2]吴宣恭。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经济危机的根本原因[J].经济学动态,2009.1.

[3]王志刚。次贷危机的特征、成因与启示[J].中国金融,2008.24.

[4]王立。美国次货危机对全球贸易的影响及我国应对之策[J].国际金融,2008.11.

[5]李建伟,杨琳。美国次贷危机的特殊根源及未来走向[J].经济纵横,2011.5.

次贷危机的解决措施 篇七

关键词:美国金融危机;政府干预;措施;有效性

次贷危机爆发以来,美国金融业遭遇灭顶之灾,五大投行“全军覆没”,相关经济数据持续恶化,经济陷入前景悲观的预期及通货膨胀压力。正如艾伦·格林斯潘说的那样:美国正陷入“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机中………由这次金融危机我们看到了新自由主义倡导的以“减少对金融市场的控制,私有化,缩小政府,降低最高税率,开放国际商品与资本市场”为特征的“美国模式”存在很大缺陷。面对这场愈演愈烈的金融危机,美国政府通过降低利率、直接向市场注入资金、接管问题金融机构、出台7000亿美元救市计划等方式进行了继罗斯福“新政”(New Deal)以来最大规模的政府干预。

一、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的由来

自2001年“9·11”事件后,由于担心经济下滑,美联储开始连续降息,联邦基准利率从当年的3%一路降到了2003年1月的1%这一近30年最低水平,并维持至2004年6月。美联储本想通过增加流动性来提振美国持续低迷的经济形势,然而,在这三年超低利率的政策环境里,流动性大大增加使美国房地产业格外繁荣。同时,流动性泛滥又助长了次级抵押贷款的“虚胖”。这场金融危机就源于这样一种住房贷款产品——次级抵押贷款。在超低利息贷款的大政策环境下,居民开始向商业银行等房贷机构申请贷款,并把大量的资金投向房地产。为分散风险,商业银行等房贷机构又将贷款卖给房利美和房地美及投资银行等机构。在房贷机构这“两房”及投行之间又形成了一个金融创新的环节。这一环节是严重依赖上一环节的。然而,后者也为了分散风险,又将贷款处理成次级抵押贷款债券,卖给包括商业银行、保险公司、养老金、对冲基金在内的全球投资者。这又形成了金融创新的一个环节。在这一环节中,AIG(American International Group)等保险公司还为这种次级抵押贷款提供担保。由此形成了看似“完美”的金融创新链条。在这一“完美”金融链条形成过程中,政府机构监管的缺失、混乱和乏力也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当美国房地产市场呈现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时,这个金融创新的链条显得“无懈可击”。购房者、房贷公司、投行、保险公司和投资者这五者在获得相应利润的同时,也构成了一个看似良性的链条。然而,美联储为配合布什政府减税的扩张性政策,减轻通胀压力,从2004年6月30日到2006年6月29日连续加息17次,加息425个基点,不断提升资金(住房贷款)的价格,80%的次级抵押贷款月供在不到半年时间猛增30%-50%。利率的大幅攀升大大加重了那些通过贷款来购房的人们的负担,次贷购房者开始难以还贷,由此,美国房地产开始出现“拐点”。那些无力偿还住房贷款的人开始出现了,并不断形成住房抵押贷款呆账和坏账,这就沉痛打击了房屋贷款公司。“两房”、投行、投资者手中的大量次级债由于失去了偿付来源而大幅度贬值。第一个环节就这样被打开了,第一个环节的破裂使得整个金融创新环节失去了根基,失去了生存的动力,危机爆发了。在这三个主要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原先被人们低估的次贷危机开始爆发并蔓延至全球。

二、2008年美国政府干预金融危机的措施及其有效性

在金融危机面前,美国放弃了其先前所秉持的“新自由主义”的基本原则,背离了“华盛顿共识”的基本宗旨,开始运用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等手段实行大规模的政府干预。具体措施包括:

(一)降低利率,调控金融市场

次贷危机爆发后,美联储从2007年9月中旬开始连续7次降息,到2008年4月底,利率水平总计下降3.25个百分点至2%。此外,美联储还宣布降低直接面向商业贷款的贴现率,并通过向投资银行开放贴现窗口、拍卖贷款等方式,持续向全球市场投放资金。就此,美国货币政策已有了“实质性的放松”。然而美联储的降息政策并没有取得明显的效果,股市仍旧一路下滑。同时,金融危机继续蔓延,美国经济明显进入衰退期。

(二)直接向市场注入大量资金,增加流动性

随着金融危机的加深,各金融机构都开始追逐现金,同时缩紧银根,由此导致银行间隔夜拆借利率居高不下。为缓解全球金融市场流动性,尤其是美元融资市场存在的压力,全球六大央行发表联合声明,通过与美联储签署掉期协议,联合向短期信贷市场注资2470亿美元。从某种程度上说,政府直接向市场注资对股票市场起到了一定的提振作用,但相对于金融市场巨大的流动性缺口,这些资金简直是杯水车薪,根本无法从根本上扭转投资者的信心,挽救金融危机。2008年9月19日,美国主要基金公司PUTNAM宣布,由于机构投资者赎回压力增大,决定将旗下一只规模120亿美元的货币市场基金清盘。这表明信贷危机开始向货币市场蔓延。

(三)回购和担保次贷产品,实施大规模金融救援计划

在危机面前,美国政府放弃了保守的经济原则,宣布愿意承担银行的坏账,并且对次贷产品提供担保。这是一项“新政”。针对纽约股市三大股指全面跌入“熊市”,美国参议院批准总额3 000亿美元的住房援助议案,授权财政部无限度提高“两房”贷款信用额度,必要时可不定量收购“两房”股票。最终,面对日益严峻的金融形势,美国联邦政府又宣布接管房利美和房地美,以避免更大范围金融危机的发生。美联储接管“两房”仅两周的时间,就决定向美国也是全球最大的保险巨头AIG紧急提供高达850亿美元的过渡性贷款,以帮助其恢复信贷评级,避免破产厄运,受此消息提振,美股当天大涨。作为提供贷款的条件,美国政府将持有AIG79.9%的股份,并有权否决普通和优先股股东的派息收益。这也意味着美国政府仿照接管“两房”模式接管了该集团。由此,美国政府掀起了一股“国有化”的浪潮。2008年9月20日美国政府向国会提交了一项总额达7000亿美元的金融救援计划,以阻止金融危机加深。10月4日,美国国会众议院以263票对171票的投票结果通过了经过修改的大规模金融救援方案,为该方案付诸实施完成了关键的一步。同日,美国总统布什签署了总额达7000亿美元的金融救援方案。美国财政部长保尔森当天表示,将尽快开始实施这项方案。美国政府企图通过发行债券购买华尔街金融机构的按揭坏账及相关工具,改善其资产负债表。这一措施可将金融机构的呆账和坏账剥离掉,避免金融机构在金融危机中越陷越深;有利于金融机构轻装上阵,恢复良好的经营状态,促使整个金融市场回到良好发展的轨道上来;也有利于经济恢复,增加总需求以及促进美元走强;还有利于提振市场信心,正如上世纪经济大危机中罗斯福在炉边谈话中所说的那样“归根结底,在我们调整金融体制上,有一个因素要比货币更重要,比黄金更重要,这就是人民的信心”。

美国政府的这一系列积极的财政政策在给金融市场带来利好消息的同时也带诸多不利影响,如政府赤字攀升、资产缩水等等。此外,美国政府的救市规模,相对于12万亿美元的住房抵押贷款、62万亿美元的CDS(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数百亿美元的金融衍生品而言可以说是小巫见大巫了。加之投资者担心大规模金融救援方案短期内无法奏效,导致“救市”方案通过的首个证券交易日,股票市场连创历史跌幅记录。美国道琼斯指数4年来首次跌破10000点且创下单日跌幅最大记录。

(四)加强对金融市场的监管和控制

次贷危机 篇八

次贷危机爆发至今历时差不多两年,大体经历了四个阶段的发展演变。第一阶段是危机初现。从2007年年初以来,由于美国房地产市场持续下调,美国次级住房抵押贷款市场开始出现动荡。汇丰银行北美公司、全国金融公司、新世纪金融公司等多家从事次级住房抵押贷款的金融机构因客户违约,纷纷出现巨额亏损,有的甚至陷入倒闭或申请破产保护。第二阶段是危机爆发。自2007年七八月份开始,大批与次级住房抵押贷款有关的金融机构破产倒闭。2007年8月,美国第十大贷款公司——美国家庭抵押投资公司申请破产保护。当月,受一些投资美国次级抵押债券的基金宣布停止赎回的影响,美联储、欧洲央行等被迫联手注资以恢复银行间市场的秩序,这成为危机爆发的标志性事件。第三阶段是危机扩散。2007年年底、2008年年初,花旗、美林、瑞银等大型金融机构因次贷出现巨额亏损,市场流动性压力骤增,西方央行联手干预。全球最大的债券保险企业MBIA、全美第二大债券保险机构AMBAC损失惨重。2008年第一季度,MBIA亏损24亿美元,AMBAC亏损17亿美元。美国第五大投资银行贝尔斯登倒闭,这一事件犹如一枚重磅炸弹,把危机引向一个新的高度。第四阶段,危机的深化和恶化阶段。2008年6月份以来,危机出现进一步恶化的趋势。其中标志性的事件是美国政府接管“两房”、雷曼兄弟公司申请破产保护、美林银行被美国银行收购、AIG被政府接管。危机的另一支鞋子终于落地,后续演变还有待进一步观察。迄今为止,危机已经造成了超过1万亿美元的损失,此次危机破坏性之强、影响面之广是以往历次金融危机所不能比拟的。

关于次贷危机中几个问题的思考

此次次贷危机引发了各界对一系列重大问题的讨论,主要包括五个方面:一是“投行回归”,二是资产透明度,三是世界最大保险商AIG被政府接管,四是美国政府救市,五是美国消费模式等问题。

“投行回归”问题

目前,美国前五大投资银行中的贝尔斯登、雷曼、美林已消失,硕果仅存的高盛和摩根斯坦利也已变成全能银行,作为美国特殊金融机构形式的投行已不存在。有关“投行回归”的问题,存在不同看法。相当一部分人赞成“投行回归”,理由主要有:一是通过回归可以降低投资银行的杠杆,从而降低风险。一般而言,投资银行的杠杆比率是30:1,商业银行的杠杆率是12:1。次贷危机中高杠杆率的大型投资银行纷纷倒闭,说明投资银行经营模式存在严重问题,一定程度上应对次贷危机负责,通过投资银行回归可以解决高杠杆这个难题。二是通过回归便于接受监管,解决监管滞后和真空问题。投资银行和商业银行合并,将之纳入美联储监管范围,有助于监管者更好地了解杠杆更高的投资银行业务的运行,更好地保护存款人的利益,更好地解决监管滞后的问题。同时,当投资银行陷入困境时,也可以名正言顺地获得监管当局的救助。三是顺应市场的内在要求,便于获得稳定的资本来源。当市场面对不确定因素的时候,投资者要求更多的安全性、更高的资本比率。投资银行由于缺乏稳定的资金来源,比如储蓄,在市场不稳定的情况下,容易受到冲击,投资银行回归商业银行是在市场的要求下的必然选择。四是欧洲等国的全能银行模式更好于单纯的投行模式。

反对“投行回归”的人也不在少数,理由主要有:一是历史经验表明回归混合模式并不能解决危机。1933年之前就是采取混合经营模式,这种业务模式并没能阻止大危机的发生。大危机之后,为保护存款人的利益,美国通过格拉斯-斯蒂格尔法案将投资银行和商业银行分开。目前的“投行回归”是开历史倒车。二是欧洲的全能银行模式并不都是成功的。“投行回归”并不一定就能成功,如花旗集团。证券公司风险偏好的文化与商业银行审慎经营的文化截然不同,需要重新审视混业经营对金融体系的影响。三是不同的业务模式都有成功和失败的例子,投资银行的问题关键不在于组织模式,而在于内部管理和外部监管。投资银行和商业银行分业经营模式如果监管及时,也有可能经营得很好。金融机构被谁监管是根据它的属性而定的,投资银行的问题是疏于监管,监管跟不上投资银行发展的步伐。一些金融机构,比如对冲基金,其杠杆比投资银行还要高。投资银行和商业银行合并,尽管可拥有商业银行稳定的资本来源,但并不能解决根本的风险问题。

资产透明度问题

资产透明度成为各界关注的又一焦点问题。一些研究者和官员认为,次贷危机源于资产定价缺乏透明度。资产透明度缺乏,究其原因,主要有三:一是结构化产品复杂多样,证券化的链条长而复杂。巴菲特曾经谈到,“如果你想弄懂某个CDO产品,不得不看大约1.5万页的材料。如果再从这个CDO产品中取出低层级(juniortranches),与其他50个同类的CDO共同组成一个CDO平方(CDOSquare),就要阅读超过75万页的材料——这显然是不可想像的。当规模巨大的结构化产品在市场交易时,几乎没有人知道这些产品到底是什么,这是很荒谬的”。结构化产品复杂由此可见一斑。此次与住房相关的证券化过程,是由商业银行直接贷款给住房金融机构—证券化处理—信用违约互换(CDS)—风险分摊—进行信用违约互换,这个过程涉及众多复杂的产品和大量的相关机构,环节众多,带来的一个关键问题就是资产缺乏透明度。在长长的链条中,市场信息的不透明贯穿始终。正是由于产品十分复杂,证券化链条环节众多,投资者对对冲基金、私募基金和特殊目的载体的投资行为和资产结构所知甚少。二是大量的产品在OTC市场而不是场内市场进行交易。一般而言,资产在公开市场交易,价格公开透明。在私下的OTC交易,由于没有公开价格,资产透明度差。目前,一些参与结构化产品的投资银行和经纪公司的75%到80%的资产是不能马上在市场上标价的。由于信息透明度不够,资产定价困难,市场参与者不知道所持有的资产风险究竟有多大。三是金融市场过于依赖评级公司,评级机构和投资银行的关系过于密切,缺乏监管。作为信息中介,评级机构在证券化市场的发展中扮演了举足轻重的角色。高度专业化的金融市场使贷款者和投资者之间隔着复杂的环节,投资者购买产品时只能依赖专业评级机构和中介机构对于风险的定价。而评级机构本身却存在着严重的利益冲突:其收入主要源自证券发行者交付的评级费用。在评级过程中通常存在着发行者“招揽评级”的现象,即结构化证券发行者向给其评级最高的评级机构支付费用,导致评级缺乏真实性和客观性。而评级机构本身的评级模型也存在问题,对结构化证券风险评估的准确性已经引起市场质疑。2007年第三季度至2008年上半年,穆迪、标普和惠誉三大评级机构已经对价值1.9万亿美元的房地产抵押支持证券的评级进行了降级。

AIG问题

关于美国国际集团(AIG)被接管的原因,主要有:一是AIG担保对象CDS不透明,CDS本身被异化成为投机工具而不是保险工具。在现实的市场上,CDS早已不再是金融资产持有方为违约风险购买保险的保守范畴,它实际上已经异化为了信用保险合约买卖双方的对赌行为。双方其实都可以与需要信用保险的金融资产毫无关系,他们赌的就是信用违约事件是否出现。这种对赌的行为和规模早已远远超出CDS设计的初衷。当风险来袭之时,这些形式上很美的保险形同虚设,不但不能保值避险,反而加剧了信用危机的形成。AIG的问题是对其所创造和持有的衍生产品不能理解价值所在,不能定价,不能很好地在市场上交易。AIG所参与的CDS市场缺乏透明度,CDS市场本身很不规范,缺乏有效的监管。AIG并非保险业务出了问题,而是在类似投资银行的业务上,无限地为一些公司债券提供偿债担保。这些担保都建立在信用的评级上,当受次贷危机影响的借贷人无力偿还借款时,债务负担自然就落到AIG身上。也正是因为背负沉重的债务负担,导致出现严重的流动性问题,随后AIG的信用评级降低,融资困难。二是CDS市场存在着重大的制度性缺陷,缺乏一种机制来为AIG提供担保。CDS市场巨大的规模将整个金融市场暴露在了一个前所未有和无法估量的系统性风险之下。其中,最大的风险就是CDS完全是柜台交易,没有任何有效监管。信用违约掉期的另一个巨大风险是没有中央清算系统,没有集中交易的报价系统,没有准备金保证要求,没有风险对家的监控追踪,一切都是在一个不透明的圈子里,以一种信息不对称的形式在运作,目的就是为了交易商们获得最高的投机收益。因此当一些机构破产了,谁来支付这些卖出的CDS的费用。在CDS市场上,当情况变坏的时候,它需要提供担保。但是,由于CDS市场没有规范,没有人定期地进行检查,确保它们有必需的担保,缺乏一种机制和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到最后陷入了一种需要所有担保的境地,这时就别无选择了,只有政府接管。

AIG被接管也暴露了现代风险管理的复杂性,以及现代金融风险跨国境、跨行业传递的特征,对于风险保险的作用应该重新审视。风险的保险并不意味着风险的解决和消除,问题的关键是要分化风险而不是简单地转移风险。政府救市问题

美国国会通过了7500亿美元的金融救援法案。危机时期政府要不要救市成为各方争论的又一个热点问题。赞成救市者的理由主要有:一是危机时期市场不能自我调节,需要政府干预,帮助市场树立信心。靠市场本身不能找到解决危机的方案,需要政府作为第三方把坏资产从账目上去掉,给这些谁也不知道价格的资产定价,重新启动市场。政府的角色是一个协助者,到最后有可能不会花纳税人的钱。二是系统性危机需要政府救助,以避免更大的破坏,救助会削减庞大的负面风险。一些大型金融机构的突然倒闭会给已经非常敏感的金融市场和经济造成损害,导致借贷成本的大幅度增加,减少家庭财富和损害已经很脆弱的经济增长,对它们进行接管要比让它们破产更好。救助可以避免危机的继续恶化,可以缓解金融系统的危机。三是从以往处理金融危机的经验和教训中可以发现,危机时期应高举救市大旗。危机来临时,一切规则都可能改变。不能盲目地坚持市场教条。四是政府救市并不一定导致后患。政府在危机时期采取的救市行动并不会成为正常情况下的一个模式。在一定条件下,救市并不会鼓励公司采取不负责任的行为,不会制造新的道德风险。

反对救市者的理由主要有:一是政府救助会鼓励赌徒行为,制造新的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救市使纳税人对可能的损失承担责任,增加了今后出现新危机的可能性,导致利润私有化以及损失社会化,不是一个正确的选择。二是市场调节是有效的方式,救助不能解决根本问题,会破坏市场纪律。救助不能解决房地产市场最根本的问题,也不见得会使经济出现增长。加上不知道问题的症结在哪里,救助难以对症下药,救助效果很难保证。三是救助可能会产生负面效应,出现新的问题。市场在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过程中,解决问题的办法也会产生问题。比如允许雷曼兄弟申请破产保护,意味着AIG在CDS市场上接受损失,意味着货币基金的价格跌破净资产,这引起了恐慌,使人们开始从货币基金中提出资金,因为货币基金是没有联邦保险的。而且禁止卖空有可能对市场带来超过预想的伤害,因为卖空是金融市场的一个重要的机制。很多时候,政府救助可能会带来大家不想要的结果。

美国消费模式问题

一些研究者认为次贷危机与美国过度消费的发展模式密切相关。美国政府利用美元作为国际货币的巨大优势,鼓励公众透支,大力发展债务经济,而庞大的债务赤字只能由顺差国支持。顺差国家成为捆绑在美元战车上的人质,不得不通过持有美元,购买美国国债等金融资产和大量出口商品来支持美国的高负债和高消费的经济发展。近年来,美国过度消费问题愈演愈烈,家庭债务负担加重,高负债和高消费的模式难以为继。据统计,2002年美国家庭债务为8.5万亿美元,2006年已达11.5万亿美元,相当于家庭年可支配收入的127%。2007年美国家庭债务规模进一步扩大到14万亿美元,债务已高达可支配收入的140%,这是史无前例的。其中,家庭抵押贷款从2002年的6万亿美元增加到2007年的10.6万亿美元,家庭消费信贷从2002年的1.9万亿美元增加到2007年的2.5万亿美元。美联储数据显示,家庭债务偿还负担(比可支配收入)从2000年的12.6%上升到2006年的14.3%,不断创出新高。家庭债务占金融资产的比例从2000年的22%上升到2006年的31.3%,差不多提高了10个百分点。美国的个人储蓄率(占可支配收入的比例)逐步下降,从20世纪90年代早期的7%下降为2007年的-1.7%,创下1933年大萧条时代以来的历史最低纪录。净国民储蓄(储蓄占国民收入比例),包括公共和个人部门,从1982年的8.5%下降为2007年的2%以下。据统计,2007年美国国民储蓄率在7个工业国家中位居最末,仅为GDP的13.6%,比日本的国民储蓄率低了15个百分点,比德国、加拿大低10个百分点。随着次贷危机的恶化,住房价格的下降,美国家庭部门的债务将进一步加重。目前,美国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高达70%左右。据测算,在美国1美元的住房财富收入大约能产生9美分的消费支出,远远高于来自股票市场财富收入和消费支出之间的比例。据估计,目前房屋财富效应下降将使得美国GDP少增长0.75个百分点。房地产市场恶化对美国经济增长的不利影响不容忽视。另据美国抵押贷款银行家协会的调查,可调利率的次级抵押贷款的违约率从2006年第一季度的12%上升到2008年第一季度的22.1%,可调利率的次级抵押贷款的丧失抵押品赎回权比例从2006年第一季度的1.9%上升到2008年第一季度的6.3%。次贷危机的恶化,导致金融资产进一步大幅缩水,通过财富效应进而影响居民消费支出。次贷危机的恶化对中低收入者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

加强微观和宏观审慎监管

次贷危机迫使各界对一些重大问题进行反思,也对金融监管提出了新的挑战,如何提高监管有效性,特别是微观审慎监管与宏观审慎监管联动就显得十分重要。

加强微观审慎监管

适时修改会计规则,改进资本监管。目前的会计准则中公允价值的使用存在明显的亲周期性特征。现在尚没有一个更科学的会计制度来取代盯市询价制度,目前只能依靠监管政策和措施的调整来弥补公允价值会计制度中的缺陷。次贷危机对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的有效性提出了挑战,需要重新审视新资本协议第一支柱的有效性,银行监管最基础的工作应该是确保银行资产分类体系、风险资产拨备和坏账剥离制度的科学性和完整性,而新资本协议通过复杂的量化模型将监管工作过度数学化,容易使人忽略有效监管最根本的要素。因此有必要对新资本协议进行完善,以反映市场近年来的变化和此次金融危机带来的经验教训。同时,要认真研究“逆周期”资本监管的重要性,即在经济繁荣时期,要求银行提高资本充足率、充足拨备,这样有利于收紧市场流动性,并可以对资产泡沫的形成起到一定缓冲作用,而在经济萧条甚至出现危机时,则有必要采取一定的监管宽容,以减轻信贷紧缩给经济增长造成的压力。

真正认识到金融创新与全面风险管理并行不悖,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并行不悖的原则。前者是针对商业银行而言的。有风险偏好,就必须有相应的风险管理能力,就必须树立全面风险管理的理念,否则风险就会日积月累,最终造成重大损失。后者是对监管者而言的。金融创新是一把双刃剑,在推动金融创新的同时,要加强有效监管,否则就会使风险暴露无遗。这也是此次次贷危机演变成严重金融危机的一个重要原因。

创新跨业和跨境监管体制,切实加强主监管者或并表监管者的职能。在综合经营和金融全球化的大趋势下,资金和资产的流动性和可转换性更为突出,金融风险在不同行业和不同国家的积聚和扩散更为便利,加强跨业监管和跨境监管的合作更为紧迫,因此,需要主监管者或并表监管者发挥积极作用,统一监管标准,采取协调行动,防止金融风险过度交叉扩散和跨境传染。

加强宏观审慎监管

如果说微观审慎监管是夯实微观金融基础的话,那么宏观审慎监管则是从国家战略上把握好发展的趋势,避免卷入极大的全球金融风暴之中。因此,需要加强宏观审慎监管。

加大产业结构调整,积极扩大内需,高度关注发展模式所蕴藏的风险。次贷危机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美国高消费、低储蓄的发展模式。二是金融创新中存在问题。相比而言,前者更为根本和关键。正是由于美国的低储蓄、高消费,结果导致大量的透支消费和高负债,带来严重的风险。短期来看,美国政府救市对美国乃至世界都是有好处的,但是着眼长期,如果不改变高消费、低储蓄的发展模式,危机仍将再次发生。从短期来看,中国的出口导向难以很快改变。但从中长期来看,中国必须加大产业调整力度,积极扩大内需,改变出口导向的发展模式,坚决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处理好生产和消费、内部平衡和外部平衡的关系。

需要推动出口多元化,加强外汇储备管理,防范外部风险。中国出口依存度高,中国是美国的最大贸易伙伴,每年出口大量的产品到美国,为避免对美国市场的过度依赖,要尽快推动出口多元化,分散风险。同时,中国外汇储备规模巨大,持有大量的包括美国国债、公司债等在内的金融资产,风险比较大,因此必须加强外汇储备的管理,加强与我国对外经济金融关联度高的国家的风险的跟踪监测,并采取切实措施防范与化解风险。

建立早期风险预警系统,加强对国际经济金融形势的分析监测。次贷危机的教训之一就是金融稳定不能单纯依靠个别银行稳健就能达成,更要从宏观审慎角度着眼,审视可能影响整个体系层面的风险。不仅要关注单个银行的风险和监管,还应该深入到市场层面去关注银行的整体风险,关注国内外的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对银行风险的影响。要认真搞好风险预警工作,尽快建立早期风险预警系统,加强对国际经济金融风险的监测,防止国际金融风险传导到国内产生系统性风险。

加强不同层次的国际经济金融合作与协调。一是加强政府间高层次的跨境合作和信息共享。此次危机使各国政府间的合作与信息共享显得尤为重要。在金融全球化的背景下,对许多国家来说,金融危机通常起源于某个国家之外的境外金融市场,因而不在其视野中。政府间高层次的合作与沟通对维护金融稳定来说就显得至关重要。二是加强各国监管者与中央银行之间的有效配合。在实际工作中,很难对诸如最后贷款人角色等维护系统稳定性的职责与对大型银行审慎监管职责准确划分界线。各国中央银行与金融监管者之间应该建立紧密、持续的信息共享机制,加强监管者和货币当局的合作。-

次贷危机产生的原因 篇九

关键词:次贷危机;经济衰退;金融市场动荡;信用危机;世界经济

2007年4月4日,美国新世纪金融公司由于刺激住宅抵押贷款业务出现亏损申请破产保护,次贷问题逐渐显现出来。截止到现在,美国的次贷危机已经持续了18月,其已经发展为现在所谓的“金融海啸”,昔日熙熙攘攘的华尔街现在却陷入了自1929-1933年的大危机之后的最严重的金融危机,到2008年7月,美国的次贷危机和动荡的国际金融市场一度出现了缓解的迹象,有经济学家乐观的断言美国次贷危机最严重的时候已经过去。然而到了2008年9月,雷曼兄弟公司申请破产保护,美林证券被美国银行收购,美国政府出手挽救美国保险业巨头美国国际集团,这个由次贷危机引起的金融海啸现在正在冲击整个世界,其广度和深度也都无法预测。时至今日,美国次贷危机还远远没有结束,而是正在进入到一个新的发展阶。至于其对美国经济和世界经济的影响,我将在以下浅谈几点。仅代表个人意见。

一、次贷危机的原因

为其影响,我们不得不认真的分析一下引起美国次贷危机的原因。美国次贷危机,简单来说是美国房地产市场上的次级贷款危机及其在全球的扩散。从其表面来看,诱使其发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包括美国在“9.11”事件后为了刺激经济而不断采取降息的政策,金融衍生品的创新以及经济全球化而带来的金融全球化,而后房价的不断下降,以上种种都使得次贷危机在美国发生,并迅速的影响了整个世界的金融市场。基于一些学者对美国次贷危机的研究,一致认为美国次贷危机是一种新型的危机,其产生的内在机理是金融产品透明度不够,信息不对称,金融风险被逐步放大并移至投资者,这些风险从住房市场蔓延到资本市场,从金融领域扩展到经济领域,并通过资本渠道和贸易渠道扩展到整个世界。追根溯源,美国次贷危机是由于美国房地产市场泡沫破裂而引起的。究其更深层次的原因,是金融领域和实体经济领域的长期失衡,通过与房贷相关的金融领域的危机的形式爆发出来,实质上是资产价格的泡沫破裂并释放到真个金融领域而引起严重的危机。这次的次贷危机,对美国乃至整个世界的经济都产生了及其重大的影响。

二、次贷危机对美国经济的影响

(一)美国实体经济低靡,处于衰退期。

美国经济低靡,正在经历衰退。新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保罗·克鲁格曼10月18日接受《纽约时报》的记者采访时称“美国经济正陷入严重衰退”。

由于受到次贷危机的影响,使得美国人尤其是持有与次级贷款相关产品的人们的资产大幅度缩水,势必会影响到投资、消费、就业等多个方面,从而对美国的实体经济造成影响。美联储已经两次调低美国预期经济增长速度。美联储曾于2007年11月了2008年美国预期经济增长率的为1.8%-2.5%,更改了先前预测的2.5%-2.75%。而进入2008年后,由于美国的房价比预期的更低,因此美联储也相应的重新了美国预期经济增长速度,于2月20日发表声明,新的预测为08年美国经济增长将保持在1.3至2个百分点之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也多次下调了美国经济增长预测。同时,受次贷危机和石油价格的上涨等原因,美国的失业率也比美联储所预期的失业率高。美联储3月份预计08年美国失业率为5.1%,但美国从进入08年开始,工作不断减少,6月份,失业率到达了5.5%,达到了美国自2004年4月份以来的最高失业水平。最新的数据表明,2008年10月份的失业率达到了6.1%。而跟据保罗·克鲁格曼的估计,接下来的几个月中失业率将达到7%,甚至是8%。同时,次贷危机严重打击了美国消费者的信心,美国消费者信心指数从2007年1月份的110一路下滑到2008年10月份的38,而9月份的消费者信心指数还处于61.4的水平。这个降幅水平出乎市场预料,已经跌至该指数创立以来的最低点。银行由于亏损而收紧银根,严格控制信贷,使得很大程度上需要进行信贷支持消费的美国消费总额下降。

(二)美国金融市场的冲击仍在蔓延

对于美国而言,次贷危机带来的是一种信用危机,美国的金融行业进入了严重的动荡时期。

许多金融企业的账面出现了巨额的浮亏。花旗银行,摩根士丹利,美国银行等大型金融企业在2008年5月既已报亏,有的出现金融困难。时至今日,美国的五大投行已成历史。2008年3月,贝尔斯登被摩根大通收购,随后在9月15日,美国的第四大投行雷曼兄弟宣告破产,而美国的第三大投行美林公司则被美国银行收购。9月21日,美联储宣布仅剩的两大投行高盛和摩根士丹利也变成了银行控股公司。

同时,美国的证券市场也出现了剧烈的波动。时至2008年10月7日,标准普尔500指数自2003年以来首次突破1000点,而道琼斯工业指数则创下1937年以来最大的年度跌幅。同时,三大股指的下跌速度也都达到了最高纪录。

金融市场上的信用紧缩非常严重,由于银行亏损,众多银行纷纷收紧银根,提高融资条件,减少了信贷规模,这使得流动性出现紧缩,同时融资成本增加,企业融资变得困难起来。同时,由于金融市场的动荡和投资风险的增加,国际投资者的热情受到一定抑制,投资交易量低且交易缓慢。

此外,次贷危机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美元贬值和国际原油价格一度暴涨。次贷危机使美联储又原来以控制通货膨胀的货币政策转为防止经济下滑的货币政策,自2007年9月开始连续下调利率,将商业银行隔夜拆借利率由07年9月的þ25%下降到现在的1%(如下图所示)。美元与欧元、英镑的利差增加,同时加上其他国家的银行纷纷抛售美元,使得美元下行的压力更大,时至今日,美元已经跌至自2002年的最低值。美元的连续贬值,加上投机炒作,使得原油价格一度暴涨。

三、次贷危机对世界经济的影响

美国经济的衰退,将严重的影响全球经济增长。其经济总量占全球GDP的28%,同时,美国又是世界最大的消费品市场,2007年美国居民的消费支出为9.5万亿美元,占全球GDP的20%。因此,一旦美国的消费需求下降,这个严重的供需缺口是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无法弥补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认为,美国经济增长率每下降一个百分点,拉美国家经济增长率将下降0.22个百分点,而亚洲新兴市场国家将平均下降0.13个百分点。2008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三次下调了全球经济增长预测,由2007年7月份预测的5.2%降至2008年8月份预测的3.7%。同时,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2008年4月2日发表的《全球及地区经济前景预测》中指出,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动荡以令人预想不到的方式迅速蔓延,对市场及金融体系核心机构造成广泛影响。全球经济增长正在失去动力,全球未来两年的经济增长速度有可能从25%降到3%以下,这等同于全球进入萧条状态。同时,全球金融市场进入剧烈波动的时期。首先,大量房贷机构,特别是与美国次级贷款相关的投资银行,对冲基金和私人股权基金陷入困境和破产。从2006年11月至2007年8月,英国、德国、法国、瑞士、荷兰、日本、澳大利亚等国家的50多家银行和对冲基金等受到严重影响。据日本综合研究所的估计,次贷危机所导致的全球金融机构和投资家的损失最大将达到4636亿美元。2007年十月以来,全球股市暴跌,全球股票市值损失高达7.7亿元。同时,次贷危机引发了全球性的流动性不足。由于国际金融市场的动荡和风险的增大,使得信贷紧缩,同时,次贷危机也波及到一些大银行的杠杆业务,影响了企业的债券发行和并购。

次贷危机严重的影响了国际贸易和依靠出口带动经济增长的国家。次贷危机成为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其传播的重要渠道之一是国际贸易。美国的经济衰退也将会通过这一重要方式影响到全球的经济。美国是全球最重要的进口国,伴随着美国经济衰退而来的必然是美国人收入的降低,消费需求的降低,这样必将会对那些依靠出口带动经济增长的国家和地区产生重大的影响,使其出口减缓,同时使这些国家GDP的增长。同时,伴随着美元的贬值,带来的是出口国商品的竞争力的下降,以上两种原因都会影响到依靠出口拉动经济增长的国家。同时,美元的贬值也使得这些国家的外汇储备资产和国际购买力大幅度的缩水。

次贷危机可能会减少全球的对外投资总额。一方面,由于次贷危机,会使得来自于西方发达国家的投资减少,尤其是发达国家之间的对外投资。另一方面,由于发达国家的金融机构为了维持自身生存,需提高资本充足率以备不时之需,因而可能会收回流入发展中国家的资金。

目前种种迹象表明,美国次贷危机还远远没有结束,并且还在向全球扩散。到目前为止,美国房地产市场仍旧面临着困境,受其影响,美国的金融市场现在依旧存在着严重的波动,而由于种种原因造成的人们的恐慌心理,使得美国的金融市场更加动荡不安,同时,银行由于亏损,收紧银根,提高贷款的条件,企业融资更加困难,滞缓了企业兼并和收购的进程,减慢了经济全球化的速度。对于世界经济而言,美国的次贷危机通过国际贸易和全球的资本市场和金融市场,影响到了整个世界。随着美国次贷危机的发生,信用遭到了质疑,使得一向以借贷为基础进行消费的美国人不得不减少自己的消费,随着美国人消费需求的减少,向美国出口商品的国家必然受到一定的影响。由于美国在世界经济中的重要地位,随着美国经济的衰退,全球经济的增长速度减缓。而次贷危机给全球金融市场带来的冲击,使得各国的与次级贷款相联系的银行、对冲基金、私人基金以及国家基金等都蒙受了巨大的亏损。同时,给各个国家的股市、债市、汇市都带来了巨大的波动,及时是对于像中国这样资本市场并不完全开放的国家来说,仍旧通过影响人们投资的信心而使证券市场持续下行。

参考文献:

[1]《美国次贷危机对金融业的影响》.刘辉。杜淑一。风险管理

[2]《美国次贷危机的走向及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李若谷。冯春平。时评

[3]《美国次贷危机对全球经济的影响》.陈雨露。庞红。蒲延杰。全球瞭望

[4]《美国次贷危机简顾》.杰姆斯巴茨。格伦亚戈。全球视线

[5]《美国次贷危机的深层原因及影响》.王东。当代论坛

[6]《美国次贷危机及其对东南亚的影响》.尹福生。东南亚经济研究

[7]《美国次贷危机及其影响》.甄炳喜。亚非纵横

[8]《美国次贷危机影响分析》.国家发展改革委政研室研究小组。中国经贸导刊

次贷危机案例 篇十

关键抉择:英国对于金融界的三方管理(英格兰银行、财政部和金融服务署),在这种时候却领导无力,出尔反尔。先是宣布金融动荡不是危机,不必大惊小怪;后迫于无奈,又出面借贷,帮助那些因轻易借贷陷于困境的银行纾困,使得金融界一片混乱。

关键策略:媒体在这个时候对于金融界的危机推波助澜,金融系统威信扫地。对于陷入困境中的大银行伸出援手是央行的准则,但是,怯于央行直接注资可能导致通胀,英格兰银行迟迟不动作。直到最后,挤兑成风、情况严峻,才宣布将注资100亿英镑到货币市场,并买下报纸版面来说服客户。同时财政大臣也表态,政府为储户担保诺森罗克银行的本金,并向其他银行遇到同样问题的客户承诺提供担保。

策略结果:虽然暂时结束了金融混乱,但是英国金融界的威信大降,成为危机中最大的受害者。

案例点评:这一失败的案例告诉我们,一是在危机中要有坚强的领导核心,本案例中三方管理,结果造成领导不力,决策迟缓;第二是危机处理要早,不要等到媒体曝光才采取行动。

2007年夏天,美国次贷危机向外扩散,同年八九月份,英国也出现了银行挤兑风潮。始作俑者为英国第4大抵押借贷银行诺森罗克,它的极度扩张策略引起了储户的恐慌。几天之内,储户兑换现金20亿英镑。诺森罗克股价从半年前的最高点一落千丈。伦敦股市其他股票也应声下跌,欧洲股市亦发生类似波动。如何救市,如何应对金融危机,成为摆在英国金融监管机构面前的难题。

2007年夏天,美国爆发了次贷危机。住房按揭贷款因为利率极低,让许多低信誉度的客户成了受益者。但是此后,按揭利率不断提升,让这些客户不堪重负,他们当中有3成频频爽约。

华尔街的这场金融动荡波及全球。一些银行开始以更高的利率贷给因缺钱而偿还无力的人,而贷出来的钱原本就是银行许诺给其他金融机构的资金,例如从事套头交易的基金会和投资银行。此时,投资银行的做法是将债务重新包装,然后卖给新的投资者。

成立于1965年的诺森罗克银行位于英国北部,于1997年在伦敦交易所上市,向储户与借款人发行股票。它在2006《福布斯》全球2000领先企业榜中排名第480位;2007《福布斯》全球上市公司2000强排名第438位。诺森罗克是英国5大抵押借贷机构之一,以放款大胆闻名,这年在次贷危机中,它更想捞上一把,于是开始大幅提高投资数额,将其正常投资增加至75%,它给购房者的贷款多达房价的100%,超出购房者收入的5~6倍,有的甚至给到房价的125%;它还给那些购房出租的投资者大量贷款。此举使之位居全英新增抵押贷款额排首。相形之下,它的竞争对手布拉德福德和宾利仅增加投资数额50%。正当此时,面对美国的次贷危机,银行界刮起了谨慎风,很多银行没底,到底有多少钱投到了这个摇摇欲坠的系统中。所有的银行都开始捂紧钱袋,放缓或者停止相互拆借。在这样的大背景下,诺森罗克当仁不让地碰到了融资难的问题。

于是诺森罗克求救于英国央行即英格兰银行。形势所迫,它已经不能通过向其他银行拆借来缓解自己的流动性资金短缺问题,因为其他银行担心诺森罗克会破产,也就不愿提供资金支持,使得诺森罗克在伦敦市场的拆借能力大打折扣,而事实上,平日诺森罗克有70%的资金来自伦敦金融市场。此时,价值2000亿美元的美国次级按揭债务重新打包进入世界市场后现在变得一文不值,这对西方银行界产生了巨大冲击,更加剧了银行间拆借的难度。 公众普遍认为,诺森罗克的借贷危机是自二战以来英国金融市场面临的最严峻的挑战 挤兑成灾

2007年9月13日,诺森罗克的储户开始在该行各地营业所门口聚集,竞相挤兑现金。对于他们来说,诺森罗克的扩张之举风险太大,储户希望能够让自己放在银行的银子保值增值,而不是白白流掉。仅几天工夫,储户就提走了20亿英镑的储蓄。诺森罗克的股价半年前还处于历史最高点,诺森罗克的老大阿达姆・爱泼加尔斯也在当时被分析家们奉为“银行宠儿”。 而此次排队挤兑使得诺森罗克和阿达姆的声誉落得个七零八碎,被媒体形容为“像一块土司面包”,两边烘烤,一面是储户、一面是股东。英国报纸《独立报》撰文形容说,“很难想象,还会有什么神灵能够来拯救它?”

按照英国2001年制定的《存款补偿计划》规定,存款2000英镑以下的储户在银行破产时能够收回全部存款,超出2000英镑直到31000英镑的储户,可收回90%。而高过此数目的储户则无法获得保证,这是储户们紧张的根本原因。

此时英国的媒体也出来推波助澜,他们的报道使局势进一步恶化。英国《金融时报》说,“英格兰银行一向坚决反对救助那些轻易做出贷款决定的银行,指望它挂帅来施救诺森罗克是不可能的。银行界老大、英格兰银行的老总迈尔文・金的声誉和信誉岌岌可危,他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不自信了,的确,他的信誉正暴露在聚光灯下……”英国《独立报》则撰文说,“有一件事情是肯定的:诺森罗克必须为挽救自己的声誉损失而斗争。一方面,作为一个品牌,它不再能够从寻求贷款和按揭的客户那里赢得信任了;另一方面,如果它获得央行救助,那么它就将永远打上‘被央行救助’的名声”。英国《时报》也说,“虽然危机源自美国,但拯救诺森罗克动摇了人们对于管理英国经济的信心。这将检验金融服务和监管体制的可信度,这将动摇公众对于企业治理和管理企业过度行为的信心,这将威胁到一向被认为是稳定和谨慎的首相戈登・布朗的威信”。 三方系统

对于英格兰银行来说,援助陷入困境的大银行一直是央行的准则。但是如果央行直接注资,则可能导致通胀,也许诺森罗克银行可以以支付惩罚性的利率从央行借款渡过难关。公众普遍认为,这次诺森罗克的借贷危机,是自二战以来英国金融市场面临的最严峻的挑战。

的确,对于诺森罗克来说,金融动荡是致命性的。几天之内,它的股票价格狂跌、现金流失。一些国际性的大银行,包括苏格兰银行、汇丰银行和花旗银行表示意欲介入。然而,出于对市场缺乏信息的缘由,他们只说不做,以后几天,更没有哪家银行去着手落实。信心的丢失意味着银行都不知道处于危机中的竞争对手到底情况有多么糟糕,他们所欠的债务到底有多少。劳埃德TSB集团是最接近要接手的银行,但是,它的拒绝,是因为英格兰银行不能对支持诺森罗克的钱款提供保证金,最终的结果是不欢而散。那些天,人们在全英的诺森罗克机构门外排队的情形,通过图像传遍全球,使得诺森罗克声誉扫地。

英国一直以来奉行的是英国央行、国家金融服务署和国家财政部定期召开三方会议来对银行系统进行监管,但是显而易见,在这个危机时分,三方缺乏一个共同的决策人。而在危机初期,当媒体挖掘主谋人的时候,三方似乎都在推卸责任。英格兰银行说,应当由金融服务署来提醒诺森罗克,他们的扩张太快风险过大。而金融服务署则说,英格兰银行应当像美联储和欧洲央行那样尽早进行结算。而财政部则被指责说,当银行的管理出现问题时,它只说了保证客户储存账户的利益。这三方组织,要么自说自话,要么推诿求全,没有一个站出来挑头处理危机。

因此,英格兰银行,特别是英格兰银行行长迈克文・金以及副行长约翰・杰耶夫为此受到多种诟病,银行的领导力受到批评和质疑,一些分析家认为如果不是“该决策不决策”,至少他们是“不称职的”。

美联署和欧洲银行已经开始施救了,2007年8月9日,欧洲央行和美国联邦储备局分别投向货币市场948亿欧元和240亿美元,但英国这边还是按兵不动。9月13日,诺森罗克银行门前开始排起长队挤兑现金,这是英国银行150年以来从未出现的情况。直到9月19日,英格兰银行才宣布,将注资100亿英镑到货币市场,并买下报纸版面说服客户,宣告英格兰银行将向诺森罗克银行提供紧急救助贷款。在整个这个过程当中,迈克文・金成了头面人物,他的一言一行连续多日成为各家报纸的头版。他决定向市场抛出现金的决定,被广泛接受和理解,受到大多数评论家的欢迎。

大英财政部更是动作迟缓。它所做的事情,就是向客户呼吁不要恐慌,担保客户的金钱安全,以便让客户不要再来银行排队挤兑,但是这样的动作等到危机爆发几天以后才做,实在为时过晚。如果它早就准备采取行动,那为什么不早动作呢,这样可以制止恐慌。它是在负面形象已经形成,媒体报道铺天盖地的时候才采取行动,况且,财政大臣也是处境微妙,有他自己的难处:如果他对储户大包大揽地承诺,那么,一旦银行破产,此官员个人也会因为误导公众而承担法律责任。

首相戈登・布朗受到的批评最多,这个三方系统,就是在他做财长时引进的,而在实际操作中,被证明不那么有效,处处显示了系统的动作迟缓、犹豫不决。 关键教训

从诺森罗克案例中的各个要素来看,监管机构动作迟缓、暴露了领导力太弱这个根本问题。客户需要有人出来掌舵,让船重新驶上正常轨道,重新建立信心,而三方系统却迟迟不出手,原因是金融监管的三方系统决策不果断,各个组织不协调。

最新范文

心理健康教育辅导案例【精选4篇】12-21

高中物理教学案例范文【通用3篇】12-20

投资理财案例分析范文最新9篇12-20

邮政营销案例【优秀5篇】12-19

教学案例怎么写(优秀2篇)12-19

交通事故处理案例范文【精选8篇】12-18

小组合作学习案例范文(精选8篇)12-18

教学案例分析范文最新7篇12-18

统计学教学案例(精选5篇)12-18

小学生法制教育案例精选2篇12-18

148 278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