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救知识培训 急诊急救培训(优秀7篇)

2023-12-31 16:39:58

急救是当有任何意外或急病发生时,施救者在医护人员到达前,按医学护理的原则,利用现场适用物资临时及适当地为伤病者进行的初步救援及护理,然后从速送院。下面是书包范文为大家整编的急诊急救培训(优秀7篇),希望能够对大家的写作有一点启发。

急诊急救培训 篇一

医院领导对急诊科建设的重视程度不够部分医院领导对急诊医学的发展认知程度不同,对急诊科重视程度不够,缺乏长期的建设思想,对急诊科定位不清,对急诊科的医务人员在奖金、福利待遇、外出进修等方面也未给予相应的倾斜。

2基层医院急诊科的建设策略

2.1健全急诊体系的建设

按照急诊医学科建设与管理规范加强急诊医学的建设,建立独立完善的急诊急救医疗体系,包括急诊各附设科室的建设,急诊各科室及附属部门均设置于急诊区域内。改善急诊影像学、超声、检验服务流程。落实好各项核心制度,要求各级医护人员遵守急诊规章制度,并定期考核。健全急诊体系建设,急诊内科、急诊外科、急诊儿科、急诊妇产科24h提供急诊服务。制定各种急危重症的抢救流程,制定120院前院内危重患者抢救流程和制度,实行合理转诊。加强绿色通道功能建设,及时开放绿色通道,对危重患者实行先救治后付费。及时更新急救设备,保障抢救设备100%完好。

2.2开展院前急救

积极开展院前急救工作,突出“时间就是生命”的救治观点,对需要救治的患者,院前急救医师要在最短时间内到达指定的救护地点,争取救治时间;对生命体征不平稳患者迅速采取院前急救措施,确保患者的生命安全。对创伤患者采取保护性治疗,避免造成二次损伤,导致不可逆性的伤亡。院前急救的能力体现了医院的急救水平,彰显了医务人员崇高的救死扶伤的职业精神,对急诊医学科的建设更为有利的是赢得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2.3开设急诊病区完善急诊科的院前急救、院内急诊抢救、急诊留观、重症监护一体化建设是急诊医学科的发展模式。基层医院可以根据急诊人次、疾病种类、急诊人才梯队等实际情况开设急诊科病区,病区运行模式按普内科、普外科分组设置。急诊病区的开设有利于急诊医师动态观察患者病情变化,有利于急诊医师的临床经验积累,有利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有利于急诊医学科的一体化管理,有利于急诊医学科的科教研发展。重症监护是急诊医学科的实力体现,基层医院因医疗安全、技术、质量、人才匮乏等客观因素的制约开设急诊重症监护较为困难,二级甲等以下的基层医院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如周边医院等级、患者的疾病谱、服务人群数量、医院的实力等综合性因素考虑是否开设急诊重症监护。

3基层医院急诊科的发展策略

3.1急诊人才的培养

合理的人才梯队是急诊科和急诊医学发展的关键。基层医院应建立长效的激励机制,着力引进人才、留住人才。在绩效考核、奖金分配、职称晋升、学习深造等方面向急诊科倾斜。急诊专业的发展需要固定一批受过专门训练,掌握急诊医学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独立工作能力的医护人员。基层医院应坚持将急诊科医生向全科医生的方向培养和发展,使得每一位急诊科医生都能够熟练地处理内外科急诊。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医学继续教育等已被证明是行之有效的培训方法,有利于培养急诊医学人才及提高急诊科整体救治水平。对基层医院医生的急救专业培训可以采取“走出来,请进去”的办法,一是把医生送到上级医院急诊科短期培训,二是由相关主管部门组织专家团队上门授课、培训。

3.2急诊医学科的技术提升

急诊医学是综合性的跨多专业的学科,服务对象是内外妇儿等各学科的任何年龄的急重症患者,急诊科医师应成为“一专多能的高级全科救命医师”。急诊工作对医师及护理人员的技术要求较高,每位急诊医护人员要全面掌握及熟悉各种技术操作,包括各种穿刺、气管插管、电复律及除颤、呼吸机的使用、洗胃、放置三腔二囊管等。因此,急诊医务人员应定期参加医院或卫生行政主管部门主办的急救技能培训,医院职能科室应定期对急诊医务人员的技能水平进行考核。

4急诊服务的发展策略

4.1急诊绿色通道的建设

急诊绿色通道是救治危重症患者最有效的系统,目前各级医院急诊绿色通道建设发展很不平衡,不适应目前医疗市场和危重症患者救治的需要。为了确保急危重症患者得到快速诊治,提高救治成功率,加强二、三级医院急诊绿色通道建设很有必要。急诊绿色通道是指院内为急危重症患者快速高效的服务系统。包括急诊预检、抢救室、手术室、药房、输血科、体液检验和影像检查等。心跳呼吸骤停、休克、急性心肌梗死、致命性心律失常、急性心力衰竭、急性呼吸衰竭、严重创伤、多发伤;中毒、电击伤、溺水以及其他疾病导致生命体征不平稳的患者均在来院后立即进入急诊绿色通道。急诊医护人员判定患者病情后及时开放急诊绿色通道。患者无需办理任何手续直接进入绿色通道,先行抢救,在白金10min内积极救治患者。需要行特殊检查或手术者,急诊医师电话联系相关科室,先行检查或特殊治疗,待患者生命体征平稳、转危为安时再补交相关医疗费用。

4.2急诊的医患沟通

有研究表明医务人员的沟通技巧与其医疗水平间存在较高的相关性,可能的原因是良好的医患沟通引发患者较好的行为表现,从而产生较好的治疗效果;另一个可能的原因是,当医生给予患者详细和完全的指导,患者遵医嘱的几率增加从而产生较好的临床效果。众所周知,急诊医学科是高风险、低回报的科室,看似平稳的患者突发的意外情况可让医务人员措手不及,急诊医务人员工作时如履薄冰,如何最大限度地降低医疗纠纷发生率,急诊科的医患沟通发挥了重要作用。基层医院的急诊医务人员适时、恰当、如实地同患者及家属进行有效的沟通交流可以降低医患纠纷的发生,既有利于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又有利于保护医护人员的人身安全、名誉安全。国内的前期研究也表明,患者对医患沟通的满意度对其诊后行为有显著影响,良好的医患沟通使患者对医生的信任增强。

4.3优化急诊服务流程

急诊急救培训 篇二

【关键词】急诊科; 护士; 培训

为了培养急诊科的专业护理人才,满足现代急救护理工作的需要,改善急诊护士严重缺编状态,我院急诊科近几年陆续新分配了一些护士,为使新护士尽快地适应急诊科的护理工作需要,培养她们良好的思想素质、严谨的工作作风,加强对她们的培训与管理。经过实践取得了满意的效果,报告如下:

1规范化训练,以提高综合素质

1.1实施岗前培训,树立爱岗敬业意识:岗前培训由医院护理部、人力资源部组织。(1)由护理部主任对其进行医德医风、院内各项规章制度和安全防范措施及法律法规知识的学习。讲述护理工作经验及护理工作重要性,树立热爱护理工作、热爱医院、爱岗敬业的主人翁精神。请有经验、形象得体的护士长,进行护士礼仪行为规范、护患沟通讲课。通过学习、教育,使她们认识到自己工作的责任和义务,同时也培养了严谨的工作作风。(2)由护理技能操作培训组的护士长进行护理基本操作技能、急救技术的授课。授课前先组织观看护理技术操作、徒手心肺复苏术录像带,再由该护士长为其逐一分解授课、示范。强化新生训练,练习中手把手指导,严格规范,统一动作,严格把关,通过考核,要求人人达标。

1.2严把带教关,提高专业技术水平:岗前培训结束后,分配到科室,新入急诊科的护士,一般试用期为3个月,指定带教老师,带教老师由在急诊科独立工作5年以上,有丰富的临床专科理论和抢救技术能力的护师以上的老师担任。根据急诊科的特点,制定切实可行的带教计划,采取多种形式帮助她们学习专科护理理论,尽快熟悉各项护理技术操作,以科室讲课、教学查房、晨会提问、交接班、组织专科常见病的护理理论学习和操作训练等形式,使她们在试用期间专科理论、技术操作迅速得到强化和提高。试用期满后进行基础理论、专科知识和技术操作以及模拟急救等全面考核,考核合格才能聘为急诊科护士。

1.3充分调动新护士的学习积极性:急诊科的工作特点要求护士长和带教老师要有培养人才的责任感,帮助新护士树立信心,克服工作中的实际困难,鼓励她们勤动手,多提问题,对她们提出的问题要耐心解答,对新护士进行本专业疾病和相关知识的指导培训,使她们在临床实际工作中不断地掌握更多、更新、更深的相关知识和技能,从而提高实际工作能力。

1.4将职业教育和素质教育贯穿始终。对新护士利用各种形式进行职业道德教育,创造条件支持并鼓励她们参加继续教育,学习新的护理理念,不断更新护理知识和技能,培养她们的敬业和进取精神,使其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和对病人的同情心,从而使她们树立为护理事业献身的精神。 转贴于

2学习具有急诊专业特征的基本知识

2.1学习并掌握危重病人的病情观察、急救、护理、记录及交接班、呼吸道管理、心律失常的判断及处理方法等。

2.2掌握急诊科基本的护理操作技术和各种抢救仪器的操作方法,如心肺复苏术,呼吸机、心电图、洗胃机、微量泵、除颤器、血气分析仪的应用,各种检验标本的留取法及结果的判断等。

2.3在掌握急诊科基本抢救技术及知识的基础上,培养护士对病人突然发生的病情变化和急需抢救的独立分析、抢救能力、以及敏锐的观察能力,早期发现病情变化,对潜在的问题采取有效的预防性措施。

2.4院前急救训练:新护士根据病情掌握外出急救器械物品的准备,不定期进行应急抽查,要求1分钟内备齐相应的急救物品,训练护士能初步处理外科的止血、包扎、固定、搬运;内科的吸氧、止痛、建立静脉通道,对休克、昏迷等急症的处理。

3体会

经过对近年来急诊科新上岗护士的培训与管理,我们深感严格的培训与管理,才能提高急救护理成效。新护士上岗到位后,通过科学的、系统的、有目的的教育实践活动,全面地发展、完善和提高人的素质[1]。缓解了我院急诊科护理工作量大、护理人员不足的矛盾。为急诊科护理队伍增加了新的活力。但如不重视新护士的培训和管理,势必会影响急诊护理队伍建设,造成护理质量滑坡。通过对新护士培训及管理证明,只有培养一支爱岗敬业、具有过硬的专业理论和技术操作水平的护理队伍,在面对突发事件时,使实力、技术、心智、意志处于最佳的状态,才能保证各项抢救配合默契,很好地完成急诊护理工作,提高护理质量。

急救知识培训 篇三

因此领导高度重视,做好统筹安排,制定培训计划,并在红会办公室全体人员和全区救护师资的共同努力下,提前高质量完成了市红会下达的年度救护培训任务,取得了良好的培训效果。一进社区,已完成应急救护培训7988人,占全部应急救护培训的50.3%;二进乡村,已完成应急救护培训3652人,占全部应急救护培训的23%;三进学校,已完成应急救护培训2370人,占全部应急救护培训的14.9%;四进机关,已完成应急救护培训473人,占全部应急救护培训的3%,五是进企事业单位,已完成应急救护培训1392人,占全部应急救护培训的8.8%。

一、普及群众性应急救护知识。为进一步提高群众防灾避险,自救互救能力,全面普及应急救护知识,我区红十字会积极组织开展群众性应急救护知识的普及工作,进社区、进农村、进学校、进机关、进企事业单位,针对不同的人群采取不同的培训方式,讲授不同的应急救护知识,为群众带去了简单易懂的理论和实际操作知识,提高了群众自救互救的意识和能力。对企业职工、学校老师、机关工作人员等以中青年为主的群体对,心肺复苏、创伤急救等知识需求量较大,培训中突出这方面内容的讲解和操作,对社区内中老年居民、中小学生等群体,重点放在创伤救护、意外伤害处理等方面,如:止血包扎、火灾、电击等意外伤害的防范处置,中老年人中风、猝死的防范及救护,呼吸道梗塞急救等。

二、开展应急救护员培训工作。为确保在发生重大自然灾害和突发性时间事件时,群众不至于手忙脚乱,能迅速有效的应对。我区红十字会深入各个乡镇社区,由我们注册的救护师资不定时开展每期两天的初级救护知识培训,每期救护培训结束后,我们队每一名学员进行测试,对应急救护知识掌握较好学员颁发红十字救护员证。

三、加强应急救护知识宣传。一是结合重大节日进行主题宣传。在“5·8”世界红十字日期间,上下联动,开展“五·八”系列宣传活动。二是利用其它主题活动宣传。利用以“弘扬新时代红十字精神 献礼改革开放四十周年”为主题的纳凉晚会开展文艺汇演宣传红十字精神、应急救护知识等内容。开展应急救护培训进校园活动,紧紧围绕心肺复苏、气道梗阻、创伤急救、常见急症、意外伤害突发事件处理等方面的知识、技能开展,提高中小学及幼儿园教师现场应急救护处理能力,掌握自救互救基本技能,为掌握技能较好的老师发红十字救护员证,以便及时开展现场救护,为师生们的安全保驾护航。三是利用主流媒体深入宣传。2018年,区红十字会利用各级媒体平台,宣传红十字工作,传播红十字精神,四是发动志愿者进行上街宣传。红十字志愿服务队上街宣传新法及红十字会主要业务工作。五是通过举办应急救护技能比赛宣传。让群众参与其中,通过比赛促进群众了解红十字会是做什么的及应急救护的知识。让更多的群众知道红十字精神,了解红十字会的业务工作,参与到红十字活动之中,为进步一开展应急救护培训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建立长效机制。一是企业应急救护培训机制。二是红十字青少年工作。三是参与社会治理工作。

五、建立救护培训基地(平台)。利用社区红十字“三合一”工作站、村“会员之家”等平台,成校救护培训基地、成校红十字学堂、红十字宣教基地等救护培训基地开展应急救护培训。

存在不足:

1.救护培训师资较为薄弱,我区没有一级救护培训师资,常参与救护培训工作的二级救护培训师资也较为短缺。

急救知识培训 篇四

对意外伤害和突发性疾病的抢救,时间就是生命,于是就产生了“黄金1小时”,以至“白金10分钟”的理念[1]。一旦遇险,能够给予患者最快救治的不是专业急救人员而是现场第一目击者,因此,如何高效开展公众急救知识的普及,让更多的人掌握急救技能就显得尤为重要。我们120急救中心于2003年3月成立了“初步急救培训基地”,充分发挥已拥有的良好的硬件设施,通过对“组织协调、师资、教材与课程、教学模式、效果评估”等几个方面进行规范化、系统化运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培训基地的硬件设施 “培训基地”位于中心二层,建筑面积达1000m2,包括:154个座位的报告厅1个,48个座位的标准教室2间,容纳50人的操作室1间,容纳100人的考核室1间,另外还配有教具室、休息室等。教学设备有:多媒体示教系统3套,触摸式急救操作演示仪1台,急救操作模型20套,包括:成人与儿童心肺复苏模型、创伤急救模型、婴儿气道梗阻急救模型、AED除颤模型等,培训专用笔记本电脑1台。

1.2 运行模式具体做法如下

1.2.1 良好的组织 由急救中心分管业务的副主任全面负责“培训基地”各项工作,在宣传、培训人群安排与协调、培训资料等各方面得到了常熟市健康办、市科协、市红十字会、市卫生局的大力支持;具体教学考核工作则由急救科负责安排协调,制定详细的培训计划。

1.2.2 合格的师资 培训师必须是具有临床中级以上职称,有5年以上院前急救工作经验,能熟练运用PowerPoint 2003软件,教学模型操作标准、规范、熟练,且已经取得中国红十字总会颁发的“救护培训师资证书”,才能从事急救知识普及培训工作。

1.2.3 合理的教材与课程 以中国红十字总会编写的《救护》为主要培训教材。培训内容方面:将徒手心肺复苏术、海氏急救法、创伤急救三项技术作为基本内容,并根据不同的培训对象,选择意外伤害与家庭急诊急救中的部分内容为辅助教学内容。

1.2.4 多媒体教学模式+实践操作 注重理论和操作实践并重,首先,运用PowerPoint软件制作多媒体幻灯片,再结合投影设备输出、播放,做到条理清晰、图文并茂,操作练习在操作室进行;其次,培训师在教学模型上进行规范的操作演示,再逐一指导学员进行操作练习;然后,学员根据各自情况在模型上进行反复练习。

1.2.5 效果评估 为明确培训的效果,在每次培训的最后都将进行理论与实践的考核,培训师将已准备好的考试试卷与操作评分表对每位学员进行考核,考核由两位培训师共同负责。以理论成绩80分以上,同时,操作成绩85以上为合格;以理论成绩90分以上,同时,操作成绩95分以上为优秀。

2 结果

2010年3~10月,举办了30次初级急救培训班,共对828名普通人群进行了急救知识培训,通过考核,最终的结果是:828名培训学员全部合格,其中有143名达到优秀。

3 讨论

3.1 我国公共急救知识的普及培训发展不平衡,全民普及率低,有调查显示:我国公众急救知识普及率及急救知识的掌握现状不容乐观,急救知识培训需求量大,获取急救知识的途径普遍缺乏规范化、系统化、科学化,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很大差距[2]。虽然公众急救知识的普及越来越受到相关部门的重视,但目前尚无系列完整、持续有效的培训模式可循,且缺乏固定的培训机构。“培训基地”作为专业且固定的初步急救培训场所,设施齐全、布局合理、功能完备,在公共急救知识普及工作中有着明显的优势。

3.2 急救知识的普及必须采取多种途径,规范、有效、便捷的教育模式势在必行。虽然还可利用报纸、广播、电视和网络等现代化的信息传播系统普及急救知识,但这种普及途径覆盖面广,过于松散,确切接受的人数和普及效果尚待商榷[3]。举办规范化的初步急救知识培训班将是重要的模式之一。同时,要保证急救知识普及的质量,就必须要很好的组织,要有合格的教师、合格的教材,要理论和操作实践并重,要有合格的场地和教具[4]。以“培训基地”目前的基本条件及现在的运行模式完全达到上述要求,事实也证明,“初步急救培训基地”在急救知识普及的应用中有着独特的优势,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

参 考 文 献

[1]何忠杰。白金十分钟—论现代抢救时间新概念与临床研究。中国急救医学,2004,24(10):745-746.

急诊急救培训 篇五

1 培训内容

1.1 院内急救技能的培训:包括专科急救仪器及专科操作的培训;科内常见急重症抢救程序;抢救病人时的医护配合;院内危重患者的安全转运;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演练。

1.2 院前急救技能的培训:包括准确接听出诊电话;保持出诊箱、插管箱及救护车的物品和药品的完好并熟练使用;现场处理危重患者医护1对1时的抢救配合;院前危重患者安全转运。

1.3 急救理论知识的培训:包括抢救车内的急救药品的剂量、作用及用途;各种应急预案、其它与急救相关的知识培训。

2 培训方法

2.1 评选科内培训员及护理小组长:由护士投票评选出来的有高度责任心,业务能力较强的护士担任,专门负责科内护理人员业务技术的培训,并定期参加护理部的培训及考核。

2.2 院内急救技能的培训

2.2.1 总结近年的抢救病例、常用急救仪器、专科操作和医生的建议,制定各级各类护士急救技术操作培训表,要求掌握的急救技术操作首先集中由培训员示范讲解要点、难点,分组由护理小组长负责指导完成练习,对一些不规范、不合格操作及时指出并讲解。

2.2.2 抢救时医护配合很重要,护长总结抢救病例时医护间存在的薄弱环节,针对该薄弱环节制定相应的措施进行培训,使下次不再犯相同的错误。对院内转运时曾出现的问题(氧管未固定脱落、尿管脱出 、输液管接头脱离未发现、体位改变后至病情变化等)集中学习,大家共同探讨改进措施,提高院内患者的安全转运。

2.2.3 为提高应对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每月进行1次模拟突发事件的演练,制定演练方案,计划性指派高年资护师进行急救护理应急预案的演示,力求将语言记忆上升到形象记忆,突破了在理论学习中的局限性。演练结束后进行总结,对存在问题及时指出,使护士加深印象,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处理能力。

2.2.4 对心电监护仪、心电图机,洗胃机,呼吸机,除颤机,电动吸引器每年举行2次以小组为单位的急救技能比赛。由小组长负责小组成员的培训,并设立奖励。这样大大提高了护士的积极性,同时又鼓励和培养了护士间的团队协作精神。

2.2.5 新护士包括见习期护士实行一对一的带教:由年资高的护士跟班带教, 进行有意识、有针对性、理论联系实际式的讲解,让新护士带着问题看书、看示教。

2.3 院前急救技能的培训

2.3.1 出诊电话接听很重要,地址及病情清楚明了可使患者得到及时的救治,如模糊不清导致时间花在找地点上,医疗纠纷就会发生。护长专门为如何接听出诊电话设立课题培训,使护士接听出诊电话时更有条理。

2.3.2 保证出诊箱、气管插管箱及救护车的物品及药品的齐全是院前急救成功的前题,护长对出诊箱、气管插管箱及救护车上的氧气瓶实行封条管理,并实行小组负责制,小组长负责组员的培训并共同完成物品的管理,保证物品齐全无过期,并记录在册,护士长不定期抽查物品的完好率、护士对救护车上的仪器掌握的程度。

2.3.3 现场危重患者抢救时医护1对1的情况下,对护士的要求更高,根据医生的反馈及翻阅出诊单对存在的不足进行抓重点地培训,例如抢救心跳呼吸骤停的患者需要注意的是,应以立即进行基本生命支持(BLS)、适当的气道管理为主,而非先使用药物[1]。通过培训使护士懂得如何与医生进行沟通配合以形成程序化、规范化、科学化流程,提高抢救的成功率。对需长时间转运的患者特别是山区道路转运危重病人时更要做好转运前、转动中对策的培训[2],使患者安全转运,减少医疗纠纷。

急救知识培训 篇六

我们从2011年4月开始在小学中尝试建设急救知识普及培训课堂,充分发挥红十字会的优势,采取确定合作意向,组织协调各部门,设定固定地点,配备教具教材,强化师资,运用多种教学模式,对小学生进行急救知识的普及工作,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一、协调选择相关单位了解合作意向并确立相关条件

一是确定学校。确定的小学全校有20个教学班,在校生人数为1083人,在职教职工60人,专任教师57人。二是确定救护培训站建设具备的基本条件。室内教室面积50平方米以上;场地独立使用;有专人管理。三是配备救护培训站设施。高级自动电脑心肺复苏模拟人、便携式心肺复苏模型、悬挂式急救箱、脊椎固定板、急救知识宣传版、急救包50、可调式颈托、夹板及急救防护用品。

二、运行模式

一是启动适当的宣传活动。在学校印发小学生急救知识宣传页,提高小学生对急救知识的认识。二是进行前期调查。通过问卷形式对小学生进行急救知识调查,根据得出的相应结论对下一步教学进行指导。三是配备合格的师资。全部师资队伍由经过中国红十字总会培训合格的救护培训师组成,并选用有多年急救经验的教师加入其中,以增强师资力量。四是选用合适的教材。根据学生年龄段,选用他们能接受的教材,图文并茂,适时更新。五是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根据学生年龄特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如实际操作法,情景模拟教学法,问题教学法,角色扮演法等,以提高孩子的学习兴趣。六是明确教学目的。在小学生中普及现场急救、自救知识和技能,提高其在遭遇突发事件时的自救互救能力,满足学校对急救安全保障的需求,最大限度减少伤亡、伤残率。七是进行必要的教学评估。采取问卷调查形式,了解授课情况,通过试题解答了解学生知识掌握的程度,评估教学效果。

2011年4月至2012年11月,郑州市二七区红十字会共举办18期初级救护培训班,共对832人次进行了培训,全部学员通过考试,掌握一定的应急能力,初步掌握心肺复苏理论和创伤急救技术概念,知道正确的心肺复苏方法和创伤4项技术,学会一定的避险方法,孩子们学习急救知识的兴趣得到了有效提高,避险能力得到了改善。从而更进一步降低了受伤害的几率。

三、建议

(一)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及社会的关注度

通过对小学生的调查,显示小学生对于急救知识有一定程度的掌握,但相应的急救基本技术还很欠缺,尤其是重要的救命技术不知道的有36%,其他技术掌握不准确的或处理错误的占10%~40%。而对于急救知识的学习,非常渴望的仅占62%,这说明孩子们对于急救知识的重要性认识还不够,社会关注度还需要进一步提高。

而社会关注度的提高相应地也提升了城市的应急能力,利用各种宣传手段开展急救知识的普及工作是红十字会的一项重要任务。

通过一年多的运作,我们的教育方法得到了更进一步的完善,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开拓了教学方法的改革,更贴近学生的生活和学习实际。在教学中总结经验,尝试了角色扮演法等新的教学方法,采取情景剧、场景再现等方式,让学生扮演特定的角色,并且自己点评其错误和需要注意的事项,这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注意力。通过对近期发生的事例和新闻故事进行讲解,让同学们了解突发事件发生时应该如何正确应对,同时能掌握相应的逃生和避险方法。

(二)以学校带动家庭、以学校带动社会的急救普及

急救知识培训 篇七

一、活动背景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人们在新的生活模式结构下,在生产、学习、生活环境中发生的危重急症、意外伤害愈来愈屡见不鲜,为能够利用宝贵的黄金时刻,及时、有效地开展现场救护,达到挽救生命、减轻伤残的目的,提高非医学专业人员的急救意识与现场急救能力,向公众普及救护知识,使他们能够学习先进的基本救护理论和技能刻不容缓。

二、活动内容

由苏州市红十字会派老师进行急救知识的PPT演讲和介绍,除了理论知识的介绍外,另有实践操作的环节,每位同学均有机会对模特(由苏州市红十字会提供)进行现场模拟急救,并接受老师在旁的精心指导,从而加强亲身体验,进一步保证急救技能知识的学习和巩固。

三、主办单位

苏州市红十字会,苏州科技学院红十字协会,苏州科技学院大学生青年志愿者协会策划主办

苏州科技学院外国语学院Sunshine青年志愿者协会承办

苏州科技学院各学院青协分会协办

四、活动对象

针对我校全体大学生,以自愿报名方式,根据报名情况开班,分班进行教学培训。

五、活动时间

x月x日起至x月x日

六、活动地点

校内某一多媒体教室

七、前期准备

1、面向全校进行急救知识培训活动的宣传,进行报名工作;

2、根据报名情况进行统计和分班,其中x月x日所开设的班共20名学员参与,其余学员平均分成三个班,于x月x日、x日和x日;

3、通知报名的同学参加急救知识培训班的时间与地点;

4、借某一个固定的多媒体教室;

5、同苏州市红十字会进行接洽,确保活动按时、顺利地开展。

八、时间安排

1、x月x日至x月x日,面向全校,进行急救知识培训的宣传和报名工作;

2、x月x日至x月x日,进行报名情况的统计与反馈;

3、x月x日至x日,与苏州市红十字会进行接洽,双方进行活动时间和地点的确认;

4、x月x日起,每周开一次培训班,于周三下午13:00~17:00进行为时3~4小时的急救知识培训,x月内共开设四次班;

5、x月x日下午13:30,进行所有学员的结业仪式,颁发由校青协认证的结业证书,并对评选产生的20%的优秀学员进行颁奖。最后,由活动方代表对本次活动进行总结。

九、宣传和招募方式

1、联系石湖广播站,在广播中以问答的采访形式进行宣传;

2、在食堂门口张贴宣传海报,宣传本次活动的主题和内容,海报上注明此次活动的报名负责人的联系方式,有意者将自己所在学院、班级、姓名、联系方式发于负责人,由负责人进行登记和统计;

3、也可由各院青协协助招募本院学员,统计好各院学院学员的学院、班级、姓名、联系方式,于报名截止日前汇总至校青协或外国语学院青协分会。

十、 活动流程

活动宣传 报名工作 报名情况统计并进行分班 联系苏州市红十字会 通知报名的同学活动的时间与地点 急救知识培训 结业仪式

最新范文

经济社会的发展精选6篇12-31

博士学位论文精选9篇12-31

档案管理数字化方案最新6篇12-31

软件项目管理【最新4篇】12-31

奠基仪式流程优秀8篇12-31

特殊教育国内外研究现状最新6篇12-31

工程预算方法范例精选4篇12-31

幼儿园收费承诺书【通用8篇】12-31

成语寓言故事《缘木求鱼》【精选3篇】12-31

最新《范进中举》词语解释(通用5篇)12-31

149 285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