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的年味 家乡的年味作文(优秀8篇)

2024-03-05 22:31:40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经常看到作文的身影吧,作文是通过文字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记叙方法。那么,怎么去写作文呢?该页是小编给大伙儿收集整理的家乡的年味作文(优秀8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

家乡的年味作文 篇一

今年春节,我回到了老家过年,感觉到了不一样的年味。

我一迈进奶奶家,就闻到了一股香味。我顺着这股香味,来到了厨房。我的口水嘀嗒嘀嗒地流在了地上,好像一条小溪一样流淌着。转个头来,我看见餐桌上的美食,有盐?h鸡,有土豆丝,有莲藕,有三文鱼等等。我都等不及想要开动了。当妈妈说:“吃饭了。”我像一阵风一样地跑了过去,拿起碗和勺子,夹了很多菜。过了一会儿,我就把饭吃完了。

休息了十分钟,我们可以出去放烟花了。来到篮球场,这时刚好没有人。我们放下东西。第一个我们玩“烟花四射”,我们先给妹妹烧着,然后我们让妹妹给我们点燃剩下的烟花。这时,我的烟花四射,美丽极了。第二个“天女散花”,我们先把“天女散花”摆到指定地点,当姐姐点燃第一个的时候,我也想试一下,就对姐姐说:“我能试一下吗?”姐姐说:“可以呀,不过你要记住:点燃之后,你要马上跑到2米以外,知道没?”“知道。”我回答说。我拿着打火机向指定位置走去,点起打火机,已经燃了,姐姐说:“快跑啊。”我撒腿就跑,好在安全地跑了回来。最后,我们玩飞在空中的那种烟花,姐姐点燃了,烟花瞬间飞上天,发射出五彩缤纷的烟花,有的像绽放的花朵,有的像星星,还有的像一条龙。

这一次的春节让我感受到了不一样的年味。我很期待下一年的春节,也很期待再去放烟花。

家乡的年味作文 篇二

盼望着,盼望着,年的脚步声近了,学校也开始放假了。今年我们到奶奶家过年的,那里的年味可浓了,家家户户都挂红灯笼,贴春联,置办年货,买新衣服,买爆竹烟花……,大家忙得不亦乐乎。

这年货是要提前置办的,在年前十几天家家户户就忙活开了,蒸馒头、做糕点、做粿、做豆腐……奶奶也忙着为过年做各种准备,爷爷奶奶家的一只年猪有三百来斤重,爷爷请来师傅帮忙宰杀。

走在街上,到处一片喜庆的景象,行人个个兴高采烈,路边的商店也十分热闹,还有人拎着大包小包急匆匆地赶回家过年。

除夕这一天,每家最忙,一大早,各家都在忙着炒菜,因为今天要给祖先烧纸,以表示对他们的怀念。又忙着贴春联、福字,一般中午前一定要做好的。晚上,家家灯火通明,喜气洋洋,全家人欢聚一堂,吃着各式各样的美味佳肴,品着美酒,互相干杯,说着吉祥祝福的话语,有说有笑,其乐融融。接着放鞭炮、烟花,夜空在鞭炮与烟花的交织中变成了一个绚烂的大花园,看着这些美丽的烟花,我在院中手舞足蹈,爷爷和奶奶都乐了。到了八点,大家开始看春晚的节目,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叔叔婶婶还给我和小弟弟准备了红包,说这是压岁钱。

啊!家乡的年味是团聚的、是温馨的、是幸福的、是快乐的`!我爱家乡,更爱家乡的年味!春节,在这华夏大地有着悠久的历史。许多过年的习俗也流传已久。不管社会发展得怎样,那股浓浓的年味始终不变……

家乡的年味作文 篇三

根种在故土,心沉在家乡。

——题记

儿时,乡间生活的种种,渗透指尖的丝丝缕缕,木偶提线般,总是钩挂着身处城市的我的心。一年到头,那年味正值最浓最盛之时,我也便身飘飘而心悠悠然,开始回忆起那曾经熟悉的气息。

说起家乡的年味气息,最是难忘的便是家乡的饭菜香味儿。提前许多天,奶奶便开始杀猪晒肉了,她仔细的把肉腌在后院的绳子上,只瞧见着那太阳金灿灿的照,光线仿佛全被肉吸收了似的,还排出了几滴汁水。远远的望去,猪肉发出了闪闪晶光,忍不住好想咬上一口。过了几天,爷爷奶奶便会下到地里去。家门口的对岸便是大片大片的田野,一望无际的平坦,阳光给万物镀了一层金,他们在菜丛里,专着挑那些又大又嫩的摘,摘下来之后还要好好注视一番,温情地抚摩着那些可爱的小朋友,随后便放进菜篓子。几个小时忙活过后,他们便回到厨房,把每一片叶子择下来,仔细地用清水洗掉叶子上残留的泥土。细细的,微微的,你还能闻到那叶子散发出来的清香。准备好青菜后,取下来晒了几个星期的腌肉与香肠,切那么几小片,放入蒸锅,鲜味中掺杂着木柴的呲啦响声,惹得人垂涎三尺。这个时候爷爷便拿出宰好了的鸡子,鸭子,配上菜煮几锅,总是让我情不自禁口角流涎!

这时正是正午。天空正浅浅的蓝着,就像块儿蓝水晶。我们那村子里的人都有着共同的一个性格,那便是热情。

爸爸和妈妈会在大门外的那条路上搭上大野棚子。领居们也不约而同的撑好棚子,大家的棚子连在了一起,仿佛这冬日之下,大家心也连在一起。原先那寒冷的冬天,也被这染着乡情,沾着年味的大衣披着,大家都暖暖的。那一股浓厚的气息,充斥着周遭,多么美好而又温暖的地儿!

同样使人难忘的,不止藏在餐桌上的飘香,还有那另类的味儿!

一大早上,我与几个小孩子一起,肆意纵情的在晨间的田野上奔跑,一阵阵的油菜花香悠悠地飘入了鼻尖。我们几个小孩随意的找那么一处野沟子,拿出早已准备好的打火机,别人卖力的扯下一大杂野草,用草把火机埋在手里,一打,莹莹火光便跳动在野草之下。不一会儿,滚滚浓烟便冒了出来,摇曳的火光抖动着。大家一见火苗变大,便集体兴奋地跳起来:“野草子烧起来哒!”大家的小脸烧得火扑扑的。斜风送着轻烟,飘进了我们鼻子里,“咳咳∽哈哈啊咳咳哈哈∽”

过会儿,我们几个捣蛋鬼又跑到村口的小河边炸鞭炮。大家小心的鞭炮放好,叠在泥泞里,留下一个人点炮仗,大家快速的跑开,只见他一人畏畏缩缩的伸手点炮仗,星子一跳到火线撒腿便跑,霎那间,大家便被炸了一身泥水,纵使这样,大家还是高兴的抱在一起欢笑。炮烟随着晶莹的河水涓涓东流,月亮偷偷与太阳交了班。

夜晚,大人么都走动在客厅,热闹极了,碰撞的棋牌闹出了吵嚷的声音,剩下的人,围着小火炉团坐着。火炉里,鬼魅火舌把碳烧的黑红黑红的,冒出了烟状的粉末,辣的鼻子和眼睛仿佛冒了一阵烟,不一会,大家脸上都冒出了红色的星星!直到现在,心中都依稀记得那浓厚的年味。

闲来无事,桥下夜泊,听折新戏,沏壶热茶。从年少一路走到现在,我亦贪恋烟火,殷实人家,寻得那年味后,守着流年,终是幸福安康!

家乡的年味作文 篇四

说起我们中国的春节,那可是源远流长。相传古代时有个叫年的怪兽,每逢正月来临之际,便会到百姓家抢夺吃的。因此人们很憎恶年来抢夺他们辛勤的劳动成果,于是我们聪明的祖先便想出了用燃放爆竹来驱赶年的方法,所以每逢过年时总能听到爆竹声响。这是我们的传统习俗,也是中国特有的年味。

因为父母工作的原因,从小到大我跟随他们一起去了很多地方,其中在江苏住过很大一段时间。江苏是著名的江南水乡,其最具有特点的是水。那里的水格外的清,格外的静,使人看了有一种静谧安详的舒适感。但也是因为这水乡的柔与美,总让我感觉这里的年味不够浓烈,就像那烧到99℃的开水,终究还是不到火候。

今年的春节我与父母一起回到了家乡。虽许久未踏上这片土地,但空气中弥漫的还是熟悉的味道。到家时还只是二十几日,但家乡的年味正愈发浓烈。听着家乡人口中熟悉的方言,看着人们挑选年货时的认真模样,走过从前熟悉的街道,心中洋溢着欣喜之情。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在一阵噼里啪啦的爆竹声后,奶奶招呼我们进了屋。一进屋我便嗅到了一种熟悉的香味,“奶奶,什么东西这么香哇?”“你这鼻子可真灵呢,我在包圆子呢,你小时候最爱吃了。”“那这次多包点,我好久没吃了呢!”说完我便跟奶奶一起去了厨房,认真地跟奶奶学起包圆子的技巧。过了大约一个小时便大功告成了,看着一个个圆鼓鼓的圆子,心中颇有成就感。但奶奶说,这圆子要团圆饭时吃,象征碰上一家人团团圆圆,于是我便将期待投向了三十夜的团圆饭。

终于到了三十夜了,我日思夜想的圆子终于能一饱口福了。由于我的强烈要求,所以奶奶让我亲自蒸圆子。在完成了生火下锅等一步骤后,我开始了漫长的等待。可能由于第一次的经验不足,圆子被我蒸焦了,它们从白胖子变成了黑胖子。虽然相貌不佳,口味还是无话可说的,糯米的香甜和肉的香味,一口下去就是家乡的年味。

年夜饭过后,我们那的习俗是每家每户去庙里上香。在去上香的途中每人手中都提着一些爆竹,沿路燃放,这代表着新的一年红红火火。老人说每年第一个上香的人能获得最好的运气,因此人们都带着对新年的愿望与憧憬奔向庙中。爆竹声铺天盖地在群山中回响,绵延不绝。黑暗的天空被烟火照亮,新的一年即将来临。

新年的钟声开始了倒计时,人们在庙中虔诚地祈祷。我站在山上,望着城市中的万家灯火,听着新年爆竹声的阵阵炸响,凝望着绚丽夺目的烟花。我开心地笑了,因为,这是我心目中的年味。

家乡的年味作文 篇五

期末考试结束了,我早已是归心似箭。坐了两天车,跨过两个省界,我从杭州回到了老家,江西德安。到家时正是农历二十四,小年夜。不甚密集的鞭炮声渲染了一丝年的味道。

春节的县城是一年中最热闹的时候。首先就是人多,比杭州人还多。妈妈展示了她的朋友拍的杭州地铁照片,空落落的车厢证明了,春节里人潮是从大城市往小城市里流动的。这其中也包括了我们家。

大街小巷,一串一串拖着穗子的红灯笼挂在头顶。那些卖手工棉鞋的铺子,都不约而同把醒目的红鞋摆在台子上,有的甚至把红棉鞋束在一起,系在房前的梁子上,远远看去,也是红成一片,如灯笼一般喜庆。

县里新开了一家商场。商场里人声鼎沸,来商场的人多半是前来购买新衣和年货的。商场里每一间店铺都取出了最好的年货,包上尽可能华丽的包装,摆在大厅中央一圈红桌子上。不知“年”为何物便被家长带来采购的小孩子们,就在这红桌子里外捉迷藏。稍大一点的孩子,则像我一样,在一堆堆的玩具与珍品卡牌之间流连。

“今天除夕,我们一起放烟花!”朋友章莹说。在老家过得全然忘记了时间的我才意识到今天竟然是除夕,那我应该早些回家才是。匆匆和章莹说了再见,便飞快上楼。推开门,发现人都聚在餐厅里呢。大人们站着聊天,内容终于不是孩子的教育问题,而是明年的安排,还有很多亲戚朋友的八卦,滔滔不绝。

最吸引我的还是年夜饭。果然,一桌好菜!且不说光是闻名便令人垂涎三尺的板栗烧鸡、青椒肥肠,单是过年时必备的红烧鱼就能让人一口气咽下一碗饭。虽说是“红烧鱼“,但实际是用黄烧的办法做的,较之正宗红烧,它更清香醇厚。做法简单:只须把鱼剖开洗净,加入油和料酒烧制,最后撒上葱花即可。今天,外婆别出心裁在鱼肚子里塞满了腊肉,这样的鱼比往日多了几分熏香,更加诱人。依过年的习俗,鱼是不能吃完的,图个“年年有余”。

年夜饭照例吃得极慢,吃完饭时,春晚早就开始了。可是我们这样玩心重的孩子是不看春晚的,放下筷子就呼朋引伴放烟花去了。过不了多久,小区的院子已是烟火一片,烟雾缭绕。迷蒙烟雾中,远远传来几声犬吠,高亢刺耳,却比平日里添了几分喜庆。恰在这时,一位大人拎着一串鞭炮下楼了。人群一窝蜂地拥上去,挤着抢着看放鞭炮,不敢近一点,又生怕站得远了些。鞭炮炸响,孩子们提心吊胆四散逃跑。每逢放鞭炮都是这样,人群聚拢又散开,周而复始,不知厌烦。

几轮鞭炮放完,孩子们也累了。迷迷糊糊各自回家,身子一歪就倒在床上。门外的年味儿终是太浓,不由分说便侵入房中。这不,身子累了,脑子里却还是在回放:

灯笼、棉鞋、红柜台……“回来吃饭喽”……“下来放烟花啊”……

家乡的年味作文 篇六

家乡的新年有着一股万象更新的气味,承载着悠久的中国文化传统。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在临近腊月,故乡那股浓浓的年味已经随着冬天那一阵阵凛冽的寒风缓缓向我们飘来。刚进腊月,每村每家每户都被渲染上了年味,必须在这段时间里杀猪。

这杀猪啊,是把一头已经挑选好的猪,一个人拽着它的尾巴,两个人拽着它的耳朵,往一个专制木板一放,一刀结束了它可怜的生命,只听见一声撕心裂肺的叫声,然后再烧一大盆热水,把这猪往热水里一放,再经过去毛等等,一分割也就完工了。

到了腊八那天,家家的家庭主妇天还没亮就起来,为着早上这一碗碗美味的腊八粥做准备工作了。腊八粥就是用各种米、各种豆、各种干果熬制而成的,不过多久,一碗美味的腊八粥就出炉了。

在腊月二十三,差不多就是新春佳节的前奏。这天一家人也要一起吃一顿饭,互相说说话,聊聊天,从这以后,全市戒备,大人们开始为办年货而操心了,而小孩子们也开始为压岁钱能收多少而担心了。在过年前家里必须要经过一次大扫除,意味着除去这一年中不顺心的事,还要把家里的各种东西给摆出来。

到了除夕夜,家家都得团聚到一起,美滋滋的吃一个团圆饭。桌子上摆满了琳琅满目的食物,什么牛肉、土豆、青菜、萝卜样样都有,平时见到土豆真是直流口水,可这过年期间它却不怎么感冒,没有任食欲,这可能就是大人常说的年饱吧。

在团圆饭中最重要的就是鱼,它预示着年年有余。这鱼头一定要对着长者,大人们喝点酒,这小孩子也可以喝喝自己心爱的饮料,大家互相说着祝福的话语,其乐融融,到处都有浓郁的香味,最重要的就是看春晚了。天刚黑,鞭炮声便响个不停,在除夕夜的十二点左右,家家户户都燃放鞭炮,大家都祈祷新的一年自己能红红火火。那一夜整城几乎彻夜未眠,一直响到接近凌晨。

正月初一也是十分热闹。一大早各家各户都在自己门口贴上崭新的对联和一个又大又红的“福”字,男女老少也把各自过年的新衣服给穿了出来,临近中午,就要开始拜年了,提上年货便向目的地走去,这小孩想收压岁钱必须得磕头,大人则都笑呵呵的站在一旁看热闹。

这正月后面几天也就是到处拜年、吃饭,你有可能在到处拜年的途中收获很多见识。

正月十五,到处张灯结彩,玩花灯的随处可见。在这一天,广场上真叫人山人海,广场上人们专门留出一片燃放烟花的地方,只听一声巨响,精彩绝伦的烟花表演也拉开帷幕,红的、黄的、绿的什么颜色都有,它们在空中翩翩起舞,做着不同的姿势,仿佛一颗颗璀璨的小太阳在空中熊熊燃烧,分外漂亮。过元宵必须要吃汤圆啊,那甜美的汤圆吃起来十分爽口。

一眨眼,都正月十七了,新春佳节正式结束了。因为学生们在这一天就开学了,大人们也开始正常上班了,虽不舍,可这新春佳节也已离我们渐渐远去。

家乡的年味作文 篇七

宁静的夜空在除夕夜晚变得多彩炫目,一朵朵,一道道或火红火红或紫黄紫黄的焰火直冲上九霄云天,在空中爆炸,释放出夺人眼球的光芒,令人目不暇接,稍有常识的人都知道,家乡的年来了。今年的年大家过的如何?我决定要采访一下。

第一个采访的目标是一位白发鬓霜的老人,等我这个小记者一提问,老人便用他满怀批判的眼光向我们揭示了他眼中的年。“唉,现在的年轻人不知道在干啥?老祖宗自制的传承百年的饺子看不上眼,倒对那些个什么肯挺着迷,过年了,大家都吃着饺子,可他们却抱着一桶全家桶当饭吃。要说这过年了,一家人团团圆圆,吃个年夜饭,聊聊家常,看看春晚,可现在的人都好像中了毒,像我儿子、孙子,进家后,几乎一直都是低头不语,两眼对着那发光的手机屏暗送秋波,不太和我怎么说话,就连春晚这强大的手术刀也对他们的病灶无能为力,于是早早地眼睛就与眼镜接吻了,听说今年情节人与元宵节的同一天,是吗?”我回答:“是的,”,刚欲向老人阐明这一番时,老人又感叹道:“整天将那个什么情人节挂在嘴边,老祖宗的七夕节也没有见他们这么上心啊!”

此时的老奶奶在旁边已恭候多时,估摸着时间,我们将摄像头对准了老奶奶,老奶奶一脸慈祥的诉道:“改革开放这么多年来,我见识到了改革的好处,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了,也富裕了,可这现在的人

对粮食没有以前那么珍惜了,四五斤重的鱼有时吃不到一半就倒掉了,过年了,那更是百万大军进菜市,一番疯狂采购之后满载而归,家里变成了一个小超市,现在家里人少,买的年货过多吃不了的因变质都被倒掉了。亲戚朋友们来拿的礼物也愈发贵重,有的带小孩来,还要发压岁钱,还不能太少,每年的压岁钱对我们家说是一笔偌大的开销,。”

走出老人家中,恰逢村里组织的锣鼓队经过,穿红戴绿的小伙子们奋力挥臂,锤击着鼓皮,发出咚咚的硕大响声,姑娘们也个个才貌双全,打着节拍,走着秧歌步,脸上尽是脱去电子辐射的喜悦面容,在后面又有我们新鲜的血液,跟在队伍后面有几个处于闲职时期的学生,跟着学走秧歌,惹的大家哄堂大笑,这才是真正的年呀!

年,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我们是炎黄子孙,就有理由去热爱它,西方节日固然令人神往,但一个守不住根的民族注定灭亡。年不是几天的大吃大喝奢华享受,它应当是一个总结反思,未雨绸缪的交替时期,年也不是有小孩的家长的一种集资工具,更多的是晚辈对长辈的关心、孝敬。

中国人我们应该坚守传统,过好年,过幸福年,不是吗?

家乡的年味作文 篇八

我始终觉得城里不算过年,只有老家才是过年呢!每年,我就盼着寒假快点来到,最盼望的是父母放假前把我托人快递回老家的那几天。那爽,只有和我一样尝过的小伙伴才可意会。

腊月二十八要打年糕了,爸爸还没赶回家。爷爷、叔叔等男丁就要去村里打年糕,我作为小男丁自然也是不能缺的一员。妈妈只能带着妹妹一个劲地叮嘱我,叮嘱啥?早被打年糕的兴奋代替了。

打年糕喽。首先是掺米,所谓掺米就是把糯米和晚米按相应比例掺在一起。再是蒸米,用三个大灶,分别架上相应的三个木蒸桶,等到米的颜色变暗了,就在里面放红糖。等红糖融进了米中,就向旁边的人喊一声:“铲糕板”。最关键的一步就是打糕了。刚做好的糯米放进打糕槽里,一个人用打糕杵用力打年糕,这时旁边要有一个人配合着翻年糕。打一下,翻一下,就像闹钟里的齿轮一样有规律。

制糕了,该我们这些愣小子上手了。把打好的年糕放在一张长长的案板上,由两个制糕的叔叔搓成长条,我们负责在漂亮的模具上抹油,抹完油的模具,用力按入年糕,做成花式年糕。我们起先还老实地按,后来十八般武艺全上了,捶,拍,打……不少半成品的年糕悄无声息落入我们的肚子里。制糕的叔叔总摇着头,笑眯眯地来一句:“你们这群小馋猫!”“吃饱了才有力气抹油嘛!”不知哪个坏小子居然来了这么个理由。逗得所有的叔叔伯伯一起哈哈大笑,我们更加是借机再往嘴里塞一口。

对于一个“标准吃货”来说,吃分岁酒可真算是让我大饱口福了。所谓“分岁酒”则是温州人对年夜饭的叫法。外婆家住在山上,坐落在青山的怀抱中。土鸡、土鸭,土灶台,连烧火的燃料都是枯树枝、落叶。原始的美味,让人馋涎欲滴;龙虾、螃蟹、蛤蜊、海带炸虾……温州海鲜,让你舌头都鲜没了;炒面、炒年糕、玉米饼,让你吃到喉咙口都不腻……家家桌上有鱼或者芋,“年年有余”的好兆头,大概到处都一样。

各位小伙伴,老家温州是可以放鞭炮的。这个一定让你们无比羡慕。大年初一早上要放“开门炮”。先放“百子炮”。再放三声大炮,大炮要朝天放,保证声声放响,除旧迎新,蒸蒸日上。

赶上了好时代,乡村年味年年新,微信红包,鲜花迎春……老年味更浓,新年味更多。我爱你,乡村的年。

最新范文

描写景色的成语(6篇)03-05

说说我自己作文优秀8篇03-05

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作文【精彩10篇】03-05

环保的作文400字精彩8篇03-05

再见,我的母校作文(精选9篇)03-05

乡村的景色作文优秀4篇03-05

美丽的瞬间作文【优秀9篇】03-05

开学规划作文(优秀7篇)03-05

成长的味道作文【优秀9篇】03-05

这句话作文500字(精彩10篇)03-05

6 363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