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的年味 家乡的年味作文【优秀7篇】

2024-03-26 01:54:23

在平平淡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跟作文打过交道吧,作文是人们以书面形式表情达意的言语活动。那么你知道一篇好的作文该怎么写吗?下面是书包范文美丽的小编帮家人们整编的家乡的年味作文【优秀7篇】,欢迎借鉴,希望对大家有一些参考价值。

家乡的年味作文 篇一

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祖国大江南北,都有着各自独特的年味儿。

除夕之夜,我们一家三口来到了新登外公家。杭州的小姨一家,本地的姨妈一家都已早早地赶来了,准备和外公一起热热闹闹过大年。

二月的天气虽然寒冷,却挡不住春节的喜庆。树梢上的红气球,屋檐下的大红灯笼,地面上火红的鞭炮屑,还有家家户户门口贴的红春联,都足以见证春节给我们带来的喜悦。当然,年味总离不开舌尖上的美味。也是我等吃货们回老家的最大理由。灶门那边正扩散开来的油炸香味,早已充满了我的鼻腔。冲进厨房,油锅里浓浓的年味肆意地翻滚、升腾着。姨妈知道我们要来,正在给我们炸金灿灿的肉丸子、松花肉、野菜春卷呢。春卷素有黄金万两之称,因为炸后的春卷颜色和形状上酷似金条,寓意着来年的财富。我顾不得烫手,迫不及待咯嘣咯嘣地品尝了鲜香的春卷。外公又给我端来的一大盆五香猪头肉扒给我吃,猪头肉油而不腻。正吃着,姨妈又捧来了一蒸笼的手工米馃,咬一口米馃软中兼韧,白腌菜冬笋肉馅吃起来鲜辣爽口。吃着外公精心为我们准备的土味零嘴,我觉得这才是家乡特有的年味,更是祖辈们对儿孙们浓得抹不开的亲情味!

大概四、五点钟,客厅的大圆桌上就陆续摆满了各种我们平时吃不到的土菜。上香拜过祖先放完鞭炮,大家围坐一起给外公敬酒拜年,年夜饭开吃了!外公不停地往我们碗里夹菜,可我的肚子竟然装不下更多的美味了。外公感叹道“你们真是幸福的一代啊!平时都是想吃什么有什么,而过去的我们是有什么吃什么。偶尔吃上一顿用肉炒的菜,那可算是莫大的奢侈了。”边吃边聊着过去的贫穷和艰辛,聊着现在的富足和幸福。让我了解了不曾了解的历史,明白了改革开放使我们的生活沧海桑田般的变化。看着大人们和和美美,其乐融融的样子,感慨是祖国的强大赋予了我们这美好的生活。

吃过晚饭,外公端来了木炭大火炉,我们暖意浓浓。村庄里到处弥漫着淡淡的柴禾味道,满足而祥和。

我爱中国年,更爱家乡的年味儿。

家乡的年味作文 篇二

任何人都赶不上时间的脚步,年末将至。城市里,家家户户都贴上春联,窗口都挂满了腊味,店铺门上挂满了灯笼,显得热闹而喜庆,今年我们决定回老家天台过年,倒不是要去那儿走亲访友,只是很怀念老家的味道。在除夕这一天,我们早早的给外公外婆拜了个早年,动身前往老家天台。

相比城里,乡下的年味自然要浓些。天台人过春节,一般是从腊月三十时到正月初八之间,实际上从上一年的二十五日开始,家家户户都在掸尘,打扫,准备年货,喜气洋洋为过年做准备了。农历十二月二十四,俗称“小年”,在那天里家家户户购年货,做馒头、捣年糕、包食饼筒等。说到食饼筒,就如俗话说得“食饼筒筒像卷,豆芽小菜炒麸筋,店家借根天平秤,秤过今年重几斤”,这是那儿最受欢迎的美食,用面粉糊得薄如纸大如锅盖的圆形面皮,包制多种馅料。台州人的食饼筒胖得像小孩子胳膊的圆筒形,至于里面的馅料则可以用包罗万象来形容。再经过洒上色拉油的平底锅的烤制,当其烤成色泽金黄的时候,就能出锅上桌了,这时咬在嘴里,外脆里香,别提多美味了。

到了除夕这一天,年味越来越浓。先是全家团聚会餐,将剩余的饭藏着,称“隔年饭”以示“有吃有剩,连年有余”。以前,年夜饭后都围在家门口放鞭炮,称“关门炮”,那可是孩子们最重要的娱乐节目,如今鞭炮已不能再放了,孩子们便少去了几分乐趣。除夕夜照例是不睡觉的,大家围坐一起或聊天、或打牌,叫做“守岁”,小辈们早早地围在大人们的旁边,等着长辈给小辈们分发压岁钱。除夕夜,离家再远的亲人们都要回来吃饭,一家人和睦幸福。

新年初一,春节的高潮到了,家中一片红红火火,笑容洋溢在每个人的脸上,初一早上,小辈们要向长辈们行礼祝贺,称“拜岁”。这一天,商店不开市,人不远行,遇人多说吉利话。新年第一顿早餐要喝五味粥,那是由红枣、番薯、毛芋、赤豆、豆腐等煮在的米粥,寓意不忘节俭,新年五谷丰登。晚餐大多是要吃扁食、水晶蛋糕,水晶蛋糕可是天台姑娘们的最爱,轻启朱唇,香软甜便直达心田。

初二,是走亲访友的日子,家长们会在有家里待客,妇女孩子会去游览寺庙,祈福消灾,祝愿自家在新的一年里能无病无灾。初四到初八,人们都忙碌起来,要抓住春节的最后时光,走亲访友,寻到最后一份热闹。春节到此也大致结束了,又回到初始时的那份静谧,人们也都散了,各做各的事去,新的一年刚起了个头,需靠双手去创造美好明天。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过年的形式没有太多改变,人们还是能团聚在一起,只是年青人都个个拿着手机,对着看不见的人发着聊不完的信息,而面对面坐着的人的话语少了。是啊!现在的年味已经淡了,淡了,人与人之间的亲情也被灯红酒绿的虚拟世界给冲淡了,我站在窗口吸着空气中漂着的年味,在心头祝福:年味莫淡了。

寻找家乡的年味 篇三

有首古诗写的的好:“抬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乡,谁没有故乡的记忆呢?我的记忆是家乡的四季都很美,并能给我带来很多的乐趣。

我家乡的春天,田野里开了好多的野花,我最喜欢的是喇叭花,这种话看上去像一个个小喇叭,有白的、红的、还有白里带着粉色,一个个好像在对人们广播着春天的信息。小草都长出了嫩芽绿油油的,一大片一大片的,仿佛给大地披上的绿色的地毯。我老家还有桃树、梨树、杏树、在春天里开着各种的花,有白色,有红色,还有粉色的,五彩斑斓,漂亮极了。各种小鸟在树上叽叽喳喳叫个不停,有的在唱歌;有的在谈话;有的。在嬉闹,好不热闹。

我家乡的夏天,有点炎热,经常会下些雨,会给大家带来一些凉爽,雨后,小河和池塘的会有很多的水,里面有很多的小鱼和小虾不停的游来游去;还有蜻蜓在飞来飞去,累了就会停在荷花上休息一下。听,不远处的青蛙王子又开始再叫了,仿佛在叫我们离水塘远点,注意安全呢!

我家乡的秋天,是收货的季节,田地里到处是成熟庄家,一大片一大片金黄金黄的,农民们正忙着收割呢,每个人的脸上都流露出丰收的喜悦!小伙伴们在打谷场上,做着各种游戏,有跳绳的,有捉迷藏的,有嬉笑打闹的,玩的好开心。对了,屋后的石榴也熟了,又甜又红的石榴是我的最爱。

我家乡的冬天,到处是雪白雪白的,田野里,屋顶上,大树上到处都是雪,屋檐下还有一排排的冰锥,在阳关的照耀下漂亮极了。我们小伙伴们在一起堆雪人,打雪仗,一点都不觉得冷。

你的家乡是什么样的?是不是也很美丽!我爱我的家乡,更爱我家乡春、夏、秋、冬的每个季节。

家乡的年味作文 篇四

车窗外的景色飞速的掠过,一瞬间便消逝在人的眼底,一路的风光就像浮光掠影一般,仅仅是在心上拂了过去,宛如是一片羽毛悄然落下。

终于要回家了。不知道有多久再没回到记忆中泥泞的小村庄,蒙蒙细雨冲刷着古墙的斑驳,淅淅沥沥的落雨声落在耳边,也确是一件享受之事了。

鞭炮噼噼啪啪地响了起来,炸开的红纸涌向阴沉沉的天,也算是增添了些许的生气,门上的春联虽是有些旧了,可“爆竹声声除旧岁”的遒劲字体依然清晰可见,艳丽的红纸有些灰灰的,下端因为褶皱微微破裂,也为其增添了不少年代感。门内老人们的说笑声也是洞内观火了,麻将在桌上摩擦的声音也是依稀可听,麻将就像花盛开在桌上,也盛开在老人们的脸上。

家乡的的春节,对我来说是最热闹的。因为我能和平时很难见面的亲戚聚在一起,过一个团团圆圆,快快乐乐的新年。

在农历二十三之前,我们就开始采购年货,张罗着年夜饭。爷爷奶奶一般买几只土鸡炖汤喝,再腌制一些腊鱼、腊肉,等到春节时开开胃口;姑妈们则就为我们添置新衣服;哥哥姐姐,都在买回来的小礼物;而我们小孩就买一些开心果、瓜子、杏仁之类的小零食,准备到春节大年三十吃个痛快。

在腊月二十三的晚上,我们家就在灶台上摆上糯米、糖果等贡品,烧香放鞭送灶神。到腊月二十四就过小年了。上午全家打扬尘,抹洗家具,迎接新年。完善后,就聚在一起吃个小年饭,大家说说笑笑,聊家常、聊工作,不亦乐乎。

除夕为大年夜,这天要先准备佳肴到祖堂烧香、点烛放鞭供祖宗,然后再各家团聚吃年夜饭。午夜,家家灯火通明,全家老少围着火炉“守岁”,一起开开心心的观看中央电视台的春节联欢晚会,笑谈着电视中的各类节目,洋溢着欢乐的氛围。许多城区居民还要在除夕夜全家一起包团圆饺子,男女老少尽情娱乐,通宵不睡。子夜时分,家里就开始放鞭炮,说是为了送走旧的一年,迎来新的一年,鞭炮声远远近近的响起,此起彼伏,一直到第二天清晨。空气中到处弥漫着鞭炮燃爆后的香气,传递着浓浓的春节气息。我和表姐胆子在家里看春节联欢晚会,叔叔们就在屋外放鞭,玩各种各样的烟花,家里其乐融融,气氛热闹极了。正月初一清早一开门,照例要放鞭炮赶走年兽,然后再开始清扫,扫好的垃圾三天内不能往屋外倒,更不能对着门外泼水,据说是聚财。孩子们一大早要给家里的长辈拜年、作揖,说着一些千篇一律但大家都喜欢听的新年祝福。这时,家长们乐呵呵地摸着我们的头,拿出红包塞到我们手里。这是我最为开心的事情,因为我又能充分利用自己的压岁钱买我最喜欢的书了。这一天的早餐要吃鸡汤元宝,然后居家拜年。若亲戚中有新亡人,初二当天一定要去新亡人的家中拜年,称之为“新香”。在杭州,最重要的就是观看传统的文艺活动,比如舞狮子、玩龙灯、踩高跷、跑旱船、唱堂戏等,传递着春节喜庆、祥和的氛围。这些千万别错过。等到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时,家家都要吃元宵,早晨吃糖拌油炸,俗语道:吃了月半粑,快快扒土巴。人们吃过元宵后,倾巷而出闹元宵,玩花灯,观花灯,猜灯谜,开展各种各样的文艺活动。元宵夜,城乡彻夜通明。过完了元宵,这个春节就过完了。回想起每一个春节,总有许多地方让我回味无穷、开心不已。它们犹如一颗颗星星,点缀着我童年美好的记忆。

家乡的年味作文 篇五

年味,是沸地笙歌的赛灶神

乡下人家的送灶神活动是很热闹的。在一片空旷的坪前摆上一个红木方桌,桌上摆着丰盛的酒食,正中央摆着一个被擦的金光闪闪的香炉,香炉中一堆厚厚的香灰上直直地插着三根长长的燃着的香。方桌后立起了一幅大大的灶神像,画上的灶神爷爷和灶神奶奶面容祥和,服饰华丽,平静地望着每个来捧场的人。

一位年轻的小伙穿着一身喜庆的红色,在方桌前唱着送灶神的歌。歌声时而悠扬,时而急促,时而婉转高亢,时而浑厚低沉,唱功好不厉害!另一位年轻的小伙同样也是身着一身红,和着水流一般的歌声,舞动着身体。他那健硕的身体灵活得很,婉若游龙,翩若惊鸿,猛然一跃,更甚麒麟。围观的人大多是小孩子,图热闹。别的大人都在屋中烧关东糖,涂在灶神的嘴上,听老一辈的人说,这是为了黏住灶神的牙,这样灶神上天后就不能说坏话,天帝就不会降下惩罚。

年味,是爆竹声中的一岁除

小孩子们之所以那么那么喜欢过年,不只是因为有新衣穿,最重要的一点是可以放!鞭!炮!过去人们还没发明火药时,为了驱赶传说中的“年”,就把潮湿的竹子丢进燃烧着的火堆中,其中的水分被急剧蒸发,竹子就发出了“噼里啪啦”的炸裂声。那时的竹子到处都有,但现在我们这些小孩都要提早至少一星期,骑着小小的单车,一路上伴着单车发出的“吱吱呀呀”声到镇上去采购各种各样的鞭炮,不然鞭炮就都会被别的小朋友买走。

除夕晚上可热闹了,烟花在各家门前冲上云霄,在天空中绽出好看的图案。有一家的烟花在空中爆炸,白光猛然一闪,让人愰了一会儿神,等人回过神来,再看向空中时,只见如同一块大黑布的夜幕中仿佛被撕裂开了一道口子,透出遮住的亮光,并越裂越大,然后又是一记爆炸声,像是从口子中喷涌出来的一样,七条不同颜色的彩带般的光芒渐渐往下延伸,然后与口子一起渐渐在空中淡去。这时新年的钟声敲响,孩子们又唱又跳,欢迎着新的一年的到来,烟花也放得更激烈了。

年味,是举筷入口的皆思念

年夜饭,大家再熟悉不过的春节习俗。每家每户在除夕那天一大早就从床上爬起,开始准备制作年夜饭所需的各种材料。我常常帮我妈妈打下手,洗白菜、刷扇贝、烫碗筷、煮米什么的我都能立马做好。妈妈则在旁炖猪肘、蒸鱼、蒸馒头,其中有种馒头叫“佛手”,妈妈说吃了这种馒头来年可以受到菩萨的保佑。

到了晚上,年夜饭准备得差不多了,客人们也陆陆续续地到了家中。随着菜被一道一道地端上桌,大家肚中的馋虫也被一次又一次地勾起,碗筷一端上,大家就迫不及待地举起了筷子夹取菜吃。吃到尽兴时,大家便举起手中的玻璃杯,有的杯子中装着白酒,有的杯子中装着果汁,有的杯子中装着白开水,但大家寄寓在杯中的真心与热情是同样的。小孩子们吃完便都跑下楼去玩烟花,大人仍依依不舍地在桌上大谈这一年来对家乡的思念之情,直到钟声响起,新年到来之时。

家乡的年味作文 篇六

我总是在想,什么是年味?它到底是一样东西,还是一种感情?

带着疑惑,我便踏上了寻找答案的路。我曾问过大人,也曾上网查找,但终无果。功夫不负有心人,我终于在我的老家——庐陵,找到了答案。

老家有一道菜叫粉蒸肉,它是庐陵人的最爱。今年回家过年,外婆也为我做了这一道菜。在我的记忆里,小时候回老家,这是桌上最常见的的一道菜。但随着时间像潮水般泻去,回老家的次数少了,吃到粉蒸肉的次数也少了,渐渐地,它像一道光,消失在了我的记忆里。

广州,一个大城市,虽说每年过年都有大鱼大肉,但少了那种和家人团圆,吃到家人做的菜的感觉,总觉得这和“年”又差了些什么。

今年,为了寻找我的答案,我回到了老家。这次外婆在为我做粉蒸肉时,少放了一些猪肉,取而代之的则是一些辅菜,例如:豆角干、梅菜干、南瓜等。外婆将他们铺在肉的下面,一来让它看上去是满满一碗,二来即便我们没有吃到肉,但能吃到带着肉香的辅菜,也是一种享受。看着外婆皱的像纸的手和脸,我的眼眶湿润了……

在那满满一碗粉蒸肉端上后,香气瞬间灌满了整个房间,吸一口气,人间美食好似尝了个遍。用筷子扎一扎,再拨开那一层金色的蒸肉粉,露出那嫩得流油的肉,轻轻地夹起一块,含在口里,让它慢慢融在嘴里,我尝到了爱的甜味和外婆对我的用心的咸味。不管是谁,不管在哪里,不管是什么时间,口水都会飞流直下三千尺。豆角干脆脆的,梅菜干酸酸的,南瓜粉粉的,全都披着一件金色的外套。这是“色香味俱全”啊!

粉蒸肉糯而清香,酥而爽口,有肥有瘦,五香味浓郁。浸在粉蒸肉的香味中,我找到了我的答案:“年味”既不是一种东西,也不是一种情感。其实是一种陪伴,外婆身体不行,我不知道我还剩多少时间去陪外婆,她为我付出了了太多,我现在却什么都做不了,只能陪伴、陪伴……

在粉蒸肉的香气中,我不觉加快了脚步,是时候珍惜与家人在一起的时光了。

家乡的年味作文 篇七

时间过得真快,转眼又过年了。全家人越来越忙,好吃的也越做越多,满屋满院阵阵飘香,我总忍不住多吸几口。不过,什么香味都比不上家乡过年时的米酒汤圆的味道。

家乡过年,有早晨全家一起吃汤圆的习俗,寓意今年全家团团圆圆。大年初一一早,妈妈和伯娘们便一起做汤圆了。我们小孩子也早早就被热闹的鞭炮声吵醒,在床上巴巴地等着吃汤圆的信号了。一会儿大哥问“汤圆好了没?”一会儿二哥喊“什么时候可以吃呀?”大人们便笑着回道:“就快了,就快了,你们这群小馋猫呀!”

大人们就爱骗小孩儿,说“快了,快了”,可我们等啊等,肚子咕咕叫,也没好。我们百无聊赖,便猜汤圆是什么馅儿的,也热火朝天讨论起自己爱吃的馅儿。楼下喊了声“吃饭咯——”,我们几个一起向楼下冲去……

还没跑到饭桌,米酒的甜香就铺天盖地冲击了我的鼻腔,瞬间,口腔涌出一股“馋馋”的口水。走近了,我看见一个个圆润又饱有光泽的汤圆在米酒汤里静静地躺着,多么可爱啊!舀一个尝尝,鲜嫩的肉汁在咬破汤圆皮的一瞬间弥漫开来,我惊喜地叫道:“我这个是肉馅儿的!好香!”

“我是紫薯馅儿的!好吃!”三哥也满是惊喜。

“我是豆沙馅儿的,啊……”大哥故作神秘,“啊,我吃到硬币了!”边说边慢慢吐出了一枚硬币。

全场一阵惊呼,大伯娘笑着说:“包了硬币的汤圆总共就三个,吃到的人今年运气好!还剩两个,看你们谁运气好!”

大伯娘还没说完,二哥“哎——”了一声,他也从嘴里拿出了一枚硬币,喜滋滋地举给我们看,好像在说“我今年一定走好运!”

兄弟仨就剩我没吃到了!原本只吃肉馅儿和豆沙馅儿汤圆的我,也开始拼命吃其他馅儿的汤圆,可我整整吃了两碗汤圆,幸运女神也没眷顾我……那最后一个“幸运汤圆”被二伯娘吃到了。我羡慕地看着她,她完全明白了我的心情,把硬币推到我面前,说:“这叫‘传递好运’,祝你新的一年健康成长,学习进步!”

在“海纳百川”的现代昆山,我能吃到五湖四海的美味,可是饱含着长辈祝福的米酒汤圆的味道才是我心目中家乡的年味,也是最美的年味!

最新范文

描写大扫除的作文500字优秀7篇03-26

幸福作文优秀5篇03-26

触动心灵的瞬间作文(精选7篇)03-26

拜年作文400字优秀5篇03-26

回家的感觉真好【精选9篇】03-26

过年作文400字(精彩5篇)03-26

我们奇妙的世界作文(精彩8篇)03-26

留下的足迹作文(6篇)03-26

我喜欢的节日作文【精选7篇】03-26

守望优秀作文【优秀5篇】03-26

6 380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