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光受灾较严重 常用作文评改评语【精彩6篇】

2024-02-08 09:33:45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本文是勤劳的编辑给家人们整编的常用作文评改评语【精彩6篇】,欢迎阅读,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常用作文评改评语 篇一

一、结构:

首尾呼应(照应),前后一致;结构严谨,浑然一体,层次清晰,结构缜密;开门见山(首段点题),画龙点睛,篇末点题,深化中心(深化主题);过渡自然,衔接紧密,承上启下,一脉贯通。前有伏笔,后有照应;前后连贯,浑然一体;由远及近,由内到外,由高到低,由粗到细,由整体到局部;来龙去脉,层次分明;错落有致,有条不紊;精心构思,巧设悬念;悬念层叠,引人入胜;环环相扣,层层递进;回环曲折,波澜起伏。

二、内容:

中心突出(中心明确),观点鲜明(观点正确);健康向上,积极进取;围绕中心取材,具有真情实感;针砭时弊,褒贬易见;充实完整,合情合理;详略得当,主次分明;繁简适度,浓淡相宜;

三、语言:

用词准确、生动、形象、具体、逼真;无病句(无语病)不累赘;简明得体,规范连贯;朴实无华,简明易懂;大众化语言,富有乡土气息;委婉含蓄,耐人寻味,感情色彩浓烈。

四、修辞:

1、比喻。它能使语言生动、形象,把抽象的道理具体化、形象化,把深奥的道理通俗化、浅显化。

2、比拟。它能给读者亲切鲜明的印象,产生幽默讽刺的修辞效果和增强抒发情感的感染力。

3、借代。它既可引起丰富的联想,产生深刻印象,又可使语言简练生动,富于变化,不显平直呆板。

4、双关。话中有话,意在言外的双关手法,能含蓄委婉地表情达意。使语言风趣、幽默,使读者感到语意深长,余味无穷。

5、对比。它不仅使文章的结构富于变化,使文章内容具体、形象、生动,而且,有助于刻画人物、显示爱憎,深刻地表现文章的主题。

6、夸张。它具有含蓄、深刻、耐人寻味的艺术感染力,并且给人留下丰富的想象的余地。

7、反复。无论是连续反复,还是间隔反复,都具有加强证据,增强文章感染力的作用。

8、对偶。由于它语句对称,结构严密,文字精炼,音节和谐,所以给人以凝炼、集中、缜密之感。

9、反语。它具有无情的讽刺、辛辣的嘲笑以及诙谐、幽默的作用。

10、排比。由于它结构整齐,语气贯通,具有排山倒海、一泻千里的气势,所以能淋漓尽致地抒发情感,深刻透彻地阐述事理。

11、引用。引经据典,论证充分;有理有据,不容置疑。

12、设问。用在段首,具有统摄全文,引导读者思考,领会文章中心的作用;用在段中,使论证深刻有力,使行文波澜起伏;用在段尾,起承上启下的作用,使文章层次清楚,引人注意。

13、反问。证据确凿,观点鲜明,态度中肯而亲切,感情真挚而感人。

五、技法:

1、夹叙夹议,叙议结合,先叙后议,先议后叙。

2、欲扬先抑或欲抑先扬。

3、侧面烘托或间接描写。

4、一波三折。

5、逆向立意(反谈琵琶)。

6、类比联想。

7、片段组合(串糖葫芦)。

8、情景交融。

9、正反对比。

10、托物寓意(象征表意)或托物言志

六、标点:

正确无误,没有歧义。

七、错别字:

指出错字和别字,并加以订正。

八、语法:

词序先后是否合理,词义感情色彩是否妥当,单句成分搭配是否得当,复句表意是否确切。

九、书写:

书写工整,字迹清晰,楷书方正,行书流畅。

作文评改――改出一片艳阳天 篇二

学生作文评改论文力

学生作文评改论文:打开一个结两头用力

文/苏金永

摘要:教师处理学生作文时,出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现象:详细修改与不做修改。这两种现象孰是孰非,众说纷纭,成为一道难题摆在教师面前。

关键词:作文处理;原因;对策

学生作文评改一直是一个热议的话题。学生写完作文,作为语文教师是要加班加点全部认真地批改完,还是不做批改,让学生自由成长呢?成为长期困扰一线教师的话题。我认为,这两者都太过于极端。

现在班级满员、超员的现象很普遍,尤其是在教学质量好的一些学校中。在这种情况下,要求教(书包范文☆www.shubaoc.com)师处理学生作文每次都人人详批细改,这样教师不堪其重,所以是不现实的。教师每次都人人详批细改,学生缺乏在教师指导要求下动手自改的机会,自改的实践甚少,也不利于培养修改能力。详批细改只是培养修改能力的一种手段。

但是,语文教师不评改作文,指望学生无师自通,在写作训练中,教师还有多少主导作用呢?如果说平时写作指导加强了,作文就可以不评改了,那么指导是否落实,学生是否长进,有何问题,教师并不清楚,这种写作指导就属于无的放矢。空洞的讲解,岂不成“虚晃一枪”了吗?

有人把评改称为教学改革。凡改革都应是兴利除弊,更好地运用教育教学规律,不评改作文显然并非如此,也有人以某名人为例,作为自己不评改的理由。向名人学习,不等于照搬其做法,名人有他的个性、环境和用意,甚至是夯实基础后的延续,学习名人的经验不实行“拿来主义”,没有拿来适合自己的东西,却照搬了并不实际的东西,往往是有害无益的。鲁迅先生常在躺椅上构思,打好腹稿以后起身写就,我们没有必要送给学生一张躺椅;海明威站着写作,我们不必要抽去学生的坐凳。

因此,作文评改犹如一个结,打开需要两头用力。除了教师适当批改这头外,得法培养学生自己修改应是另一头,这两头都妙用力是实现语文学科教学科学化的一个重要方面,是解开作文评改的结,锻炼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一个重要举措。

明确了原因,教师就要把作文评改的权利真正还给学生。假如着重培养学生改的能力,教师只给些引导和指导,该怎样改让学生自己考虑决定,学生不就处于主动地位了吗?养成自己改的习惯,这是终生受用的。近来,我们借助计算机网络对学生进行作文评改实验,惊喜地发现找寻到了作文评改教学的一片新天地。实验的阶段性成果表明,计算机网络下的作文评改表现出了显著的优势:具有公平性、及时性、交互性、延续性。激发了学生的写作热情,培养了学生的修改能力,使作文评改具有实效。

一、公平竞争,激发自我意识

作文教学要求全体参与,但是受课堂条件的限制,作文评改往往难以顾及每一个人,特别是方方面面都不突出(无论是优点还是缺点)的学生很容易被忽略,然而,()计算机网络评改却打破了这种局限,给了每个学生展示自我的空间。我们在班里的电脑上制作了作文网页,其中一个板块,就是刊登想得到别人评改的作文。这样,其他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或帮助修改这些作文,或把自己评改的意见写在上面。每个人都有机会露脸,每个人都有发言的权利,每个人都能得到老师和同学的欣赏、鼓励、鞭策。正是由于使每一个学生都能看到自己的。成果和力量,深切感受到自己的存在,所以,增强了学生写作的自信,最大限度地调动了所有学生的写作积极性,特别是激发了“名不见经传”者的热情。

二、及时性强,燃烧创作热情

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让学生及时了解自己的学习结果,会产生相当大的激励作用。及时了解作文的评价结果更是小作者们的迫切希望。然而传统的作文评改侧重于教师批改,由于教师批改费时,讲评与写作间隔时间较长,学生对所写作文的印象已经淡漠了,拿到批改后的作文,往往只是看看成绩,读读评语,改改错别字,很少主动地针对教师指明了的问题进行再修改。

然而,计算机网络环境却给及时进行作文评改提供了实现的条件和场景:学生的作文放在网上,教师就可以利用网络系统监控学生的习作,自如地进行全面浏览,然后进行批改。学生能很快得到老师的评价或看到同学的作文,会非常激动,非常过瘾。另外,批改不受课上、课下的限制,随时写完,可以随时发送到老师的信箱里,出现了学生追着老师评析的现象;老师也会在班里电脑的作文网页上发布“最佳写手”信息,同学们会争相点击,先睹为快,这从客观上激发了学生作文的强烈兴趣。

三、交互性强,训练评改能力

“文章要自己修改,学生只有学会自己改的本领,才能把文章写好。”叶圣陶先生的话给人启迪。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自改和互改,取长补短,促进相互了解和合作,共同提高写作水平。这就要求教师把作文批改的着眼点放在提高学生的评改能力上,而这种评改能力的形成,并非一朝一夕的事,而是在无数次“改”的实践中获得,在相互交流中领会。

试想,如果教师包办太多,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就调动不起来,反而在一定程度上制约学生的思维,而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主动表达出来,能够找到别人作文中的优点,说明他们已经具备了这方面地知识,或者正是从中学到的;善于发现别人作文中的不足,就会在自己以后的实践中去克服。因此,作文评改要改变以往“学生写、老师评”的单向交流,而是通过师与生、生与生之间的双向、多向的互动,让学生从中习得自改方法,真正使学生“明其理、会其文”。而信息技术为这一目标的实现提供了可操作性平台。

四、延续性强,增加评改次数

文章不是写出来的,是改出来的。可见作文应该反复修改才行。但是传统作文教学中,对批改后的工作往往不够重视,学生很少主动地针对教师指明了的问题进行修改,其原因之一就是:学生改一次就得重新抄一次,费时费力,学生教师都不愿去做。利用计算机网络进行评改,在这一点上有了很大的突破:学生的习作被大家评改后,自己综合同学的意见进行修改、成文,而后可再次上传,再次得到各方面的评改,自己再修改……从流程上看,学生作文被评改的可能性由原来的一次或者两次被扩展到了无限多次,学生对信息的获得由原来的一维变成了多维。

总之,我是这样来抓两头,尤其是抓引导学生自改、互改作文这一头的,这使我较顺利地解开作文评改的结,促进学生写作水平和语文能力的提高。特提供大家参考,也盼望得到大家的指教!

(作者单位福建省南安市华侨中学)

作文评改的变革 篇三

作文评改的变革

新课程改革强调了学生的主体性,这在语文的作文评改中同样不可忽视。采用自主与合作的批改方式,不但学生得到了提高,家长满意,而且教师也减轻了负担,全方位地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

过去的作文批改都是教师全批全改,然后讲评总结,学生大多只看结果,至于批改的道理,却很少有人认真琢磨,教师有点白费功夫。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我认为作文批改要以人为本,因此将主动权交给学生,确认学生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实践者,以提高学生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具体分四个步骤实施。

教师初改。一个中学语文教师一般教两个班,一次要改100本以上的作文。由于学生年龄相当,社会活动阅历相似,认识问题的能力没有大的差距,因而作文水平也相差不大,作文中出现的共同问题比较多,语文教师一本本圈点、批改、写评语,到最后发现评语几乎雷同,绞尽脑汁也难写出100多种各具特色的评语。可将学生分成小组,每次只需详批两组,就可以对学生此次作文中存在的优劣问题有个基本了解。这样,下一步集体评改就做到了心中有数。

集体评改是作文评改的关键一步,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主导作用。从初阅的两个组作文中抽出优良中差各两本。同时,确定此次作文要求及评改等级标准,将范文及评改标准让学生知晓。将范文按优--良--中--差得顺寻,依次由同学们来讨论,让学生说出每篇文章的等级及原因。

集体评改后,大家情绪高涨,教师应趁热打铁,让学生依据课上评的经验及标准进行互批,写出评语,评出具体等级,并签上评改者姓名。同学们都想让自己写的评语最中肯,等级最合乎实际,因而态度十分认真,批阅格外仔细。由此,品评文章的能力又一次得到训练和提升。

学生互改后,教师再从每班抽出四分之一检查一下,看同学们评定的是否符合客观实际,评定的等级能否让被评者心服口服。对于评定优秀者,给予表扬;对于评定有出入者,找其面谈,指出问题所在。这种点评,教师初期抽查本数可以多些,待训练成型后可减少。

以上四步,基本完成了作文评改的一个循环。

集体评改和学生互改大大减轻了语文教师的负担,使他们少做很多重复的无效劳动,大大缩短了作文批改的周期。用此种方法,一周内即将作文反馈给学生,学生写作的新鲜感依然存在,经过长期训练,学生对写作的一般规律,基本能心中有数。

在这些活动中,学生积极参与,对于同一篇文章,前前后后意见交锋,激烈争辩,师生之间、同学之间思想观念相互撞击,放射出了很多的新思想、新灵感。同时,在讨论中,启发学生依据一定的标准,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也提高了学生认识问题的能力。

成丹

小学生习作评改之我见 篇四

一、问题的提出

在很多地方,“生写师改”这种评改模式还普遍存在,它的弊端是显而易见的:每当学生完成习作后,评改则是教师的“专利”了,学生习作的好坏全由教师说了算,而一些教师往往以主宰者的身份出现在这一教学过程中,以成人的思想认识和写作能力去评改学生习作,常常改得满纸通红,耗时耗力,收效甚微,听说有的老师还花钱请人评改习作,真可谓是“吃力不讨好”!学生则认为写成文后不必再去下功夫,评改作文是老师的事情,无形之中缺乏自主评改的意识,这很不利于学生养成的良好作文习惯,而教师“体无完肤”的评改并没有起到实效性,学生当作“耳边风”,作文本发下来只看看分数,没有二次修改和二次习作的习惯。老师的劳动成了事倍功半的效果。许多习作是千人一面,千篇 一律。难怪有位外国作家说:中国的孩子为什么老爱拾到钱呀?老师怕教作文,更怕改作文,学生怕写作文,更没有改作文的习惯。为了总结经验,发现问题,了解师生习作评改的方法,提高作文教学的效率,减轻老师的劳动负担。我对枣园小学高段习作评改进行了调查。

二、调研目的

1、了解小学生高段习作自评互改的现状

2、寻找提高小学高年级学生习作水平的对策,寻求一条适合师生评改习作的有效性的捷径,促进我片学生作文水平的的全面提高。

三、调研形式、内容

对枣园小学五年级二班59个同学进行调查,采用谈话、访问、目测等方法进行调查。我校五年级两个班学生本期习作各八次共118本作文本。

四、调研时间

xx年4月――5月

五、调查设计

表一:学生59人参加

序号

问题

回答

(是)

回答

(否)

1

你常常修改自己的习作吗?

59

2

你每天坚持写日记吗?

42

17

3

写日记能提高习作水平吗?

59

4

老师教你改习作的方法有用吗?

59

5

你给别人修改时能读懂文章的中心吗?

30

29

6

你能修改习作中的详略安排吗?

50

9

7

自己的习作和别人的习作哪个好修改?

52

7

8

评改习作最大的困难是什么?

创新

表二:教师10人

序号

问题

回答

(是)

回答

(否)

1

你教学生修改自己的习作吗?

8

2

2

你做到面批面改了吗?

6

4

3

你喜欢评改学生习作吗?

10

4

你对学生习作的评语创新吗?

2

8

5

你思考过对差生的习作指导吗?

4

6

6

你的习作评改是有效劳动吗?

2

8

表三;第三单元考试习作得分统计(59人)满分30分

序号

分数段

人数

1

25――27

15

2

24分

14

3

24分以下

30

?

六、调查结果与分析

1、学生的作文水平差距很大

这种差距表现在学生与学生之间,年级与年级之间。一个班中,成绩高与低的差距较明显,25分、27分的一等作文有15人,而24分以下的作文居多,占30人,50%,其间最高与最低相差约16分左右;班级之间,五二班一等的作文多,而五一班而则三等的作文占一大半;学生优秀的作文可以写五、六百字,书写干净整齐,选材新颖,语句通顺,有真情实感。而成绩差的学生作文则是二、三百字左右,书写凌乱,龙飞凤舞,难以辨认,根本没有中国汉字方正的特点,错别字、病句也多。

2、学生作文内容贫乏、空洞

从抽样的118人的作文来看,学生作文最大的问题还是没内容好写。作文材料贫乏,不够典型,内容空洞,泛泛而谈,认真阅读学生的作文分析原因便一目了然。如学生作文的来源大都是《作文书》上的例子,可笑的是一次写“我的小伙伴”,80%的学生写了同一个题材,像扶老人过马路、扶小弟弟小妹妹、拾到人民币、捐助残疾人等居多。究其根底,关键是不具备独立选材的能力,眼皮底下的材料视而不见,不会发现捕捉有价值的写作材料,更不要说对事物的敏感和认识的分析了。

3、学生写作后不会修改

“三分文章七分改”。由此可见,修改在文章中的重要性。我们要让学生养成修改的习惯。修改的形式多样,可自改、互改,也可集体改。而学生写完后就认为是老师的责任了,草草了事,态度不端正,有的是错别字特多,而自己却熟视无睹。

4、教师没有教给学生评改的方法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第三学段习作中指出: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做到语句通顺,行款正确,书写规范、整洁。而很多老师认为:学生还小,不会改。重点指导学生习作、构思、选材、立意等方面,而却忽视了习作评改方法的教学,挫失良机,让学生养成依赖老师的习惯,也加重了老师的劳动负担。

5、老师评改习作的评语不能激发学生习作兴趣。

老师以成人的思想认识和写作能力去评改学生习作,常常改得满纸通红,耗时耗力,收效甚微,而教师“体无完肤”的评改又往往很容易挫伤学生写作积极性。学生根本不接受教师的评改意见,把评改意见当作“耳边风”,教师的评语常常是:语句通顺、故事完整、有感情、有错别字等老一套通用语言,根本不能激发学生习作兴趣,提高学生修改的激情。每次发习作本下来,学生只顾分数,再加上教师批改习作的标准高,学生习作只能得70几、80几分,永远没有进步,长此以往,学生厌倦了习作,把习作当成眼中盯,考试时干脆不写。

七、改进作文评改的思考与建议

1、加强宏观指导,激发写作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是作文的内驱力。《语文课程标准》一再强调:习作要把重点放在培养写作兴趣和自信心、养成良好的习惯上。因此,我认为要想提高学生的写作素养,一定要做到以下几点:

(1)要加强读写结合

以阅读促写作,以写作促阅读,使阅读与写作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教材中的每一篇课文都是精品,都是作者细心观察、认真思考、亲身感悟写出来的。教学时,我们除了让学生从字里行间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感情外,还要认真学习作者的写作技巧和方法。即看看作者为什么这样写?又是怎样写具体的?如果文章能引起学生共鸣的,就不失时机地练一练,可仿写、续写、补写等。

(2)积极开展课外阅读,积累写作素材

古人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小学生的课外阅读量不少于150万字,这就要求教师平时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合理地引导学生好读书、多读书、读好书。并要求学生在读书时遇到好词、佳句多读读、多记记、多品品,并逐步把书面语言内化成自己的语言。必要时,老师跟学生一起赛跑,看谁读得多、记得多。这样习作时就能做到“先积而后发,厚积而薄发”。另外,教师还要成为学生阅读的促进者,可经常给学生找些精彩片段让学生赏析,提高鉴赏能力。还可定期开展读书交流会,让学生体验到读书的乐趣。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

(3)加强实践活动,丰富写作题材

叶圣陶先生说过:“生活如泉涌,文章如溪流,泉源丰盈,溪流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创作理论强调:创作的源泉来自生活。这都是说生活是作文的源泉。所以,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展一些丰富而又充满童真、童趣的活动,把学生带到大自然中去。如春天野外踏青;夏天聆听鸟叫虫鸣;秋天漫步田园;冬天雪中即景。那种感觉别提有多惬意!也可根据需要有的放矢组织一些有益的实践活动,如做家务、办小报、贴叶子画、粘种子画等。并引导学生在活动中留心观察、体验,同时把感受写下来。这样不仅开阔了视野,提高了学生动手、动口、动脑能力,还做到了说真话――“我口说我想”,表达真情实感――“我笔写我心”,变“要我写”为“我要写”。让学生天天坚持写日记,并每天在班上交流,及时点评,多鼓励,激发习作兴趣。

评改读后感 篇五

评改读后感

01月10日

评改读后感

学习目标:1、明白如何把突出感受点的内容写具体

2、修改自己的读后感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回顾:什么是读后感?写读后感的最基本要求是什么?(读是基础,感是重点)

2.我们还一起读了《“渔王”的儿子》这篇文章,完成了读后感的初稿。这节课,我们将以一些同学的读后感当作例子进行讲评,使自己的初稿修改得更好。

二、整体初步讲评:

1、指名朗读《渔王的儿子》。

2、指名汇报自己的题目。

3、指名朗读自己的感受点。

①“读了这篇文章,我最大的感受是实践出真知。”

角度一:实践出真知

②“亲身体验成功与失败是多么重要。”

角度二:亲身体验对于学习和成长多么重要

③“家长不能什么都包办代替,否则孩子将一事无成。”

“家长不肯放手,反而会害了孩子。”

角度三:家长要让孩子亲身实践是重要的教育方法

④“在生活中我们要当像渔民那样善于总结,发现问题的幼儿英语游戏人。”

角度四:要像渔民那样寻找问题的根源

过渡语:看到大家完成了上节课学习任务和认真的写作态度,我真高兴。不过,大家的读后感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征得杨倩同学同意,我们先以她的初稿为例进行评改。

三、讲评部分作文

1.指名朗读例文,请同学们思考:这篇读后感有什么值得大家学习的地方?还有哪些不足?

学生发言,教师进行梳理规整:优点──她运用了文中关键句谈感受和结合生活实际谈感受的方法;不足──结合生活实际谈感受的内容不够具体。

2、指导把“感”写具体:

(1)进一步学习“结合生活实际谈感受”的写法:

学生自由朗读例文的第4自然段。

平常我的衣服都是妈妈帮我穿好的。可有一天早上,妈妈出去了,这可怎么办?谁给我穿衣服啊!我总不能窝在床上吧。无奈的我只好学着妈妈的样子,穿好了衣服。渐渐地我就学会了穿衣服。

对照着她霉菌性阴道炎胎儿的感受点──“路是靠自己走出来的”,你认为怎样把学穿衣服这件事写具体呢?说说你学穿衣服时,有什么困难?又是怎样学会穿衣服的?根据学生发言,引导学生明确要把突出感受点的内容写具体。

学生交流后小结:如果杨倩同学在读后感中能把这些内容都写出来,突出感受点的内容就写得具体了

(2)默读例文2思考:用笔画出他的感受点,想想他是怎么把突出感受点的内容写具体的呢?

根据学生的发言小结:看来,感受点可以在开头就明确,也可以在结尾深化主题,还可以出现在文章中间,说明读后感的行文结构不是单一死板的。

他是怎么把突出感受点的内容写具体的呢?(结合的是报纸上看到的事例)

出示例文2的片段:

让我想起了我在报纸上读到的前几年的“中日夏令营”的报道。那时,中国派出的是“中国气象学院”的高材生,而日本派出的则是9--14岁的学生。他们选择的地方是青岛的一座孤岛。那些中国的“英雄们”拿着旅游手册,包里放着各种各样的熟食。而日本的小武士则双手空空,手里除了一些日常用品,就是一些生食和生火用具。在那一段时间,中国的高材生吃完了所带的熟食后,必须由日本的小弟弟、小妹妹的照顾才能克服困难。在采访中,有些中国学生说:“这是基因问题,并不是我们没用。”

小结:这就是我们第一课时所学到的引用资料谈感受的写法。看来我们谈感受,既可以结合亲身经历,也可以结合阅读中获取的信息。

(2)进一步学习“结合原文中的关键词句谈感受”的写法:

在初稿中,老师还看到有些同学先摘录了原文中的关键词句,再写出了自己对某句话、某个词语的感受,大家读一读,她写出了自己的感受了吗?

出示学生初稿中的片段:

我对第3自然段中最后一句话很有感受:我都毫无保留地告诉他们,可他们的捕鱼技术还不见长进!我觉得“毫无保留”就是说明“渔王”把自己一生总结的技术全部、一点儿都不留地告诉了他的儿子。

学生自由朗读后发现:没有真正将感受写出来,而且表达比较生硬、不自然。怎样能做到自然、富有真情地表达自己的体会呢?请大家看下面的句式,试着读一读,填一填。

小组讨论,之后学生汇报。

故事里的“渔王”说过,“我都毫无保留地告诉他们,可他们的'捕鱼技术还不见长进!”读到这里,我想:

_ __。

学生汇报填空的内容。适时提炼:我们刚才先结合了原文的关键词句,之后产生联想。这样表达不但自然,还使读后感有了说服力。

四、修改习作:

1.下面请同学们读一读自己的初稿,想一想把突出感受点的内容写具体这一点你做得怎么样?修改问题突出的片段,使文章更具有说服力。

2.学生个人修改,教师巡视。

3.学生在实物投影下,汇报交流过程中,发现、积累将感受写具体的其他写法,如:将生活中的人物、情节与原文进行对比;引用名言警句、谚语俗语、古诗词;想象文中人物的心理活动…

(五)小结:

1.布置作业:继续对全篇读后感进行修改。

则是9--14岁的学生。他们选择的地方是青岛的一座孤岛。那些中国的“英雄们”拿着旅游手册,包里放着各种各样的熟食。而日本的小武士则双手空空,手里除了一些日常用品,就是一些生食和生火用具。在那一段时间,中国的高材生吃完了所带的熟食后,必须由日本的小弟弟、小妹妹的照顾才能克服困难。在采访中,有些中国学生说:“这是基因问题,并不是我们没用。”

小结:这就是我们第一课时所学到的引用资料谈感受的写法。看来我们谈感受,既可以结合亲身经历,也可以结合阅读中获取的信息。

(2)进一步学习“结合原文中的关键词句谈感受”的写法:

在初稿中,老师还看到有些同学先摘录了原文中的关键词句,再写出了自己对某句话、某个词语的感受,大家读一读,她写出了自己的感受了吗?

出示学生初稿中的片段:

我对第3自然段中最后一句话很有感受:我都毫无保留地告诉他们,可他们的捕鱼技术还不见长进!我觉得“毫无保留”就是说明“渔王”把自己一生总结的技术全部、一点儿都不留地告诉了他的儿子。

学生自由朗读后发现:没有真正将感受写出来,而且表达比较生硬、不自然。怎样能做到自然、富有真情地表达自己的体会呢?请大家看下面的句式,试着读一读,填一填。

小组讨论,之后学生汇报。

故事里的“渔王”说过,“我都毫无保留地告诉他们,可他们的捕鱼技术还不见长进!”读到这里,我想:

_ __。

学生汇报填空的内容。适时提炼:我们刚才先结合了原文的关键词句,之后产生联想。这样表达不但自然,还使读后感有了说服力。

四、修改习作:

1.下面请同学们读一读自己的初稿,想一想把突出感受点的内容写具体这一点你做得怎么样?修改问题突出的片段,使文章更具有说服力。

2.学生个人修改,教师巡视。

3.学生在实物投影下,汇报交流过程中,发现、积累将感受写具体的其他写法,如:将生活中的人物、情节与原文进行对比;引用名言警句、谚语俗语、古诗词;想象文中人物的心理活动…

(五)小结:

1.布置作业:继续对全篇读后感进行修改。

小学习作评改调查报告 篇六

教师应该怎么评改学生的作文

评改学生的作文是绝大多数小学语文老师的一大难题,很多语文老师一直习惯于“学生写,教师评”的单一评价方式,老师很辛苦,但常常达不到预期的效果,怎么评作文。根据笔者多年的小学语文教学经验,在本论文中想谈谈小学语文老师如何打破单一的教师评改作文的模式,尝试着创建以学生为主体的多元化的评价作文的模式。这种评价要以关注学生个体为前提,实现“以人为本”的作文教学特色。

一、作文评价主体多元化

为了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主体的评价方式,我试着让学生,家长,老师一同评改学生的习作,这样就实现了评价主体的多元化。评价主体的评价办法也要多样化,一反常规的写评语的单一模式,我们可以尝试以下几种方式:

1、抽样平

抽样平是说可以从全班同学的作文当中任意抽取样本,老师和同学们一起评价,各抒己见,指出这些作文的优点,更能如实的说出它的不足。这样评的好处是:公平,全面。因为每一位学生的作文都有被抽中的可能性,所以学生在写作文时就会更加用心,更加投入,这也可以说是一种很好的激励学生认真写作的办法。

2、张贴平

这种评价方式能充分利用教室的墙壁,把全班同学的作文都张贴出来,然后自由选择评价对象,在作文课上大谈感受和想法。由于学生害怕自己的作文写不好在同学面前丢脸,可能就会认真作文了,这是一种极好的评价机制,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写字功底,谁愿意让自己的作文写得乱七八糟的张贴在墙壁上让公众过目,现在的学生的自尊心是很强的。

3、推选平

这种评价方式是全班学生公开、民-主的推选出本次作文中写得较好的,具有特色的文章,然后师生共同评价,评价的方式可以是口头的,也可以示书面的。这种方式的好处是择优而平,能起到典范的作用。当然也有它的不足之处:涉及的学生数量少。

这种多元化的评价方式由于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就克服了传统的那种学生被动就受评判的单一状态,使得学生的作文的读者增多,对学生作文的关注者增加,学生的写作的积极性和热情自然就会高涨,学生的习作水平就会不断提高,作文评语大全《怎么评作文》。

二、评价的内容多元化

传统的作文评语,语文老师重点放在学生的内容、立意、用词方面,为了避免这样死板、套式化的评语,我们可以将作文评价的内容扩展。例如内容是否来自生活;构思是否有创意;写后是否经过了认真修改;写作的过程是否采纳了他人的合理化建议;文章是否说的是真话,抒发的是真情;思想是否明朗健康;写作所占用的`时间是否合理,达到课标的要求,或超过要求;书写是否认真;本次写作的态度是否端正;作文是否有突出的值得大家学习的优点;作文是否和本人平时的个性相符合等等。

这样从多围的角度设计作文评价,就能充分体现语文学科本身的特点,把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起来,有利于学生个性化的作文,同时也提高了学生自身的素质和非智力因素的发展水平。这样就避免了为评价学生的作文而评价的被动局面,能真正促使学生各方面的发展。

三、评价的标准多元化

用一把“尺子”的标准去衡量学生的作文的优缺,很容易伤害学生的自信心,多一把衡量的“尺子”,就会多一些你满意的学生,多一些人情化的评价,就会多一些喜欢作文的学生。

1、对差等生的评价

写作水平较低的同学,语文老师在评改其作文时要注意肯定其作文在原有水平上哪怕小小的进步,如全文中只有一句话写得好也要拿出来在作文讲评课上读给同学们听,甚至是用准确了一个词都要欣赏给大家,这样差等生的心态就会转变,久而久之会喜欢上语文老师,会喜欢作文,语文水平会提高的,心理学家告诉我们,个体的人是在不断被肯定、被赞扬中自信起来的,进步的。除了发现差等生的优点外,教师当然更应该中肯的指出他们需要改进的方面,例如多帮助他们纠正错别字,帮助他们把句子写通顺,帮他们调整一下文章不合理的顺序等。

总之,本着“以人为本”的阳光心态,以爱心关爱他们的作文,用责任心来关顾他们的作文,而不是一味的批评,摇头叹气的否定,差等生会有进步的。

最新范文

我被感动了作文优秀5篇02-08

社会生活作文【3篇】02-08

2024年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调研报告【402-08

一起走过的日子作文(精彩9篇)02-08

你是我的四月天作文精彩7篇02-08

感恩中国作文(优秀8篇)02-08

祖国,我想对你说作文优秀9篇02-08

龟兔赛跑的故事作文【5篇】02-08

国学作文(精彩5篇)02-08

国学作文【优秀9篇】02-08

6 344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