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拱桥教学设计 中国石拱桥教学设计范文(精选7篇)

2023-12-14 17:12:13

石拱桥,用天然石料作为主要建筑材料的拱桥,这种拱桥有悠久的历史,现在在石史料丰富的地区,仍在继续修建,但以向轻型方向发展。我国的赵州桥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一座石拱桥。下面是书包范文为您分享的中国石拱桥教学设计范文(精选7篇),希望能够对您的写作有一些启发。

中国石拱桥教学设计 篇一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08B-0070-01

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来解说事物、阐明事理而给人以知识的文章。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学生对于说明文并不感兴趣,很多学生认为说明文难读、枯燥无味。因此,笔者认为要解决学生阅读说明文的障碍,就要让学生学会发现和欣赏说明文的美。

一、语言美

要让人喜欢读一篇文章,那么文章的语言首先要能吸引人。说明文语言以准确为主,又分有生动说明文和平实说明文。而平实说明文在初中课本中较少出现,课本选择的多是生动说明文,这些说明文使用了不少修辞方法,增强了文章的可读性。例如《看云识天气》(选自人教版教材,下同)一课中写到:“天上的云,真是姿态万千,变化无常。它们有的像羽毛,轻轻地飘在空中;有的像鱼鳞,一片片整整齐齐地排列着;有的像羊群,来来去去;有的像一床大棉被,严严实实地盖住了天空;还有的像峰峦,像河流,像雄狮,像奔马……它们有时把天空点缀得很美丽,有时又把天空笼罩得很阴森。刚才还是白云朵朵,阳光灿烂;一霎间却又是乌云密布,大雨倾盆。云就像是天气的‘招牌’:天上挂什么云,就将出现什么样的天气。”文章从第一自然段开始就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将天气的状况描绘出来,同时,将云比喻成天气的“招牌”,也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云对天气的影响。因此,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去寻找说明文中的修辞手法,就可以通过欣赏修辞手法,体会到说明文的语言美。

二、顺序美

说明文常见的说明顺序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让学生理解好这三种顺序才能更好地欣赏说明文。例如在《故宫博物院》一文中,面对如此庞大复杂的建筑群,如果说明过程中没有一个恰当的顺序,就会不知从何说起或者说得毫无头绪,让读者云里雾里,很难对故宫有整体的认识。而本文作者恰如一个极富经验的导游,依着故宫的整体布局顺序,以紫禁城的中轴线自南向北带领读者游览,也就是采用自南向北的游览顺序向读者逐一介绍故宫。又如,《奇妙的克隆》一文用了四个小标题,使全文内容层次分明,条理清晰。文章先写克隆的含义,接着写克隆实验,再写克隆的发展,最后写克隆造福人类的意义以及作者对克隆的思考,行文脉络十分清晰,说明事理步步推进。教学时,教师可指导学生抓住这一说明顺序,让学生能从有条理、有顺序的说明中了解克隆这一科技成果,激发学生探索科学的热情。

三、形式美

1.标题美。初中语文教材中的说明文标题都匠心独具,单单读标题就可以给读者美的享受。如《花儿为什么这样红》这个标题不仅引用了一首耳熟能详的歌曲名,还巧妙地使用设问的修辞方法,一下子就能让读者提起兴趣,迫切地想了解花儿为什么会这样红。《大自然的语言》一文让人一看到标题就不禁发问:什么是大自然的语言?大自然怎么会有语言?大自然的语言有多少种?……诸如此类的问题会马上涌现在读者的脑海。在教学设计时,教师要充分体会作者拟题的良苦用心,从标题入手探索新颖的导入方式,让学生产生学习新课的兴趣。

2.开头美。说明文十分注重开头,为了更好地吸引读者,说明文需要更新颖、更巧妙的开头来开启全文。例如《花儿为什么这样红》这篇课文开头描述了红花的鲜艳和美丽,接着自然提出“花儿为什么这样红”的问题,通过设问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让读者急切地想了解事物或事理。又如《中国石拱桥》开头是这样描述的:“石拱桥的桥洞成弧形,就像虹。古代神话里说,雨后彩虹是‘人间天上的桥’,通过彩虹就能上天。中国的诗人把拱桥比作虹,说拱桥是‘卧虹’‘飞虹’,把水上拱桥形容为‘长虹卧波’。”这里描述了石拱桥的重要部位“桥洞”的形状特征,然后用古代神话和诗人对石拱桥的描述补充说明了这一特征。以上两种开头都能够抓住读者的阅读兴趣,吸引读者往下阅读。

3.结尾美。一篇好的说明文,它的结尾与开头一样,都是作者精心推敲过的,它会给读者更多的想象空间,让读者在深思的过程中得到更多的收获。例如《死海不死》一文中,作者在结尾处写道:“长此下去,在不久的将来,南部较浅的地方,海水将会消失;较深的北部,数百年后也可能干涸。那时,死海真的要死了。”一句“死海真的要死了”引出读者一连串的疑问:死海为什么会死?死海会死在谁的手上?教师可以借此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引发学生深深的思考,使环保的理念根植在学生的心中。

欣赏说明文时,我们还可以从写作过程、写作手法、写作技巧等去寻找其中的美。教师在说明文教学中,只要善于引导学生去寻找说明文中的美点,就可以激发学生对说明文的阅读兴趣,从而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中国石拱桥教学设计 篇二

一、异质就近组合

异质就近组合就是按班级正常的座次,将座位邻近的学生组成学习小组。每组4人左右。这种合作学习的组织形式不需将学生分出层次,可减少学生相互交流中的心理障碍,且课堂上无需重新调整座次,操作比较简便。这种“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组合,也便于开展合作学习的组间竞赛。 开始实施时,教师要示范性地与学习小组一起制订合理的、共同的合作目标,安排恰当的、明确的合作任务。合作学习小组的组长可由学生自己采用轮换制产生,使小组的每个成员都有锻炼的机会。

异质就近组合的合作自主学习的活动可以在课前、课中和课后与课堂教学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课前的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可以是预习课文、查阅词典,也可以是思考问题和提出质疑等。与一般的课前预习有所不同的是,教师经常提出一些富有挑战性的学习要求。比如,让学生先通过独立预习找出学习的难点,然后在学习小组内进行讨论,小组成员之间互帮互学;也可在预习时要求学习小组完成一些课前任务。另如,预习《中国石拱桥》时,让小组成员在实地观察的基础上,整理和归纳有关桥的种类和形状等。教师还可安排“课前三分钟发言”活动,每次确定一个内容,让小组成员在组员个人准备的基础上进行集体加工,课堂上采用小组推选代表演讲、教师指定发言或学生自由发言等形式进行交流。这些教学活动既能营造课前合作学习的氛围,又能激发学生课堂学习的兴趣。

课堂中的小组合作学习应自然融入课堂教学设计之中。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有意识地围绕教学内容,创设便于小组交流的语境或情境,引导学生在小组活动中发散性地、创造性地思维。例如,教学《中国石拱桥》时,教师可以根据课文的特点,给学生动手实践的机会,让学生拿来较厚的纸共同搭出不同形状的桥,学生从中不仅理解了“拱形”的意思,还比较出了“拱形桥”承受力较大的优点;还可让学生动手画一画赵州桥的形状,并陈述自己为什么这样画的理由,由此,学生理解了“各有”的意思,也为进一步体会石拱桥的优点提供了直观和体验。 教师要有意识地组织小组学习成果的交流,比如,举行查字典比赛、成语接龙比赛、诗歌朗诵比赛、讲故事比赛和问题抢答竞赛等,以增强小组成员间的合作能力。教师在课堂上要及时评价各小组的团体成绩,并将其作为小组成员个人成绩的组成部分。

教师还应注意指导课后的小组合作学习活动。例如布置小组组员间的词语听写、课文朗读与背诵,进行课文内容复述的练习和检查书面作业等。教师既要鼓励学生独立完成作业,又要了解小组合作学习对每个学生的实际帮助,并及时根据反馈信息指导各小组有效地开展合作学习。

二、任务驱动组合

任务驱动组合是指围绕一项具体的学习任务或一个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让学生按兴趣和爱好自主进行的合作学习组合。任务驱动组合学习一般以2~6人为一组。

任务驱动组合学习的目标可由教师提出,也可由小组成员共同讨论后自主设定,允许各小组的学习任务在难度上有所差异,小组学习的时间上可有一定的灵活性。教学说明文时,要求学生观察植物的生长情况,研究教室里的盆栽枯萎的原因,运用学过的说明文写作知识写一篇介绍植物的说明文。为了完成小组任务,小组成员利用课外时间分头查阅资料和互相讨论,这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应用语文的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合作意识。小组交流时,教师要发挥好导学的作用,并要适时地引进竞争机制,对学生及时进行激励性评价。

总之,小组合作学习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要通过不断的指导,长期的熏陶,通过相互探讨,不断反思校正,才能逐步走向成熟。

中国石拱桥教学设计 篇三

一、语文训练的“应然”教学情形:钱梦龙的《中国石拱桥》教学设计

在人类的社会实践中,各种特长与技能的获得与科学规范的“训练”密不可分,如驾车训练、运动训练、军事训练等,所谓“训练有素”是也。现代汉语词典对“训练”的解释是“有计划有步骤地使具有某种特长或技能”。照此理解,语文训练就是有计划有步骤地使学生具有某种语文听说读写的特长或技能,在达成语文有效教学方面应该是大有作为的。那么这种“大有作为”的语文训练的“应然”教学情形究竟是怎样的?让我们先来看钱梦龙老师的《中国石拱桥》教学设计片段(下文简称“钱氏设计”):

钱梦龙老师在上《中国石拱桥》时,先出示教学挂图“中国石拱桥”(图1),然后说:“你们先不要看课文,请用自己的话来说一说这个大拱和小拱之间的位置关系。”然后钱老师就按照学生说的位置关系来画示意图。

:学生1说:“大拱的两边各有两个小拱。”钱老师画图2。

学生2说:“大拱两边的顶都有四个小供。”钱老师画图3。

学生3说:“桥身的左右两边有两个小拱。”钱老师画图4。

学生4说:“在大拱的左右两端各有两个小拱。”钱老师画图5

学生5说:“大拱的两端的上方各有两个小拱。”钱老师画图6。

就在学生“心有所思,口不能言”的“愤悱”状态下,钱老师让学生打开课本,体会原文“大拱的肩上各有两个小拱”中“各有”与“肩”字的使用:“你们看,这个‘肩’字用得多么准确呀!不是顶上,也不是两端,而是两肩。还有一个字很重要,是哪个?”学生回答:“各。”钱老师:“可见说明事物要说得明白,有一点十分重要,哪一点?”学生:“用词准确。”

上述钱氏设计通过老师“有目的、有步骤”的提问、点拨,学生实实在在地进行了“准确表达语言”的操练,在获得“准确表达语言的技能”方面有实质性的进展,属于比较典型的“语文训练”教学设计。这与那种仅仅依靠教师讲解,把静态的语言知识传递给学生的教学设计,有着明显的差异。如下面一例《中国石拱桥》的教学设计片段:

老师:同学们,文中哪一句话准确地说明了中国石拱桥的特征?

学生:大拱的肩上各有两个小拱。

老师:你们看这句话写得多准确呀!仔细对照课文的插图看,“大拱的肩上”的“肩上”是用了拟人的手法准确地写出了小拱的位置,“各有两个小拱”的“各”用得好,准确地写出了小拱的具体数量和位置……

很显然,这个教学设计所预期达成的教学目标也是“品味说明文语言的准确表达”。但是其达标的质量、达标的过程方法、达标过程中学生的情绪状态,与钱氏设计相去甚远!可以说,这种差异正是语文训练效果迥异的原因所在。下面将仔细品味钱氏设计,从中探索语文训练的真谛。

二、语文训练的内涵剖析:基于案例的理性思考

1.语文训练的本质:学生拥有充分的语言实践机会

钱氏设计最大程度地凸显了训练的本质特征――实践:让学生拥有充分的语言实践机会。在钱氏设计的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语言实践活动不是烘托教师教学艺术的点缀,也不是活跃课堂氛围的插曲,而是课堂教学过程的主旋律。学生拥有了充足的时间来不断尝试语言表达,亲历“准确表达”的过程,体验语言表达的优劣。这种真切的语言实践体验是任何高妙的讲解都无法替代的,也正是语文训练所赖以存在的根本,如果失去了学生的语言实践,也就无所谓语文训练。

2.语文训练的枢纽:教师的“教练员”角色

钱氏设计最为出彩的地方是:用高水平的语文修养指导学生进行高质量的语言实践。在钱氏设计中,学生在反复调整句式中所表现出来的“愤俳”状态是一般语文课堂教学中很难见到的!其中钱老师的“教练员”角色发挥了重要的枢纽作用――用高于学生的语文修养指挥学生进行高质量的语言练习!恰如教练员靠过硬的专业修养来指导运动员训练。

假如出示图片后,钱老师扮演的是“填鸭者”的角色,不能有意识设计具有“认知冲突”的学习任务――“请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大拱和小拱的位置关系”,而是随随便便地说“请同学们从课文中找出描写这幅图片的关键句子”,然后滔滔不绝地为学生讲解这个句子,那么学生就不会兴趣盎然地进入语言实践活动环节,下面的精彩也就难以预约;再假如在学生进人语言实践后,钱老师又扮演“放羊娃”的角色,听任学生自由发言,不作反馈,也没有足够敏锐的语感对学生的语言作出快速反应、画出图画,学生就得不到有针对性的反馈和刺激,也就感觉不到自己的语言表达原来是如此的不准!……可以说,在钱梦龙老师的教学设计中,学生精彩的语言实践正是踩着教师的语感“肩膀”一路走来,离开教师机智灵巧的点拨引导,学生是难以进入高质量的语言实践的。

3.语文训练的落脚点:在平凡的听说读写活动中演绎语言的绚烂多姿

钱氏设计中最惬意的地方是:在平凡的听说读写活动中演绎语言的绚烂多姿!整个语文训练的落脚点非常平实,没有煽情的导人,没有动人的音乐,也没有广博的资料引介,更没有炫目的动画图片之类,有的只是朴朴素素的、平凡而纯净的“说话”训练!

也许,依靠音乐、动画、穿插资料等手段我们可以获得一种精彩,但这种精彩不属于语文自己的精彩,只有在语言的听说读写活动中演绎的精彩才是语文本色的精彩!所以说,紧扣语言活动展开训练,这是语文训练的首要任务,也是语文教师的基本功,更是语文教学的自信心。借用哲语“只有内在的不足才用外在的多余来弥补”,我们可以说,语文教师只有在无力挖掘语言本身的魅力时才用外在的声、光、电、色来弥补。

事实上,当我们怀着这种理念翻阅大量优秀语文教案,如王春燕的《猴王出世》教学设计、郑桂华的《安塞腰鼓》教学设计、贾志敏的《两个名字》教学设计等,就会发现:其实很多生动的语文训练片段都是落脚在听说读写活动中!而且正是在这极为平凡的听说读写活动中,语言在学生的身上焕发着生命的活力1

4,语文训练的内蕴:三维目标的高度统一

钱氏设计还有一个耐人寻味的地方是:在朴素的训练中演绎着“三维目标”的高度统一。以往我们一直把语文训练看作是与新课程语文教学格格不入的、落伍的、陈旧的教学形态,至少我们也会觉得语文训练对新课程语文课堂教学是无能为力的。可事实并非如此!

在钱氏设计中,我们可以感悟到其中内蕴着三维目标的高度统一:学生在语言实践中,不仅获得了一定的语文知识和技能,也走过了一个精彩的语言表达之旅,采用了试误、自省等学习方法,兴致盎然地参与实践,体会了祖国语言的精妙,加深了对祖国语言的热爱。这种植根于语言实践过程的三维目标达到了天衣无缝的高度融合,值得深思!

三、语文训练的教学价值:一种创新的教学形态

综上所述,所谓的语文训练绝不仅仅是一种练习手

段、习题形式等语文课堂教学的小点缀,而是一种生机勃勃的、符合“语文是实践性极强的课程”的课程理念的教学形态。恰如李海林所说的:“语言训练是一种创新的教学形态,这种新的教学形态,用新课标的语言说,就是‘言语实践’,通俗地讲,就是‘搞活动’。”

树立语文训练是一个“创新教学形态”的观念,我们的语文教学设计将有很大的改观。下面是同一篇课文两种教学设计,二者的最大区别是有无树立语文训练的创新教学形态。

教材:苏教版初一《羚羊木雕》。

教学目标:能够通过对话描写来表现人物的性格。

教学内容:文中开头的母女对话片段。

教案A

改一改

教师对原文进行改写。原文中的母亲是盛气凌人、生硬尖刻的,“我”是胆怯、伤心、无可奈何的;修改后母亲性格温和多了,而“我”则语气生硬。修改后对话如下:

“孩子,那只羚羊哪儿去啦?”妈妈问我。

“怎么了?”我大声说。

“我想知道现在它在哪儿?”妈妈又说。

“我把它送给万方了。她是我最好的朋友。”我有点不耐烦。

“我的孩子呀,那么贵重的东西怎么能随便送人呢?你去把它要回来吧。”

“不!”我坚决的说。

首先,让学生比较分析。请学生比较分析原文和修改文中“母亲”和“我”的心理活动和性格特点。

其次,请根据学生和父母相处的实际情况想象,假如这件事发生在学生自己的家里,将会展开一段什么样的对话。请写出来,注意人物表情、动作和心理活动的描写。

最后,评析学生作品,总结对话描写的技巧。

充分依靠学生优秀作品提炼对话描写技巧,并借助表达有缺陷的学生作品作为反例,验证对话描写技巧。

教案B

首先,引导学生品味对话中的人物神态的描写。

重点讲解:

“妈妈突然问我”,“突然”表现了…

“我小声说”,“小声”表现了……

“妈妈的目光紧紧盯着我”,“目光紧紧盯着”表现了……

其次,引导学生品味对话中的心理活动的描写。

重点讲解:

“……”,表现了……

两相对比可以很清楚地看出:教案A体现了语文训练的创新教学形态,以活动设计为主线,实现从“讲析知识”到“设计训练活动”的转变,为语文课堂的生机勃勃创造了契机;而教案B是以知识讲解为线索的,把课堂引向静态的知识讲解,注定了语文课堂的一片“死寂”!所以,教案编写能否有意识地从教学形态的高度出发,以活动设计为线索展开语文训练,是语文课堂质量高下的重要判断标准之一,也是决定语文课堂“死”与“活”的重要因素之一。

明白了这一点,我们会很遗憾地看到:很多教师辛辛苦苦撰写的丧失“语文训练”的教案,注定了语文课堂的一片“死寂”!比如下面一份教案。

《故都的秋》教学设计片段:

教学目标:学会识别意象与赏析意境

教学步骤:

①根据意象的定义找出文章中的意象,这些意象可以整合为几幅秋景图?

意象主要有:庭院清晨景观、秋槐、秋蝉、秋雨、都市闲人、秋果,分别组合成:庭院清晨图、落蕊轻扫图、秋蝉啼唱图、奇昧秋雨图、秋日胜果图。

②作者分别是从哪些角度来观察秋景图,是通过哪些词语呈现出来的?

视觉、听觉、触觉、嗅觉。

具体体现如:看天色、牵牛花的颜色、扫帚的丝纹、秋果等;听驯鸽的飞声、落蕊的声音、秋蝉衰弱的残声,都市闲人的语调;感受日光、脚踏上落蕊的感觉;闻落蕊的气味等。

根据这些秋景图的修饰词,说明所有秋景图共同营造的秋天的特点,从而体会文章所呈现出来的意境。

景物本身是客观的,它本身并没有情感意义,而我们之所以可以通过景物表达情感,是因为我们把自己的情感外移、投射到景物中去,使情与景融为一体。因此,在这篇散文中,从这些意象可以得出秋天的特点:清、静、悲凉,这也是本篇抒情散文的意境。

总之,基于上述的分析思考,我们不应该把语文训练庸俗化为简单机械的、低水平的反复操练,应该走出对语文训练的偏见,充分挖掘语文训练的内涵和价值,使语文训练在新时期的语文课堂中焕发出新的活力!

参考文献

中国石拱桥教学设计 篇四

关键词:自主学习 自主发展 方法 能力

所谓“自主学习、自主发展”,从理论的角度讲就是充分体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作用,使其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学会学习的方法,形成真正的能力,最终达到叶圣陶先生所说的“教是为了不教”目的的一种学习过程。这也是语文学科实施素质教育的突出体现。然而,现实如何呢?目前中学语文课堂上的绝大部分时间被教师占有,学生仅有的活动时间为答题时间,而答案又被教师死死地圈定在参考书上,非它不可!学生只能被动地、机械地接受,不亚于笼中的小鸟,根本就谈不上什么“自主”与“自由”。面对笼外千姿百态的大自然,这些可怜的小鸟们也只能是无奈地在“笼”中蹦来跳去,“啄食”教师给放好的“饲料”而已。根本就不可能学会觅食的方法,更谈不到自由自在地飞翔。可谓悲哉!当然,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作为课堂教学设计者、组织者、实施者的语文教师责无旁贷。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们该放飞“笼中的小鸟”,让他们自由地飞翔,学会自己觅食。语文教师,怎样才能很好地“放飞小鸟”呢?第一,要转变观念。行为是受思想支配的,只有观念转变了,工作才能落到实处。要想让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发展”,作为教师就要敢放手。但是放手不是教师不管,让学生自己去看书,而是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学生自己开动脑筋理解所学知识。教师是课堂教学的设计者、实施者、组织者,只有充分发挥其主导作用,通过循序渐进的培养才能使“小鸟”飞起来,否则,只能是飞跑。第二,在语文教学中要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①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使学生做学习的主人。“教是为了不教”,教学的最终日的是为了“学”。学生是“学”的承担者,素质的体现者,是学习的主人。只有学生的主体意识增强,真正地成为了学习的主人时,他们才会自觉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才会不断地调整自身的知识结构、心理状态、行为方式。因此,教师就要避免学生围着教师转,一味地“教师你来问,学生我来答”的现象,而应成为启发者、引导者、点拨者,绝对不能越俎代庖。②发展学生的主体能力,因材施教,促其人人成功。所谓主体能力,是主体能动地驾驭外部世界对其才能实际发展的推动作用,从而使其身心得以不断发展的能力。学生的主体能力有高低之分,作为教师要承认这一点,要因材施教。不仅依据受教育者个人身心特点给他们以切合实际的指导,帮助他们达到共同的目标,而且尊重学生的个性,允许其有超常规的发展方向及方式的权利,甚至有暂时落后及至最终发展水平不同的权利,让不同层次的学生获得一次次成功,以期带来更大的成功。正如朱熹所言:“圣人教人,各因其材,大以大成,小以小成,无弃人也。”第三,在语文教学中实施主体地位的途径。1、选择有利于发挥主体地位的课堂教学模式。方法的选择是至关重要的,一套好的教学方法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里介绍几种成功的模式以供选择:(1)钱梦龙的语文讲读课“基本式”,即:自读式――教读式――作业式――复读式。侧重于读书方法的传授与训练。(2)宁鸿彬的五步教学程序,即:通读――质疑――理解――概念――实践。强调以自学为主,注重读书方法的传授。(3)魏书生的六部教学,即:定向――自学――讨论――答题――自测――自结。侧重于自学、自检能力的训练。成功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可以借鉴、采用,但最主要的还是自己去创设一种适合于自己的方法。2、创设有利于发挥主体积极性的语文课堂教学氛围。“亲其师,信其道。”愉悦的心理,是促进高效认知的基础,和谐的课堂氛围能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激发学生的思维,使其不由自主地积极开动脑筋,真正地以主人翁的态度参与学习,而不是静止的旁观。创造良好和谐的课堂氛围可从如下几方面入手:(1)教师的教学作风民主。具有民主作风的教师能与学生和睦相处,使学生的情绪高涨,可以充分地展示自我。(2)教师的教学情感充沛。教师本身的情感及其表达方式会感染学生,引起共鸣。语文教师在这方面可以说是得天独厚的。充分利用教材中文质兼美的课文以情激情,从而烘托气氛,定能获得意外的收获。于漪老师教《,你在哪里》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3)教师的非语言行为生动。通过非语言行为表现文章中的形象,鼓励学生的信心。引发学生的情感,从而活跃气氛。(4)教师创造的教学情境吸引人。3、搞好课堂教学设计。课堂教学设计是教师备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语文课体现“自主学习、自主发展”,实施素质教育的蓝图。因此,搞好教学设计,对提高语文课堂效率是非常重要的。下面仅就阅读课中的“切入”和问题设计谈一下我的做法。第一,“切入”。“切入”即教学的突破口。有人形容:一篇课文就像一块好看的花布,高明的裁缝总是能够就着图案缝制成一件漂亮的衣裳,而他裁下的第一刀(切入),对能否制成一件漂亮的衣服至关重要。现列举“切入”方法如下:1、从题目入手。(1)另拟题目法。请学生给课文另拟题目并说出理由。如《变色龙》改为“看风使舵的人”、“多变的人”等。添加题目法。如让学生给《海燕》加副标题。将《中国石拱桥》的前面加修饰限制成分,成为“……的中国石拱桥”。2、从概括入手。概括即要求学生能够用自己或课文里的最简洁的语言概括课文内容。如《皇帝的新装》归结为一个“骗”字。3、从复述入手。宁鸿彬老师为《七根火柴》设计的创造性复述,可谓典范。学生读课文前,教师提出如下要求:假如有一座博物馆叫“红军博物馆”,假如你是这个博物馆里的一名讲解员,假如在你负责讲解的展台上放着七根火柴,请你以讲解员的身份,用讲解员的口吻,向前来的人们介绍这七根火柴的来历。第二,设计提问。成功的语文课上总是少不了富有启发性的提问,一石激起千层浪,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课堂提问的着眼点一般在以下几处:1、在关键的内容上,如《中国的石拱桥》为何只选赵州桥与卢沟桥为例?多选和少选不行吗?2、在内容的矛盾处。如《分马》中的老孙头属于积极分子,还是落后群众?3、在内容的对比处。如“奥楚蔑洛夫因狗主人的变化,他的态度变来变去,但在不断的变化中,他有没有不变的地方”?4、在课文的重复处。如《七根火柴》中两次出现的“一、二、三、四……”的含义。5、在课文的细节处。如《变色龙》结尾处,狗被带走后,“那群人对着赫留金哈哈大笑”。那群人笑什么呢?为什么笑呢?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深感语文教学任重而道远,探索是没有止境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中国石拱桥教学设计 篇五

一、明确说明对象

当我们读到一篇说明文,首先明确它所介绍的内容是什么,如《看云识天气》讲的是云与天气的关系,《中国石拱桥》为大家介绍的是中国石拱桥的特征,《绿色蝈蝈》让大家了解了蝈蝈的习性、特征等。我们意外发现了题目背后的秘密:大部分说明文的题目都揭示了文章的内容,但这并不是普遍法则。有一篇题目为《假如蜜蜂消失 人类只可再活四年》的说明文,第一个考题便是考查说明文的内容是什么,许多学生将题目抄上,然而文章后面讲的是生态平衡问题,蜜蜂只是其中一个案例。可见,题目不是万能的,前后理解才是硬道理。

二、明确说明对象后,我们就该分析它的特征

一般来说,文章中会出现概括性的语言,例如《中国石拱桥》第二段就为大家介绍了石拱桥的总特征:这种桥不但形式优美,而且结构坚固;第三段为大家说明了石拱桥的历史悠久。相对于桥这种贴近生活的事物而言,克隆技术距离学生的生活就很远了,理解《奇妙的克隆》一文也就力不从心。其实说明文是一种比较容易把握的文体,它的写作目的就是给人以知识或说明事物的状态、性质、功能或阐明道理。在讲授《奇妙的克隆》一文时,我采用自学的方式,但结果却不尽如人意。虽然文章有小标题,但本文为事理说明文,学生却按事物说明文来理解,当然会南辕北辙。此文介绍的是有关克隆技术的知识,四个小标题如果用自己的语言来叙述就是:克隆的含义、克隆的实验、克隆的发展与对克隆技术的思考,所以不要总期待作者直接告诉你哪句是中心句,文章的中心思想是什么,我们还要用理解的眼睛来发现蛛丝马迹。寻找不是制胜的方法,理解才是有效的方向。

三、阅读说明文就要学习说明方法

对于初中生而言,接触的说明文越来越多。每学到一篇,教师可以让学生画表归类,找例句说明并揣摩其作用。例如《中国石拱桥》第五段介绍赵州桥全长50.82米,两端宽9.6米,中部略窄,宽9米。很明显运用的是列数字的说明方法,那作用是什么呢?一般来说,列数字是为了用具体的数字说明此事物的某个特征。

说明文的说明方法都是为说明对象的特征而服务的,要揣摩关键语句。

教师在讲授说明文时自己要先读懂文章,做好教学设计,这样才能带领学生走进文本,获得知识,才能如罗盘,为学生指明学习的方向。

中国石拱桥教学设计 篇六

一、教学情境的创设

创设教学情境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一堂课的开场白很重要,有经验的教师往往用个性化的语言导入,随机引入课件。灵动展现与课文相关的画面,一下子就能把孩子们的眼球吸引住。在建立新概念或新规律之前,教师要千方百计设计一些争待解决的问题,根据语文学科和语文知识的特点,利用各种教学手段,创设、渲染,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点燃学生的思维火花,使其主动思考,积极参与,在感人的环境和氛围中,让学生如同身临其境地感知知识,进而为达到理解和认识的升华打下基础。

二、巧思妙设引入问题

认知冲突是激发学生认知活动的最主要的动力。教师可巧妙地利用知识的内在联系,关节点或易错的地方设疑,从不同方向,不同角度提出一些新颖,富有启发性且难度相当的问题,吸引学生走进以其现有知识不能顺利解决的问题中。当然,设置的问题要生动有趣,要与新知识密切相关,要设疑布阵,造成悬念,要扣人心弦,使学生身临其境,触景生情,此时教师因势利导,巧妙导入新课,就会把学生的学习热情推向高潮,使学生不知不党觉进入新知识的积极探索状态,同时也显得新课导入新颖自然。

三、启发诱导,解决问题

启发诱导,解决问题是教学的重要环节。教师要把精力重点放在启发诱导上,不能滔滔不绝的讲,特别是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更不能包办代替学生解决问题,死记死背问题的答案,只能通过启发诱导,让学生感知新知,尝试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让其体验成功的喜悦,为后继学习积蓄更多更大的经验和力量。那么如何去启发诱导呢?

1.要善于运用科学的适应素质教育的启发诱导方法和形式。

概括地讲,启发诱导的方法一般是:指导学生自学、观察与实验、比较分类与系统化、归纳、演绎、分析与综合、模型化与具体化、联想与猜想等。具体形式表现为语言启发、直观启发、实验、操作启发、对比、类比启发、设问启发、比喻启发等。

2.要善于围绕教学目标将大问题分解成若干个台阶式的小问题。

课堂上常常会出现学生答非所问现象。寻其根源,往往是所提出问题太笼统,指向不明确,问题难度太大等,要克服类似现象发生,教师就要善于把较为笼统,难度较大的问题分解成若干个台阶式的子问题,使问题相关,层层递进,这样学生就有能力沿着这些问题台阶而上,最后攻克总问题。除此之外,还应把握以下几点:一是对问题的设计要具有可接受性,障碍性和探索性。

如讲“中国石拱桥”这篇课文,文中举了两个例子:一个是赵州桥,一个是卢沟桥。那么介绍中国石拱桥为什么举这两个例子呢?我这样理解,中国石拱桥有一部分像赵州桥,另一部分像卢沟桥,所以举这两个例子,大家思考;老师这样理解对不对?问题提出后,激发学生大胆猜想,然后引导学生学会引用课文中的话来证明自己的观点。学生讨论后回答,不对。课文时说“我国的石拱桥几乎到处都有,这些桥大小不一,形式各异,有许多是惊人杰作”。这篇课之所以举这两个例子,是因为这两座桥汇集着中国石拱桥的共同特点,而且又各有各的特色。以上这个问题,学生思考再思考,待他们完全想通了,就像是透过一片清泉,观察水底的五色石子一样的清晰了。

3.要善于创设宽松、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

四、运用新知、拓展创新

学生开始接受新知识不等于形成技能和能力,需要经过识记、理解、掌握、灵活运用知识的内化过程。因此,要让学生在学中练习、练中提高,这也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以训练为主线的教学方法,并且以练习、发现、拓展、再练习、再拓展来拓宽学生的认知领域和思路,由原来的知之不多,转化为知之较多。

五、反馈矫正、激励评价

1.反馈矫正要始终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教师要积极创造条件,抓住各种反馈信息,获取各种反馈,对自己的教学作必要的修改、补充。同时根据信息,对学生给予帮助,使问题得到及时矫正。

2.围绕教学目标,集中反馈矫正,每节课教师可针对教学目标,精心设计适量有代表性题目,由学生独立完成。对有困难的学生,可用合作的方法,力争当堂达标。

3.用激励评价激发学生便大的学习热情。评价是反馈的催化剂,对在反馈过程中表现出色的学生给予适度表扬。对学生表现出的求异思维倍加呵护、鼓励。对学生出现学习上的暂时困难,给予真诚安慰,不伤其自尊和自信,要善于捕捉微小进步和闪光点。如让一个差生用“骄傲”一词说话。他说:“我们班不因有我这个差生而骄傲,而因有我而可卑”。这就说明学生的发散思维,创新能力比较强,教师应大力表扬,树立榜样感染其他学生,将会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六、尝试小结,理论升华

美妙的开头扣人心弦,精彩的小结耐人寻味,教师要把握好每节课的最后时间,精心提炼,有效引导,以完成圆满的心愿。做法有三:一是要明确课堂小结的主要内容。小结的主要内容包括重要概念、阐释、主旨、重要思想方法等。二是要掌握课堂小结的基本方法,常见方法有:谈话式、图表式、议论式、板演式、对比式等。三是有效引导学生尝试小结,在授课完毕,教师要让学生对所学知识再浏览、回顾、感悟,各抒己见,尝试小结,形成共识。教师对教学抽象概括的较为科学的小结,再作进一步修正,补充、完善和必要强调,并对一些教学思想方法,从理论上给予升华。

中国石拱桥教学设计 篇七

关键词:语文教学;课堂教学;理念;改革;发展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2)03-0063-01

自参加新教材培训到实施课程改革以来,我反复学习有关的教育教学理论,深刻领会新课标精神,认真反思自身教学实际,研究学生,探究教法,逐步树立起以学生的终身发展为目的的教学思想,树立起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新的教学理念,在教学实践中积极探索焕发语文课堂活力,有助于学生能力提高与发展的语文课堂教学的新思路、新模式,以训练方法为主的自读课文阅读方法。以感知――探究――反思――延伸为主线的重点篇目学习法,以合作――探究――创造――创新为核心的语文活动课等,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1.用生动灵活的教学方式焕发课堂活力

应试教学课堂围绕知识目标而展开,储存继承前人积累下来的经验和体验,但忽视了学生创新的动机、兴趣、情感、意志。如何激活所需的先前经验,萌动求智欲望呢?新课标要求我们建立以自主、合作、探究为主的教学模式,激活学生好奇心,探究欲,培养学生主动思考、质疑、求索以及善于捕捉新信息的能力,并把这种能力的培养定为课堂教学的终极目的。为此,我仔细研究教育心理,准确把握初中学生的心理特征和思维特点,积极探索有利于激发兴趣、激活思维、激励探讨的课堂教学方法。例如在处理每单元的重点篇目时,我始终采用整体感知――合作探究――反思质疑――拓展延伸的教学模式,根据不同内容精心设计问题,组织课堂教学。

如在《犟龟》一文中 ,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以这样的问题导入课文:同学们,你们知道它吗?传说中,它背起了宇宙大地;它是动物界中的老寿星;它还曾跟兔子赛跑;它是谁呢?然后布置学生组成每四人一个学习小组,准备动物片段的对话表演,可以上讲台,也可以在坐位上;并研究好该种动物的特点、劝阻内容和小乌龟的反应。这样教学,课堂上感受到的是一种亲切、和谐、活跃的气氛。教师已成为学生的亲密朋友,教室也转变成为学生的学堂,学生再也不是僵化呆板、默默无闻的模范听众,他们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展现与培养:或质疑问难,或浮想联翩,或组间交流,或挑战权威。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组际互动,环境互动,在有限的时间内,每一位学生都得到了较为充分的锻炼和表现的机会。教室中再没有阴暗冰冷的 “死角”,课堂上充满着流动的阳光,平等、和谐与交流共存,发现、挑战与沉思同在。活跃的思维,频动的闪光点,让学生成为课堂上真正的主人。教师的授课既源于教材,又不唯教材。师生的情感与个性融在其中,现实的生活进入课堂,学生在互动中求知,在活动中探索,既轻松地掌握了知识,又潜移默化地培养了能力。学生的整体素质有了质的提高,语文课堂真正焕发出它应有的活力。

2.用先进的教学手段提高学习效率

现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飞速发展,要求具有新鲜活力的语文课堂不仅要有教学模式的转变,学生思维的开启,更要有引导学生学会学习,掌握丰富的语文知识并获取叩开知识大门金钥匙的课堂教学效果。这是新课标对语文课程的基本要求,也是语文学科工具性与人文性特点的集中体现。

利用先进的教学手段,一改以往主要靠口头语言和文字符号传授知识的传统模式,打破了封闭式的死水一潭的教学状态,以其鲜明的直观形象,加深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理解,以其多变的手段,促进学生积极的思维,从而使教学得以化繁为简,变难为易,有效地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如在学习《中国石拱桥》一文中,由于学生对石拱桥知之甚少,无法理解中国石拱桥的的造型特征,结构特征和制作特征。于是我利用CAI课件,形象地向学生展示赵州桥、卢沟桥以及其他一些古代、现代的典型拱桥的画面。学生兴趣盎然的边听着教师讲解,边欣赏各式各样的拱桥,研究它们的形式、结构、装饰等。由于强化了对实物的感受,又经过分析、比较,学生们终于理解了中国石拱桥的优美,坚固,精巧的特征。

应试教学课堂总是教师比比划划,总是在如何把知识线条明晰化上动心思,在学习中学生不能亲自体验到获得知识的过程与乐趣,其接受知识的过程间接而单一。新课程要求课堂要以更新教学手段为重点,借助各种媒体和教学资源让学生自主体验、感受,使得师生在探索中经验共享。信息时代多样的媒体和无所不在的网络正好为我们扩展课堂教学的领域,拓宽摄取知识的渠道, 实现提高学生信息素养,开发学生的探究能力、学习能力、合作能力、创造能力提供了一个可操作的平台。

教学中,一改过去课堂上过于注重知识传授,内容上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结构上过于强调学科本位,实施中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等状况,仔细研究教材内容,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将学生从原有的课堂圈子中“解放”出来,调动学生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使他们能够在自主探究与交流的过程中,不断挑战自我,扩展创造性思维。

3.用扎实的基本功训练,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优化课堂教学结构的关键在于学生参与教学的全过程,而这个教学过程是教师帮助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年级学生应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阅读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以及查字典理解文章词句的意思。高年级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学习作者的一些表达方法。语文学习都要注意突出学生的语文实践活动,老师决不能越俎代庖,把教学参考书以及教师自己的认识强灌给学生,而是要让学生扎扎实实地读书,读好教材,深入到课文中。在教学中,要给学生充分的读书时间,把读书体会品味的自交给学生 。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鼓励学生的求异思维,鼓励那些与众不同的见解。在教学中,教师应该设计一些有利于学生多角度思考的问题。我们在学习和生活中要因势利导,学习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像这样的教学设计,有利于开拓学生思维的空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创新意识的培养也就蕴含其中了。

语文课必须扎扎实实地进行语言文字训练,要让学生学会查工具书、查资料,从最基础的字词句入手,然后到篇章。这里值得注意的是要坚决反对死记硬背,特别是摒弃背词语解释、中心思想、段落大意的做法。教师对教材要烂熟于心,要钻研教材,要通过自己对教材的把握,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把教材教活,让学生把教材学活,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合格的人才。

参考文献:

[1]《新课程的理念与创新》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6

最新范文

找次品教学设计【优秀7篇】12-14

《小英雄雨来》教学设计【精选9篇】12-14

二年级数学《7的乘法口诀》教学设计(优12-14

《颐和园》教学设计(4篇)12-14

减少垃圾及重新使用教学设计最新10篇12-14

杜甫《月夜》教学设计【5篇】12-14

六年级语文18课《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教12-14

人教版第四课洋务运动教学设计优秀6篇12-14

《相反数》教学设计精选6篇12-14

《道德与法治》教学设计最新4篇12-14

78 807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