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反数教案 《相反数》教学设计精选6篇

2023-12-14 07:51:43

这里是书包范文精心整编的《相反数》教学设计精选6篇,让您更全面的了解相反数教案的相关知识。

相反数教案 篇一

那种“满堂灌”、“填鸭式”,教师的教学用具也不仅仅是一支粉笔、

一 一本教案、另加一块小黑板。现代信息技术给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带

来巨大的变革,为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提供了创新的媒介。作为一个

初中数学教师,如何运用电教手段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改进学

生学习数学的方法,培养学生探究数学问题的能力,并努力使教法和

学法实现和谐的统一,近年来,我作了一些探究和尝试。

一、运用电教手段,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数学

学习兴趣

学生的学习动机是在学习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这就要求

教师有计划、有目的地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比较具体地感受到所学

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从而产生多种多样的学习需要,并促进这

些需要转化为正确的学习动机,这样才能使学生始终保持自觉的、积

极的学习状态。

在七年级平面几何《引言》教学中,我设计了用多媒体展示现实

生活中许多常见的精美图案,让学生体会几何图形的美,同时使学生

? 领会到几何图形的实用价值,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然后,让学生运

‘ 用学过的点、线、面、体知识,动手设计并给画一幅美丽的图案。

法国教育家卢梭说得好:“教育的艺术是使学生喜欢你所教的东西。”

初中生已经不像小学儿童那样偏重于情感上的依赖,而是开始有了较

高的独立评价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除了采取经常对学生进行前途教育,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还应养成学生的良好学

习习’溃。组织课外兴趣小组等手段,更重要的是要善于运用电教手段,

合理安排教学内容,灵活运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例如,《相反数》

一节教学中可设计一条数轴,在数轴上设计两个对称运动的物体,旁

边的数据显示物体运动的单位长度,引入“相反数”的概念,加深学

生对知识的理解,寓教于乐,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运用电教手段,优化学生数学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数学逻

辑思维能力

优化学生的数学学习方法,就是运用电教手段,在优化

教法的同时,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创设符合学生发展规律,充分发

挥学生主动性和能动性,保持学生最佳学习心态,并使之成为和谐统

一的情景、方式和方法。

在初中数学课堂中,通过优化教法,改进学生的学习方法,运用

电教手段,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我着重从以下几方面作了尝试。

l、抽象概念形象化,帮助学生识记、理解。如:在学习绝对值

概念时,可以制作一个课件,上面演示一个动画过程,一个小球从“-5”

这个数表示的位置沿着直线向原点运动,旁边的数据显示其滚动过的

距离。让学生从物体的运动过程中和运动的结果来理解绝对值的几何

意义,从而正确理解绝对值的概忿。在讲二次函数fftj,t念时,也可以

制作如下课件,多媒体上显示一个动画过程,一个小球沿着斜坡向下

滚动,旁边的数据显示其速度和滚动过的距离,让学生来测定小球沿

斜坡下滑时其速度与距离之间的关系,从对客观事物的测量、实践中

得到对函数概念的理解。“任何抽象的、枯燥的东西应该都可以具体化、生动化。”新时代的教师应充分运用电教手段来实现它,只有这

样,舒展心灵的教学艺术才会源源不断。

2、动静结合,变换图形,帮助学生思考。几何图形的变换在数

学教学中有着重要位置,通过图形的变换,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

一 兴趣,同时可以促进学生思考,锻炼学生的思维。当然,解决数学问

‘ 题的方法很多,课件的设计也要根据具体的数学问题进行设计,以求

最佳的教学效果。

三、运用电教手段着力提高学生探究数学问题的能力

世界著名

的数学家和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说:“学生学习数学的唯一正确的

方法是实行‘再创造’,也就是要学的东西由学生自己发现或创造出

来。教师的任务是引导和帮助学生去进行再创造,而不是把现成的结

论灌输给学生。”

学生数学能力的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借助电教手段可促进学生

数学能力的提高,但电教手段不是唯一的手段,影响学生数学能力的

相反数教案 篇二

教学目的

1、使学生理解同类项的意义。

2、使学生掌握合并同类项法则,并应用合并同类项。

3、通过合并同类项的学习,培养学生观察与分类归纳能力。

教学分析

重点:同类项的概念,合并同类项的方法。

难点:多字母同类项的判别与合并。

突破:理解同类项的概念的两个特性,合并同类项,就是合并它们的系数。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回答下列单项式的系数

-4ab2,10x2,-2x,abc,-y3z,2r

2、什么叫多项式?什么叫多项式的项?

3、列代数式:每本练习本x元,王强买5本,张华买2本,两人一共花多少钱?王强比张华多花多少钱?

二、新授

1、引入

问:5x+2x=?5x-2x=?

5x看成是x的5倍,2x看成是x的2倍,所以和是x的7倍,也可逆向运用分配律:5x+2x=(5+2)x,后面的也是一样。

同样,根据分配律有,

-4ab2+3ab2=(-4+3)ab2

以上两项,所含有的字母相同,相同字母的指数也相同。

2、给出同类项的概念

多项式中所含有的字母相同,并且相同字母的指数也相同的项,叫做同类项,几个常数项也是同类项。

例1(P153练习1)回答

找出多项式2x2-5x+x2+4x-3x2-2中的同类项。

有两个特征:(1)各项中所含有的字母相同,(2)相同字母的指数分别相同。(与系数无关,与字母的顺序无关。)

3、合并同类项、合并同类项法则和根据。

(1)、把多项式中的同类项合并成一项,叫做合并同类项

(2)同类项的系数相加,所得的结果作为系数,字母和字母的指数不变。

(3)根据:分配律

例2(P153例2)

合并多项式4x2-8x+5-3x2+6x-2的同类项。

(结果为x2-2x+3,解见P153)

例3(P153例3)

合并多项式4a2+3b2+2ab-4a2-3b2的同类项。

析:4a2与-4a2这一对同类项的系数是互为相反数,合并后这两项就互相抵消,结果为0。

解:(见教材P154)

三、练习P153:3,4。

四、小结

要抓住同类项的特征,又要知道合并时只能合并系数。

五、作业

1、P156:A:4。B:1

相反数教案 篇三

关键词:班主任;培养;育好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1-094-01

教师设计教案的过程是教学艺术的创造过程,优化的教学程序是教师教学设计的能力体现与教学理念的展示过程,也是学生获得数学知识和科学方法、领略数学思想p探求真理的过程。教学过程中教学理念和课堂教学的结构层次分明,教学各个板块的时间分配得当。尤其是导入的设计,重p难点突破的设计,课堂教学结构的设计更应有详细的介绍。教学中应多设计一些有思维力度的问题来激活学生的思维,迅速调节课堂气氛,使学生随时处于一种饱满的热情中。本文以《有理数乘法法则》为例:我是这样设计的:

一、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目标

识记:有理数乘法法则。

理解:有理数乘法法则,两个有理数相乘,积的符号如何确定,建立初步的数感。

运用:能正确使用有理数乘法法则进行乘法运算。

2、过程性目标

经历实际问题抽象为代数问题的过程,经历对有理数乘法法则的探索过程,加深对法则的理解和正确使用。

3、自主学习

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观察、归纳、猜测、验证的能力。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感受成功的喜悦,建立自信。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有理数乘法法则的运用。

难点:经历法则的探索过程,加深对法则的理解。

三、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1)利用多媒体课件演示:秀丽的风景,一列火车飞驰而去,一只可爱的小甲虫,从路标牌出发,沿东西走向的铁轨爬行让学生观察图中看到的景物,进行联想回答。

问题1:小甲虫以3mMmin的速度向东爬行2min,那么它现在位于原来位置的哪个方向?相距多少米?

学生思考、讨论,列出算式:3×2=6 m

能用数轴来表示这一事实吗?动手画一画。

问题2:小甲虫以3mMmin的速度向西爬行2min,那么结果有何变化?

学生模仿问题1进行讨论和探究、交流,分析位置的方向、距离有何变化。

列出算式:(-3)×2=-6(m)

要求学生再用数轴表示该式的意义。

2、交流探讨

引导学生比较两个算式,左边的因数有什么不同,右边得到的积有什么不同。学生展开讨论。

由学生讨论概括出下面的一般规则:两数相乘,若把一个因数换成它的相反数,则所得的积是原来的积相反数。

【提示】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和尝试,并通过数轴来探求和发现规律:两数相乘,若把一个因数换成它的相反数,则所得的积也是原来的积的相反数。

(1)、试一试:用上面得到的规律计算。

①3×(-2)=?把它与3×2=6进行比较会有什么结果?

②(-3)×(-2)=?把它与(-3)×2=-6进行比较,结果如何?

③(-3)×0=?

④0×2=?

让学生经历动手尝试和探讨的过程,教学中应注意引导学生利用上面获得的规律来解释,并要求学生能模仿问题1和问题2设计这4个式子所能表示的实际意义,并得出后两个式子的结果,加深对有理数乘法的理解。

【提示】让学生经历动手尝试和探索的过程,为进一步探索和概括有理数乘法法则奠定基础。引导学生运用上面发现的规律,验证和解释两个数相乘的结果和符号以及对算式的实际意义展开讨论,培养学生合作能力、交流思维过程的能力,以及用数学来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2)、仔细观察上面的几个算式,你会发现什么规律?讨论:怎样确定两个有理数的积的符号?有一个因数是0时结果怎样?

【提示】用“发现法”开启学生的思维,运用共同讨论、观察、探究和发现规律,学习用推理的思维方法去思考问题,主动寻求事物的一般规律。发现和概括出如何确定两个有理数的积的符号,从中探求规律,理解并得出有理数乘法法则。

3、运用和巩固

(1)、学生接力赛

规则:每组先选一个代表进行扮演,做错时由本组同学改正,直至做对后再选另一个同学做第二题,又快有正确的组获胜,给予加分或扣分。

用多媒体出式练习题:教材第64页练习2中选8道题编成两组进行游戏。

(2)、抢答:用多媒体出示(教材第64页练习3)

①3×(-1) ②(-5)×(-1) ③×(-1) ④0×(-1)

⑤(-6)×1 ⑥0×1 ⑦2×1 ⑧1×(-1)

观察上述结论,启发学生归纳得出结论:一个数乘-1,得到的积是什么?一个数乘1呢?

【提示】从特殊到一般,再从一般到特殊,树立辩证思维的观点,观察练习3的特点,结合想一想的问题,从特殊情况出发,探讨寻求一般规律。课堂上这种辩证思想的渗透,其目的是使学生逐步感知研究数学问题的一些基本方法。

4、课堂小结和回顾

(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知识?本节课的学习活动中你最大收获是什么?

引导学生把有理数乘法和加法法则进行比较,归纳异同,使知识系统化。

(2)请同学们评价一下,哪位同学在这结课中表现最优秀?

(3)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活动,你还有什么疑虑和思考?

5、延伸与拓展

(1)、选择题

①两个有理数的和是负数,积是正数,则这两个有理数是

( )

A.两个正数 B.两个负数

C.一正一负 D.两个正数或两个负数

②两个有理数的和是0,积为负数,则这两有理数是( )

A.互为倒数 B.互为相反数 C. 有一个为0 D.两个负数

在数学教学中,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和应用技能,而且要重视对学生的数学思维方法和创造思维能力的培养。学习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体验问题解决的过程,使学生在学习中感受成功的喜悦,建立自信,从而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

此外,开放式教学模式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从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已有的经验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学习的情境,引导学生通过思考、实践、交流,从而学会学习,学会思考,获得知识,掌握技能。

参考文献:

[1] 赵光千。李亚英等编著光明日报出版社出版的《有效上课》

相反数教案 篇四

第1课3.1整式(1)

教学目的

1、使学生理解单项式的概念。

2、会准确地迅速地确定一个单项式的系数和次数。

3、通过单项式概念形成过程的教学,培养学生分析的归纳的能力。

教学分析

重点:单项式的概念,单项式的系数和次数。

难点:单项式的系数是负数或分数时,学生会漏掉“—”号或分母。

教学过程

一、复习

用代数式填空:

1、校园里一圆环花坛,其大圆半径是a米,小圆半径比大圆半径是少5米,则圆环的圆周长为米。

2、高为h,底圆半径为R的圆柱体的体积是。

3、长方形的长与宽分别是a,b,则其面积为。

4、边长为x的正方形,其周长是,面积是。

5、n表示一个数,则它的相反数可记为。

6、与m的积等于1的数为。

(答:1、[2a+2(a-5)]2、R2h3、ab4、4x,x2

5、-n6、)

二、新授

上面1是个含有括号,又含有加减运算的代数式,能不能把它化为比较简单的形式?要解决这个问题,就要研究如何去括号,如何进行加减运算,这正是本章学习的内容。

下面我们看2、3、4、5中的代数式,分析它们的组成找出它们共同的特点。

式子R2h是由数字字母R、h组成的,它是与2个R以及h的积。

式子ab是由数字1,字母a、b组成的,它表示1与a、b的积。

式子4x是由数字4与字母x组成的,它表示4与x的积。

式子x2是由数字1与字母x组成的,它表示1与2个x的积。

式子-n是由数字-1与字母n组成的,它表示-1与n的积。

由此归纳出它们都是数与字母的积的代数式。

单项式的定义:数字与字母的积的代数式叫做单项式。(单独的一个数或一个字母也叫单项式。)

给出系数和次数的概念

单项式系数:单项式中的数字因数叫做单项式的系数。

单项式次数:单项式中的所有字母的指数和。(p142)

三、练习

P143练习1,2,3。

四、小结

什么是单项式?什么是单项式系数?什么是单项式次数?

五、作业

1、P148A:6,7,8,9。

相反数教案 篇五

一、运用电教手段,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学生的学习动机是在学习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这就要求教师有计划、有目的地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比较具体地感受到所学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从而产生多种多样的学习需要,并促进这些需要转化为正确的学习动机,这样才能使学生始终保持自觉的、积极的学习状态。

在七年级平面几何《引言》教学中,我设计了用多媒体展示现实生活中许多常见的精美图案,让学生体会几何图形的美,同时使学生?领会到几何图形的实用价值,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然后,让学生运用学过的点、线、面、体知识,动手设计并给画一幅美丽的图案。法国教育家卢梭说得好:“教育的艺术是使学生喜欢你所教的东西。”初中生已经不像小学儿童那样偏重于情感上的依赖,而是开始有了较高的独立评价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除采取经常对学生进行前途教育,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还应养成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溃。组织课外兴趣小组等手段,更重要的是要善于运用电教手段,合理安排教学内容,灵活运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例如,《相反数》一节教学中可设计一条数轴,在数轴上设计两个对称运动的物体,旁边的数据显示物体运动的单位长度,引入“相反数”的概念,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寓教于乐,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运用电教手段,优化学生数学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能力

优化学生的数学学习方法,就是运用电教手段,在优化教法的同时,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创设符合学生发展规律,充分发挥学生主动性和能动性,保持学生最佳学习心态,并使之成为和谐统一的情景、方式和方法。 在初中数学课堂中,通过优化教法,改进学生的学习方法,运用电教手段,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我着重从以下几方面作了尝试。

l、抽象概念形象化,帮助学生识记、理解。如:在学习绝对值概念时,可以制作一个课件,上面演示一个动画过程,一个小球从“-5”这个数表示的位置沿着直线向原点运动,旁边的数据显示其滚动过的距离。让学生从物体的运动过程中和运动的结果来理解绝对值的几何意义,从而正确理解绝对值的概忿。在讲二次函数fftj,t念时,也可以制作如下课件,多媒体上显示一个动画过程,一个小球沿着斜坡向下滚动,旁边的数据显示其速度和滚动过的距离,让学生来测定小球沿斜坡下滑时其速度与距离之间的关系,从对客观事物的测量、实践中得到对函数概念的理解。“任何抽象的、枯燥的东西应该都可以具体化、生动化。”新时代的教师应充分运用电教手段来实现它,只有这样,舒展心灵的教学艺术才会源源不断。

2、动静结合,变换图形,帮助学生思考。几何图形的变换在数学教学中有着重要位置,通过图形的变换,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一兴趣,同时可以促进学生思考,锻炼学生的思维。当然,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很多,课件的设计也要根据具体的数学问题进行设计,以求最佳的教学效果。

三、运用电教手段着力提高学生探究数学问题的能力 世界著名

相反数教案 篇六

【关键词】初中数学 思想方法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数学《新课程标准》中指出: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目前初中阶段,主要数学思想方法有:数形结合的思想、分类讨论的思想、整体思想、化归的思想、转化思想、归纳思想、类比的思想、函数的思想、辩证思想、、方程与函数的思想方法等。

新课程把数学思想、方法作为基础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数学《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来,这不仅是课标体现义务教育性质的重要表现,也是对学生实施创新教育、培训创新思维的重要保证。新教材内容的编写也着重突出了数学思想和方法。同时,在教师教学参考书中提示教师随时注意渗透基本数学思想和方法,为教师进行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提供了方便。

下面就初中思想方法的教学谈几点浅见。

一、在数学概念的建立过程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

数学概念的建立过程主要表现为概念的形成和概念的同化过程,前者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的,通过对具体事例分析、抽象、概括出他们的本质属性,从而形成数学概念;后者是以间接经验为基础,是用已经学过的概念去学习新的概念。

在初中数学中,概念的形成和同化的过程,渗透了许多的数学思想方法,教师要在教学中,从概念的引入、理解、深化和应用等各个阶段,适时适度地渗透数学思想方法。

如:在讲解绝对值概念时,可以通过一对互为相反数(如5和-5),让学生在数轴上表示出来(即指出对应的两点表示5和-5),通过这两点到原点的距离相等,使学生对绝对值的概念有个感性认识。进而用字母表示数,使学生对绝对值概念的认识上升到理性阶段,从而可以概括出绝对值的概念。在整个过程中,渗透了对应的思想,数形结合的思想和由具体到抽象的概括的方法。如果要深层次从一个数的性质角度考虑就可得到:

二、在法则、公式、定理的建立和推导过程中,体现数学思想方法

数学课本中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法则、公式和定理都是经过整理而成的精炼的结论,隐去了科学家发现和推导的整个思维过程。如果教师讲授时着意体现出法则、公式、定理的发现和推导过程所反映的数学思想,将有利于学生对法则、公式和定理的理解,优化学生所学知识的组织方式,发展学生数学思维,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在讲授有理数减法法则和除法法则时,通过对“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除以一个数等于乘以这个数的倒数”的讲解,使学生从中意识到,有理数减法可以以相反数为媒介转化为加法;除法可以以倒数为媒介转化为乘法。这一个转化过程充分体现了化归思想和辩证统一思想。

在讲解圆周角定理证明时,启发学生指出圆心与圆周角的所有可能的位置关系。学生不难发现他们的位置关系有三种:①圆心在圆周角一边上;②圆心在圆周角的内部;③圆心在圆周角的外部。因此,要证明圆周角定理必须要分这三种情况进行讨论。这就体现出分类的思想方法。

三、在解题教学中,突出数学思想方法

数学思想方法是以教材中数学素材为载体,它贯穿于问题的发现和解决的全过程。教材中的例题不仅具有典型型和代表性,而且还隐含着丰富的数学思想方法。在初中数学中,概念的形成和同化的过程,渗透了许多的数学思想方法,教师要在教学中,从概念的引入、理解、深化和应用等各个阶段,适时适度地渗透数学思想方法。

例1 解不等式3(1-x)﹤2(x+9),并把它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出来。

教师在讲解本例时,可先从一元一次方程入手,将不等式的解法与方程进行对比,找出它们在解法上的异同点。

解方程:3(1-X)=2(x+9),并在数轴上表示它的解。

解:去括号,得:3-3X=2X+18

移项,得:-3x-2x=18-3;合并同类项,得:-5X=15;

系数化成1,得,x=-3(如下图)。

解不等式3(1-x)﹤2(x+9),并把它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出来。

解:去括号,得:3-3X

这种讲法突出了类比思想,通过类比不仅使学生认识到解一元一次不等式和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步骤是类似的,而且突出了当不等式两边都乘以(或除以)同一负数时,不等号方向要改变的这一不同点,从而加深了学生对不等式解法的理解。

总之,数学教材中蕴含着极其丰富的数学思想方法。作为一名数学教师在教学中应站在方法论的角度,从每篇教案的精心设计到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都要有计划,有步骤地安排好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在指导学生解题时应着重加强数学思想方法的指导。这样做,不仅可以避免“题海战”,减轻学生学习负担,达到提高数学教学质量的近期目标,而且对于全面提高学生数学素质具有长远意义。

参考文献:

最新范文

人教版第四课洋务运动教学设计优秀6篇12-14

《道德与法治》教学设计最新4篇12-14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教学设12-13

丰收了中班社会活动设计【优秀4篇】12-13

小学课外阅读教学设计(优秀4篇)12-13

四年级下册语文《七月的天山》教学设计12-13

课堂教学设计【优秀3篇】12-13

磁体与磁场教学设计【优秀8篇】12-13

《孔乙己》教学设计(6篇)12-13

小学英语三年级上册教学设计优秀7篇12-13

78 806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