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课堂 课堂教学设计【优秀3篇】

2023-12-13 18:55:00

为了确保事情或工作有序有力开展,往往需要预先制定好方案,方案是有很强可操作性的书面计划。那么大家知道方案怎么写才规范吗?下面是书包范文为小伙伴们整理的课堂教学设计【优秀3篇】,希望能够对您的写作有一些帮助。

课堂教学设计 篇一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关注自然、关注生活,培养学生细心观察、勤于思考的习惯。

2.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写作的意识,明了写作与生活的关系,增强用语言文字表达思想感情的信心。

3.引导学生从平凡的生活中捕捉美好、有趣、有意义的瞬间,记录自己的感受体验。

【教学重难点】

1.引导学生从平凡的生活中捕捉美好、有趣、有意义的瞬间,记录自己的感受体验。引导学生关注自然、关注生活,培养学生细心观察、勤于思考的习惯。

2.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写作的意识,明了写作与生活的关系,增强用语言文字表达思想感情的信心。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1课时

【课时目标】

1.学会观察生活、感受生活,从生活中发现自然之美、人情之美。

2.学会从身边的事写起,写自己最熟悉的人和事,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生活需要我们细心观察,才能发现它的有趣。下面这些场景或细节,你是否注意过呢?

课件出示:

1.妈妈是如何在忙忙碌碌中度过一天的?

2.爸爸每天到家后第一件事做什么?

3.校园里最安静的角落在哪里?

4.你哪个朋友的名字比较有特点?

5.你的同学进教室时,开门、关门的方式各有什么特点?

6.你的语文老师最喜欢穿什么颜色、什么样式的衣服?

(师指名作答,并对学生的回答简要点评)

师:由此看来,有不少同学对生活观察得还不够细致。进入中学阶段,老师希望大家都成为生活的有心人,用心观察和感受生活中的方方面面,这对我们学习语文很有帮助。

刚才给大家的几个小测试来自教材P17的知识短文《热爱生活,热爱写作》,大家可以打开教材阅读这页的知识短文,总结这个知识短文讲了哪几个方面的内容。

预设

(1)写作是生活中与人沟通、交流、分享信息的一种方式。

(2)写作就像我们平常说话一样,写作就是用笔来说话。话说好了,写作也就不是什么难事了。

(3)要做生活中的有心人,要学会观察、积累,勤于思考。

(4)应该写有趣的、有意义的或印象深刻的事情、人、物。

(5)写作还能训练人的思维。

师小结:这也就是说,我们要热爱生活,因为写作的源泉就是生活;我们还要热爱写作,因为写作是很重要的语文素养。

【设计意图】用几个小问题测试学生对生活的观察能力,是为了警示学生观察生活的重要性;引导学生阅读知识短文,是为了让学生意识到写作的重要性,并明确写作与生活的关系。

二、热爱生活,积累素材

师:有的同学,提到作文就头痛,望着题目就发蒙,主要是因为无话可说;而有的同学,总有写不完的新鲜事,生动有趣的文章还能得到老师的表扬,同学的羡慕。我想,两者的区别主要在于,是否有一双慧眼,是否有一颗敏感的心,是否善于观察和感悟生活,并从中选择贴切的素材,表达我们阳光向上的人生志向和情趣。

现在请同学们思考一下,你的作文素材是通过什么方式积累来的?

(生发言后,师归纳)

预设

留心观察生活,多读多记,摘抄,有灵感时随身记……

课件出示:

(1)留心细心,观察生活。

(2)用心思考,感悟生活。

(3)广泛阅读,丰富生活。

(4)多记多写,美化生活。

……

师:大家的发言,让老师想起了李贺“锦囊”的故事、梅尧臣“诗袋”的故事及陶宗仪“瓦罐”的故事,让我们看看这些名人大家是怎样积累素材的呢?

课件出示:

唐代诗人李贺,为了把诗写好,每天起得很早,带上仆人、锦囊,骑上一匹瘦马,到处漫游。

一路上,他细心观察和了解自然风物,即景吟诗,每逢想出佳句就写在纸条上,放入锦囊之中。就这样从早到晚坚持积累生活素材,勤奋地进行诗歌创作。

正因为李贺不辞辛劳,精雕细琢,才使得他的诗篇千年传诵。

宋代著名的诗人梅尧臣,凡外出游玩或访亲会友时,总是随身带着一个号称“诗袋”的布袋。看到什么新鲜的事或美丽的风景,有时成句,有时成诗,立即用笔在纸上记下,把它投入袋中。长此以往,梅尧臣的诗作获得了很高的成就。

元末明初的文学家陶宗仪,他积累资料的办法既不是“锦囊”和“诗袋”,也不是现代的“卡片箱”,而是一只奇妙的“瓦罐”。

他曾在松江隐居过,那时,他一边参加农业劳动,一边利用休息时间在树荫下捋摘树叶,记录他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然后将这些树叶放入家中的瓦罐里。日积月累,年复一年,十年竟积累下十几大罐。后来,他就用这些积累的资料写成了一部共有三十卷的巨著《南村辍耕录》。

师小结:同学们,中学时代是人生路途中一个新的时期,我们的情感在丰富,心智在成熟,认知能力在提高,我们的生活正在悄然发生着变化。丰富多彩的生活,既简单又复杂,既平凡又伟大!家庭让我们感受亲情的温馨与美好,校园让我们体验成长的快乐与烦恼,而社会生活则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展现自己、磨砺自己的舞台。让我们热爱生活,在生活中发现自然之美、人情之美;让我们热爱写作,在写作中提升能力,进一步完善自我吧。

【设计意图】生活犹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水,源泉丰盈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涓涓不息。此环节的交流与讨论,旨在帮助学生打通生活与作文素材的通道,认识生活与写作的关系,引导学生从生活中积累素材,热爱生活,热爱写作。

三、写作指导

1.技巧归纳

师:罗丹说,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来说,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最近,你留心观察生活了吗?你发现你周围的生活有什么变化了吗?

(生讨论后回答)

预设

(1)植物大多都出现了落叶现象,一些植物的叶子由绿色变成了黄色;

(2)桂花飘香,菊花争艳,一串红、鸡冠花等花儿也开放了;

(3)果园和田野里一片丰收的'景象;

(4)天气转凉,空气变干燥,气温冷热交替频繁;

(5)白天逐渐变短;

……

师:现在已经步入秋天了,这是一个多彩的季节,秋高气爽,黄叶翻飞,大自然向我们展示了另一番多彩的景致。你能把这些变化写下来吗?写作之前,我们先回顾本单元课文里的写景精彩片段,总结概括写景的技巧。

课件出示:

写景的技巧

1.抓住景物特点。如《济南的冬天》就抓住了济南冬天“温晴”的特点来写。观察家乡九月份的气候和景物特点,可以从景物本身的色、状、形、味等方面来描写,也可以从自己的感受(如穿戴)等方面来描写。

2.合理选择写作手法。在具体描写中,还应根据事物的具体情况,综合运用多种描写方法,并抓住事物的特点,恰当地运用词语,贴切地采用修辞手法及叙述、描写、抒情等表达方式,具体描绘出事物的特征,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3.合理安排写作顺序。按一定次序写景状物,可以让文章更有条理。如《春》中“春花图”按照由高到低的空间顺序写花,《济南的冬天》中写“薄雪覆盖下的小山”时按照由高到低的顺序写山,《雨的四季》按照四季变化的时间顺序写不同季节雨的不同特点。

1.范文展示

课件出示:

秋天的花

秋天是花的季节。你瞧,尽管许多花都凋谢了,但月季花仍然在露出笑脸,耐寒傲霜的菊花才刚刚开放。菊花虽然没有牡丹那么富贵高雅,也没有玫瑰那么芬芳,但是它是秋天的象征。瞧,那黄的赛金、白的如雪、粉的似霞的菊花,你不让我、我不让你地开着,有的像扁盘,有的像无数条龙在空中飞舞,还有的一下子开放出千千万万朵小菊花,好似满天的星星降落于地面。它总是以自己纯洁、朴实的高尚品质装点着秋天这个美丽的季节。

秋天来了

秋天来啦,枫树戴上红色的手套,菊花姑娘穿上五彩的裙子,银杏扇着风,正等着迎接丰收的到来。秋天来啦,大雁排成“人”字往南飞,它扇动翅膀,好像在和大家告别。秋天来啦,大树写了秋天的信找秋风姐姐帮忙寄信,寄给松鼠,松鼠看了,赶快准备好松果过冬;寄给小燕子,燕子看了,赶快把窝用草盖得严严实实的,准备过冬;寄给小蛇,小蛇看了,赶快回洞冬眠;寄给小鱼,小鱼看了,马上游向热带取暖;寄给小朋友,小朋友看了,马上跑回家,穿上毛衣,跑到花园里面玩耍。秋天来啦,葡萄挂满了枝藤,红的、紫的、白的、淡绿的、紫红的,五颜六色,美丽极了;苹果一个个咧开嘴笑,正等着让人去采摘呢;玉米戴上金灿灿的帽子,告诉大家收获的季节到了。

俗话说:一叶知秋。

早晨,门前的老槐树上,几片枯黄的树叶被风吹落,在空中旋转飘舞,打了几个滚儿,缓缓落地。

奶奶说:“天气转凉,快立秋了吧!”我翻开了日历,发现今天正是立秋。望着蔚蓝色的天空,是那么的干净,我想这就是秋天的样子吧。

秋,不仅给我们带来了凉爽的风,还给我们带来了丰收的喜悦。原野上的小草,不再像春天那样娇嫩,夏天那么翠绿,草尖上泛起了一片片淡黄;牧童悠闲地赶着牛群在放牧。田野里秋实累累,生机盎然:沉甸甸的棉桃压弯了枝头,好像一个个铜铃铛;火红的高粱低下了头,好像在向我敬礼;成熟了的水稻也怀揣着丰收的喜悦;就连田埂上的狗尾巴草也着实垂下了脑袋;芝麻却追着花儿直往上蹿。我不禁感叹,秋天真美!

3.写作实践

学生现场完成写作实践一的片段写作。

4.教师点评

师检查并点评学生的习作。

点评标准:(1)特征突出;(2)层次清晰;(3)描写细致;(4)语言优美。

师小结:生活就像五彩的万花筒,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写作素材。正如朱熹所说:“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只要我们在生活中学会观察、学会积累,做生活的有心人,用在课文中学到的写作技巧把生活中自己的点点滴滴、喜怒哀乐记载下来,有了“源头活水”,我们的写作必定越来越轻松,越来越享受。

【设计意图】在谈话交流中搜集整理素材,从课文、范文中学习写作技巧,在具体点评要求里明确写作方向,只为一层层搭设台阶,帮助学生降低写作难度,引导学生一步步深入,观察生活,热爱写作。

四、学以致用

师:这个秋天对大家来说是新鲜的,认识了新的老师,新的同学,融入了新的集体。此时此刻,一定有许多见闻、感受、想法令你印象深刻,请同学们畅所欲言。(生自由交流)同学们的见闻、感受和想法的确很丰富,老师建议大家围绕自己感受最深的某一点来说。例如,我们可以参考以下话题:

课件出示:

参考话题

1.新的校园,新的环境

2.我是中学生了,感觉真棒

3.我的新同桌真幽默

4.校园里有这么一个有趣的地方

(生选择一个话题互相讨论并讲述,教师点评)

提示:可从人、事、景、情、理五个方面简要评议。

师:同学们讨论得很热烈,那么,让我们根据刚才在写作实践一中学到的方法、经验,课下完成写作实践二,把你的所见所想写下来吧。

【设计意图】这是教材中三道写作实践里最容易写的一道题,因为它贴近学生生活,学生有话可说,所以安排为课后写作训练。为预防选择素材的面撒得太广,造成重点不突出,此环节设计了必要的限定与帮助,用以激发学生作文的兴趣和自信心,积极参与作文实践。

五、布置作业

课后完成教材P18写作实践二。

要求:(1)明确写作中心;(2)写出真情实感。

第2课时

【课时目标】

1.通过析读例文,引导学生用心观察和体验生活,发现生活之美。

2.学习写记人叙事的文章,学会捕捉生活中的精彩瞬间,记录自己的感受和体验。

【教学过程】

一、展示交流

师:上节课课后,我让大家写写进入初中后新的见闻、感受和想法。这节课,我们首先一起来对自己的习作进行诊断,方法如下:

课件出示:

诊断方法

1.是否有错别字、语病或标点符号误用?

2.作文是否扣住了“新”字?中心是否明确?

3.材料是否典型,是否有真情实感?

4.条理是否清晰?

5.语言是否流畅?表述是否精确?

1.师指名学生谈谈自己的诊断结果和写作体会。

2.小组推荐几名学生展示自己的习作,由同学互评或教师点评。

二、例文析读

1.回顾经历,积累素材

师:从第一个写作实践中,我们明白,仔细观察生活,保持敏感和好奇心,可以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从第二个写作实践中,我们明白,深情凝望生活,用心感悟生活,敏锐地捕捉生活中动情的瞬间也可以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除此之外,我们每个人身上还自带着一个个素材大宝库,你们发现了吗?(明确:我们丰富多彩的记忆)

鲁迅先生在《朝花夕拾》一书的“小引”中说:“这十篇就是从记忆中抄出来的。”鲁迅先生从自己记忆的宝库中撷取了十个篇章联珠缀玉,写成了著名的散文集《朝花夕拾》,请大家也从自己记忆的宝库里寻找一件让你最难忘的事,与同学们一起分享。

(生自由发言,师点评总结)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回到自身,回忆自己身边的人和事,学会感悟被自己忽视的真情,从自己的生活储备中提取触动心灵的人和事。

2.赏析例文

师:现实生活中,有时一句话、一个动作、一个眼神都能让我们感动。抓住它,叙述出前因后果,描绘出它令你感动的具体细节,让自己感动了,也一定能打动别人,引起别人的共鸣,给人以思想上的启迪和美的享受。有位小作者以“手”为线索,为我们串起了两代人的幸福回忆。我们一起来欣赏她的作文《奶奶的手》。

课件出示:

奶奶的手

记得小时候,曾经偎在奶奶的怀里,听她讲故事。忽然,我发现,自己的手是又红又圆,奶奶的手却是又瘦又皱。天真的我,禁不住问出声来。

奶奶笑了,没有回答。晚上,爸爸对我说——

以前家里很穷,一大家子的生活只靠奶奶一个人打理,但奶奶凭着那双热爱劳动的手,把家里大大小小的事安排得井井有条。奶奶在园子里种了许多的菜。松土、施肥、浇水都要奶奶一人操办。肥料需要到几里外的县城去买,水也要到村外的河里去打,但奶奶从没有一句怨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每天回来,那双手都沾着厚厚一层泥。

每逢秋天,园子里的果实都成熟了,这也是爸爸和叔叔他们最开心的时候,因为他们终于可以吃上一顿好的饭菜了。放学归来的他们,还没到家,就闻到一阵饭菜的香味。奶奶做的饭可是十里八乡出了名的好吃,她那双勤劳的手总能把普通的饭菜做出不一样的味道,让人回味无穷。

日月如梭,在那个贫穷却又最真最切的年代,在奶奶的劳作中,爸爸和弟兄们度过了一个美好而又快乐的童年,他们长大了,一个个相继离开了家。

离家的时候,奶奶每次都会用那双已不再细腻的手,连夜缝制一床又松软又舒适的棉被。可以想象,那床一针一线,用一个母亲的爱缝制出的棉被,一定很舒适,一定有种“家”的味道。那时,也许奶奶在抱着棉被泣不成声,也许奶奶会笑着抚摩棉被,但她一定是幸福的。

奶奶老了,本该尽享天伦之乐,可一个个孙子孙女的出生,使她再一次忙碌起来。我是奶奶看大的,我的童年是快乐的,身上穿的是奶奶为我缝制的小花袄,脚上穿的是奶奶缝的老虎鞋,顶着奶奶扎的羊角辫,快活地奔跑在奶奶的园子里。

奶奶就是用那双劳动的手,托起她的子女,把他们托出这穷乡僻壤,托向美好的未来。

那晚之后,直到今天,我一直相信奶奶的手是神奇的,就是那双劳动的手,带给我们刻骨铭心的爱,无法割舍的情。每当回想起奶奶那双劳动了一生的手,我就感到,这一双手一直在身后托着我,很轻很柔……

思考下列问题:

(1)这篇习作撷取的是谁的回忆?

预设爸爸和“我”,两代人的回忆。

(2)本文有哪些优秀之处可供借鉴?

预设

①小作者用含情的目光凝视奶奶的“手”,并以此为线索,串起两代人的幸福回忆,让文章结构完整,浑然一体。②小作者选材视野开阔,既有爸爸的回忆,又有自己的感受,文章内容丰富。③文章素材丰富,如奶奶做让人回味无穷的饭菜,奶奶连夜缝制松软舒适的棉被,奶奶用双手为孙辈创造幸福童年。

(3)本文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预设

文章通过两代人的回忆,写出了小作者珍贵的人生感悟,表达出了一种时代变迁、亲情不变的厚重感。

【设计意图】本环节的设计一来可消除学生的畏难情绪,进一步明确写作源于生活,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二来用例文引路,唤醒学生潜意识里的写作欲望和灵感。

三、实战演练

1.明确题干要求

师:阅读教材P18的写作实践三,读读题干和“提示”,然后集中讨论一下,你是如何理解这个写作实践暗含的要求的。

预设

(1)这个题目可以简单概括为成长中的事件,范围比较宽广,类似于经常碰到的《难忘的一件事》一类的作文题。

(2)一定要注意“成长”这个关键词,在描述这个事件时,一定要写出自己人生体悟的变化。

(3)要选择一件有意义的、使“我”成长的事来写,在文末还应升华主题,写出自己在经历这件事后得到的人生启示。

2.补充写作提示

师:为了帮助大家完成好这次习作,老师在教材的基础上,还另外补充了三条“提示”。

课件出示:

提示:

1.选材要小。选取生活中的一两个片段来刻画人物、表达感情。从小事入手,于细微处见精神,以小见大,突出“难忘”“印象深刻”。

2.叙事要详略得当。叙事要围绕中心,抓住重点,把最能体现事件意义、最能展示人物形象的言行、心理描写得真实而详细。同时,要讲究剪裁,选取典型的、能揭示事物本质的、有说服力的材料表达中心思想,做到详略得当,主次分明。

3.写好感人的细节。选择展示的细节必须真实,要有生活实感,这就要靠我们平时在生活中多观察、多积累。

3.课后完成写作实践三

结束语:宋朝大诗人陆游说,写诗“工夫在诗外”,生活才是最好的老师。积累生活素材,不仅要用眼睛看,更重要的是用心去思考生活、感悟生活。同学们,希望你们热爱生活、热爱写作,拿起手中的笔,搜寻过往的时光,记录令人感动的瞬间,写下喜怒哀乐,道出所思所想,表达我们阳光向上的人生志向和情趣,写下自己最美好的青春年华!

【设计意图】这是一篇看似容易,实则有难度的习作训练。在上个环节引导学生回顾自己的生活经历的基础上,在此要让学生搜寻一些特殊的记忆印象。设计里的分析题目暗含的要求及补充的写作提示,可以带领学生有效地突破写作障碍。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此次的写作实践是初中语文学习的第一次写作课,要求学生注意观察生活、留心身边发生的事,勤于思考,并用文字的形式表达出来。其目的在于激发学生对生活、对写作的热情,增强用语言文字表达思想情感的信心。

为了帮助学生在初中写作之旅的初始阶段克服写作的“畏难”心理,本设计基于教材上的三道写作实践题目,从观察感受自然、摄取生活瞬间和选取提炼素材三个角度设计写作训练。第一次片段训练旨在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习得方法,热爱写作;第二次自由训练旨在引导学生凝视生活瞬间,思考生活,进一步激发学生作文的兴趣和自信心;第三次全文写作旨在帮助学生提升理解、筛选和提炼有意义、有启发性的生活素材的能力,抒写最真实的体验和感受。三次训练,循序渐进。由于设置了一系列学生活动,课堂整体推进较为轻松;在一个个写作训练环节中,采用不同形式,为学生搭建了能力攀升的台阶,指导性强。

【范文赏析】

妈妈,您听我说

亲爱的妈妈:

住校的我和在家的您又一周没见了。您说过,要把心思全放在学习上,不要念家。可每天晚上,寝室一熄灯,我就会想起您,眼泪便悄然无声地淌下……

您每天晚上都会亲切地抚摸着我的头,抱着我和我说笑;我一困,您就让我躺进香香的被窝,哄着让我快快睡觉,那时的我是多么幸福呀!……不过您放心吧,我不会影响学习,相反,每次想您,只会让我的学习更有劲头。真的。

妈妈,我很爱您。您说我就是您在黑暗中时突闪出的明星,闪动了您的动力和能量,让您更有力量生活。这样说的话,您就像那春天中细密的春雨,滋养了我的心灵,润湿了我的眼睛,使我用更明亮的眼睛去注意生活中的细节,用更美好的心灵去感受自然世界。您是我学习和向上的动力,是我奋发前进的源泉啊!

都是您的精心呵护和培养,才使得我成为一个富有情趣、敏锐开朗的孩子。清楚地记得我小时候您在月下给我讲故事的情景。您坐在阳台上,我侧躺在您的怀中。星空下,我吮着拇指,静静地听您讲故事。月亮,弯弯的,夜,那么的恬静。您讲的故事总是那么的精彩有趣,我听得如痴如醉:荷花精灵牵着我的手和我跳舞,萤火虫串成的项链戴在我的胸前,闪着蓝莹莹的光;滚着南瓜的小兔子正唱着歌;小猪看见狼,仓皇地躲到砖垒的房屋里;兔子和乌龟比赛跑步;狐狸在狮子面前假威风……

如今,您的手上裂口横纵,皱纹错杂在您的头鬓两端。您的头发因为爸爸的几次生病而迅速花白,白丝中镶了多少您所付出的心血。您苦涩的酸痛,也同样深刻在我的心中,无法磨灭。时间悠悠而过,它洗刷不走您对我的恩、我的情。您为我们这个家付出了多少,操劳了多少呀!您平时的待人接物,也教会了我多少做人的道理啊!

秋尽冬来,天转凉了。您要记得添衣服,注意保暖啊!您的贴心小棉袄不在您身边提醒您,您也要注意休息啊!

千丝万缕表不完我心中的爱——我的母亲!

【赏析】这篇文章写得自然、大方。小作者十分注意观察生活,带着真实的情感回忆与妈妈朝夕相处的欢乐时光,进而用抒情的语调、优美的语句抒写对妈妈的想念和感激之情,处处彰显一个小姑娘的细腻和动情。平淡的语句直接感染着每一位读者。

课堂教学设计 篇二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将课文第8至10自然段有声有色地读一读。

2、能够理清文章结构。

2、读懂课文,了解诺贝尔的辉煌业绩,感受诺贝尔热爱科学,无私奉献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体会诺贝尔在发明炸药的过程中虽历经失败,痛苦,但他毫不气馁,决不放弃自己的追求,直到成功的锲而不舍的精神。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激发兴趣

课前:聊莫言

1、刚刚跟同学们聊天,大家都知道莫言是“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者,其实不仅有诺贝尔文学奖,还有诺贝尔化学奖、诺贝尔物理学奖等等等等,我们把这些奖项啊…书包范文 shubaoc.com…统称为“诺贝尔奖”。

2、大家都知道“诺贝尔奖”吗?

一个人,甚至一个国家都会为获得此奖而自豪。那诺贝尔奖从何而来?为何又有这么大的魅力呢?

3、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近这个奖项的设立者——诺贝尔。齐读课题。

二、浏览课文,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快速浏览一下课文,看看课文中哪几个自然段向我们介绍了诺贝尔奖的情况。(板书:诺贝尔奖)

2、交流。(课文第1、2、10自然段)

3、轻声自由读第1、2、10自然段,说说从这几个自然段中知道了些什么。(时间、地点等)

同学们读书非常仔细,提取出了这么多的信息。那老师还发现,1、2两小节就是简要介绍了诺贝尔奖的授奖仪式;而第十小节则是简要介绍诺贝尔立下遗嘱,设立诺贝尔奖。那么3—9小节又是写的什么呢?请同学们浏览课文,试着用一句话概括3—9小节主要内容?(诺贝尔为发明炸药付出了巨大的代价。)

5、是的!为了发明炸药,诺贝尔投入了他的整个生命。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看看,诺贝尔是怎样把他的整个生命投入发明炸药的?

三、抓住重点,阅读感悟

1、轻声自由朗读第3—9自然段,要求:

①用横线画出能代表这一部分意思的句子。(诺贝尔一生在机械和化学方面有过许多发明,而他最突出的发明是炸药)

②读完这段文章,你认为诺贝尔研究炸药经历了哪三个阶段?提示:4、5/6、7/8、9 (板:发明炸药)

(1)自幼立志研究炸药,与父兄合作,研制“诺贝尔爆炸油”。

(2)亲人伤亡,诺贝尔毫不气馁,数百次的失败后,终于发明固体炸药。

(3)冒着生命危险发明爆炸力更大的炸药。

过渡:研究炸药的过程是艰辛的,是困难的,老师相信总有一个过程会打动你,直击你的心灵。

2、默读课文思考,在诺贝尔经历的这几个过程中,你认为哪个过程最能打动你?找出其中的有关语句画下来,并写上打动你的理由。

(给予充足的时间让学生反复研读、品味和体会)

3、学生讨论交流。(根据学生回答情况随机指导)

(1)小时候,诺贝尔看到工人们……

(他看到工人们徒手劈山开路十分艰苦,就想发明一种东西能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说明诺贝尔发明动机来自于对人民的关心和同情,小小年纪,关心劳动者,令人感动、敬佩)

以后,诺贝尔就把兴趣放在……

(有了兴趣,便开始努力,对科学如此执著)

(2)1864年9月3日,诺贝尔实验室在一声巨响中……毫不气馁。(诺贝尔对科学痴迷已经到了放弃一切的地步)

付出如此惨痛的代价,诺贝尔不伤心吗?他心中会想些什么?(很伤心,他会想:哥哥为科学献出了年轻的生命,父亲也残废了,我更要继承他们未竟的事业,完成他们的心愿。我应当化悲痛为力量,更好的工作。)

补充介绍:他的邻居们出于恐惧,也纷纷向政府控告诺贝尔,此后,政府不准诺贝尔在市内进行实验。但是,诺贝尔百折不挠,他把实验室搬到市郊湖中的一艘船上继续实验。

(3)经过四个年头几百次的失败,到1867年的秋天,终于制造出……

(一千多个日日夜夜,几百次的失败,常人难以忍受,然而,诺贝尔却坚持不懈地努力,其恒心令人敬佩不已。)

这几百次的失败,就是几百次的危险呐!可以说,诺贝尔为了发明炸药,的确是投入了他的整个生命!

指导朗读,体会诺贝尔发明过程的艰辛。

(4)出示:有一次,他在实验室里亲自点燃了导火线,……

①轻声读这段话,说说哪些地方让你感动。

②从“亲自点燃”、“双眼紧盯”、“双眼仍然盯着”等词句,你体会到什么?

③“近了!近了!火星已经接近炸药了!”三个感叹号让你感受到什么?

④近了!近了!火星已经接近炸药了!看哪!看哪!火星已经接近炸药了!

⑤指导朗读,体会诺贝尔的专注、炸药的威力巨大、诺贝尔处境的极度危险。

(5)突然,一个满身鲜血的中年人……(体会诺贝尔历经数不尽的艰难后取得成功的欣喜若狂的心情)

(6)(分析第九节时)此刻,如果你是在场的人们,目睹这一幕,你心中有什么感受?你能否用上一些成语或四字词语说一说感动的原因?(志向高远、百折不挠、持之以恒、毫不气馁、勇于探索、敢于实验、舍生忘死、锲而不舍,坚持不懈等)

过渡:这就是诺贝尔,一个志向高远、勇于探索、锲而不舍的诺贝尔。

4、同学们,你被哪些句段感动了呢?请你有声有色的读出来吧!

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为了人类的幸福,诺贝尔把自己的一生都献给了科学事业,造福了人类。让我们记住这个响亮的名字——诺贝尔!(齐读课题)

课堂教学设计 篇三

活动内容:

黄豆爷爷找朋友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探究黄豆与豆制品关系的欲望和兴趣。

2、引导幼儿初步认识黄豆及其制品,并了解其营养价值。

3、培养幼儿运用多种感官辨别黄豆并区分豆制品的能力。

活动准备:

黄豆、红豆、绿豆等各种豆子,各种豆制品若干,蔬菜、水果若干,图片“黄豆爷爷”。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请幼儿品尝豆制品,引出认识黄豆的课题。

1、教师与幼儿边品尝边互相交流。

2、教师提问:这些食物都是用什么做的?

(二)基本部分:(重点、难点部分)幼儿通过观察、比较及讨论辨别出黄豆,掌握其外形特征,了解其营养价值,并能运用所学知识区分豆制品。

1、幼儿运用已有经验,尝试性地寻找出黄豆。(教师提供黄豆、绿豆……请幼儿看、摸,并运用经验找出黄豆。)

2、认识黄豆外形特征。

(1)幼儿相互交流,掌握黄豆外形。

(2)教师引导幼儿总结出黄豆外形特征。

教师提问:

a、黄豆是什么颜色的?

b、黄豆是什么形状的?

c、黄豆上有什么?

d、黄豆摸上去有什么感觉?

3、认识豆制品,了解它们的营养价值。

(1)幼儿利用已有经验,理解黄豆与豆制品的关系。(教师讲解什么是豆制品。)

(2)引导幼儿通过生活经验,说出豆制品。你还吃过哪些豆制品?

(3)帮助幼儿了解豆制品具有的丰富营养价值。

4、引导幼儿在已有知识基础上,区分出豆制品。

(1)出示各种豆制品及非豆制品食物。

(2)通过游戏“豆宝宝找爷爷”让幼儿在众多食物中找出豆制品。

最新范文

四年级下册语文《七月的天山》教学设计12-13

磁体与磁场教学设计【优秀8篇】12-13

《孔乙己》教学设计(6篇)12-13

小学英语三年级上册教学设计优秀7篇12-13

望庐山瀑布教学设计(优秀9篇)12-13

秋天的图画教学设计精选3篇12-13

《给予是快乐的》的教学设计【优秀6篇12-13

养花教学设计(优秀7篇)12-12

学弈教学设计范文【8篇】12-12

《百分数的认识》教学设计(最新8篇)12-12

78 80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