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画教学 绘画教学方法优秀5篇

2024-01-24 16:48:02

书包范文为朋友们分享了绘画教学方法优秀5篇,希望可以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绘画教学方法 篇一

【关键词】美术教学 电脑 绘画

一、引言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各种信息技术被逐渐应用到教学中。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以及多媒体应用,能够带来极高的课堂效率。现在美术课堂教学中,电脑绘画教学非常普及。但是随着课堂电脑教学的不断深入化,各种各样的问题逐渐呈现。手动货物电脑之间的教学总体上呈现出很多相似性,但是之间也有差异。相同之处就是:线、色彩、技能、构图等绘画的主要特征始终围绕着它。但是在运用的手段和工具以及创新形式上还是有较大的差异,同时在电脑操作中,很多方面只是需要轻点鼠标即可,并不需要传统性的手工操作。

二、电脑美术教学前的准备

(一)准备教学数据库

电脑美术教学的素材准备工作是相当重要的。教师可以在日常生活中搜集相关的资料,并将其汇聚到一处,作为班级绘画作品的美术素材库。也可以将学生完成的美术作品放在其中。并按照学生的美术绘画风格和水平分类。如动物、山水、植物、静景、人物等。这样学生就会对自己的作品有充分的认识。

(二)按步骤进行创作,创作好单个的素材体

1.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创造时间,可以让其在方便的时候进行电脑绘画。并进行相关的准备工作。

2.相关绘画软件的应用。电脑美术软件主要以系统自带的Photoshop为主。在创作之前,学生必须对其有一定的了解并有及操作基础。所以需要对Photoshop的软件操作的界面,以及常用工具进行针对性的讲解。

3.绘画内容也需要学生根据内容进行安排,一般来说,年级较高的学生可以准备难度较高的人物绘画,而年纪较低的学生则应该以植物等山水画为主。这样循序渐进的学习可以让学生们逐步提高电脑绘画水平。

4.电脑绘画完成的周期。一般来说,电脑美术绘画的完成周期为三个星期。第一个星期进行绘画的构思,第二个星期进行素材的积累,第三个星期才真正进行绘画创作。

三、电脑美术教学方法

(一)激发兴趣,创设情景,任务驱动

据教育部针对中小学的相关状况拟定的指导纲要中明确注明:“应该对于学生的技能及相应知识应用能力进行着重培养,以期促进学生对实际能力的应对。教材应当针对学生“任务”具体的领域或者方向进行编订,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实际操作以及现场讲解分析等方式让学生充分理解以及接受知识,并能够在实际生活中发挥应用。” 按照这一理念的指示,教师不仅应当自行进行电脑绘画的创作,同时也应当对相关领域的优秀作品进行整理;通过资源共享形式进行广泛普及。并利用多媒体手段在教学中向学生进行展示,根据图片作品的不同风格和色系进行分门别类,并适当配以相近风格的音乐,为学生打造一个适宜的欣赏氛围,更能够促进对绘画的接受和理解;寓教于乐,在享受视觉听觉的双重良性刺激中迅速对绘画作品产生一定的印象。通过实践验证,当学生在课堂中面对多重的色彩视觉冲击时,无不发出感慨,并能够有效促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当学生在进行电脑绘画作品欣赏的时候,头脑中也对绘画的设计进行了一些思考;通过这种兴趣的能动性促进,可以有效地促进课堂教学质量,是学生更好地接受电脑绘画。电脑绘画教学与传统教学方法不同的是传统绘画更加注重对绘画技巧的传授,而电脑美术教学则需要熟练的电脑操作技术。作为一种机械化的掌握方式。电脑操作需要经常练习才能熟能生巧。所以老师要定期给学生布置美术绘画任务,才能逐渐提高学生的电脑美术绘画水平。

(二)电脑绘画与普通绘画之比较

电脑绘画与美术课之间肯定是有差异的。目前随着各种电脑软件的不断更新,各种传统绘画教学能够在电脑上轻松的完成。美术课堂中很多学生的手动能力并不是太好,但是通过对电脑软件的各种学习,正好能够弥补这个缺陷。因此电脑绘画在现在的美术课堂教学中被很多学生所喜爱。绘画基础不好,并不意味着自己没有绘画基础,相反可能从电脑绘画中带来无尽的灵感。传统绘画中色彩的使用需要一定的色彩知识,但是色彩在应用的过程中,操作方法非常繁琐,进而不是一帆风顺。电脑绘画就缓解了这样的难题,Windows系统中有专门的软件对各种色彩进行调色,并且拥有各种颜色。上课中,只要是按照对应的操作手段进行上色即可,操作简单、方便。这是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通过自己的喜好进行绘画制作。创作出不同风格的作品,进而来进一步展现电脑绘画的优势。

(三)使用趣味绘画软件提高电脑绘画兴趣

电脑上的绘画软件多种多样。但是并不是所有的软件都是适合小学生使用的。笔者多年的教学经验显示,“金山画王”是目前最适合学生的绘画软件。其画面清晰,软件操作简单,画出的作品形象生动,里面还包括各种工具箱。在学生学习枯燥的时候,还能够播放音乐,调解学生的情绪。同时,很多学生并没有完整的学过电脑绘画教学,可能在具体的教学中有一定困难。同时在手工教学和电脑教学的过程中,两者使用的教材之间也是存在较大差异的,电脑在任何情况之下,使用的一直是专门性的软件,但是手工教材的种类就会呈现多样化的趋势。就当前美术教学发展现状而言,如何调节好两者之间的关系和特征显得尤为重要。

(四)激情创作电脑绘画

当学生对于绘图软件的操作有了一定的认识时,可以由教师规定内容,如:以“春天”为主要内容进行绘画创作,这样做既明确了目标,又可以促进学生的定向思维,伴随着适宜的音乐,通过教师的有效讲解,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对于所能够基于春天联想到的一切比较美好的事物进行整理,如绿草、归雁、流水、冰雪消融等一系列有关事物,并通过自己的理解加以合理的想象,并应用绘图软件进行电脑绘画创作。让学生在美的氛围内进行创作,更能够提高对绘图软件的学习兴趣。 当学生的绘画基础有了一定巩固之后,就要对自己的想象里进行合理发散;并且应当进行自定义创作训练。这样做以后,可以有效调动学生的想象力以及发散性思维,特别是是对于素材的再创造,激励学生按照自己的理念进行个性化作品的创作。学生的能力提升,会反馈在其与教师和同学之间的互动之中,使其能更深度地利用创造性思维,并通过这种有效激励在师生之间形成有效的良性互动,让学生在有效思考的时候走出自己的独特创作风格,并能够在今后的学习中形成自己的独到见解,举一反三,对电脑绘画创作活学活用。

(五)评价交流,拓展延伸

美术课堂中积极的应用多媒体教学,能够让学生们增长知识的同时,也能够欣赏到自己的作品,进而来获得一定的满足感和自信心。同时在多媒体展示的面前,能够让学生们了解他人的作品,互相纠错、互相借鉴,即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同时在各种软件的操作下,将学生的作品进行有效的保存,来展现给家长看,并且让家长进行电点评,从而融洽家长和孩子之间的感情。

四、总结

就现在的教学现状而言,教师们不能是简单的注重教学,同时也要关注学生的身心发展,激发他们的主动能动性。当然,教师对学生电脑绘画的要求应具有层次性,因人而异。在教学的过程中,积极的引进其他的教学方式,进而来扩展学生各个方面能力的培养,从而对学生的美术基础进行训练,使得每个学生的美术学习能力有所提高。

参考文献:

[1]航船;学生电脑市场前程似锦[N];经济消息报;2011年

[2]曹铭智;电脑绘画教学点滴[J];中国美术教育;2012年05期

绘画教学方法 篇二

关键词:美术教学;心理分析;方法创新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46-0111-02

多年来,每当我站上美术课堂的讲台,心中就油然升起这样一种神圣的使命感——“这里是绘画艺苑的儿童天地,更是通向神圣艺术殿堂的成功之路……”。它,激励着我不再满足于一般性地去“完成”美术课的教学“任务”,而坚持不断地深化对美术教育真谛的感悟;针对新时期少年儿童的心理动向和特点,以及家长对子女学习绘画艺术的心理驱动力和需求心态,去审视、反思我们传统美学教育思想和固有教学方法所存在的不适应性等问题,积极探索美术教学方法的创新,小有尝试,喜获良果,受到学生和家长的肯定和支持。在当前教师们普遍感到“学生难弄,教学难搞”的困惑局面下,我却能不断地享受着在我的美术教学方法下,来自于学生们“大有长进”、“大有出息”的正能量带给我的喜悦之情。总的体会是,美术教学方法也要与时俱进,即必须要“变字当头”,主动去适应学生和家长的心理变化,才能切实吸引学生的求知目光,激发起对绘画艺术的兴趣,提高课堂教学的时效,引导学生尽快地跨入美学艺术的“殿堂大门”,并为他们提升绘画艺术能力打下牢固的基础。

一、新时期学生“学画”的动机和心理特点分析

当前,中小学生学习绘画的动机较之过去已有了很大的不同,出现了一些值得我们加以重视和把握的负面性的心理特点。一是被动性,即中小学生“学画”的“兴趣”往往被家长所左右,因为学生还处于懵懂期,并不了解诸如“自己是否具有绘画的天分”和“自己是否适合学习和发展绘画”等问题。由此导致学习态度是被动的服从,甚至是消极应付混时间。如果我们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不设法加以改进和创新,仍固守于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学生就难以适应教学节奏,会严重制约“学画”的兴趣发展和学习成效。二是多元性,即在家长主导下的“学画”安排往往不是单一的选择,可能有好几样,比如:还同时安排孩子学习音乐技艺、书法、舞蹈或其它体育项目。家长们的这种“贪多”、“贪全”思想直接导致的不良后果是让孩子“分心”,总处在“疲于奔命”和“身心疲惫”之中。“多元性”学习项目的安排会导致“学画”的不够专注,而这正是“学画”的大忌。三是功利性,即学生家长出于竞争、比较和攀比心理,过度期盼孩子能尽快“出成绩”和“拿名次”,甚至还有急盼“早点能收回投资(指学习费用)”的想法,而此为当前学生家长的心理“通病”,不可漠视,需要给以正视。对于学生家长的这种“功利性”心理,不能一味简单地给以“批”或“堵”,而要在一定程度上给予宽容和理解,有效的解决办法还是在于美术教学思想和方法的创新性突破,营造一个好的、有效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学画”的兴趣高扬,帮助学生排除各种心理烦扰,并适度鼓励他们参与社会的“竞争”(竞赛),力争获得社会的认同,以回馈家长的急迫之心。只有让家长做到心绪“净”、心境“静”,才能使学生得以“专注”地“学画”。只有“专注”到位,“兴趣”方可持久并得以升华。四是茫然性,即由于家长的攀比和急切之心而导致的“盲动”心理,给学生带来的心理“茫然性”:抬头看不到“兴趣”专业的发展前景,低头又难以静心专注于“学画”,或是完全体会不到所谓“兴趣”的乐趣所在,只是沉浸于索然无味之中。试想,没有趣味的“兴趣”,“学画”能够持久么,又怎能尽快“出成绩”呢?解决的出路,还是在于美术教学以变应变,尝试教学方法的创新就是突破方向。

二、新时期美术教学方法的创新思路和尝试

近年来,我对美术教学方法的探索,主要有以下几方面。首先,确立全新的美术“教学目标”和富有感染力的美术“教学文化”,“引领生动创意,培育丰富想象,激发绘画激情,锤炼艺术功力”是我自定的教学目标,而“梵高视界·童画梦”则是富有感染力和时代气息的“教学文化”。我要求学生们把美术课课堂定位于“妙笔神绘工作室”。我以“妙笔神绘”绘画课程为平台,以创意艺术与知识性融为一体,为学生提供持续的、极具吸引力的创作激情体验,引领孩童在不断的惊喜和欢乐中,迅速跨入绘画艺术科学大门。我凭借自己的绘画艺术功底、创意激情活力和丰富的艺术构想能力,结合运用独创的充盈童趣的教学模具和课件,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保护孩子的天性,尊重其思维的外在表现,形成了具有一定的科学性、艺术性、生动性和创意性的教学方法。第二,以游戏开路,引导和培育学生“用画表意”的能力。通过设计形式丰富的游戏,结合绘画知识,引导孩子进行涂鸦、色彩等启蒙教学,来达到启迪心智、细致观察和丰富想象的目的。此游戏课程的设计宗旨,是在充满童趣的活动氛围中去悄然开启学生们的绘画乐趣和绘画激情的视界和心窗,以实现对绘画艺术教育的启蒙,并引领学生养成并喜欢大胆而自然地运用绘画来表现个人想法,即“用画说话”、“用画表意”的能力。实践表明,这种教学方法颇见奇效。第三,坚持创意绘画之路,释放学生们的艺术智慧天赋。当学生们接受了“学画”的体验式的学习后,为进一步提高孩子的想象力、表达力和绘画艺术的表现力,尤其需重点培育起创新想象的思维能力,以利于开发学生的潜能和尽可能释放天赋的艺术智慧,就需要适时地去引导和激发每个学生都要和都能够表现出自己最为童真、无拘无束、无穷遐想的真实想法。我以为,在绘画的艺术世界里,没有对错,只要孩子基于对事物的细致观察,有自己的创意想法,并具有符合绘画科学要求的表现力,就是最好的儿童绘画作品。美术教育的精髓并非仅仅在于绘画本身,更重要的在于丰富孩子的想象力、培养其独特的审美意识、思考能力以及自我表达的能力。第四,采用专业绘画教授方式,引导“尖子”学生逐步进入正规的绘画道路。采用美术专业学院绘画教授方式,引导“尖子”学生循序渐进地进入正规的绘画道路,为有志于深入学习和掌握更高级的专业绘画知识和技能的学生夯实基础。通过采用观察法、理论知识、作品临摹、写生等教学环节和手段,来着重培养学生们的绘画艺术修养和提升艺术境界,适时地可以鼓励学生通过参加社会考级来检验和提升全面能力,并为进入绘画专业的特色学校做好准备。

绘画教学方法 篇三

关键词:绘画艺术 鉴赏教育 美术教育

每一个视觉健全的人都有一定的审美能力,能从个人的角度欣赏一幅绘画作品;但要从专业的角度进行鉴赏却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做到的。鉴赏是一种后天专门训练所获得的能力。因此,鉴赏高于欣赏。初中美术欣赏主要通过欣赏活动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而不是掌握多少美术史论和多少美术技法理论,其根本目的是学会用一种美好的心态面对社会、面对未来。教育的任务不仅是用知识来充实学生的头脑,而且要发展他们的智力和才能,教学应当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有助于人的高尚品德的形成。

新课程标准指出:"应通过美术学习,使学生认识人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差异性,人类社会的丰富性,并在一种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美的特征、美术表现的多样性以及美术对社会生活的独特贡献。长期以来,学校美术的评价只是单纯的技巧技能的考查评价,忽视美术欣赏能力的培养。在我们的绘画艺术教育中,我认为应将绘画欣赏作为其基本内容,单纯靠学校每周一、二节课的课堂教学来训练来练就绘画赋形表现能力,无疑是不自量力的。而培养绘画欣赏能力无疑是美育的主旨,也是学校教育可以实施见效的。这在西方许多国家都曾达到验证。

但如何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呢?我认为应该按以下四步来进行:

第一步:简单描述:

新美术课程标准首次提出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概念,其目的是强调通过学生亲自参与美术活动来体验和感受活动的价值,从而形成自己的艺术和价值观念。美术欣赏是一项审美活动,它需要通过自己的思维活动如观察、判断和想象来感悟美术作品,这种活动更需要个人的审美感受和情感的体验。

情感是审美活动的中心问题,美术作品大部分是以精神产品为主的,它通常表现艺术家某种思想和观念,主要作用于人的情感领域。

学生由于生活阅历、审美经验、知识修养的不足,能对美术作品积极主动地欣赏是比较困难的。教育学家第斯多惠在教师规则中讲过:"我以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

因此,在欣赏的开始,应先抛开含义、价值判断、背景等因素,只让学生指明画面上存在哪些物象,用语言表达直观看到的和感受到的。对变形较大的作品,指出原型;对抽象作品,可指出画面存在哪些形状、色彩、结构等,使学生注意到应该注意的所有方方面面,这很重要。因为人们在看画时,常看主要形象而忽略其他,或只看自己感兴趣的而忽略其他细节。

第二步:形式分析

形式分析是将感性立即转化为理性分析。我们要解决的不再是作品给你什么感受,而是画家是如何使你产生这样感受的。这就是需要从艺术语言和作品的形式感来分析,来探讨色彩、形状、线条,肌理、人物描绘的特点,分析部分与部分、部分与整体、图和底的关系等。这是鉴赏中的重点,也是难点。

如夏加尔的《举杯。双重自画像》,学生通常能感受到画面中的快乐气氛,通过教师诱导和提示,学生会发现原来这种氛围是画家刻意营造的,夏加尔所追求的单纯的形、色、人物动态都体现了天真和童趣,欢乐和喜悦的气氛来自人物的表情和动作,压缩的风景和高举的酒杯也起了很强的烘托作用。

形式分析是帮助学生了解和把握形式美的规律,体验和品鉴形式美的意味,可以由浅到深,由点到面,由形象到风格。分析时切忌繁琐和硬性解剖,破坏作品的整体生命。

第三步:意蕴解释

意蕴是作品中的一切有形事物的无限延伸因素。意蕴解释是绘画鉴赏的最深层次,从外在层面到内在层面的探讨。对超越画面形象即"象外之象"的刨根问底,当然,我们不能只中循迹而求。

意蕴解释的成败关系到能否使学生对作品产生共鸣。由于有一些作品是缺少意蕴的,有一些作品其意蕴在可喻不可喻之间,有时教师很难将超越作品的意蕴揭示出来。加之学生缺乏精神上和生活上的深度体验,如明代沈颢所言:"看画以林泉之心则高〈WWW.SHUBAOC.COM〉,以骄侈之目临之则卑",要很好地领悟和体会作品意蕴,这就需要教育来长时间循序渐进的浸润和弥散。

仍以《举杯。双重自画像》为例,通过对作品背景的介绍,让学生知道,这幅画表现的是夏加尔自己和他的妻子。他把自己画在妻子的脖子上,高举起酒杯,以庆祝他们生活的幸福。和谐与快乐。再通过对个性、思想、艺术观的介绍,学生就能够理解画家为什么会画出这样的人物动态,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表达方式,进而领会画家的意图,分享画家的喜悦之情,欣赏他富有儿童般幻想的艺术魅力。

[1] [2]

第四步:价值判断

价值判断是从内容与形式、风格与风味、革新与继承等方面对作品的优劣作出判断,可以参考专家对此的批评与评判。而艺术是非常复杂的现象,所以教师可以有自己的倾向性意见,但不宜以一己之见,或封闭的、独断的评判来概括和指导学生,而应当采取开放式的、多元的评判、引导,启发学生自己学会对作品进行评价。教师应尽量收集各种意见,以激发学生的思维,开阔学生的视野。

我们都知道了学校的美术教育并不是为了培养艺术家,作为素质教育的绘画艺术鉴赏教育,也并不是培养专职鉴赏家。我们的目的是通过美育,培养大众对美术文化的理解力,学会欣赏周围生活中的一切视觉形式,进而使审美接受不单是视觉接受,也不只是大脑接受,而是整个身心的接受。

绘画教学方法 篇四

关键词:新时代;民办高校;绘画教学改革

目前,我国高校绘画教学,尤其是民办高校绘画教学正处于发展与探索时期,其基础、实践课程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正在逐渐进行发展与完善。而在新时代教学改革环境下,如何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在教学过程中体现绘画特性,已成为教师思考的重点。因此,笔者结合新时代民办高校绘画课程特色和素质教育教学要求,提出了一些改革设想。

一、民办高校中基础绘画课程的特色简述

民办高校绘画教学相对于其他高校绘画教学而言,具有更强的专业性和培养针对性。其基础绘画课程不仅包括素描、彩绘、速写等课程教学内容,也包括绘画技巧的实践与绘画内涵的解读[1]。民办高校绘画课程重点在于,在培养学生绘画知识与素养的基础上,提升学生学生艺术、人文、审美等综合性的教学特色。

二、新时期民办高校绘画教学改革意义

现今在社会各方面的深化发展中,时代对人才的需求,更注重其所具有的素质。与此同时,教育领域的改革要求,也侧重于学生的主体性、品质、技能的综合性发展。民办高校作为教育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绘画教学改革已成为提升民办高校实效性、竞争性发展的必然趋势。新时期民办高校绘画教学改革,不仅有助于打破传统教学中学生基础差、绘画作品缺乏内涵和精神的弊端,也有助于体现出绘画教学课程所具有的培养学生艺术、人文、审美等综合发展性的特性,从而提升民办高校绘画教学新时期的可持续竞争发展和现代化建设。

三、新时期民办高校绘画教学改革策略

(一)转变绘画教学改革理念,突出学生主体性

新时期民办高校应依据我国教育领域“素质教育”改革的要求,转变传统绘画教学中“以师为主,学生为辅”、“教师教学,学生跟学”的教学理念,更新为“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体,以教师教学为辅导”的教育理念,从而实行民办高校绘画教学改革的有效发展[2]。这就需要高校做到:首先,提升绘画教学以及民办高校绘画教学改革重要性的认知和重视程度,如,高校通过“增加课时”或开展“绘画教学座谈会”、“优质教学评比”等活动转变教师教学观念,突出学生日常学习的主体地位;其次,改变学生学习理念,激发学生自主学习意识,促进学生创新发展;此外,改变传统绘画教学中“像不像”、“如不如”的评价理念,注重学生自身艺术内涵以及个性化的全面提升。

(二)改革绘画教学方法,创新绘画教学手段

教学方法的改革与教学手段的创新是民办高校绘画教学改革的重要实施对策,也是教师革新传统绘画教学的重要思考的课题。笔者结合新时代人才发展需求和教育改革要求,提出以下几项设想:

第一,实行多元化教学方法,打破传统绘画教学的学模式。这就需要教师在绘画基础理论与绘画技能教学上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有针对性、目标性、层次性的开展启发式、示范性教学。例如,教师在讲述素描绘画技巧时,在明确把握教材内容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知识掌握与个性发展的差异性,进行启发性引导,通过一对一示范性指导,提升学生学习效率。

第二,通过教学手法和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优化基础绘画课程教学中的绘画特性。首先,在明确民办高校绘画教学目标和培养要求上,革新并完善原有的各阶段教学教材内容、教学计划、教学体系,从而设计出具有符合新时代学生发展要求的课程教学内容,制定教学目标,强化学生绘画理论与实践技巧的理解和应用[3]。例如,开展“一对一”指导临摹课程,使学生通过对不同优秀绘画作品的临摹,以及教师启发性、针对性的指导,提高学生的学习乐趣、开拓学生的艺术视野和审美鉴赏能力。其次,实行开放性课程特色课程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多元化、全面化的发展。例如,在教学题材上,除传统绘画课程具有的风景写生、人物素描等,添加个性创作教学题材。在绘画理论基础上,教师充分发挥其引导作用,引导学生将理论与实践有效结合,尤其在学生实践学习过程中,通过“一对一”的教学方式,根据学生的绘画作品引导学生理论知识的运用,从而强化学生对绘画技巧的进一步掌握和认知,达到知其然,知其所以然的教学目标。此外,改变传统“以师为主”的教学方法,实行“学生自主学习”的教学方法。实践证明,传统的“以师为主”的教学方法,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艺术思维的创新发展,影响了学生对绘课程的学习兴趣,并降低了教学效率,而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导的教学方法,则有效改善了这一弊端。例如,教师利用多元化包括对话法、演示法、多媒体、探讨式等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有效的突出了学生的主体性,强化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对知识掌握的能动性。

第三,在民办高校绘画教学手段中,进行进一步的创新发展,从而深化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这就需要教师在突出学生主体性的基础上,尊重学生的绘画作品,并适当地给予学生一定的鼓励。例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开展“绘画竞赛”、“学术交流会”、“学生个人画展”等活动,增强学生的自信、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学生包括审美价值、艺术修养、人文素质等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四、结语

综上所述,实现新时期民办高校绘画教学改革,需要教师在准确掌握高校绘画课程特色的基础上,依据新时期我国教育改革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采用全新的绘画教学方法和具有创新性的教学手段,从而实现教师“一对一指导”并突出“以学生为主体”的绘画教学改革,进而将民办高校绘画教学特点展现给学生,提升学习质量和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朱勇。\谈应用型民办高校程序设计课程教学改革设想及思路[J].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16(15):82-83.

绘画教学方法 篇五

一、教学墨守成规,儿童学习兴趣丧失

还记得孩子刚进入一年级时,每次走进教室,着见的都是孩子们期待的目光,那一张张稚嫩的小脸上充满了对美术学习的兴趣;而离开教室,作为美术老师的我,也总能得到孩子们更多的青睐,那一阵阵甜甜的叫声,如甘露般滋润着我的心田。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进入二年级的他们似乎已经没有了往日的热情。人们常说:“孩子天生就喜欢画画。”那么为什么短短一年时间,孩子们就失去了学习美术的兴趣呢?回首这一年的教学,老套的教学方法、固定的教学模式,其实孩子们司空见惯,面对这样的课,孩子学习的激情自然无法燃烧。

美术新课程标准指出:兴趣是学习美术的基本动力之一。美术课程强调通过发挥美术教学特有的魅力,以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使这种兴趣转化为持久的情感态度。兴趣是孩子们学习的原动力,它迫切要求我们教师动用教学智慧,改变一成不变的教学方法。

二、教师主宰课堂,儿童创造灵感抹杀

在教学中,我们时常会抱怨孩子缺乏创造力,但孰不知,又是谁将孩子与生俱来的特性给予抹杀。其实,儿童阶段是想象力和创造力最活跃的阶段。但像我们这样的年轻教师,往往将教学局限在自己的教案中,让学生被动、机械地接受课堂知识。久而久之,孩子们都成了不用思考的副本,变得懒于动脑。

在教学“节节虫”这一课,我考虑到内容比较多,怕学生难以消化,于是我将它分为两个课时。第一课时学习“平面节节虫”的制作,第二课时学习“立体节节虫”的制作,但这看似经过推敲、琢磨的课,却没有收获到自认为好的效果。因为我将这一课分为两课时,完全剥夺了孩子对于“节节虫”制作的探究,这样固定死的教学,导致学生在制作上都成了不用思考的副本,所以,又何谈创造灵感可言呢?

现代社会需要充分发挥每个人的主体性和创造性,美术课程特别重视对学生个性与创新精神的培养,而创新精神的体现需要学生自己在观察、探究、发现中碰撞出智慧的火花。我们教师要多给予学生学习、思考的空间,敢于放手,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三、临摹传授技能,儿童审美能力缺失

传统美术教学,注重临摹,常通过教师示范,学生跟画的方法将知识、技法传授给孩子。儿童在成长中,模仿是他们的天性,如果成人先入为主地教他们画一些模式化的东西,就会使儿童形成定势。久而久之,他们不知道绘画形象来源于生活,不懂得通过自己观察去发现各种形态特征。

在教学“画人像”这一课,我通过让学生观察自己和周围的同学,引导他们从“脸型、五官、表情、发型、服饰”等多方面了解人物不同的长相特点,随后,通过示范教学,向学生传授知识和技法。由于本节课在教室内教学,有了位置的限制,所以就采用临摹形式完成作业,从作业来看,孩子们复制的效果确实不错,我也为此沾沾自喜,自以为教学达到了高效。但其实不然,孩子在临摹的过程中,并没有去真正地感受人物不同的特征,表面上看似知识、技能得以掌握,其实只是照葫芦画瓢,缺乏自主审美的能力。

教师示范是美术教学中含金量较高的教学手段,在进行教学示范时,切不能为示范而示范,要充分考虑示范的时机与“度”的把握,本着“解决教学的重难点”的原则,使示范发挥它应有的作用,切不能用示范来包办代替孩子的思维。

四、评价标准僵化,儿童个性发展压制

学生的作业评价是一节美术课教学评价的重要内容,它既是对学生课堂知识的归纳和反馈,又是学生学习中所遇错误和困惑的诊断和启发。虽然平时教学中都设计了评价环节,但往往没有最大化地利用好这个环节的作用,让它成为课堂的点睛之笔。回顾自己的教学,五分钟的课堂评价往往只是蜻蜓点水,常以“像不像、好不好”作为评价作业的标准。久而久之,学生被这种单一的“一锤定音”的评价形式所麻痹,以至评价环节纪律松散。对于学生来说,这五分钟就是即将下课的预兆。

最新范文

小学语文重要教学方法【优秀9篇】01-27

高中物理教学方法有哪些(优秀4篇)01-19

体育教学教学方法(优秀9篇)01-17

化学的教学方法【优秀4篇】01-17

教学方法的种类和手段有哪些(优秀7篇)01-16

教学方法论文范文(优秀9篇)01-11

小学英语教学的几种教学方法优秀8篇01-10

一年级语文拼音的教学方法(优秀9篇)01-07

语文最有效的教学方法是什么精选6篇01-04

教学方法改革【优秀7篇】01-03

81 863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