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作文 桥作文精选6篇

2023-07-12 07:15:51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对作文都再熟悉不过了吧,写作文可以锻炼我们的独处习惯,让自己的心静下来,思考自己未来的方向。你写作文时总是无从下笔?书包范文小编精心为大家分享了桥作文精选6篇,希望能够给大家的写作带来一定的帮助。

家乡的桥作文 篇一

我的家乡是路桥,老人们说“路桥路路都是桥”我的家乡因此而得名——“路桥。”

我出生在路桥,没有离开过路桥的怀抱,离我家最近的桥便是“下里桥。”

下里桥成拱形,是一座石桥,桥的北面邻近于小商品市场,桥的西面邻近104国道线,每天总是车来人往,是当地行车的主要通道,也成为大家心中最熟悉的桥。

晚上,我漫步在桥上扶着桥上那冷冰冰的石头扶手,桥上车辆稀少,只有一些老人在散步。乘着月光,我看见那石桥上有刻着红色的“下里桥”三个字,可能由于这桥建的时间有点儿长,那红色的漆有些掉了。我转过身,逆着风儿站,微风吹拂着我的脸,让我的全身感到十分的舒畅。我干脆就趴在扶手上,看着桥下的“母亲河”。只见那拱形桥倒映水中,道路两旁的景色和空中的明月,显得那么美丽。这桥、这景和那打破一半的“镜子”正好组成了一幅亮丽的图片在河中展现。

我抬起头来向远处眺望。咦,那不是浮桥吗!我还是第一次心贴心仔细观察这两座桥。木头做的浮桥古色古香;石头水泥做的下里桥牢固、坚硬。此时这两座桥遥遥相对好似牛郎、织女就在今天相遇了一样。

我们路桥有许多桥,就是我这个路桥人也没有看完。天渐渐黑了下来,我也该回家了,但此时我借着月光看着眼那“下里桥”三个字,仿佛这三个字更加的鲜红了。

我爱我的家乡,更爱我家乡的桥。也许正是这一座座的桥,让路桥奔向小康。

家乡的桥作文 篇二

我的家乡在绍兴,绍兴建成2500年了。是著名的水乡、桥乡,这里有各种各样的桥,被称为桥梁博物馆。

绍兴的桥真多真美啊!有广宁桥、题扇桥、八字桥、天光桥、宝珠桥,有很多很多桥。你知道吗?有的桥还是有历史故事的呢!

小朋友,双休日的时候,大家可别忘记让你爸爸妈妈带你去桥上看一看、走一走、玩一玩,好吗?

关于桥作文 篇三

在我的家乡有一条小河,小河正上方是一座桥,小桥连接着两岸,我家就在其中一岸的边上。

这座桥是一座无名小桥,听说在我还没有出生的时候,这座桥就已经存在了。这座桥像长龙趴在河面上,而河面就像是龙坛。

我数了数,桥下一共有五个半圆形的大桥洞,在每两个大桥洞之间还有这两个大桥洞的六个"小宝宝"-----小桥洞。当洪水来临时,水从桥洞中经过,实在招架不住,就会请四根白白胖胖的石柱来帮忙,石柱出场一个顶两,就算再大的风,再大的`水,也难以伤石柱一点的碎石。

再上面就石桥的铁栏,每个铁栏之间都相差一分米左右,二十个铁栏就有一个大铁栏,铁栏上面就是一个横着的铁棍。

桥面不是很宽广,但可以装下一辆车子加一辆电动车和一个行人,长差不多是十米,两岸都有一个广场,广场两边有瘦长瘦长的路灯。

从桥的正上方看像英文字母"H",可横着看却像中文字"工"。

每天,去对岸拜访朋友时都要经过这座桥,所以,这座桥代表着村子的情感。

关于桥作文 篇四

晚上我和妈妈逛拱宸桥。一走上拱宸桥,我看到蓝色的灯光照到水面上就像大海深处;红色的灯光照到水面上就像一团团的小火苗。风吹在脸上冷丝丝,人来来往往的。有的人走得快,有的人走得慢。走得快的人大概是赶着回家吃饭;走得慢的人大概像我们一样来散步的。我还看到有人在桥上摆了个摊,是卖皮带的。

夜晚的拱宸桥真是美极了!

话题作文《桥》 篇五

一、教材分析:

小小说《桥》是小学语文人教版课标本第10册第四组教材中的一篇课文,本单元主题为“他们让我感动”,其他几篇文章均为革命传统教育故事 。本组单元训练重点为两个方面:一是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二是领悟文章表达思想感情的方法。

本文作者满怀深情地塑造了一位普通的老共产党员的光辉形象,面对狂奔而来的洪水,他以自己的威信和沉稳,果断指挥,将村民们送上跨越死亡的生命桥。他高风亮节,把生的希望让给别人,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筑起了一座不朽的桥梁。这座桥梁是我们党以老支书为代表的优秀共产党员密切联系群众的“桥”,这正是课文以“桥”作题目的深刻内涵。

这篇课文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语言简练生动,极富韵味。在表达方法上有三个突出的特点:

1.构思新颖别致,设置悬念,前后照应。

2.本文多用简短的句、段来渲染紧张的气氛。

3.大量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增强表现力。

选编这篇课文的目的,一是继续引导学生在感人的故事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和感染,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二是帮助学生在读书思考中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

二、教学目标

1.理解“跌跌撞撞”、“依次”等重点词语,体会作者语言表达简洁而丰富的特点。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洪水的肆虐与可怕,体会灾难面前的村支书忠于职守,舍己为人的高贵品质。

三、教学重点

抓住文章中令人感动的句子,体会村支书的性格特点和高贵品质。

四、教学难点

理解题目“桥”所蕴涵的深刻含义。

五、教学准备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3—5遍,读准字音,自学生字新词,理解词语的意思。

2.指导学生大致了解小小说的基本特点:语言简练,大量留白,人物形象鲜明,情节起伏跌宕,结尾出乎意料。

六、教学过程

(一)检查初读效果,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全文,了解文章主要内容。

2.概括课文主要内容,填空。

本文写(        )在山洪暴发的黎明,指挥一百多村民通过小桥撤退,最后和儿子(        )了。

(二)学习课文第一部分,体会洪水的肆虐和人们的慌乱。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中相关片段(1—6自然段)

2.师生合作朗读,再次感受这场突如其来的灾难。

(1)出示课文第一部分文字,用不同颜色标出描写洪水和人们慌乱的句子。

(2)师生合作,老师朗读环境描写内容,学生朗读人们的慌乱。

3.理解关于桥的句子,再次感受洪水的肆虐和人们的慌乱。

(1)出示句子:人们跌跌撞撞地向那木桥拥去。

思考:文章中还有哪些句子也描写了人们的这种状态?

(2)汇报交流,出示相似表达的另外两个词句。

(3)讨论交流产生如此状况的原因,朗读描写山洪暴发的句子。

(4)重组课文,师生再次合作朗读。

师:死亡在洪水的狞笑声中逼近。

生:人们你拥我挤地向那木桥拥去。

师:死亡在洪水的狞笑声中逼近──

生:人们疯了似的地向那木桥拥去。

师:死亡在洪水的狞笑声中逼近──

生:人们跌跌撞撞地向那木桥拥去。

(三)学习课文第二部分,体会村支书的先人后己。

1.师生合作朗读第二部分,感受故事的发展过程。

(1)出示7—13自然段,学生自由朗读。

(2)师生合作朗读:教师读描写群众的句子,学生读描写老汉的句子。

生:木桥前,没腿深的水里,站着他们的党支部书记,那个全村人都拥戴的老汉。

生:老汉清瘦的脸上淌着雨水。他不说话,盯着乱哄哄的人们。他像一座山。

师:人们停住脚,望着老汉。

生:老汉沙哑地喊话:“桥窄!排成一队,不要挤!党员排在后边!”

师:有人喊了一声:“党员也是人。”

生:老汉冷冷地说:“可以退党,到我这儿报名。”

师:竟没人再喊。一百多人很快排成队,依次从老汉身边奔上木桥。

2.理解关于桥的句子,感受村支书先人后己的品质。

(1)出示句子:一百多人很快排成队,依次从老汉身边奔上木桥。

提出问题,根据课文回答:

问题:“依次”是什么意思?人们一开始是依次上桥吗?

问题:老汉如何让人们从“乱哄哄”变成“依次”的?

(2)师生分角色朗读对话部分。

师:老汉是这样要求一百多人依次过桥的:群众──党员──老汉。

讨论:老汉有机会先过桥吗?不过桥意味着什么后果?

问题:老汉有机会先过桥,但他不过,而是组织别人先过,这样的行为叫什么?

(3)再次与学生角色对话。

(四)指导朗读课文第三部分,体会老汉的舍己为人。

1.学生齐读课文中相关片段(14—23自然段)。

2.师生合作朗读。

生:水渐渐窜上来,放肆地舔着人们的腰。

师:老汉突然冲上前,从队伍里揪出一个小伙子,吼道:“你还算是个党员吗?排到后面去!”老汉凶得像只豹子。

师:小伙子瞪了老汉一眼,站到了后面。

生:木桥开始发抖,开始痛苦地呻吟。

生:水,爬上了老汉的胸膛。

师:最后,只剩下了他和小伙子。

师:小伙子推了老汉一把,说:“你先走。”

师:老汉吼道:“少废话,快走。”他用力把小伙子推上了木桥。

生:突然,那木桥轰地一声塌了。

师:小伙子被洪水吞没了。

师:老汉似乎要喊什么,猛然间,一个浪头也吞没了他。

生:一片白茫茫的世界。

3.理解关于桥的句子,感受村支书舍己为人的品质。

(1)出示句子:那木桥轰地一声塌了。

提出问题,根据课文回答:

问题:桥塌造成什么结果?

问题:小伙子有机会先过桥吗?

(2)体会老汉的舍己为人。

讨论:过桥的顺序实际上变成怎样?(村民──党员──儿子──老汉)老汉把生的希望让给他人,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和儿子,这已不仅仅是先人后己,更是——舍己为人。

(3)师生分角色朗读,体会父子之间的爱。

“你先走。”

“少废话,快走。”

……

突然,那木桥轰地一声塌了。

小伙子被洪水吞没了。

老汉似乎要喊什么,猛然间,一个浪头也吞没了他。

一片白茫茫的世界。

(五)指导学习课文第四部分,理解课题的含义。

1.师配乐诵读:

五天以后,洪水退了。

一个老太太,被人搀扶着,来这里祭奠。

她来祭奠两个人。

她丈夫和她儿子。

2.理解课题“桥”的含义。

(1)讨论:课文主要写的是老汉,课题却用桥,你怎么理解?

(2)汇报交流。

3.拓展写话。

七、板书设计

关于桥作文 篇六

周日的中午,在初冬的暖阳下,我和家人怀着轻松无比的心情来到了“黄河第一桥”—伟大的中山桥。

来到伟大的中山桥,一眼望去,桥头的西侧,有一座灰色的大石碑,我跑过去仔细看碑文,碑上刻着“天下第一桥”——伟大的中山桥几个苍劲有力的大字。这个石碑还爬着一个象征着长寿的石龟。

远望大桥,它像一条钢铁巨龙横卧在黄河之上,像心灵之桥一样打通了南北两岸。这座桥下有四个巨大坚固的桥墩,把铁桥稳稳地托住。两岸的滨河路高楼耸立,车水马龙,川流不息。两岸树木摇曳倒映水中。桥下的黄河水像脱缰的野马,奔腾不息地向东流去。

我们走上伟大的中山桥,伟大的中山桥长2335米,宽8。7米,它的桥面以前中间通车,两边是人行道。现在,为了保护伟大的中山桥,减轻桥的压力,已经改为步行桥,一律不通车。桥的两边是高高的护栏,左右两边栏杆上镶嵌着迷人的彩灯,每当夜幕降临,霓虹灯发出五颜六色的光彩,把伟大的中山桥装扮得更加美丽多姿。

伟大的中山桥全部用坚硬的钢铁铸造起来,非常坚固。你看,它经历了近百年的风吹雨打,却依然完好无损,稳如泰山,巍然不动。它坚强不屈,不怕困难的精神使我受益终生。

回想过去,这里河水阻挡,交通不便。看现在,车人分行,川流不息,伟大的中山桥输通了南北两岸的交通,真是“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多少年来,铁桥就这样默默地守护在黄河之上,它略显沧桑的体态记录了我们城市的成长和进步,伟大的中山桥也成为了黄河之上的一颗明珠。

我爱伟大的中山桥,更爱美丽的兰州。

最新范文

成长 作文【精彩5篇】07-12

秋天的图画作文【优秀5篇】07-12

家有家规作文350字【精选6篇】07-12

笔尖流出的故事作文(优秀9篇)07-12

风俗习惯作文【精彩8篇】07-12

歌颂教师诗歌9篇07-12

国庆见闻作文500字【优秀4篇】07-12

350字作文保护环境【优秀8篇】07-12

出纳年度工作总结与计划【优秀6篇】07-12

快乐的一天作文(集合(优秀9篇)07-12

6 213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