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宫课堂第二课 2022天宫课堂第二课观后感【精彩10篇】

2022-05-30 16:44:43

这里是书包范文精心整编的2022天宫课堂第二课观后感【精彩10篇】,让您更全面的了解天宫课堂第二课的相关知识。

天宫课堂第二课日记200字 篇一

邹洋

今天收看了“天宫课堂”,让我了解了许多物理知识。例如:为什么太空站不会受到地球的影响。老师拿装水的水杯来模拟空间站和地球的受力关系,生动形象的为我们解释了原因。航天员老师王亚平做了太空“冰雪”实验,她用醋酸钠溶液形成一个流体球,再用沾了结晶壳颗粒的毛杆接触液体球,液体球迅速结晶。老师为我们解释了原理,并且告诉我们液体球的外观为“冰球”而实为“热球”。这让我体会到了宇宙的奥妙无穷,也吸引了我为参加科学研究而努力。也许有一天,我们真的可以“手可摘星辰”!

天宫课堂第二课观后感及感想 篇二

3月23日,我和同学们一起收看了中国航天“天宫课堂”第二课,神舟十三号的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宇航员再次变身“太空教师”,给我们上了非常生动有趣的一课。

20_年12月9日,“天宫课堂”第一课正式开启。神舟十三号乘组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相互配合进行授课,在中国空间站精彩开讲,并面向全球直播。这是时隔8年后,中国航天员再次进行太空授课,也是中国空间站首次太空授课活动,他们讲得精彩、讲得成功,备受欢迎。而继第一堂课后,“天宫课堂”第二课更加令人期待。

本次太空授课活动继续采取天地对话方式进行,由航天员在轨演示太空“冰雪”实验、液桥演示实验、水油分离实验、太空抛物实验,介绍与展示空间科学设施。例如,太空“冰雪”实验,演示失重状态下的饱和液体结晶现象。“天宫课堂”第二课,旨在传播普及空间科学知识,激发广大青少年不断追寻“科学梦”、实现“航天梦”的热情。

“天宫课堂”第一课的太空实验我还历历在目:“太空健身”、“细胞培养”、“浮力消失”……,其中,让我印象深刻的是王亚平宇航员做的一系列关于水的实验,水在太空中由于失重,展示了和在地面完全不同的奇妙现象。而“天宫课堂”第二课中,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水油分离实验,我们都知道,在正常环境下,水油是分离的;但在失重环境下水油分层现象消失了,实验还演示了通过旋转产生离心力实现分层的现象。真是太不可思议了!

通过天宫课堂,我不仅学到了奇妙的科学知识,同时也感受到科学技术的力量。我国航天事业的飞跃发展,空间站的建立,飞天梦的实现,靠的就是先进的航天科技。仰望星空,我将更加努力,学好科学知识,为未来中国科技发展贡献力量。

2022天宫课堂第二课观后感 篇三

今天下午,我们上了一节意义非凡的课,这就是《天宫课堂》的第二课。这堂课还是由翟老师、叶老师和王老师三位老师联合进行授课。地面主讲课堂设在中国科技馆,课堂上老师们用生动的语言讲述了一些太空知识,通过太空“冰雪”实验、液板桥实验等有趣的实验向我们普及了太空中的各种科学知识。其中我最感兴趣的是太空中的“油、水”实验,日常中我们都知道油和水是不相融的,但是在太空中油和水竟然是能混合的。课堂上,叶老师用一根线绑着装满油和水的瓶子,在受离心力的影响后油和水竟分开了,这让我感到十分震撼!最后地面课堂的同学们提出了许多有趣的问题,老师们都逐一做了解答。在地面课堂,主持人还播放了一个有关实验柜的小短片,通过短片内容的介绍,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了祖国的强大和进步。

通过这样的一节课程,不但丰富了同学们的科学知识,也让我们再一次地感受到祖国在科技领域的进步和成就。伟大的中国科学家们创造了一个个丰硕的发明成果,他们不为个人的名利,只为了让我们这些龙的传人能有更美好的生活,为人类的科学技术能够有更快的进步和发展,默默无私地贡献着自己的青春和热血。距离上次中国载人航天项目成功到现在并没有相隔太长的时间,而现在的我们竟然已经能够在地面上参加来自太空舱老师们的精彩授课,在激动和惊喜之余,我们无不感叹祖国的伟大,也为能够生活在如此强盛的国家里而感到由衷的骄傲!

同学们,未来祖国科技发展的接力棒终将会交到我们的手上,让我们共同努力学习,团结奋进,将来共同把中国的航天事业推向一个新的高度,为人类的科技事业贡献自己应用的一份力量!

2022天宫课堂第二课观后感 篇四

星星对着我们眨眼,月亮朝着我们挥手,太空总是那么宁静,那么美丽,群星璀璨,烟波浩渺。点点繁星好似颗颗明珠,镶嵌在深蓝色的天幕中,又好像一串串白亮耀眼的钻石,戴在太空美丽的脖子上。昨晚还在欣赏唯美的太空,今天,我们就迎来了第二次“太空授课”,我们都充满了好奇,今天,三位宇航员老师又会带来怎样的惊喜呢?

果然,刚开始就是令我们大呼惊奇的实验。这就是冰球实验!亚平老师用过饱和乙酸钠溶液制作了一个冰球,只要从袋子里挤出乙酸钠溶液,再碰碰过饱和乙酸钠溶液,就形成了一个晶莹剔透的冰球,就像一块冰块一样。摸上去是什么感觉呢?我以为是冰冷冰冷的,没想到,亚平老师告诉我们,这是热的!“冰球”变“热球”,这让我们目瞪口呆。接下来的更为奇妙!亚平老师先拿出两块塑料板,再挤出了两个水球,水在表面张力作用下居然将两个塑料板连接起来,在空间站形成了一座水桥!居然有10厘米长,在地球上可做不出来呢!太空,真是值得我们探索呀!

这次《天宫课堂》,再次让我们体会到宇宙的奥妙,领略到太空的神奇。也让我们明白,世界那么大,还有数不尽的秘密值得我们探索,发现。这些秘密许多都是地球上不能找到的。中国,作为一个世界大国,在未来,我们新一代的追梦人一定会继续努力,不负前辈的期望!

千年梦想,今朝实现。中华民族五千年的飞天梦实现了,但还有更多伟大的梦想等待我们实现。近年来,我国科技实力不断进步,创新成果数不胜数,只要我们好好建设祖国,祖国就一定鲲鹏展翅,前途无量!

少年梦、飞天梦、科学梦、中国梦!太空授课点燃了我们心中的梦想,它教会我们的不仅是奇妙的太空知识,教会我们的,更是那份追梦的热情!

天宫课堂第二课日记200字 篇五

刘佳硕

我喜欢挂在天宫空间站的美丽夺目的中国结,它正对着鲜艳的五星红旗。这样的空间站是太空中最靓丽的风景线,也使我们倍感亲切。

在空间站里要控制自己的身体以适应失重感,像条鱼一样四处游走。吃的饭菜原来是地球上做好的满分作文网。

在太空中站睡觉就更有趣了。只要一个睡袋就可以了,睡袋一般要求固定在船舱上,只要你愿意可以睡到任何地方,比如天花板。

相信在未来,我们必将能创造更多的航天奇迹,实现新的更大的航天梦,在浩瀚宇宙中留下更多的中国印记。

天宫课堂第二课日记200字 篇六

朱芷晴

在这次天宫课堂当中展现几个趣味实验,其中最让我感叹“惊奇”的实验是“太空抛物实验”。众所周知,在陆地上无论你是水平抛物,还是自由抛物,都会掉落到地上。但是,在太空上抛物并不会掉在地上,则会由你抛物的方向直接“飘”出去,因为在太空中会失重。

从嫦娥奔月到万户飞天,冲出地球、飞入太空,一直是人类不懈的追求。太空,就像是一个未知的新世界,打开新世界大门的钥匙正在我们青少年手中。所以我们应当更加努力学习,未来才有可能去探索太阳系甚至整个宇宙!

2022天宫课堂第二课观后感 篇七

从神舟十号的首次太空授课到神舟十三号在我国自己的空间站组合体的两次天空课堂,我都观看了直播,观看的过程既新奇又感慨,翻阅中国载人航天的发展历程,在为伟大祖国日新月异的发展而骄傲和自豪的同时,也不由使我想起以前看到过的一些关于长城的文章,让我有了自己的思考。

这些文章多以长城作为中华民族的象征,是中华民族的骄傲,总是用这样一段话作为佐证:“宇航员某某说,从太空能看见的地球上的唯一建筑物就是中国的万里长城。”接触这些文章时我刚上小学五年级,那是学习的一篇课文,当时很多人都信以为真,当然也包括我,以至于在神舟五号之前,我从来都没有表示过怀疑,还一度为这句话的“唯一”充满了骄傲和自豪。

但是2003年10月15日,中国首位航天员杨利伟从太空返回后,接受白岩松的视频连线采访时白岩松问杨利伟:“还有一点是很多观众也非常关心的,你在整个飞行的20多个小时的过程中,看地球的感受是怎样的,有没有看到大家都在说的长城?”杨利伟如实地回答说:“看地球景色非常美丽,但是我没有看到我们的长城。”当听到这句话时,我惊讶了,内心充满疑惑,会不会杨利伟看错了呢?又或者是因为天气原因?甚至是不是有一些人一直是看破而不说破呢?但我确信杨利伟说的肯定是真的。

为什么会这样?为此我还专门查阅过相关资料。通过查询资料,我了解到“太空”高度的最低界限大约在105到110公里之间,试想一下,我们在十公里之外看一处长宽高都是十余米的建筑物会是什么样,如果能见度好的话,或许还能分辨,而宇航员是在远离地面至少200多公里之上的太空,这时他们所能看到的只是陆地和海洋。尽管长城很长,但其宽度也不过十余米,有的甚至还不及一条双车道的普通马路宽,想要在太空中看到长城,就好像在千里之外看到了一根头发丝,裸眼情况下说能看到,明眼人一眼就能明白这是不可能的。那位外国的宇航员为什么会这么说?现在也无法求证他说这句话背后的目的,但是从这件事情上来讲,不管对于我们自己还是每一个人来讲,都应该明白一个道理:那就是不能人云亦云,要有自己的分析和判断标准。试想若干年前,我们国家特别希望能参与国际空间站的建造和利用,但是美国却百般阻挠,不让我们参与,也就是那时候起,我们航天人在党的坚强领导下,自力更生,发展我们自己航天事业,历经千难万险取得了今天的辉煌成绩。反过来想一想,如果我们国家没有全力发展载人航天,如果没有把中国人自己送上太空实现中华民族的千年梦想,我们还会不会被这些别有用心的人继续居心叵测的欺骗呢?

既然在太空看到万里长城的说法并不真实,那为什么很多人却一直愿意相信呢?这还要从长城的历史说起。古代,长城的主要作用是用来防御,减少北方民族对中原的侵扰。但实际上长城的作用远远不止如此。历史上中原民族与游牧民族进行角逐的主战场基本都是在长城附近。从今天来看,中原民族的北伐促进了北方游牧民族的统一,而游牧民族的南下也让中原民族时刻处于居安思危的状态当中,极大地促进了中原地区的军事、经济发展。

所以即便知道太空看不到万里长城,但在我们心目中,长城却永远是最伟大的人类建筑,是华夏文明的精神长城,指引着我们不忘历史,继续发扬长城精神,为中国梦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天宫课堂第二课日记200字 篇八

王梓萌

奇妙的泡泡悬浮在半空之中,久久不落下;物体能够在空中直线飞行,不偏离轨道……

这些事在地球上难以体验的。可在太空中,因为失重,这些神奇的现象都展示出来了!看了仅仅四五十多分钟的太空教课,心中却久久不能平静。谢谢航天老师们给我们带来无限的知识,教我们有趣的实验,这使我对太空的好奇又增加了,用热情来探索太空,探索那未知的领域。我的理想是蓝色的,在这上面增添了一抹亮眼的红色,那是五星红旗的颜色。我把蓝色穿身上,把红色绣在胸前!

天宫课堂第二课观后感及感想 篇九

天宫课堂第二课,中国空间站上演“点水成冰”。

3月23日,“天宫课堂”第二课开讲,神舟十三号飞行乘组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在中国空间站进行太空授课。这是地面主课堂中国科技馆内的学生在听讲。新华社记者郭中正摄

3月23日下午,“天宫课堂”第二课在中国空间站开讲,神舟十三号飞行乘组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相互配合进行授课。

这是中国空间站第二次太空授课。本次太空授课活动采取天地对话方式进行,地面主课堂设置在北京中国科技馆,分课堂分别设置在西藏自治区拉萨市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

“没有看够,再多来点儿吧!”“国家真是强大了,现在我坐在家里都能听航天员讲课,太高大上了”……“天宫课堂”第二课的直播结束后,网友们纷纷感慨留言。伴随着我国在航天领域取得越来越多的突破,越来越多的中国人被点燃对太空的无限热情。

天宫课堂第二课日记200字 篇十

余文博

期盼已久的“天宫第二课”终于开课了,我不仅学到了很多知识,还感受到科学带来的乐趣。令我最感兴趣的实验就是“水油分离”了。大家都知道,水的质量是大于油的,所以将它们混合后静放一小会,油就会漂在水上面,这就是水油分离。可在外太空就不一样了,因为外太空没有自然分层,所以用这种方法不行,那要怎样让它们分离呢?其实只要快速旋转它们就可以了,因为水油在离心作用下实现分层,所以才会分开。“天宫课堂”可真有趣啊,希望有一天我也能登上外大空,探索太空的奥秘。

最新范文

《超强台风》观后感【优秀6篇】05-30

防溺水观后感600字(优秀6篇)05-30

建党伟业观后感精彩6篇05-30

长津湖观后感【优秀9篇】05-30

防溺水观后感(精选10篇)05-30

看将改革进行到底的观后感范文(优秀10篇05-30

闪闪的红星观后感【优秀3篇】05-30

《理想照耀中国》观后感心得范文5篇05-30

电影金刚川观后感心得(优秀8篇)05-30

2019《航海王:狂热行动》观后感心得精彩05-30

27 54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