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满分作文出现 历年高考优秀满分作文【3篇】

2023-06-12 07:31:32

作文在高考语文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拉开差距基本上也是看作文的分,写好作文是很重要的。下面是书包范文为朋友们分享的历年高考优秀满分作文【3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全国高考满分优秀作文 篇一

人受身体长度的影响,某种意义上对自己的内心是盲目的,因为羞愧或者愿意三尺之外。

人到了这种或那种高度,对下半身有鄙视,但更吸引人的是抬头时的风景。在人生的阶梯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位置,这可能会成为障碍,或者说距离期望值还有一段距离。聪明人暂时爬不了高,就学会踮起脚尖。

有弹性的不仅是身体,还有心脏。或者也许,我们可以理解,踮起脚尖只是某种外化,真正的核心是我们渴望攀登的心。

我记得爬过埃菲尔铁塔。它在地面上上升得如此自然。抬头看塔顶,拿着帽子,抬起头,踮起脚尖。眼睛高一英寸,脚高一英里,你只能看到塔。眼睛够不到的地方,让心去触及。坐在塔里的卡车,在塔尖遇见你的心。虽然踮起脚是徒劳的,但心里升起的征服感终于让我站在了这里。巴黎在塞纳河边慵懒地打盹,城市在正午打盹,而我的心在狂跳。我再次踮起脚尖,让狩猎的风充满我的胸膛。

原来,人们踮起脚尖,远眺风景,呼吸日常生活中缺乏的高度的活力。踮起脚尖,拥抱你等待已久的梦想,进入视线。深春浅夏,少年心在旷野歌唱!

澳网冠军小威固执地说,敲开成功的。大门是强大的。网球,不是网球裙。她知道自己没有Kuwa那张英俊的脸,但在她的人生旅途中,即使前半生充满了难以忍受的嘲讽,她也从未低下骄傲的头。这份骄傲是成熟的独白。“我妈妈默许我在小屋的窗户边躺了一个下午,”她回忆道。“她知道我不是在发呆,我是在眺望远方。”

李安有意识地在台湾省呆了太久,创作灵感逐渐消退。没有人知道他那些年读了多少书,走过多少城市,只看到他的身影和《断背山》《色戒》一起出现。岁月打磨的越刚毅的脸,时间锻造的越稳健的步伐。他还是淡淡的笑着说,他不愿意复制,他只想往前走,走自己的路。

历年高考满分作文 篇二

浴火于跌宕的烟霞

“跌宕风流,烟霞笔端。”展卷而阅,千年前的欢与悲历经历史湍流,流泻于笔端,凝聚为《浮生六记》的素纸黑字,喃喃呓语着人生的得与失。或许,人生的得与失不应仅仅被框定为终点标志,其以过程的形态,为新的起点奠基。

世殊事异,得与失常常被认为是一种结果与定论,但其本质上是现实因素与个体力量相互碰撞与渗透而产生的阶段性弥合与落差。诚然,将其视作终点的积极意义不可否认。正如露易丝的低调而顽强的希望诗学,站在终点的视角,以铅华洗尽水落石出的言语总结人生的得与失。诚然,这是对世界悲剧性的一种纾解,也是一种对人生得失的豁达胸襟。同时,“得与失”扬起风帆,扎入时代的大海,在内在结构上它越发玲珑而幽微,将其仅仅作为“终点”是否显得粗野而暴戾?倘若如此,那么加缪笔下的“荒诞”是否便沦为仅剩消极意义的说辞?

然而,屠格涅夫曾言:“生命的洪流在我们身外,同在我们内心,绵绵不息地泛滥。”在得与失交错中,自我的主观能动性不容忽视。援引悲剧式英雄的内涵:“吾魂兮无求乎永生,竭尽兮人事之所能。”激情与困苦并存的荒诞英雄历经登顶之得坠石之失,而攀缘山顶的拼搏过程本身足以充实一颗人心。假如他每走一步都有成功的希望支持着,那他的苦难又从何谈起呢?以得失视作过程,所以,岩石照旧滚动;所以,西西弗斯不再是彻底的悲剧英雄;所以,“我们孤立无援”的悲歌终将转化为“我反抗,故我们存在”的前进号角。

陈平原先生曾言:“所谓‘韧性’,就是在升降起落时能够从容应对。”而段义孚认为:“没有经验是人类的普遍状态。”由是观之,得与失具有延长性与普世性特征,穿梭于漫漫人生征途。而马尔克斯笔下“亘古的旅途”更印证着人生的得与失以过程的形态伴随着生命的旅途。

掬水月在手,临渊回眸。忽忆及拥有弱德之美的垂暮美人叶嘉莹怀着一代人的朴素与诚挚,以体认生命的方式书下《哭女诗》,站在人生全新的视角上,坦然地重新面对人生得失,折射出生命质地的强韧与深微。而吾辈青年芝兰秀发,或许没有丰功伟绩之得,没有坠入低谷之失,但应持有叶嘉莹先生的坦然与从容,将“得失”沉淀。

所以我不愿将人生的得与失仅仅视作终点的意象标志,我愿以木心式“生命不安现状”的冲动,赋予其新起点的内涵。愿我们能秉持临渊回眸的生命意识怀着那份坦然与从容,接下得与失留给我们的这份沉重,走在得与失的历史延长线上,站在历经得与失的新起点上,从浴火于跌宕的烟霞中走出,与时代进行不带自怜的抗争,重新缔造属于自己跌宕人生的烟霞。于是乎,我们便能闲看庭前花开花落,漫随天外云卷云舒。

再出发。

历年高考满分作文 篇三

以“可为”作舟,扬“有为”之帆

青年的发展与国家、民族未来的发展紧密相关。要想做一个“有为”的青年,自然离不开“可为”的时代。

“可为”的时代,造就了“有为”的人才。古人“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人生智慧,其实也是他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的无奈之举。生不逢时,自然壮志难酬,才有了屈原自沉汨罗江、“冯唐易老,李广难封”的时代悲歌,才有了“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的呐喊……而今,从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在艰苦卓绝的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已经深深融入中国人的血液和灵魂,给了我们“可为”的勇气和力量。这个大有“可为”的时代,造就了一大批“有为”的杰出人才。吴文俊、黄旭华、于敏、袁隆平、屠呦呦等科学巨匠,彭士禄、张桂梅、黄文秀等时代楷模,哪一位不是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书写了自己在这个“有为”时代的精彩?

在“可为”的时代,我们应做“有为”青年。生在这个大有“可为”的新时代,我们是幸运的,要担起的责任也是重大的。在这个欣欣向荣的时代,我们在时代发展的洪流中犹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小而言之,做“有为”青年,是为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让生命绽放光彩;大而言之,做“有为”青年,是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然而,面对激烈的社会竞争,有些人想通过“躺平”来抵制“内卷”,宁做“佛系"人,也不相信自己能够靠聪明的大脑和勤奋的双手成就一番事业。但是,仅靠想天尤人岂能“封狼居胥”?仅靠坐而论道岂能“上九天梳月"?空谈之声再澎湃,又岂能敌过在荒漠风沙中筑起绿色屏障的赛罕坝人的坚守之心?空谈之声再激昂,又岂能敌过为国家科研事业默默贡献的科学家矢志不渝的报国之心?

以“可为”作舟,扬“有为”之帆。“可为”的时代,造就了“有为”的人才,却不等于只要生活在这大有“可为”的时代,我们就能成为“有为”之才。我们不仅要有成为“有为“青年的决心和勇气,还要有把理想付诸实践的行动力,勇敢地肩负起时代赋予的重任,迎难而上,在“可为”的新时代中大有作为,实现伟大的中国梦。

韶华易逝,青春难再,让我们一起搭乘“可为”这艘时代的巨轮,扬起“有为”的风帆,乘风破浪、披荆斩棘,一往无前。

最新范文

2023年福建高考作文题【优秀3篇】06-12

努力备战高考的句子精彩4篇06-12

江苏2012年高考满分作文优秀5篇06-12

山东高考作文:备好的行囊【优秀7篇】06-12

高考作文题记叙文【精彩4篇】06-12

2023全国甲卷高考作文【5篇】06-11

高考满分原题作文【精彩10篇】06-11

回头却不是从前高考满分作文范文(优秀706-11

湖南高考满分作文(优秀9篇)06-11

2023年高考热点作文预测含题目优秀9篇06-11

23 1937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