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修之死读后感 杨修之死读后感【精彩3篇】

2023-04-02 15:00:19

当品味完一本著作后,大家一定都收获不少,这时就有必须要写一篇读后感了!你想好怎么写读后感了吗?下面是书包范文为您整理的杨修之死读后感【精彩3篇】,希望能够给您的写作带来一定的启发。

杨修之死读后感 篇一

其实说到底,杨修的死在于他不懂得收敛锋芒,而越王勾践的性格却与此大不相同。

在越国将要被灭国时,身为越王的勾践有两种不一样的选择:一是拼死守国,保全自我身为王的“荣耀”;二是忍辱负重,保全实力伺机复国。勾践选择了第二种,勾践在吴国被吴王当作马夫,受尽了羞辱。可是却一向隐忍不发,最终最终灭了吴国。

相比之下,我十分欣赏勾践的做法。这不仅仅保全了自我,也为将来越国复国埋下了成功的种子。勾践极具聪明才智,他能复国的。原因就在于懂得审时度势,能把握何时含蓄内敛,何时锋芒毕露的时机。

勾践的臣子文种,又是和杨修相似的情景。文种和范蠡是助勾践复国的有功之臣。在越国复国后,范蠡便发现了越王是只可共患难,不可同富贵的人,便退隐江湖并给文种留下忠告:“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www.shubaoc.com),走狗烹。”期望他也能激流勇退,免遭杀身之祸,然而文种一意孤行,不愿离去,最终被逼自刎。

杨修、文种两人的死,令人唏嘘不已,也同样令人深思。在当今社会上,审时度势也是一项职场法则,要明白“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太过锋芒毕露便易遭人嫉恨,为人陷害,所以做事审时度势是十分必要的。

杨修之死读后感700字 篇二

杨修的死因,应该是由于他太能够摸透曹操的心思,曹操既嫉妒他的才能,又考虑到留他在身边终不免造成祸患,总想找一个堂堂正正的罪名把他杀掉。加上杨修为显示自己的聪明才智,置军纪于不顾,一闻“鸡肋”就自动收拾行装,并煽动其他人也作归计,因此,他的被杀是咎由自取。明代李贽点评《三国演义》时对这件事曾写道:“凡有聪明而好露者,皆足以杀其身也。”即有此意。

小说《三国演义》中,杨修在汉中被曹操所杀,究其原因全在于杨修自己。

书中明确写道“杨修为人恃才放旷,数犯曹操之忌。”说明他的死是由于“恃才放旷。”这直接说明了“杨修之死”事件罪归杨修。

杨修猜出了曹操的谜语,曹操并没有因此而喜欢杨修。从整篇小说来看,曹操出谜语并不是要让别人答出来,而是展示自己多么有学问,结果杨修一语道破,还四处张扬,似乎是在大喊:“曹操这点儿水平,考不住我!”曹操自然会“恶之”,不过他以国事为重,就容忍了他的放旷。

在“梦中杀人”的故事中,曹操忍痛杀近侍、装作梦中杀人、假装痛哭,又费力厚葬近侍,只为达到一个目的:防止被人暗算。但曹操没有想到的是,杨修故意戳穿了他,使这样一场戏白演了,曹操只能再去另想办法,以防被别人刺杀,自然会“愈恶之”。杨修故意让曹操达不到目的,但曹操不为此与他计较,只是忍了。

杨修向曹操报告:曹丕与人密谋。这实际上是一个外人向一个父亲告其儿子的状。这不免使我们想到了西汉的江充为谋害太子而制造“巫蛊事件”,让皇帝除掉太子,得到其中利益。两者行为相似,那意图难道会不同吗?况且曹操后来又确认了曹丕没有与人密谋,那么杨修在曹操眼里就是要暗中谮害自己的儿子的人了。曹操没有因此而除掉杨修,又忍了。

杨修作为行军主簿,不仅没为曹操出过一计一策,还惹了这么多祸!杨修对曹操,甚至魏国,有害无益,留着他,还不知他会闯出多少祸呢。

唉,又是一个聪明反被聪明误的人!

杨修之死读后感 篇三

读罢《杨修之死》,掩卷沉思,心中不禁升起疑团:修之过?操之过?思之良久,才恍然大悟,修之过也。

杨修之过,一曰卖弄才华,锋芒太露。杨修确实学识渊博,才华过人。可是纵观杨修一生,并没像郭嘉、程昱那样在军事上、政治上给曹操出过什么奇谋良策,却一味在“门内添活字”“一人一口酥”之类的小事上卖弄小聪明,以致一再遭到曹操的忌恨,埋下被杀的祸根。

二曰恃才放旷,不知检点。曹操“梦中杀人”本来是玩弄权术以掩人耳目的勾当,杨修偏偏要给他戳破,岂不是自找倒霉?至于擅自命令军队收拾行装,更是惑乱军心。事关军令,岂能乱来?

三曰小事聪明,大事糊涂。表面看来杨修是最知曹操心意的,夏侯惇也夸他“真知魏王之肺腑”。可是对曹操的早就“忌之”、“恶之”、“有杀修之心”,他却一无所知,恐怕到死也没有明白。参与曹氏家族立世子的斗争,本来就是做人臣的大忌,即使曹操不杀他,将来曹丕也不会把他放过,而他却毫无自知之明。曹操就立世子一事,问过谋士贾诩,贾诩就不敢表态,在大事上他显然比杨修要聪明多了。

总之,杨修之死完全是咎由自取,正所谓“聪明反被聪明误”,是怨不得别的人。

最新范文

《会飞的教室》读后感精彩10篇04-02

经典常谈读后感精选10篇04-02

读后感2000字【精彩6篇】04-02

读后感【优秀9篇】04-02

《伊豆的舞女》读后感(优秀10篇)04-02

童年读后感7篇04-02

《老人与海》读后感1000字精选6篇04-02

呼兰河传读后感精彩10篇04-02

红楼梦读后感 300字(9篇)04-02

名人传读后感300字优秀3篇04-02

26 1444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