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村官调研报告 大学生村官工作调研报告【通用7篇】

2024-03-09 02:08:04

创新落地是我们的调研工作目标。村官调研报告写方案需要列出详细的过程。本文是编辑为大家整理的大学生村官工作调研报告【通用7篇】,仅供借鉴。

大学生村官调研报告 篇一

我叫,是xx乡xx村的一名大学生村官。通过开展“村官六个一”活动,走村入户三个月,我对xx村的经济社会发展状况有了更深一步的了解,并对制约村子发展的因素提出了几点建议。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xx村是黎城县的古村之一,位于县城东北5公里处,地处平川,勇进渠流经村东。因村所处地势较高,且在下台北村之下,故名。全村辖5个村民小组,315户,997口人,耕地面积2270亩,共有劳动力556人,耕地多且集中连片,是以农业为主要经济收入的村。主要农作物为玉米、小麦。村中无任何矿产资源。

1、经济发展现状

xx村算是全乡的落后村,xx年人均收入2300元,远低于全乡平均水平。经过调查,xx村村民的生活来源主要有以下两种渠道:一是靠传统农业,种植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除此之外,畜牧业以养猪、鸡、羊等几个传统养殖类为主,种植业还有果树、核桃树,但由于结构、资金、销售等因素制约,没有形成规模。其次就是外出打工。据统计,xx年,外出打工人数达到335人,占总人数的1/3。

2、产业结构调整

农业方面。以前村民是靠天吃饭,粮食留下自己吃的,多余的就拿去卖。现在一部分农民在支村两委干部的带领下,种植果树、核桃树、柿树、大棚等特色产业,大力推进中高效作物规模种植。为提高耕地亩产量,灌溉方便,村自筹资金铺设水泥路、维修支渠。另外,今年又积极筹划200亩高效农田,改变传统的产业模式,增加农民的收入。

种养殖方面。xx村的产业主要以种植、养殖和林果业为主。村北主要是以养猪为主的养殖业,村四周是以果树、核桃树为主。

全村共有党员36名,入党积极分子6名,支村两委成员6名,大学生村官1名。

支村两委干部坚持与时俱进,采取多项措施,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进行新探索、总结新经验,努力为实现“加快发展、富民兴村”的目标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1、完善了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丰富了村民的精神生活。

2、铺好东峪道路,方便村民种地。

3、维修旧自来水管道,解决人畜饮水安全。

4、重修了关帝庙,保护了村里的古迹。

5、维修改造了老爷庙池,缓解了汛期排水问题,消除了安全隐患。

6、健全干部管理机制。在村干部的管理上,进一步规范了党员培养制度、干部包队、党员包户等制度,使村组干部的管理进一步制度化、科学化、规范化。

支村两委干部本着公平、公正、客观的原则,经常深入组户,积极帮助广大群众消除纠纷,化解矛盾,及时发现不稳定因素,从根本上消除了一切可能引起上访的不良因素,实现小事不出组,大事不出村,确保村子和谐稳定。

虽然我村建设取得了可喜成绩,与过去相比有了很大变化,但是经过这次走访村民后,还有下列因素制约着我村的经济繁荣和社会稳定:

1、农民整体素质较低,不能适应农业产业化的要求。现在具有一定文化基础和劳动技能的青壮劳动力都外出打工,留守村中大部分是老、弱、病、残、妇、幼,这部分人整体素质偏低,思想观念陈旧,习惯于传统农业,对效益农业接受程度低。目前效益农业虽有所发展,但规模较小,技术含量不高,而且随着扶持效益农业补助资金的减少,效益农业发展的步伐将会减慢,这些严重影响了农业产业化的进一步提升。

2、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缺乏财源,村级组织战斗力不强。xx村无第三产业,村民收入多为玉米、果树、核桃树种植。村集体无任何经济来源,乡村两级自身建设资金投入严重不足,村公益事业和基础设施建设难度增大。同时,随着劳动力外出的增多,在家党员年龄偏大,发展新党员后备力量不足,造成村党组织相对薄弱,后备干部严重缺乏,缺少致富奔小康的带头人。

3、农业生产经营规模过小,生产效率低。目前我村人均耕地仅有2.3亩,加上农户生产经营地块零碎、分散,难以形成规模效益。这不仅给科技推广、浇灌、排涝、病虫害防治、土地开发等带来了很大困难,而且农业生产相对成本高。同时由于缺少投入,治理粗放,组织化程度低,导致生产效率低下,直接影响了村民的收入。

4、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薄弱,抵御自然灾难能力差。近年来,虽然本村对各方面建设加大了资金投入,但一些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仍然比较落后,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差。

5、由于地理环境制约,本村道路狭窄。这使第三产业缺少了发展空间,农村城乡化进程缓慢。

6、远程教育收看效果不佳。尽管村委对远程教育做了大量宣传工作,配备了专门的远程教育设备,并定期播放远程教育节目,但是收看运用效率仍然不佳。通过调查了解主要原因有:一是村民文化水平普遍偏低,没有自发的学习意识;二是本村向来以种植玉米、果树、核桃树为主,对其它技术村,民们没有兴趣,因此也影响了远程教育的播放收看质量。

1、要想摆脱贫困,实现小康致富,改变落后的思想观念至关重要。政府在加大资金、技术帮扶力度同时,要不断提高广大群众的思想意识和科学素质,提高群众的“造血”功能,进一步激活农民群众要求致富的强烈愿望。组织推广普及农业新技术,引导和发展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与致富项目,为有创业能力的村民提供贷款办理服务,业务指导,努力为村民提供多种形式的生产经营服务,千方百计培养一批致富典型。

2、坚持从本村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发挥资源、区域优势,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培育主导产业。xx村临近县城,耕地广阔且集中连片,充分利用地缘优势,引进适合本地的新产业。利用蔬菜大棚可发展生态高效农业,也可以进一步发展特色产业。发展传统手工业既能解决妇女就业问题,又增加了村集体的收入。

3、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确实改善贫困乡村生产生活条件,是解决温饱的基础,也是巩固脱贫致富的基础。为此继续帮助村民进一步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结合村庄整治,加大环境卫生整治力度,改善居住环境。通过政府扶持,加快地区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增强抗灾能力。不断改善医疗卫生条件和交通条件,解决群众看病难和出行难的问题,积极稳妥地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行大病统筹,杜绝因病致贫。

4、加强劳动力就业培训,提高市场经营意识。提高劳动者的素质是加快地方发展经济,增加收入,脱贫致富的基础。以实施“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工程为契机,围绕本村特色农业的发展和市场劳务的需求,开展各种形式的实用技术培训和劳动力技能培训,让广大农民把握基本的农业生产知识和实用技术,提高农民就业和创收能力。同时通过加强宣传教育引导,增强市场意识和适应能力,使广大农民能够自觉按照市场经济规律的要求,来组织农业生产,以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收益。

5、加强干部队伍建设,为发展提供组织保证。发展经济,必须精诚团结,凝集合力,个人素质再强,但假如各吹各的调,只能是一盘散沙,最终一事难成。要始终紧扣发展“第一要务”,牢记“两个务必”,践行群众路线。不断加大对年青干部的培养力度,不断提高干部队伍素质,建设一支想干事、会干事、干成事的干部队伍,为加快本村经济发展提供组织保证。

6、远程教育工作是一项非常重要的系统工程,作为大学生村官要当好远程教育的管理员。要想搞好远程教育工作就必须加强自身的学习与修养,当好农民群众的信息传播员,农业技术的指导员,群众放心的服务员;重视并做好宣传工作,农民认识不足,就是我们宣传不充分、不到位,只有宣传到位,调动起农民的兴趣积极性才能很好的开展远程教育工作。要做到有计划性、针对性,张贴或广播远程教育播放内容,让农民对远程教育了然于胸,只有做好计划和安排,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这次的“六个一”走访活动,使我受益匪浅。大学生村官进行调研实践,对于引导我们把书本知识与投身于社会实践统一起来,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走出象牙塔,融入农民大众,才会真切感受到耕耘的艰辛,收获的喜悦,才会真正把成长的根深深植入祖国的沃土。大学生村官进行调研实践,有利于自身成长。调研实践是知识创新的源泉,是检验真理的标准。其实,在调查中我发现,农村真的很需要高素质的人才去建设,需要科技的支撑,更需要更多的有志青年学生到这里来实践。农村,并不仅仅代表着贫穷和落后,更代表着潜力和市场。农村是磨练和锻造人才的地方,越是艰苦的地方越能更好的激发人的潜力。

农村在召唤着我们当代大学生,农村也同样期待我们为它的发展做贡献,加入到农村的建设中来吧!新农村建设就像一颗花,需要不断的滋养,只要付出,就会看到越来越多的灿烂之花的开放。

大学生村官工作调研报告 篇二

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是党中央着眼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培养造就经过基层实践锻炼、对人民群众有深厚感情的党政干部后备人才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是新时期党的建设和组织工作的一项重要创新举措。x8年以来,x市先后选聘5批共x名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目前在岗大学生村官140人。为全面掌握这支队伍的思想、生活和工作状况,进一步改进大学生村官教育管理工作,近期,x市委组织部成立专门课题组,采取集中座谈、实地走访、问卷调查等方式,对全市大学生村官工作进行了专题调研,现形成报告如下。

一、做法和成效

为让大学生村官来有奔头、干有舞台、留有希望、走有收获,五年来,x市不断完善政策措施,创新方法途径,推动了大学生村官工作的健康有序开展。

1.严格管理加压力,确保村官“下得去”。参照公务员管理的有关规定,对大学生村官实行严格管理,确保了大学生村官在村工作的时间。一是明确职责任务。市委组织部明确规定大学生村官为“村级组织特设岗位”人员,为他们量身定制岗位职责,要求着重发挥好政策法规宣传员、村情民意调查员、群众事务代办员、市场信息收集员、矛盾纠纷调解员、远程教育辅导员等“六员”作用。各乡镇结合实际,进一步细化了大学生村官的具体职责和工作任务,并与大学生村官签订了目标管理责任书。二是加强岗位管理。制定出台了《大学生村官日常管理十条规定》,要求大学生村官周一至周五必须在村上班,每周住乡村的时间不得少于4晚,并填写好《履岗日志》。特殊情况必须书面请假,请假1至3天的须经村党组织书记审批同意,请假4至7天的须经乡镇党委审批同意,请假8至15天的须经市委组织部审批同意。具体出勤情况由村党组织每天进行一次登记、乡镇党委每周进行一次统计、市委组织部每月进行一次督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严肃处理。三是规范考核办法。建立完善了市、乡、村三级百分制量化测评考核办法,对大学生村官的年度考核和聘期考核均由市委组织部、乡镇党委和任职村共同实施,按照任职村占50%、乡镇占25%、市委组织部占25%的比例折算最后得分,考核方式采取个人述职、党员和村民代表测评、村“两委”班子评价等形式进行,考核结果作为大学生村官续聘、奖惩、提拔任用的重要依据。

2.强化保障增动力,确保村官“待得住”。针对大学生村官工作和生活所面临的实际困难,着力从三个方面解决大学生村官的生活难题和后顾之忧。一是注重人文关怀。市委组织部坚持优先将大学生村官分配到离乡镇机关较近、交通便利的村任职,并协调乡镇、任职村及时妥善帮助解决大学生村官的食宿问题。同时,定期组织开展工作例会、文体交流、联合调研等各种形式的交流、联谊活动,不断丰富大学生村官的精神文化生活。近两年,x市委组织部召展大学生村例会31次,组织大学生官参与的调研活动6次、文体活动8次。二是落实待遇保障。按照财政部提出的“大学生村官待遇每年不低于2.2万元”的标准,全面落实大学生村官的工资待遇,并为全体大学生村官统一办理了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等五类保险,所有相关政策x市坚持率先落实、顶格到位。目前,全市大学生村官的年工资待遇人均超过了2.5万元。三是强化政治激励。对工作出色的优秀大学生村官,在同等条件下,实行“三个优先”政策,即:优先发展为党员、优先推荐为后备干部、优先评先评优。对成绩突出、表现优秀、群众信任且自愿在基层工作的,鼓励通过法定程序进入村“两委”班子。目前,全市在岗的140名大学生村官中,党员有64人,已进入村“两委”班子的有41人。

3.尽心培养提能力,确保村官“干得好”。始终坚持把大学生村官当作后备干部来培养,当作优秀人才来重用,当作自家孩子来关爱。一是健全帮带制度。建立完善了市级领导结对联系、乡镇领导结对指导、村干部结对帮教的三级帮带机制,通过工作上手把手传、行动上实打实帮、思想上面对面带,有效促进了大学生村官的成长。该市明文规定,市级领导下乡进村,必须看望所联系的大学生村官,了解工作生活情况,帮助解决实际问题;乡镇办事处党(工)委书记每季度必须主持召开一次大学生村官座谈会,交流情况、释疑解惑。二是创设实践机会。定期给大学生村官交任务、压担子,有计划地安排大学生村官参与中心工作和急难险重任务,分批组织大学生村官到信访、综治部门跟班学习,提高了大学生村官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从x1年开始,该市先后安排6批次30名大学生村官到市信访局跟见习,让大学生参与接访处访、经受锻炼。三是搭建创业平台。市委组织部协调信贷、劳动、农业、科技等相关职能部门和金融机构,出台了一系列扶持大学生村官创业富民的优惠政策,鼓励和引导大学生村官在创业富民的生动实践中历练本领、增长才干、积累经验。马水乡湖德村村官肖志龙在获得10万元信贷支持后,自己带头种植烤烟100亩,并带领村里的群众种植烤烟800余亩,年创收入230多万元,被评为“湖南省创业富民之星”。

4.拓宽出口激活力,确保村官“流得动”。在引导服务期满大学生村官通过中央提出的“五条出路”有序流动的基础上,结合本市实际,进一步拓宽了大学生村官的出口。一是定向招考一批。从x2年开始,x市委、市政府每年拿出5个全额事业单位编制名额,面向服务期满大学生村官进行定向招考,同时硬性规定,凡事业单位缺额补员时,优先从大学生村官中录用。目前,全市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中,具有大学生村官经历的共12名。二是择优选拔一批。今年,乡镇人大、政府班子换届时,x市坚持用好用足有关政策,通过定向选拔方式,择优选拔了2名大学生村官作为乡镇人大、政府班子的提名人选,开启了大学生村官直接进入乡镇领导班子的先例,全市大学生村官备感振奋,深受鼓舞。三是留村任职一批。对服务期满但没能通过其他方式及时流动的大学生村官,及时与他们签订续聘合同,积极为他们继续留村任职创造条件,缓解他们二次就业的压力。目前,全市x8、x9年选聘的41名服务期满的大学生村官,已有29人考录为公务员,6人进入企事业单位,1人另行择业,其余的5人全部签订了续聘合同,继续留村任职,基本形成了有序流动、多元发展的局面。

二、问题及原因

总体上看,x市在对大学生村官的管理、考核、培养和使用上,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客观地看,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各类报告1.聘用制度还不够完善。当前,x市委组织部与大学生村官签订的聘用合同中,都是3年一个聘期,但对大学生村官是否要到服务期满后才能参加公务员考试及相关企事业单位组织的招聘考试,因未能找到相关的政策依据而没有作出明确规定,致使部分村官任职不到两年甚至一年就考录到了其他岗位。调查中发现,x市x8至x1年选聘的129名大学生村官中,任职不到两年考录到其他岗位的达42人,占总数的33%,其中,任职不到一年考录到其他岗位的达13人,占总数的10%。按照一般规律,一个大学生村官到村任职后,第一年基本上处于熟悉情况的阶段,至少要到第二年才能真正融入工作、发挥作用,这些任职不到两年甚至一年就考录到其他岗位的大学生村官,基本上是平白领取了一段时间的工资,没有发挥应有作用或者说发挥的作用不大,完全背离了选聘大学生到村任职的初衷,不仅打乱了大学生村官的选聘计划,而且从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公共财政的浪费,引起了基层干部群众的不满。

2.管理职责还不够明晰。x市对大学生村官的管理,实行的是市、乡、村三级共同管理模式,但乡镇、村具体应承担什么样的管理职责,没有具体的实施细则,没有统一的工作标准,更无行之有效的考核办法,少数乡镇、村对大学生村官的管理显得比较随意、比较粗放、比较松散,不同乡镇之间、不同村之间,对大学生村官的管理、培养、使用力度和保障、服务标准还不平衡。此外,虽然为每个大学生村官明确了一名市级领导负责联系、一名乡镇领导负责指导、一名村干部负责帮带,但对市、乡、村三级负责帮带的领导,到底应尽到什么样的帮带责任,帮带效果如何考核,考核结果如何运用等,也没有作出明确的规定,个别地方的三级帮带工作实际落入了“市领导鞭长莫及较少管,乡镇领导精力有限不常管,村干部因嫌麻烦不想管”的局面。从对120名大学生村官调查反馈的情况看,认为负责帮带的乡镇领导和村干部经常与大学生村官联系的仅占65%,认为只是偶尔联系的占22.5%,认为平时基本上不闻不问的达到了12.5%。

3.流动渠道还不够畅通。对大学生村官服务期满后的出路问题,目前设计的出路主要是五条,即:留村任职、考录公务员、自主创业、另行择业和继续学习深造。但在与大学生村官的座谈中,多数大学生村官反映:“五条出路”中,最理想的是考录公务员;其次是留村任职,希望任期满两届后能解决全额事业编制;自主创业由于需要一定的启动资金和必要的技术支持,能够创业成功的实属凤毛麟角,对多数人来讲并不实际;而对自行择业和继续学习深造,很多大学生村官直言,报考大学生村官岗位的本意就不是如此,若有这样的打算当初可能就不会报考村官岗位。从x0至x2年选聘的3批大学生村官的调查问卷中,我们发现,希望考录为公务员的高达72%,希望留村任职的占15%,希望自主创业的占7%,希望继续学习深造的仅占4%,而愿意另行择业的不到2%。因此可以说,绝大多数大学生村官实际上都在挤“考录公务员”这根独木桥,而近年来,由于大学生村官的基数越来越大,但针对大学生村官选拔的岗位并没有相应增加,不少大学生村官表示压力很大,对前途比较担忧。

4.作用发挥还不够突出。调查中发现,一些大学生村官由于所学专业不对口,加之刚刚走出校门,对农村工作不熟悉,对农村政策不了解,一时很难胜任自己的角色,开展工作时往往感到无所适从、无处着力,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此外,一些大学生村官的“跳板”意识较浓,仅仅是把村官岗位作为一个过渡,作为捞取一些特设岗位报考资格和加分条件的手段,没能真正把身子沉到农村基层、把心思用到服务新农村建设上,而且,现行的各种招聘和录用考试中,考试内容多是一些纯理论性的知识,大部分村官认为,在农村实际工作中学到的、用到的往往不会考,因此,把相当一部分时间和精力用在了看书和背资料上,特别是个别“逢考必考”的大学生村官,基本上处于“备考—参考—再备考—再参考”的循环当中,鲜少把时间和精力放在本职工作上,作用发挥自然无从谈起。从对部分村“两委”干部和党员群众的调查问卷中发现,认为大学生村官作用发挥特别突出的只有24%,认为作用发挥比较突出的占36%,认为作用发挥一般的占31%,认为没发挥什么作用的达到了9%。

三、思路与对策

针对上述问题,我们根据调研了解的情况,就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村官工作提出如下对策与建议:

1.进一步完善选聘录用机制,力求专业对口、人岗相适。一方面,要进一步完善选聘机制。实践证明,在出生地任职的村官比异地任职的大学生村官融入工作要快;涉农专业的大学生村官比其他专业的大学生村官发挥的作用要大。因此,在选聘大学生村官时,要进一步细化选拔条件和标准,坚持优先录取本籍大学生、所学专业与农村工作相关联的大学生、有农村生活经历和农村工作热情的大学生,力求选聘的大学生村官“本土化”、“适用化”,尽量避免到村任职后出现“水土不服”或“学非所用”的现象。上级组织部门在制定选聘计划时,要加强与地方的协调沟通,由地方根据本地产业现状、发展规划、资源优势等,形成并报送选聘意向,客观准确敲定人数、细化专业、明确标准。另一方面,要进一步完善聘用机制。在与大学生村官签订聘用合同时,必须明确界定大学生村官的服务期限,在服务期未满之前,原则上不允许大学生村官报考公务员或其他企事业单位,否则,视为违约处理,避免大学生村官“当年来、当年走”的无序流动现象,力争多一些“永久牌”大学生村官,少一些“飞鸽牌”大学生村官。

2.进一步完善三级联管机制,力求上下联动、形成合力。对大学生村官的管理和培养,需要市、乡、村三级协同配合、共同发力,任何一级出现“缺位”,都会导致整个管理链的断裂,必须进一步明确各级的管理职责,落实各级的管理责任。在对大学生村官的履职情况进行考核的同时,也要与之相应地对乡镇领导和村干部履行管理职责的情况进行考核,并把大学生村官的考核结果作为考量乡镇领导和村干部履行管理职责情况的重要依据,促使乡镇领导和村干部真正按照市里的要求,贴心管理好大学生村官、细心服务好大学生村官、真心使用好大学生村官、尽心培养好大学生村官,努力为大学生村官当好工作上的“导师”和生活上的“保姆”。要强化考核结果的实际运用,对在培养管理大学生村官工作中履职到位、成效明显的乡镇领导和村干部,要给予一定的物资奖励和精神鼓励,反之,则要提出批评教育,作出组织处理,以此增强乡镇领导和村干部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形成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合力。

3.进一步完善教育培养机制,力求以用促学、学用相长。抓好教育培训,是确保大学生村官尽快融入农村、适应岗位要求的前提。要在现有培训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索完善教育、管理、培养、使用和服务相结合的大学生村官教育培训机制。按照学以致用、按需施教、讲求实效的原则,有针对性地定期开展教育培训。在培训内容上,要特别注重传授开展农村工作的基本经验、方法,帮助大学生村官掌握与农民打交道、做群众工作的本领。在培训方式上,要坚持把培训与实践相结合、培养与使用相促进、管理与服务相并行的原则,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通过邀请专家学者集中授课,请大学生村官先进分子和优秀人物介绍工作体会,请从基层成长起来的领导干部现身说法、传授经验,组织大学生村官进行现场观摩和实地考察等方式,对大学生村官开展岗前培训、集中轮训和专门调训,确保把使用和服务相结合的培养机制贯穿于大学生村官工作的始终。

4.进一步完善保障激励机制,力求人尽其才、才尽其用。要进一步形成“人才到一线去,干部从一线来”的用人导向,逐年增加面向服务期满大学生村官招考录用的岗位总量,激励大学生村官扎根农村建功立业、锻炼成才。在定向选拔和考录大学生村官时,可探索试行先考核、再考试的办法。在考核办法的制定上,要突出“重实绩、重民意、重公论”的导向,使那些干出实实在在的成绩、得到任职村干部群众普遍认可的大学生村官优先获得参加选拔或录用考试的入场券;在考试内容的设计上,要紧贴农村工作实际,力求让“干得好”的大学生村官“考得好”,真正让扎根农村、艰苦创业、带民致富的大学生村官率先尝到政策扶持的甜头,把更多的大学生村官引导到干好本职工作、服务农民群众上来。要进一步畅通大学生村官的出口,着力为大学生村官在留村任职、自主创业、自行择业、继续深造等方面创造条件、提供帮助,减轻大学生村官千军万马挤“考录公务员”这根独木桥的压力。特别是对自主创业的大学生村官,要简化项目审批程序、降低小额贷款门槛、加大技术支持力度,真正把有志自主创业的大学生村官“扶上马、送一程”。

大学生村官调研报告 篇三

为响应区委组织部要求,我于20xx年8月20日至20xx年9月30日,对我所任职的潘集镇潘集村进行了专题调研,结合我入村工作一个多月来所看、所想,写下此份调研报告,做一个系统的整理和归结。

正文

一、基本情况

一)村情村貌

潘集镇潘集村位于潘集区潘集镇中心地区,西邻张圩村,北接茨淮新河,土地面积3373余亩,其中塌陷地210多亩,被占地287亩。辖4个自然村,14个村民小组。总人口2684人,63名党员,其中女性党员12名,农民人居纯收入达到4250元。潘集村矿产资源丰富,被潘一、三,朱集,潘北4个矿区所覆盖,交通也比较便利,属于潘集镇下属条件较好的村。

二)经济发展

1)潘集村为典型的皖中农业村,这里气候温和,四季宜人,土质肥沃,雨量充沛,生产稻、麦、杂粮。

2)潘集村经济作物比如各类蔬菜、瓜果。尤其是是酥瓜种的比较多。今年潘集村已种植了近百亩的酥瓜。

3)村民养殖鸡、鸭,牛、羊养殖比较普遍,不过未成规模,只有第6生产组有个比较大的生猪养殖场。

4)村里年轻人一部分外出打工,同时由于毗邻几个大型矿区,也有一百多人选择进矿务工。

二、基层党组织情况

潘集村两委在村支书潘冠力、村主任潘明德的带领下,努力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不断加强和完善基层组织建设,成绩斐然。全村共有党员63人,村两委成员7人,潘集村也成为新农村建设重点村。村双委班子精诚团结,齐心协力,努力做好村里的各项工作。

潘集村两委坚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采取多项措施,以改革创新精神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进行新探索、总结新经验,全面、深入、扎实、持久地推进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不断提高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水平,加快基层组织建设步伐,努力为实现“加快发展,富民兴村”的目标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1)全面深化了本村的“争先创优”活动。

2)扎实推进了村级组织办公活动场所建设。

3)健全村干部管理机制。在干部的管理上,潘集进一步规范了党支部“三会一课”制度、党员培养发展制度、党费收缴制度、坐班督查等制度,使村组干部的管理进一步制度化、科学化、规范化。

4)以老百姓的利益为重,坚持以人为本、和谐为重地解决村内矛盾,极大的促进了村内的安全和稳定,从而较好的推动村子的发展。

5)潘集村的基层机构

①建立了《村民自治章程》、《村规民约》各岗位工作职责等规章制度,设有简易的村务公开栏,通过该窗口栏目基本能做到不定期在向村民公布村务、财务收支及计划生育工作等情况。

②随着市场的进一步开放,农副产品价格不断上升,群众收入也随之提高,而且各村民小组建立了一支巡防队伍,让群众加入到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去,保一方平安,为脱贫致富奔小康营造一个安定的社会环境。

三、本村存在的问题

一)特色经济不成规模

(1)虽然潘集村的养殖户比较多,可以说家家户户都有,但是形成规模的只有6组有个生猪养殖场,远未达到集中式长期发展的目的。

(2)潘集村的经济作物也是比较分散,除了这两年新建了特色酥瓜种植园,而且规模也不大,其他的经济作物都是自种自销,没人组织,想种就种,不想种就不种。

二)交通问题

今年上半年,我们村在镇政府的支持下和村两委的努力下,为了解决本村一队,二队,三队,四队,六队,七队,八队、九队和黄庄群众出行难等实际问题,铺修了用于生产和生活的4000多米长的矸石路,但是由于资金不足,矸石路路况不尽人意,特别是我村的经济作物遇到天气不好的时候,运输并不方便,造成经济损失。

三)水利设施薄弱

我村北部毗邻茨淮新河,有天然形成加人工开凿的三条沟汇聚而成的大漯河流经村里,但因农田水利设施年久失修,原本的4条水渠现只有2条可用,对灌溉需求与设施跟不上的矛盾仍是让村民头疼的问题。

四)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问题

这两年国家宣传新农村的力度加大,我们总以为农民的生活都富裕了,其实农民还有很多地方是需要我们去关注与关心的。有很多人鼓励农民去城市创业,我却不赞成这么做。城里人口压力已经够大了,如果再有更多的农村人涌进城里,只会更多的给城里造成的人口压力。而且大多数外出务工人员都会把孩子留在家里,这样会出现大批“留守儿童”。孩子是未来和希望,所以我们要把更多的关心放在孩子的身上,与此同时,留守老人的问题也很突出,很多老人在家带着孩子,但是这就出现了很多问题,比如小孩教育不好,老人一般都是溺爱孩子的,还有的老人身体不好,没人照顾。

通过这次调研我认识到农村的现状,认识到农村存在的问题和潜在的深层次矛盾。

四、针对我村存在的问题,我的看法与建议

一)解决我村的民生问题

(1)修路:要致富先修路,这是所有经济富裕村的经验,也是想要发展必不可少的先提条件。要继续加大村公路的覆盖范围,也要将原有矸石路拓宽,修整。

(2)饮水工程:虽然我村因为靠近镇里,利用优势率先完成了农村安全饮水工程,计划供水600户,现在已有400多户使用受益,但是这只解决了我村的村民吃水问题,让他们用上自来水,想要发展就还要新建一个排灌站,修复原本废弃的水渠,解决我村的养殖业和经济作物的用水问题。

(3)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建造一座文化大院。尽快筹建文化大院,积极引导和丰富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除了电视、电脑以及远程教育平台外,村里基本上没有其他的文化基础设施和文化载体,文化娱乐和图书科普等方面的设施或载体,以及健身场所和设施。村民劳作之余,精神文化生活极为单调,给消极文化活动留下了可乘之机。建议想方设法筹集资金,尽快筹建文化大院,开辟村精神文明活动室,结合远程教育平台,既可以丰富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又能增长他们的科技文化知识,提高身体素质,远离不良风气,促进村风文明。

(4)着重关心留守儿童和老人工作

①坚持开展家庭教育工作、青少年维权工作和调查研究。

②贴近实际,创新活动载体,配合学校开展相关活动。

③继续开展对青少年的扶贫助学活动,搞好留守儿童和贫困儿童的帮扶救助。

④组建关爱团,积极做好预防青少年犯罪工作。

⑤建立完善的老年人组织,为留守老人建立一个温暖的大家庭。

⑥加大农村保障力度,为老人编织一张牢固的安全网安度晚年。

⑦依法养老,对少数虐待、遗弃老人的子女,要以包括司法、道德、社会、政府等多部门、多渠道惩处他们的行为,保护老人的权益。

二)大力发展特色经济

(1)加大招商引资力度:

村里的招商引资工作一直没有起色。建议继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力争将有意向的项目尽快落实,带动本村经济发展和就业。

(2)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特色经济

①以占街头和潘北矿为依托,积极引导群众围绕特色农业下功夫,鼓励群众经商。利用这一优势,目前全村有1000多人从事这项工作。

②在积极引导的同时,还须前瞻性的采取一些有利于群众的发展措施。目前以六组为龙头的酥瓜生产,反季节生产不再单一,随时都可供应市场,但是规模有限,下一步可以鼓励并支持其扩大规模。

③拓宽村民再就业渠道,让他们在矿上发挥自己的一技之长来增加群众收入。利用矿区优势,我村可鼓励村民到矿里务工,同时要为他们做好服务培训工作,进行安全教育,一方面可以增加村民收入,一方面也帮助解决留守儿童和老人的问题。

三)注重基层党组织建设和党务政务公开

(1)关于发展和吸收党员

建议大力宣传鼓励、引导农村青年、致富能手、回乡退伍军人和大学生积极加入党组织,不断壮大党员队伍,为基层组织注入新鲜血液,确保党的事业后继有人。把一些有知识、有文化、工作能力强,具有开拓创新、事业心强的年轻人充实到村两委班子中去,使潘集村更加充满活力,与时俱进。

(2)充分利用远程教育平台

不将远程教育设备当成摆设。远程教育不仅对党员干部开放,也对广大群众开放。建议充分利用好现代远程教育平台对本村党员干部和群众进行培训,加强党员干部和群众对农业科技、法律法规等知识的学习,提高党员干部综合素质,指导农民发展生产,学习技术,促进农民增收。

(3)关于两务公开

建议将村务公开和财务公开落到实处,广泛听取广大村民的意见,尊重广大村民的意愿,不断提高村民对村务的参与度。

结束语

以上就是我到村任职以来走访、座谈和查阅相关资料后的调研。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立足全村经济发展的全局,进一,步深入群众当中,急群众之所急,办群众之所需,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学习党在农村的各项路线方针政策和农村相关法律法规,积极与村民和党员干部沟通,积极为村两委建言献策,努力做好国家政策法规的宣传员、村情民意的调查员、先进文化传播员、新农村建设的推进员、群众事务的代办员、弱势群体的救助员和远程教育的操作员。以维护潘集村社会稳定为前提,以促进本村村民增收为目标,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为潘集村的经济发展和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做出自己的贡献。

相信在村两委班子的带领下,在全体村民的共同努力下,我们潘集村的明天一定会更美好!

大学生村官调研报告 篇四

20xx年9月,我开始了作为一名大学生村官的生活,进村以来,通过走访群众、实地考察等方式了解本村村情,对赧等社区的社会经济发展情况有了进一步的了解。经过这次的调研报告,我发现了本社区发展的一些问题,并通过分析、讨论,对自己今后的工作有了更加清晰的思路。现将调研报告整理如下:

一、基本情况

(一)村情村貌

赧等社区隶属龙陵县龙江乡,地处龙江乡中心,辖11个自然村(23个村民小组)。现有总户数930户,其中乡村户814户,总人口3447人,从事第一产业劳动力1678人。社区国土面积12.4平方公里,海拔1517米,年平均气温19℃,适合种植水稻、玉米、小麦等农作物及石斛、烤烟等经济作物。

(二)经济发展

1、社区地处中心地段,以区域优势为主,主打“鱼米之乡”。

2、烤烟收入:20xx年种植龙川江优质烟1541亩,产量3968担,总产值612万元。

3、村民对鸡、稻花鱼养殖比较普遍,不过未成规模。

(三)基层党组织情况

20xx年赧等党总支有3个党支部,6个党小组,党员共123人,占本单位总人数3.5%。其中少数民族1人,占0.8%;妇女党员22人,占19.8%。年龄结构:25岁以下10人,26-29岁6人,30-39岁28人,40-49岁15人,50-59岁20人,60-69岁36人,70-79岁7人,80岁以上1人。文化结构:本科5人,专科5人,中专10人,高中14人,初中58人,小学31人。总体结构趋于老龄化,党员文化素质学历不高。党总支部下设3个党支部(23个村民小组),有远程教育播放点1个,配有图书室和党员活动室各1个,有老年协会1个。

二、本社区存在的问题

1、特色经济不成规模

本乡镇主打“鱼米之乡”,村民普遍按照此发展路子在走,虽然社区养殖稻花鱼的人较多,但规模相对都比较小,未形成产业化发展的趋势。以至于名声在外,却所有人都在亏本状态。

2、水利设施薄弱

我社区降雨量充足,水资源丰富,但因农田水利设施年久失修,导致水利设施供水不足,对灌溉需求与设施跟不上的矛盾仍是让村民头疼的问题。

3、烤烟成为社区支柱型产业,但烤烟形式愈发严峻,而社区靠烤烟又靠的很实。一旦烤烟出现波动,对社区经济影响十分大。

通过这次调研我认识到农村的现状,认识到农村存在的问题和潜在的深层次矛盾。

三、针对我社区存在的问题,我的看法与建议

(一)解决我社区的民生问题

1、修建公共娱乐场。随着经济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更注重精神需求、买得起车的人也越来越多。没有供群众休息娱乐的场所,没有停车场,就会造成社会矛盾。

2、水利灌溉工程:虽然我社区水量充足,但实际解决不了农田等的灌溉问题,缺水导致矛盾纠纷增加。要加快水利建设,解决我社区经济作物的用水问题。

(二)大力发展特色经济

1、加大招商引资力度

社区招商引资工作一直没有起色,没有能解决一部分就业问题的企业。建议继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力争将有意向的项目尽快落实,带动本村经济发展和就业。

2、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特色经济

本社区特色产业已经有一定眉目,只是尚未形成规模,进行产业化发展。要使大力气调整产业结构,将社区经济发展吸引到特色经济的发展上来。

(三)注重基层党组织建设和党务政务公开

1、关于发展和吸收党员

建议大力宣传鼓励、引导农村青年、致富能手、回乡退伍军人和大学生积极加入党组织,不断壮大党员队伍,为基层组织注入新鲜血液,确保党的事业后继有人。把一些有知识、有文化、工作能力强,具有开拓创新、事业心强的年轻人充实到村两委班子中去,使社区更加充满活力,与时俱进。

2、充分利用远程教育平台

不将远程教育设备当成摆设。远程教育不仅对党员干部开放,也对广大群众开放。建议充分利用好现代远程教育平台对本村党员干部和群众进行培训,加强党员干部和群众对农业科技、法律法规等知识的学习,提高党员干部综合素质,指导农民发展生产,学习技术,促进农民增收。

以上就是我到村任职以来走访、座谈和查阅相关资料后的调研。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立足全村经济发展的全局,进一步深入群众当中,急群众之所急,办群众之所需,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学习党在农村的各项路线方针政策和农村相关法律法规,积极与村民和党员干部沟通,积极为建言献策,以维护社区稳定为前提,以促进本村村民增收为目标,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为社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做出自己的贡献。

大学生村官调研报告 篇五

调研报告提要:关爱留守儿童,关注孤寡老人。作为一名村官,有义务服务村中工作,在配合村领导工作下,积极组织村官抱团服务留守儿童,看望孤寡老人,空巢老人。

来源自建筑施工资料

大学生村官村情调研报告

担任z镇陆圩村主任助理一月有余,期间通过走访群众,查资料,向村领导咨询等方式了解了村里的民情,对陆圩村的总体情况有了初步的了解。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陆圩村总体概况

z镇陆圩村位于东方红河东南方向,距z镇6公里路程,因早期地主姓陆得名;全村共有农户426户,总人口为20xx人,其中劳动力为700人。当前共有面积3500亩,其中耕地面积为为2100亩。村下共设七个村民小组,分别为一组、二组、三组、四组、新庄、李圩、前王。

二、陆圩村新农村建设情况

在z镇政府的领导下,陆圩村积极学习中央关于新农村的精神,努力贯彻科学发展观,围绕“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方针,积极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五位一体和谐发展。

(一)经济发展现状

陆圩村人均耕地面积不足1.1亩,目前无固定产业链,以第一产业种植业为主,一年两季作物,小麦和玉米。村里大部分青壮年外出经商或务工。村民的经济收入主要靠在本地和外地打工赚取,村中外出务工达260多户,打工地点集中在苏、锡、常,浙、宁、沪等劳动力密集型工厂。农民人均收入在6000-7000余元,由于地理位置等些原因,村中没有企业,也没有家庭作坊式的工厂,村中能人大户主要以养殖业为主:陆圩村前书记李龙养殖400余头猪,三组李泽养鸡10000余只,前王组周道军在外经营轮船配件,运输和汽车用品等。村财政收入极为薄弱,主要为财政拨款,村集体奖金,收入不稳定。

20xx年陆圩村小区建设完成,总投资达400余万元,村部设立于此,规划建立农贸市场,超市等各式商铺。在陆圩村小区建设之前,村级道路已较为完善,目前已建成3条水泥路,一条水泥路即将开工。

陆圩村贫困户现象也较为严峻,其中低保户为14户,五保户9户,特困户25户,共48户,约占总户数的11%,其他贫困户达百余户,约占总数的28%。

(二)基层组织建设情况

陆圩村村支两委构成完善,20xx年7月举行了支委换届选举。支委成员6人,分别为书记,会计,副书记,计生专干,民兵营长,副主任。陆圩村村民委员会每三年选举一次,由村民公开选举产生,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制度得到不断完善。全村村民努力学习科学理论,不断加强和完善基层组织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全村共有党员52人,今年新当选的村支两委自开展工作以来多次得到乡镇党委的好评。目前,本村建立了新的村级组织活动场所,诸如党员活动室,治安接访室,民兵活动室,服务大厅,劳动力平台服务室,广播室,图书室,老年活动室,支部书记办公室,会计办公室,支部副书记办公室。

(三)社会治安与信访工作现状

社会治安和信访工作是关系到人民安全的一项重要事务,维护社会稳定是村级领导干部的职责。陆圩村村支两委一直高度重视本村的社会稳定工作,近年来,未发生重大严重性群体治安事件。在信访工作上也积极主动化解矛盾,但在陆圩村小区建立期间,个别户由于开发商承包问题发生上访事件,目前未得到解决,村干部本着公平公正原则积极做好上访群众思想工作,工作进展顺利。

(四)教育建设现状

陆圩村目前只有一所小学,包含一至四年级,位于陆圩村四组,距村部250米,当前校总面积为800平方米。在校学生数为160人,教师总数达11人。5-6年级,陆圩村小学的学生需到z镇中心小学学习。陆圩村每年大学升学率不高,20xx年陆圩村考上本科为3人,占参加考试人员的8%,大专5人,占比为13%。

三、陆圩村当前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一)陆圩村建设存在的问题

1、经济建设存在的问题

经济发展是民生之本,是人民群众最重要的诉求点,当前,村经济发展的突破点较多,诸如发展高效农业等,对土地进行流转以便实现规模化或产业化的产业业态,然而土地流转并不乐观,村主要还是普通的农业种植,农业效益低,结构单一,受市场波动大。村土地流转难以实施一方面是村民不配合,另一方面是村中无招商项目,无致富之路。另外村中青壮年劳动力也外出打工,一般只在农忙时期回来种庄稼。目前我村集体经济收入主要来源为种植和打工,集体资产总额少。村级财务支出,捉襟见肘,管理服务缺乏物质和资金支持。许多基础设施建设的开展和公用事业的进行都因为薄弱的集体经济无法支撑正常的运转。

(二)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大力发展村文化活动是一件意义重大的行为,但是村级文化生活匮乏,赌博等情况较多。陆圩村文化场所较为丰富,但利用率低。在农闲时期,村民三五成群打牌,暑假期间,儿童主要文化生活是以电视剧为主。由于青壮年劳动力外出打工增多,留守儿童和空巢老人也随之增加,

3、村级领导管理存在问题

村级支委和村民委员会是管理村民的最基层组织,目前,陆圩村村支两委构成完善,但成员结构相对不合理。村支委六名村级干部均为男性,平均年龄在52岁左右。村干部对接受新事物的能力较弱,工作主动性不高,在工作作风上村干部有“慵懒散软”的现象,有些村干部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不关自己的职责就不参与配合工作,有的村干部工作形势主义,不务实。

(二)对当前问题提出的建议

1、招商引资,加快土地流转步伐。在家务农的农户从事的小农经济只能自给自足,不能适应高效率、高节奏的社会发展,所以重视土地利用率,加快土地流转步伐,土地流转找项目,一方面大力推进高效农业规模种植,建设规模化、专业化、高效化的农业;另一方面招商引资,在发展农业产业经济的同时,积极引进多种经济增长渠道,打破单一性的发展格局。陆圩村小区的建设是我村土地流转的典型,在小区内开设农贸市场,超市等实现了打破单一经济格局,增加农民多项收入。

2、重视教育,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当前社会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教育是实现获取人才和输送人才的最基本途径。村财政每年尽量拿出一部分资金,加强对校基础设施的建设,村支两委经常关注教师的生活,为其开展一些丰富的文化活动,以期留住师资力量。在城乡教育资源的差距有不断拉大的趋势,村小学也不应以成绩是从,而要注重学生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3、举办丰富的文化活动。由于村级财政无法支撑举办较多的文化活动,所以在开展文化活动时要本着成本低,意义丰富的原则。陆圩村文化场所较为完善,村里应提高利用率,开展一些文体活动。在农闲时尤其注重活动开展,使村民远离不良风气,避免聚众赌博,促进乡风文明。结合实际情况当前一段时间可以开展以下活动。

(1)组织农技培训活动。邀请镇农服中心技术人员到村给农民讲解农业技术知识,帮助农民解疑答惑,农技培训每月组织一到两次,地点设在党员会议室,每次活动由村小组组长通知。

(2)开展普法教育活动。由于村中存在一些较强的家族势力,不同姓之间矛盾也较多,很多村民不服从村领导安排,不尊重法律。开展普法教育活动可以鼓励村民学法、懂法、用法,不做有违法律的事,对新农村建设也意义重大。

(3)关爱留守儿童,关注孤寡老人。作为一名村官,有义务服务村中工作,在配合村领导工作下,积极组织村官抱团服务留守儿童,看望孤寡老人,空巢老人。通过走访了解一些成绩薄弱的留守儿童,与之结成一对一学习帮扶对子,帮助其尽快提高成绩。对于村中孤寡老人,空巢老人中的一部分来说,他们还要进行田间劳作,村干部可以积极组织年轻富余劳动力帮助照顾其庄稼,另外,经常将孤寡、空巢老人组织到一起聊家常,村官可以利用各自特长为他们表演节目。

3、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村领导树立学习意识,自觉规范自身行为,一方面采取集中学习与个人学习相结合,另外可以多参加镇组织的讲座,培训,学习交流等。村中召开党员大会和村民代表大会讨论完善干部管理制度,明确村领导岗位职责,设立考勤制度,指定处罚规定,使干部管理工作有章可循、有制度可依。一个好的领导集体离不开权利监督,有些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作风不正的一个很重要原因就是监督管理不够。村领导重视村务公开透明,自觉接受村民的监督,设立村领导评价体系,由村民代表每季度对村领导打分评定。另外村领导要自觉接受党内监督,村领导在工作和生活中的重大事项,要及时向组织请示报告,主动接受党组织监督。

以上是我到任一月以来所掌握的情况,由于时间紧,村情复杂,对于陆圩村的了解还不够详细,所提出的意见和建议的可行性也有待考察。但是作为一名村官,我将任然肩负自己的职责,走访民情,关注民生,扎根基层,利用专业优势,理论联系实际解民众之所忧。

大学生村官调研报告 篇六

我叫,是xx乡xx村的一名大学生村官。通过开展“村官六个一”活动,走村入户三个月,我对xx村的经济社会发展状况有了更深一步的了解,并对制约村子发展的因素提出了几点建议。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村情概况

xx村是黎城县的古村之一,位于县城东北5公里处,地处平川,勇进渠流经村东。因村所处地势较高,且在下台北村之下,故名。全村辖5个村民小组,315户,997口人,耕地面积2270亩,共有劳动力556人,耕地多且集中连片,是以农业为主要经济收入的村。主要农作物为玉米、小麦。村中无任何矿产资源。

二、农村经济发展

1、经济发展现状

xx村算是全乡的落后村,XX年人均收入2300元,远低于全乡平均水平。经过调查,xx村村民的生活来源主要有以下两种渠道:一是靠传统农业,种植小麦、玉米等粮食作物,除此之外,畜牧业以养猪、鸡、羊等几个传统养殖类为主,种植业还有果树、核桃树,但由于结构、资金、销售等因素制约,没有形成规模。其次就是外出打工。据统计,XX年,外出打工人数达到335人,占总人数的1/3。

2、产业结构调整

农业方面。以前村民是靠天吃饭,粮食留下自己吃的,多余的就拿去卖。现在一部分农民在支村两委干部的带领下,种植果树、核桃树、柿树、大棚等特色产业,大力推进中高效作物规模种植。为提高耕地亩产量,灌溉方便,村自筹资金铺设水泥路、维修支渠。另外,今年又积极筹划200亩高效农田,改变传统的产业模式,增加农民的收入。

种养殖方面。xx村的产业主要以种植、养殖和林果业为主。村北主要是以养猪为主的养殖业,村四周是以果树、核桃树为主。

三、基层组织建设和基层设施建设

全村共有党员36名,入党积极分子6名,支村两委成员6名,大学生村官1名。

支村两委干部坚持与时俱进,采取多项措施,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进行新探索、总结新经验,努力为实现“加快发展、富民兴村”的目标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1、完善了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丰富了村民的精神生活。

2、铺好东峪道路,方便村民种地。

3、维修旧自来水管道,解决人畜饮水安全。

4、重修了关帝庙,保护了村里的古迹。

5、维修改造了老爷庙池,缓解了汛期排水问题,消除了安全隐患。

6、健全干部管理机制。在村干部的管理上,进一步规范了党员培养制度、干部包队、党员包户等制度,使村组干部的管理进一步制度化、科学化、规范化。

四、信访稳定

支村两委干部本着公平、公正、客观的原则,经常深入组户,积极帮助广大群众消除纠纷,化解矛盾,及时发现不稳定因素,从根本上消除了一切可能引起上访的不良因素,实现小事不出组,大事不出村,确保村子和谐稳定。

五、目前存在的问题

虽然我村建设取得了可喜成绩,与过去相比有了很大变化,但是经过这次走访村民后,还有下列因素制约着我村的经济繁荣和社会稳定:

1、农民整体素质较低,不能适应农业产业化的要求。现在具有一定文化基础和劳动技能的青壮劳动力都外出打工,留守村中大部分是老、弱、病、残、妇、幼,这部分人整体素质偏低,思想观念陈旧,习惯于传统农业,对效益农业接受程度低。目前效益农业虽有所发展,但规模较小,技术含量不高,而且随着扶持效益农业补助资金的减少,效益农业发展的步伐将会减慢,这些严重影响了农业产业化的进一步提升。

2、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缺乏财源,村级组织战斗力不强。xx村无第三产业,村民收入多为玉米、果树、核桃树种植。村集体无任何经济来源,乡村两级自身建设资金投入严重不足,村公益事业和基础设施建设难度增大。同时,随着劳动力外出的增多,在家党员年龄偏大,发展新党员后备力量不足,造成村党组织相对薄弱,后备干部严重缺乏,缺少致富奔小康的带头人。

3、农业生产经营规模过小,生产效率低。目前我村人均耕地仅有2.3亩,加上农户生产经营地块零碎、分散,难以形成规模效益。这不仅给科技推广、浇灌、排涝、病虫害防治、土地开发等带来了很大困难,而且农业生产相对成本高。同时由于缺少投入,治理粗放,组织化程度低,导致生产效率低下,直接影响了村民的收入。

4、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薄弱,抵御自然灾难能力差。近年来,虽然本村对各方面建设加大了资金投入,但一些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仍然比较落后,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差。

5、由于地理环境制约,本村道路狭窄。这使第三产业缺少了发展空间,农村城乡化进程缓慢。

6、远程教育收看效果不佳。尽管村委对远程教育做了大量宣传工作,配备了专门的远程教育设备,并定期播放远程教育节目,但是收看运用效率仍然不佳。通过调查了解主要原因有:一是村民文化水平普遍偏低,没有自发的学习意识;二是本村向来以种植玉米、果树、核桃树为主,对其它技术村,民们没有兴趣,因此也影响了远程教育的播放收看质量。

六、加快本村经济发展的对策

1、要想摆脱贫困,实现小康致富,改变落后的思想观念至关重要。政府在加大资金、技术帮扶力度同时,要不断提高广大群众的思想意识和科学素质,提高群众的“造血”功能,进一步激活农民群众要求致富的强烈愿望。组织推广普及农业新技术,引导和发展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与致富项目,为有创业能力的村民提供贷款办理服务,业务指导,努力为村民提供多种形式的生产经营服务,千方百计培养一批致富典型。

2、坚持从本村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发挥资源、区域优势,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培育主导产业。xx村临近县城,耕地广阔且集中连片,充分利用地缘优势,引进适合本地的新产业。利用蔬菜大棚可发展生态高效农业,也可以进一步发展特色产业。发展传统手工业既能解决妇女就业问题,又增加了村集体的收入。

3、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确实改善贫困乡村生产生活条件,是解决温饱的基础,也是巩固脱贫致富的基础。为此继续帮助村民进一步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结合村庄整治,加大环境卫生整治力度,改善居住环境。通过政府扶持,加快地区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增强抗灾能力。不断改善医疗卫生条件和交通条件,解决群众看病难和出行难的问题,积极稳妥地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行大病统筹,杜绝因病致贫。

4、加强劳动力就业培训,提高市场经营意识。提高劳动者的素质是加快地方发展经济,增加收入,脱贫致富的基础。以实施“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工程为契机,围绕本村特色农业的发展和市场劳务的需求,开展各种形式的实用技术培训和劳动力技能培训,让广大农民把握基本的农业生产知识和实用技术,提高农民就业和创收能力。同时通过加强宣传教育引导,增强市场意识和适应能力,使广大农民能够自觉按照市场经济规律的要求,来组织农业生产,以最小的投入获得最大的收益。

5、加强干部队伍建设,为发展提供组织保证。发展经济,必须精诚团结,凝集合力,个人素质再强,但假如各吹各的调,只能是一盘散沙,最终一事难成。要始终紧扣发展“第一要务”,牢记“两个务必”,践行群众路线。不断加大对年青干部的培养力度,不断提高干部队伍素质,建设一支想干事、会干事、干成事的干部队伍,为加快本村经济发展提供组织保证。

6、远程教育工作是一项非常重要的系统工程,作为大学生村官要当好远程教育的管理员。要想搞好远程教育工作就必须加强自身的学习与修养,当好农民群众的信息传播员,农业技术的指导员,群众放心的服务员;重视并做好宣传工作,农民认识不足,就是我们宣传不充分、不到位,只有宣传到位,调动起农民的兴趣积极性才能很好的开展远程教育工作。要做到有计划性、针对性,张贴或广播远程教育播放内容,让农民对远程教育了然于胸,只有做好计划和安排,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七、调研感悟

这次的“六个一”走访活动,使我受益匪浅。大学生村官进行调研实践,对于引导我们把书本知识与投身于社会实践统一起来,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走出象牙塔,融入农民大众,才会真切感受到耕耘的艰辛,收获的喜悦,才会真正把成长的根深深植入祖国的沃土。大学生村官进行调研实践,有利于自身成长。调研实践是知识创新的源泉,是检验真理的标准。其实,在调查中我发现,农村真的很需要高素质的人才去建设,需要科技的支撑,更需要更多的有志青年学生到这里来实践。农村,并不仅仅代表着贫穷和落后,更代表着潜力和市场。农村是磨练和锻造人才的地方,越是艰苦的地方越能更好的激发人的潜力。

农村在召唤着我们当代大学生,农村也同样期待我们为它的发展做贡献,加入到农村的建设中来吧!新农村建设就像一颗花,需要不断的滋养,只要付出,就会看到越来越多的灿烂之花的开放。

大学生村官调研报告 篇七

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是党中央着眼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培养造就经过基层实践锻炼、对人民群众有深厚感情的党政干部后备人才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是新时期党的建设和组织工作的一项重要创新举措。xx8年以来,xx市先后选聘5批共xx名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目前在岗大学生村官140人。为全面掌握这支队伍的思想、生活和工作状况,进一步改进大学生村官教育管理工作,近期,xx市委组织部成立专门课题组,采取集中座谈、实地走访、问卷调查等方式,对全市大学生村官工作进行了专题调研,现形成报告如下。

一、做法和成效

为让大学生村官来有奔头、干有舞台、留有希望、走有收获,五年来,xx市不断完善政策措施,创新方法途径,推动了大学生村官工作的健康有序开展。

1.严格管理加压力,确保村官“下得去”。参照公务员管理的有关规定,对大学生村官实行严格管理,确保了大学生村官在村工作的时间。一是明确职责任务。市委组织部明确规定大学生村官为“村级组织特设岗位”人员,为他们量身定制岗位职责,要求着重发挥好政策法规宣传员、村情民意调查员、群众事务代办员、市场信息收集员、矛盾纠纷调解员、远程教育辅导员等“六员”作用。各乡镇结合实际,进一步细化了大学生村官的具体职责和工作任务,并与大学生村官签订了目标管理责任书。二是加强岗位管理。制定出台了《大学生村官日常管理十条规定》,要求大学生村官周一至周五必须在村上班,每周住乡村的时间不得少于4晚,并填写好《履岗日志》。特殊情况必须书面请假,请假1至3天的须经村党组织书记审批同意,请假4至7天的须经乡镇党委审批同意,请假8至15天的须经市委组织部审批同意。具体出勤情况由村党组织每天进行一次登记、乡镇党委每周进行一次统计、市委组织部每月进行一次督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严肃处理。三是规范考核办法。建立完善了市、乡、村三级百分制量化测评考核办法,对大学生村官的年度考核和聘期考核均由市委组织部、乡镇党委和任职村共同实施,按照任职村占50%、乡镇占25%、市委组织部占25%的比例折算最后得分,考核方式采取个人述职、党员和村民代表测评、村“两委”班子评价等形式进行,考核结果作为大学生村官续聘、奖惩、提拔任用的重要依据。

2.强化保障增动力,确保村官“待得住”。针对大学生村官工作和生活所面临的实际困难,着力从三个方面解决大学生村官的生活难题和后顾之忧。一是注重人文关怀。市委组织部坚持优先将大学生村官分配到离乡镇机关较近、交通便利的村任职,并协调乡镇、任职村及时妥善帮助解决大学生村官的食宿问题。同时,定期组织开展工作例会、文体交流、联合调研等各种形式的交流、联谊活动,不断丰富大学生村官的精神文化生活。近两年,xx市委组织部召展大学生村例会31次,组织大学生官参与的调研活动6次、文体活动8次。二是落实待遇保障。按照财政部提出的“大学生村官待遇每年不低于2.2万元”的标准,全面落实大学生村官的工资待遇,并为全体大学生村官统一办理了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等五类保险,所有相关政策xx市坚持率先落实、顶格到位。目前,全市大学生村官的年工资待遇人均超过了2.5万元。三是强化政治激励。对工作出色的优秀大学生村官,在同等条件下,实行“三个优先”政策,即:优先发展为党员、优先推荐为后备干部、优先评先评优。对成绩突出、表现优秀、群众信任且自愿在基层工作的,鼓励通过法定程序进入村“两委”班子。目前,全市在岗的140名大学生村官中,党员有64人,已进入村“两委”班子的有41人。

3.尽心培养提能力,确保村官“干得好”。始终坚持把大学生村官当作后备干部来培养,当作优秀人才来重用,当作自家孩子来关爱。一是健全帮带制度。建立完善了市级领导结对联系、乡镇领导结对指导、村干部结对帮教的三级帮带机制,通过工作上手把手传、行动上实打实帮、思想上面对面带,有效促进了大学生村官的成长。该市明文规定,市级领导下乡进村,必须看望所联系的大学生村官,了解工作生活情况,帮助解决实际问题;乡镇办事处党(工)委书记每季度必须主持召开一次大学生村官座谈会,交流情况、释疑解惑。二是创设实践机会。定期给大学生村官交任务、压担子,有计划地安排大学生村官参与中心工作和急难险重任务,分批组织大学生村官到信访、综治部门跟班学习,提高了大学生村官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从xx1年开始,该市先后安排6批次30名大学生村官到市信访局跟见习,让大学生参与接访处访、经受锻炼。三是搭建创业平台。市委组织部协调信贷、劳动、农业、科技等相关职能部门和金融机构,出台了一系列扶持大学生村官创业富民的优惠政策,鼓励和引导大学生村官在创业富民的生动实践中历练本领、增长才干、积累经验。马水乡湖德村村官肖志龙在获得10万元信贷支持后,自己带头种植烤烟100亩,并带领村里的群众种植烤烟800余亩,年创收入230多万元,被评为“湖南省创业富民之星”。

4.拓宽出口激活力,确保村官“流得动”。在引导服务期满大学生村官通过中央提出的“五条出路”有序流动的基础上,结合本市实际,进一步拓宽了大学生村官的出口。一是定向招考一批。从xx2年开始,xx市委、市政府每年拿出5个全额事业单位编制名额,面向服务期满大学生村官进行定向招考,同时硬性规定,凡事业单位缺额补员时,优先从大学生村官中录用。目前,全市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中,具有大学生村官经历的共12名。二是择优选拔一批。今年,乡镇人大、政府班子换届时,xx市坚持用好用足有关政策,通过定向选拔方式,择优选拔了2名大学生村官作为乡镇人大、政府班子的提名人选,开启了大学生村官直接进入乡镇领导班子的先例,全市大学生村官备感振奋,深受鼓舞。三是留村任职一批。对服务期满但没能通过其他方式及时流动的大学生村官,及时与他们签订续聘合同,积极为他们继续留村任职创造条件,缓解他们二次就业的压力。目前,全市xx8、xx9年选聘的41名服务期满的大学生村官,已有29人考录为公务员,6人进入企事业单位,1人另行择业,其余的5人全部签订了续聘合同,继续留村任职,基本形成了有序流动、多元发展的局面。

二、问题及原因

总体上看,xx市在对大学生村官的管理、考核、培养和使用上,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客观地看,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聘用制度还不够完善。当前,xx市委组织部与大学生村官签订的聘用合同中,都是3年一个聘期,但对大学生村官是否要到服务期满后才能参加公务员考试及相关企事业单位组织的招聘考试,因未能找到相关的政策依据而没有作出明确规定,致使部分村官任职不到两年甚至一年就考录到了其他岗位。调查中发现,xx市xx8至xx1年选聘的129名大学生村官中,任职不到两年考录到其他岗位的达42人,占总数的33%,其中,任职不到一年考录到其他岗位的达13人,占总数的10%。按照一般规律,一个大学生村官到村任职后,第一年基本上处于熟悉情况的阶段,至少要到第二年才能真正融入工作、发挥作用,这些任职不到两年甚至一年就考录到其他岗位的大学生村官,基本上是平白领取了一段时间的工资,没有发挥应有作用或者说发挥的作用不大,完全背离了选聘大学生到村任职的初衷,不仅打乱了大学生村官的选聘计划,而且从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公共财政的浪费,引起了基层干部群众的不满。

2.管理职责还不够明晰。xx市对大学生村官的管理,实行的是市、乡、村三级共同管理模式,但乡镇、村具体应承担什么样的管理职责,没有具体的实施细则,没有统一的工作标准,更无行之有效的考核办法,少数乡镇、村对大学生村官的管理显得比较随意、比较粗放、比较松散,不同乡镇之间、不同村之间,对大学生村官的管理、培养、使用力度和保障、服务标准还不平衡。此外,虽然为每个大学生村官明确了一名市级领导负责联系、一名乡镇领导负责指导、一名村干部负责帮带,但对市、乡、村三级负责帮带的领导,到底应尽到什么样的帮带责任,帮带效果如何考核,考核结果如何运用等,也没有作出明确的规定,个别地方的三级帮带工作实际落入了“市领导鞭长莫及较少管,乡镇领导精力有限不常管,村干部因嫌麻烦不想管”的局面。从对120名大学生村官调查反馈的情况看,认为负责帮带的乡镇领导和村干部经常与大学生村官联系的仅占65%,认为只是偶尔联系的占22.5%,认为平时基本上不闻不问的达到了12.5%。

3.流动渠道还不够畅通。对大学生村官服务期满后的出路问题,目前设计的出路主要是五条,即:留村任职、考录公务员、自主创业、另行择业和继续学习深造。但在与大学生村官的座谈中,多数大学生村官反映:“五条出路”中,最理想的是考录公务员;其次是留村任职,希望任期满两届后能解决全额事业编制;自主创业由于需要一定的启动资金和必要的技术支持,能够创业成功的实属凤毛麟角,对多数人来讲并不实际;而对自行择业和继续学习深造,很多大学生村官直言,报考大学生村官岗位的本意就不是如此,若有这样的打算当初可能就不会报考村官岗位。从xx0至xx2年选聘的3批大学生村官的调查问卷中,我们发现,希望考录为公务员的高达72%,希望留村任职的占15%,希望自主创业的占7%,希望继续学习深造的仅占4%,而愿意另行择业的不到2%。因此可以说,绝大多数大学生村官实际上都在挤“考录公务员”这根独木桥,而近年来,由于大学生村官的基数越来越大,但针对大学生村官选拔的岗位并没有相应增加,不少大学生村官表示压力很大,对前途比较担忧。

4.作用发挥还不够突出。调查中发现,一些大学生村官由于所学专业不对口,加之刚刚走出校门,对农村工作不熟悉,对农村政策不了解,一时很难胜任自己的角色,开展工作时往往感到无所适从、无处着力,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此外,一些大学生村官的“跳板”意识较浓,仅仅是把村官岗位作为一个过渡,作为捞取一些特设岗位报考资格和加分条件的手段,没能真正把身子沉到农村基层、把心思用到服务新农村建设上,而且,现行的各种招聘和录用考试中,考试内容多是一些纯理论性的知识,大部分村官认为,在农村实际工作中学到的、用到的往往不会考,因此,把相当一部分时间和精力用在了看书和背资料上,特别是个别“逢考必考”的大学生村官,基本上处于“备考—参考—再备考—再参考”的循环当中,鲜少把时间和精力放在本职工作上,作用发挥自然无从谈起。从对部分村“两委”干部和党员群众的调查问卷中发现,认为大学生村官作用发挥特别突出的只有24%,认为作用发挥比较突出的占36%,认为作用发挥一般的占31%,认为没发挥什么作用的达到了9%。

三、思路与对策

针对上述问题,我们根据调研了解的情况,就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村官工作提出如下对策与建议:

1.进一步完善选聘录用机制,力求专业对口、人岗相适。一方面,要进一步完善选聘机制。实践证明,在出生地任职的村官比异地任职的大学生村官融入工作要快;涉农专业的大学生村官比其他专业的大学生村官发挥的作用要大。因此,在选聘大学生村官时,要进一步细化选拔条件和标准,坚持优先录取本籍大学生、所学专业与农村工作相关联的大学生、有农村生活经历和农村工作热情的大学生,力求选聘的大学生村官“本土化”、“适用化”,尽量避免到村任职后出现“水土不服”或“学非所用”的现象。上级组织部门在制定选聘计划时,要加强与地方的协调沟通,由地方根据本地产业现状、发展规划、资源优势等,形成并报送选聘意向,客观准确敲定人数、细化专业、明确标准。另一方面,要进一步完善聘用机制。在与大学生村官签订聘用合同时,必须明确界定大学生村官的服务期限,在服务期未满之前,原则上不允许大学生村官报考公务员或其他企事业单位,否则,视为违约处理,避免大学生村官“当年来、当年走”的无序流动现象,力争多一些“永久牌”大学生村官,少一些“飞鸽牌”大学生村官。

2.进一步完善三级联管机制,力求上下联动、形成合力。对大学生村官的管理和培养,需要市、乡、村三级协同配合、共同发力,任何一级出现“缺位”,都会导致整个管理链的断裂,必须进一步明确各级的管理职责,落实各级的管理责任。在对大学生村官的履职情况进行考核的同时,也要与之相应地对乡镇领导和村干部履行管理职责的情况进行考核,并把大学生村官的考核结果作为考量乡镇领导和村干部履行管理职责情况的重要依据,促使乡镇领导和村干部真正按照市里的要求,贴心管理好大学生村官、细心服务好大学生村官、真心使用好大学生村官、尽心培养好大学生村官,努力为大学生村官当好工作上的“导师”和生活上的“保姆”。要强化考核结果的实际运用,对在培养管理大学生村官工作中履职到位、成效明显的乡镇领导和村干部,要给予一定的物资奖励和精神鼓励,反之,则要提出批评教育,作出组织处理,以此增强乡镇领导和村干部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形成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合力。

3.进一步完善教育培养机制,力求以用促学、学用相长。抓好教育培训,是确保大学生村官尽快融入农村、适应岗位要求的前提。要在现有培训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索完善教育、管理、培养、使用和服务相结合的大学生村官教育培训机制。按照学以致用、按需施教、讲求实效的原则,有针对性地定期开展教育培训。在培训内容上,要特别注重传授开展农村工作的基本经验、方法,帮助大学生村官掌握与农民打交道、做群众工作的本领。在培训方式上,要坚持把培训与实践相结合、培养与使用相促进、管理与服务相并行的原则,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通过邀请专家学者集中授课,请大学生村官先进分子和优秀人物介绍工作体会,请从基层成长起来的领导干部现身说法、传授经验,组织大学生村官进行现场观摩和实地考察等方式,对大学生村官开展岗前培训、集中轮训和专门调训,确保把使用和服务相结合的培养机制贯穿于大学生村官工作的始终。

4.进一步完善保障激励机制,力求人尽其才、才尽其用。要进一步形成“人才到一线去,干部从一线来”的用人导向,逐年增加面向服务期满大学生村官招考录用的岗位总量,激励大学生村官扎根农村建功立业、锻炼成才。在定向选拔和考录大学生村官时,可探索试行先考核、再考试的办法。在考核办法的制定上,要突出“重实绩、重民意、重公论”的导向,使那些干出实实在在的成绩、得到任职村干部群众普遍认可的大学生村官优先获得参加选拔或录用考试的入场券;在考试内容的设计上,要紧贴农村工作实际,力求让“干得好”的大学生村官“考得好”,真正让扎根农村、艰苦创业、带民致富的大学生村官率先尝到政策扶持的甜头,把更多的大学生村官引导到干好本职工作、服务农民群众上来。要进一步畅通大学生村官的出口,着力为大学生村官在留村任职、自主创业、自行择业、继续深造等方面创造条件、提供帮助,减轻大学生村官千军万马挤“考录公务员”这根独木桥的压力。特别是对自主创业的大学生村官,要简化项目审批程序、降低小额贷款门槛、加大技术支持力度,真正把有志自主创业的大学生村官“扶上马、送一程”。

最新范文

手机市场的调查报告【最新9篇】03-09

中学生零花钱调查报告【优秀3篇】03-09

关于新农村建设的调查报告通用5篇03-09

2024年个人调研报告模板5篇03-09

社区调查报告【精彩8篇】03-08

调研数据报告【最新3篇】03-08

家乡春节风俗调查报告【通用5篇】03-08

社会调查报告(优秀4篇)03-08

新农村建设调查报告(优秀8篇)03-07

大学生社会实践调查报告【最新4篇】03-06

130 172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