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化学 高一化学知识点总结【7篇】

2023-06-28 15:03:42

在我们平凡的学生生涯里,相信大家一定都接触过知识点吧!知识点就是“让别人看完能理解”或者“通过练习我能掌握”的内容。掌握知识点有助于大家更好的学习。下面是帅气的书包范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高一化学知识点总结【7篇】,希望能够对小伙伴们的写作有一些帮助。

高一化学全部知识点归纳总结 篇一

一、物理性质

1、有色气体:F2(淡黄绿色)、Cl2(黄绿色)、Br2(g)(红棕色)、I2(g)(紫红色)、NO2(红棕色)、O3(淡蓝色),其余均为无色气体。其它物质的颜色见会考手册的颜色表。

2、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HF、HCl、HBr、HI、NH3、SO2、NO2、F2、Cl2、Br2(g);有臭鸡蛋气味的气体:H2S。

3、熔沸点、状态:

① 同族金属从上到下熔沸点减小,同族非金属从上到下熔沸点增大。

② 同族非金属元素的氢化物熔沸点从上到下增大,含氢键的NH3、H2O、HF反常。

③ 常温下呈气态的有机物:碳原子数小于等于4的烃、一氯甲烷、甲醛。

④ 熔沸点比较规律:原子晶体>离子晶体>分子晶体,金属晶体不一定。

⑤ 原子晶体熔化只破坏共价键,离子晶体熔化只破坏离子键,分子晶体熔化只破坏分子间作用力。

⑥ 常温下呈液态的单质有Br2、Hg;呈气态的单质有H2、O2、O3、N2、F2、Cl2;常温呈液态的无机化合物主要有H2O、H2O2、硫酸、硝酸。

⑦ 同类有机物一般碳原子数越大,熔沸点越高,支链越多,熔沸点越低。

同分异构体之间:正>异>新,邻>间>对。

⑧ 比较熔沸点注意常温下状态,固态>液态>气态。如:白磷>二硫化碳>干冰。

⑨ 易升华的'物质:碘的单质、干冰,还有红磷也能升华(隔绝空气情况下),但冷却后变成白磷,氯化铝也可;三氯化铁在100度左右即可升华。

⑩ 易液化的气体:NH3、Cl2 ,NH3可用作致冷剂。

4、溶解性

① 常见气体溶解性由大到小:NH3、HCl、SO2、H2S、Cl2、CO2。极易溶于水在空气中易形成白雾的气体,能做喷泉实验的气体:NH3、HF、HCl、HBr、HI;能溶于水的气体:CO2、SO2、Cl2、Br2(g)、H2S、NO2。极易溶于水的气体尾气吸收时要用防倒吸装置。

② 溶于水的有机物:低级醇、醛、酸、葡萄糖、果糖、蔗糖、淀粉、氨基酸。苯酚微溶。

③ 卤素单质在有机溶剂中比水中溶解度大。

④ 硫与白磷皆易溶于二硫化碳。

⑤ 苯酚微溶于水(大于65℃易溶),易溶于酒精等有机溶剂。

⑥ 硫酸盐三种不溶(钙银钡),氯化物一种不溶(银),碳酸盐只溶钾钠铵。

⑦ 固体溶解度大多数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少数受温度影响不大(如NaCl),极少数随温度升高而变小[如Ca(OH)2]。 气体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变小,随压强增大而变大。

5、密度

① 同族元素单质一般密度从上到下增大。

② 气体密度大小由相对分子质量大小决定。

③ 含C、H、O的有机物一般密度小于水(苯酚大于水),含溴、碘、硝基、多个氯的有机物密度大于水。

④ 钠的密度小于水,大于酒精、苯。

高一化学知识点 篇二

化学式无机部分:

纯碱、苏打、天然碱 、口碱:Na2CO3

小苏打:NaHCO3

大苏打:Na2S2O3

石膏(生石膏):CaSO4.2H2O

熟石膏:2CaSO4·.H2O

莹石:CaF2

重晶石:BaSO4(无毒)

碳铵:NH4HCO3

石灰石、大理石:CaCO3

生石灰:CaO

熟石灰、消石灰:Ca(OH)2

食盐:NaCl

芒硝:Na2SO4·7H2O(缓泻剂)

烧碱、火碱、苛性钠:NaOH

绿矾:FaSO4·7H2O

干冰:CO2

明矾:KAl (SO4)2·12H2O

漂:Ca (ClO)2、CaCl2(混和物)

泻盐:MgSO4·7H2O

胆矾、蓝矾:CuSO4·5H2O

双氧水:H2O2

皓矾:ZnSO4·7H2O

硅石、石英:SiO2

刚玉:Al2O3

水玻璃、泡花碱、矿物胶:Na2SiO3

铁红、铁矿:Fe2O3

磁铁矿:Fe3O4

黄铁矿、硫铁矿:FeS2

铜绿、孔雀石:Cu2(OH)2CO3

菱铁矿:FeCO3

赤铜矿:Cu2O

波尔多液:Ca (OH)2和CuSO4

石硫合剂:Ca (OH)2和S

玻璃的主要成分:Na2SiO3、CaSiO3、SiO2

过磷酸钙(主要成分):Ca (H2PO4)2和CaSO4

重过磷酸钙(主要成分):Ca (H2PO4)2

天然气、沼气、坑气(主要成分):CH4

水煤气:CO和H2

硫酸亚铁铵(淡蓝绿色):Fe (NH4)2(SO4)2 溶于水后呈淡绿色

光化学烟雾:NO2在光照下产生的一种有毒气体

王水:浓HNO3与浓HCl按体积比1:3混合而成。

铝热剂:Al + Fe2O3或其它氧化物。

尿素:CO(NH2) 2

高一化学知识点总结 篇三

1、影响原子半径大小的因素:①电子层数:电子层数越多,原子半径越大(最主要因素)

②核电荷数:核电荷数增多,吸引力增大,使原子半径有减小的趋向(次要因素)

③核外电子数:电子数增多,增加了相互排斥,使原子半径有增大的倾向

2、元素的化合价与最外层电子数的关系:正价等于最外层电子数(氟氧元素无正价)

负化合价数=8—最外层电子数(金属元素无负化合价)

3、同主族、同周期元素的结构、性质递变规律:

同主族:从上到下,随电子层数的递增,原子半径增大,核对外层电子吸引能力减弱,失电子能力增强,还原性(金属性)逐渐增强,其离子的氧化性减弱。

同周期:左→右,核电荷数——→逐渐增多,最外层电子数——→逐渐增多

原子半径——→逐渐减小,得电子能力——→逐渐增强,失电子能力——→逐渐减弱

氧化性——→逐渐增强,还原性——→逐渐减弱,气态氢化物稳定性——→逐渐增强

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酸性——→逐渐增强,碱性——→逐渐减弱

高一化学知识点 篇四

常见物质的状态

1、常温下为气体的单质只有H2、N2、O2(O3)、F2、Cl2(稀有气体单质除外)

2、常温下为液体的单质:Br2、Hg

3、常温下常见的无色液体化合物:H2O、H2O2

4、常见的气体化合物:NH3、HX(F、Cl、Br、I)、H2S、CO、CO2、NO、NO2、SO2

5、有机物中的气态烃CxHy(x≤4);含氧有机化合物中只有甲醛(HCHO)常温下是气态,卤代烃中一氯甲烷和一氯乙烷为气体。

6、常见的固体单质:I2、S、P、C、Si、金属单质;

7、白色胶状沉淀[Al(OH)3、H4SiO4]

常见物质的气味

1、有臭鸡蛋气味的气体:H2S

2、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Cl2、SO2、NO2、HX、NH3

3、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浓盐酸、浓硝酸、浓氨水、氯水、溴水

4、许多有机物都有气味(如苯、汽油、醇、醛、羧酸、酯等)

高一化学知识点 篇五

氮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1、“雷雨发庄稼”涉及反应原理:

①N2+O2放电===2NO

②2NO+O2=2NO2

③3NO2+H2O=2HNO3+NO

2、氨的工业制法:N2+3H22NH3

3、氨的实验室制法:

①原理:2NH4Cl+Ca(OH)2△==2NH3↑+CaCl2+2H2O

②装置:与制O2相同

③收集方法:向下排空气法

④检验方法:

a)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试验,会变蓝色。

b)用沾有浓盐酸的玻璃棒靠近瓶口,有大量白烟产生。NH3+HCl=NH4Cl

⑤干燥方法:可用碱石灰或氧化钙、氢氧化钠,不能用浓硫酸。

4、氨与水的反应:NH3+H2O=NH3?H2ONH3?H2ONH4++OH-

5、氨的催化氧化:4NH3+5O24NO+6H2O(制取硝酸的第一步)

6、碳酸氢铵受热分NH4HCO3NH3↑+H2O+CO2↑

7、铜与浓硝酸反应:Cu+4HNO3=Cu(NO3)2+2NO2↑+2H2O

8、铜与稀硝酸反应:3Cu+8HNO3=3Cu(NO3)2+2NO↑+4H2O

9、碳与浓硝酸反应:C+4HNO3=CO2↑+4NO2↑+2H2O

10、氯化铵受热分NH4ClNH3↑+HCl↑

高一化学学习方法总结 篇六

【试卷特点】

这次期中考试,范围是苏教版必修1的专题一《化学家眼中的物质世界》。题型是单项选择题30题,每题2分,共60分,非选择题共6题共40分。

试卷紧扣教学大纲而命题,重视考查学科的主干知识,主要考查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试题难度适中,具有较高的区分度和信度,能较好地反映出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整体掌握情况。考查内容最主要涉及物质的分类与转化、物质的量、物质的聚集状态、物质的分散系、物质的分离与提纯、常见物质的检验、溶液的配置及分析、原子的构成。

【成绩概况】

1.年段总体平均分:40.64 分,及格人数57人,及格率11.38%,优秀人数6人,优秀率1.2%。

2.年段最高分92分。

【答题分析】

1、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理解不够透彻。如第28题考查原子、离子的构成,正确率只达到12%;

2、基础知识不够扎实,如部分学生对物质的量的有关计算方法掌握不够熟练,没有做到对问题本质的理解,对知识不能灵活应用。

3、没有掌握好相关的解题方法,综合解题能力较低,如填空题32题中,由于综合了有关核素的相关知识,部分学生由于对这部分知识理解不充分而导致失分较多。

4、学生答题书写的工整性,以及化学用语、符号的表达有待进一步纠正。

【教学策略】

1、进一步加强基础知识的讲解以及基本能力的合理训练,提高学生解题能力。

2、注意指导学生审题、解题,加强化学用语、符号的正确书写,强调卷面书写的工整,严格按照高考的标准要求学生。

1

3、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出好相关练习,让学生在练习中寻找缺陷,补缺补漏。

4、进一步加强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提高课堂效率。

5、进一步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

高一化学知识点 篇七

一、化学实验安全

1、(1)做有毒气体的实验时,应在通风厨中进行,并注意对尾气进行适当处理(吸收或点燃等).进行易燃易爆气体的实验时应注意验纯,尾气应燃烧掉或作适当处理。

(2)烫伤宜找医生处理。

(3)浓酸撒在实验台上,先用Na2CO3(或NaHCO3)中和,后用水冲擦干净。浓酸沾在皮肤上,宜先用干抹布拭去,再用水冲净。浓酸溅在眼中应先用稀NaHCO3溶液淋洗,然后请医生处理。

(4)浓碱撒在实验台上,先用稀醋酸中和,然后用水冲擦干净。浓碱沾在皮肤上,宜先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硼酸溶液。浓碱溅在眼中,用水洗净后再用硼酸溶液淋洗。

(5)钠、磷等失火宜用沙土扑盖。

(6)酒精及其他易燃有机物小面积失火,应迅速用湿抹布扑盖。

最新范文

幼儿园安全教育工作总结(最新4篇)06-28

施工单位工程总结报告【优秀7篇】06-28

个人年终工作总结反思与不足(最新10篇)06-28

幼儿园大班个人工作总结(最新9篇)06-28

行政执法工作总结【优秀6篇】06-28

水利工程检测年度考核个人总结(通用9篇)06-28

设计师工作总结(优秀8篇)06-28

办公室主任个人工作总结(精彩3篇)06-28

书记述职述廉报告最新6篇06-28

高二物理知识点总结【最新6篇】06-28

131 820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