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发式教学法 启发式的教学方法(最新7篇)

2023-11-04 14:44:59

这里是书包范文精心整编的启发式的教学方法(最新7篇),让您更全面的了解启发式教学法的相关知识。

启发式教学方法 篇一

[关键词]启发式教学方法 体育课 运用

[中图分类号]G80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2)06-0218-01

在体育课教学中,启发式教学方法是体育教师根据教材的内容,学生的心理、生理特征、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基本活动能力,选择适宜有效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发展学生体能,从而使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

一、体育课中常用的启发式教学方法

(一)直观性启发

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可运用直观性语言,完整与分解动作示范、挂图、巧置场地器材、多媒体教学手段等直观性启发,图文并茂,化静为动,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开拓思维,更好地达到教的效果。例如,学习弯道跑,我们可利用篮球场地中心圆及三分线,让学生体会弯道跑的技术动作,启发学生的想象力,然后再进行讲解、示范动作要领,再通过弯道进行巩固练习,加深印象,使学生能更好地掌握动作。

(二)提问式启发

在教学中,教师通过巧设问题的情景,打开学生思维的门户,主动地探索问题,获取知识、技能、达到启智导学的目的。例如,学习幼儿广播体操《世界真美好》,那么我们可以先问学生大公鸡怎么叫,大象怎么伸伸鼻子、仰仰头,小企鹅怎么能飞得高、飞得远等,怎么用动作描述呢,大家可做一下,然后在教师的组织引导下,把歌谣和动作组合起来,培养学生动脑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设疑启发

设疑启发是教师设置悬念,提出一些疑难问题,给学生造成一种期待的心理,用悬念设想事后如何演变,以造成学生对问题的学习有一种“追下去”的悬念,达到对提高学生分析判断能力的目的。如接力跑教学,第一步,通过先设疑,短距离鸡毛信传递,不讲先练,让学生发现问题。第二步通过培训邮递员,分析问题,讨论总结怎样才能传的更快、更流畅,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总结的能力。第三步,通过邮递员执行任务的设置,引入距离鸡毛信传递,让学生发现利用正确的传接棒技术比刚刚快了很多,但同时又发现只是单单掌握传接棒技术是远远不够的,接力跑还有其他技术配合,这样就为下一节课提出问题,做了很好的铺垫。第四步,通过“画出敌人真面目”这一往返接力场景,使学生进一步巩固技术动作,同时娱乐身心。

(四)比喻启发

用具体形象的事物或现象做比喻,引导学生认识事物,启发思维、想象,从而进一步地掌握动作。例如,用“鞭打”来比喻投掷标枪的出手动作;用“弯弓搭箭”“离弦之箭”来比喻短跑的起跑教学过程;排球垫球技术可用“插、夹、提”来形象地描述动作要领;用“蹬、转、送(出手)来描述投掷铅球动作;这样三言两语的恰当比喻,不仅生动、形象、简练、易懂、而且学生喜欢听,容易口传心记,加深对动作的理解,使之更容易地掌握技术动作。

(五)暗示启发

运用暗示启发,让学生自己去领悟教师的意图,自己完成动作,使学生真正成为教学的主体。如在做广播操、徒手操等动作时,教师除口令指挥外,可用手势指挥,引导方向、点头示意等激发学生完成动作。又如,在学习动作过程中,教师发现个别学生的错误动作时,不必直接批评,可以做一个正确的动作,提醒学生,从而自觉地更改动作。

二、启发式教学方法应贯穿在课的各个环节当中

(一)使准备活动的内容具有启发性

准备活动除了使身体发热和防止运动损伤外,还应为基本部分教学打基础,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例如,在足球教学课上,把“球操”作为准备活动的一项内容而进行活动,不仅充分地达到热身的目的,更为足球教学的开展做了铺垫。

(二)使教学手段、组织教法等具有启发性

在体育课教学设计中,技术要求、组织、教学及肌肉感觉等都应贯彻启发式的内容,使学生在课上、课中、课下整个练习过程中都应循循善诱,启发学生的思维,加深技术概念的理解,达到掌握运用动作、愉悦身心的目的。

(三)使整理活动具有启发性

让学生了解整理活动的意义和要求之后,就可以在教师的组织、引导、启发之下让他们自己选择活动的内容和方法。如音乐放松,想象放松等,使身心基本恢复到运动前状态。

三、结论

启发式教学方法的应用,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使学生自主地实践,品尝成功的喜悦,体会创新的甘甜,这样给体育教学也增添了色彩,同时也达到了锻炼身体、愉悦身心的目的。

【参考文献】

启发式教学方法 篇二

论文关键词:体育教学 启发式方法

论文摘要:随着教育教学的不断深化改革,启发式教学逐渐得到广大教师的重视。启发式教学作为一种教学指导思想和教学方法,目的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训练他们的科学思维方式,培养学生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将其运用到体育教学中,对学生既快又准确的理解和掌握动作的技能,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我国启发式教学有着悠久的历史,著名教育家孔子曾经说过:“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开启了我国启发式教学的先河。启发式教学作为教学方法中的一条重要标准和指导思想,贯穿于各种教学方法中,起到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举一反三的作用。在技工学校的体育教学中,最重要的是教学活动性,所谓教学活动性是指教与学要处于一种积极的活动状态,通过老师的教与学生的学达成一种互动,以促进体育教学。

一、正确理解启发式教学

启发式教学的实质就是在教学中注意激活思想,启发式教学是符合人体生理、心理规律的一种教学方法。目前,技工学校中很多教师对启发式教学的实质认识不够,常常与提问法等同起来,这是因为没有正确理解启发式教学而所造成的。随着教育教学的不断深化改革,启发式教学逐渐得到广大体育教师的重视。但是,在技工学校中还有很多教师仍以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授课。那么,要通过什么样的教学方式才能把启发式教学引入体育教学中呢?目前有两种观点,一种认为可以与新的教学方法平行地采用,另一种观点则认为现在所采用的是一种经过改造的传统教学方法。

根据教学的主体与客体的不同,教学又分为教师主体论、学生主体论和教师主导学生主体论,笔者认同第三种观点。目前,在技工学校的体育课堂教学中有的教师所采用的正是通过启发式教学的思想指导,经过对传统教学方法改造的一种新讲授法。这种课堂讲授示范法应贯穿启发式教学,并且可以和其他教学方法交叉进行教学活动。因此,体育教师正确的示范、生动形象的讲解和具有丰富专业知识就显得格外重要。技工学校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和教师之间密切配合,巧妙的引入问题,让学生积极思考技术要领、细节,以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二、启发式教学的依据

教学目的任务就是通过任何教学方法、途径把知识、能力传授给学生。而传统教学论和现代教学论的区别就在于:传统教学论认为教学的任务主要是传授学生掌握知识与技能,而现代教学论则认为既要让学生掌握知识与技能,更要培养学生的能力。因此,现代教学论是启发式教学的一个重要依据。在启发式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调节与控制知识信息量,促使学生心理过程定向探求,以获得对教学内容的整体认识。教师要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在教学中不断推进学生的心理过程。

三、 控制好启发式教学

对体育教学目标要合理适度把握,结合实际教学活动,才能控制好启发式教学的“度”和“量”,才能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程序过低会使学生没有学习的积极性,不能形成一个良性的刺激,而过高则会使学生产生消极的情绪。在技工学校中通过教师对体育教学大纲与教学内容的深刻理解才能掌握好分寸,充分了解学生的情况。 在启发式教育中,如果教师传授的东西过于简单,这样学生就会减少学习兴趣,因此,在教学过程上只有设置一定的障碍,才能培养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从而克服障碍的智力情绪,要在教学中给学生创造独立活动的机会,而不是总是老师牵着学生走。因此,适当提高难度的实质是要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进行高难度教学时教师一定要掌握好分寸,如果太难就会走向反面。因而“分寸”和“度”的把握必须来源于教材又高于教材,充分发挥学生的精神力量克服障碍。

四、 启发式教学与体育教学原则紧密结合

体育教学原则是体育锻炼客观规律的反映,是从事体育锻炼者寻求最佳锻炼效果的过程中必须遵循的基本准则,各种原则之间存在着不可分割的必然联系,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要综合运用各种原则。体育教学不是孤立的教学系统,体育运动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过程,它有时间和空间等的要求,每一个项目不同要求也不一致,所以我们运用启发式教学时,一定要抓主要矛盾以点带面,才能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动机原则

启发式教学应注意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动机,用知识去激发、用难度去强化,又实践去深化,从学生在心理上培养一种克服障碍的能力。使其具有明确的目的性,为获得知识和技能而刻苦学习。教育中最本质的精神不是制约而是解放。

2、 循序渐进原则

在体育教学中,启发式教学的目的是使学生既快又准确的理解所学习的动作,并能够牢固掌握动作的技能。在运动技能学习的初级阶段,神经过程处于泛化阶段,内抑制过程并未建立,往往会出现多余动作,外表看起来动作僵硬不协调。因此,教师要把动作分成几部分进行讲解,并按着动作顺序由慢到快、又简到繁的进行反复教学练习,循序渐进的完成教学程序。

3、 反馈原则

反馈是控制系统的一种方法,主要是根据过去的操作情况去调整未来的行为,在现代科学中,反馈方法已经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各个行业中都经常用到,它也是检查效果的一种重要手段。技工学校的体育教学中反馈方法也是如此。体育教学是一个相当复杂的过程,它是在动中掌握技术、技能,而且受客观条件的影响和干扰,这就要求教师应根据不同的教材、不同的教学环境和对象,将技术、技能和知识传授给学生。并通过随时随地的接收来自学生的反馈信息,及时调整教学过程。

技工学校的体育教学不仅只是单纯的身体运动,而是思维与身体共同参与的一项活动。学生是教学的对象和主体,只有通过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所以在体育教学中运用启发式能够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促使其积极思维、独立思考,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体育的基本知识、基本技术、技术技能,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这即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需要,也是教育教学方式改革的必然要求。

参考文献

启发式教学方法 篇三

一、设置兴趣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兴趣是人们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爱好某种活动的倾向。兴趣是思维的动力,是促进学生乐学的先决条件。如果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感兴趣,便会产生优势兴奋中心,就能集中注意力,发展学生敏捷的思维。

在教学中,掌握知识的基本原理及其衔接性,可以促进知识的迁移,使学生易于理解新知识,达到发展学生思维,提高能力的目的。医生治病讲求对症下药,教师的启发当然要点在要害处,拨在迷惑时,才能指给学生“柳暗花明又一村”。因而,启发式教学要真正达到启迪思维,培养智能,提高学生素质的目的,还必须注重启发点的优化。一是要“准”,让启发启在关键处,启在新旧知识的联接处。小学数学知识有很强的系统性,许多新知识是在旧知识的基础上产生发展的。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对学生加强运用旧知识学习新知识的指导。首先新课前的复习和新课的提问要精心设计启发点,把握问题的关键,真正起到启发、点拨和迁移作用。其次,要重视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发展,注意在新旧知识的连接点,分化点的关键处,设置有层次,有坡度,有启发性、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系列提问。让学生独立思考,积极练习求得新知,掌握规律。然后教师引导学生把新旧知识串在一起,形成知识的系统结构。如在教学“8的乘法口诀时”,我设计了让同桌之间互说一句带“8的乘法算式”的话,学生说:“我家有8张椅子,他家也有8张椅子,一共有16张椅子,算式是8×2=16。”“二(1)班在校广播操比赛中排成5排,每排有8人,一共有8×5=40名学生参加比赛。”……学生在丰富多彩的生活实践中搜集了有关感性材料,并经过思维加工,生成了多个解决生活实际的数学问题。

二、灵活机动,启发学生积极思维

教师在教学中要多角度、多方位地调动学生的能动性,让学生去多思多想,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充分的发展,学到更多的知识,掌握更多的技能。在课堂上,教师只有提出富于变化、具有灵活性的启发点,才能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知识解决相应的数学问题。例如,在教学“比的应用”一节内容时,在练习当中我为同学们讲了一个故事:中秋节,巡抚派人向乾隆皇帝送来贡品芋头,共3筐,每筐都装大小均匀的芋头180个,乾隆皇帝很高兴,决定把其中的一筐赏赐给文武大臣和后宫主管,并要求按人均分配。军机大臣和珅忙出班跪倒“启奏陛下,臣认为此一筐芋头共180个,先分别赐予文武大臣90个,后宫主管90个,然后再自行分配”。还没等和珅说完宰相刘墉出班跪倒“启奏万岁,刚才和大人所说不妥。这在朝的文官武将现有56位,分90个芋头,每人不足两个,而后宫主管34人,分90个芋头,每人不足三个,这怎么能符合皇上的人均数一样多”。皇上听后点点头“刘爱卿说的有理,那依卿之见如何分好?”此时,学生都被故事内容所吸引,然后让学生替刘墉说出方法,这个故事把数学知识寓于故事情节之中,从而唤起学生学习兴趣。

三、掌握学生实际,力求深浅适宜

课堂上教师设置的启发点要深浅适度,防止过难或过易。应根据学生的知识、能力水平确定启发点的深浅度。过浅了,学生张口就答,不加思索;过深了,使学生无法思考,无从回答。

例如:二年级下册学习完乘法这单元以后,在复习课的最后我出了这样一道开放题:

钢笔:18元文具盒:27元水彩笔:9元蛋糕:3元巧克力:6元

①兰兰买水彩笔,芳芳买蛋糕,兰兰花的钱是芳芳的几倍?

②月月花的钱是兰兰的3倍,红红花的钱是芳芳的2倍。月月和红红分别买的是什么?

③老师买了两样物品,其中一件物品的价钱是另一件物品价钱的3倍,猜一猜老师买了什么物品?

启发式教学方法 篇四

关键词:高中生物;启发式教学;运用方式;综合素质

中学阶段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非常关键时期,中学生心理和生理发育趋于成熟,具有一定的独立思考和判断能力,求知欲强,思想活跃,可塑性较大,是培养的最佳时机,培养中学生创新力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有了创新思维才能培养创新能力。

高中生物运用启发式教学法有利于系统地传授生物科学知识,开拓学生视野,培养学生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开拓创新的能力,使生物课程教学与社会实践和当前社会发展联系更加密切。培养和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自学能力,为学生日后继续学习深造打下坚定地基础,有利于学生在今后工作生活中灵活自如地施展才华。

启发式教学法在生物课课堂教学中起着十分有效的作用,注重非智力因素的开发,注重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从而促进生物课课堂所学知识的巩固和提高,进而达到提高整体素质的目的。下面结合高中生物课堂教学实践,对启发式教学的运用方式试做探讨。

一、层层递进式

启发式教学法严格按照教学过程的逻辑结构展开,以达到系统传授知识和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目的,做法如下:对于每堂授课内容,按内在逻辑关系合理、科学地编排。授课时以问题的形式导入,让学生在课前预习的基础上开动思维,对所提出的问题进行充分思考,再由教师针对疑难问题,进行重点讲解。同时突出本节课的难点和重点,使学生全面、深入地把握知识,最后通过课外习题加以巩固,消化。

如在孟德尔实验方法的启示教学中,教师可提出问题1:在孟德尔之前,也有不少学者做过动物和值物的杂交实验,但是都未能总结出遗传的规律。为什么孟德尔能够取得成功呢?问题2:孟德尔获得成功的原因有哪些呢?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课文,之后在教师的引导下总结归纳出孟德尔获得成功的原因:(1)与实验选材有关;(2)从一对相性状的杂交实验到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进行遗传的研究;(3)对实验结果进行了数学的统计;(4)对统计结果提出假说做出解释;(5)以假说――演绎法即测交实验来验证其假说的正确性;(6)孟德尔有扎实的知识基础和对科学的热爱、严谨的科学态度、勤于实践及敢于向传统挑战的精神。层层递进式教学对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可起到很好的效果。

二、中心扩展式

中心扩展式教学方式通过对一个主题多方面的讲解,以达到对这个主题进行全面把握的目的,一般多用于理论性问题的讲授。我们应该科学确定每堂课的重点、难点、疑点,在教学实践中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到主要内容上,而不是分散很多时间去讲次要的例子和材料。

比如在动物学教学中,我们始终应抓住进化发展的主线,以动物对环境的适应性特征为出发点,以代表动物为依据来介绍讲解。这样才能强化每个物种的主要特征,同时不增加学生负担,提高教学效率。

三、点面结合式

点面结合式教学是通过突出讲解重点,对涉及的相关科学知识加以讲解介绍,以达到扩大知识面、启迪思维的目的。这种教学方式兼顾了重点内容和知识面,故称点面结合式。通过这种方式可以了解本学科的新发展、新见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比如,当学习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一)即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时,首先重点讲解亲本纯种豌豆高茎与矮茎进行杂交,子一代全部是高茎,基因是杂合子,再让子一代自交,得到子二代表现型有高茎(显现)与矮茎(隐性)的出现,孟德尔统计子二代表现型高茎(显性)与矮茎(隐性)的比是3:1;其次再讲解孟德尔对所选的七对相对性状,并分别对每对相对性状都进行了杂交实验,而对每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结果都进行了统计;最后总结出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亲本纯种(显性)与(隐性)进行杂交,子一代全部表现(显性),基因型是杂合子,再让子一代自交,得到子二代表现型有(显性)与(隐性)的出现,孟德尔统计子二代表现型(显性)与(隐性)的比都是3:1。以此说明生物的遗传遵守着一定的规律,最后总结出了分离定律。点面结合式教学显而易见还培养了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归纳总结的能力。

四、情境模拟式

情境模拟式教学方式是对生物课程中有关内容进行针对性的模拟。通过观看课堂演示或学生独立操作,达到训练学生实践能力的目的,积极采用现代教学手段在生物教学中,除了采用传统的文字教科书、黑板、标本、挂图等传统媒体以外,还应积极采用计算机软件、电影片、投影片、幻灯片、录像带等现代教学媒体。通过现代教学手段来提高教学有效性。一方面,利用现代教学手段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的注意力和记忆力。因为它让学生通过事物的声、色、形、变化和发展的形象认识,去获取知识,不再是通过信息的抽象,事物的符号去获取知识,从而使知识易于转向具体实际化,也易于转向抽象要概念化。利用多媒体教学,则可通过电脑展示立体的图,从多个角度去认识它,不但节约时间,学生学习的效果还很好。学生能够亲自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去,调动了学习积极性。

五、参观访问式

人类的生活实践与生物科学知识息息相关。自然界及社会实践中的实例比比皆是,此教学方式旨在通过参观调查获取实际素材来加深对所学理论方法的理解,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越,也可避免教学与实践脱节。

启发式教学方法 篇五

启发式体育教学法,主要是结合有关通俗易懂,易于引起学生联想的具体事例来激发学生的思维,使学生能在观察中引起思考,悟出其中道理,并从中得到启迪,获得意念的变化,达到举一反三和独立解决问题的目的。

在试行运用启发式教法中,我的具体做法如下:

一、结合教学难点,运用简单的物理演示法来启发学生的思维,以引起质的变化。

例如:我在教“前滚翻”的专门性练习过程中,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在滚动时整个胸露出来,造成翻滚不过的技术性错误。我意识到这是由于翻滚时没有含胸,没有低头而产生的。于是,我找来一个篮球和一块长方形木块,分别用力推蓝球和木块,组织学生观察结果,反复几次,我问:“为什么篮球会向前滚动而木块不会呢?”学生深思后纷纷举手回答。归纳学生的见解为:篮球会向前滚动,由于篮球是圆形的,接触地面比较小,所以很快向前滚动,而长方形木块是接触地面较多,所以很难向前滚动。接着我指出,我们学习前滚翻的动作要领跟篮球滚动一样,把身体贴紧大腿和低头。身体成篮球形姿势。紧接着让学生谈谈自己的体会,并让其作实地示范。通过结合示范练习与改进,学生对这项技术的掌握率达85%以上。

我认为,小学生的思维逻辑水平远不及成年人,但他们的具体性思维高于抽象性思维,而且容易受到激发,所以,在启发的艺术处理中,应尽量避免抽象性和单纯的概念形式,要强调具体的演示,依靠直观的手段启发学生。

二、借助学生所熟悉的动作定型来启发学生,解决教学中的难点。

在“跨越式”跳高过杆技术教学中,因受到平时“跳橡筋绳”游戏的影响,部分学生把“远竿腿”“作摆动腿”使用,出现了错误的过竿现象,引起了堂上的哄笑,又因爱面子而不敢参加练习,影响了教学的进行。

我意识到这是由于受到另外一种动作定型的干扰而造成的,而要排除这种干扰,就必须建立新的另一种技术定型概念,我又想起这些学生中平时也喜欢玩一种叫“双杠追人”的游戏练习,而这种游戏的用腿方法与“跨越式”跳高的过竿技术颇有近点,于是我把她们带到双杠前,先组织她们进行那种游戏,同学们兴高采烈,动作敏捷,技术娴熟地双腿依次摆绕很流利。这时候,我宣布游戏暂停,要求她们试以“远侧腿”先摆越横杠,然后着地,结果无一成功,接着我进行诱导性提问:“主要困难是什么?”答:“不顺脚。”问:“怎样才能顺脚?”学生根据平时活动的习惯,讲出了只有以“近侧腿”先摆起的过杆方法即跨越过“竿”的关键所在,最后结合本课教材的要求及学生的错误所在,我让学生自己作出这两种技术的比较,谈注意事项,然后让他们继续参加“跨越式”跳高的过竿练习,通过改进,女学生的过竿技术合格率达90%以上。

我体会到,在教学中,如果能以学生的运动习惯来帮助学生建立和掌握一种新的技术,这比起单纯强调让学生反复练习来说,是否会更有成效?原因是让学生自己启发了自己。

启发式的教学方法范文 篇六

论文关键词:启发式教学,教学方法,西方经济学

教学方法是教学活动中必不可少的要素。传统的课堂教学,一般只重视知识传授和记忆,而忽视全面素质提高,只把学生看成是灌输知识的容器,而未把学生当作学习的真正主人。而现代启发式教学是传统教学的继承和发展,它以学生的生理、心理特征和教学的实际为基础,以培养具有创造性和开拓精神的、适应现代化社会的智能型人才为目标。经济学教学是经济学思维的教学,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入,如何引导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特别是如何让大学生学会学习,已成为当今课程改革关注的要点之一,也是“素质教育”的主要目标。启发式教学是我国传统教育思想的精髓,是一切优秀教学方法的指导思想,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最佳途径和有效方式。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启发式教学虽源远流长却成熟迟缓,理论上的厚积却在实践中难以薄发,实践上难以找到规范性的操作。尽管启发式教学的真理性和魅力,人们无不称颂、提倡和憧憬,然而和其相悖的注入式教育仍然存在,甚至仍大量地占据教坛,阻碍着教育教学过程的人本化和优化。

一、启发式教学的界定

启发式教学是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和教材的实际,从学生的知识基础、心理特点和接受能力出发,通过教与学的互动作用,发挥双方的积极性和各自的特殊作用,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引导学生按科学的方法去主动学习,积极思考,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一种教学思想。我们在教学实践中体会到,将启发式教学思想贯穿于教学活动全过程,根据教学目的、学科特点、教学摘要意义。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才能,形成学生的健全人格才是启发式教学之根本所在。在原有的教育、教学条件下,学生的学习偏重于机械记忆,浅层次理解和简单运用,仅仅立足于被动地接受教师所传授的知识,这种方式不利于学生创造精神和创造才能的培养。我们必须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充分挖掘学生潜力,培养其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这也是现实对我们提出的要求,更是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必然选择。

二、启发式教学法在西方经济学教学中的应用的内涵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启发式教学的基本特征首先表现为:教师的引导作用和学生积极性的有机结合。在教学的初始阶段,教师要“扶”着学生走,在中间阶段教学方法,教师要“引”着学生走,在最后阶段,教师只需“跟”着学生走即可。学生在启发式教学中的作用,也是从积极努力跟着教师学,慢慢过渡到自己主动钻研,独立探索,甚至达到有所创新的层面。“教学过程不是一个简单的教师教学生学的机械过程,而是一个充满了师生思想情感碰撞与交流的过程。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应该是单纯知识的传授者,而应是学生有效学习的促进者,学生潜能的发现者和培养者。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各种有效的手段和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引导学生独立思考,探索知识,从而发挥潜能,培养能力。具体而言,启发式教学在西方经济学教学中的主要内涵如下:

一、学生兴趣的启发

兴趣是学习最重要的动力,不仅在一开始接触经济学理论时要创设情景,激发学习兴趣,变好奇为兴趣,就是在学习中途,在学生遇到不断产生的各种程度的不同障碍、因难,甚至挫折时,更需要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语言兴趣。当然还要培养一定的意志,使意志作用于克服矛盾之中。引起兴趣不是盲目地为引起兴趣而引发的,主要是为了发掘学习中的新问题。

二、学生想象力的启发

西方经济学学习的过程离不开想象,想象力的培养与开拓和应用是西方经济学教育重要的内容之一。在西方经济学教学中,通过灵活运用各学科的知识、进行探究性、综合性的教学活动,有意识地挖掘和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才能够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西方经济学的教学内容中存在着大量的数学模型,从经济假设到抽象化的数学模型,需要思维加工过程,为此要让学生通过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来理解那些抽象的经济学模型。在西方经济学教学中,要鼓励学生敢想、勤思、独创,并采取措施保护想象的火花。

三、学生创造性思维和创造能力的启发

创新是西方经济学教学的核心精神,学术贵在创新。课堂教学在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对学生创造思维的养成和促进学生创造能力的发展等方面,有着独特作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创造性思维,就是用心地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细心地点拨引导,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积极鼓励质疑问难,培养他们创新能力;采用不同方式启发、引导求异,逆向思维,因势利导,启发大胆想象,培养他们创造性思维。

四、学生实践能力的启发

启发式教学把发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作为教学的核心内容。它突出思维过程,展现思维策略。西方经济学的教学目标是要培养学生具有运用数量分析方法和现代技术手段进行社会经济调查、经济分析和实际操控能力。学生通过系统地学习经济学基本理论和相关知识,了解社会经济发展的历史进程,掌握数量分析方法,把握经济学研究的前沿动态。西方经济学的教学要训练学生关注现实经济运行、研判宏观经济大势、分析现实经济问题的综合能力。此外,还要鼓励学生利用大四之前的三个暑假到社会中进行调研和实践,并撰写出与实习单位相结合的、能够帮助实习单位解决实际问题的经济学论文。

三、启发式教学法的主要工具在西方经济学教学中的应用

一、运用提问法。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锻炼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提问法是教师在学生已有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师生相互对话,使学生巩固旧的知识、获得新的知识的教学方法。这一方法经常表现为课堂提问方式。教学中要善于巧设问题,引导学生质疑问难,课堂讲授时间有限,但课外时间无穷。因此,在有限的课堂教学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有兴趣地去学习经济理论,理解经济现象,有效建立起经济理论和实际经济问题之间的关系,让学生有进一步学习的冲动。

在课堂上,要经常性地布置探索性问题,如最近的经济运行的情况是怎样,目前的金融危机形成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如何有效地控制目前我国的通货膨胀水平等等论文网。通过这些思索性的问题建立起经济理论和实际经济问题之间的关系,进一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其利用更多课外时间去查阅相关资料,研究相关问题,进一步促进经济学知识的学习。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课堂上最关键的也是让学生产生学习的兴趣。

二是采用案例教学法。经济学案例种类繁多,其组织方式也多种多样。在教学过程中,可根据课堂教学的内容和目标选择编写相应的案例类型,然后选择适宜的方式进行案例教学。在案例的选择上既可以选择现实经济学案例,也可以选择实验经济学案例。当然,在应用现实经济学案例时可尽量采用本土化案例,例如在学习“供给和需求理论的应用——价格干预机制”时,可引入我国曾实行的粮食保护价制度进行分析和验证;在介绍“机会成本”概念时,可让学生计算自己上大学的机会成本。另外,我们也可以采用实验经济学案例来验证某些重要的基本概念、抽象的理论术语和动态的逻辑推导等知识。

三是采用游戏教学法。游戏教学法是指由教师和学生共同来完成课堂教学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通过自己参与来认识规律,总结规律。这里以经济学中的博弈论章节教学为例,比如在讲博弈论的合作与竞争时.就可以和全班同学一起来完成“海盗抓黄豆”实验。对学生进行随机的分组,五人一组,由这5个学生分别担任5个海盗的角色,教师担任法官。故事讲述5个海盗即将被处死刑。法官愿意给他们一个机会。从100个黄豆中随意抓取,最多可以全抓教学方法,最少可以不抓,可以和别人抓的一样多。最终,抓的最多的和最少的要被处死。由学生运用理智思考进行判断得失,从而做出选择。思考思路是这样的:第一个人选20个,首先他不用担心他会是最少的(不包含所有人都拿20个的情况),因为除非所有人都拿20个,这样就一样多,只要有人拿的多于20个,就必定有人拿的少于20个,因为总共只有100个。接下来他要担心有没有可能会是最多的,因为题目的条件是可以不必把所有黄豆分光,可能会存在剩下4人拿的都小于20。接着要讨论:第一个人选了20,第二人会选小于20的数字吗?首先可以排除第二个人不能选择18及18以下的数字,因为这样的话,后面的人只要选择19第二个人就必死,第二个人有可能选19吗?也不大可能,因为第二个人选19的话,后面的人不可能选大于20或小于19的数字,因为这样的话会成为最大或最小而被处死(比如第3个人如果选21,第四第五只要选20第3个人就成最大而被处死),因此如果第二个人选19,后面的人要么选19,要么选20,可是这样一来就分出最大最小了,最小19最大20,全部处死,因此第二个人也不能选19。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知道第二个人也只能选20。同理,第三个人、第四个人、第五个人也都只能选20 。最后的结果就是:所有的人都选择20。实验结束,请学生自己来分析实验过程中自己的思考过程,大多数同学在行为过程的实施中便理解了博弈论中体现的人的理性的重要性。

四、运用发现法。发现法是在教师的启发指导下学生通过独立思考,积极探索,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并获取知识和发展能力的教学方法。教育家布鲁纳说过:“应该让学生亲自把事物整理就绪,使自己成为发现者。”西方经济学的教学目标是要将学生培养成为每天运用经济学原理去观察和理解世界的人。要培养学生的发现能力,教学当中就不能太多依赖数学公式,而是要贴近生活。课堂上,我们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以下经济现象:世界上为什么没有免费的午餐?为什么我们要保护老虎和鲸鱼而不是母鸡?是因为稀缺原理。为什么超市里各个收银台前排的队都差不多长?人们的这种自发行为源于理性经济人原理。学习经济学的好处之一就是能够帮助人们更好地做出决定,提高决策质量。比如说如何运用成本收益原理去安排每一天的生活呢?一个理性的人只有在预期收益大于付出的成本时才会去做某件事。对于玩电脑游戏,收益和成本又如何?人们每天面对的可能不是去决定是否该从事某项活动,而是如何把握它的度的问题。边际效应递减规律告诉我们如果最后一分钟玩游戏获得收益小于这一分钟付出的成本,游戏就应该马上终止。学生们都面临着大学毕业后选择方向的问题,如何在出国、国内读研和就业之间做出选择呢?先计算一下出国留学的显性成本是多少,隐性成本又包括哪些?如何确定出国留学的机会成本?出国留学的收益又是多少?一个简单的成本收益原理却可以解决这么重大的问题。如何解读货币政策呢?可以启发学生思考为什么在发达国家,改变实际利率就在能很大程度上影响居民的储蓄,但在中国却效果甚微?因为中国人储蓄不仅仅有经济因素也有心理上的因素。如果政府想降低高储蓄率应该采取哪些措施呢?从经济因素人手,根据激励原理降低储蓄的回报,并采取措施鼓励消费。同时加快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解除储蓄的心理因素。中国人民银行作为中国的央行,是依据什么来制定货币政策的呢?总之,培养学生的发现能力就是要鼓励学生像经济学家那样去思考和解决间题。

参考文献:

[1]张学龙。大学专业课开展启发式教学的探讨[J]. 中国成人教育,2007(2):139.

[2]王英姿,耿香玲。经济学教学中案例的选择与教学初探[J]. 常熟理工学院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 (6):99-101.

[3]黄秀猛。刍议商务经济学教学与培养经济学自然主义者[J]. 经济师,2007(12):140.

[4]高良。启发式教学探析[D].北京:首都师范大学,2004.16-17

启发式教学方法 篇七

【关键词】 启发式教学 教学方法 西方经济学

一、启发式教学的界定

启发式教学是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和教材的实际,从学生的知识基础、心理特点和接受能力出发,通过教与学的互动作用,发挥双方的积极性和各自的特殊作用,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引导学生按科学的方法去主动学习、积极思考,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一种教学思想。我们在教学实践中体会到,将启发式教学思想贯穿于教学活动全过程,根据教学目的、学科特点、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并将其优化组合和灵活运用,对培养和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二、启发式教学法在西方经济学教学中应用的内涵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启发式教学的基本特征首先表现为:教师的引导作用和学生积极性的有机结合。在教学的初始阶段,教师要“扶”着学生走,在中间阶段,教师要“引”着学生走,在最后阶段,教师只需“跟”着学生走即可。学生在启发式教学中的作用,也是从积极努力跟着教师学,慢慢过渡到自己主动钻研、独立探索,甚至达到有所创新的层面。教学过程不是一个简单的教师教、学生学的机械过程,而是一个充满了师生思想情感碰撞与交流的过程。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应该是单纯知识的传授者,而应是学生有效学习的促进者,学生潜能的发现者和培养者。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各种有效的手段和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引导学生独立思考,探索知识,从而发挥潜能,培养能力。具体而言,启发式教学在西方经济学教学中的主要内涵如下。

1、学生兴趣的启发。兴趣是学习最重要的动力,不仅在一开始接触经济学理论时要创设情景,激发学习兴趣,变好奇为兴趣。在学习中,在学生遇到障碍与困难,甚至挫折时,更需要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当然还要培养一定的意志,使意志作用于克服矛盾之中。但引起兴趣不是盲目地,主要是为了发掘学习中的新问题。

2、学生想象力的启发。西方经济学学习的过程离不开想象,想象力的培养、开拓和应用是西方经济学教育重要的内容之一。在西方经济学教学中,只有通过灵活运用各学科的知识、进行探究性、综合性的教学活动,有意识地挖掘和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才能够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西方经济学的教学内容中存在着大量的数学模型,从经济假设到抽象化的数学模型,需要思维加工过程,为此要让学生通过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来理解那些抽象的经济学模型。在西方经济学教学中,要鼓励学生敢想、勤思、独创,并采取措施保护想象的火花。

3、学生创造性思维和创造能力的启发。创新是西方经济学教学的核心精神,学术贵在创新。课堂教学在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养成学生的创造思维和促进学生创造能力的发展等方面,有着独特作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创造性思维,就是用心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细心点拨引导,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积极鼓励质疑问难,培养他们创新能力;采用不同方式启发、引导求异,逆向思维,因势利导,启发大胆想象,培养他们创造性思维。

4、学生实践能力的启发。启发式教学把发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作为教学的核心内容,它突出了思维过程,展现了思维策略。西方经济学的教学目标是要培养学生具有运用数量分析方法和现代技术手段进行社会经济调查、经济分析和实际操控的能力。学生通过系统地学习经济学基本理论和相关知识,了解社会经济发展的历史进程,掌握数量分析方法,把握经济学研究的前沿动态。西方经济学的教学主要训练学生关注现实经济运行、研判宏观经济大势、分析现实经济问题的综合能力。此外,还要鼓励学生利用暑假到社会中进行调研和实践,并撰写出与实习单位相结合的、能够帮助实习单位解决实际问题的经济学论文。

三、启发式教学法的主要工具在西方经济学教学中的应用

1、运用提问法。锻炼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提问法是教师在学生已有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师生相互对话,使学生巩固旧知识、获得新知识的教学方法。这一方法经常表现为课堂提问方式。教学中要善于巧设问题,引导学生质疑问难,课堂讲授时间有限,但课外时间无穷。因此,在有限的课堂教学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有兴趣地去学习经济理论,理解经济现象,有效建立起经济理论和实际经济问题之间的关系,让学生有进一步学习的冲动。

在课堂上,要经常性地布置探索性问题,如最近经济运行的情况怎样,目前金融危机形成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如何有效地控制目前我国的通货膨胀水平等等。通过这些思索性的问题建立起经济理论和实际经济问题之间的关系,进一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其利用更多课外时间去查阅相关资料,研究相关问题,进一步促进对经济学知识的学习。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课堂上最关键的也是让学生产生学习的兴趣。

2、采用案例教学法。经济学案例种类繁多,其组织方式也多种多样。在教学过程中,可根据课堂教学的内容和目标选择编写相应的案例类型,然后选择适宜的方式进行案例教学。在案例的选择上既可以选择现实经济学案例,也可以选择实验经济学案例。当然,在应用现实经济学案例时可尽量采用本土化案例,例如,在学习“供给和需求理论的应用――价格干预机制”时,可引入我国曾实行的粮食保护价制度进行分析和验证;在介绍“机会成本”概念时,可让学生计算自己上大学的机会成本。另外,我们也可以采用实验经济学案例来验证某些重要的基本概念、抽象的理论术语和动态的逻辑推导等知识。

3、采用游戏教学法。游戏教学法是指由教师和学生共同来完成课堂教学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通过自己参与来认识规律、总结规律。这里以经济学中的博弈论章节教学为例,比如,在讲博弈论的合作与竞争时,就可以和全班同学一起来完成“海盗抓黄豆”的实验。

对学生进行随机的分组,5人一组,由这5个学生分别担任5个海盗的角色,教师担任法官。故事讲述5个海盗即将被处死刑,法官愿意给他们一个机会,从100个黄豆中随意抓取,最多可以全抓,最少可以不抓,可以和别人抓的一样多。最终,抓的最多的和最少的要被处死。由学生运用理智思考进行判断得失,从而做出选择。思考思路是这样的:第一个人选20个,首先他不用担心他会是最少的(不包含所有人都拿20个的情况),因为除非所有人都拿20个,这样就一样多,只要有人拿的多于20个,就必定有人拿的少于20个,因为总共只有100个。接下来他要担心有没有可能会是最多的,因为题目的条件是可以不必把所有黄豆分光,可能会存在剩下4人拿的都小于20。接着要讨论:第一个人选了20,第二人会选小于20的数字吗?首先可以排除第二个人不能选择18及18以下的数字,因为这样的话,后面的人只要选择19第二个人就必死,第二个人有可能选19吗?也不大可能,因为第二个人选19的话,后面的人不可能选大于20或小于19的数字,因为这样的话会成为最大或最小而被处死(比如第3个人如果选21,第四第五只要选20第3个人就成最大而被处死),因此如果第二个人选19,后面的人要么选19,要么选20,可是这样一来就分出最大最小了,最小19最大20,全部处死,因此第二个人也不能选19。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知道第二个人也只能选20。同理,第三个人、第四个人、第五个人也都只能选20。最后的结果就是:所有的人都选择20。实验结束,请学生自己来分析实验过程中自己的思考过程,大多数同学在行为过程的实施中便理解了博弈论体现人理性的重要性。

4、运用发现法。发现法是在教师的启发指导下学生通过独立思考、积极探索,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并获取知识和发展能力的教学方法。教育家布鲁纳说过:“应该让学生亲自把事物整理就绪,使自己成为发现者。”西方经济学的教学目标是要将学生培养成为每天运用经济学原理去观察和理解世界的人。要培养学生的发现能力,教学当中就不能太多依赖数学公式,而是要贴近生活。课堂上,我们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以下经济现象:世界上为什么没有免费的午餐?为什么我们要保护老虎和鲸鱼而不是母鸡?是因为稀缺原理。为什么超市里各个收银台前排的队都差不多长?人们的这种自发行为源于理性经济人原理。学习经济学的好处之一就是能够帮助人们更好地做出决定,提高决策质量。比如说如何运用成本收益原理去安排每一天的生活呢?一个理性的人只有在预期收益大于付出的成本时才会去做某件事。对于玩电脑游戏,收益和成本又如何?人们每天面对的可能不是去决定是否该从事某项活动,而是如何把握它的度的问题。边际效应递减规律告诉我们如果最后一分钟玩游戏获得收益小于这一分钟付出的成本,游戏就应该马上终止。学生们都面临着大学毕业后选择方向的问题,如何在出国、国内读研和就业之间做出选择呢?先计算一下出国留学的显性成本是多少,隐性成本又包括哪些?如何确定出国留学的机会成本?出国留学的收益又是多少?一个简单的成本收益原理却可以解决这么重大的问题。如何解读货币政策呢?可以启发学生思考为什么在发达国家,改变实际利率就在能很大程度上影响居民的储蓄,但在中国却效果甚微?因为中国人储蓄不仅仅有经济因素也有心理上的因素。如果政府想降低高储蓄率应该采取哪些措施呢?从经济因素入手,根据激励原理降低储蓄的回报,并采取措施鼓励消费。同时加快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解除储蓄的心理因素。人民银行作为中国的央行,是依据什么来制定货币政策的呢?总之,培养学生的发现能力就是要鼓励学生像经济学家那样去思考和解决问题。

【参考文献】

[1] 张学龙:大学专业课开展启发式教学的探讨[J].中国成人教育,2007(2).

[2] 王英姿、耿香玲:经济学教学中案例的选择与教学初探[J].常熟理工学院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6).

最新范文

少儿英语的教学方法【精选4篇】11-05

语文课堂教学方法(优秀3篇)10-30

教学方法解析【优秀5篇】10-26

低年级识字教学方法【通用5篇】10-24

小学数学教学研修日志优秀3篇10-24

英语单词的教学方法【优秀10篇】10-20

常见的教学方法 常见的教学方法有哪些10-18

课堂教学方法(优秀3篇)10-16

小学英语课的教学方法优秀5篇10-16

有效教学方法优秀6篇10-02

81 746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