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教学设计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教案【优秀7篇】

2023-04-30 22:43:49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书包范文为大家精心整编的《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教案【优秀7篇】,希望能够对您的写作有一些帮助。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优秀教案 篇一

【学习目标】

1、学会生字新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运用学过的一些方法去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3、感悟父母两种不同的评价都是源于对作者的爱。

4、体会文章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理解为什么说父母两种不同的评价包含的都是爱。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体会巴笛的成长过程中为什么需要两种爱的声音。

【教学准备】

电脑、录音机、课件光盘。学生课前进行预习,读通课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交流预习情况

1、谈话导入新课。

2、让学生浏览课文,相互交流自己的预习情况。

二、再读课文,初步感受课文内容

再读课文,读后谈谈自己的感受。

(学生可能会觉得巴迪有个慈爱的母亲,可能会感觉巴迪的父亲太严厉;但因为读过课文,所以学生最有可能说的就是妈妈和爸爸对巴迪的评价,虽然感情色彩不同,但出发点都是一致的,那就是对他的爱。)

三、品读重点语段,体会文章思想感情

1、为什么说爸爸妈妈对巴迪的评价都是出自对他的爱呢?让学生带着这个问题,去细读课文, 并说说哪些地方给了自己怎样的感受。

2、学生自学课文,找出文中的`相关语句,用自己喜欢的学习方法,去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3、全班交流,深化理解:

(在交流中引导学生弄懂,父亲的“糟糕透了”的评价,一个是因为父亲比较理性,要求比较严格,他考虑到的更多的是诗的本身的质量。另一个是父亲针对母亲的“精彩极了”的评价,认为儿子得到的鼓励已经太多了。才说“糟糕透了”的。母亲的评价是为了鼓励“我”,父亲的评价是为了提醒“我”,警告“我”。只因为 “我”的成长中一直有这两种声音,才使“我”能不断进步,取得成功。)

四、联系实际谈感受

1、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学了这篇课文后的感受。

2、教师根据学生谈的情况,进行相应地引导和点拨。

五、回到整体,体会写法

1、读文,想想还有什么不明白的。

2、谈收获:

重点体会作者的表达方法。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教学设计 篇二

【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讲的是作者童年时,父亲和母亲对他的作品的截然不同的评价,这两种评价对他产生的巨大影响,以及作者从这两种评价中感悟到的爱。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7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选自己感受最深的部分背下来。

3、从父母亲对孩子的评价中体会到父母对孩子的爱。

【重点、难点】

1、体会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的意思。

2、从父母对孩子各自不同的评价中体会父母对孩子的爱。

【教学方法】

读书指导,讨论,谈话。

【教学准备】

投影片,录音机。

【教学过程】

一、课前谈话

同学们,今天我们要以小组合作的形式来进行学习,你们想不想为各自的小组争光呢?那么,就请你们先为自己的小组设计一句宣传口号,好不好?

二、引题

板书课题。

谁先来说说这个课题为什么要加引号呢?

(生说。)

父母为什么会说出这样两句截然不同的话来,“我”对这两句话有怎样的认识呢?相信你们一会在我们的“快乐大课堂”中找到答案的。我们的口号是“脑筋转转转,知识长长长”。

1、闯第一关“思维快车道”:

速度课文,找一找文中的“我”在不同时期,思想,行为都发生了哪些变化呢?

依生答,相机板书:

腼腆而得意 受不了痛哭

一直写作 学着修改

体会到幸运

2、闯第二关“问答大比拼”:

要想闯这一关可不那么容易,大家必须先充分的自主读书,写出自己的体会,在小组讨论,交流体会或提出疑难。如果在小组由解决不了的,就写在老师发的题卡上。

小组合作,质疑问难,填写题卡。

师整理题卡,组织讨论。

3、闯第三关“感悟极乐园”:

同学们,你们刚才读书时又没有发现,课文中蕴涵道理最深有最难理解的段落在哪?

(大部分找的是最后一段,也有学生找的是倒数第二自然段。)

请同学们自由地读这段话,抓住重点词语,深入地理解并谈谈自己的看法。

先组内交流,然后全班探讨。

4、闯第四关“朗读新时空”:

同学们,你们体会地很好,各有特色,那你们能不能用声情并茂的朗读把我们的理解表现出来呢,能不能把自己喜欢的语句背下来呢!

读得多动情啊!同学们在作者看来(板书:爱)爱有两种表达的形式:一种是“精彩极了”,这是慈祥的爱;一种是“糟糕透了”,这是严厉的爱。你有过这样的体会吗?结合课外阅读来说一说。

5、闯第五关“个性放飞扬”:

学了这篇课文,教师的体会是:

看大屏幕:

在生活的海洋里,我们要做清醒的舵手,不因赞扬和批评而偏离航道。

你们能不能学着教师的样子,把你们的体会,感受也用格言或其他的形式写下来呢?当然也可以摘录文中你认为精彩的语句,写在教师发给你们的书签上。

同学间交流。下课后,我们可以把送给朋友,父母或留给自己。

三、课堂小结

这节课,同学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小组间密切的配合闯五关,很不简单。我们授予最佳表现小组“金头脑”奖章一枚。我们的口号是“脑筋转转转,知识长长长”。但你们要想获得最后的大将“金博士”奖,还需要完成一道场外习题。

四、课外延伸

请你以书信的形式,把这篇文章推荐给你的父母,并把你对教育孩子的看法也写进去。

【板书设计】

19、“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

腼腆而得意   受不了痛哭

一直写作学着修改

体会到幸运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教学设计 篇三

【学习目标】

1、认识6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糟糕、誊写、出版、慈祥、谨慎”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自己感受最深的部分背下来。

3、默读课文,把自己感兴趣或不懂的问题提出来和大家讨论。

4、了解课文主要内容,感悟作者对父母评价的理解,体会父母对子女的爱。

【课前准备】

1、预习课文,自学生字词。

2、查阅作者美国作家巴德·舒尔伯格的有关资料。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说出“糟糕”的反义词和“极”的近义词。

2、导言:

今天,我们要共同学习的这篇文章,题目就叫《“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读过带有这样有趣题目的文章吗?你猜猜课文所讲述的到底是一件“好事”还是“坏事”呢?

二、初步感知,理清层次

1、以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将课文分为“童年的故事”和“后来的认识”两部分。读了课文,你知道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2、以小组为单位,讨论默读课文中遇到的问题。

3、全班交流:

⑴朗读课文,重在校正字音和纠正读破的词。

⑵学生当场识记生字词。

⑶课文怎样分成“童年的故事”和“后来的认识”两部分。

⑷课文主要讲什么?

三、品读文章,体会情感

1、出示阅读提示,要求学生小组合作学习。阅读提示: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第1~14自然段,把自己感受最深的句子或段落画出来并读给同学听,想想从巴迪父母的话中你体会到什么。

2、学生自由朗读、批划、交流,教师巡视参与学生活动。

3、引导学生朗读感悟。

4、点拨引导:

(根据学生品读的句子自由调整。)

⑴语段一:

“母亲一念完那首诗……再次拥抱了我。”

引导:你从中体会到什么?从哪些地方体会到?你能给同学们读一读吗?

(齐读提示:注意母亲这时的表情,“眼睛发亮,兴奋地嚷着”。)

导读:你还从母亲的哪些话中体会出母亲对巴迪的爱?

⑵语段二:

引导理解母亲本来知道巴迪的诗写得并不怎样,但她觉得巴迪是个孩子,应该鼓励,这样巴迪才更有信心。

⑶语段三:

“我看这首诗糟糕透了。”父亲把诗放回原处。

引导:你从这句话中体会到什么?其他同学有不同感受吗?

导读:父亲还说了什么?找出来读一读。

导读:父亲这句“糟糕透了”听起来好象对一个七八岁的巴迪来说很苛刻,但实际上这里包涵着父亲对儿子的爱,一种深沉的爱。你们还能从课文中哪些地方体会到父亲对巴迪的爱?

⑷语段四:

他进了饭厅,目光被餐桌上的那首诗吸引住了。诗只有十行,可我觉得他读了很长的时间。

四、布置作业,体会情感

1、有情感朗读课文。

2、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你是否与小巴迪有一样的经历

第二课时

一、披文得意,自我感悟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巴迪的第一首诗引出了两种截然不同的评价。那么,你们对这两种评价有什么看法?

2、文中两种“评价”竟然引起了我们的不同评价:

谁对谁非呢?老师建议大家再认真读一读课文中关于写母亲评价的句子。想一想,母亲这样评价的用意。

3、对于母亲评价的语句,我们来读一读,加深体会,读出母亲的情感。

4、母亲的评价是一种鼓励,是一种爱,那么对父亲的评价又该怎样看待呢?真像有些同学所说的那样“ 残酷无情”吗?父亲为什么这样评价?

5、父亲的评价与母亲的评价有关系。那就是说,父亲的评价也是事出有因,他不想让巴迪走向极端,陷入自我陶醉中不能自拔。从根本上讲是出于父亲的一种责任心,对巴迪严格要求。现在我们分角色读1~14自然段,感受一下人物的不同心理,好吗?

二、联系生活,加深体验

1、文中父亲母亲的两种评价的真正目的,我们清楚了,生活中你遇到过这样的一件招来截然相反评价的事情吗?

2、现在大家明白了这两种评价的好处,要是问你到底喜欢哪种评价,你能说出你的真实想法吗?要求说出自己的观点,并说一说理由。

3、看来大家倾向于鼓励性的评价,这不奇怪,每个人都会有这样的心理,这也许是大多数的共性。可是假如生活只有一种评价行吗?大家读一读16~17自然段,看一看你又获得了什么新的启示?读完后,小组交流一下。

4、大家理解得真深刻,找到了巴迪成功的原因—正确理解父母的用意。

三、反思文本,内化情感

1、通过对这篇课文的理解和体会,让老师突然感觉到同学们一下长大了许多,成熟了不少。大家都想发表自己的见解,却没有得到机会,现在老师就给每个同学都有一吐为快的机会。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以《爱的启示》为题,写一篇200字左右的短文,可以写对课文的感想,也可以写自己在生活或学习中遇到的类似情境的新认识。

2、互相交流所写短文,相互评议。

3、小结:

生活中有许多爱的不同表现形式,当我们遇到鼓励式爱的时候,应戒骄戒躁;当我们遇到严格要求的爱的时候,我们要正确地接受,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教学设计 篇四

教学目标:

1、能认读誊、励等七个生字,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朗读课文,通过细节描写了解父母对同一首诗不同评价的原因。

3、联系生活经历,说出对巴迪父母表达方式的看法。

教学重难点:

抓住人物语言、动作、心理描写,体验巴迪对父母截然不同的评价的情感变化。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引入新课

1、这节课我们学习第20课,一起读课题。

2、读了这个课题,你有什么发现?对这是用人物的语言作为题目((父亲和母亲的评价作为题目的),你很善于观察。

3、这篇文章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呢?让我们赶紧走进课文吧。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请自由放声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读完思考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请开始你的朗读。

2、检查词语:

出示第一组词:诗篇出版谨慎慈祥

A这四个词语请谁先来读。这组词平翘舌音你都读对了,真厉害!慎既是翘舌音又是前鼻音,特别难读,一起再读一遍。再读—再读。

B出示第二词:鼓励誊写歧途

这组词特别容易读错,谁来挑战一下?

A誊写其实就是抄写,这俩字很想,怎么用巧妙的方法记住它?原来誊写如同做考卷一样写很多语言,上面一个卷字头,下面一个言。荣誉就是别人说你很厉害心里很高兴,所以上面兴字头。

B歧途正音三遍,歧途的歧就是错误,途就是道路。歧途就是——错误的道路。连字成词也是理解词语的一种好方法。

好,为同学们出色的表现点赞,接下来请完成语文作业本第一题。

C完成后请举手。请你分享一下两道题的答案。(有错的话,点出慈祥的目光表达了母亲的爱,不是用语言就可以表达的。)跟他一样的请举手,真不愧是x老师的学生,一举通过。

3、让我们把目光再次聚焦到课题,课文中父母的评价,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这两句话分别出现在巴迪的什么时候?

交流反馈:

第一次:七八岁的时候,巴迪写了一首诗后父母亲的不同评价。

第二次:成年以后,巴迪出版小说、戏剧和电影剧本。(是呀,刚才我们找到的这两处分别是童年的故事和长大后的认识)

4、现在,你能说说这篇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吗?谁来试试?

(说,不评价。如果不说,不着急,老师这有一个提示,看看谁来挑战一下?)八九岁的巴迪写了一首诗,得到母亲的(赞扬),受到了父亲的(批评)。几年以后,他写了一篇短篇小说,得到父亲有限的(肯定)。成年以后,我体会到父母两种(截然不同)的评价在自己成长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三、研读课文

1、来,让我们回看巴迪的童年时期,为何同一首诗,会有截然不同的评价呢。让我们先把目光移到父母的第一次评价的那些段落,哪里?(1—14)。

2、A不着急,同学们,我们这本书的结构啊,每个单元前都有一个单元导读,他就想一扇门,为我们学习这个单元指引方向。我们先来看看这个单元的篇章页。

出示:体会作者描写的场景、细节中蕴含的感情。用恰当的语言表达自己的看法和感受。

B同学们,本单元要求我们:(指名读)

请你浏览课文1—14自然段,巴迪童年的故事中写了哪几个场景呢?

板书:母亲评价等待父亲父母争吵

3、同学们,本单元要求我们阅读时,要体会作者描写的场景、细节中蕴含的感情。用恰当的语言表达自己的看法和感受。让我们走进巴迪少年时光,从这三个场景里寻找感动人心的细节。默读课文1—14自然段,父母的哪些细节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用横线划出相关的句子,圈一圈关键词。

A学生交流:还有吗?请你说。(没错)

出示描写母亲和父亲的两段话。

(一)母亲评价

1、这些细节确实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谢谢你们的分享,请大家自由读读这两段话,你能把这些句子读好吗?

2、指名读——听了你雨点般的赞扬声,巴迪一定会备受鼓舞的。这样的赞扬让你感受到什么?(这样的赞扬声我感受不到是雨点般落在我身上啊!)

3、从哪些地方可以感受到母亲的兴奋和激动?把动作词、神态、语言分三种颜色标注。

4、如果老师把这些标注过的地方这样改,你比较下这两句话,你喜欢吗?作者就是抓住了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等细节,生动表现了母亲对巴迪的鼓励。

把母亲的鼓励写清楚,你们关注到的动作、语言、神态就是我们刚才单元导读里所说的细节描写。

(二)父母争吵

1、母亲是这样评价的,而父亲的评价却是——引读第10自然段(你来读一读,不!你并没有扔。谁再来?)

2、此时的巴迪,你是什么感觉?学生读的很好,这一扔,让巴迪伤心透了——来齐读句子。

3、父亲的评价导致母亲和父亲发生了争吵,巴迪再也受不了了——引读第14自然段。他在家苦苦等待父亲的赞扬,可等到的却是父亲如此的———批评、冷淡、冷漠、无情、苛刻。巴迪为什么会如此伤心呢?如果你是巴迪,你是怎么想的?

4、让我们把镜头切换到母亲表扬后,这种感受会更加强烈!巴迪很是得意,他在家等待着父亲的归来。他是这样热切地期待着,引读第三自然段。你有什么发现?

5、从哪些地方最能感受到他的期待?你说到巴迪的心里去了。这就是巴迪内心声音。

6、孩子们,将近七点钟的时候,我悄悄走进饭厅,满怀信心地把他放在餐桌父亲的位置上,结果迎来的是——齐读地10自然段。这样的评价真是让巴迪异常沮丧。父亲,你到底怎么想的?父亲啊父亲,难道这首诗真的有这么糟糕吗?

7、父亲和母亲的评价截然不同,出示两句语言对比读。而我又是怎样看待自己的诗呢?

A出示:几年后……

B此刻,母亲包容巴迪,是因为(他仅仅是个孩子)。父亲批评巴迪,是因为他关注到诗的内容。

四、拓展延伸

1、母亲和父亲对巴迪的诗评价是截然不同的,他们的这种评价一直在巴迪的成长过程中延续。生活当中的每一个人都需要来自母亲的力量,这种爱的力量是灵感和创作的源泉,难怪作者会这样说,引读:“我有个慈祥的母亲,他常常对我说:巴迪,这是你写的吗?精彩极了!”

但是仅有这样的力量是不平衡的,原来还有父亲引读:

“我还有个严厉的父亲,他总是皱着眉头,说:“这个糟糕透了。”

2、让我们再看看文章的题目,精彩极了就是指一种“鼓励的爱”,糟糕透了就是一种“严厉的爱”。在你的生活中,鼓励的爱会有很多,像父亲这样严厉的爱,你有体验过吗?

A这种严厉的爱你们能理解吗?(你们真是善解人意的孩子)

B是呀,这有点难,长大后的巴迪才认识到这一点。引读课文的最后一段。板画一个心。

3、完成语文作业本的第二题。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教案 篇五

(刘会田,男,46岁。高级教师,1983年参加工作,曾任小学音乐、美术、电教教师、大队辅导员。现任六年班主任,执教语文、数学。)

教学设计思路:

本组教材的主题是“父母之爱”,整个教学过程必须要扣住这一主题,要求把“阅读、口语交际、习作”等语文实践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因此,我把教学重点“阅读”放在了课前预习上,把“习作”放在了课后拓展与提高上,把“口语交际”放在了课堂教学之中。在课堂教学中,重点引导学生抓住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神态、心理描写方面,让学生认真去品读文本,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重点句子的含义,进而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思想感情。这就是本课的教学目的。

但是,“课前预习”一定要安排得法,要有针对性,要教会学生怎样预习;“课堂口语交际”重点要解决学生所存在的实际问题,教师要合理调度。使之不偏离教学主线;“课后习作”教师要认真检查,进行必要的反馈、指导,使之不流于形式。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学生预习

1、熟读课文,解决不懂字词;

2、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文章的写作顺序;

3、画出你认为感受最深的句子并体会其含义;

注:第1课时教师完全放手,让学生自己进行自主学习,教师在第2课时前检查预习笔记。

第二课时:解决学生预习中存在的问题,重点进行“口语交际”的训练。

教学过程:

一、教师导言、释题:

1、同学们通过预习已经初步了解了“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这篇课文的内容,现在老师要检查一下你们的预习情况。

出示词语:“兴奋、誊写、皱眉、谨慎、歧途、出版、腼腆、一如既往”

(指名读词并解释)

2、教师板书课题(故意不写引号)

师:请同学们看老师板书的课题与教材中的课题有什么不同之处?

生:没加引号。

师:为什么要加引号?

生:因为这是巴迪爸爸、妈妈说的话。

生:这是巴迪爸爸、妈妈评价的语句,也是这篇文章的中心句和主题。

生:这样的句子做标题要加引号。

师:很好,同学们理解的不错。

二、解读重点词句、品读文本内容

师:哪位同学能来说说,通过预习你了解到了什么?

生:老师,我知道了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是巴迪在七、八岁的时候写了一首诗,妈妈的评价是“精彩极了”,爸爸的评价是“糟糕透了”,巴迪在长大了以后才明白这些都是父母对自己的爱。

生:我知道了这篇文章的写作顺序。

师:你真聪明,能告诉老师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么?

生:是按照时间顺序写的。

师:你真棒!谁能找出有关表示时间顺序的词语?

生:“七点”、“七点一刻”、“七点半”、“八点钟”、“几年后”、“这些年来”。

师:嗯,你真是个聪明的孩子!

师:通过预习课文,你有什么感受?

生:巴迪很幸福,他的爸爸、妈妈都很爱他。

生:虽然爸爸、妈妈的评价不一样,但是我想,这都是对巴迪的爱。

师:你真是个懂事的孩子!

师:好。那就让我们细细地读课文,仔细地想一想,在你感受的地方画一画,和小组的同学交流一下。(学生默读课文三分钟)

师:你从课文的哪些地方体会到了父母对巴迪不同评价都是爱?

生:母亲很欣赏巴迪的诗。

生:母亲自豪的表情。

师:从哪些语句体现出的?

生:从“母亲一念完那首诗……兴奋地嚷着”

师:老师真为你高兴!

生:还有十六自然段的最后两句:“一个作家……”这都是爸爸、妈妈对他的爱。

师:能不能从巴迪自身的成长经历说一说呢?

生:第十五自然段的第三句话:“母亲……”因为有母亲的不断鼓励,巴迪才坚持写下去,最后成功了。

师:那父亲为什么说“这诗糟糕透了”?

生:不想让巴迪太骄傲了,其实他也很爱巴迪,所以才这样做的。

师:真好!那么课文是怎样描写人物的呢?

生:通过对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来进行的。

师:用课文中句子说一说好么?

生答:(略)

师:好多年过去了,巴迪体会到了父母的用意了么?

出示:“现在,我已经写了很多作品,出版、发行了一部部小说、戏剧和电影剧本。我体会到我当初是多么幸运。”

师:巴迪为什么这样说?

生:妈妈的爱很慈祥、善良;但过分了容易误入歧途。

生:爸爸的爱虽然严厉些,但是能起到警告、提醒的作用。

师:你们真是聪明、懂事的孩子!体会的很深刻。

师:那巴迪是怎样把握的呢?

生:谨慎把握,让生活的小船不偏离航向。

生:不管那一股风吹来,我都知道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出发点——那都是对我的爱!

师:看来同学们对课文理解的非常透彻,老师很高兴!

三、拓展阅读、升华情感

师:说的真好,老师这里还有一篇关于“母爱”的文章,请同学们阅读后谈谈自己的感受好么?

出示并阅读《我的母亲》

师:读后你有什么感受?

生:我感到这位母亲很伟大,宁可自己忍饥挨饿,也要让孩子吃饱吃好。

生:我感觉母亲善意的谎言显示出了她不平凡的母爱。

师:说的真好,老师也被感动了!

四、课后习作,体会亲情

师:请同学回想一下自己生活中的感受,你的父母是怎样爱你、关心你的。用今天的日记写出来好么?

五、教师小结

同学们,我们都有疼爱我们的父母,他们为我们的健康成长付出了很多艰辛,老师真心希望大家能感受父母的恩情,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回报父母的恩情!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板书设计:

“精彩极了”

亲                  易  慈

母                        入  母

歧  之

途  爱

谨慎把握

评价    (爱)                              多么幸运

父                              提    爱

亲                        告    之

警    父

“糟糕透了”

附录:阅读材料《我的母亲》

吉林省辉南县大椅山小学  刘会田

我的母亲

【法国】罗曼·加里

我13岁那年,和母亲住在法国东南部的耐斯城。每天早上我去上学,妈妈留在旅馆里。她在那儿租了一个售货柜,柜架上摆着一些日常生活用品。她从每一件卖出的围巾、皮带、指甲刀或毛线衫中得到百分之十的佣金。白天,除了在我回家吃午饭的时候,她休息两个小时,其余时间她都守在售货柜前,时刻寻找可能光临的顾客。我们母子俩就靠着这个赚钱不多、朝不保夕的小生意过日子。

母亲孤零零地居住在法国,没有丈夫,也没有朋友和亲戚。十多年来,她顽强地干,挣来钱买面包、黄油、付房租,交学费,买衣服和鞋帽等。除此之外,她每天都能拿出点令人吃惊的食物。比如:午饭时,她面带幸福、自豪的微笑,把一盘牛排摆在我面前,好像这盘肉象征着她战胜厄运的胜利。

她从来不吃这些肉,一再说自己是素食者,不能吃动物脂肪。然而有一天,我离开饭桌到厨房找水喝时,发现母亲坐在凳子上吃东西,煎肉锅放在腿上,她正仔细地用小块面包擦那给我煎牛排用的油锅。发现我时,她急忙将锅藏在餐巾底下,可是已经来不及了:因为我明白了她成为素食者的真正原因。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教案 篇六

一、 教学时间

二、 教学目的:

1、 学会8个生字。正确读写新词。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自己感受最深的部分背下来。

3、 了解课文内容,感悟作者对父母评价的理解。

三、 教学重点、难点:

作者怎样逐渐理解了父母两种不同评价中饱含的爱的。

四、 课的类型:新授、讲读

五、 教学方法:自主、合作、探究

六、 教学用具:幻灯片

七、 教学时数:两课时

八、 教学过程:

第 一 课 时

(一)创设情境,设问导课

1.做“推测过程”的小游戏。

(1)教师板书: (7、8岁)→ (长大后)

第一首诗 作家

(2)一个人7、8岁时写了第一首诗,长大后成了作家,他经历了怎样的过程?

(3)学生自主说。

(4)这个人是美国作家巴迪•舒尔伯格,他记忆中印象最深的是哪方面呢?我们一起到16课中去找答案。(板书课题)

(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1.指名朗读课文。

2.听完课文,指名说作者主要写什么原因。(根据学生回答情况板书:“精彩极了”“糟糕透了”)

3.这两句话第一次出现,在作者7、8岁时,听了这两句话作者分别有什么表现?默读第一至十四自然段,划出相关语句。

4.指名读句。

5.从这些句子中你体会到什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得意扬扬、痛哭)

6.四人小组结合实际讨论:为什么对同一件事,父母的评价会截然相反?

7.指名答。

8.几年后,我再看那首诗,“不得不承认父亲是对的”“不得不”说明什么?

9.引导学生说认识。(板书:不理解)

10.现在呢?我又有什么感受?为什么?(指名读第16、17自然段,学生独立思考)

11.指名答。(板书:体会幸运)

12.齐读最后两段。

三、学习升华,拓展延伸

1.感情范读,深化中心

(1) 教师范读《爱》

小小的童年,我幸运不随意, 小小的童年,我快乐无忧虑,

严厉的父亲,慈祥的母亲, 严厉的父亲,慈祥的母亲,

不同的方式表达相同的爱意, 留给我永生难忘的记忆,

父爱如山,母爱似水。 父爱如山,母爱似水。

(2) 学生设想:假如看到第一首诗时,父母亲的评价一样,都是鼓励的或都是严厉的,结果会怎样?(补充课题:和)

(3) 联系实际谈谈你的父母。

2.根据课文内容回答。(出示幻灯片)

(1)在( )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必能自信,但过分自信,容易( ),所以需要( )。

(2)在( )中长大的孩子,将来容易( ),所以需要( )。

四、总结下课,布置作业。

读课文,把自己感受最深的部分背下来,并试着提几个感兴趣或不懂的问题。

第 二 课 时(略)

附:板书设计:

(7、8岁) “精彩极了” (长大后)

第一首诗 “糟糕透了” 作家

得意扬扬、痛哭——————不理解——————体会幸运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教学设计 篇七

教学目标

1.会认6个生字;

2.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自己感受最深的部分背下来。

3.引导学生从父母对孩子的评价中体会到父母对孩子的爱。

教学重点

体会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的意思。

教学难点

从父母亲对孩子各自不同的评价中体会父母对孩子的爱。

课时安排

2 课时

第一课时

一、激发兴趣,导入课文,揭示课题

1.说出“糟糕”的反义词和“极”的近义词。

2.今天,我们要共同学习的这篇文章,题目就叫《“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读过带有这样有趣题目的文章吗?你猜猜课文所讲述的到底是一件“好事”,还是“坏事”呢?

二、检查预习,初步感知

1.检查预习情况。

2.学生当场识记生字词。

3.互相交流识记方法。

三、尝试自读,讨论交流

1.学生默读课文,也可以轻声读书,同时思考下列问题:

(1)课文讲的是什么故事?

(2)“精彩极了”是什么意思?“糟糕透了”又是什么意思?它们有什么关系?

(3)哪些语句写了母亲对巴迪的赞扬,哪些语句写了父亲对巴迪的批评?你觉得课文中的哪些语句写得好?读一读,说说为什么。

2.讨论交流。

四、朗读课文,领悟情感

1.教师范读课文后,学生朗读课文,可采取自由朗读或分角色朗读的形式。最后请几位学生朗读个别段落。”

2.从这篇课文中,你还了解到些什么?

五、作业

1.抄写文中要求掌握的生字、词语。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知

1.听写以下短语。听写后自己对照课文订正,再读一读。

眼睛(发亮)既(腼腆)又得意洋洋有点(迫不及待)怀着(一种)自豪感

实在(等不及)了(一如既往)地鼓励我把头埋得(低低的)头也沉重得(抬不起来)

2.背记自己喜欢的三两个句子,互相交流启发。

二、以问促读,理解课文

1.课文中讲了作者成长过程中的哪几个阶段?

(七八岁时;几年后;现在。)

2.“精彩极了”是什么意思?“糟糕透了”是什么意思?它们有什么关系?

(文中的“精彩”也好,“糟糕”也罢,这两个极端的断言有一个共同的出发点,那就是爱。)

3.哪些语句写了母亲对巴迪的赞扬,哪些语句写了父亲对巴迪的批评?你觉得课文中的哪些语句写得好?为什么?(学生说到哪段,就读哪段,理解哪段。)

4.“我”儿时真的是“多么幸运”的吗?为什么?

(母亲的爱是“灵感和创作的源泉”,而父亲的“警告”则时常提醒自己“小心,注意,总结,提高”。他既拥有母亲慈祥的爱,激励他满怀信心地前进;又拥有父亲严厉的爱,使他不至于被一时的成功冲昏头脑。)

要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教师相机诱导,但不要把自己的认识强加于学生。

5.我们知道“精彩”和“糟糕”是一对反义词,那父亲和母亲到底谁说对了,谁说错了呢?(世界并不是简单的是非组合体,他们都对,但父亲似乎过火了点。母亲善意的谎言,动机是好的,也没错。肯定容易,否定也容易,难的是有机结合,恩威并济。俗话说得好:“要让小儿安,七分饥来三分寒。”可见,适度的否定必不可缺。)

6.假如父母都说“精彩极了”或“糟糕透了”,想想那又将如何。

三、联系生活,深化理解

生活当中你有没有遇到过类似的事情呢?

四、总结

你要成功,得依靠许多人的帮助和指教。世界上最难的事可能是“自己战胜自己”,切记:站直了,别趴下。

四、有感情地朗读全文,背诵喜欢的部分

五、板书设计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

表扬(满怀信心) 批评(沉重)

(慈爱)母亲我父亲(严肃)

写第一首诗

教学反思

一、教材特点:本文是学生很容易产生兴趣的一篇文章,全文紧紧围绕“精彩”“糟糕”这对反义词展开。建议教师在教学中也以这对反义词为切入点,以“我的诗到底是精彩极了,还是糟糕透了?父亲和母亲的话谁说对了?你的理由是什么?”来引入,并以这几个疑问继续展开教学,最后还用这几个问题来总括全文,引发学生思考这对反义词背后都是“爱”的原因。

二、教学形式可以多种多样。可以用朗读感悟的方法,也可以采取辩论中体会的方法。让学生先选择一种观点,找出理由辩论;通过辩论来深入体会父母的做法其实都是“爱”的体现,都是孩子成长必需的道理。

最新范文

《一件运动衫》【优秀9篇】04-30

小数的性质【优秀7篇】04-30

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全册【最新8篇04-30

五年级美术教案【优秀7篇】04-29

《高尔基和他的儿子》教学反思最新5篇04-29

小学五年级美术教案优秀3篇04-29

《难忘的一课》教案设计优秀7篇04-29

草原教学设计【最新4篇】04-29

《小苗与大树的对话》教案学案设计(优秀04-29

《电子计算机与多媒体》教材理解【优秀04-29

67 460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