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说课稿【优秀6篇】

2024-02-16 06:31:30

读完一本名著以后,相信你心中会有不少感想,是时候静下心来好好写写读后感了。那么我们该怎么去写读后感呢?下面是书包范文为您整理的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说课稿【优秀6篇】,希望能够对朋友们的写作有一点启发。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 篇一

教材分析: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人教版第八册的一篇课文。这篇课文属书信体的文章,是一个中国孩子写给联合国秘书长加利先生的一封信。信中深切地缅怀父亲,并代表中国孩子向整个国际社会呼吁:要和平,不要战争!本文情感强烈,饱含着一个孩子失去亲人的悲愤和对和平无比渴望的真挚情感,读来感人肺腑、催人泪下。教学这篇课文一是缅怀那些为维护世界和平而英勇献身的英雄,引导学生从小放眼世界,关注国际局势,树立热爱和平,维护和平的信念;二是进一步学习理解含义深刻句子的方法,体会这些句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预设目标:

1.认识18个生字,学会14个生字,正确读写 “执行、维护、给予、素质、沉浸、凯旋、遗体、硕士、贡献、圣坛、威胁、呼吁、妻子、充满”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学会运用边读边想象画面、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体验和获取的材料等方法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感悟雷利失去亲人的悲愤、对和平的无比渴望和呼吁和平的真挚感情。

4.能联系实际谈自己学习课文的感受,树立热爱和平、维护和平的信念。

预设重、难点:

重点:通过对重点词句的诵读导引、涵咏品味,感悟爸爸为维护和平壮烈牺牲的英勇形象和失去亲人的悲愤,从而体会和平的可贵和对和平的无比渴望以及热切呼吁和平的真挚感情。

难点:理解“和平之神并没有永驻人间”“世界并不太平……”等含义深刻的句子,树立维护和平的观念。

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

学生:(课前预习)

1.自学生字新词,争取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2.初步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并查阅有关资料。

预设流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引出“呼声”。——入情

二、

1、播放课件:学生聆听配乐诗朗诵《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节选)及观看一组有关战争的图片。

2、面对此情此景,你有什么感受?

(设计意图:由于我们的学生生活在中国这片和平的圣土上,对于战争,他们缺乏深入的了解。为此,教者创设声像情境,努力实现诗歌、诵读、战争画面的整合,借助视听冲击,达到拓展课程资源,铺垫史实背景,缩小情感落差,把握情绪基调,营造解读期待的目的。在学生了解了战争给我们带来的灾难是何等的痛苦,自身情感与作者产生共鸣后,学生畅言个性化表达。)

3、谈话导入课题。

三、以疑导引,聚焦“呼声”。——传情

1、据题质疑: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2、学生质疑。

预设问题一:这个中国孩子是谁?

预设问题二:他发出什么样的呼声?

预设问题三:为什么他会发出这样的呼声?

预设问题四:难道这只是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吗?

(教学策略:以学定教。)

2、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把读不好的地方多读几遍。

3.教师巡视指导,点拨。

4.检查读书情况。依据学情,教师适时点拨指导识字,学词,读句,并渗透学法指导,以达到读通课文的目的。

带着问题自由地读读课文,用笔圈出难读的词多读几遍,注意读准字音。

2.检查词语朗读情况:

轻纱 薄雾  草丰林茂 繁花似锦 古树参天 著名古刹

轻柔 清脆  清纯悦耳 悠悠扬扬 厚重回响 雄浑磅礴(bo)

(1)第一组注意教音:薄(bo)雾 著名古刹(cha))。

(2)第二组注意通过朗读来区分词语的意思。

四、探究“呼声”,感悟父亲形象。——动情

1、  层递性拓展训练:爸爸在战争中牺牲了,那他是个怎样的父亲?

(设计意图:以加利先生评价爸爸的一句话中的“卓越”一词为支点,进行层递性拓展:在学生通读课文后,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找出有关语句,抓住关键词,运用语言多角度多层面谈谈自己眼中的雷利的父亲是个怎样的人。)

2、情境创设:

①雷利多么热切地盼望爸爸凯旋回来,把那顶蓝盔戴在自己头上。爸爸回来了,可以和雷利一起干什么?

②飞机已经在机场的上空盘旋,近了,更近了……雷利仿佛看到了什么?他会说些什么?

(设计意图:通过引导学生想象,再现雷利一家其乐融融的幸福生活场景,形成蕴生活、引导、想象于一体的多元、递进的新情境,与下文的不幸形成强烈的对照。)

五、潜心会文,体味丧父之痛。——煽情

1、多媒体播放哀乐,并再现灵枢归来的场景。

(依据学情,重点感悟)

相机出示:

语段一:“ 现在这顶蓝盔回来了,……腕上的手表浸满了凝固的血。”

语段二:“ 啊,我听见了,妈妈听见了,……和平!和平!和平!”

(抓住染红、浸满等关键词,揣摩体味,采用齐读、配乐情境引读、个别读、分组读等多种形式读。)

2、此时此刻,如果你是雷利,面对爸爸的遗体,你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

(教学策略:换位思考,移情体验。)

3、学生自由读文,思考:在第2自然段里,哪些句子最能打动你,说说你的感受。

(依据学情,重点感悟)

相机出示语段:“两年多来,我们全家沉浸在失去亲人的巨大悲痛中,……我一定送你一顶‘蓝盔’。”

(抓住关键词,揣摩体味,采用想象引读、自由读、齐读、评价读,比赛读,范读、创设情境读等多种形式读。)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展开与文本,深入对话,对雷利的“丧父之痛”有了深切体会,进一步升华情感。)

六、激发想象,训练表达。——激qing

此时此刻,你想对(雷利、雷父、雷母、加利先生)(任选)说:“               ”

(设计意图:抓住学生内在多元、鲜明的感受,内化为情感,转化为写作迁移训练。)

布置作业

收集有关战争的资料,下节课和同学们继续交流。

第二课时(简案)

一、自主探究,体会世界并不太平。

小组学习,全班交流。

二、拓展实践,升华情感。——延情

1、作为一名新世纪的少年儿童,为了制止战争,维护和平,我们能做些什么?

2、同桌讨论,汇报交流。

3、总结升华。

三、指导十四个生字的书写。

1.指导观察字形,说说写时要注意什么?

2.学生自由书写。

3.小结书写情况。

四、拓展与作业。

1.学生质疑。

2.作业:给那些深受战争苦难的外国小朋友写封信。

教学设计说明

一、文本内容简析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人教版第八册的一篇课文。这篇课文属书信体的文章,是一个中国孩子写给联合国秘书长加利先生的一封信。信中深切地缅怀父亲,并代表中国孩子向整个国际社会呼吁:要和平,不要战争!本文情感强烈,饱含着一个孩子失去亲人的悲愤和对和平无比渴望的真挚情感,读来感人肺腑、催人泪下。教学这篇课文一是缅怀那些为维护世界和平而英勇献身的英雄,引导学生从小放眼世界,关注国际局势,树立热爱和平,维护和平的信念;二是进一步学习理解含义深刻句子的方法,体会这些句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二、文本生长点分析

“动态生成”是新课程改革倡导的重要理念。语文课堂的生成应是价值引导下的自主建构。根据学生的阅读心理特征,对照教学目标,导学本课,可抓住以下几个生长点达成生成的自主建构。

1.在情境中生成建构:本课伊始,让学生听《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节选)诗歌朗诵及观看一组有关战争的画面,通过声像创设情境,学生“入境始为亲”,师相机导之:面对此情此景,你有何感想?“情动辞发”,学生畅言个性化表达。

2.在引读中生成建构:“语言有温度,字词知冷暖。”教学时应注意抉微探幽,引领学生“抽丝剥笋”,亲历文本,努力破解语言隐含的信息。在徜徉语言之河后,学生自然生发情感及个性感悟。如:抓住“两年多来”,“对妻子说”“对儿子说”“听见了”“呼唤的是”等,挖掘其情感内涵,采用想象画面、回旋复沓式的引读方式,学生切己体察,从不同角度、不同对象、不同方式展开多维体验,把对文章的内涵理解引向深入,最终努力达到人文合一的境界。

3.在品读中生成建构:以加利先生评价爸爸的一句话中的“卓越”一词为支点,进行层递性拓展,在学生通读全文后,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找出有关语句,抓住关键词,说说:雷利的父亲是怎样的一个父亲?学生在潜心会文之后,运用语言多角度多层面谈雷利眼中的父亲──自己眼中的雷父是个怎样的人?

4.在想象中生成建构:教师抓点辐射,唤起共鸣:雷利多么热切地盼望爸爸凯旋回来,把那顶蓝盔戴在自己头上。爸爸回来了,可以和雷利一起干什么?通过引导学生想象,再现雷利一家其乐融融的幸福生活场景,形成蕴生活、引导、想象于一体的多元、递进的新情境,与下文的不幸形成了强烈比照。

5.在“移情”中生成建构:设计“此时此刻,如果你是雷利,面对爸爸的遗体,你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呢?”这一叩问,这里配哀乐,并辅以灵柩归来的场景。教师借助“换位思考,移情体验”策略,带领学生走进角色,实现师生之间、师生与文本之间产生三维互动,催生心灵震撼,达到 “一石二鸟”的功效──既有效开发教学资源,又提升了学生情感。

6.在对话中生成建构:引导学生读第2自然段,谈谈在段中哪些句子最能打动你,并说说你的感受。在学生展开与文本深入对话,并对雷利的“丧父之痛”有了深切体悟之后,师追问:此时此刻,你想对雷利说些什么?进一步升华情感,交融情理。

三、设计构想

“动态生成”是新课程改革倡导的重要理念。而《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一课以“呼声”起首,以“悲愤”贯之,以“渴盼”作结。全文落点在“呼声”,“呼声”承载的“惋惜”、“悲痛”、“愤恨”、“渴盼”等情感意向如一红线贯穿全文始终。基于这样的理念,再注目文本情真意挚的写作特色,我设想本课第一课时教学将着眼于“情”,扎根于“言”,采取 “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教学总策略,运用 “以疑导引,细读文本,动态生成”这一模式进行本课时教学。教学时以“情”为切入口,顺学而导,让学生在师生多元互动对话中,在情感多向交流碰撞中,受到人文精神的浸染,使自身情感脉搏与作者情感脉搏形成强烈共振,最终求得学生语言与精神的同构共建,和谐发展。因此,我试图从以下三方面构想教学:

(一)一条主线,两个板块,全息阅读。

教学时,可抓住“一条主线”: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要和平,不要战争!”“两个板块”:“感悟父亲形象”和“体味丧父之痛”,凭藉“呼声”提揳全文,两个板块整体规划,以简驭繁,凸显重点,做到“有所不为有所为”。

(二)以疑导引,细读文本,实现生成建构。

教学时,可努力营造轻松和谐的对话氛围,在学生据题质疑后,聚焦“呼声”,细读文本,充分把握言意融合的文本生长点。引导学生在诗歌与画面的视听情境中,在品读父亲形象中,在“两年多来”, “呼唤的是”等的引读中,在对父亲履约如期而归的想象中,在“你是雷利,会说些什么?”的“移情换位”中,在“你想对雷利说些什么?”的对话中自主建构,逐层推进,把多元理解与语言品味紧密结合起来。

(三)顺应言语欲求,引导潜心会文,激qing诵读。

首先,开课伊始,教者可创设声像情境,实现诗歌诵读战争画面的整合,借助视听冲击,达到拓展课程资源,铺垫史实背景,缩小情感落差,把握情绪基调,营造解读期待的目的;其次,在文本解读中,紧扣一个“情”字,抓住一个“愤”字,引导学生含英咀华,以心契心,此“情”此“愤”,感同身受。“道始于情”,教学时可用语言传情,用幸(对雷利父亲履约而归的幸福场景的想象)与不幸(雷利父亲牺牲)的比照参读铺垫,用哀乐渲染,引导学生在对文本言语材料的深度拓展中,披文入情,激qing诵读,积累语言,培养语感。其间的读可以有侧重情感表达的外显的有声有色的练读、演读、悟读等,也可以有侧重于思考与想象内隐的默读、想象读等。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说课稿 篇二

各位老师大家好:

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我将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

这篇课文是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本单元的主题为“战争与和平”。这篇课文属于书信体文章,是一个中国孩子雷利写给联合国秘书长加利先生的一封信。这篇课文情感强烈,饱含着一个孩子失去亲人的悲愤和对和平无比渴望的真挚情感,语言朴实,没有口号,但是读起来催人泪下,它用一个孩子的眼光看世界和平,把家庭的不幸和世界的不幸有机联系起来,引起读者的共鸣。这节课是四年级教材的重点,“抓住课文主要内容”的阅读方法的具体体现,在理解内容、体会思想感情的过程中使学生的自主学习的意识得到培养,并带到将来的语文学习当中去。

二、说目标

今天,我执教的是第二课时。为此,我制定的教学目标是:

1、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2、理解课文主要内容,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情感——渴望和平。

3、结合课文内容激发孩子们热爱和平的情感。

教学重点是: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情感——渴望和平。

教学难点是:激发孩子们热爱和平的情感。

三、说教法学法

1、利用报纸、电视、网络多种途径,了解国内外大事,关心国际动态,尤其关注最为动荡不安,仍弥漫着战争硝烟的地区局势,了解维和部队的使命及工作状况。

2、从课题入手,提出问题,激发学习的愿望;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清叙述顺序。运用问题引导,使学生明确本节课解决的问题。并通过小组合作探究解决。

3、抓住含义深刻的句子,揣摩战争表达的思想感情,运用创设情境表情朗读法,尽可能地再现情境,调动学生的情感,利用真实可信的音像资料,通过阅读课文和补充材料,组织学生交流观后、读后感受,让学生真切感受世界并不太平。

4、通过有感情地朗读的训练来表达“我”的感情,朗读时要把握“巨大的悲痛,深切的怀念”这一情感基调与小作者一起倾诉、怀念、同悲、同恨。

5、所用的教学用具:PPT课件和有关战争的录像资料。《明天会更好》歌曲。

学法指导的重点和依据

根据四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以及学习特点,本节课的学习方法,以“自读自悟——体会文章重点句子的深刻含义;表情朗读——体会作者表达的强烈的思想感情;讨论交流,想象说话——发表自己对战争的看法”,抒发“反对战争,热爱和平”的情感为学习主线,通过这条线索的学习清晰地把“热爱和平、维护和平”的信念植入学生的思维中。

四、说教学流程

1、复习导入,提弦定音。

上课伊始,我先用三个问题提起该节课的弦

这个中国孩子是谁?他的呼声是什么?他向谁发出呼声?孩子们的学习兴趣被立刻提起,然后顺势进入课文学习。

2、走进文本,感悟真情。

(1)、开课在即,我用这个中国孩子为什么要发出呼声?引导学生进入“作者的爸爸是个怎样的人?”的学习。学生们先浏览课文,然后明确父亲“才华横溢,深爱家人,热爱和平”的三个特点,期间适时指导感情朗读。

(2)、情感的弦已经被绷紧,然后水到渠成感悟英雄回归的悲痛。这个环节,我采用小组合作探究,给孩子们以学法指导,采用范读,接读,配乐移情读等方式,抓重点词体会父亲为和平作出牺牲的悲痛。

(3)、英雄走了,我们活着的人,要有所警醒,看看我们面临的世界,大家自由读课文5———6段,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知道“和平之花”的深刻寓意。

3、拓展升华,凸显主题。

结合学生搜集的关于战争的资料,说明战争给我们带来的危害,从而明白和平的重要性。学完课文,再问大家“你觉得雷利仅仅只是向加利先生发出呼声吗?”“这只是雷利一个人发出的呼声吗?”让“要和平,不要战争”的声音响彻全世界。

4、走出文本,延伸主旨。

联系实际说行动。作为一名新世纪的少年儿童,为了制止战争,维护和平,我们能做些什么呢?让他们写写自己“维护和平,制止战争”的方式,让思想左右行动。

5、作业布置,落实行动。

让孩子们小练笔:给深受战争苦难的外国小朋友写一封信。表达自己对他们的关爱,引起社会对他们的关注并熟悉信的格式。

五、说板书设计:

概括了课文的主要内容,体现了文章的中心,并层层深入。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教案 篇三

●谈话引入

①谈话:同学们,前面我们一起学习了中外两位小英雄的故事,能谈谈你的感受吗?

②过渡:是啊,战争是残酷的,它充满了血腥,但它也是震撼人心的、壮丽的。因为在争取人类的和平中,许多战士牺牲了他们的宝贵生命。听一听《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吧!(出示课题)

●质疑激趣

①从课题中,你想知道什么?

②过渡:走进课文,置身于小作者的世界中,所有的。问题都会迎刃而解。

●初读课文

①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②教师指名朗读,朗读中进行正音指导。

③学生再读课文,看看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品读感悟

①感悟痛失父亲。

过渡:沐浴着和曦的春光,一家三口在涓涓溪流边散步,在美丽鲜花中嬉戏,这是多么幸福、多么惬意的事啊!可这一切对于文中的同学来说,却永远永远地失去了。

a.请阅读相关段落,找出描写痛失父亲的句子。

b.反复朗读这些句子,抓住重点词、句,想象当时的情景。

C.面对此情此景,你有什么感受。

d.指导朗读。

②感悟世界并不太平。

a.过渡:可恶的战争夺去了最最亲爱的爸爸的生命,当我们还沉浸在悲苦之中时,回望如今的世界又是怎样一番景象?

b.学生再读课文,找出有关句子。

c.联系事例谈谈不太平的世界。

d.同学们,当大量的事实展现在我们面前时,你做何感想呢?

e.过渡:千言万语道不尽我们心中的期盼,我们无法阻止战争,但是我们能不断壮大和平的力量。让我们将心中的渴望化作我们共同的声音。

f.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最后一段。

●体会书信格式的写法

①每段讲了什么内容。

②全文要表达的意思是什么。

③仿照课文写法给别人写一封信。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 篇四

一、学习目标:

1、认识18个生字,学会14个生字。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理解信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所表达的真挚情感。

4、能联系实际谈自己学习课文的感受,树立热爱和平、维护和平的信念。

二、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朗读、感悟、体会其中思想感情,激发学生向往和平、热爱和平、保卫和平的思想意识。

三、教学媒体:录音机、战争图片

四、教学时间:2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情境引入(播放战争录音)

听完录音,你能告诉大家这段录音是关于什么的吗?你能从里面听出些什么?

师口述:是啊,这是硝烟弥漫的战场,这是战火纷飞的前沿,在这里,有多少人无家可归、有多少人妻离子散、有多少人流离失所、有多少人国破家亡!今天,我们就来感受一下一个在战争中失去父亲的孩子的内心世界。

板书课题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

看到题目,你想知道什么?

生谈感受(这个中国孩子是谁?他发出什么呼声?他为什么发出这样的呼声?这只是“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吗?)

带着这些问题,我们来读课文。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悟

出示阅读要求:

1、自读课文,读准生字的读音,画出带有生字的词语,把课文读通顺。

2、默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序号,想想每个自然段主要讲的什么意思,课文讲了几部分内容?

3、汇报交流

a、抽读生字卡片

b、请学生读给你印象深刻的句子

第二课时

一、激qing回顾引入

播放战争录音,师伴录音读课文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和老师刚才的阅读,这篇课文给你的印象是什么?或者说你有什么问题?你最喜欢的句子有哪些?

二、品词析句,体会感情

抓自己喜欢的词句,谈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重点句子有:

1、我们全家沉浸在失去亲人的巨大悲痛中……

2、……我一定送你一顶“蓝盔”

3、鲜血染红了他的征衣,腕上的手表浸满了凝固的血

4、啊!我听见了,妈妈听见了,在场的叔叔阿姨听见了,全世界都听见了,他的呼唤是“和平!和平!和平!”

5、我的爸爸精通四国语言,是一位出色的经济学硕士……

他的死是光荣的,他是为和平而倒下的……

…… ……

三、感情朗读,表达感情

1、指导先看3、4、5自然段

从这些文字当中,小作者雷利的爸爸给你的印象是怎样的?

(热爱和平的人,一个好丈夫、好爸爸,一个很有才华的人,用自己的生命捍卫和平的人)

师点燃学生的激qing:

这样的一个好爸爸,这样的一个国家栋梁,就这样被无情的战火夺去了宝贵的生命。做为儿子,小作者的心情怎样?我们应该怎样把他的感受读出来?

(读出悲痛、坚定、自豪、崇敬的感情)

2、训练朗读,把握内心世界。

同学们刚才读的都非常好,都读出了小作者的悲痛之情。

板书:悲痛

那么是谁?是谁造成这样的后果?(生谈)

对!是战争!是残酷的战争!你是怎样看待当今世界的和平问题?

3、汇报对和平的认识

重点谈论的句子:

①和平之神并没有永驻人间——和平环境没有持久保持

1945年,全世界人民取得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对中国人来说,是取得了抗战的胜利。人们希望战争不再发生,人们渴望和平永驻人间。但是现实并非如此,人们饱受痛苦。

②、世界并不太平,不少地区还弥漫着战争的硝烟,罪恶的子弹还在威胁着娇嫩的“和平之花”。

a、交流收集图片、资料

b、师补充资料、图片

海湾战争、9.11事件、美伊战火(主要是战火中的孩子)

c、谈理解

4、感情朗读6、7段

小作者失去了父亲,他是悲痛的,但是他更关心的是世界的和平,他深深的为当前局势而忧虑!

板书:忧虑

同时,他也向全世界发起了呼吁

板书:呼吁

他的呐喊,他的肺腑之声,你们听到了吗?

板书:(一只飞翔的和平鸽)

四、扩展

1、讨论:为了制止战争,保卫和平,我们能做些什么?

2、表达:同学们都知道,美伊战争刚刚结束,这使许多伊拉克的孩子们在战火中的照片,请你给他们,你们的同龄人写一封信,表达你的关心与同情。

板书设计: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

悲痛:失去亲人

忧虑:世界和平

呼吁:(一只飞翔的和平鸽)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 篇五

[教材分析]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这是一篇书信体文章,是一个中国孩子写给联合国秘书长加利先生的一封信。信中深切地缅怀父亲,并代表中国孩子向整个国际社会呼吁:要和平,不要战争!本文情感强烈,饱含着一个孩子失去亲人的悲愤和对和平无比渴望的真挚情感,读来感人肺腑、催人泪下。教学这篇课文一是缅怀那些为维护世界和平而英勇献身的英雄,引导学生从小放眼世界,关注国际局势,树立热爱和平,维护和平的信念;二是进一步学习理解含义深刻句子的方法,体会这些句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学情分析]

课文是一篇书信体裁的文章,出自一个中国孩子痛失父亲后写给联合国秘书长的一封信,信中饱含着一个孩子渴望和平的真挚情感。由于小学生对战争特别是战争中痛失亲人罕有情感体验,只能从电影、电视中目睹一些场面,教师可利用音像呈现及影片剪辑、提供数据资料等教学手段创设情境,缩小学生与文本在内容、时空、情感上的视界差距,凭借课前的这一精心预设为课堂教学的精彩生成提供平台。

[设计理念]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一课以“呼声”起首,以“悲愤”贯之,以“渴盼”作结。全文落点在“呼声”,“呼声”承载的“惋惜”、“悲痛”、“愤恨”、“渴盼”等情感如一条红线贯穿全文始终。基于这样的理念设计了“一条主线,两个板块”,全息阅读的教学构想:“一条主线”: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要和平,不要战争!”“两个板块”:“感悟父亲形象”和“体味丧父之痛”,凭藉“呼声”提揳全文,两个板块整体规划,以简驭繁,凸显重点,做到“有所不为有所为”。

[教学重点]

1、认识18个生字,学会14个生字,正确读写 “执行、维护、给予、素质、沉浸、凯旋、遗体、硕士、贡献、圣坛、威胁、呼吁、妻子、充满”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学会运用边读边想象画面、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体验和获取的材料等方法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感悟雷利失去亲人的悲愤、对和平的无比渴望和呼吁和平的真挚感情。

4、能联系实际谈自己学习课文的感受,树立热爱和平、维护和平的信念。

[教学难点]

理解“和平之神并没有永驻人间”“世界并不太平,不少地区还弥漫着战争的硝烟,罪恶的子弹还威胁着娇嫩的‘和平之花”等含义深刻的句子,树立维护和平的观念。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学生自制的和平鸽

[教学安排]两课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资料导入,引出“呼声”——入情

师:同学们,我们现在生活在安宁、幸福、和平的环境中,可是,你们知道吗?还有许多孩子无法拥有这一切!你们看(课件出示战争的画面)一张张凄苦的面庞,一双双充满泪水绝望的双眼,这些都是生活在战争中的儿童!孩子们,看了这些画面,你有什么感受?

生:我感觉他们很可怜。

生:我觉得他们的生活太苦了。

生:战争太可恶了。

……

师:今天,就让我们走进一个被战争夺去父亲的中国孩子,感受他的内心世界!(板书课题: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请同学们齐读课题。

生: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由于我们的学生生活在中国这片和平的圣土上,对于战争,他们缺乏深入的了解。为此,教者创设声像情境,努力实现听觉与战争画面的整合,借助视听冲击,达到拓展课程资源,铺垫史实背景,缩小情感落差,把握情绪基调,营造解读期待的目的。在学生了解了战争给我们带来的灾难是何等的痛苦,自身情感与作者产生共鸣后,学生畅言个性化表达。)

二、以疑导引,聚焦“呼声”——传情

师:看到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学生质疑

预设问题一:这个中国孩子是谁?

预设问题二:他发出什么样的呼声?

预设问题三:为什么他会发出这样的呼声?

预设问题四:难道这只是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吗?

(教学策略:以学定教。)

师:是呀!老师和你们一样,也有同样的疑问(出示课件:谁的呼声?发出了什么呼声?为什么要发出这样的呼声)下面请同学们带着这些问题,用喜欢的方式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画出不理解的词语。

(生读文,交流不理解的词语)

教师相机解释:“联合国”“蓝盔”

师:同学们,刚才的问题找到答案了吗?谁来汇报一下。

生:是作者雷利的呼声。他发出了要和平不要战争的呼声。为了让母亲不再失去孩子,妻子不再失去丈夫,孩子不再失去父亲。

(师相机出示课件:救救孩子们,要和平不要战争!为了母亲不再失去儿子,为了妻子不再失去丈夫,为了孩子不再失去父亲,全世界应该一致行动起来,维护世界和平,制止战争!)

师:这是雷利发自内心的呼声,是浸满泪水的呐喊,请同学们也深情地向整个国际社会呼吁吧!读!

师:这里饱含着雷利失去父亲的巨大悲痛和对和平的强烈渴望,因为是战争让他失去了最最亲爱的爸爸,所以他呼吁:再读!(教师板书:呼——和平)

三、探究“呼声”,感悟父亲形象——动情

师:爸爸在战争中牺牲了,那么他是一个怎样的人呢?下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2—5自然段,画出相关语句,一会儿我们交流。

(生按要求完成,师巡视指导)

师:下面我们交流读书体会,请汇报的同学先读出你勾画的语句,再结合重点词语跟大家交流一下,你认为雷利的爸爸是个怎样的人?

(师相机课件出示有关语句,理解感悟,指导多种形式朗读。)

生: 我从“我的爸爸精通四国语言,是一位出色的经济学硕士,本来他应该为人类作出更大的贡献,却被战争夺去了宝贵的生命。”“精通”看出爸爸很有才华。

生:爸爸这么有才华就牺牲了太可惜了。

师:是呀!爸爸能为祖国做更多的事,却为维护和平牺牲了。可见爸爸是多么的渴望和平!请同学们带着惋惜的语气自由练读这几句话。

(生自由练读)

生:我从“鲜血染红了他的征衣,腕上的手表浸满了凝固的血。” “染红”“浸满”中知道爸爸是为战争牺牲的。

师:是的,爸爸是保卫和平的勇士!让我们带着崇敬的心情齐读这句话。

(生齐读)

生:“ 一名卓越的观察员,在执行联合国维护和平行动中体现了人道与公正的素质。”看出爸爸是优秀的侦察员。

师:联合国秘书长都赞扬爸爸,可见爸爸是多么的优秀。谁能带着无比崇敬和高度赞扬的语气读这几句话?

(指名读)

生:我从“ 我至今都忘不了爸爸临上飞机前 , 对我和妈妈那深情的目光  。他说 :“孩子,等爸爸回来,我一定送你一顶“蓝盔’。” “爸爸深情的目光”看出爸爸是爱妻子的好丈夫,爱孩子的好父亲。

生:“一定”说明爸爸对维和任务充满信心。

师:请你带着慈爱与坚定的语气读这句话。

(指名读,齐读)

(设计意图:在学生通读课文后,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找出有关语句,抓住关键词,通过朗读、品悟多角度多层面谈谈自己眼中的雷利的父亲是个怎样的人。)

师:我们的小雷利为拥有这样一位知识渊博、热爱和平、勇敢、热爱家庭的父亲感到无比自豪与骄傲。他是多么热切盼望爸爸能凯旋而归,把那顶象征着和平的“蓝盔”戴在自己的头上。现在你就是雷利,你可以闭上眼睛美美地想象画面,并和同桌交流,把你的喜悦传递给对方。开始吧。(学生自由想象并交流)

师:有谁来美美地说说,爸爸回来以后,可以和你一起干什么?

生:我想送给爸爸一个甜甜的吻,并和爸爸一起庆祝他的凯旋归来。(设计意图:通过引导学生想象,再现雷利一家其乐融融的幸福生活场景,形成蕴生活、引导、想象于一体的多元、递进的新情境,与下文的不幸形成强烈的对照。)

四、潜心会文,体味丧父之痛。——煽情

师: 是啊,多么其乐融融,幸福的一家啊!可是现在——这顶蓝盔回来了,“但他是(师导读,生跟读第三自然段)……和平!和平!和平!”

师:一位捍卫和平的勇士,一个才华横溢的军事观察员,一位可敬可爱的父亲,就这样被战争夺取了宝贵的生命!孩子们,如果你就是雷利,此时此刻,面对爸爸的遗体,你会想些什么呢?(多媒体播放哀乐,并再现灵枢归来的场景。)

生:爸爸,我很想你。

生:我为有你这样的爸爸而骄傲!

生:伏在灵柩上失声痛哭。

师:说的真好!真是感人肺腑,走进了小雷利的内心世界,下就请同学们自由读这一部分,想一想哪句话最能打动你。

(自由汇报)

师:是啊!骨肉分离,这种痛产生的不仅仅是悲伤,还有力量,还有对和平的呼唤,让我们齐读这一部分,用心去感受小作者的悲苦吧!(板书:悲——牺牲)

(生齐读)

师:爸爸呼唤的是“和平”,这里连续用了三个“和平”,去掉两个行不行,为什么?

生:不行,说明爸爸对和平有强烈的渴望。

师:在牺牲前的刹那间,爸爸没有想自己的妻子和孩子,而是呼唤着:

生齐:和平!和平!和平!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展开与文本的深入对话,学生对雷利的“丧父之痛”有了深切体会,进一步升华情感。)

五、 自主探究,体会世界不平,回归呼声——升情

师:可回望如今的世界,又是怎样的一番景象呢?世界和平了吗?

生:没有。

师:从哪儿看出来的?

生:今天,我们中国孩子虽然生活在和平环境中 ,但是世界并不太平 ,  不少地区还弥漫着战争的硝烟,罪恶的子弹还威胁着娇嫩的“和平之花”。

师:(课件出示7自然段)你是怎样理解这段话的?

生:只要有战争存在,就说明世界不和平。

生:现在,除了我们国家,还有很多地方还在战争。

师:对于战争,你又了解哪些情况呢?

生:我从电视上了解到伊拉克在战争。

生:我知道战争中的人生活很苦,他们有许多无辜的死伤。

……

师:是呀!51年前,全世界人民用生命和鲜血赢得了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但是51年后的今天,和平之神并没有永驻人间。

师:请同学们看(出示课件)。孩子们,当大量的事实展现在我们面前时,你又作何感想呢?

生:战争太可恶了!

生:我讨厌战争!

生:我希望战争永远消失!

生:我要和平不要战争!

……

师:这也是小雷利内心的感受(板书:恨——战争)

师: 是的,是残酷的战争使无数的母亲失去儿子,无数的妻子失去丈夫,无数的孩子失去父亲,因此,作者发自内心的呼吁!读!(课件:救救孩子们,要和平不要战争!为了母亲不再失去儿子,为了妻子不再失去丈夫,为了孩子不再失去父亲,全世界应该一致行动起来,维护世界和平,制止战争!让那已经能够听到脚步声的21世纪,为战争敲响丧钟,让明天的世界真正成为充满阳光、鲜花的爱的人类家园!)

六、总结布置作业

师:同学们,小雷利这个痛失父亲的中国孩子写给联合国秘书长的这封信,饱含着渴望和平的真挚情感,深深地打动着我们,课下请大家完成以下作业:

1、把你印象深刻的词句摘抄下来。

2、查阅、了解并收集世界动荡不安,仍然弥漫战争硝烟的地 区局势的资料。

3、有感情的诵读课文,自学字词。

第二课时

一、回顾全文,检查预习

1、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谁能简单的复述一下课文的主要内容。

生:简单概括。

师:叙述的真不错,谁能把自己摘录的印象深刻的句子读给大家听听。

生:读句子。

师:为什么这句话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生:谈感受。

师:多么深刻的体会啊,老师相信你能把这种感情通过朗读更好地表达出来。(3-5名汇报)

生:有感情朗读

2、检查字词

(1)认识两条绿线里的7个生字

(2)认读生词

执行、维护、给予、素质、沉浸、凯旋、遗体、硕士、贡献、圣坛、威胁、呼吁、妻子、充满”

重点理解:呼吁, 沉浸  卓越  凯旋 (练习说话)

3、(指导书写)

凯;第六笔是竖提,,不要写成竖弯钩。

姨:右半部分共六笔,注意笔顺。

罪:上扁下宽,注意间架结构。

二、浏览全文,简单回顾书信体格式

三、 拓展实践,升华情感。

1、师:作为一名新世纪的少年儿童,为了制止战争,维护和平,我们能做些什么?

2、同桌讨论,汇报交流。

3、总结升华

师:千言万语道不尽我们心中的期盼,我们无法阻止战争,但是我们能不断壮大和平的力量,就请同学们拿出笔来从信里找出最能表达你渴望和平心声的一句话写在和平鸽上。小组合作把这些和平的白鸽串起来。(播放课件,音乐《明天会更好》)

生:找句,写句,串和平鸽,有感情品读自己摘录的句子。

四、作业布置,深化内容

师:孩子们,你们都是和平的使者,为了和平,我们能做的还有很多, 请拿起你手中的笔,给正在深受战争苦难的小朋友写一封信,注意书信的格式。

板书设计:15、《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

悲——牺牲恨——战争

呼——和平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 篇六

15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

教学目的:

1、学习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情感——渴望和平。

2、结合课文内容激发孩子们热爱和平的情感。

3、学习课文的生字词。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1、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情感——渴望和平。

2、激发孩子们热爱和平的情感。

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前预习:

1、熟读课文,读准字音,自学生字,不理解的词做上记号,后查字典做好解释。

2、雷利是说给谁听的呼声?都说了些什么?

一、导入

1、同学们,我们的生活很幸福,你们看:鸟语花香、阳光明媚、无忧无虑……可是,这样幸福的日子并不属于每一个孩子,因为世界上还有不少地区还弥漫着战争的硝烟。(引导学生结合当前的形势发言。)

2、看到这些情况你们想说些什么呢?

3、有许多孩子也跟大家有相同的语言,我们烈士的儿子雷利就是其中的一个,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听听他的呼声吧。(板书课题)

二、检查预习

1、抽读生字卡片。

2、辨字组词。

3、解释词语的意思。

4、请个别同学朗读课文。

5、说说文章主要将了什么?

(这是一个中国孩子写给联合国秘书长加利的信,信中呼出了自己的心声:要和平,不要战争。)

三、再读课文,将课文分成两部分。

1、怀念为维和而牺牲的爸爸。

2、通过加利先生向全世界呼吁。

四、指导朗读。

1、读出对爸爸的崇敬、思念之情。

2、读出孩子心中强烈的渴望。

五、小结

世界需要和平,让我们为世界的和平出一份力吧!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知识

1、听写词语

2、请个别同学朗读课文。

二、继续学习课文

1、自由读课文、思考讨论:作者为什么要给联合国秘书长写这封信?

因为我们中国孩子虽然生活在和平环境中,但世界并不太平,不少地区还弥漫着战争的硝烟,罪恶的子弹还威胁着娇嫩的“和平之花”。这句话你读懂了吗?这些战争是必须发生的吗?

2、面对这些不必要的战争,作者说应该怎么做呢?

讨论:为了制止战争、保卫和平,我们能够做点什么呢?

3、了解写信的格式,准备给深受战争苦难的外国小朋友写一封信。

想想你要对这些孩子说什么?

鼓励他们不要灰心要勇敢地维护和平。

告诉他们有多少人关心他们,爱护他们。

谈自己对他们的帮助。

三、课堂练笔。

给深受战争苦难的外国小朋友写一封信。

四、作业

1、感情地朗读课文。

2、继续写信。

板书设计: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

“和平”

用“心”读书,重视个性阅读——《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案例与反思

一、案例背景

在多年的中年段的教学中,我不断尝试以教师的“教授为主”转变为学生的“自主学习”,从而更大程度地调动学生学习、思考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巨大动力,让学生的自主性得到充分地发展。

《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这篇课文是人教版义务教育第八册的课文,本课属于书信体的文章,是一个中国孩子写给联合国秘书长加利先生的一封信,信中饱含着一个孩子失去亲人的悲愤和对和平无比渴望的真挚情感。

我们的学生生活在中国这片比较和平的圣土上,很难体会到“战争”这个可怕的代名词意味着什么!很难想象出作者雷利的痛苦心境。基于此,我特在此次的实验汇报课上执教了这一课,以更好地帮助孩子们初步了解战争,了解它给人类带来的灾难是何等的痛苦,从而拓宽学生的视野,树立全球观,树立维护世界和平的观念。

二、案例描述

本课共分两课时。

第二课时的教学过程如下:

1、复习检查,引入新课。

上课开始,先进行“三分钟小测”(听写词语),检查学生积累词语的能力,并在学习小组长的组织下进行小组评改,填写好小组评价表。再以问题“这个中国孩子发出什么呼声?”、“他为什么要发出这样的呼声?”引入新课的教学。

2、个性阅读,琢磨品味。

教学描写“世界并不太平”这个部分,我先让学生个性阅读,琢磨品味,自已解决不了的问题在小组内提出,讨论解决,特别是教学“和平之神并没有永驻人间”、“世界并不太平,不少地区还弥漫着战争的硝烟,罪恶的子弹还威胁着娇嫩的‘和平之花’”这两句,我让学生拿出自已课前收集的战争资料,进行交流讨论,认识当今世界和平环境。课堂上,他们从不同渠道得到信息的能力,令我惊叹!接着,我又在学生反馈的基础上,播放出伊拉克战争画面,学生目睹着这一幅幅血淋淋的画面,对战争的憎恶之情一下子被调动了起来。于是,我又趁势让学生当场把自已此时最想说的话表达出来,他们畅所欲言,充分认识到战争的残酷性。

3、激情朗读,呼吁和平。

教学“雷利的呼吁”这个段落,我在学生充分读的基础上,始终以“你读懂了什么?”来贯穿整段的教学,再配以和学生一起激情的呼吁,“要和平,不要战争”,学生情绪高昂,仿佛与作者融为一体,产生了情感上的共鸣。接着,我又特意把黑板的使用权留给了学生,让他们上台在黑板这个神圣的地方写出自已的心声,写出自已对和平的渴望。他们在《让世界充满爱》的乐曲伴随下,大胆地书写自已的情怀,达到了整堂课的高潮。

4、拓展延伸,自主综合实践。

讨论:作为小学生,为了制止战争,我们能够做些什么呢?

三、分析反思

读书,不是人在读,而是心在读,是心与心的交融,所以,要让学生进入读书之境,融入作者的心境,激起共鸣的火花。在阅读教学中,我十分重视学生用“心”读书,启发学生融入角色,激励学生进行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和体验,受到情感熏陶,享受到审美的乐趣。教学“雷利的呼吁”部分,我引导学生把自已融入语境,化成本文主人公去进行朗读实践。当学生一次又一次用慷慨激昂的语调来呼吁“要和平,不要战争”时,全班同学的情感达到了高潮,实现了与文本的对话。课上,正如我想象的那样,学生在充分朗读的基础上,对文中感情的体会超出了我的预想,这也让我更深刻地体会到了阅读教学中"读" 的好处。因此,我们不能为教教材而教教材,应该更灵活的运用教材,为教学所用,适当安排。

马巴士卡里雅曾说:“只有自由才能学到知识”。让学生意识到自已是真正意义上的阅读的主人,这是阅读教学的首要任务。在教学“和平之神并没有永驻人间……”“世界并不太平……”这两段话时,我让学生拿出自已课前收集的资料,谈谈自已的感想。课堂上,学生的自主受到了一定的限制,他们的回答并没有达到我预期的效果,我想,当时,我如果能重视学生课堂上的一些生成性的资源,再让他们自由选择伙伴,合作讨论交流世界部分地区的局势,畅所欲言彼此的感受,相互碰撞,相互补充,相互融合,效果会更好一些。课堂应该是学生表达与交流的乐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多元反应,珍视学生的独特见解。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中进行的,提倡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力求做到这一点。如:我设计了“你们读懂了什么?”这个问题,让学生交流读后的感受、收获;小组探讨学习,质疑问难,解决问题;把板书的使用权留给学生;等等。这些都改变了传统的接受性学习“师问生答”的现象,把学生从被动的“学答”地位提升到了主动“学问”的地位。

语文即生活,生活实际是语文教学取之不尽的源泉。在教学中,我们要创造性地还原课文的本真,创设情境,才易于使学生感知、感受、感悟,增强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我们语文的阅读教学,应该是生活的再现和提高,应该是学生感受生活,学习生活的过程。唯有此,才能让学生真正感受到学习语文的快乐。所以,通过这节课也让我深切地感受到: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去学习语文,实际上是为学生选择了一条学习语文有效的捷径。

最新范文

小学四年级美术教案(优秀3篇)02-16

《猫》教学设计优秀3篇02-16

《蝙蝠和雷达》教学两例【最新4篇】02-16

《挑山工》教学设计优秀9篇02-16

《元日》教学设计【最新10篇】02-15

《扁鹊治病》【优秀2篇】02-15

小学四年级音乐上册教案优秀6篇02-15

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精选9篇】02-15

《纪昌学射》说课稿【3篇】02-14

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优秀8篇】02-14

66 9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