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仇敌忾的理解 观《卢沟桥烽火》有感(优秀2篇)

2024-03-23 13:17:50

在我们平凡的学生生涯里,不管我们学什么,都需要掌握一些知识点,知识点也可以通俗的理解为重要的内容。掌握知识点有助于大家更好的学习。下面是勤劳的编辑给大家整编的观《卢沟桥烽火》有感(优秀2篇),欢迎参考。

观《卢沟桥烽火》有感 篇一

一、检复导入,激发情感

1、课前播放《松花江上》,上课铃响后停止播放

谈话:同学们,苍凉悲壮的歌声停止了,然而,我们依然情怀激荡,一声炮响,举世皆惊,从此,中华民族开始了艰苦卓越的抗日战争,这就是震惊中外的七七卢沟桥事变。昨天,我们一起翻开了那段不堪回首的篇章。通过学习,你知道了这次事变真正的原因了吗?

2、指名学生说出卢沟桥事变的原因。

3、出示示意图,分析卢沟桥的战略位置,教师揭示事变原因。

(多媒体显示卢沟桥事变示意图)

北平的东、北、西三面都被日伪军控制,日本侵略者急于吞并我国,他们要把侵略的魔爪伸向全中国,位于北平西南郊的卢沟桥便成了平津通往南方的咽喉要道。

过渡:日本帝国主义者是喂不饱的恶狼、饿狗,总是那样贪得无厌,他们恨不得一举拿下卢沟桥,好扫平他们侵略全中国的障碍。美丽祥和的卢沟晓月再也阻挡不了日本侵略者的狼子野心。大家请看——

二、自主学习,感悟文本

(一)学习第二段(第2-5自然段)

1、观看录像。(关于卢沟桥事变的一段视频)

过渡:看到大家意犹未尽的表情,我知道大家一定很想知道当时的详细情形,是不是?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卢沟桥事变的详细经过。

2、浏览2—5自然段,边读边圈出表示时间的词语,并从中分别找出最能体现我军和敌军举动的一个词语。(同仇敌忾、蓄谋已久)

交流并相机板书:  1937年7月7日深夜

第二天凌晨

当天晚上

3、品味读第二段,出示品读要求:

(1)默读课文,文中的哪些词语能体现我军的同仇敌忾呢?用“~~”划出描写我军举动的关键词。用“——”划出体现敌军蓄谋已久的关键词。

(2)抓住敌我双方举动的画面,紧扣关键词语同桌讨论,谈谈感受。

4、重点品悟指导1937年7月7 日深夜的战况。

根据学生交流情况,相机指导朗读

出示(1)一支全副武装的日本军队,偷偷地向卢沟桥摸来。

(2)驻守在卢沟桥的中国士兵发现了敌情,便大声喝问:“谁?口令!”

5、学生自学第二天凌晨和当天晚上的战况,同桌交流从找出的词体会到什么。

6相机指导朗读:英勇的中国守军举起明晃晃的大刀,冒着敌人的炮火,在杀声中冲出了县城。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顷刻间刀光闪闪,鲜血四溅。在硝烟和火光中,日寇被杀得哭爹喊娘,狼狈而逃。

7、同学们的感受真丰富,通过咀嚼这些关键词,不仅看到了日本侵略者的可耻下场,更感受到了中国守军的英勇善战,让我们齐读第四、五自然段,用心感受,男生读描写我军的,女生读描写敌军。

8、比较句子

同学们,同样是晚上,同样是进攻,请看作者是如何描述的。

出示两句话:

1、1937年7月7日深夜,星光暗淡,万籁俱寂。一支全副武装的日本军队,偷偷地向卢沟桥摸来。

2、当天晚上,大刀队员们手握大刀,腰佩手榴弹,又悄悄地向卢沟桥进发。

认真读一读,体会一下带点字的感情色彩有什么不同。

(“偷偷地”“摸”揭示了日本军队的险恶用心及卑鄙的行径,带有鄙视唾弃的感情色彩;“悄悄地”“进发”表现了我国守军的足智多谋、英勇善战,含有表扬、赞许之《www.shubaoc.com》意。)

男生朗读第一句,女生朗读第二句。

(二)、学习第三段(第6-8自然段)

1、中华民族处在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中国共产党站起来了,发挥了她巨大的作用,请大家轻声读第三段,说说你读懂了什么?(可以从标点、词语、句式来体会)

2、交流

(1)平津危急!……三句话不能颠倒;(范围的不断扩大,表现了日本侵略者的狼子野心,他们妄想蚕食吞并中国,也说明中国共产党站得高,看得远,他们看到的是整个中华民族的利益 )   三个“!”增强语气。

(2)“迅速”“成群结队”“夜以继日”“纷纷”  体会我国人民同仇敌忾抗击外国侵略者的爱国热情和民族精神)

3、齐读6—8小节,再次感受一下民族的危难和全国人民同仇敌忾的爱国热情。

(三)、学习第四段(第9自然段)

九一八事变,东北三省沦陷,东北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 ,但是中华儿女不愿当亡国奴!1937年7月7日,我们将永远记住这一历史性时间!齐读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

媒体出示,学生齐读。

三、总结课文,升华感情

1、引导写话

课件出示卢沟桥:经过岁月洗礼的卢沟桥,桥面坑坑洼洼,俨然是一位历经沧桑的长者,对我军、对敌军,对全国人民、它似乎在诉说什么呢?

学生交流。

2、教师小结:是啊,中华儿女永远也不会忘记中国的历史,不会忘记中华民族的耻辱日——1937年7月7日,不会忘记日本侵略者在中国的土地上犯下的滔天罪行!让我们再次齐读课题牢记国耻——《卢沟桥烽火》!

四、布置作业

1、参照表格,复述“卢沟桥事变”的经过。

2、了解卢沟桥事变后的战事情况;收集抗日战争中其他的重要历史事件。

板书:

5、卢 沟 桥 烽 火

敌军           我军

1937年7月7日       蓄意挑衅      严词拒绝

第二天凌晨内         大举进攻      同仇敌忾

当天晚上             猝不及防      主动出击

教学目标

1、了解卢沟桥的战略地位,以及卢沟桥事变的重大历史意义。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结合课文语言环境理解关键词句,解读文本内涵。

3、通过了解“卢沟桥事变”的史实,激发学生对日寇侵略罪行的憎恨和对我国军民同仇敌忾抗击侵略者的英勇行为的崇敬之情。

重点难点

1、通过对敌我双方不同表现的教学,解读文本。

2、认识事件本身对中国抗战的意义。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卢沟桥烽火》备课 篇二

教学目的要求

1、按时间和事情发展顺序给课文分段,归纳段落大意能按时间先后顺序复述“卢沟桥事变”的经过。

2、了解卢沟桥的战略地位,以及卢沟桥事变的重大历史意义。

重点难点

通过了解“卢沟桥事变”的史实,激发学生对日寇侵略罪行的憎恨和对我国军民同仇敌忾抗击侵略者的英勇行为的崇敬之情。

一、检复导入,激发感情。

1、(课前播放斑竹清唱的《卢沟桥之歌》,直到上课铃响后才停止播放)

同学们,苍凉悲壮的歌声戛然而止,然而,我们心中苍凉悲壮的情怀依然激荡,一声炮响,举世皆惊。从此,中华民族开始了艰苦卓越的抗日战争,这就是震惊中外的七七卢沟桥事变,昨天,我们一起穿越历史的风雨沧桑,翻开了那段不堪回首的篇章。通过昨天的学习,你知道了这次事变真正的原因了吗?

(当苍凉悲壮的歌声萦绕在教室里时,“未成曲调先有情”,学生已是“不绝转入此中来”。当歌声戛然而止时,相信同学们心中那苍凉悲壮的情怀依然在激荡。课未始,情已生,此时展开教学,学生不管是情感上还是注意上,都已做好了良好的铺垫与准备。)

2、指名学生说出卢沟桥事变的原因。

3、出示示意图,分析卢沟桥的战略位置,揭示事变原因。(多媒体显示卢沟桥事变示意图)

(多媒体显示卢沟桥事变示意图,形象的直观显示 “激活”了文字,促进了学生的正确感知。使学生对卢沟桥重要的地理位置一目了然。)

过渡:所以,敌人对此是如梗在咽,恨不得一举拿下,好扫平他们侵略全中国的障碍。美丽祥和的卢沟晓月再也阻挡不了日本侵略者的狼子野心。大家请看——

二、自主学习,感悟文本。

(一)学习第二段。

1、观看录象。(关于卢沟桥事变的一段视频)

(多媒体的运用开放了信息资源,形象的视频展示重演了屈辱的历史,也成功地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学生愤慨的情绪一下子被激发起来了,同时被激起的,还有与守城官兵同仇敌忾的心理。可以说视频展示为学习新课扬帆导航。)

过渡:看到大家意犹未尽的表情,我知道大家一定很想知道当时的详细情形,是吗?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卢沟桥事变的详细经过。

2、浏览2—5自然段,边读边画出表示时间关系的词句。

3、交流并相机板书:

1937年7月7日深夜

第二天凌晨

当天晚上

4、品味读第二段,画出描写敌我双方举动的关键词语,然后就其中一个时间段里的战事情况进行小组讨论,把讨论的结果填在发下来的表格里。同时,思考并交流你在学习过程中还能体会出什么?

(语文课堂要努力营造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氛围,安排学生的自读、小组讨论、集体交流,从而让学生自己去感悟敌军的蓄意挑衅、无理取闹;我军的义正严词、正义凛然。)

5、交流(出示学生填写的表格,并完善)

要求:找出描写敌我双方举动的关键词语,完成填空。

时 间 敌 军 我 军

1 9 3 7年7月7日深夜 全副武装 气势汹汹蓄意挑衅 恼羞成怒 喝问 严词拒绝

第二天凌晨 人仰马翻 疯狂吼叫狼狈 哭爹喊娘 同仇敌忾 举 冒

当天晚上 猝不及防抱头鼠窜 手握 腰佩 悄悄英勇顽强

相机板书

敌军 我军

1937年7月7日 蓄意挑衅 严词拒绝

第二天凌晨内 大举进攻 同仇敌忾

当天晚上 猝不及防 主动出击

6、展示读。(相机作好朗读前的指导)

7、有感情地齐读2—5自然段,进一步感受敌军的气势汹汹、无理取闹的可耻下场以及我军的同仇敌忾、英勇顽强。

8、指导复述。(按时间顺序,可以参考刚才填写的一张表格。)

(学生通过浏览读、品味读、展示读、探究读,不难体会到作者通过语言文字所要表达的对日本侵略者的憎恨和对我国守军英勇顽强的敬佩之情。在这里,我不惜花费教学的大部分时间,通过自读、讨论、交流、汇报等多种形式铺开教学活动,可谓是浓妆艳抹了,学生的思想感情和作者的思想感情产生了强烈的共鸣,教师已无须再多言语,学生已涨溢满腔激qing。)

(二)、学习第三段。

1、中华民族正处在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中国共产党站起来了,发挥了她巨大的作用,请大家轻声读第三段,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2、交流

(平津危急!……三句话不能颠倒;“!”增强语气;“迅速”“成群结队”“夜以继日”“纷纷”体会我国人民同仇敌忾抗击外国侵略者的爱国热情和民族精神)

3、齐读6—8小节,再次感受一下民族的危难和全国人民同仇敌忾的爱国热情。

(三)、学习第四段。

1、范读第9小节。

2、最后一小节告诉了我们什么?

3、齐读最后一小节。

三、总结课文,升华感情。

1、学习了这篇课文后你有什么感想呢?

(当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感悟内化为表达的需要时,学生的感情便在激荡与碰撞中得到了深化与升华,于是,异彩纷呈的感想让人感觉到学生心灵深处的确受到了震撼,加深了学生不忘国耻、以史为鉴、面向未来、奋发读书的情怀。中华儿女曾经因为国家落后而饱受凌辱,但是炎黄子孙决不允许历史重演。从孩子们的回答中,不难听出带着童稚的话语中是掷地铿锵的坚定决心。说者动情,听者耸容。语文课的情感目标的落实已在不知不觉中了。)

2、历史,警醒世人;历史,催人奋进。中华儿女永远也不会忘记中国的历史,不会忘记中华民族的耻辱日——1937年7月7日,不会忘记日本侵略者在中国的土地上犯下的滔天罪行!

3、同学们,在结束本课之前,我还想告诉大家一点,多行不义必自毙!发动卢沟桥事变的日军头目没有一个有好下场——(多媒体展示补充日军头目的最后下场的信息)

(语文课堂的开放性则主要体现在对知识、信息的拓展、延伸上。“善恶到头自有报”、“多行不义必自毙”,卢沟桥事变的挑衅者头目到头来没有一个有好下场,补充这一点除了让学生在愤慨之余大快人心之外,也激发了学生向善除恶的自觉性,对学生正确人生观、科学世界观的形成是在潜移默化中的。)

4、过去的已经过去了,我们要以史为鉴,面向未来。今年是中日邦交正常化33年了。和平与发展——这是中日两国人民的心声,是亚洲各国人民的心声,这是时代的最强音。希望大家将来能为维护中日和平、维护世界和平而努力!(多媒体放飞和平鸽,播放蒋雨莲的《和平友爱永在我们心中》)

(曲终谙情情未了。通过一堂课的熏陶、激发,学生的情感已进入了高潮,特别是学生对日寇的憎恨之情已然溢于言表,可是如果就这样的在学生的心底埋下了仇恨的种子或是让学生带着仇恨离开语文课堂,那便与新课程理念下的语文教学目标背道而弛了。在学生年幼的心里,显然是无法分清正确对待日军的侵略行为与对待现在的日本国的态度应该有什么不同的问题的。所以,我查阅了相关的资料,不失时机的诱导学生关注另一个具有时代性、世界性的命题——和平与发展的主题。比较起仇恨战争来,维护和平显得更有意义,因为这是中国人民的心声,是全世界人民的心声,是时代的最强音!我想这一点对于学生来说,绝不仅仅只是一个信息的传递,更是一种必要的情感态度世界观的引领。)

四、布置作业:

1、复述“卢沟桥事变”的经过。

2、了解卢沟桥事变后的战事情况;收集抗日战争中其他的重要历史事件。

板书:

卢 沟 桥 烽 火

敌军 我军

1937年7月7日 蓄意挑衅 严词拒绝

第二天凌晨内 大举进攻 同仇敌忾

当天晚上 猝不及防 主动出击

最新范文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背景故事最新7篇03-23

灯光教学设计优秀9篇03-23

矛与盾(优秀7篇)03-23

千年梦圆在今朝(最新8篇)03-23

《位置》教案【精选3篇】03-23

《长征》最新7篇03-23

古 诗 三 首【优秀5篇】03-22

六年级数学教案(优秀7篇)03-21

三打白骨精教案优秀10篇03-21

六年级心理健康教案(优秀3篇)03-21

68 950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