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数学 最新高一数学教学教案【优秀7篇】

2023-08-10 04:34:08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书包范文小编精心为大家分享了最新高一数学教学教案【优秀7篇】,希望能够对您的写作有一点帮助。

高一数学公开课教案 篇一

教学目标

会运用图象判断单调性;理解函数的单调性,能判断或证明一些简单函数单调性;注意必须在定义域内或其子集内讨论函数的单调性。

重 点

函数单调性的证明及判断。

难 点

函数单调性证明及其应用。

一、复习引入

1、函数的定义域、值域、图象、表示方法

2、函数单调性

(1)单调增函数

(2)单调减函数

(3)单调区间

二、例题分析

例1、画出下列函数图象,并写出单调区间:

(1) (2) (2)

例2、求证:函数 在区间 上是单调增函数。

例3、讨论函数 的单调性,并证明你的结论。

变(1)讨论函数 的单调性,并证明你的结论

变(2)讨论函数 的单调性,并证明你的结论。

例4、试判断函数 在 上的单调性。

三、随堂练习

1、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1)若定义在 上的函数 满足 ,则函数 是 上的单调增函数;

(2)若定义在 上的函数 满足 ,则函数 在 上不是单调减函数;

(3)若定义在 上的函数 在区间 上是单调增函数,在区间 上也是单调增函数,则函数 是 上的单调增函数;

(4)若定义在 上的函数 在区间 上是单调增函数,在区间 上也是单调增函数,则函数 是 上的单调增函数。

2、若一次函数 在 上是单调减函数,则点 在直角坐标平面的( )

A.上半平面 B.下半平面 C.左半平面 D.右半平面

3、函数 在 上是______;函数 在 上是______。

3、下图分别为函数 和 的图象,求函数 和 的单调增区间。

4、求证:函数 是定义域上的单调减函数。

四、回顾小结

1、函数单调性的判断及证明。

课后作业

一、基础题

1、求下列函数的单调区间

(1) (2)

2、画函数 的图象,并写出单调区间。

二、提高题

3、求证:函数 在 上是单调增函数。

4、若函数 ,求函数 的单调区间。

5、若函数 在 上是增函数,在 上是减函数,试比较 与 的大小。

三、能力题

6、已知函数 ,试讨论函数f(x)在区间 上的单调性。

变(1)已知函数 ,试讨论函数f(x)在区间 上的单调性。

高一数学教案 篇二

教学目标

1、了解函数的单调性和奇偶性的概念,掌握有关证明和判断的基本方法。

(1)了解并区分增函数,减函数,单调性,单调区间,奇函数,偶函数等概念。

(2)能从数和形两个角度认识单调性和奇偶性。

(3)能借助图象判断一些函数的单调性,能利用定义证明某些函数的单调性;能用定义判断某些函数的奇偶性,并能利用奇偶性简化一些函数图象的绘制过程。

2、通过函数单调性的证明,提高学生在代数方面的推理论证能力;通过函数奇偶性概念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归纳,抽象的能力,同时渗透数形结合,从特殊到一般的数学思想。

3、通过对函数单调性和奇偶性的理论研究,增学生对数学美的体验,培养乐于求索的精神,形成科学,严谨的研究态度。

教学建议

一、知识结构

(1)函数单调性的概念。包括增函数、减函数的定义,单调区间的概念函数的单调性的判定方法,函数单调性与函数图像的关系。

(2)函数奇偶性的概念。包括奇函数、偶函数的定义,函数奇偶性的判定方法,奇函数、偶函数的图像。

二、重点难点分析

(1)本节教学的重点是函数的单调性,奇偶性概念的形成与认识。教学的难点是领悟函数单调性, 奇偶性的本质,掌握单调性的证明。

(2)函数的单调性这一性质学生在初中所学函数中曾经了解过,但只是从图象上直观观察图象的上升与下降,而现在要求把它上升到理论的高度,用准确的数学语言去刻画它。这种由形到数的翻译,从直观到抽象的转变对高一的学生来说是比较困难的,因此要在概念的形成上重点下功夫。单调性的证明是学生在函数内容中首次接触到的代数论证内容,学生在代数论证推理方面的能力是比较弱的,许多学生甚至还搞不清什么是代数证明,也没有意识到它的重要性,所以单调性的证明自然就是教学中的难点。

三、教法建议

(1)函数单调性概念引入时,可以先从学生熟悉的一次函数,,二次函数。反比例函数图象出发,回忆图象的增减性,从这点感性认识出发,通过问题逐步向抽象的定义靠拢。如可以设计这样的问题:图象怎么就升上去了?可以从点的坐标的角度,也可以从自变量与函数值的关系的角度来解释,引导学生发现自变量与函数值的的变化规律,再把这种规律用数学语言表示出来。在这个过程中对一些关键的词语(某个区间,任意,都有)的理解与必要性的认识就可以融入其中,将概念的形成与认识结合起来。

(2)函数单调性证明的步骤是严格规定的,要让学生按照步骤去做,就必须让他们明确每一步的必要性,每一步的目的,特别是在第三步变形时,让学生明确变换的目标,到什么程度就可以断号,在例题的选择上应有不同的变换目标为选题的标准,以便帮助学生总结规律。

函数的奇偶性概念引入时,可设计一个课件,以的图象为例,让自变量互为相反数,观察对应的函数值的变化规律,先从具体数值开始,逐渐让在数轴上动起来,观察任意性,再让学生把看到的用数学表达式写出来。经历了这样的过程,再得到等式时,就比较容易体会它代表的是无数多个等式,是个恒等式。关于定义域关于原点对称的问题,也可借助课件将函数图象进行多次改动,帮助学生发现定义域的对称性,同时还可以借助图象说明定义域关于原点对称只是函数具备奇偶性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

高一数学下学期教学工作总结 篇三

回想半年的高一教学工作,有付出,有收获,有憧憬,有彷徨。一学期来,本人热爱本职工作,认真学习新的教育理论,广泛涉猎各种参考书,丰富知识,形成比较完整的知识结构,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思想觉悟。严格要求学生,尊重学生,发扬教学民主,使学生学有所得,成绩不断提高。为了下一学年的教育工作做的更好,下面是本人的本学期的教学经验及教训。

一、政治思想方面:

认真学习新的教育理论,不断更新教育理念。积极参加新课改培训和校本培训,并做了大量的探索与反思。新的教育形式不允许我们在课堂上重复讲书,我们必须具有先进的教育观念,熟练掌握多媒体技术,才能适应教育的发展。所以我不但注重集体的理论学习,注意从书本中汲取营养,还认真学习多媒体制作知识,基本上掌握了Pt及flash和authorware制作课件,仔细体会新形势下怎样做一名好教师。

二、教育教学方面:

在新课标下,要学会用教材,理解课标,而不是教材,提高教学质量,关键是上好课。为了上好课,我做了下面的工作:

1、课前准备:备好课。

2、备教材备课标。认真钻研课程标准和教材,对教材的基本思想、基本概念吃透,了解教材的结构,重点与难点,掌握知识的逻辑,能运用自如,知道应如何处理教材和补充哪些资料,才能教好。

3、备学生。我所教班的学生有较大的差别,了解学生原有的知识技能的质量,他们的兴趣、需要、方法、习惯,学习新知识可能会有哪些困难,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4、备教法。考虑教法,解决如何把已掌握的教材传授给学生,包括如何组织教材、如何安排每节课的活动。本学期结合以前的教学,采用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探究能力为主,对于高三学生,合理安排好课时很重要,如何让学生掌握课堂内容,不费功夫是很能达到的。以前多采用“抓”,“练”,在时间上抓紧和占用的同时,多增加练习,这提高成绩是很明显的,但学生的学习效率不高,也给其他科目造成作业无法认真的完成。所以本学期积极探索能够提高学生成绩的更好的方法。

5、优化课堂。

充分运用多媒体技术组织好课堂教学,增大课堂教学容量,注意信息反馈,调动学生的有意注意,使其保持相对稳定性,同时,激发学生的情感,使他们产生愉悦的心境,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课堂语言简洁明了,克服了以前重复的毛病,课堂提问面向全体学生,注意引发学生学数学的兴趣,课堂上讲练结合,布置好家庭作业,作业少而精,减轻学生的负担。

6、要提高教学质量,还要做好课后辅导工作,虽然学生已是高三学生了,但在思想上是有较大的差别,还很爱好玩,缺乏自控能力,常在学习上不能按时完成作业,有的学生抄袭作业,学习不自觉,针对这些问题,就要抓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并使这一工作惯彻到对学生的学习指导中去,还要做好对学生学习的辅导和帮助工作,尤其在后进生的转化上,对后进生采取不同的方法,先全面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争取准确的找出导致“差”的原因。在情感上温暖他们,取得他们的信任。从赞美着手,所有的人都渴望得到别人的理解和尊重,所以,和差生交谈时,对他的处境、想法表示深刻的理解和尊重;还有在批评学生时,注意阳光语言的使用,使他们真正意识到自己所犯的错误或自身存在的缺点。

7、积极参与听课、评课,虚心向同行学习教学方法,博采众长,提高教学水平。

8、热爱学生,平等的对待每一个学生,让他们都感受到老师的关心,良好的师生关系促进了学生的学习。

三、工作考勤方面:

我热爱自己的事业,从不因为个人的私事耽误工作的时间。全期没请过事假、病假,出满勤、干满点,并积极运用有效的工作时间做好自己分内的工作。

社会对教师的素质要求更高,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将更严格要求自己,多方面提高自己的素质,努力工作,发扬优点,改正缺点,开拓前进。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我将本着“勤学、善思、实干”的准则,一如既往,再接再厉,把工作搞得更好

20xx-1-19

高一数学公开课教案 篇四

一、教材

首先谈谈我对教材的理解,《两条直线平行与垂直的判定》是人教A版高中数学必修2第三章3.1.2的内容,本节课的内容是两条直线平行与垂直的判定的推导及其应用,学生对于直线平行和垂直的概念已经十分熟悉,并且在上节课学习了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为本节课的学习打下了基础。

二、学情

教材是我们教学的工具,是载体。但我们的教学是要面向学生的,高中学生本身身心已经趋于成熟,管理与教学难度较大,那么为了能够成为一个合格的高中教师,深入了解所面对的学生可以说是必修课。本阶段的学生思维能力已经非常成熟,能够有自己独立的思考,所以应该积极发挥这种优势,让学生独立思考探索。

三、教学目标

根据以上对教材的分析以及对学情的把握,我制定了如下三维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掌握两条直线平行与垂直的判定,能够根据其判定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

(二)过程与方法

在经历两条直线平行与垂直的判定过程中,提升逻辑推理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在猜想论证的过程中,体会数学的严谨性。

四、教学重难点

我认为一节好的数学课,从教学内容上说一定要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而教学重点的确立与我本节课的内容肯定是密不可分的。那么根据授课内容可以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两条直线平行与垂直的判定。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是:两条直线平行与垂直的判定的推导。

五、教法和学法

现代教学理论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教学的一切活动都必须以强调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为出发点。根据这一教学理念,结合本节课的内容特点和学生的年龄特征,本节课我采用讲授法、练习法、小组合作等教学方法。

六、教学过程

下面我将重点谈谈我对教学过程的设计。

(一)新课导入

首先是导入环节,那么我采用复习导入,回顾上节课所学的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并顺势提问:能否通过直线的斜率,来判断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呢?

利用上节课所学的知识进行导入,很好的克服学生的畏难情绪。

(二)新知探索

接下来是教学中最重要的新知探索环节,我主要采用讲解法、小组合作、启发法等。

高一数学教案 篇五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含有“或”、“且”、“非”复合命题的概念及其构成形式;

(2)理解逻辑联结词“或”“且”“非”的含义;

(3)能用逻辑联结词和简单命题构成不同形式的复合命题;

(4)能识别复合命题中所用的逻辑联结词及其联结的简单命题;

(5)会用真值表判断相应的复合命题的真假;

(6)在知识学习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简单推理的技能.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是判断复合命题真假的方法;难点是对“或”的含义的理解.

三、教学过程

1.新课导入

在当今社会中,人们从事任何工作、学习,都离不开逻辑.具有一定逻辑知识是构成一个公民的文化素质的重要方面.数学的特点是逻辑性强,特别是进入高中以后,所学的教学比初中更强调逻辑性.如果不学习一定的逻辑知识,将会在我们学习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经常犯逻辑性的错误.其实,同学们在初中已经开始接触一些简易逻辑的知识.

初一平面几何中曾学过命题,请同学们举一个命题的例子.(板书:命题.)

(从初中接触过的“命题”入手,提出问题,进而学习逻辑的有关知识.)

学生举例: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 ……(1)

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2)

教师提问:“……相等的角是对顶角”是不是命题?……(3)

(同学议论结果,答案是肯定的.)

教师提问:什么是命题?

(学生进行回忆、思考.)

概念总结:对一件事情作出了判断的语句叫做命题.

(教师肯定了同学的回答,并作板书.)

由于判断有正确与错误之分,所以命题有真假之分,命题(1)、(2)是真命题,而(3)是假命题.

(教师利用投影片,和学生讨论以下问题.)

例1 判断以下各语句是不是命题,若是,判断其真假:

命题一定要对一件事情作出判断,(3)、(4)没有对一件事情作出判断,所以它们不是命题.

初中所学的命题概念涉及逻辑知识,我们今天开始要在初中学习的基础上,介绍简易逻辑的知识.

2.讲授新课

大家看课本(人教版,试验修订本,第一册(上))从第25页至26页例1前,并归纳一下这段内容主要讲了哪些问题?

(片刻后请同学举手回答,一共讲了四个问题.师生一道归纳如下.)

(1)什么叫做命题?

可以判断真假的语句叫做命题.

判断一个语句是不是命题,关键看这语句有没有对一件事情作出了判断,疑问句、祈使句都不是命题.有些语句中含有变量,如 x2-5x+6=0

中含有变量 ,在不给定变量的值之前,我们无法确定这语句的真假(这种含有变量的语句叫做“开语句”).

(2)介绍逻辑联结词“或”、“且”、“非”.

“或”、“且”、“非”这些词叫做逻辑联结词.逻辑联结词除这三种形式外,还有“若…则…”和“当且仅当”两种形式.

命题可分为简单命题和复合命题.

不含逻辑联结词的命题叫做简单命题.简单命题是不含其他命题作为其组成部分(在结构上不能再分解成其他命题)的命题.

由简单命题和逻辑联结词构成的命题叫做复合命题,如“6是自然数且是偶数”就是由简单命题“6是自然数”和“6是偶数”由逻辑联结词“且”构成的复合命题.

(4)命题的表示:用p ,q ,r ,s ,……来表示.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的情况作补充和强调,特别是对复合命题的概念作出分析和展开.)

我们接触的复合命题一般有“p 或q ”“p且q ”、“非p ”、“若p 则q ”等形式.

给出一个含有“或”、“且”、“非”的复合命题,应能说出构成它的简单命题和弄清它所用的逻辑联结词;应能根据所给出的两个简单命题,写出含有逻辑联结词“或”、“且”、“非”的复合命题.

对于给出“若p 则q ”形式的复合命题,应能找到条件p 和结论q .

在判断一个命题是简单命题还是复合命题时,不能只从字面上来看有没有“或”、“且”、“非”.例如命题“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高、底边上的中线互相重合”,此命题字面上无“且”;命题“5的倍数的末位数字不是0就是5”的字面上无“或”,但它们都是复合命题.

3.巩固新课

例2 判断下列命题,哪些是简单命题,哪些是复合命题.如果是复合命题,指出它的构成形式以及构成它的简单命题.

(1)5 ;

(2)0.5非整数;

(3)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4)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且平分;

(5)平行线不相交;

(6)若ab=0 ,则a=0 .

(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进行辨析.教材中对“若…则…”不作要求,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情况作些补充.)

高一数学教学计划 篇六

教学目标

1通过对幂函数概念的学习以及对幂函数图象和性质的归纳与概括,让学生体验数学概念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2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幂函数的图象与性质,并能初步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有关问题,培养学生的灵活思维能力。

3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能力。了解类比法在研究问题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幂函数的性质及运用

难点:幂函数图象和性质的发现过程

教学方法:

问题探究法教具: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问题1:如果张红购买了每千克1元的水果w千克,那么她需要付的钱数p(元)和购买的水果量w(千克)之间有何关系?

(总结:根据函数的定义可知,这里p是w的函数)

问题2:如果正方形的边长为a,那么正方形的面积,这里S是a的函数。问题3:如果正方体的边长为a,那么正方体的体积,这里V是a的函数。问题4:如果正方形场地面积为S,那么正方形的边长,这里a是S的函数问题5:如果某人s内骑车行进了km,那么他骑车的速度,这里v是t的函数。

以上是我们生活中经常遇到的几个数学模型,你能发现以上几个函数解析式有什么共同点吗?(右边指数式,且底数都是变量)这只是我们生活中常用到的一类函数的几个具体代表,如果让你给他们起一个名字的话,你将会给他们起个什么名字呢?(变量在底数位置,解析式右边都是幂的形式)(适当引导:从自变量所处的位置这个角度)(引入新课,书写课题)

二、新课讲解

由学生讨论,(教师可提示p=w可看成p=w1)总结,即可得出:p=w, s=a2, a=s , v=t-1都是自变量的若干次幂的形式。

教师指出:我们把这样的都是自变量的若干次幂的形式的函数称为幂函数。

幂函数的定义:一般地,我们把形如的函数称为幂函数(power function),其中是自变量,是常数。 1幂函数与指数函数有什么区别?(组织学生回顾指数函数的概念)结论:幂函数和指数函数都是我们高中数学中研究的两类重要的基本初等函数,从它们的解析式看有如下区别:对幂函数来说,底数是自变量,指数是常数对指数函数来说,指数是自变量,底数是常数例1判别下列函数中有几个幂函数?

① y= ②y=2x2 ③y=x ④y=x2+x ⑤y=-x3 ⑥ ⑦ ⑧ ⑨ (由学生独立思考、回答)

2幂函数具有哪些性质?研究函数应该是哪些方面的内容。前面指数函数、对数函数研究了哪些内容?

(学生讨论,教师引导。学生回答。)

3幂函数的定义域是否与对数函数、指数函数一样,具有相同的定义域?

(学生小组讨论,得到结论。引导学生举例研究。结论:幂指数不同,定义域并不完全相同,应区别对待。)教师指出:幂函数y=xn中,当n=0时,其表达式y=x0=1;定义域为(-∞,0)U(0,+∞),特别强调,当x为任何非零实数时,函数的值均为1,图象是从点(0,1)出发,平行于x轴的两条射线,但点(0,1)要除外。)

例2写出下列函数的定义域,并指出它们的奇偶性:①y=x ②y= ③y=x ④y=x

(学生解答,并归纳解决办法。引导学生与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对照比较。引导学生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并作简单归纳:分数指数应化成根式,负指数写成正数指数再写出定义域。幂函数的奇偶性也应具体分析。)

4上述函数①y=x ②y= ③y=x ④y=x的单调性如何?如何判断?

(学生思考,引导作图可得。并加上y=x和y=x-1图象)接下来,在同一坐标系中学生作图,教师巡视。将学生作图用实物投影仪演示,指出优点和错误之处。教师利用几何画板演示。见后附图1

让学生观察图象,看单调性、以及还有哪些共同点?(学生思考,回答。教师注意学生叙述的严密性。)

教师总评:幂函数的性质

(1)所有的幂函数在(0,+∞)上都有定义,并且图象都过点(1,1),

(2)如果a>0,则幂函数的图象通过原点,并在区间[0,+∞)上是增函数,

(3)如果a<0,则幂函数在(0,+∞)上是减函数,在第一区间内,当x从右边趋向于原点时,图象在y轴右方无限地趋近y轴;当x趋向于+∞,图象在x轴上方无限地趋近x轴。

5通过观察例1,在幂函数y=xa中,当a是(1)正偶数、(2)正奇数时,这一类函数有哪种性质?

学生思考,教师讲评:(1)在幂函数y=xa中,当a是正偶数时,函数都是偶函数,在第一象限内是增函数。(2)在幂函数y=xa中,当a是正奇数时,函数都是奇函数,在第一象限内是增函数。

例3巩固练习写出下列函数的定义域,并指出它们的奇偶性和单调性:①y=x ②y=x ③y=x 。

例4简单应用1:比较下列各组中两个值的大小,并说明理由:

①0.75,0.76 ;

②(-0.95),(-0.96) ;

③0.23,0.24 ;

④0.31,0.31

例5简单应用2:幂函数y=(m -3m-3)x在区间上是减函数,求m的值。

例6简单应用2:

已知(a+1)<(3-2a) ,试求a的取值范围。

课堂小结

今天的学习内容和方法有哪些?你有哪些收获和经验?

1、幂函数的概念及其指数函数表达式的区别2、常见幂函数的图象和幂函数的性质。

布置作业:

课本p.73 2、3、4、思考5

高一数学教学计划 篇七

教学计划:

依据高一数学教学进度安排,本学期的期中考试(预计在4月14号至4月17号进行)涵盖的内容为第四章的前9节,由于课时量充足,第10节“正切函数的图像和性质”以及第11节“已知三角函数值求角”将在上半学期讲授,这样下半个学期的教学任务为30个课时。

我们备课组经过认真的思索、充分的讨论,将期中考试前的教学进度安排如下:

(一单元)任意角的三角函数

§4。1角的概念的推广 3课时

§4。2弧度制 3课时

§4。3任意角的三角函数 3~4课时

§4。4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 4课时

§4。5正弦、余弦的诱导公式 4课时

复习课(习题课) 4课时

单元测试及讲评(随堂) 2课时

(二单元)两角和与差的三角函数

§4。6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正切 7课时

习题课 3课时

§4。7两倍角的正弦、余弦、正切 4课时

习题课 2课时

单元测试及讲评(随堂) 2课时

(三单元)三角函数的图象及性质

§4。8正弦、余弦函数的图象和性质 5课时

习题课 2课时

§4。9函数 的图象 4课时

总计授课53课时,余下课时可安排期中复习。

期中考试后的授课计划:

§4。10正切函数的图象和性质 3课时

§4。11已知三角函数值求角 4课时

习题课 2课时

第四章复习 4课时

第五章

(一单元)向量及其运算

§5。1向量 1课时

§5。2向量的加减法 2课时

§5。3实数与向量的积 3课时

§5。4平面向量的坐标计算 3课时

§5。5线段的定比分点 2课时

§5。6平面向量的数量积及运算律 3课时

§5。7平面向量数量积的坐标表示 2课时

§5。8平移 2课时

习题课 3课时

单元测试与讲评(随堂) 2课时

§5。9正弦、余弦定理 5课时

§5。10解斜三角形应用举例 2课时

实习与研究性课题 4课时

习题课 3课时

单元测试与讲评(随堂) 2课时

竞赛辅导:

为发展我校的素质教育,贯彻个性化发展的原则,数学组拟对在校生中有数学思维特长的学生进行竞赛类的辅导。由6个班的学生共同组建一个30人左右的数学小组,每周由数学组的成员进行具有针对性的竞赛辅导,目标是今年4月举行的全国数学竞赛。大体的时间安排如下:每周举行1到2次,时间为第8节课。

教学课题:案头工作的尝试

案头工作不仅仅是一个总结的过程,他同时也是创造性思维的一个反映,对于各门学科,特别是数理化三门理科具有特殊的意义。数学组经过研究,决定在这方面作出尝试,拟从班上选出个别学生,对其进行案头工作的指导,要求有专门的案头本,每次对作业的错误进行总结,观察这部分学生的学习状况,并对其学习上的表现作出记录。以便今后与其他学生作比较。

最新范文

高一数学教案【优秀7篇】08-10

高一数学教案优秀2篇08-09

高一语文教案电子版文档(优秀4篇)08-08

我的空中楼阁(优秀10篇)08-07

《项脊轩志》精品教案设计【精选7篇】08-04

自然界的水循环(优秀8篇)08-01

高一数学函数的教案优秀5篇07-31

银行的业务和作用(优秀3篇)07-30

牛顿第三定律(优秀5篇)07-28

论闻一多的《死水》优秀9篇07-28

74 6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