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科应急预案 放射科应急预案(通用9篇)

2023-10-30 16:05:32

在平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里,有时会出现一些不在自己预料之中的事件,为了降低事故后果,就常常需要事先准备应急预案。那么优秀的应急预案是什么样的呢?书包范文为朋友们带来了放射科应急预案(通用9篇),希望对朋友们有所帮助。

放射科应急预案 篇一

巫山县地处重庆市东北部,三峡库区腹心,巴楚要冲,聚三山而控九峡,交万壑而耸千峰。这样的自然条件就决定了巫山县中医院作为当地全县唯一一所技术力量雄厚、设备先进、诊疗环境优良的现代化综合性中医医院,是当地50多万人的健康所依,同时也凸显该院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在新政策的支持和驱动下,巫山县中医院启动了医院信息化建设项目,在与富士公司的合作中,制定了一套合理面向区域医疗的PACS规划,并完成了第一期工程。在此PACS平台稳定运行后,将进一步扩大信息共享范围,全面提升医院影像信息共享平台的应用价值。

PACS建设总体规划

建立一套合理的PACS系统,需在满足医院当前需求的前提下,逐步拓展数字化建设工程,最终实现医疗信息的区域共享、降低百姓就医成本。富士公司结合巫山县医院现有情况及医院未来发展,以包含区域医疗的全院级PACS为建设目标,制定了一套PACS系统整体规划,共分三期。

第一期:搭建PACS医学影像信息系统平台,组建放射科数字化阅片室和会诊中心,实现影像设备接入PACS,实现放射科影像诊断数字化,胶片打印共享网络化;配置放射科信息管理系统(RIS),实现放射科病人登记和影像诊断图文报告电子化,并提供接口与HIS进行信息融合。因此,富士PACS一期方案为医院放射科初步实现了从传统的影像检查工作流程向数字化影像检查工作流程过渡,提高了工作效率,优化了工作流程,并为今后扩展影像共享平台奠定了基础。

第二期:实现医技(超声、内镜等)、门诊、临床等科室的信息化工程,提供数字化阅片工作站,将PACS扩展至全院级水平,实现全院医学影像数字化并完善与HIS系统的信息融合。至此,富士PACS解决方案基本实现了全院数字化影像共享平台的建设,提高了医生团队的诊断水平,整体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

第三期:为区域医疗平台的搭建提供有利环境,充分发挥医院的科研与教学特长,将进行区域医院信息化建设平台整合,实现区域远程会诊,完成教学平台建设,最终实现区域医院间信息共享。在新医改政策的导向下,县级医院自身能力的提升固然重要,但外延性则是未来发展的趋势所向,富士PACS解决方案为医院规划了一幅美好的蓝图。

巫山县中医院PACS建设特色

1. 引入虚拟化技术,提升性能和资源利用率

巫山县中医院使用的富士PACS成功引入最新的虚拟化技术,在不降低系统整体性能的前提下,整合基础的三台物理服务器为一台物理服务器,实现了硬件设备的性价比最大化。

传统的PACS设计中,由于受限于同一操作系统运行多个应用程序就会产生资源冲突的先天缺陷,一般都采用一机一服务器的模式,譬如RIS服务器、PACS服务器、DICOM服务器分装于三台物理主机。这种方式使得服务器性能最大化,却也导致了物理主机的硬件资源的过剩,因此造成硬件投资以及运作能源的浪费。虚拟化技术的应用,突破一机一操作系统的模式,实现了一机多操作系统,多操作系统对应各自独立的应用环境的新模式,使得主机物理资源利用率最大化。根据测试显示,使用服务器TCO模型来分类和计算成本,通过整合多个物理服务器到一个服务器的虚拟化模式能减少28%~53%的硬件成本,减少72%~79%的运作成本,减少29%~64%的综合成本。巫山县中医院正是得益于富士引入虚拟化技术,建设了一套经济适用且具有高性能和高容灾能力的PACS系统。

2. 采用先进架构,便捷扩展,稳定运行

传统的PACS构成一般都比较复杂,有数据库服务器、DICOM服务器、RIS服务器、Web服务器、系统接口中间件服务器、影像终端应用软件等一系列专用的独立功能模块。对于这种架构,系统的实施、维护、升级都非常困难。

在富士的设计理念中,PACS的系统应该是一个可堆砌的、可扩展的体系结构。即所有的软件模块都可以被容纳在一个服务器机架中,包括所有的影像客户端软件。

根据用户特点、业务量的不同,机架上可容纳不同数量、配置的服务器和存储设备,但用户是完全感觉不到这种差异,与他们交互的是一个逻辑统一的富士 PACS服务器。特别是在应对比如早上9:00~11:00医院的就诊高峰时期,这种特有的系统架构可以很好地解决负载均衡和并发访问等问题。

存储系统采用RAID阵列,单个磁盘出现故障时不会存在数据丢失问题。磁带库可直接在富士专业存储的管理下对整个存储网络上的所有应用和数据定期进行备份,并可通过Web进行远程管理。服务器可采用Cluster模式,单机故障也不会影响系统持续提供服务的能力。

在富士专业存储的网络结构里,用户能够不关机(Hot Swap)地增加新的存储空间,也不需要迁移历史数据。另外,若因医院的影像量上升或需要将数字化影像服扩展到更大范围,导致原有的富士PACS服务器性能不够,可直接在富士专业存储架构上扩富士 PACS服务器数量,其服务性能即可线性增加,从而为更多的用户、更大的范围服务。

统一的存储结构能减少系统实施、日常管理的开销,也大大降低了用户的培训难度,缩短了培训周期。

对于巫山县中医院而言,业务量呈递增趋势,如果预先购置能满足未来需求的系统配置,会有长时间的资源空闲,造成资金的浪费。富士目前为其提供了一套针对现有工作量的PACS,随着日后医院业务的扩大,我们可在保留现有服务器和工作站配置的基础上直接进行扩展,以满足未来的需求,彻底解决了医院的后顾之忧。

3. 应用智能图像方案,按需分配,提高效率

智能图像方案是涵盖存储、传输、后处理的全图像解决方案,节省了存储空间、提高了网络传输效率、满足了用户快速获得图像的需求。

通过富士公司具有专利的小波(Wavelet)压缩算法,富士PACS提供了三种可选的、不同格式的DICOM影像:Original影像(JPEG-LS格式),Clinical影像(中比例小波压缩格式)和Reference影像(高比例小波压缩格式)。分别对应影像科诊断、临床浏览和远程引用的图像调阅,在没有升级巫山县中医院原有的网络设备环境下,做到了图像的快速(平均2~3秒)、畅通调阅。

满足调阅速度的同时,富士PACS还提供了“全在线”的存储策略和方案,节省存储空间、减少硬件设备的投资。即在同样的存储容量下,能容纳更多的影像数据。对于巫山县中医院而言,存储策略的优化能节省开支,并且使病人信息的调阅也更为便捷。

PACS建设在县医院发挥重大作用

放射科应急预案 篇二

1.1 为了有效保护放射科医务人员在工作场所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一旦发生意外伤害时,能够及时进行应急救援,最大限度地降低意外伤害带来的人身伤害和财产损失,特制订本办法。

1.2 本办法所指员工意外伤害,主要指在工作场所发生的:职业暴露、机器设备意外伤害、非法侵害及其它意外伤害。

2 职责

2.1 应急领导小组

应急领导小组由科室负责人任组长,分管安全医疗的副主任任副组长;成员由主任助理、后备干部、班组长及主要相关责任人组成。

职责:员工发生意外伤害时,根据事件等级指挥、协调各班组安排对应人力,及时处置意外伤害事件,确保科室运行秩序正常。

2.2 相关班组职责

2.2.1 各班组长应结合岗位特点,建立意外伤害应急预案;当意外伤害发生后,在场员工要及时进行处置和报告,班组长和科主任根据意外伤害情况进行处置并将处置情况向保卫科、总值班、分管领导报告;如事态得不到控制时,及时向公安110指挥中心求助;

2.2.2 班组长和科主任根据意外伤害情况,负责各类意外伤害信息接收,持续动态跟踪,及时向相关院领导和上级部门报告;

2.2.5 科室其它相关人员:根据事件处置需要,积极配合科室应急领导小组工作,关心帮助受到意外伤害的员工,尽力保证科室人员和财务安全,履行员工应尽职责。

3 预防

3.1 强化员工的安全防范意识,力争把各种意外伤害隐患解决在萌芽状态;

3.2 当员工遇到下列情形时,必须引起警惕并做好防范,及时通知科室同事或保卫科、医疗纠纷办公室工作人员到场协助,预防意外伤害发生:

(1)安全医疗事件发生初期(病人因手术、检查或在院意外死亡24小时内);

(2)医疗操作失败时(如注射、穿刺等);

(3)社会性群殴事件,伤病患者急诊抢救或住院治疗过程中,对医疗行为有不满倾向;

(4)病人或其家属严重不满倾向,有威胁语言或挑衅性动作时;

(5)酗酒、神志异常等其它意外伤害征兆事件发生时。

3.3 职工预判可能产生过激侵害行为的,可立即向总值班或保卫科报告,并要求派人到场以便及早介入,避免事态恶化;

3.4 积极配合医院开设各种意外伤害培训课程,增强职工防范意识;

3.5 定期排查科内安全隐患,维护各种医疗设备、报警系统,确保状态良好;

3.6 对意外事件个案进行风险评估、总结,预防再次发生。

4 报告

4.1 员工人身受到侵害时,在第一时间要向相关部门报告,说明个人所在位置及所发生的情况;

4.2 在场员工看到同事人身有被侵害现象时,除要帮忙协助外,及时进行劝阻和报告;相关岗位人员、班组长和科主任要立即赶赴现场进行制止,并视情况调配支援力量,防止事态进一步扩大。

5 处理

5.1 保卫科人员迅速到达现场处理,如发现情况紧急,事态无法控制、可能造成严重后果的,必须报告公安部门“110”指挥中心;

5.2 控制现场,尽快护送受伤害职工到医院急诊科处理伤情;

5.3 科室负责人接到报告后,应当立即通知科内相关同志,做好支援和科内工作安排;

5.4一旦有职工受伤害事件发生,科室应与保卫科、总值班联动,处理和维护秩序,做好职工伤情处置及科内工作协调安排;

5.5 重大意外伤害事件及时报告院领导,在院领导统一指挥下,果断采取措施,防止事态失控或扩大;

5.6 意外伤害事件发生后,积极做好恢复科室正常医疗秩序工作;

5.7 对事故现场、证物等重要材料进行拍摄记录并根据情况决定是否保护现场。

6 善后

6.1 职工工作场所意外伤害事件,由意外伤害管理部门组织调查,并限期结案;

6.2 当事人、科室要配合保卫部门、公安、卫生部门进行调查取证;

6.3 根据伤情实际情况和发生情节,维护职工权益,协调谈判处理方案,必要时支持职工通过诉讼手段维护个人权益,由医院聘请律师支持诉讼。工会、妇委会等相关组织要积极介入支持;

6.4 医院为工作场所意外伤害相关人员提供各种支持,包括及时诊治、心理辅导,以及后续的跟踪;

6.5 总结经验教训,查找制度、政策、设施等存在的问题,制定防范措施。

7 奖惩

7.1 对在预防处置职工工作场所意外伤害事件中和善后处理工作中突出个人或有特殊贡献的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

7.2 对职工意外伤害事件应急工作准备不周,责任落实不到位、组织指挥不利、造成人员伤亡的,根据情节轻重要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8 应急预案

8.1 一级预案:针对轻微的跌、碰、烫伤等意外伤害,原则上由科室自行组织处理,但处理后应将具体情况形成书面材料报告意外伤害管理部门。

放射科应急预案 篇三

第一条为提高应对涉及公共危机的突发环境事件的能力,维护社会稳定,保障公众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保护环境,促进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省人民政府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省环境保护条例》和《市人民政府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及相关的法律、法规,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预案。

第二条本预案所称突发环境事件,是指在我市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重大财产损失和对某一地区的经济社会稳定、政治安定构成重大威胁和损害,有重大社会影响的涉及公共安全的环境事件。

第三条任何公民和单位都有义务通过各种途径向当地政府及有关部门报告突发环境事件。

第二章组织机构与职责

第四条成立市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指挥部(以下简称“市应急指挥部”),负责领导、组织和协调全市的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工作。主管副市长任总指挥,市政府主管副秘书长和市环保局局长任副总指挥,市公安局、市财政局、市建设局、市交通局、市水利局、市农牧局、市林业局、市卫生局、市气象局等有关部门和单位的主要负责人为成员。

第五条各成员单位职责

市公安局负责指导、协调、组织重大突发环境事件发生地公安机关对事件涉嫌刑事犯罪的侦查、鉴定工作,清理和维护交通秩序,维护事发地社会治安,保障应急工作顺利进行。

市财政局根据有关规定安排应急工作所需的通讯和信息化设备、监测仪器、防护用具、应急交通工具等经费,确保重大突发环境事件预防、监测、处置等工作的正常进行,并监督资金的使用。

市建设局负责协调和指导涉及城市市政公用基础设施重大突发环境事件的相关工作,确保城市供水、燃气热力、市政设施、垃圾与污水处理、公共客运、园林绿化等安全正常运行。

市交通局负责为应急交通工具提供便捷畅通的运输通道,确保应急人员和物资迅速到达。

市水利局负责配合市应急指挥部办公室做好涉及地表水和生活饮用水源突发环境事件的处置工作,确保生活用水水源安全。

市农牧局负责配合市应急指挥部办公室做好涉及草场、农田、渔业水域、野生水生生物、畜禽养殖等重大突发环境事件的调查和处置工作。

市林业局负责配合市应急指挥部办公室做好涉及森林、林地、野生陆生动物及林业部门主管的自然保护区内发生的重大突发环境事件的调查和处置工作。

市卫生局负责组织协调重大突发环境事件的应急医疗卫生救援工作,并及时为地方卫生部门提供技术支持。

市气象局负责向市应急指挥部办公室及时提供环境应急所需的气象数据。

第六条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队伍主要由环境监理部门和环境监测部门组成。

第七条各县(区)政府应由主管领导负责,组建与市级机构相对应的应急指挥系统。

第三章预测预报

第八条市应急指挥部有关成员单位要按照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的原则,开展对市内环境信息、自然灾害预警信息、常规环境监测数据、辐射环境监测数据的综合分析和风险评估工作,包括对发生在境外但有可能对我市造成环境影响事件信息的收集与上报。

第四章应急响应

第九条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响应坚持属地为主的原则,各县(区)人民政府按照有关规定全面负责突发环境事件应急处置工作,市应急指挥部有关成员单位根据情况给予协调支援。

第十条市、县(区)应急指挥部力、公室应指定联络员、公布值班电话,落实值班制度。主要负责人和管理人员的手机要24小时开机,保证能随时联系,所有人员应坚守工作岗位待命。

第十一条突发环境事件信息要按照分级负责、条块结合、逐级上报的要求报送,并抄送同级有关部门。

第十二条突发环境事件预警等级划分标准

(一)I级(特大):发生30人以上死亡,或中毒(重伤)100人以上:因环境事件需疏散、转移群众5万人以上,或直接经济损失1000万元以上;区域生态功能严重丧失或濒危物种生存环境遭到严重污染;因环境污染使当地正常的经济、社会活动受到严重影响:利用放射性物质进行人为破坏事件,或1、2类放射源失控造成大范围严重辐射污染后果;因环境污染造成重要城市主要水源地取水中断的污染事故;因危险化学品(含剧)生产和贮运中发生泄漏,严重影响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污染事故。

(二)II级(重大):发生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中毒(重伤)50人以上、100人以下;区域生态功能部分丧失或濒危物种生存环境受到污染;因环境污染使当地经济、社会活动受到较大影响,疏散转移群众1万人以上、5万人以下的;1、2类放射源丢失、被盗或失控;因环境污染造成重要河流、湖泊、水库大面积污染,或县级以上城镇水源地取水中断的污染事故。

(三)Ⅲ级(较大):发生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中毒(重伤)50人以下;因环境污染造成跨地级行政区域纠纷,使当地经济、社会活动受到影响;3类放射源丢失、被盗或失控。

(四)Ⅳ级(一般):发生3人以下死亡;因环境污染造成跨县级行政区域纠纷,引起一般群体性影响的;4、5类放射源丢失、被盗或失控。

第十三条突发环境事件已经发生,达到Ⅳ级预警标准时,由县级人民政府负责预警公告:达到III级预警标准时,由市人民政府负责预警公告;达到II级及以上预警标准时,由市人民政府根据省政府授权负责预警公告。

第十四条按突发环境事件的可控性、严重程度和影响范围,突发环境事件的应急响应分为特大(1级响应)、重大(11级响应)、较大(111级响应)、一般(Ⅳ级响应)四级。超出本级应急处置能力时,应及时请求上一级应急救援指挥机构启动上一级应急预案。Ⅱ级及以上应急响应由市应急指挥部上报省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指挥部启动省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

第十五条应急响应程序

应急指挥部得到突发环境事件信息后,应初步确定事件性质、级别,提出庐动应急预案、启动预案级别的建议,逐级上报,并请示启动相应的应急预案。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决定启动后,应急指挥部要尽快组织实施,并成立由应急指挥部成员单位、政府领导参加的现场应急救援指挥部,指挥、协调应急行动。

(一)应急准备工作

开通市应急指挥部与现场应急救援指挥部、相关专业应急指挥机构的通信联系,随时掌握事件进展情况;根据突发环境事件的分级,及时向市应急指挥部报告突发环境事件基本情况和应急救援的进展情况,同时报省环保局:通知相关应急救援力量随时待命,为现场指挥部提供技术支持;派出相关应急救援力量赶赴现场参加、指导观场应急救援。

(二)应急救援工作

应急指挥部接到事件信息通报后,应立即派出有关人员和队伍赶赴事发现场,在现场应急救援指挥部统一指挥下,按照各自的预案和处置规程,相互协同,密切配合,共同实施环境应急和紧急处置行动。现场应急救援指挥部成立前,各应急救援专业队伍必须在当地政府和事发单位的协调指挥下迅速地实施先期处置,控制或切断污染源,全力控制事件态势,严防二次污染和次生、衍生事件发生。

应急状态时,组织有关专家迅速刘事件信息进行分析、评估,提出应急处置方案和建议;对突发环境事件的危害范围、发展趋势作出科学预测,为环境应急领导机构的决策和指挥提供科学依据:判定污染程度、危害范围、事件等级,对污染区域的隔离与解禁、人员撤离与返回等重大防护措施的决策提供技术依据;指导应急队伍进行应急处理与处置;指导环境应急工作的评价,进行事件的中长期环境影响评估。

发生环境事件的有关部门、单位要及时、主动向现场应急救援指挥部提供应急救援有关的基础资料,环保、交通、水利等有关部门提供事件发生前的有关监管检查资料,供现场应急救援指挥部研究救援和处置方案时参考。

(三)处置措施

水环境污染事件的处置,按国家环保总局制定的相关水域水环境污染事件应急预案组织实施;危险化学品及废弃化学品污染事件的处置,按国家环保总局制定的《危险化学品、废弃化学品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组织实施;城市光化学烟雾污染事件的处置,按国家环保总局制定的《城市光化学烟雾污染事件应急预案》组织实施;生物物种安全环境事件的处置,按国家环保总局制定的《生物物种安全环境应急预案》组织实施:船舶、港口污染突发事件的处置,按交通部制定的《中国船舶污染应急计划》组织实施;放射性同位素、放射源、放射性废物辐射事件的处置,按国家环保总局制定的《核与辐射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组织实施。

(四)应急终止条件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即满足应急终止条件:

1、事件现场得到控制,事件条件已经消除;

2、污染源的泄露或释放已降至规定限值以内;

3、事件所造成的危害已经被彻底消除,无继发可能;

4、事件现场的各种专业应急处置行动已无继续的必要;

5、采取了必要的防护措施以保护公众免受再次危害,并使事件可能引起的中长期影响趋于合理且尽量低的水平。

(五)应急终止的程序

1、现场应急救援指挥部确认终止时机,或事件责任单位提出,经现场应急救援指挥部批准;

2、现场应急救援指挥部向所属各专业应急救援队伍下达应急终止命令:

3、应急状态终止后,相关类别环境事件专业应急指挥部应根据上级应急指挥机构有关指示和实际情况,继续进行环境监测和评价工作,直至其他补救措施无需继续进行为止。

第十六条应急终止后的行动

(一)应急救援工作结束后,市、县(区)应急指挥部要指导有关部门及突发环境事件单位查找事件原因,防止类似问题的重复出现。

(二)有关类别环境事件专业主管部门负责编制较大环境事件总结报告,于应急终止后15天内,将环境事件报省政府,并抄送省环保局。

(三)应急过程评价。参与一般环境事件和较大环境事件,配合特大、重大环境事件的应急过程评价。

评价的基本依据:一是环境应急过程记录;二是现场各专业应急救援队伍的总结报告;三是现场应急救援指挥部掌握的应急情况;四是环境应急救援行动的实际效果及产生的社会影响;五是公众的反映等。得出的主要结论应涵盖以下内容:一是环境事件等级;二是环境应急总任务及部分任务完成情况;三是是否符合保护公众、保护环境的总要求;四是采取的重要防护措施与方法是否得当;五是出动环境应急队伍的规模、仪器装备的使用、环境应急程度与速度是否与任务相适应;六是环境应急处置中对利益与代价:风险、困难关系的处理是否科学合理;七是的公告及公众信息的内容是否真实,时机是否得当,对公众心理产生了何种影响;八是成功或失败的典型事例;九是需要得出的其他结论等。

第五章后期处置

放射科应急预案 篇四

一、对危重患者,应做到详细询问病史,准确掌握体征,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时进行抢救。

二、抢救工作应由临床医生护士、科**、护士长负责**和指挥,并将病情及时报告医务科、护理部。对重大抢救或特殊情况(如查无姓名、地址者,无经济来源者)须立即报告医务科、护理部及分管院长。

三、在抢救过程中,应按规定做好各项抢救纪录,须在抢救结束后6小时内补记。

四、专人保管急救、抢救药品、器械,随时检查,随时补充。确保药品齐全、仪器性能完好,保证抢救工作的顺利进行。

五、抢救时,护理人员要及时到位,按照各种疾病的抢救程序进行工作。护士在医生未到以前,应根据病情,及时做好各种抢救措施的准备,如吸氧、吸痰、人工呼吸、建立静脉通道等。在抢救过程中,护士在执行医生的口头医嘱时,应复述一遍,认真、仔细核对抢救药品的药名、剂量,抢救时所用药品的空瓶,经二人核对后方可弃去。抢救完毕立即督促医生据实补写医嘱。危重病人就地抢救,病情稳定后,方可移动。

放射科应急预案 篇五

关键词:危机管理;预案体系建设;预案维护

中图分类号:C9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27-0284-02

一、危机管理预案体系建设的缘起与内涵

《礼记・中庸》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事前定,则不困;行前定,则不疚。”我们知道,危机管理之所以成为管理学研究的重难点课目,就在于危机的突发性、危害性和紧迫性重要特征,并非所有危机事件都能在事先通过危机预警得以避免,有的危机很难预测预警,但这不能因此成为放弃预警和防控准备工作的藉口。危机发生的突然性决定了我们如果没有预案必然导致临时决策的鲁莽和应急管理的混乱。制定危机管理预案好比人体进行计划免疫,部队作为一个组织系统,通过制定预案未雨绸缪,可以在危机管理中做到有备无患。

为了防患于未然,必须事前借鉴过去部队发生的、地方政府曾经经历的突发性事件或危机管理过程中的成功经验、汲取失败教训,设计好危机管理预案。危机管理预案体系应包括三个子系统:预警系统、预控系统、预处系统。对各个子系统的要素进行分析,需要加强预案的组织体制准备即领导小组,对预案各级指挥员或当事人职责和流程进行明确,还要对装备、器材、物资、医疗、通信、交通、技术、经费、法律、心理、媒体等保障预案进行详细的分类别、分危机的等级来制订,并在危机发生前进行定期或每当遇到一次突发事件时的不定期的演练、修正、维护管理,直到使危机管理预案体系逐步完善。

二、部队危机管理预案体系建设的意义

危机管理预案体系建设主要目的在于当危机来临时,临战不慌,科学应对,正如战前预案一样。为了让危机管理科学高效,减少不必要的忙乱,减少无畏的牺牲,必须要加强危机管理预案建设。

1.减少行动的盲目性、优化决策时间和方案。说过“不打无把握之仗”。预案是行动的计划。部队平时的突发事件或危机具有战争的类似特征,所以也要建立管理预案。由于危机具有突发性、变异性和不确定性的特征,有人认为危机难以计划或计划了也没有意义,这其实是一种误解。从管理学角度说,危机到来时临时决策难免失去其科学性和有效性,为此必须根据通常不同种类突发性事件变化的情况制定有效的计划,计划就是决定个人、群体或组织目标,制定战略以实现这些目标的过程。计划既涉及目标,对战争来说就是作战胜利,对于危机来说,目标就是让危机免于发生或发生了最大程度地实施有效行动使其危害性最小。计划也会涉及到方法,对危机而言就是如何实现免于发生或发生了最大程度地实施有效行动使其危害性最小的方法。它减少了不确因素,给军队领导者或管理者或操作者指明了方向,减少了不必要的重复性活动,杜绝延误时间的浪费性行动,并且提供了可靠性高的控制标准。计划无法抹杀变化,无论如何周密的事前计划,变化总会在特定的时间或地点以特定的方式发生,所以说预案的目的就是要预测变化的趋势和制定最有效的应变措施,它完全可以是非常灵活的。

2.减轻官兵在参与危机处理时的紧张感和焦虑感。如果没有制定危机管理预案,那么当突发事件发生时官兵一接到上级通知将参加应急行动首先感到突然,如果他们对突发事件了解不深,有的还会产生莫名的恐惧,到达危机处理现时由于对整个外置危机过程不熟悉,就会导致控制与处理危机的能力低下,对突发事件的应对缺乏信心,从而产生心理上的紧张和焦虑。如果我们在制定危机应急预案时,充分考虑各种因素,列举在过去同类突发事件或危机时曾经发生过哪些类似情况及是如何有效应对的,在现实危机到来时管理者与处置参与者就不会不知所措。所以,危机管理预案建设是为了对危机管理者和涉事官兵的心理健康和防护的重要措施,是以人为本理念在部队管理中的最好体现。

3.促使应对危机更加科学合理。危机管理预案,其实质就是一种应对危机的应急灵活的“指导性计划”,它为管理提供了应对危机的“通用”方法,而不是“做什么”和“如何做”的教条。一个好的危机管理预案能够让干部骨干在面对特定的危机时,知道一般处理方法和程序。应急预案提供了应对特定种类危机采取的非战争军事行动的总体思路和基本程序和方法,包括行动管理者的明确兵力区分、出动人员装备的数量编组、行动目标、行路路线,关键行动细节的时间节点和完成时限等,通常会以图表的形式设计好组织管理流程框架,应对策略选择标准以及资源调配的原则;应急预案规定了危机情境下各个部队和危机管理行动小组各成员之间的任务分工、联系方法,即使在危机通讯不畅的情况下,能够按原定的预案预选自己的行动路线、履行好自己分工的职责;同时,应急预案的维护应标明危机管理各项资源的位置和获取方法以及最优方案难以行通时,如何确定次优的备选方案项目,减少资源因无序管理导致浪费,以确保危机管理更加科学、合理、高效。

三、如何建立和维护危机管理预案体系

建立危机管理预案体系要依据正确的原则,并围绕预警、预控、预处理三个子系统建设展开,最后须把握未来危机管理的一个新兴课目即舆情危机的处理。

1.建立危机管理预案体系须把握的原则。(1)科学性原则。预案的指导思想、生成程序和方法、实施措施都必须是科学的,应符合突发事件发生发展的机理。(2)系统性原则。要求各个预案本身的系统性,每个预案应当完整覆盖整个突发事件处理的各个环节的工作,明确事前、事中、事后各个进程工作由谁做、怎样做、何时做,完成时限,哪些可资利用的资源。(3)全面性原则。预案的内容应该包括总则、组织机构及其职责、预测预警、应急处置、后期处置、保障措施及预案维护等七个部分。此外要注意,应急预案对系统中的所有关键资源需备份,当危机事件发生时,整个出现故障的资源退出工作状态,备用资源取而代之。

2.预警系统建设。危机预警,是指根据有关过去发生过的和现在可能发生的危机的数据和资料,通过科学的预测方法对某些危机出现的条件、未来的发展趋势和可能造成的影响作出推断,并根据推断结果有选择性的发出警报信号。

危机的发生发展充满了随机性和不确定性,危机的预防措施再完备,有的危机事件还是会不可避免地发生。同样的危机的处置预案再精细,危机来临时还是会出现很多意向不到的情况。因为内外环境是在不断变化的,而任何微小变化都有可能对危机的发生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所以说,不管是修订多么频繁的危机处置预案都是滞后于现实情况的。2004年2月,俄罗斯隆重举行了“安全―2004”首长司令部战略演习,按计划要发射两枚弹道导弹,由于当时俄罗斯总统普京也参加了发射演习,俄军在发射前做了极其周密的筹划部署,可是意外却不期而至。原因是一个是导弹潜射系统发生故障,造成发射自动终止,另一枚导弹发射后偏离设定的轨道,在飞行了98秒后,自我销毁系统启动导弹坠毁。事后,俄国防部调查发现,导致发射失败的原因主要是控制系统中的一个微小的计算细节错误所致。在导弹发射之间,俄军拟定了150多种可能出现的突况并制定了详细的应对预案,但最终危机还是出现在了他们没有看到的地方。这充分说明了危机预案的滞后性和局限性,也从侧面说明危机预警的重要作用,它能够帮助我们在危机即将来临之前争取宝贵的时间去完善我们忽略掉的方面,进而在危机降临时真正做到从容应对。

3.危机预控系统建设。危机预控就是指根据预警系统获取的警报,并获取监测数据,结合过去处置危机的经验对可能发生的危机采取措施事先防范,从而消除或控制危机爆发带来的风险因素并及时切断危机预兆扩大化和蔓延的趋势。

部队危机预控系统主要包含内容:一是短期措施。采取可以直接生效的措施,消除或降低预测到的危机的爆发风险。比如部队机动演习过程中为保证行车安全就为每辆车配备1名带车干部,每个人员车厢指定车厢长、安全员、观察员、联络员。二是长期措施。对于一段时间无法立即解除的危机隐患建立长期的制度机制,从整体上降低危机爆发 的概率。如为避免武器装备操作失误引发重大军事安全事故就必须建立完善的训练监督机制和装备模拟操作平台。三是临机措施。采取临时性的措施将即将爆发的危机强行压制下去。如监测到传染疾病爆发引起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迹象是要迅速地隔离有疾病征兆的官兵并停止人员聚集的大型集体活动。在执行临机措施的同时应该同步采取直接措施或长期措施来化解危机根源。

4.预处系统建设。这是危机管理预案体系建设的重点,预警、预报、预控都是为了有效的预处,又为现实危机处理提供了样板和决策参考。一般部队遇到救援任务时,参加应急救援的单位按照突发事件的类型管理预案,迅速组织力量现场抢救,优先救治伤员、组织人员疏散和脱险,抢救装备物资,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防止事态扩大,消除不良影响。危机现场人员应当组织自救互救,及时发出求救信号,设法与外界取得联系,搜寻遇险人员,迅速脱离险境,优先抢救危重伤员,利用就便器材先期处置;保存人员体力,稳定思想情绪,消除恐惧心理;集中管理使用通信工具、食品、饮水等物资,降低消耗等。

放射科应急预案 篇六

一、为加强我院特殊管理药品的监管,有效预防、控制和消除特殊管理药品突发安全事故的危害,保障公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实施条例》、《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医疗用毒性药品管理办法》、《放射性药品管理办法》及《易制毒化学品管理条例》,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制定本预案。

二、本预案所称特殊管理药品包括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及放射性药品。

三、成立特殊管理药品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领导小组。

医院成立由特殊管理药品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领导小组,由医院院长担任组长,业务院长和分管药剂科的院领导担任副组长,成员包括药剂科相关负责人、各临床科室主任、放射科主任、设备科主任及其他相关责任科室主任,其职责如下:

1、修订医院特殊管理药品突发事件应急处理预案。

2、研究制定医院特殊管理药品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工作措施和程序。

3、负责医院特殊管理药品突发事件应急处理专业队伍的建设和培训。

4、医院特殊管理药品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领导小组实施统一指挥、监督和管理,并及时向省、市卫生行政部门、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及其他相关部门报告。

四、特殊管理药品突发事件的预防与控制

(一)加强对特殊管理药品法律法规和特殊药品应急知识的宣传、培训,提高防范意识。

(二)加强特殊管理药品日常监管,制定和落实预防特殊管理药品突发事件责任制,一旦发现隐患和突发事故苗头,及时采取应对措施。

(三)加强特殊管理药品使用环节的监管,定期检查特殊管理药品使用执行有关法律法规的情况,使用环节的购进、运输、储存、保管、调配、使用情况,及其问题整改落实的情况;

依法对使用特殊管理药品突发事件组织调查、确认和处理,并负责有关资料的整理和情况的综合汇报。

五、特殊管理药品突发事件的预防与控制的报告与处理

(一)

特殊管理药品突发事件,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启动应急程序:

1、特殊管理药品滥用,造成1人以上死亡或者3人以上严重中毒。

2、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流失、被盗。

3、医疗用毒性药品中属剧毒物品流失、被盗。

4、放射性药品流失、被盗。

4、发现麻醉药品、精神药品滥用成瘾人群。

(二)特殊管理药品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按以下程序进行:

1、立即采取控制危害扩大的措施或者对现场进行控制。

2、立即向县、市卫生行政部门、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及其他相关部门报告,报告内容包括:事故发生时间、地点、事故简要经过、涉及范围、死亡人数、事故原因、已采取的措施、面临的问题、事故报告单位、报告人和报告时间等。

3、采取必要的药品救治供应措施。

4、事故的分析、评估、研究应对措施。

(三)任何科室和个人都不得瞒报、缓报、谎报或者授意他人瞒报、缓报、谎报特殊管理突发事件。

六、本预案适用于我院特殊管理药品在销售、储存、保管和使用等环节中,

突发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人体健康严重伤害和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社会问题的应急处理。

此应急预案从之日起实施。

放射科应急预案 篇七

一、核子秤装置概况

我公司目前拥有核技术应用项目1台df5500型核子秤,安装于一期选矿厂磨选车间,主要用来对皮带输送带上的铁矿入磨量进行计量。此台核子秤由丹东东方测控技术有限公司生产,其中含有1枚铯-137放射源,源的出厂活度为1.48gbq(8月22日出厂)。该项目的总投资为25万元,于9月13日通过省环保局审批,项目于12月投产试运行,2月13日取得省环保局颁发的《辐射安全许可证》(证书编号:闽环辐证[00036]).

二、辐射安全防护设施方面

137cs属于密封放射源,放射源安放在铅罐内,使用方式为非接触式测量,放射源(包壳)没有与被测物料直接接触,也不会造成放射源损伤。在铅罐表面和磨选车间传输带均已放置了醒目的电离辐射警告标志。

三、管理措施方面

按照《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许可管理办法》(国家环保总局令第31号令)的要求,公司已配备一名具有本科学历的安全员专职负责辐射安全与环境保护管理工作。核子秤工作人员均参加了省环保厅举办的辐射安全与防护培训,并持证上岗;定期监测辐射防护效果,确保核子秤安全运行。对工作人员进行健康监测,上岗前健康体检,上岗后定期体检。

与此同时,公司建立了完善的核子秤安全管理制度,其中包含了《放射防护人员岗位职责》、《核子秤维修制度》、《核子秤安全操作规程》、《环保标准、放射性同位素装置安全防范规定》等一系列规章制度。

四、应急救援方面

为有效应对可能发生的放射事故,确保有序地组织开展事故救援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或消除事故和紧急情况造成的影响,避免事故蔓延和扩大,制订了《核子秤放射源泄漏应急预案》,明确了可能发生事故应急处理的职责、组织指挥、工作程序,做好各项预防措施,做到安全与操作并行。

五、档案管理方面

公司建立了核子秤的档案资料,建立设备台账,做到帐物相符,认真保存各项内业资料,将环保部门审批文件、监测报告等技术档案进行归档,妥善保存。

我公司的辐射安全管理各项工作均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及各厂的有关规章制度执行,保障了辐射零事故、零伤害。在今后的工作中,将进一步加强辐射安全的措施,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并严格执行。同时加强培训学习,确保辐射工作长期安全,保障安全生产。

放射科应急预案 篇八

【关键词】 医疗纠纷; 放射科; 根源

中图分类号 R19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4)29-0155-02

医疗纠纷已成为影响医院正常医疗秩序和改革发展必须考虑的要素,医疗纠纷的增加不仅恶化了当前的医患关系,而且严重影响了医院的工作秩序,不利于医院的管理和医院形象的树立[1]。医疗纠纷涉及各级各类医院,不论是国家三级甲等医院,还是乡村服务站和私人诊所,几乎每个医疗服务机构都发生过大大小小的医患纠纷[2-3]。近几年呈逐年增多趋势,甚至出现了更加恶劣的杀医、伤医事件。

县级医院纷纷巨资引进先进影像设备并迅速投入使用,新技术的开展使放射科已逐步由临床辅助科室向诊断和技术支持转变,在医院的地位和影响逐日提高;放射科涉及对人体有害的X射线检查,具有某些特殊性[4]。放射学的发展使放射科医师的角色从医技人员、诊断辅助人员转变为集诊断、治疗、咨询等于一身的一线临床医师;从前让临床科室医生头痛的医疗纠纷也开始困扰放射科。如何避免和化解这些矛盾成了放射科医务人员不得不思考的问题,本文结合县级医院的实际情况,分析放射科近几年的医疗纠纷,逐步寻找和建立放射科医疗纠纷的应对措施。

1 放射科医疗纠纷形成根源分析

1.1 科室布局和功能分区不合理

科室布局和功能分区合理与否,一定程度上会导致科室流程运转不畅,造成患者拥堵。在检查前就蓄积了不满情趣,加之候诊时间过长,工作人员安抚欠缺或不到位就易引起医患或患者间的矛盾;致使场面失控,拥堵进一步恶化,为纠纷埋下伏笔。

1.2 工作效率和质量矛盾

技术方面:笔者所在科室每天有100多例患者拍片(有些患者多个部位投照)和50例名患者CT检查,多数都集中在8∶30~11∶30左右,而摄片检查都有个投照过程,尤其是多部位投照,CR检查环节多、耗时长,有个别工作人员手脚慢,易引起患者抱怨。更换DR后,状况明显改善,只有在患者密集时才会有一点小拥堵。CT检查因患者基数小,情况与DR相似。诊断方面:报告实行医师分级审核签发制度,是保证质量的有效方法,目前多数县级医院的实际情况是人员紧张,不能也不可能专设一个岗位来审签报告,否则科室很难正常运转。另外基层医院农村患者多,看病往返路程较远,检查结果需要急出;特别是中、晚班时,只有一个医生应诊,如果有多个急诊集中检查,出事的风险更大,对此类情况,希望临床科室医生严格把关。

1.3 医务人员素质的个体差异

1.3.1 责任心不强 体现在登记录入患者信息错误、投照位置错照、漏照、“张冠李戴”,假如报告医生未仔细核对直接导致错误延续。医生未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阅片不仔细、不全面、漏诊、误诊等。

1.3.2 业务素质不高 少数工作人员不注重知识更新,对疾病征象认识不够,不懂得结合临床资料综合分析影像表现(有些患者或临床医生故意隐瞒病史除外),仅凭经验和主观想像来进行诊断,过于自信,易造成误诊。

1.4 法律意识不强

1.4.1 不注重患者辐射防护 新技术新设备的应用,放射科检查的射线剂量已大幅降低。放射科技师应注重敏感腺体的遮挡,年轻的父母们尤其在意婴幼儿的检查辐射防护,如果专科医生频繁要求患儿检查,易引起纠纷。

1.4.2 对患者隐私保护意识不够 多体现在男技师要求女患者脱衣拍片或在患者面前有意、无意讨论其病情及治疗情况,尤其涉及不当医疗、检查等(不除外言者自身知识缺陷,妄加评论,易给其他科室带来无谓的矛盾)。

1.4.3 特殊检查的风险告知及患方签字不落实 检查前,如果不告知患者及家属检查的风险并签署知情同意书,一旦发生意外(如过敏反应),无路可退,不容辩驳;另外熟人检查,碍于情面,不履行常规手续,往往好心办成坏事,最后承担恶果。

1.5 不沟通或沟通不够

沟通包括放射科与其他科室的沟通,放射科工作人员与患者的沟通,沟通是人类相互理解的桥梁,人在生病时情绪、情感波动异于常人,更需要有沟通的技巧[5]。

1.5.1 医院内部各部门缺乏整体观念、协作精神 临床医师申请单填写不规范(如患者基本信息不全、错误)可造成患者来回往返,导致患者的不满情绪蓄积;或者各科室之间配合不够默契,各自为政,处处只想方便自己,随意将医院内各部门之间的矛盾暴露在患者面前,这些情况都可能成为医疗纠纷的导火索,甚至造成事故,需要放射科与临床科室医生协调,对一些问题大家达成共识,不要互相推脱、指责。甚至有些临床医生出现纠纷有意将患者指向放射科,将纠纷扩大化。表面情况不严重的危重患者,由于放射科医师知识的局限,可能对这类患者的病情出现误判,没有临床医生陪护的话,可能会因为先给看似严重的患者检查导致意外发生。还有危重患者临床医生出现病情误判,直接送放射科检查,而死在检查过程中。对于病情不稳定的危重患者不要盲目开单检查,必须检查时,一定要有专科医生陪护。放射科也要时时警惕检查过程中对危、急、重患者的观察。

1.5.2 对患者缺乏人性化、个性化服务 “态度生硬、情感冷漠”“话难听、脸难看”是直接表现,爱岗敬业精神不够,缺乏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的思想。接诊不同的患者,要有不同的方法,要有行动和语言的交流与技巧;走路不方便的患者给予搀扶,耳背的患者,说话声音大一点,多用肢体语言,最根本的要求是文明用语,动作轻柔,用心服务。

1.6 盲目自信,无应急预案

放射科医师对检查、治疗项目风险缺乏认识或过于自信、疏忽大意,出现意外情况没有应对预案,束手无策。如X线造影检查、CT增强扫描中,可能发生造影剂过敏反应;在CT穿刺活检、放射介入治疗等存在麻醉、出血风险等。

1.7 设备陈旧,图像质量差

放射科设备陈旧,一些检查项目勉强开展,效果差、伪影多;对所用设备的功能局限或缺陷认识不足,草率地超范围使用,获得的图像不能满足诊断要求。

1.8 医院及行政主管部门的无原则妥协

发生纠纷后,患者及其家属找到医疗机构或行政主管部门要求给予所谓的真相并提出赔偿,在患方的强大压力下,许多医疗机构不走法律途径,无论是否具有过错,都被迫接受或满足患方的某些要求;反之,因惧怕或被威胁可能会出现严重扰乱医院秩序的事件而妥协赔付;这无疑也助长了不正之风的蔓延。

1.9 医疗外因素

1.9.1 患者偏执的“自我保护意识”增强 某些患者与有些有医疗背景的患者及其家属利用自身片面或不系统的医学认知,对应诊医护人(www.shubaoc.com)员提出苛求,否定或否认治疗疗效,假如医护人员确实存在不按操作规程执业的情况,会被其无限放大,并以此为把柄与医院“斗争”到底。

1.9.2 无理取闹 患者苛求一种检查就能给出明确诊断,不懂疾病的复杂性及人类知识能力有限,一旦要求进一步检查就认为医生故意让他多花钱。有些患者对医疗结果的期望值过高,有些患者和家属对医院制度规章不理解;对医疗行业的高风险性、不可预测性及存在个体差异完全忽略;不了解放射科影像检查的局限性,自认为不对就在医院无理取闹[6]。

1.9.3 媒体的恶意炒作 部分新闻媒体不负责任的报道,为了上头条,歪曲事实真相,利用社会公众同情弱者的心态进行新闻炒作,也是导致医疗纠纷高居不下的重要原因。

1.9.4 国家有关部门打击“涉医”案件的态度不够坚决,在某种程度上也纵容其态势扩展。

2 讨论

放射科诊断是依靠清晰地高质量图像得出的,它是一把双刃剑,既可以明确病因,确保临床诊断、治疗、预后的正确性;又可作为直接证据证明医方在诊疗过程中存在导致患者人身损害的过失。放射科客观、清晰地图象资料,往往成为败诉的证据,且不易翻盘,使医院方处于被动境地。

放射科医师的基本职责是获得清晰的医学图像、提出准确合理地诊断报告并交给指定的人员,如果没有履行好这些职责,致患者产生有害后果,就可能因过失卷入医疗纠纷。认为放射科医师风险小、责任轻,医疗纠纷与医疗事故远离放射科的观念显然已落伍,培养放射科医师的法律意识和风险防范意识已迫在眉睫。

医学是一门尚不完善的自然科学,原因复杂、与医疗事业发展如影随形的医疗纠纷是客观存在的,它是由于患者及其家属与医疗单位双方对诊疗护理过程中发生的不良后果及其产生的原因认识不一致而所引起的纠纷,包括医疗事故、医疗差错、医疗意外、医疗并发症,它有无法把握与不能确定的特性,医疗行业是一个高风险的领域,没有任何医疗服务环境可以不受风险的影响,也没有任何医疗专业对医疗风险具有免疫性,这是医疗行业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7]。强化风险防范意识,加强医疗安全管理,使医疗机构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最大化。因此,放射诊断报告的书写一定要客观:可能的情况下给予准确肯定的诊断;适当的情况给予否定诊断或鉴别诊断;有的情况下建议复查或其他检查。放射诊断报告书需认真校对,把书写或打印错误、漏字减到最小。遇到紧急或重要的意外发现要直接与临床医师联系。细节决定一切,避免因小的差错而造成纠纷[8]。

医患关系除了医务人员和医疗机构改进,政府、社会、民众和媒体的言行改进同样重要。信任、友善的医患关系不仅有赖于医患双方的共同努力,还需要社会、舆论环境的改善,法律、法规的健全,以及医药卫生体制的改革[9]。

放射科在医疗过程中,一定要以患者为中心,严格要求,强化责任;加强医德教育,重塑良好信誉;健全规章制度,加强自我保护;提高技术水平,改善服务态度;优化服务流程,保护患者权益;重视人才培养,提高服务质量;加强医患沟通,增进理解信任;加强医疗管理,确保医疗安全;落实并做好了这些工作,相信医疗纠纷会逐步远离放射科。

参考文献

[1]武东霞。医疗纠纷增多的原因及预防对策[J].中国医学理论与实践,2004,14(9):1263-1264.

[2]吴天平。浅析医患纠纷案件产生的原因及对策[J].吉林医学,2011,32(16):3387-3389.

[3]刘霁堂,殷猛。浅析医疗纠纷的根源及对策[J].中国医学创新,2013,10(2):142-143.

[4]裴冬梅。对医技科室系统管理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医药管理,2009,29(4):80.

[5]张芬,王明。沟通技巧对护理工作的影响[J].中国医学创新,2012,9(13):76-77.

[6]定庆云,赵学良。医疗事故损害赔偿[M].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2001:9-10.

[7]梁华仁。医疗事故的认定和法律处理[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8:1.

[8]陆小琼,郭亮,谭贞素。人文关怀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中外医学研究,2013,11(5):73-74.

[9]周子君。中国式医患纠纷,成因与解决之道[J].医院管理论坛,2014,31(3):3.

放射科应急预案 篇九

一、依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 、《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实施办法》以及辽宁省相关文件、条例等的精神制定本预案。

二、突发事件是指:

1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即:突然发生的、造成或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

2 、突发灾害性事件及社会治安事件包括地震、洪水、重大交通事故、飞行事故、重大社会治安事件等。

三、突发事件应急组织领导机构

1 、突发事件应急指挥部

总指挥:院长

总督导:党委书记

副总指挥:行政副院长、业务副院长

2 、办公室

主任:主管医疗副院长(兼)

常务副主任:医务科长、院办主任

政治工作组:党办、纪检、人事科

人力资源组:人事科、院办、医务科、护理部

医疗救护组:医务科、护理部、门诊、各临床科 室、医技科室

医疗保障组:药剂科、总务科、器械科

后勤保障组:总务科

信息宣传组:政工办

安全保障组:保卫科

对外联系组:院办、党办

四、当发生上述所列突发事件时,医务科、总值班必须于第一时间到达现场,进行甄别,由主管医疗副院长以及医务科根据事件的性质,涉及的人员数量,所需调用医疗救治和防护设备、药品、医疗器械等物资的情况向总指挥提出启动本预案的建议,由总指挥宣布本预案的启动。

五、科室、部门应参照本预案制定本科室、部门的相应措施,并有培训、检查落实情况的记录。

六、处置突发事件过程中,坚持病案书写及管理制度;坚持三级查房制度:坚持会诊制度等保障医疗安全的各项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

第二节人员准备

一、各临床科室主任、护士长、急诊科人员全天候准备人员,建立有效的通讯网络,随时准备应付突发事件。

二、夜间各科值班人员随时准各听从院总值班调遣。

三、医院根据突发事件的临床特点随时组成具有明显专业特点的专案组,安排专业人员承担主检医师工作,指导临床工作。

四、科教办公室负责组织、协调全院临床、医技科室应急措施的人员培训。

五、全院各部门主任,负责将《 应急预案》灌输至本部门内的每一位职工(包括临时工),并定期进行演练。

六、指挥中心及医务科接到需派出医疗队任务时,白夭由科室主任根据要求迅速做出人员安排,报医务科组队;夜间由院总值班根据专业需求从值班医生中选派,并通知当事科室主任进行人员补充。

七、总务科全面负责外出医疗队的生活支援、医务科全面负责外出医疗队的业务支持。

第三节报告制度

一、任何部门及个人对突发事件必须立即据实报告医务科或院总值班,不得隐瞒、缓报、谎报告内容包括:

1 、病、伤人员数量。

2 、病伤情况。

3 、参与救治科室。

二、医务科或院总值班根据职责迅速向主管院长汇报。

1 、突发事件的性质。

2 、病、伤人员数量及病、伤状况。

3 、参与救治科室。

4 、需要调用的人员、药品及设备。

三、主管院长亲自或委托医务科按照程序向上级医疗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四、医务科定期向全院通报疫情。

五、医院指派医务科专人负责突发事件或疫情,上报保卫科负责向公安部门提供所需信息;任何部门和个人未经批准不得向外界散布有关突发事件的信息。

六、遇有下列情况之一者,需立即报告医务科或院总值班:

1 、发生或可能发生传染病暴发、流行的。

2 、发现甲类传染病(霍乱、鼠疫)和乙类传染病中sars 、aids 、炭疽的患者、病源携带者以及疑似病人。

3 、发生或可能发生重大食物中毒和职业中毒事件。

4 、发生或可能发现原因不明的群体性疾病(发生人数)。

5 、发生剧毒物品、放射源物品丢失。

6 、接诊重大意外事故、知名人士、外籍及境外人员、保健对象、大型活动的特殊情况、飞行事故、重大社会治安事件群体患者。

第四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

一、主要贵任科室:

医务科、护理部、门诊、急诊、临床科室、放射科、检验科、预防科、防疫站

二、各责任科室定期组织全体人员进行相关知识、技能的培训及演练;并储备一定数量的所需防护用品。

三、传染病预警机制

1 、全院及各部门,为了落实“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的工作要求,必须建立相应的预警机制

2 、预警分级

① 三级预警:外地出现疫情,本市无新病例或疑似病例在保证正常医疗秩序的前提下,由医务科及时组织人员进行业务培训,采购中心及总务科提供必要的物资储备。

② 二级预警:本市出现疫情,本院接诊疑似或确诊病例,未开放隔离区时,做好全面启动应急预案的准备,预防科和防疫站加强消毒隔离制度的监督指导和医务人员个人防护措施的落实,保证医疗工作的正常进行。

③ 一级预警:全面启动本预案,开放隔离区,整合医疗资源,停止探视。

四、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启动后,各责任科室人员必须时刻坚守岗位,并准备后备梯队人员,服从院突发事件应急指挥部的统一安排。

五、强调各科协同,局部利益必须服从整体利益。

六、严格执行各项诊疗常规。保证病历资料的科学性及完整性。

七、设置警戒线,所有参加救治的人员均有义务阻止无关人员进入救治区域,并防止患者及可疑人员离开。

八、sars 及肠道传染病的应急预案另附。

九、救治科室保留病人呕吐物、排泄物及血液标本。

十、未经批准,病人排泄物不得随意处置。

十一、在市、区cdc 人员到来之前,防疫站会同保健科人负责流行病学调查,划定对象,与医务科等相应部门共同实施监控措施。

十二、各科室不得以任何借口拒绝收治需住院患者。

十三、未经批准,任何科室不得私自转出病人。

第五节突发灾害性事件及社会治安事件应急预案

一、主要责任科室

医务科、护理部、门诊、急诊、临床科室、放射科、检验科、药剂科、总务科

二、各责任科室定期组织全体人员相关知识、技能的培训及演练;并储备一定数量的所需防护用品。

三、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启动后,各责任科室人员必须时刻坚守岗位,并准备后备梯队人员服从院突发事件应急指挥部的统一安排。

四、强调各科协同,局部利益必须服从整体利益。

五、严格执行各项诊疗常规,保证病历资料的完整性及严肃性。

六、设置警戒线,所有参加救治的人员均有义务组织无关人员进人救治区域,并防止患者及可疑人员离开。

七、按照统一要求,主治科室负责在患者左胸前分别挂上相应色带(死亡为黑色;轻、中、重伤为红、黄、蓝色色带)。

八、对于需手术治序的患者,尽可能安排在大手术室进行,并根据需要开放门诊科室手术室。

九、血库和市血液中心保持密切联系,保证血液供应。积极使用自体血回输技术,减少血液需求。

十、各科室不得以任何借口拒绝收治需住院的患者。

十一、未经批准,任何科室不得私自转出病人。

第六节保障工作

一、人力资源保障

1 、派出人员的统计及分类管理。

2 、调配院内人力资源。

3 、兑现奖惩。

二、信息保障

1 、档案室负责收集相关疾病的最新态势,了解最新的诊断标准、诊序方法。

2 、计算机中心维护信息系统,做到信息准确,运行正常。

3 、档案室随时根据上级部门的有关要求,填写表格,进行上报。

三、设备保障

1 、总务科、器械科保证重点部门设备完好,随时可用.

2 、随抢救进程及时提供所需设备。

3 、随时进行抢救设备的现场维修。

四、后勤保障

1 、总务科科保障抢救所需的战略物资及必要的日用品的供给。

2 、保证电力、热力、通风、水源的供应。

3 、保证通信畅通,并具有随时增加通信的能力。

4 、保证运输车辆的完好,未经有关部门批准,不得随意调用急救车。

5 、保证临时设施的建设。

6 、总务科保证参与抢救人员的膳食供应。

7 、总务科保证医务人员临床使用衣物的及时洗涤及更新。

五、安全保障

1 、遇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需划定隔离区时,保卫科及时提供人员,并设立专人进行保安,阻止无关人员进人隔离区,患者及可疑人员未经批准不得离开救治区域。

2 、遇有突发灾害事件及社会治安事件时,保卫部门必须及时对电力、热力及通讯部门采取保护措施。

3 、与公安部门保持联系,实施对嫌疑人的监控。

六、生活保障

1 、院办、党办负责做好医务人员的思想政治工作,做好对医务人员家属的解释与安抚工作,并帮助解决实际困难。总务科保证参加抢救的医务人员的食宿及身体健康。

2 、总务科保证参加抢救的医务人员食宿及身体健康。

第七节突发事件医疗救助实施细则及流程

一、突发事件医疗救助实施细则

突发事件为:

1 、化学物品中毒;

2 、批量消化系统中毒(食物);

3 、批量呼吸系统传染病;

4 、批量消化系统传染病。

5 、批量外伤(车祸、公共场所挤压伤、爆炸等;

突发事件地点:

1 、本市本区;

2 、本市外区;

3 、外地;

4 、本院。

突发事件的抢救分类:

1 、院前抢救;

2 、院内抢救。

突发事件的通讯系统手段:

1 、电话2 、呼机3 、手机4 、网络5 、人工。

突发事件的交通工具:

1 、救护车(120 ) ;

2 、本院车辆;

3 、出租车;

4 、社会车辆。

突发事故的信息传递系统:

1 、总值班;

2 、医务科门诊;

3 、急诊科。

4 、主管副院长;

5 、院长;

6 、各级卫生局/cdc ;

7 、其它医院:

8 、政府相关部门;

突发事件的指挥系统:

1 、院长;

2 、主管副院长;

3 、医务科门诊、护理部;

4 、各科主任;

5 、各级医师;

6 、医疗、护理、行政职能部门;

7 、上级指挥部。

突发事件的物资准备:

1、药品;

2 、物资器械(气管插管、气管切开包、担架、各类夹板、颈托、绷带、手电筒、蜡烛简易呼吸器。

3 、救护车;

4 、棉上衣、口罩、帽子、手套、对讲机;

5 、食品、水。

上述物品放在指定位置,有关人员必须清楚。

突发事件的外派医疗队:

1 、领队:院长/副院长/医务科/科主任。

2 、人员依突发事件派出专业人员并定人数,一般医生5 人、护士3 人。

3 、人员依上级需要而定出哪一级专业人员承担。

4 、按专业不同分别确定派出人员名单。

5 、院内接到通知后应在不超过30 分钟内,人员、物资、药品、救护车均必须到达指定部位集合共同出发。

6 、随时与医院指挥部联系通报情况。

7 、服从现场指挥部和上级指挥部的安排。

8 、做好自身必要的安全、防护、避免医疗队人员伤亡;

突发事件的外派医疗队:

1 、化学物品中毒:

① 领队:院长/副院长/医务科/科主任。

② 队长:1 人(临时确定)。

③ 队员:职业病科医师1 名、护士2 名、内科系统医师l 一2 名、外科系统医师l 一2 名。’2 、消化系统(食物)中毒、消化系统传染病:

① 领队:院长/副院长/医务科/科主任。

② 队长:1 人(l 晦时确定)。

③ 队员:消化科医师1 名、护士2 名、传染科医师1 名、内科系统医师1 名、外科系统医师1 名。

3 、呼吸系统传染病:

① 领队:院长/副院长/医务科/科主任。

② 队长:l 人(临时确定)。

最新范文

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精选5篇)10-30

幼儿园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精选7篇)10-30

食品安全解决方案(精选7篇)10-30

聚众应急预案演练脚本【最新7篇】10-28

突发重大动物疫情应急预案【最新6篇】10-28

突发事件应急预案通用8篇10-28

消防事故应急预案【最新3篇】10-28

应急预案响应分级(优秀6篇)10-27

游泳池溺水事故处理的应急预案优秀3篇10-27

泛水应急预案【优秀6篇】10-26

145 241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