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骚翻译 离骚翻译【优秀5篇】

2024-01-04 17:57:14

《离骚》是战国时期著名诗人屈原的代表作,是中国古代诗歌史上最长的一首浪漫主义的政治抒情诗。下面是书包范文为小伙伴们带来的离骚翻译【优秀5篇】,希望对朋友们有所帮助。

离骚翻译 篇一

关键词:楚辞;扶桑;文化意象;文化内涵

一、《楚辞》英译的文化传递

《楚辞》是中国文学的源头,世界文学资源库的瑰宝,“屈平辞赋悬日月,楚王台榭空山丘。”李白说屈子的词赋与日月同辉,和天地共寿,真是恰如其分。

《楚辞》意境隽永、气势恢弘,卓绝万世,是中国文学史和文化史上的一朵奇葩,是公认的与《诗经》并峙的诗歌丰碑,永远启发和激励着无数的作家们。后代的浪漫主义诗人们无不从中汲取精神与艺术的养分,成了它的后世之“苗裔”。

《楚辞》洋溢着深切的爱国主义和正义价值,渗透着忠诚、美政、求索、修洁等中华民族的核心价值观,诗中大量引用的香草美人、虬龙鸾凤、神话人物,绝不是单纯地以意象本身的意义存在,而是寄托着诗人丰富的内心情感,文化思想和人文精神。《楚辞》的英译对于弘扬中国民族文化,促进东西方文化的沟通与交流,保持中国固有的文化身份,显然是意义重大之事。

然而,《楚辞》的英译并非易事,它作为两千多年前的一部古籍,难读难解,艰深晦涩,古籍专家对其的解读都要反复推敲,颇费周折,何况要把它转换为另一种语言。而对于译者而言,传播原语诗歌的文化是翻译过程中最重要的使命。译者要对诗中蕴含的文化意象和文化内涵进行深入挖掘和解读,将原语中深层次的文化内涵准确有效地传递给目标语读者,为读者最大限度的保留源语文化的赏析机会。

诚然,古籍翻译是一种研究型翻译,它比其它翻译更具挑战性。从已有的研究来看,很多《楚辞》的英译版本也是差强人意,众多说法、结论都还有待商榷。《楚辞》英译研究尚处于初级阶段,纵观国内外英译的研究成果,可以看到,现有的研究无论从深度和广度上来看,都有不足之处,其英译研究基本上还未脱传统翻译研究的窠臼,研究视角单一,研究方法陈旧,语言修辞与音节韵律研究也存在局限,鲜有从文化翻译的角度来探讨英译。屈原之作,饱含了诗人的人生经历、政治理想、思考与激情。离开了对原作文化的解读,一切的研究工作都只能是空中楼阁,沙上之塔。笔者对《离骚》中的“扶桑”文化意象与内涵的翻译进行深入的研究,对比卓、许两家的英译,旨在对原语文化正确解读的基础上,探讨如何准确有效地进行文化翻译和文化传递,也意在说明文化翻译目的的重要性。

二、卓、许之“扶桑”英译对比

《楚辞》中有关“扶桑”的诗句有很多,其中有一句脍炙人口: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饮余马于咸池兮,

总余辔乎扶桑。―《楚辞・离骚》

通俗的意思是说,到达目的地的路途虽然模糊不清,但我要不失时机,探索而行。让龙马在咸池痛饮琼浆,把马缰拴在扶桑树上。在此笔者挑选了两位翻译家的版本,具体如下:

一、卓振英译本:二、许渊冲译本:

Long,long is th’way,but nothing will my effort arrest;Up hill and down dale for the beauty I will quest!On Pond Xianchi,th’sun’s bath,the draught beasts slake their thirst,Which I tie to Fusang,’neath which th’sun does out burst.My way ahead’s a long,long one,oh!I’ll seek my Beauty high and low.I drink my steeds in the Sun’s Bath,oh!I tie their reins to giant tree.(I break a branch to brush Sun’s path,oh!I wander for a while carefree.)

意象是连接思想与情感的桥梁,英译“扶桑”之前,对其文化意象的挖掘和理解十分必要。《离骚》中所引用的“扶桑”并非现代意义的朱瑾类观赏栽培植物,其文化意象在中国远古就有记载,蕴含十分深厚的文化内涵和中国元素。中国对扶桑的崇拜由来已久,源远流长,研究《楚辞》古文化的学者一致认为,扶桑与原始先民的太阳崇拜密不可分。有人称“扶桑”为“太阳神树”,也即神话学上所称的“宇宙树”。《说文》释为:“桑”,神木,日所出也。”此树传为太阳之木,日出之处,是一种神树而并非真实存在的植物。

关于“扶桑”,《山海经》中也曾有记载,相传在遥远的黑齿国之北,藏着一条深邃的温泉山谷,名为汤谷。汤谷里生长着一棵神树,名为扶桑。古代东方天帝有十子,也即十个太阳,太阳的身体异常滚烫,燥热难耐,于是经常在汤谷的温泉水里沐浴,因此,汤谷里的海水也变得无比滚烫。在沸腾的海水中,扶桑树茁壮成长,千丈高,万丈粗,而且逐渐开出十个巨大的树杈,供十个太阳出浴休息。其中,九个太阳住在扶桑枝叶的下面,一个太阳住在扶桑枝叶的上面。太阳每天早晨从扶桑树上升起,轮流执行普照宇宙万物的使命。因此,扶桑自古以来与太阳、宇宙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是中华文化一个重要的含有太阳神树和生命的象征,代表中国先民的宇宙观,从中也可以看出先民对扶桑神树的崇拜之情。

再来看看“扶桑”与上述四句诗行的关系。求索真理的道路漫长辽远,模糊不清,但是诗人也要上下寻求,不失时机,探索而行。由此可见,诗人虽在漫漫修远之路艰难跋涉,但他一直相信在扶桑神树的庇护和保佑下(总余辔乎扶桑),心中犹如阳光普照充满了光明。“扶桑”道出了诗人坚信光明的积极求索精神,它作为通往宇宙天庭的一架天梯,指引了诗人不断在修远之路中探索真理。“扶桑”的引用是点睛之笔,作用不容小觑,它表达了诗人内心充满光明去上下求索的决心和信心。

对比卓、许两家对上述诗行的翻译,可以明显看到两家处理手法不同,对“扶桑”的翻译也不尽相同,但从上述“扶桑”意象的正解来分析,两者的英译都有待商榷。卓振英先生将“扶桑”译为“Fusang”;许渊冲先生则译为“giant tree”。卓译为音译,以拼音的形式翻译“扶桑”;许译为意译,将“扶桑”理解为“巨大的树”。

然而,从文化翻译的角度来看,两个版本皆有不足之处。其一,直接将“扶桑”音译为“Fusang”,是一种“异化”的处理手法,但没有揭示出其“宇宙神树”的文化内涵,因此有文化内涵漏译的现象,并不能使西方读者真正理解扶桑的太阳神树、通天神梯之意,也就无法使读者切身体会到诗人心存光明,探索而行的内心情感。其二,将“扶桑”译为“giant tree”也过于简单化,许先生一直追求的是意美、音美和形美的三美翻译,“giant tree”与后文的“carefree”构成尾韵,是其三美论的具体体现,但美中不足的是,“giant tree”并不能有效传递出“扶桑”的文化象征之意,没有指明它是一棵太阳神树,西方读者从“giant tree”中所能体会到的仅仅是“巨树”而非“神树”,这与诗人屈原所要表达的情感是不相吻合的。因而,此处有文化意象漏译的现象。综上所述,笔者给出一个参考译本,将“扶桑”译为“the holy sun tree”。如此处理,为目标语读者最大限度的保留了源语文化的赏析机会,起到了文化传递的作用,达到了文化移情的功能。

三、结语

类似于“扶桑”的文化负载词,带有鲜明的中国传统文化印记,体现了中国文化的独特性和文化内涵的深刻性。这类词在《楚辞》中处处可寻,比比皆是。翻译与文化传播密不可分,译者对中国传统文化负载词的正确解读和有效翻译是完成跨文化交际的一个重要保证。从卓、许两译可以看到,翻译时的策略选择和方法取舍,会对“扶桑”文化意象和文化内涵的传递产生重大影响。通过对“扶桑”英译的研究,对进一步深入探讨《楚辞》英译,提升研究的问题意识和理论意识,以及对文学翻译乃至中国文学经典“走出去”都具有积极深远的意义。

近年来,随着全球化的大发展和中国综合实力的不断提升,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话语权也越来越多。中外文化交流日益频繁,中国的传统文化也逐渐被外国人了解。在此背景下,中华文化思想越来越成为翻译研究的主导思想,诗歌翻译在中国传统文化传播与交流中也起着主导作用。在文化翻译观的大趋势下,译者应具有发扬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使命感,致力于保存和传递中国特色的文化意象和文化内涵,减少文化漏译或文化曲解的现象,从而更好地提高民族文化活力,推动中外文化交流,加强中国与世界的文化联系。《楚辞》文化负载词英译的研究,对于促进中西译学研究的互融共生,保持华夏民族的文化身份,促进中西交流,显然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作者单位: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

基金号:15CGB16

该项目由上海市教育发展基金会和上海市教育委员会“晨光计划”资助。Sponsored by“Chenguang Program”supported by Shanghai Education Development Foundation and Shanghai Municipal Education Commission.

参考文献:

离骚翻译 篇二

一、注重审美意识的培养,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传统的高中语文教学模式下,教师通常只是对语文教材中的字词和句法等内容进行讲解,并根据考试内容安排教学环节。很显然,学生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下进行学习,只是停留在语文知识的表面。针对这一情况,教师应该从新课改的相关要求出发,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教师需要从语文课文中提取出一些和审美相关的因素,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就能够对文章意境加以体会。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审美能力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得到提高。

比如在进行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第二专题“号角,为你长鸣”中“离骚(节选)”这部分的知识点的学习的时候,教师应该注重审美意识的培养。“离骚”是我国古代的伟大诗人屈原的作品。由于是用文言文写成的文字,所以教师应该将文言文翻译成白话文,在翻译的过程中还应该注意不要将原诗中的韵味和深意去掉。教师将“离骚”翻译成白话文,可以使学生对整首诗加以理解,并从中体会到屈原的情感激荡。只有通过这种方式,学生的审美能力才能够得以提高。

二、从课本内容出发挖掘审美元素,扩宽学生的审美想象空间

以往,教师在教学中只是对文章的内容进行分析,并将注意力放在字词这些最基本的方面。事实上,对于高中阶段的学生来说,教师应该将教学关注点放在能力培养上。而审美能力又与语文课结合紧密,所以教师就应该从这一因素出发,帮助学生拓宽审美想象空间。高中语文涉及到文言文、白话文以及诗歌等文学体裁。教师应该从课本内容出发挖掘审美元素,使学生能够受到文学熏陶。

比如在进行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第三专题“笔落惊风雨”中“琵琶行并序”这部分的知识点的学习的时候,教师应该从课本内容出发挖掘审美元素。“琵琶行”是白居易的作品。教师可以对诗句加以分析,然后让学生进行想象和扩充。比如“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这句诗就表达了江边送客的情景。学生再根据教师的要求展开想象,用自己的话表达出这种意境。通过对诗中用字和用词的研究和分析,学生就能够和诗人共鸣,体会诗歌的内在美。

三、在多媒体的辅助下开展教学,有效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

以往,教师的教学方式较为单一。教师在讲台上讲述,学生就在台下听讲。教师的教学内容主要通过黑板呈现。这样不仅加大了教师的板书负担,同时还可能使学生产生视觉疲劳。针对这一问题,教师应该利用多媒体的方式进行教学,使学生通过图片和视频等文件体会文学作品的魅力。教师可以首先对教学内容进行分析,然后通过网络渠道找一些相关电影和电视剧,并让学生加以观看。学生在观看电视剧的过程中,就会产生阅读文章的欲望和兴趣。

比如在进行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第四专题“慢慢走,欣赏啊”中“林黛玉进贾府”这部分的知识点的学习的时候,教师应该在多媒体的辅助下开展教学。“林黛玉进贾府”选自《红楼梦》这本小说。教师可以向学生播放电视剧的情节,使学生在电视剧中感受到贾家的富贵以及各个人物的性格特点。通过视频的方式,学生可以更为直观地感受到文学作品的魅力,并有针对性地提高审美水平。

离骚翻译 篇三

翻译一直以来被喻为“戴着枷锁的舞蹈”,但往往强调的是原文本对译者主体性的制约,却忽略了意识形态在译者身上打下的烙印。翻译文学中的意识形态研究直到20世纪70年代的“文化转向”运动期间方始兴起,本文正是以其代表人物安德烈?勒菲弗尔的理论视角来重新解读译者风格,把翻译研究与意识形态结合起来,立足于杨宪益、戴乃迭的《离骚》、《红楼梦》译本及大卫?霍克斯的《红楼梦》译本,通过对同一译者不同时期的译作及不同译者同一时期的译作分析,来探讨社会主流意识形态对译者风格———即翻译策略的选择———之影响,从而提倡以更客观的态度来研讨翻译文学研究。

二勒菲弗尔的理论核心

勒菲弗尔认为,“即使是对具体翻译技巧和策略问题、翻译中的对等问题的研究,也需要从社会文化的范围去考虑”。翻译作为文化体系中的一个子系统,翻译过程中译者采取的翻译策略及其对译文与原文的对等度的理解并非完全取决于译者本人的主观意愿,而受到译者身处的文化体系中种种因素的牵制。勒菲弗尔译学思想核心就是重点考察在一定历史社会条件下,翻译与社会主流意识形态、主流诗学、赞助人等方面的密切关系。本文所指的社会意识形态包含勒菲弗尔所指的社会主流意识形态及赞助人两个因素。勒菲弗尔曾指出控制文学创作和翻译有内外两个因素:内因是评论家、教师、翻译家等组成的所谓“专业人士”;外因则是拥有“促进或阻止”文学创作和翻译的“权力”的“人、机构”,即所谓的赞助人。“赞助人感兴趣的通常是文学的意识形态”,而“文学家们关心的则是诗学”,而内因是在外因所制定的参数范围内起作用。可见,影响翻译的两大要素———赞助人和意识形态———是融为一体的,赞助人考虑到译本的接受度往往代表了社会主流意识,只有在社会转折期、意识革命兴起时,会出现革新派赞助人站在社会主流意识的对立面。由于本文以《红楼梦》、《离骚》翻译为研究案例,不存在赞助人与社会主流意识的对立状态,故此处将意识形态与赞助人两大因素结合起来讨论。笔者认为,代表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赞助人确立了一套具有决定性作用的价值参数,而文学家和翻译家则在这一套参数范围内完成他们的诗学追求。可见,意识形态在翻译过程中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故本文着重从意识形态的角度来探讨其对译者的影响。

三意识形态下的翻译策略

下文从杨译《红楼梦》及《离骚》、霍译《红楼梦》中选取典型来比较其翻译策略的差异,从而分析译者个人的意识形态以及社会主流意识形态对译者风格的影响。

1翻译策略《离骚》节选:帝高阳之苗裔兮,……吾令丰隆乘云兮,求宓妃之所在。……杨译:《离骚》是一部浪漫主义长篇抒情诗,诗中充分运用神话传说、历史故事,采用大量比、兴手法,以及具有丰富的中国文化特色词。屈原在《离骚》开篇第一句就自述自己出身高贵“,我是古帝高阳的子孙。”屈原出身楚国的少数民族巴族,巴族的祖先为太昊、少昊;与楚王、楚人、楚国贵族的祖先颛顼相比,少昊曾做过颛顼的老师。屈原这句话的潜台词是说“,楚国的贵族,不要瞧不起我,我的出身比你们更高贵。”此处,杨译仅用“prince”一词传递主要信息,忽略历史背景。同样,后两行诗句的“丰隆”,指神话中的云师;宓妃,相传是伏羲的女儿,后成为洛水女神。译文中以“thelordofclouds”、“nymph”简而代之,在翻译手法的处理上都是取其神而略其形,吻合彼得?纽马克提出的交际翻译的特点———更流畅、简洁、清晰,也更直接,更符合译入语的用语习惯和该语言中某一特定的语体,故可归属为提出的交际翻译的范畴。然而,同样是杨宪益翻译的《红楼梦》,却采取了截然不同的翻译手法。《红楼梦》中第五回对秦可卿卧室的描写可谓是中国古代文化的一笔浓墨重彩,此处仅截取一句为例:“案上设着武则天当日镜室中设的宝镜,一边摆着飞燕立着舞过的金盘,盘内盛着安禄山掷过,伤了太真乳的木瓜……”杨译:与《离骚》译文相比,此处杨译恪守原文,保留了所有的历史人名,其中的文化要素都采用尾注的形式加以注解(由于篇幅原因,无法一一摘录),如对“ZhaoFeiyan”的注解为:“AHanemperor’sfavorit,alightdance,hencehername‘Feiyan,’meaning‘Flyingswallow.’”细腻而详尽。这种手法既保留了原文简洁的排比结构,又有足够的空间来解释其中的文化万象,以凸显其摆设的珍贵。此处的翻译手法恰恰吻合了纽马克对于语义翻译的定义:“语义翻译力图在译入语的语义及句法允许的范围内尽可能地保留源文本的文体。”(笔者译)霍译:文中的黑体字或增补隐含信息,或简化文化信息,把原文的不透明式文体(opaquestyle)转换成透明式文体(trans-parentstyle),但求读者理解通畅,不求文化甚解。此处采用的翻译手法与杨宪益在处理《离骚》时,用prince,nymph等身份象征词来替换原文的历史人物的手法极其相似,都采用了简化的交际翻译。以上两个杨译本缘何在翻译策略的选择上出现如此大的差异?而杨译《离骚》却为何又和霍译《红楼梦》手法如此相似?笔者以为这是由意识形态引起的。

2意识形态根据勒菲弗尔的阐述,意识形态对译者的影响可以主要划分为两部分:一方面是译者个人的意识形态,是其生活环境熏陶下自然生成的;另一方面是赞助人、出版机构等权力机关强加给译者的社会主流意识。杨宪益的生平对其个人意识形态有着莫大的影响。他是天津中国银行行长惟一的公子。虽后来家道中落,但足够维持他衣食无忧的生活及良好的教育。1934年,他在天津英国教会学校毕业后便到英国牛津大学学习,良好的家庭背景及西化的教育赋予了他豁达的性格和追求自由、享受生活的人生姿态。“从幼年起,杨宪益就不是一个用功读书的人,在牛津他的学习成绩并不出色,他把精力全部投入到自己感兴趣的书籍和社会活动之中。……这位出手阔绰的中国少爷正好利用这一年时间游历了欧洲大陆,见识了、妓院、夜总会、沙漠……喝遍了各种各样的小酒馆,阅读了大量的书籍。他生性不羁,以违规为荣,在学校里干尽调皮捣蛋的事情。”这样豁达不羁的自由主义、个人主义意识形态也反映在他的翻译创作上。杨宪益于1936年赴牛津大学留学,1938年他和戴乃迭首次合作开始翻译《离骚》。此次翻译纯属兴趣所致,用杨宪益的话来说就是“好玩”,由于这一翻译活动既非功课任务,也非校方科研项目,因此从选材到翻译目的的确立到翻译手法的选择,即无校方的干涉又无赞助人等权力关系的制约。同时,彼时两人身处英国牛津大学,学术自由氛围浓厚,没有强加的社会意识形态。可见,在《离骚》的翻译过程中,译者享有完全的自由度,在翻译方式的处理上体现了译者本人的意识形态。霍克斯对杨宪益的这首译作曾幽默地评价道:“这部《离骚》的诗体译文,在精神上与原作的相似程度,正如一只巧克力制成的复活节彩蛋和一只鸡蛋卷之间的相似程度一样。”至于《红楼梦》的翻译,杨宪益曾提到:“我翻译我喜欢的东西,但是,翻译《红楼梦》纯属偶然。1964年,外文局领导要我翻译《红楼梦》。我小的时候,《红楼梦》一遍也没看完,我对《三国》兴趣大,对《水浒》兴趣也大一点,但是工作不是凭自己的兴趣。于是,我和戴乃迭着手翻译《红楼梦》。”可见,杨宪益翻译《红楼梦》是在赞助人的要求下发起的行为。当时中国建国不过十几年,国力尚弱,与欧美国家相比处于绝对的文化弱势,因此,当时中国外文出版社致力于系统地向国外介绍中国文学作品,其出版目的在于传递中国文化理念,如实地展现中国文化特色。杨宪益戴乃迭夫妇翻译《红楼梦》,历时近20年,期间发生了席卷全国的“”运动,以阶级斗争为纲,“反资、反修、反封建”的社会主流意识形态占有绝对主导,因此对于代表了党和政府主流意识的出版社的委托,译者毫无选择的余地;而翻译《红楼梦》期间的牢狱之灾、丧子之痛更促使译者小心翼翼、亦步亦趋。因此,虽然杨宪益在翻译《离骚》时,天马行空,充满了讽刺与夸张,但在处理《红楼梦》时,却采取了截然相反的翻译策略。阶级斗争为主题的动荡社会背景、重视原文本文化传递的赞助人这双重因素都决定了杨译《红楼梦》的目的是再现原著的政治、文化和艺术价值,弘扬中华文化传统,促进文化交流。相应的,在确定翻译策略时,以原文本而非译文读者为首要考虑,选择了以语义翻译为主的翻译手法,对涉及中国古代文化处往往采用直译加注或直译加释义的方法来处理。反观霍克斯,一位地道的英国人在英国翻译《红楼梦》。虽然翻译时期与杨译《红楼梦》相同,但英国是一个具有多元文化和开放性思想的国家,以责任、教养和自由为核心元素的绅士文化塑造了追求“平等”、“自由”、“人权”的社会环境,包括思想和言论自由,赋予了霍克斯自由驰骋的空间。加上霍克斯自幼受到英国文化的影响,而英语文化是当今最强势的文化,所以他首先会受英语文化中的翻译规范的制约。同时,从霍克斯的序言中可见他的翻译目的在于传递阅读此书的乐趣,他的预设读者为普通英语读者,与英国企鹅出版社的标的读者一致,他们或出于好奇想了解外国文化,但往往浅尝辄止;或根本不在乎外国文化。因此,中国文化并非翻译重点。此处译者的个人意识形态与社会主流意识形态、个人翻译目的与赞助人的目标受众达到完全一致,通顺、透明成为重要的翻译规范,交际翻译理所当然地成为翻译策略的首选。

离骚翻译 篇四

论文摘要:口译作为一种时髦的金领职业和重要的跨文化交际手段,由于其快速的信息传递及有效的跨文化沟通优势,在国际交往日益频繁的当今社会越来越被广泛应用。本文试从温家宝总理2010年3月14日的中外记者招待会现场口译员的相关实例,探究培养充分的跨文化意识对口译活动的重要作用。

一、跨文化意识与口译的关系

根据hanvey的观点,跨文化意识指的是跨文化交际中参与者对文化因素的敏感认知,通常分为四个层次:一是对那些被认为是怪异的表面文化现象的认知;二是对那些与母语文化相反而又被认为是不可思议又缺乏理念的显著的文化特征的认知;三是通过理性分析从而取得对文化特征的认知;四是从异文化特有的角度感知异文化。川第四个层次是跨文化意识的最高境界,参与者具备“移情”和“文化溶人”的本领。所谓“移情”(empathy)就是设身处地体味别人的苦乐和际遇将自己“代人”对方的心境,以引起情感上的共鸣。“文化溶人”(transpection)是在充分认识文化差异的基础上,将自己置身于对方的文化背景上观察和思考问题。当口译员和异文化面对面接触时,应该充分调动自己对异文化的敏感性,即用跨文化武装自己并协助自己参与交际。

跨文化意识对口译员有着重要的作用,对于口译者来说,跨文化意识是在进行跨文化交际中所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之一。跨文化意识的有无或程度强弱直接影响译者的翻译质量;同时,它也可以作为衡量一个外语学习者是否适合从事口译工作,能否成为一名优秀的口译者的重要准绳。掌握了语言技能的口译者如具备敏感的跨文化意识,就可以准确把握翻译尺度,促进交际双方互相理解,协助交际流畅、和谐地完成。

尽管素有“平民总理”之称的温家宝总理常用朴实通俗的语言展现其亲民爱民的情怀,其记者招待会则是总理个人站在国家的立场,代表国家或国家利益就当前的国内外时事解释政策、发表评论,所涉内容包括政治表述、外交声明,等等,所以记者招待会的用语总体上比较正式,措辞准确平易,语法简明严谨,不是纯粹个人情感的表露,也不是一般的叙谈,风格也介于书面语和口语之间。温总理每年两会上答记者问时,旁征博引,古今中外的诗词歌赋随手拈来,从这些精彩回答中,全世界人民都看到了他心忧天下的政治情怀,我们也感受到了一位亲民总理的所思所忧。2009年的中外记者会上,谈期待时温总理说:“莫道今年春将尽,明年春色倍还人。我期待着明年中国和世界都会变得更好。”其中“明年春色倍还人”一句出自唐代诗人杜审言的《春日京中有怀》。谈中国经济时温总理提到“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出自南宋诗人陆游的《游山西村》。谈国际金融危机时说:“我们懂得一个道理,那就是‘乞火莫若取隧’,就是说向人借火不如得到隧石;‘寄汲莫若凿井’,就是说你想从别人那里得到水不如自己去凿井。”其中,“乞火莫若取隧,寄汲莫若凿井”源自《淮南子·览冥训》。如此丰富的文化艺术内容无不给译员的翻译工作带来了巨大挑战。如果没有敏感的跨文化意识,译员是无法将说话人所要表达的信息准确生动地传递给目的语听众,也就不能很好地实现其作为沟通语言文化桥梁的作用。2010年的记者招待会,总理又多次引用古典诗文,串起众多热点,他吟《离骚》明志,引《左传》思亲,以千古名卷的下落寄托对两岸统一的渴望,而译员的从容翻译也说明跨文化意识在口译过程中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二、记者招待会现场口译实例评析

在2010年3月14日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温总理引用古语或古诗词回答中外记者的提问,前后有十次之多,古诗词多为形象生动的故事、传轶闻或史实浓缩而成,虽寥寥数字,却内涵精深、外延悠远。现场译员张璐在总理讲话停顿期间能够及时从容流畅地将这些文言语句翻译出来,不仅体现了译员本身扎实的语言基本功底和广博的知识面,也为我们口译的学习和研究提供了生动的资料,更方便我们理解跨文化意识,对锻炼成为优秀的译员具有重要意义。

实例一:温总理在开场白中对记者们说:“今后几年,道路依然不平坦,甚至充满荆棘。但是我们应该记住这样一条古训:行百里者半九十。不可有任何松懈麻痹和动摇。”随后,温总理又以《离骚》名句明志,表示要做好今后三年的工作:“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译员:the road ahead is not a smooth one, it maybe full of twists and turns.  but we should always re-member this important thing: that is half of the peoplewho have embarked on the one hundred miles journeymay fall by the way side,this means we must notslacken our efforts in the slightest, and we must notwaiver in our resolve … for the ideal i hold dear to myheart,i would not regret a thousand times to die. withthis strong commitment, i will continue to devote my-self to my work in the next three years.

温总理所引的“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对大多数读者不算陌生,出自屈原的《离骚》。释义为只要合乎我心中美好的理想,纵然死掉九回我也不会后悔。张璐译文直译为:我遵从我内心的想法,即使要死掉千万次我也不会后悔。张璐将“九死”翻译成thousand times(上千次),很地道。相比之下,“行百里者半九十”一句的翻译却有待商榷,这句诗出自西汉刘向的《战国策·秦策五》。“诗云:‘行百里者半九十。’此言末路之难也。”张璐将“半九十”中的“半”翻译成了“一半人”。其实这句诗的意思是说一百里路走了九十里仍然只能算走了一半,剩下的十里更难走,如不坚持,则会前功尽弃。常用以勉励人做事要善始善终,对于这样的诗句,我们不能苛求口译员势必译出其中奥妙,忠实原文,但也反映出口译工作需要译员有较强的跨文化意识,进行灵活处理。原诗若能改成ninety miles is only half of a hundred milesjourney或可以跨过原句的文化障碍。

实例二:温总理回应记者“为何中国缺席哥本哈根某次重要会议”的提问时温总理回答:“中国有句古话,人或加汕,心无疵兮。但毕竟你还给了我一个澄清真相的机会,因此,我首先应该感谢你。”

译员:as  a  chinese  proverb  goes,  " my  con-science stays untainted in spite of the rumors and slan-  ders from the outside”but i still want to thank you for  giving me an opportunity to clear up what actually hap-  pened in copenhagen.

温总理的“人或加汕,心无疵兮”语出刘禹锡的  《子刘子自传》,释义为即使有人诽谤,我也问心无  愧。张璐译文直译为:我的良知纯洁没有污点,不管外界的流言蜚语和造谣中伤。总体来说没有影响现场听众的理解,如果把my改成one’s会更客观一些,把outside改成other people or others与前面的搭配会更合理一些。

实例三:在回答台湾《联合报》记者有关商签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的问题时,温总理回答:“商签协议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但是正因为我们是兄弟,兄弟虽有小忿,不废露亲,问题总会可以解决的。”

译员:i understand the negotiation may be a com-plex progress, but differences between brothers cannotsever their blood ties,and i believe that problems willeventually be solved.

温总理的“兄弟虽有小忿,不废茹亲”出自《左传·嘻公二十四年》:“如是则兄弟虽有小忿,不废爵亲。”释义为兄弟即使有些小矛盾,仍然是至亲的亲人。张璐译文直译为:兄弟之间的分歧,是无法割断他们的血脉亲情的。“小忿”有愤恨的意思,在极短的时间内,能想到用difference分歧),而不用an-gry等表示愤怒的词,非常有机智,比较得体,体现了较强的跨文化意识。

实例四:随后温总理说:“我讲一个故事你可以告诉台湾同胞。元朝有一位画家叫黄公望,他画了一幅著名的《富春山居图》。79岁完成,完成之后不久就去世了。几百年来,这幅画辗转流失,但现在我知道,一半放在杭州博物馆,一半放在台湾故宫博物院,我希望两幅画什么时候能合成一整幅画。画是如此,人何以堪。”

译员:let me tell a story here and i hope that youwill bring the story to the people in taiwan too. therewas a painter场the name of huang gongwang in yuandynasty in china, and he had a famous painting of thescenery by the river of fuchun.  he completed thepainting of this piece of work at the age of 79,and hepassed away shortly after he completed painting thispicture.  for hundred of years,this painting is kept inthe museum in hangzhou and the other half is in themuseum of taiwan i hope that one day soon the piecesof the painting can be whole again,and i cherish thesame wish not only for the painting but also for peopleon both sides of the straits.

温总理的“画是如此,人何以堪。”出自《世说新语·言语第二》:“桓公北征,经紫禁城,见前为琅挪时种柳,皆已十围,慨然曰:‘木犹如此,人何以堪!’攀枝执条,法然流泪。”温总理此处化用恒温说过的话,表现了希望祖国统一的迫切心情。在汉语里我们常可以把两个或更多的句子连接起来而可以不用连词,但是,这种情况在英语中却是比较少见的。虽处于现场压力,张璐却不拘泥于汉语的形式,添加连词not only ……but also以用来帮助,使前后文更加连贯,符合英语的表达习惯。

实例五:温总理在回答中美关系的提问时说:“不畏浮云遮望眼,只因身在最高层。我们应该从这样的高度来把握两国关系。”

译员:as a chinese poem reads,  " we have nofear of the clouds that may block our sight as we are al-ready at the top of the height.”it is from such a pro-spective that we should manage china一us relations.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因身在最高层”是一则七言绝句,它有着中国诗所具有的美学特征,而且别出心裁的用流水对的形式来展现诗歌文学背后所蕴含的深刻意义。出自王安石的《登飞来峰》:飞来峰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释义为不怕会有浮云遮住了远望的视线,因为人已经站在最高的地方。译员透彻理解了该诗句的内涵,翻译非常到位,把诗句的精髓准确简练地表达出来。

实例六:在谈到要根据形式的变化增强政策的针对性和灵活性时,温总理说:“我们必须密切关注今年国内外经济形势的走向,因时而动,就是说时进则进,时退则退,动静不失其时。”

译员:we must watch very closely the develop-ment and trends in our domestic economy and in theglobal economy this years. timing is essential in deci-ding when one should act and when one should stayput.

“时进则进,时退则退,动静不失其时。”是一则典型的四六体,结构紧凑,节奏舒缓,出自《易传》之一的《象传》。嗒象传》中的相关原文为:“时止则止,时行则行,动静不失其时,其道光明。”释义为该静止的时候,必须要静止;该行动的时候,必须要行动。不论是静止,还是行动,都要掌握好时机。在口译时要做到形意兼顾,决非易事。不过译员把握整体内涵,以较为简洁的形式传达了原语的信息,同时也以平行并列句的形式弥补了原句形式上的修辞效果。

从以上实例的评析中,可以看出口译既是一门技术,也是一门艺术,为此,译员必须全面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尤其要了解异国他乡丰富独特的文化,洞察其内涵,掌握一些恰当的口译策略,特别要具备充分的深厚的跨文化意识,以应对跨文化实际交流中的实际需要,从而实现跨文化交际的目的。

离骚翻译 篇五

>> 从目的论来对比阿瑟・韦利与许渊冲古诗翻译 从奈达对等理论看阿瑟·韦利和许渊冲英译本《道德经》 许渊冲英译《蜀道难》归化与异化翻译手段研究 研究许渊冲先生在唐诗英译中颜色词的翻译 《论语》英译研究综述 许渊冲的“三美”理论视角下《上邪》三个英译本的比较研究 亚瑟?韦利及其中国典籍英译本研究 亚瑟?威利《论语》英译本选段评述 许渊冲译论与宋词英译 许渊冲《离骚》英译本特点刍议 《论语》中“仁”的英译比较研究 理雅各《论语》英译中的文本变异现象 基于目的论语境的《论语》英译本对比解析 接受美学视角下《论语》英译本的对比研究 浅谈《论语》三个英译本的对比研究 管窥《论语》英译 浅谈文本《论语》 《论语》关键词“仁”的英译研究 从intertextualit谈《论语》英译本的研究 翻译奇人许渊冲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accessed on March 6, 2010.

[5]Wilss, Wolfram. (1982). The Science of Translation―Problems and Methods [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6]王辉。理雅各、庞德<论语>译本比较[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4(5).

[7]福林。论语详注及英译[M].世界图书出版公司,1997.

[8]渊冲。论语(中英对照)[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最新范文

胡同文化(最新8篇)01-04

人有悲欢离合(最新3篇)01-04

我的价值观(通用3篇)01-04

关于保护生态环境的提案(优秀2篇)01-04

小学教育教学论文范文(推荐【优秀4篇】01-04

生日快乐祝福语(优秀7篇)01-04

日语写作范文(推荐优秀5篇01-04

律师简介范文(推荐(优秀5篇)01-04

如何制定年度培训计划(最新7篇)01-04

网络应用【优秀3篇】01-04

149 288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