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论文 语言论文【7篇】

2023-11-16 19:42:06

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接触过论文吧,论文是讨论某种问题或研究某种问题的文章。如何写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论文呢?下面是书包范文为大家整编的语言论文【7篇】,希望能够给朋友们的写作带来一定的启发。

语言论文 篇一

本文试着从语文的言语特征这个角度,对语文教学中一些令人困惑的教学现象和问题,谈谈自己的思考,希望能把它们讲得清楚。

一、从言语呈现的典范性和优美性看课文选用、课堂语言和学生作文

所谓言语呈现的典范性是指语文学科中展示给学生的言语材料应该要合乎汉语语法和使用习惯,能给学生起示范、学习作用。这是语文工具性的体现,也是对语文言语的低级要求。优美性则是说言语材料应该是有美感的,能让学生觉得它们从布局谋篇到遣词造句都是优美的而令人喜欢的,这是语文人文性,尤其是文学性的体现,是对语文言语的高级要求。这就决定了语文中的言语材料只能是“滞后”的,在较长的时间考验后,在广大读者的认可后才可以的。比如课本所选的文言文,现代文中如鲁迅等人的作品。都是典范而优美,足以用来当作学生学习言语的榜样的。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教材将逐渐变得“开放”,但我认为无论如何,作为语文课文,在言语质量上一定要精益求精才好。除了课文,课堂言语无疑是学生接触得较多的材料了,有句话说“语文的外延和生活相等”,但生活中的言语却不应该都是语文的,而教师作为语文学科的“代言人”,尤其应该注重自己有课堂上的言语。而现实情况可能并不容乐观,不少老师的言语是粗糙的、无组织的、干巴巴的,甚至会存在这样那样的语法毛病,或者带进一些不甚规范的方言口语用法。这可能是老师们没有把课堂言语讲得规范而优美的意识,过于随便,不假思索,张口就来的原因。这样固然不能给学生做出好的榜样,同时也失却了最好的教学机会。咬字准确,吐字清晰,表达流畅优美,实在是语文教师课堂言语的必要素质。语文老师的课堂言语应该和政治老师、英语老师、数学老师们不同。另一方面,当然是对学生言语的关注和重视,在课堂上论文格式纠正学生错误的表达,使之典范而优美应该成为教师重要的教学内容。语文很可能是和生活联系最密切的基础学科了,所以它受社会的影响也最大、最快、最直接,比如网络言语、港台流行语、卡通化言语、韩日影视中的对白、无厘头言语等就不可避免的影响了学生,然后学生就会在作文中表现出来,如gg、mm、in、恐龙、菜鸟、晕、巨、好好吃、哇噻、……这是颇值得关注和研究的一个问题,虽说言语是开放和不断创新的,但作为语文的言语,却不应该是网络文章、港台剧台词、邻居李大妈的讲话等,也就是说,要遵从“约定俗成”,更不可忽视它的典范和优美,对其中一些语法欠通、表意古怪的词句,还是加以剔除为好。

二、从言语传递的间接性和模糊性看教学方法和教学测评

言语传递的间接性是指言语所携带的信息并不是可见可闻可触摸的,它是要经过认识的转化才能被识别的,即言语传授、接收的非直接性。这就如文学区别于音乐、绘画、雕塑等艺术形式一样。这是从传递的过程来讲的,如果从结果来看,无疑,它因此也就有了模糊性的一面,因为在信息的传接过程中,由于人脑主观的加工和加工后的再表达,就很可能会增删、改变其内容,即我们对言语内容理解、表达的非同一性。而这一点很可能是最被广大教师所认识不到位的:即语文的言语传递是必须要有主观的理解、想象才能完成。语文的教学,就是要在言语传递的过程中做文章,在这个“间接”中,让每位学生有充分的时间去展开思维。而这正是言语的间接性所表现出来的魅力,是声音、图像、视频等信息载体所没有的。近几年,又热衷于把教学和“网络”进行“整合”。我听过一堂课,内容是对苏轼词的学习,让学生们上网,输入关键词,搜索,找到相关文章,剪,贴,很快,就有了各种各样的评介内容。这是语文课吗?是语文学习的方法吗?这样在信息载体上虽然还是言语,只是这样的理解体悟却把传递的“间接性”给省略了,快则快矣,可那么快干嘛呢?所以,我想,在语文教学方法上,如果省略了这个言语体悟的“间接过程”,而直接给学生结果,不允许学生独立思考、想象,并形成自己独特的见解、看法的,都应该倍加警惕。回到言语,回到体悟,回到思考和想象,回到间接上来吧。而语文测试手段的客观、量化是已被人诟病多时了。“雪融化了是春天”,是语文的言语;“雪融化了是水”,则应是自然科学的言语。这应该就是两者孰好孰坏乃至孰是孰非的根本所在吧。言语传递的间接性决定了结果的模糊性。这些年来,我们的语文教学已较充分地看到了这一点,也已做出了相当“宽容”的姿态,这无疑是值得庆幸的。因为正是有了这种模糊,才有了多义,才有了多姿多彩,才有了文学的美丽、语文的美丽。

语言论文 篇二

在梵•高绝大多数画中,除了绚丽的色彩之外还有错落有致的线条。梵•高为了表现人物或动物、树林等的动势,虚构了许许多多的线,这些线在现实中往往看不到,但在画面上则能助成动势线。而更多的动势线是巧妙地利用物象本身的线助成的。如在法国圣玛丽亚斯村所作的风景画(图1),墙用直线,烟用曲线,路面用点,叶簇用漩涡状的粗线等等。但这种研究绝非臣服自然,梵•高对特征性的捕捉是主观性、个体性的,我认为在这幅画面中,任何事物都增加了许多动势线,画面的动势立刻增强了,画面中的事物仿佛具有了新的生命,绿色的植物向不同的方向旺盛地伸曲、生长,墙面是笔直的、向上的,许许多多的垂直线条整齐排列与地面松动的点形成对比,更加突出墙壁无比坚固。远处的烟用曲线来表现,这里的曲线具有柔和舒展、灵巧生动、飘逸流动的特点。从梵•高的绝大多数画中我们大都看到了类似于这幅画的特点,可以看的出梵•高的画具有一定的张力,使线条增强了运动感和方向感。在增加动势线的同时,也赋予了这些事物新的生命。在他的这些作品当中,我们更多的是体会到了树木都是郁郁葱葱向上生长的,房子总是错落有致地合理安排在画面当中。连最基本的小石头都被表现得很有动势。如果说铅笔赋予了梵•高以生命,那么梵•高则是赋予了线条以生命。

二、线条在空间的运用

达•芬奇在《论绘画》一书中指出:要认清轮廓的来龙去脉,讲究线条的完美和曲折、清晰与模糊、粗与细[2]。每个画面由许多线条组合而成,于是形成了各种组合关系。由于线条的性质不同,组成了线条的对比,在绘画中强化线条的对比使之更具有表现力,使画面空间无限增大。如图2近处横的小路用水平的线条排列,紧接着用一竖列排列紧密的线条突出路边草丛,画面中线条排列数量的疏松与密集,疏处更疏,密处更密,正所谓“疏可跑马,密不透风”。中景刻画比较仔细也非常丰富,用疏松的线条把篱笆那种材质表现得很生动,同时也把远景和中景相互隔开了。远处的小河和小路,又采用水平和垂直的线条相互更替变换使用,远景则采用小线条表示,使之虚向远方,大大增强了空间感。画中的线起界形的作用,它附属于形体,受限于物象,是一种非主要的造型因素。其线条是形存在的辅助基础,如一些轮廓线或是为再现物体的结构而服务的。西方绘画更注重形体、结构、色彩块面,所以必然不会将线条纯粹出来。而梵•高却不是这样,他认为线是运动的延续,所以在绘画上用线条把画面表现得更加生动,有活力,使整个画面都充满了生命,增强了画面的空间节奏感。我们今天向梵•高所学习的不光是在颜色、笔触上的运用,更多的是他根据自己的主观感受把复杂的事物用不一样的线条表现出来,把画面当成自己心灵的一面镜子,照射出自己的感受。

三、线条在情感上的表达

梵•高的绘画强有力地表现个人主观精神,同样体现在他的素描风景当中。他最先发现断枝残茬,任意截取繁杂的灌木篱和广阔的庄稼地之美。他从星空、果树园等等环境选取主题描绘的自然景色,就像表现人一样深含画家自身的情感。梵•高的艺术,正如他的性格一样,是一种热情的表现,成熟时期的作品,画面上布满着长条状的线条和笔触,把自然界的物体形象画得像翻腾的波涛、闪动的火焰。最后几年的名作《向日葵》用线条的游动来表达自己的心灵情感,可以看作是他整个人格的象征。线条具有表现力,每个成熟的艺术家其线条必然具有鲜明的特色,这与画家本人的性格特点是相吻合的。阿尔地区,灼热的阳光照射大地,使人热汗淋漓、头晕目眩。但对于梵•高来说太得劲了,他就是爱在烈日下折腾,拼命作画。在他那里印象派那种分析色彩的方法不再适用了,他使用的色彩更加主观或“大胆”,他那种小“长条”的笔触,运用得更加得心应手,仿佛不光是描写大自然的笔触而是无数表现心中汹涌热情的音符。于是,田野、房舍、丛林、道路、行人、花花草草,一切事物都在他的画面上翻腾、旋转。金光灿烂的向日葵大如车轮,浓碧的丝柏直矗云霄,这一切仿佛只在天国中才能出现。

还有带阔边草帽的老农,以及小咖啡厅中用黄色线条排列整齐的昏黄灯光,卧室中铺着大红棉被的板床,却又透露着人间的温情,梵•高在最后两个月中所画的《麦田和群鸦》,画面中线条排列紧张,天空显得灰沉沉,金黄的麦穗显得憔悴,一群乌鸦正从地面飞起,仿佛听得见一阵不吉利的鸣叫,悲壮而急促的交响乐发出最后几个音响,猛烈喷射的岩浆爆出最后一个火花……线生活在画家的作品当中,所以线条在绘画中的地位是十分重要的。在中西绘画中,虽然存在着对线条的认识和运用的不同,但各自都按着自身的规律向前发展,丰富和完善着绘画的表现语言。线条是最基本最原始的绘画语言,也是最高级的绘画语言。梵•高永远活在矛盾的中心,尊重自然同时又与之对抗,生活激情又求助于冷静的分析,表现自我过程中追求高于自身的东西,真诚地展示了人类心灵的艺术成就,是我们后人在学习素描时可以借鉴的宝贵经验,而更吸引我们的恰恰是那种线条的魅力。

语言论文 篇三

公民享有言论自由的权利,但它有一定的底线,当越过那个底线,便可能引发一系列恶性事件。

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发表自己内心想法的途径多种多样,各种贴吧,论坛齐上阵。但人们渐渐开始不顾及那条底线,想说什么说什么,各种言语遍布网络空间。所谓“人言可畏”,一大波言语的侵袭,引发一场场“血案”。前段时间传遍网络的乔任梁自杀事件将“网络暴力”展现的淋漓尽致,各种言语键盘鼠标呈现在人们面前,有人伤心,有人惋惜,有人却是借机进行各种言语攻击,连当事人的亲朋好友也不放过,让她们在伤心之余红遍网络,拉到众人眼前时刻关注着,寻到机会便出来吐槽一番。当然也有人对这种做法持反对态度,站出来“主持公道”,于是两种意见,两拨人开始在虚拟的平台搭建辩论台,进行一场激烈的辩论,各种言语在有形和无形中伤害着他人。

“人言可畏”的同时,“祸从口出”也让不少人栽了跟头。如同乔任梁事件,天台事件也将“祸从口出”四个字展现的淋漓尽致。几个简单到不能再简单的字,拼凑到一起却触犯了法律,遭到拘留。这样的事虽然时不时的发生,但人们依然无动于衷,依然管不住自己的脑子,想说什么说什么。这种损人不利己的行为,可能在不知不觉见触犯法律。

人们常说“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很多人也是这么做的,他们在网上对某事件大肆宣扬自己内心的想法,说着当事人如何如何,却从不曾换位思考,当你身临其境,当你是那位当事人时,你还会这么想吗?许多人喜欢八卦娱乐明星,粉丝们宣传自己的偶像多么多么好,黑粉们则编辑各种文章宣传那人素质如何差等等各方面的缺点,有些甚至严重到虚构诋毁,恶意中伤他人了。人们可以用言论表达自己的观点,但制造谣言,编纂虚假内容污蔑他人的方法已经对言语形成了一种侮辱。

语言是人们用来沟通的途径,人们可以在虚拟的网络空间向他人分享喜怒哀乐,但网络不是人们发泄的平台,在上面谩骂或者诋毁他人的言语让网络环境变得乌烟瘴气。语言是纯粹的,一个个字组合成一句优美的话,人们应该善待它,将它融入良好的环境中,实现它的价值。

语言论文 篇四

在山水画地域性艺术语言表达形式中,线条造型是和笔墨造型同样重要的,其在技巧与力道的控制上也和笔墨造型基本相同。在山水画的创作中讲究“入木三分”,也就是说画家在进行创作的时候要控制好线的功力、用笔的速度和恰当的用力所产生的效果,这样才能达到较好的创作效果。我们从山水画的线条造型中不但能感受到山水画的气质,同时也能感受到画家个人素质与修养,因此在线条造型上应该表现出有筋有骨、有血有肉的具有生命力的形象。中国山水画的线条造型要准确而肯定,因此我们在对山水画的成就品评上素有“笔画见高低”之说。

二、基于文化视角中的中国山水画的地域性艺术语言

山水画文化源远流长,是中华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瑰宝。山水画文化中蕴含着集体性并在特定习俗情境展演,能够体现出不同地区的文化事象,因此将中国山水画的地域性艺术语言表达形式研究纳入文化研究领域是十分必要的。因此本文在研究人参文化词汇过程中,从“文化生活说”、“文化传承论”以及“文化语境论”这三个方面来对中国山水画的地域性艺术语言表达形式的特征、形态以及意义进行分析,通过文化视角下的研究,可以进一步挖掘出中国山水画的地域性艺术语言表达形式的内在本质,为将中国山水画文化推向世界做出自己的贡献。

(一)“文化生活说”中中国山水画的地域性艺术语言特征文化生活是劳动人民将自己的生活投入到文化方式而形成的文化活动,文化活动是研究文化生活的重要研究方法。“文化生活说”是各种文化的基本表现,也是体现文化特征最基本的生活活动。中国山水画文化作为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研究中重点强调文化生活过程性、继承性和集体模式性,这也是中国山水画文化的核心,也是中国山水画的地域性艺术语言具有的多样性、传承性、适应性以及持续性等特征,具体体现在以下两个个方面:(1)地方的特色性。不同地区独特的自然环境以及人文环境对于该地区的山水画地域性艺术语言的形成起到重要影响,也是中国山水画的地域性艺术语言的根基所在。通过一代又一代文化传承者不断对其进行书写和建构,使得中国山水画的地域性艺术语言具有浓郁的地方特征以及历史文化特征。中国山水画的地域性艺术语言已经作为地区的生活文化体系,融入到当地人的精神生活中去,具有浓郁的地方文化特征。(2)主体的生活性。作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重要组成部分的中国山水画文化,是经过一代又一代文化主体行为和心灵的创造传承,能够在现实生活中起到影响的文化事项。通过以主体的生活型的视角,研究文化特征主要表现在地方关于人参的故事、传说以及人们各项活动,将当地民众群体日常的婚丧嫁娶、日常起居以及风土人情等内容在中国山水画中展现出来,经过不断升华,演变为中国山水画的地域性艺术语言有的文化含义,进而将中国山水画的地域性艺术语言中精华的部分用语言艺术来进行描述和传承。

(二)“文化传承论”中中国山水画的地域性艺术语言特征传承性是中国山水画文化最基本的特征,也是中国山水画的地域性艺术语言文化发展至今的原因。文化传承,不仅仅是通过口耳相传或者是文字记录来传递、传接人参文化的文化内容,更重要的是传承本身就形成了一种文化,是一种“传递”的文化,是中国山水画的地域性艺术语言不断演变的文化。中国山水画的地域性艺术语言文化传承是通过传承地方、传承链、传承载体、传承方式以及传承内容等因素构成,这一完整的传承体系是中国山水画的地域性艺术语言得到不断传承以及演变的根本原因。从“文化传承论”的视角,中国山水画的地域性艺术语言表达形式呈现出动态、具有很强生命力的传承形态,通过以下三个方面体现出来:(1)传承方式的多样性。在中国山水画的地域性艺术语言不断传承的过程中,通过多种多样的传递方式来进行传递,其中包括诗歌唱诵以及音乐表演,戏剧、舞台剧等肢体行为表演,书籍文字记载以及观念意识传承。这些传递方式丰富了文化传承的途径,是人类的生理身体和精神意识等反应的核心。(2)传承过程中的流动性。人参文化词汇兼具传统的深厚和现实的活力。在传承过程中,不断吸收其他文化精髓和新旧融合而实现中国山水画的地域性艺术语言文化亘古长青。(3)传递机制上的和谐性。非物质文化在文化传承过程中具有传递机制上的和谐性。中国山水画的地域性艺术语言传递机制上也注重非物质文化遗产和物质文化遗产在形成关系以及运转机制上的和谐型。

(三)“文化语境论”中中国山水画的地域性艺术语言的文本意义“文化语境论”是将整个中国山水画的地域性艺术语言文化放在整个文化系统中进行研究,主张在具体的文化和社会背景下来对中国山水画的地域性艺术语言进行描述、解释和理解,主要分为以下两点:(1)中国山水画的地域性艺术语言具有具体的针对性,而不是针对某个地区所有的文化传统以及文化。对于中国山水画的地域性艺术语言进行解读,要考虑到特定的历史背景、社会背景以及接受群体不同所带来的文化理解差异。(2)中国山水画的地域性艺术语言本身表达具有习俗性,它是通过民众的生活实践以及生活习惯方面所形成的,其内在本质是民众的习俗化在传承过程中的传达,在表达方式上,或以悄然变化的方式,或以公开化的宣讲方式来进行传递。

三、结语

通过文化视角来对中国山水画的地域性艺术语言进行研究,要将艺术语言的表达形式研究放在重要的位置,这样才能让中国山水画的地域性艺术语言研究更加贴近人们的生活。将中国山水画的地域性艺术语言文化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纳入到文化保护中去,进而将这一文化遗产在现代生活中赋予新的含义,才能在文化研究和实践中最大限度地尊重中国山水画的地域性艺术语言文化,提高文化多样性。进而在由此展开的多元文化交流活动中,通过与其他文化交流借鉴其他文化中的精华,获得难得的中国山水画的地域性艺术语言文化发展机遇。

语言论文 篇五

在电影艺术中,语言承载了在文学文本中所没有肩负的过多使命,体现在:一方面电影语言需要完成自身无论在文学文本还是电影剧本中的作用,另一方面,也是最为重要的,电影语言需要有效地弥补文学文本中细致描摹的缺失,需要最大限度地挖掘其自身的潜在能力和效能。电影需要在极短的有效时间内展现剧本的内容和情节,就需要电影语言有着极大的表现力和感染力,能够在电影开始的短暂时间内吸引读者,让读者尽快跟着电影的节奏,适应本部电影的叙事方式。著名传播学家尼尔波兹曼曾经有过经典的“波兹曼诅咒”,他认为随着影像产品的大面积普及和“读图时代”的全方位来临,人们会因为在影像的刺激下减少对文本的阅读,而影像给人的仅仅是直观的形象,不需要观众进行头脑的思考和个体化重构,波兹曼认为长此以往人类会丧失头脑思考的能力,人的自身潜力会极大地降低。电影在有限的时间内,面对形形的观众要取得预期的效果,并希望观众产生强烈的共鸣甚至回味无穷,就更需要倚仗于电影中的艺术语言。电影改编过程中的艺术语言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承载的责任也异常的艰巨和繁重。在《了不起的盖茨比》这部文学作品的电影改编过程中,艺术语言就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使整部电影成为了经典之作。在《了不起的盖茨比》的原著中,我们会看到大量的景物描写和人物内心独白,特别是尼克的内心刻画更是入木三分,而要将这一切纳入到两个小时的电影中,则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而电影《了不起的盖茨比》却成功地完成了这个艰巨的改编任务,其成功的不二之法就是倚重电影中的艺术语言。在电影伊始,我们看到尼克出现在荧幕上,随着轻缓的音乐,尼克那犹豫、彷徨的内心独白悄然开始,我们注意到尼克仅用了不到五分钟的时间就通过语言向观众传达出重要的情节信息和作品的思想倾向。首先,尼克的独白本身具有强烈的感染力,这种感染力来源于其内容的平实和浅白,但是,平实和浅白并不能实现电影思想倾向的传达和情节的有效推进,因此,在尼克完成自我介绍后,电影中的语音出现变化,改为对自身迷惘的表述,而且在表述过程中画面连续推进一系列现代灯红酒绿的场景,这种表现方式极大地满足了观众的心理期待,使观众不仅在短时间内收获大量的影片信息,而且在不知不觉间确立了影片的感情基调,将尼克那种青年特有的迷惘与忧愁、郁闷与哀伤刻画得活灵活现,同时,透过尼克的语言,观众还得到一些关于影片神秘主人公盖茨比的部分模糊信息,这样不仅使接下来引出盖茨比不显得生硬与突兀,更有效地增加了盖茨比这个主人公的神秘性,最大限度地激发了观众的心理期待,观众在不知不觉间被带入影片预设的情节中。而所有这一切效果的实现,都可以归功于电影改编过程中艺术语言的合理运用。

二、语言转型压力的加深

有一点我们不得不承认,文学文本语言为了其自身艺术性的需要,往往与日常的口语有着诸多不同。这些不同主要表现在文学文本语言往往更加生动,更加形象,而且在极端的情况和需要下有时作家会采取阻拒性的文学语言。这种文学文本语言在其文本阅读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有效地实现了作家创作意图的表达。但是,在将这些文学文本作品进行电影改编的过程中,电影语言就面临着一系列的转型问题和压力。首先,电影艺术是一种大众艺术(虽然也有先锋电影的诸多尝试),需要广泛观众的普遍接受,特别是当下电影商业化运营模式无法在短时期内彻底改变,电影语言就必须对传统的文学文本语言进行合理化的改造,使其适应电影的运营模式和观众需求,如果一味保持原型,不仅严重影响电影的预期效果,更不能使观众真正收获电影原著的精神内涵。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在电影的改编过程中,就极大地需要对电影原著文学文本语言的改造,使其适应电影的运营模式。具体来说,为了使电影的内容完全涵盖观众的接受范围,电影语言就必须要通俗易懂,不能之乎者也,否则就会使人不易接受,但是,这并不意味着电影语言越通俗越好,并不是越通俗越有收视率,这里讨论的重点是电影改编过程中的语言问题,电影语言应该在不影响观众接受的基础上通俗,但是不能为了这一单一需求而使原著中经典的对白失去意蕴,其中的度需要在改编过程中有机地把握。

其次,众所周知,出于电影在时间的极度有限性中展现大量的情节,电影语言就需要具有极强的表现力。观众在电影伊始一般关注电影的时代背景、社会环境等必备因素,这些关系着观众能否被电影吸引,能否继续观看下去,而上述因素又不能完全借助于电影的慢镜头,因此,电影语言在这个过程中就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电影语言需要在人物的简单对比中通过几个标准性的话语在极短的时间内交代上述必备因素,以便电影情节的有序展开,有条件的情况下要尽最大可能地调动观众的积极性,使其参与到电影情节的发展构想过程中,这样的电影语言才是真正意义科学合理的电影语言,而在电影改编的过程中,语言的转型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我们继续以电影《了不起的盖茨比》为例,在原著中,作品交代了时间背景,特别是尼克在灯红酒绿世界中的心路历程,而在电影中,出于电影时间的限制,电影无法如此详细地交代这些预备情节,但是又不能将这些预备情节彻底地放弃。因为一旦彻底放弃,不仅严重影响了电影的整体艺术价值,更使情节的展开显得突兀不自然。在这种情况下,电影语言就面临着严峻的考验,需要其发挥重要作用。在电影《了不起的盖茨比》中,上述预备因素的交代基本上是通过人物的对话,在不知不觉中完成的,而观众的接受也是在这种微风细雨中实现的。具体来说,电影《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的人物关系并不复杂,时代背景也并不久远,但是如果单纯地依靠旁白的介绍,不仅大大地占据了电影的时间,而且很容易使读者产生厌倦的情绪。而在电影《了不起的盖茨比》中,我们不难发现,无论是人物关系还是社会背景,亦或是人物微妙的情感变化都是通过人物的对话展开的,特别是很多情节都是在人物一出场的对话中进行了交代。一个新人物的出场必然带来观众的兴趣,而信息性强的对话正是在此时有效地展开,观众在其精神最为集中时便不知不觉间把握了电影《了不起的盖茨比》的大致情节,这正是这部电影的出奇制胜之处。

三、经典对白需求的迫切

一部优秀的电影,必不可少经典的对白,经典的对白不仅可以极大地升华电影的中心,更可以给观众久远的回味,使电影成为不被忘却的经典之作。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在电影的改编过程中,就需要对原著的经典话语进行有机的整合,在合适的场景中将其有效地带入到电影中,使其成为经典对白,全面地提升电影的艺术价值。在电影《了不起的盖茨比》的改编中,将经典的对白发挥到了极致,给日后的电影改编留下了经典的范例。

语言论文范文 篇六

语言是人类社会作为思维工具和交际工具来使用的一种意义结合的符合系统,是作者用来表现思想感情的材料和工具。所以,作为毕业论文形式方面的构成因素之一的语言是毕业论文赖以探讨或解决本学科某一基本问题的唯一工具。正如马克思所说的:“语言是思想的直接现实。”毕业论文写作尽管需要具备选题、取材、构思、技巧等多方面的能力,但这一切都必须也只能通过语言来体现,来完成。语言表达的水平直接影响论文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只有了解语言的特点,并且有比较丰富的语言储备,才能写好毕业论文。语言的表达效果,直接关系着论文的质量。因此,过好语言关,也是写好毕业论文的重要一环。

二、语言表达的基本要求

各类文章尽管文体不同,各具特点,但对语言表达的基本要求是共同的,这就是准确、简练、生动。毕业论文的语言表达同样要求做到简捷、明快、形象、生动、PB确、科学。

(一)语言要准确、科学

撰写毕业论文首先要求语言准确。准确就是要符合客观实际情况,做到没有差错。“准确”是从总体上要求语言讲求科学性和逻辑性,能准确地表达论文的内容和思想感情。论文中用词和造句必须恰如其分地反映事物的本来面貌,并能如实、砧切地表达作者的意图和思想感情。因此,要使语言准确无误必须做到如下几个方面;

1.用词要做到准确、无误,合乎事实。

词是语言的建筑材料,毕业论文的语言质量如何,与选词的准确程度关系极大。用词准确了,语言所表达的意思才能准确。

用词准确的主要途径有两个:

第一,要注意辨析词义,要仔细区别近义、同义词在含义上和用法上的细微差别。

我们在毕业论文的写作过程中,必须认真推敲每一个词,并在反复精选的基础上,使用最恰当的词语。汉语中的近义词、同义词很多,有些近义词粗看起来,意思区别不大,但若仔细地分析,就会发现含义完全不同。例如:

“才干”、“才华”、“才能”这三个词含义相近,却又有细微差别,它们都表示有较高的能力,但侧重点不同;“才干”着重指办事能力,“才华”着重指表现于外的才智和能力,“才能”不仅用于重要的实践活动,还用于思维活动。

第二,要注意区别词语的感情色彩,在选词、用词上注意掌握“分寸感”。

在汉语词汇中,除了很大一部分“中性词”以外,还有一些词语是能通过其特定的含义体现出鲜明、精妙的感情色彩的。例如:“他终于死了,享年十二”,“享年”是敬词,通常用于晚辈对长辈,这个词用在这里读来使人感到别扭。成年人—写小孩,是不该用这个词的。

要区别词语的感情色彩,首先要区别词的褒贬色彩。比如:“坚定”、“顽强”是褒义词,“固执”、“顽固”是贬义词。其次要分清语意的轻重。比如:“责备”、“责怪”、“指责”、“斥责”这几个词的语意,一个比一个重,使用的时候就要注意区分。

当然,汉语词汇极其丰富,要想从这浩瀚的词汇海洋中,选取唯一的、完善的词语来准确地叙事、言物、表情、达意,是一项十分艰苦的劳动。我们在写毕业论文的过程中,在没有搞清词义之前,绝不能轻易落笔,力求做到对每一个词都来一番推敲,以保证贴切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准确地再现事物的原貌。

2.造句要合乎语法规则。

论文的语言最基本的就是遣词造句的问题。如果造句能够文从字顺各司其职,那么论文的语言就达到最起码的要求了。句子结构是不是正确,取决于事理说得对不对,合不合语法规则,用词不当、词序不妥、句子成分残缺、语言不合逻辑,就会使意思含糊不清。所以造句时要注意:

第一,句子成分要完整。

构成一个句子最基本的成分是主语、谓语和宾语。在比较复杂的句子里,还有宾语、补语和状语等连带成分和附加成分。在一般情况下,句子成分,特别主干部分是不能随意省掉的。如果省掉了不该省略的成分,句子就残缺不全,意思就不能表达清楚。例如:“我利用职权为自己建造庭院住宅,都是从教育卫生经费上卡下来的”,这里省略了主语“钱”。“大家认真讨论了今年的工作和学习”,这里缺少宾语“计划”。所以造句是一定要使基本成分完整,附加成分有条理。

第二,词语要搭配得当,词序要有条理。

在句子中,词与词的互相搭配以及词序的安排都是有条件的,否则就会犯搭配不当和不合语法规则的错误。例:“他的学习态度一向认真努力,可以说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学习态度”与“努力”搭配不当,要改为“踏实”。“学习态度”是“学习的榜样”也是搭配不当的。

第三,事理要合乎规则

有些句子,从语法形式上看,成分不缺,搭配也当,但仍不准确。原因是反映的事理不合逻辑,不合思维规则。例:“小陈的父亲长得很像小陈。”这是主客倒置,不合逻辑。再如:“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初期,所有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都处于崩溃的边缘,而美国却由于发了战争的横财,经济获得了巨大的发展。”这句显然不合事理。既然“所有资本主义国家都处于经济崩溃边缘”,为什么却又说作为资本主义国家的美国,经济却又得到了巨大的发展呢?

关联词语要扣紧,毕业论文属于议论文,关联词很多。如,因为……所以3要么……要么……;不但……而且,等等。关联词用得好,可以使文章严密紧凑,准确有力。

(二)语言要简捷明快。

简捷就是造句干净利落。用语“贵乎精要”,以最简洁的语言表达尽可能丰富的内容,做到“文约而事丰,言简而意赅”。语言要想简捷就必须做到:

1.思想明确,深刻认识事物的本质。

有些毕业论文语言不精,常常是作者对内容理解不深所致,并不完全是技巧问题。所以,要提高语言的精练度,必须首先锻炼思想,培养自己的认识能力,善于分析,抓住问题的症结,这样,写出的文字,才能以一当十,简洁凝练。唐代刘知几在《史通·叙事》一文中谈到“盖作者言虽简略,理皆要害,故能疏而不遗,俭而无阙。譬如用奇兵者,持一当百,能全克敌之功也”。因此,按照简练的原则,我们在写毕业论文时,必须开门见山,在论文开头就鲜明地提出自己的观点,不必拐弯抹角,先讲一大堆废话。论文的结尾也应适可而止,果断利落。

2.提取最精粹的词语。

写作的艺术就是提炼的艺术,若要使语言简练,最要紧的是尽量节约用字。少用字,同时还要把意思表达完善,就必须在写作时注意选择提取那些经过干锤百炼的最精粹的词语。这个提炼工作,一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第一,节约用字。能少说一句话就少说一句,能少用一个字就少用一个。同样的内容,用很少的文字就可以表达出来,不仅节约用字,使语言更加简练,而且还会使文章避免平铺直叙,富有艺术魅力。例如,“资本主义国家商品的价格上涨得十分迅速”,就可以用“物价飞涨”来概括。

第二,删繁就简。把一切与表达主题不太相干的多余部分删去,特别是那些不必要的重复和解释。例如,“我每次读了《邓小平文选》以后,总不免要动手动笔写自己的心得、感受”,就可以用“每次读《邓小平文选》,我总要写心得”代替。再如,“社会主义国家要保持物价稳定,不能随意提高物价,也不能乱涨价。”这里“随意提高物价”和“乱涨价”是同一个意思,结果是同一个意思前后重复地说了两遍。另外,论文要达到语言简练,就不必在那些已被人们熟知的事实或事件上过分展开。例如:我们在论述“只有按照经济规律办事,我国经济才能得到发展”这个论题时,往往要从正反两个方面加以论述。但是由于我们是要论述“按照经济规律办事,我国经济才能得到发展。”因此,我们应该把重点放在分析50年代前期、中期注意了按经济规律办事,经济得到了稳步的发展360年代前期我们注意了按经济规律办事,经济得到了很快的恢复和发展,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又采取了一系列符合实际情况的政策和措施,经济又开始恢复并健康发展上。对于“大跃进”及“文化大革命时期”由于不按客观规律办事,甚至违背客观规律,经济建设受到严重挫折可以赂写,不必做过多介绍。只有这样才能做到观点鲜明、分析深刻、紧扣主题,避免枉费笔墨。

总之,我们这里强调语言要精练,是以能否清楚地表达思想为准。毕业论文该长则长,该短则短。从实际出发,在准确、全面、深刻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见解的基础上,力争做到语言简练。

(三)语言要生动形象

毕业论文在具备观点正确、鲜明,语言准确、简练的前提下,还要力求做到语言生动,让人读起来不枯燥乏味。“我们的最好的思想、最深厚的感情,只能被最美妙的语言表达出来。若是表达不出,谁能知道那思想与感情是怎样的好呢7”(老舍《关于文学的语言问题》)。可见要把论文写好,光语言准确、简练还不够,还要生动感人。

那么,究竟怎样才能够使毕业论文生动形象呢?

1.要使用形象化的语言。

学术论文的特点之一,是语言的抽象性。但是任何抽象的概念都来自具体的事实。如果我们在写作时,能把理论的概括同形象的描述恰当地结合起来,就会有助于深刻地揭示事物的本质,并使理论易于为人们理解和接受。例如,毛泽东同志在写“党八股”的罪状(之五)时,竞直接用“甲乙丙丁,开中药铺”来形象概括;写党内团结和同志间互助的必要性,则用“荷花虽好,还要绿叶扶持”等生动语言来形象说明,把深刻的道理写得明晓易懂,生动活泼。

2.用词要新。

我们在用词时,应当刻求新意,努力使语言新鲜、生动些。如果人云亦云,拾人牙慧,总是在老套子里打转,语言就不会生动。要不断挖掘和发现语词中新的含义、新的用法,即不断发现事物的新意,并给这些事物以最准确、贴切、新鲜的表现。例如:著名作家王蒙写“事实”;“事实就是宇宙,就像地球、华山、黄河、水、土、氢、氧、钛、铀一样,既不像想象的那样温柔,也不像想象的那么冷酷。”这一连串的比喻就比“铁一般的事实不容置辩”一类句子新鲜有趣得多。

3.要使用多样化的语言。

毕业论文的选词和造句,都要有适当的变化,切忌反复使用,这也是语言生动的一个重要条件。若能按照主题的需要把叙述、议论、设问、比喻、举例、解释等交叉起来使用,相错成文,这样,文章就会显得变化多,读起来有兴味。例如:毛泽东的《质问国民党》一文,语言活泼多变,生动引人,值得我们学习。“假如你们既没有什么对付日本久的‘蒙汁药’、‘定身法’,又没有和日本人订立默契,那就让我们正式告诉你们吧:你们不应该打边区,你们不可以打边区,‘鹬蚌相持,渔人得利’,‘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这两个故事,是有道理的。你们应该和我们一道去把日本占领的地方统一起来,把鬼子赶出去才是正经,何必急急忙忙地要来‘统一’这块巴掌大的地区呢?大好河山,沦于敌手,你们不急,你们不忙,而却急于进攻边区,忙于打倒共产党,可痛也夫,可耻也夫!”这里运用多变的语言,不仅庄谐并作,语态潇洒,而且雅俗结合,内容丰富,文章生动有趣。

语言论文范文 篇七

论文标题:

1.2012-2013年中国的日语语言学研究

2.现代日语语言学

3.南京大学日语语言文学研究生

4.2014年中国日语语言学研究综述

5.学习日语语言学的意义与收获

6.西方结构主义语言学对日语语言学发展的影响

7.《日语语言学》述评

8.日语语言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

9.新时期我国高校日语人才培养研究《日语语言学与日语教育》

10.日语专业高年级《日语语言学概论》课CDIO工程教育模式教学新尝试

11.从原型理论看日语语言学术语“外来语”外延的模糊性

12.关于日语语言学教育——结合音像资料的教学尝试

13.日语语言学家刘耀武教授

14.高校日语语言学课程中的支架教学法探究

15.全方位、多层次视角下的日语语言研究《日语语言学应用研究》

16.日语语言学举隅文化

17.日语语言学与日语教育

18.日语语言学论文

19.博士(日语语言学)毕业后的去路工作

20.浅谈日语语言学术语翻译标准化问题理论与实践

21.学习日语语言学的意义与收获

22.支架式教学法在高校日语语言学课程中的应用

23.日语专业高年级《日语语言学概论》课

24.日本语言文化背景对日语语言学习的影响

25.现代日语语言学概论

26.2016年考研院校推荐:日语语言学

27.日语专业高年级《日语语言学概论》课

28.日语语言学研究计划

29.日语语言学概论期末报告

30.日语语言学前沿丛书:认知语言学入门

31.2007年日语语言学研究现状与动向

32.《日语语言学》课程教学大纲

33.现代日语语言学前沿

34.研究日语外来语的特点,日语语言学论文

35.日语语言学期末试卷

36.理论与应用(日语语言学研究入门)/考研必读系列

37.日语语言学丛书/会话分析

38.浅谈日语语言学毕业论文_日语语言学研究毕业论文

39.日语语言学与日语教育

40.日语语言学历年真题中文版

41.日语语言学中瞬间动词的语义分析

42.学习日语语言学的意义与收获

43.探讨日语语言学术语翻译标准化的实际应用和影响分析

44.日语语言学术语翻译标准化问题理论与实践

45.日语语言学复习题

46.日语语言学应用研究

47.日语语言学和日语教育-研究与实践

48.日语语言学和日语教育-研究与实践(二)

49.日语语言学研究计划

50.现代日语语言学丛书:文化语言学

51.普通高等教育十五部级规划教材:日语语言学

52.日语语言学课堂重点题型

53.现代日语语言学前沿

54.东北大学日语语言文学专业介绍

55.广外日语本科 日语语言学

56.日本の若者の言葉について,日语语言学论文

57.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日语语言文学专业

58.新日本语学入门:考察语言的结构

59.深圳大学2015年考研大纲(日语语言学、日本文学)

60.日语语言学考研调剂

61.日语语言学第十一章言语情报処理

62.日语语言国情学初探

63.日语语言学毕业论文答辩一般会问什么问题

64.日语语言学:惯用语的构成形式

65.语法作用及使用特征,日语语言学论文

66.日语语言文学

67.现代日语语言学前沿

68.18考研咨询帖日语语言文学考研

69.日语语言学考点归纳

70.日语语言学入门教案

71.日语语言学讲义

72.从原型理论看日语语言学术语“外来语”外延的模糊性

73.南师大日语语言学考研真题

74.日语语言学应用研究

75.语言学中的科学方法论

76.日语语言学硕士论文精彩:《分析日语语言"沉默"文化的特点》

77.北外日研中心日语语言文学专业研究生学习主干课程描述

78.日语语言学前沿丛书:日语敬语新说

79.现代日语语言学前沿

80.2008年日语语言学研究动态

81.2012年深圳大学日语语言学、日本文学考试大纲

82.江西师范大学日语语言文学专业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83.深圳大学日语语言文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84.上海海事大学日语语言文学专业在职研究生培养方案

85.言外的语言学:日语语用学

86.南京大学日语语言文学考研参考书目

87.日语语言文学硕士点专业介绍及导师简介

88.2015云南大学050205日语语言文学考研专业目录及考试科目

89.大连理工大学2014年考研日语语言文学研究方向

90.北京外国语大学日语语言文学

91.adobe日语语言包

92.华中师范大学日语语言文学

93.华中师范大学考研日语语言文学好吗

94.笹川杯全国高校日语语言文化知识大赛

95.2014年笹川杯全国高校日语语言文化知识大赛

96.日语语言文学在职研究生

97.日语语言文学专业商务日语方向在职研究生课程进修班

98.浙江工商大学日语语言文学

最新范文

经典美文及赏析【优秀5篇】11-16

法医论文(最新4篇)11-16

幼儿园音乐教学论文(精选8篇)11-16

现代儿童诗歌(精选13首(最新9篇)11-16

养老护理员培训精选3篇11-16

推广普通话主题黑板报内容精选5篇11-16

环境描写的作用及例子【5篇】11-16

考核标准(通用4篇)11-16

激情六月的优美句子(经典5篇)11-16

描写桃花的古诗二十五首精选2篇11-16

149 254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