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点点评 景点点评范文优秀4篇

2023-11-11 12:24:25

帅气的书包范文网小编为您分享了景点点评范文优秀4篇,希望能够对您的写作有一点启发。

景点点评 篇一

去年,我跟爸爸去黄山,刚走进大门,就有一股绿意扑眼而来,一眼望不到头的全是翠绿的竹子。我们走进竹林,往地面一看,许多幅绿色的画便出现在眼前。细细打量,这才知道,全是青苔。原来,这儿竹子太密了,阳光照不进来,天长日久,地面上便长出了绿意葱茏的青苔,形成了形态各异的风景画。

我们继续前行,往右一拐,一条美丽的溪流出现在眼前。乍一看去,溪水是绿的,水中的石头是绿的,甚至连在水里游走的鱼儿都是绿的。看,溪水中那些石头大小不一、千奇百怪,溪里的石板鱼自由自在游来游去,还有些石板鱼在石头缝里嬉戏着,逗人极了。两边山上的翠竹将这条溪流印得愈发的绿。

我们沿着翡翠般的溪流一直往前走,拐了四道弯,便可见到路旁的一块巨大的石头上面刻着“五彩缤纷”四个大字。再看看溪水中,有数不尽的五彩石,近看是彩色的,可走远了,又变成了绿色。我在水里捡了些石子,要带回家做纪念。

“雯娟,走吧!前面还有更美的呢!”我跟着爸爸走到一个绿色的水潭边,那水清可见底,阳光一照,直逼人的眼。可里面就是没有鱼。爸爸告诉我,水清折鱼,我会意地点点头。水太清了,鱼儿们没了遮掩,怎么敢在里面活动呢?

突然,天又下起了大雨,我们在亭子里躲雨时,发现这儿的雨都是淡绿色的了。

我问爸爸,这是什么地方,爸爸说,这就是翡翠谷。难怪这里的一切都是绿的。

【师生点评】

叶老师:习作中的“扑”字用得很妙,不光点明了我们对满眼“绿意”的诧异,更道出了文章的重点――“绿”。此外,小作者用“形态各异的风景画”比喻竹林里的青苔,既诗意盎然,又突出了刚进翡翠谷所感受的勃勃生机。

小眼镜:文章按移步换景的顺序,依次为我们介绍了翡翠谷的美丽景色,且愈往里走,景致愈佳,颇有“曲径通幽”之妙。写景就得这样,按一定的顺序依次去写,一路写来。遇到精致的景点,多看看、多写写,这样才能让笔下的美景主次分明。

景点点评 篇二

那夜恨声迭迭,辗转反侧。岂能以此面目愧对青春?

自从那以后,我便忙得不亦乐乎。结果却是今日揽镜“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明日又“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真正筋疲力尽,憔悴了一颗女儿心。

都说十五、六岁的女孩快乐无比,无忧无虑,浪漫而美好,而我却愁上心头。忌食油腻食物,我不得不咽着清水白菜,天天把“省”出的油,顺水推舟送与他人。

每天晚上我都手忙脚乱地涂药。脸上的“风景点”仍是层出不穷,好似那“雨后春笋”。对着镜子,终日凝眸。凝眸处却又添一块新愁。

一天中午,我偶尔打开电视,欣闻“治痘新疗法”――用醋蒸(将醋煮沸,舀入盆中,把脸置于醋面之上,蒸5分钟,每周两次,痘必除)。此时的我心中又燃起了希望之火。立即行动,我试着做,那滋味真难受啊!没法子,忍着吧。5分钟后,感觉――快熟了!第二天清早,坐在床上看镜子中的我,依然是一座“花园”,可把我气瘫了。

自此以后,我再没有对我的“花园”作修理,只是每天用温水多洗几次脸。嘿,怪了!“花园”居然少了些“风景”,自我感觉良好,充满信心。

目前,我只有一个愿望,只要青春不要痘。我要找回我为你――“痘痘”而失去的时间。

[语言点评]

语言好,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幽默诙谐,极富情趣。这一点,只要把习作读一遍就知道,无须多说。其二,所用词语充满感彩。像“气急败坏”“恨声迭迭”“筋疲力尽”“充满信心”之类的词语,触目皆是。这些词极其生动形象地刻画了人物的心情。细加品味,又凸现了其幽默诙谐。其三,大量引用诗句,巧用比喻,记叙、议论、说明相结合也是习作语言好的靓点。

[选材点评]

剪裁好。指的是材料详略得当。习作详写“我”在治痘过程中的“醋蒸法”,略写了自己冲进洗手间“清洗法”。作者精选了在治痘过程中的五六种方法,文字不多,却极具典型,不是亲身经历的人,是很难“虚构”出来的,读来既真实,又亲切,令人忍俊不禁。

景点点评 篇三

一、从点点滴滴做起,评价要具有实效性

课程改革时值今日,每一位有责任感的教师都在寻求较好的评价模式,以便能更好地适合自己所教的学生,结合学生们的年龄特点及个性特征,采用多种评价方式,使学生们得到更好的发展。但是,在具体的教学评价操作中,往往内容繁琐,许多教师流于形式,实效性较差。怎样才能改变这种状态呢?通过几年的教学实践,我觉得应该从课堂上的点点滴滴做起。例如:在每天的课堂教学中,同学们精彩的回答或者热闹的讨论场面以及一些精彩总结或表演都可以累计小红花。激励学生拥有一颗积极进取的心。学生们的优秀作业和每周的日记,定时分组传阅点评,同学们在自评和互评中既看到自己的不足。又从别人身上学到了许多知识。这些都是以学生为主体进行讨论,教师来引导同学们如何点评和操作,及时奖励小红花。累计红花数量,换得小红旗,贴在红旗评比栏中。学生们看到自己的成功就会信心倍增。这样让学生去摆优点,评不足,去争议,去申辩。在评价中,提高自己的认知和表达能力,不仅提高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而且形成健康的人格,实效性也比较强。

还有劳动纪律,卫生检查,以组为单位来配合学校的检查工作,及时奖励,及时点评。良好的行为习惯,使班级得到更多次的流动红旗。这样,学生们的责任感更强,班级的凝聚力更大。班级的管理工作会得心应手,同学们的健康人格也得以形成。

二、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评价倡导民主化

教师应承认学生的差异性,尊重学生的独立性、个体性,与学生建立平等的人际关系。对阅读教学来说,学生有不同的感悟和不同的理解,教师不能用“标准答案”来禁锢学生的思维,应该以参与者、合作者的身份与学生开展具有相互作用的对话,让学生建立信心。

自信心不是凭空建立,它的建立有赖于孩子在实践活动中感受、体验到自身的力量。在语文评论中,充分尊重学生的意见,发扬教学民主,不仅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还树立“我能行”的信心,使他从精神上站起来,从而面对任何压力和挑战。

三、调动多方力量加入,坚持多元化评价

《新课标》指出“实施评价,应注意教师的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与学生间互相评价相结合。”多元评价方式将代替传统的单一评价方式,并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中发生着积极而有效的作用。

在朗读教学时,我常常引导学生:“你觉得哪些内容能打动你?”“你认为他读得怎样?”“好在哪里?”“你给大家读一读?”从而鼓励学生进行自评和互评,在评价中提高评价能力,全面发展素质。在评价他人时,要求学生先说优点、长处,再说缺点,并帮别人指出不足并提出修改意见。在自我评价中,一部分学生自卑心理较重,老师要充分肯定他的优点,使其增加自信。去年,我在教学口语交际《我的家乡》时,组织学生以导游和游客的身份到台前来表演介绍家长的一个景点。学生表演时按收集的资料介绍了天下第一关,顺利地完成了表演,但由于学生初次上台表演,神态不太自然,扮演游客的学生还忍不住露出了笑声。表演完后,我先要求表演的同学进行自评,说一说表演时的感受,演导游的同学说:“太紧张了,原来准备好的词儿想不起来了,索性按着自己的了解去介绍,结果介绍的不够全面”接着又引导学生进行互评,较全面地指出了表演中的成功和不足之处。随后,又有一组同学表演得比较出色。因此,在教学中,在自评的基础上,应该鼓励学生进行相互评价,可以开展同桌互评,小组互评及全班范围内对学生进行评价。让学生形成这样的评价习惯。这样,学生听的能力,说的能力和合作意识都得到真正意义上的发展,学生也真正感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

让学生互评时采用对话、商量的语气,运用鼓励性的语言。并引导学生之间形成互动,对于评价者提出的正确的意见表示感谢,不同意见可以进一步商讨。教师在评价时要客观、公正,多留心观察,实事求是。评价既要肯定学生的成功,又要指出学生的不足以及改进的方向。语言要诚恳、亲切,让学生感受到被人尊重的同时,学会尊重他人。正确的评价具有激励作用,对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具有积极的作用。

四、给学生再次进步的机会,重视延时性评价

延时评价是美国创造学家奥斯本倡导的“智力激励法”的一条原则,是一种激发创造性思维的方法,让学生在自由愉快、畅所欲言的气氛中,自由交换想法与点子,并以此激发其他学生的创意与灵感,产生更多创意的方法,诱发一些可能的思想或解决问题的方法。因此,教师要尽量避免师生间的直接的、生硬的反馈和评价,而应该转化或引发学生之间的讨论和评价。

另外,延时评价还可适用于考试和作业。众所周知,考试和作业是学生学习成果反馈的一种常用方式。由于学生之间存在的差异,考试中自然会有不及格的现象。而作业中也常有学生错误颇多。这部分学生因为考试成绩不及格或作业经常出错而背负着心理压力,因此而失去对学习的兴趣和信心,甚至产生自卑感。所以当学生作业或试卷中错误较多时,为避免学生心理压力过大,应采取暂不评价等级的策略。允许学生弄清错误,将作业改正后再进行评判。让这些学生也能体会得到一个好分数的喜悦,尊重了学生的个性差异,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和学习兴趣,增强了学生的学习自信心。

五、用放大镜来找学生优点,发挥激励性评价

激励性的语言犹如扬帆的劲风,是学生前进的最大动力。激励能激发人的潜能,能使人心智开启,灵感涌动。《课标》中提出:“对学生的日常表现,应以鼓励、表扬等积极的评价为主,采用激励性的评语,尽量从正面加以引导。”所以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我会诚恳地对学生说:“你读得很有感情。”同学们的能力确实有高低之分,面对阅读能力低的孩子,我也会称赞他一句“你读得很正确”“你声音很洪亮”。平等地对待学生,让他们在较多的表扬声中成长,他们会变得更加自信,更加健康。

景点点评 篇四

引言

UGC(User generate content)即用户生产内容,又称为用户贡献内容、用户创造内容等,泛指以任何形式在网络上发表的由用户创造的文字、图片、视频等内容。由于这些评论在UGC网站上的呈现形式更为直观和真实,因此成为了旅游者出游决策的重要参考和借鉴。据最新的艾瑞咨询统计显示:截止到2016年上半年,中国在线旅游用户已达2.64亿,在用户数量上实现突破的同时,网络消费群体也趋向于年轻化、个性化,他们更倾向于在旅游网站中分享自己的旅游攻略,记录自己的旅游心情,上传自己的旅游印象。

近年来随着南太行旅游资源的蓬勃发展,新乡南太行旅游度假区在为当地创造巨大财富的同时,也涌现出了许多问题。南太行旅游形象的推广效果如何,游客真实感知情况如何,也是新形势下做好旅游资源“这盘大菜”、繁盛河南省旅游业的核心内容之一。本文在借鉴国内外研究的基础上,通过网络文本分析法,以在2016年上半年在线旅游市场份额中占取绝对优势的携程、蚂蜂窝和百度旅游网络为载体,对符合条件的89篇游记和217条点评进行分析,为新乡南太行旅游度假区打造具有“国际范儿”的知名旅游目的地提供理论参考。

一、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国外方面,1989年伯纳斯构思出了万维网,使人类第一次感受到互联网的便捷与丰富,自此关于UGC的相关研究也逐渐进入学者们的视野,主要研究的学者有:Surowiecki、Lee、Scerri、George等,其次,Reilly、Crompton、SeyhmusBaloglu、Amaquandoh等利用网络文本分析法对目的地形象展开一系列的学术研究。

国内方面,我国首次将UGC应用于专业研究的是南京理工大学的赵宇翔教授;此外,朱庆华、范哲等也对用户生成内容的特殊内涵做了深入的探讨。虽然关于旅游目的地形象的研究我国起步较晚,但是近些年来专注此研究的学者逐渐增多,在中国知网官方页面中输入“基于网络本文分析法的旅游目的地形象感知研究”,经检索发现,近两年(2015―2016上半年)与旅游目的地形象相关的博硕士论文、期刊、报纸等共计8108篇,其硕士论文共计7258篇。本文选取近5年来的相关文献进行了研究,在这期间做出主要贡献的学者主要有:王晶晶,陈金华(2010)、张高军,李君轶(2011)、郭晶晶(2012)、黄胜男、李芷若(2014)、姜舒雅(2015)等。此外,在2016年已发表的学术论文中,安徽大学的展玉清运用网络文本分析法和旅游凝视理论,利用在线旅游UGC网站,对石家庄的目的地形象进行了研究。

二、数据的搜集与处理

(一)数据的搜集与筛选

本文通过浏览相关旅游官方网站、查阅相关数据统计,最终结合中商情报网、艾瑞咨询网和新浪旅游网等,选定携程、蚂蜂窝和百度旅游作为样本获取的重要来源。通过百度百科对要访问的旅游网站进行查询,并且在搜索到的攻略社区栏目里以 “新乡南太行”作为关键词,进行了游记、点评等文本的搜集,共获得游记652篇,点评946篇,其中游记和点评分别占取了样本总量的1.73%,54.7%,由此可见游客更倾向于通过更为直观的游记、点评等了解目的地信息。

由于获取的文本种类、数量繁多,本文没有选取全部数据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故对txt文本进行处理之前,对相关样本按照筛选原则进行了处理,截止到2016年10月24日,共筛选得到89篇游记,217条点评,将筛选后的文本分别保存至3个文档,共计431780字。

(二)高频特征词的提取

首先在ROST CM6内容挖掘系统的界面“工具”一栏里,构建一个包含名词(万仙山景区、郭亮村、挂壁公路、糊涂汤、馒头等)、形容词(震撼的、遗憾的、害怕的)和动词的(走、穿越、骑行)自定义词表,然后将导入的文本进行分词处理后,分解成一个个独立的词组,最后使用“词频分析功能”生成词汇频数表。为保证文本分析数据的精准性,后期必须要对处理后的文本分析结果进行验证。

三、结果与分析

(一)目的地形象认知的分析

下表为网络传播下南太行旅游目的地形象认知的高频特征词排序结果,根据本文构建的认知形象评价维度和指标体系,将从资源偏好、环境及当地氛围、配套基础服务设施3个方面对汇总结果进行比较和分析。

1.资源偏好

资源偏好方面主要涉及游客对自然、人文以及人造景观的情感偏好程度,从上表我们可以看出万仙山、王莽岭、八里沟这些自然风光比较秀美的景区以及郭亮挂壁公路、中华第一影视村及乡村古村落等这些人文旅游资源比较突出的地方均排在高频特征词的前11位,可见游客对景观资源的偏好程度大致相同,而在这其中郭亮村以及万仙山风景区又分别以275频次和262频次占据高频特征词排行榜的前晌唬而且占比也分别达到了总资源分布的20.3%、19.3%,除此之外,在搜集到的217条点评中,表达对万仙山景区(郭亮)非常满意的点评共计182条,游客对两处景点的好评度和美誉度也相比于其它景点高,比如说游客在景点点评中提到“从杭州到南太行,最为震撼的就是看到了人工开凿的挂壁公路和崖山人家,万仙山更是犹如仙境一般,各种瀑布,美丽的峡谷,极力的推荐……”,由此可见,新乡市政府对辉县市万仙山景区的宣传方面已初见成效。

2.环境及当地氛围

环境及当地氛围方面主要涉及到的为景区周围的自然、生态、购物环境等,而当地氛围又主要集中在目的地城市的市政市容、绿化水平、拥挤程度以及当地居民的民风民俗、友善度、沟通难易度等方面,这一维度的分析更多的是用形容词和名次进行描述。比如上表表达正面环境形象的形容词和名词有:秀丽、崖壁、震撼、安全、整洁、空气、舒服、和善、淳朴等,其中频数较高的为秀丽、崖壁、

震撼、整洁、空气、舒服、和善、乡村、淳朴,出现的频次分别为72、70、67、59、56、54、47、46、43,这表明南太行整个环境氛围是清新秀丽的,且多是崖壁惊险风光,又因其高海拔的地理位置和瞬息多变的气候条件,所以当地的整个气候条件是凉爽、舒适的,这也是南太行度假区之所以多处景点打出“避暑圣地”“赏雪胜地”、“攀岩竞技地”来吸引国内外游客前往的原因。而“安全、和善、乡村、淳朴等”这类高频次的出现,又从侧面反映出当地居民的素质比较高,例如作者无物而伞在点评郭亮时提到“郭亮村民风淳朴,具有山村的朴实,又有新的生机”,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看到,在环境及当地氛围这一维度的高频特征词构成中,“挤”、“脏”也出现在前50个高频特征词中,且这类用于描述当地负面形象的词汇主要出现在节假日出行游客的语境表述中。

3.配套基础服务设施

从上述表中一一对应每个具体测量项我们可以看出,交通方面,“便利”一词出现的频次达到73,在整个公共服务设施的组成部分中是好评率最高的,好评率达到7.38%,可见南太行旅游度假区的交通通达性是比较好的,市场准入性也比较高;餐饮方面,出现频次比较高的依次为“农家饭”、“好吃”、“安全”、“不贵”、“值”等,在排列前50的高频特征词中,分别居于第18位、20位、25位、27位、32位,相比较之下,游客到将“饭店”、“下馆子”作为就餐场所的则比较少,出现的频数为9次,这部分消费群体主要是团体游客,除此之外,样本中还多次提到了当地的特色美食,如“馒头”、“小米粥”、“糊涂汤”等;住宿方面,游客的主要关注点集中在价格和环境方面,比如“不贵”、“值”、“真不错”以及“安全”、“整洁”、“挤”、“脏”等;购物设施方面,在搜集到的89篇游记和32条点评中,游客明确表示不满意的比例达43.8%。比如说在《四日穷游徒步南太行(郭亮―王莽岭―锡崖沟―九莲山―八里沟)》一文中,游客提到“由于景点与景点之间距离较远,口渴时只能到附近的小卖铺买点水喝,而且路边摊卖的水超贵,到达住宿地后,夜晚除了在农家院的露天KTV唱歌外,夜间连个逛逛的地方都没有,四周都是黑压压的一片,还是早点洗洗睡了。”

(二)目的地形象的情感构成分析

除此之外,及时地了解游客对目的地形象感知的情感偏好(满意、不满意以及非常不满意等),掌握用户的真实需求,并有针对性地采取营销策略,也是今后赢得顾客忠诚的关键。通过ROST词频分析软件提取描写游客心绪的高频特征词,得出了描写游客积极情感感知的词组达到了435次,占样本总量的83.75%;中性情绪的形容词多为描写旅游环境的,比如说:静谧的、惬意的、一般的等,占样本总量的15.07%,而明确表明对目的地的印象极差,并且强调不会再重游,也不会将其推荐给其它游客的,仅占取了样本总量的1.18%。而做出如此评价的多因突发天气状况,导致了期望和实际的不相符,造成了旅游经历中遗憾、不值的感觉。另外,在搜集到的217条点评中,4星以上的评论183条,好评率达到了84.33%,3星的评论27条,2星级以下的评论6条,差评率为2.76%,且这些负面评价主要集中在整个城市的外部环境、管理和接待能力方面。

以上即为本研究的全部内容,研究过程中由于时间和篇幅的限制,仅选取了三大在线网站上的部分游记、点评等作为研究对象。后期为了提高数据分析的科学性和全面性,也可以选择其它类型的用户生产内容(例如图片、音频、视频等),运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方法进行对比分析目的地的旅游形象。

最新范文

十六届三中全会公报范文(优秀7篇)11-11

上学路上的景色三年级范文【优秀7篇】11-11

整改实施方案范文精选8篇11-11

笑猫日记全集范文【优秀7篇】11-11

寻找爱的足迹范文(精选10篇)11-11

爱的承诺书范文【最新4篇】11-11

七月的文案经典5篇11-11

环卫先进事迹范文【通用7篇】11-11

小学生安全知识十条知识优秀10篇11-11

建筑安全员基础知识(最新5篇)11-11

149 2505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