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亲情的作文 关于亲情的作文【优秀7篇】

2024-02-26 10:38:45

无数滴小水珠凝聚起来,欢呼着东流入海;亿万座星辰凝聚起来,撑起夜幕中一片璀璨的星穹。而我的亲人和朋友们则用他们的关怀,为我凝聚了爱的力量。下面,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下面是勤劳的小编给大伙儿收集的关于亲情的作文【优秀7篇】,欢迎阅读,希望对大家有一些参考价值。

关于亲情的作文 篇一

关键词 亲情教育 幼儿 家校互动

亲情是情感世界的玫瑰。亲情是教育的源泉和支持。充满亲情的家庭是和谐欢乐的家庭。充满亲情的社会是和谐文明的社会。然而现实生活中,家长的过度保护,过分关爱,使很多孩子成了“小皇帝”“小公主”。孩子长期处于安逸、舒适、优越的生活环境中,他们对周围一切觉得熟视无睹,麻木不仁,得了“爱的麻痹症”,不会感恩,不会感动,不懂关心……甚至骄横、自私、懒惰、不尊重父母等不良品质也随之而来。因此,亲情教育作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加强,尤其是幼儿园大班幼儿,在受家长的娇惯宠爱,孩子的可塑性又很大,进行亲情教育就更有必要了。

一、感受亲情,理解亲情

对幼儿进行亲情教育,就要充分点拨幼儿的亲情之弦,使之产生身临其境的感受,理解亲情的美好。同时,让那些因今天的生活条件好了,却不理解父母,甚至连举手之劳也要依赖父母的幼儿觉得自己这样做实在不应该,从而形成对家庭关系的正确认识。

1.诵读亲情诗文。亲情是一种血脉相通的默契,是一种无法割裂的存在。古今中外,有许多表达亲情的诗文。我把这些好的诗文打印出来,利用晨读时间,通过文学作品的赏读,让幼儿们常常沉浸在浓浓的亲情中,更深刻地感受亲情,体会亲情。

幼儿园幼儿识字不多,每天中午,我还抽出5—10分钟时间给幼儿读一些亲情文章,讲一些亲情故事。如大班幼儿心灵鸡汤《亲情阳光下的守望》,该书精选了100则耐人寻味的亲情故事,细细品味,这些篇幅短小的故事如涓涓细流般缓缓流淌在孩子们的心田。

2.吟唱亲情歌曲。亲情是一杯醇香的美酒。亲情是一首温暖的歌。《烛光里的妈妈》、《让爱住我家》《感恩的心》《母亲》《父亲》《儿行千里母担忧》……优美的旋律,感人的画面,幼儿耳熟能详的歌曲,容易引起幼儿的共鸣,使幼儿不知不觉中就进入情景,融入角色。

二、实践活动,回报亲情

1.运用口头语言,沟通交流,积累亲情。如今物质生活条件好了,通讯和信息技术的高度发达,拉近了时空的距离,但心灵的距离反而远了,“代沟”也越来越宽了。这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两者缺少沟通形成的。于是,我有目的地让孩子主动与父母交流,了解父母的生日、父母的童年、父母的爱好等,了解自己成长的历程,体会父母的良苦用心。每天跟父母说说学校发生的事,也听听父母工作的事,在沟通中积累情感,缩小代沟。

2.利用传统节日,体验亲情,感恩亲情。春节、元宵节、重阳节、中秋节、清明节都是进行亲情教育的契机。结合节日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使孩子们在活动中感恩亲情,潜移默化地接受亲情教育。

3.布置亲情作业,点点滴滴,回报亲情。“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父母的爱,孩子是永远报答不了的,但孩子可以为父母做力所能及的实实在在的事,作为对父母亲情的回报。回报亲情并不在于轰轰烈烈,关爱父母要体现在平时的一言一行中,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细水长流。⑴平时的亲情作业。为父母拎包、拎东西、拿鞋、盛饭、端饭、拿筷子、搬椅子、捶背、倒杯茶、挤牙膏、暖手、扫地、擦桌子、叠被子、洗碗、陪父母聊天、替父母洗脚等等。任选一样,一天一做。⑵“五一”节里的“五个一”。①当一天家长。②看望一位长辈。③和家人一起逛街或游玩。④向妈妈说出一个心中的小秘密。⑤写一写节日见闻。⑶寒假里的亲情作业。为了让春节过得更有滋味、更有意义,我为每一位孩子准备了一份“亲情作业”菜单供选择。这份作业以表格的形式呈现,有评分记录,有家长反馈,最终评出活动小明星,并送上喜报。幼儿积极参与,卓有成效。

三、家校互动,落实亲情

亲情教育是教师、家长和幼儿之间的互动,没有家长参与的亲情教育是不完整的,不可能达到预期效果。因此,我通过QQ群、家校通、电话、家校联系本、写话本等平台家校互动,交流沟通,争取家长的配合,使亲情教育真正落到实处。

除了语言文字上的交流外,活动是一个很好的亲情使者。

亲子运动会,爸爸或妈妈和孩子绑着一条腿走路的温馨愉悦的一幕,我相信孩子们会终生铭记。

家长开放日活动,报告厅里,家长与孩子同窗共读;操场上,家长与孩子一起嬉戏,其乐融融。

我还要求家长从我做起,教育孩子要有一颗仁慈的心,爱自己,也要爱别人。多带孩子到外面去玩,在玩乐中,感受家庭的温暖与幸福。经常和孩子一起去探望老人,逢年过节常回家看看,让孩子感受大家庭里那浓浓的亲情,在愉悦的气氛中得到亲情的满足。

关于亲情的作文 篇二

那么,语文教育中渗透亲情教育对学生品德、情感的健康发展能够起到很好的推进作用,亲情教育本身是否可以为语文教育服务,反哺于语文教育,促进学生语文素养更快更好地提升呢?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善良的情感是良好行为的肥沃土壤。"他还说:"情感如同肥沃的土壤,知识的种子就播种在这个土壤上。"这告诉我们,亲情教育可以成为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肥沃土壤",为语文教育服务,反哺于语文教育,促进学生语文素养更快更好地提升。我们的语文教材和现实生活中具有丰富的亲情教育素材,充分利用这些资源,以亲情教育为载体,可以充分提高和充实语文教育的内涵,完善和丰富学生的人生观、社会观,这必将对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产生巨大作用。

一、亲情教育是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基础。

心理研究表明,成功的因素中,智商只占20%,作为能反映出一个人控制自己情绪、承受外界压力、把握心态平衡能力的情商则占到了80%。所以,真正决定一个人是否成功的关键,是情商而不是智商。

在素质教育活动中,学生的情感水平是素质教育目标实现的重要标志之一,情感因素对整个素质教育活动也具有一定的引导、激励和强化的作用,它直接影响着学生对素质教育的参与及内化,影响着学生的素质发展及效果。同时,小学生时期是认知、情感以及个性急剧发展的时期,也是进行情感教育的最佳时期。健康的亲情、友情已成为学生行为的动力机制和调控机制。

亲情是一笔宝贵的教育资源,是任何事物都代替不了的。语文学科特殊的人文性使得合理利用亲情资源对于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通过对学生亲情的培育,对亲情资源的主动、深入开发,让学生不断产生和强化亲情意识并由此衍生出公平意识、竞争意识、道德自律意识、开拓创新意识等,能够促进学生创造能力的增强。注重亲情教育,就是为了提高学生情商发展,亲情教育是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基础。

二、亲情教育渗透于语文课堂,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文以载道,道在其中"。

语文教材包含着丰富的先进思想或哲理,其中不乏充溢着浓浓亲情的文章,作为语文教师,我们要竭力引导学生去挖掘教材,让学生深入文本,仔细分析、品味亲情,在语文课堂上营造出一种浓厚的亲情或与亲情相通的的文化氛围,调动学生丰富的情感,通过讲解赏析以情传情,让学生感受人间真情,尽量让文中的亲情唤起学生的真情,让学生的心理与作品发生共鸣,让亲情之爱与爱同学、爱父母、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相融贯通,"家之爱"升华为"国之爱"、博爱。

教师在把教材中表达的情感潜移默化地传给学生,使其获得充分的美感享受之后,学生接受的不仅仅是亲情的体验、熏陶,更是心灵的涤荡,灵魂的洗礼,也是知识与经验的习得、传承。这样,学生不仅能理解和认同那种朴素的、彼此关爱的、和谐的价值观,语文素养也自然得以提升。

三、亲情教育贯穿于语文活动,滋养学生精神。

我们的父母亲虽然大都只是普通的劳动者,但他们身上积淀了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和美德,在性格、习惯、为人处世等许多方面都给我们巨大的影响,客观上他们也是我们人生的导师。

如果我们语文教师在语文活动中针对学生家庭的具体情况巧妙设计,贯穿亲情教育,充分挖掘并运用亲情这一教育资源,依据学生不同的年龄特点、心理特征、兴趣爱好,采用学生喜欢参与、乐于接受的方式,引导学生在与父母、其他家庭成员及亲友进行交往,在被人关爱和关爱别人的过程中,在享受浓浓亲情的同时感受亲情对精神的滋养,使学生在亲情的熏陶感染中获得健康的审美感受。

老舍说:"从私塾到小学,到中学,我经历过起码有廿位教师吧,其中有给我很大影响的,也有毫无影响的,但是我的真正的教师,把性格传给我的,是我的母亲。母亲并不识字,她给我的是生命的教育。""生命是母亲给我的。我之能长大成人,是母亲的血汗灌养的。我之能成为一个不十分坏的人,是母亲感化的。我的性格、习惯,是母亲传给的。"

关于亲情的作文 篇三

大家或许认为这很普通,但在我眼里,它却十分难得,十分珍贵。我的爸爸是一名警察。平时工作繁忙,经常加班,能和我们一起吃饭的机会就更少了。爸爸为了他的工作几乎每天都会很晚回来。平时,都是我和妈妈一起吃晚饭,我十分期待爸爸有一天能早一点回来,和我们一起其乐融融地吃顿晚饭。

上个周六,爸爸终于有空能回来和我们吃晚饭了,并且这次是他亲自下厨做饭。我高兴极了!爸爸早上便到菜场买了我喜欢吃的菜,经过一番精心准备,一桌丰盛的晚饭便呈现在我眼前——笋片炒蹄筋、红烧排骨、菌菇汤……我很惊讶爸爸的厨艺原来也这么棒!我迫不及待地享用这顿晚餐。晚饭期间,我们全家一起聊天,爸爸妈妈谈论着工作和生活,我也参与其中。爸爸还关心地问我的学习情况,并嘱咐我要好好学习。看得出,爸爸十分关心我。我吃着爸爸做的饭,感觉格外地香,爸爸的话语,也让我感到格外亲切。我十分珍惜和爸爸在一起的一分一秒,毕竟这样的机会很少。

晚饭后,我们一家又一起看电视、喝茶。爸爸在家的日子果然不一样,家里的气氛热闹了许多,我真希望爸爸能多抽时间回来陪陪我。但爸爸说:“作为一名警察,我必须舍小家为大家。”妈妈也一直默默地支持他,我感到我成长在这样的家庭,虽然少了爸爸的陪伴,但我们彼此之间的亲情有增无减。

关于亲情的作文 篇四

【关键词】语文 教学 亲情教育

语文,因其独特的性质和作用,对学生具有独特的德育和美育功能,而亲情教育则是发挥这一功能的最佳方式。所谓亲情教育就是尊重人,关心人,用真情感化人,它的入手点是真情,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因此,语文教育应以亲情教育为抓手,构建人文教育的平台,以与学生关系的密切程度为起点,进而推己及人,推人及社会,使学生在亲情的熏陶感染中获得健康、活泼的审美感,逐步形成以正确的审美观、人生观、价值观等为主体的良好的道德品质,真正达到育人目的,结合教学实践,笔者认为语文教学中需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开展亲情教育:

一、利用教材,创设情境,激感

教育心理学研究标明,设置一定情境,让学生置身于特定的情感气氛中,就会大大激发学习动机,引起情感共鸣,产生强烈的情绪体验。教学中,语文教师要针对学生实际,充分利用好教材的示范作用,努力挖掘教材中蕴涵的亲情教育内容,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熏陶感染,努力做到语文教学和亲情教育、情感意识培养的有机统一。充分利用和发挥语文学科的人文教育功能,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感意识。

从古至今,名篇佳作传诵不衰,散发出永久的艺术魅力,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作家笔墨饱蘸情感,甚至在作品中倾注了自己的心血和生命,所谓“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语文教材里包含亲情的课文也很多,而且多是脍炙人口的佳作。如《回忆我的母亲》一文中浓郁的母子之情;《地震中的父与子》中不离不弃的父子深情;《背影》催人泪下的父子之情,《木兰诗》中木兰对父亲的体贴及对父母的思念、从军还乡后亲人的喜气洋洋,无不洋溢着浓浓的亲情。也有从反面教育学生要有真挚亲情的,如《我的叔叔于勒》,既反映了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纯粹的金钱关系,又警示我们:不要以贫富论亲疏,亲人间要人真情。作为教师,应仔细研究教材与亲情教育的关系,在教学过程中,以亲情教育为切入点,有选择地适时穿插,通过恰当的教学方法,让学生懂得珍惜自我生命,孝顺父母长辈,对同伴友爱,对教师尊敬,关注弱势群体,热爱家乡,以努力实现学生健康成长的培养目标。

二、结合实际、关注生活、增强意识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人口、资源和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严重,结合实际,对学生渗透亲情教育、增强亲情意识尤其显得重要。

在进行语文课文鉴赏时,可以结合我国老龄化的问题,重点引导学生如何处理家庭出现的分歧:应先征求老人的意见、理解老人、尊重老人的决定。再由家庭联系到社会,以“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思想关爱社会上每一位老人,如公交车等公共场所的让座,对孤寡老人的帮扶,参加各类的社会志愿服务。从而触动学生对社会现状的认识,对学生渗透亲情教育,以严肃的态度帮助学生学会关心亲人,学会关心他人,树立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中华上下五千年的亲情教育,给我们提供了丰富的可借鉴的经验,同时也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亲情教育遗产。在高职教学中,也应适当补充古人对亲情教育的认识,可对学生进行有益的启迪,这样可以在潜移默化中增强了其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三、加强实践、走进生活、感悟亲情

组织学生参加实践活动或设计一定的情境,使学生面临某种实际任务,可以不断地引起学习的需求和兴趣。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开展形式多样的语文活动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有效途径。

在亲情教育中,语文教师可以和班级辅导员合作,开展亲情主题班会。在此项活动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首先选好能力强的班干部负责组织,同时分组在实际生活中调查采访,收集材料;然后由各组整理后推选几名同学为代表进行亲情主题发言,教师在班会前应指导学生具体确立亲情主题,由班干编排班会程序,并可排练一至二次。这种主题班会,虽然准备时间略长,但是人人参与,不仅增强了全体学生的实践能力,而且通过对亲人的具体调查、深入了解,密切了与亲人的关系,加深了与亲人的感情,从而培养了美好而健康的亲情。

除此之外,还可以举办宣传活动,如组织诗歌朗诵会,辩论赛,举办专题展览,编写有关亲情的黑板报,在校报等刊物上发表文章,或举办小型的亲情题材的专题讲座,组织学生参加志愿服务等。在活动中,可以给学生较真实的亲情熏陶,从而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亲情意识,使学生养成现代公民应具备的人文素养。

四、抒写亲情、自我审视

让学生把生活中感受到的亲情写成作文,可以让学生认真审视自己,加深对亲情的理解。让学生用手中的笔捕捉生活中那些看似微不足道而又感人的小事,拨动学生心中的情弦,加深对亲情的认识和理解,从而感受理解父母之爱,学会理解关爱他人。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知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语文教学是最具情感性,充满灵性的,洋溢着生机,燃烧着激情的教学。教师要怀着一颗关爱学生之心,演绎文本的悲欢离合,传递人间的喜怒哀乐,让学生在教师爱的阳光照耀下,融于文本作者所传递的真情,点燃心中亲情的火种。总之,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应培养学生的亲情意识,重视亲情教育,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终极目标,竭力弘扬人文精神和科学理念,建立和完善有特色的亲情教育文化,这样,才能使学生能发展,教师有成就,实现语文教育的真正价值。

参考文献

[1]胡守。教育原理[M]

关于亲情的作文 篇五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育教学;亲情教育;实施;研究

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而言,其正是身体、心理快速成长的重要时期,同时学生和家长间的冲突与矛盾非常的明显,如果不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引导之,则可能会对学生的心理以及情感产生不利的影响,甚至误入歧途。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应当积极引导学生体验情感、给予其高尚情操的熏陶,即语文教学中的情感目标。因此,在当前的形势下,加强对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亲情教育实施问题研究,具有非常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初中学生亲情观现状分析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建设进程的不断加快,高楼大厦平地而起,在钢筋混凝土建筑“丛林"中,孩子之间的交往越来越少,即便是对门的邻居,也老死不相往来。在当今互联网时代,计算机网络几乎成了涉世未深的学生们最“知心”的朋友,在虚拟的世界里他们能够找到安慰,而对于亲情则变得更加的冷漠。据调查显示,由于父母忙于生计,学生和父母之间缺乏有效的交流与沟通,甚至连最起码的信任也没有,亲情观非常的淡薄,比如对父母的辛苦劳作视而不见、对忠告与训导视而不闻,甚至觉得父母的操心都是多余的;同时,出门、回家不打招呼,个人主义倾向非常的严重,对老人嫌弃等现象,非常的普遍。甚至有些学生和家人闹矛盾时,亦然选择离家出走,将父母作为不共戴天的仇人。据新华网的一则资讯报道,北京市某区的一名16岁初中学生,残忍地将亲生母亲用菜刀杀害,在确定母亲已经死亡以后,如释重负的洗了个澡,然后到网吧享受所谓的自由;这中冷漠的亲情感不仅表现在城市的学生中,而且农村的初中生也非常的普遍。近年来,随着城市建设进程的不断加快,留守少年的亲情教育教学问题日渐凸现,思想保守、观念落后,不尊重老人,甚至打骂爷爷奶奶。在笔者看来,亲情原本是最质朴、最纯洁的情感,像指明灯一样,照亮我们的人生;但当前的现状部分初中生的亲情观如此冷漠,也对我们的教育教学敲响了警钟。

二、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亲情教育实施策略

情感或者亲情教育,是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培养和尊重学生社会性情感基础上,发展自我情感调控能力的一重要方式,它可以促使学生对生活、学习以及周围的事物、环境产生一定积极应收的情感体验,对于独立健全人格、性格的形成,对于智力、品德以及美感的培养,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亲情教育实施,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对文本进行整体感知,激发学生的情感

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首先应当对文本进行整体了解和把握,只有心中有数,才能有效的走进文本之中,全面了解和感知该文章的学习内容,品味文章本身的魅力。对于初中语文教育教学而言,情感体验是非常重要的,而这一切均源自于课文的整体把握。比如,《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一文教育教学过程中,应当设置情景,以亲情体验的形式适当的导入新课程,从而使学生对该诗进行整体上的把握,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与积极性。在新课程导入过程中,应当先让学生对中秋诗句的描写进行了解,以“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来唤起他们对亲人的思念之情;同时,可借助多媒体技术,让学生欣赏这首词的歌曲版,即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将原本比较枯燥的文字转变成生动活泼的旋律,同时又可以使学生对该首词进行整体把握,使他们进入到一种情感意境之中。

2.通过语言渲染,落实亲情教育教学要求

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注意语言应用艺术,通过语言渲染的方式,来提高学生的情感素养,落实亲情教育教学要求。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当起到以积极引导作用,教师应当通过自己的言行,以身作则,来影响学生的情感和学习情绪。同时,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实践中,教师应当充分发挥自身教学优势,注重教学语言的艺术性,以此来感染学生。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善于利用语言,强化其艺术性,同时让学生有效的领会到教师想要表达的意思,体会其中的情感;只有学生自己真正体会到了教学中的亲情,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亲情教育才得以实施。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通过语言的形式,同时加上肢体语言,让学生深切的体会到被关心、想念的感觉。这是亲情教育有效落实的关键和保障。

3.强化语文作业的亲情化

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亲情教育实施,并非只是依赖于课堂,充分发挥课外教学的作用也非常有意义,尤其是要利用语文作业的布置,来实现亲情教学的目标。语文这门学科,与生俱来的表现出一定的丰富多彩性,作业的异彩缤纷也在情理之中。因此,语文教学过程中的亲情教育实施,不仅依赖于课本理论知识的灌输,而且还应当体现在家庭作用之中。比如,可设计亲情作业,每天出门、回家,都要向父母问好、为他们洗一次脚,给劳累一天的父母捶捶背、揉揉腿,第二天在课前五分钟活动中,要求讲述自己的亲身体验。通过这一活动,很多学生在“亲情作业"完成后深有感触,认为自己对父母的大声叫喊、认为父母所做的一切理所应当的想法,都是错误的,应当加倍珍得之不易的亲情;在开家长会时,很多家长反应也自从布置“亲情作业’’以后,孩子变了,变得更加的懂事了,更有爱心,人情味更浓了,心里感到非常的欣慰。相反,如果在课堂上只是告诉学生,一定要有爱心、重视亲情,那么这种做法显得非常的苍白、无力。因此,不断的创新教学方式,变换教学方法,对于实施亲情教育,效果也非常的显著。

4.深化、家长与学校之间的亲密协作是亲情教育实施的重要保障

初中语文教育教学过程中,尤其是亲情教育的实施,实际上是一个内涵丰富的系统工程项目,社会、家长以及学校之间的协作是非常重要的,只有充分发挥三者的作用,才能确保亲情教育的有效落实。在该系统中,社会、学校和家庭,都担负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和任务,学校是教育教学的主体,担负的任务更重一些;家庭是亲情教育的基础,同时也是孩子们成长的摇篮,其作用也是不可小觑的;作为社会中的一员,社会是最大的育人环境,因此应当营造一个和谐、友爱以及充满亲情的社会氛围,这样才能对孩子们的人生观、亲情观产生积极的影响。行为的形成和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在此过程中,家长作为交流的桥梁,应当充分发挥其作用。比如,以举办家长会的形式,为其提供亲情教育的方式和方法,在彼此之间的相互沟通之中,找到实施亲情教育的平衡点和最佳方式。

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亲情教育不可小觑,关系着孩子们的人生观、亲情观的培养,同时也是初中语文学科是否能够充分发挥其人文性价值的重要表现形式,对于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和全面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廖材美。小议初中语文教学中亲情教育的渗透[J].中学课程辅导。2012(12)

[2]彭丽。浅谈学校对学生的亲情教育[J].科技创新导报——创新教育。2009(12)

[3]]杨曼。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实施亲情教育的研究[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11(03)

关于亲情的作文 篇六

关键词:《我不是个好儿子》;教学心得;情感交流

中图分类号:G633.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2)02-0256-01

鲁教版第三册第一单元“至爱亲情”,即是“至爱亲情”而且需要“体味”,教与学必然都应该有进行深层情感的挖掘,立足文本自是情理之中的,执教《我不是个好儿子》一文,我多方面查找其他的教师的教学材料,以进一步丰富自己的教学内容,深层把握作者情感,但总觉得大多侧重于“母爱”的拓展,这与我想设计为立足于作者的"不是个好儿子"的愧疚之情来把握母爱的想法太远,教学的情感也很难调动。静思自我生活体会和学生对父母之爱的处理方式,越发倾向于借助本文,探究作家,与学生们做一节如何与母亲相处的情感交流。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是遗憾的,她不时地提醒着我们珍视亲情的必要,但子女与父母的和谐相处亦非易事,正如作家所说“在我40岁以后,在我几十年里雄心勃勃所从事的事业、爱情遭受了挫折和失意,我才觉悟了做儿子的不是”,时间和人生的挫折和失意,才觉悟到许多的不是。作家在文中展示这种不是比较直接有“给母亲寄钱并不是我心中多么有母亲,完全是为了我的心理平衡”、“而现在最苦的是我不能亲自伺候母亲!父亲去世了,作为长子,我是该为这个家操心,使母亲在晚年活得幸福,但现在既不能照料母亲,反倒让母亲还为儿子牵肠挂肚,我这做的是什么儿子呢?”等语句,但是要体会作家的愧疚之情这些远远不够。

文章虽不长,但也回顾许多琐碎的生活场景的母爱,自己的懊悔、处事的不当也渗透于字里行间,课上我与学生一起反照生活抓住作者叙述的话语揣摩“做儿子的不是”,不起眼的话语里充满了深深的自责,大家不断的新发现,让情感在内疚中升华。

“母亲一生都在乡下,没有文化,不善说不会道”,看似对母亲平凡的介绍,却可以成为下文“她既不晓得我工作的荣耀,我工作上的烦恼和苦闷也就不给她说”的埋下了伏笔,生活中我们不时地找理由懒得与父母交流,事实是那么的顺理成章让人接受,现在却成了内心的难受。

“母亲每一次都高高兴兴来,每一次都生了气回去”这样的话语让我们比较直观的理解自己的不是,在此交代的我们习以为常的生活方式和对孩子处理需要我们思考与父母的相处技巧,孝其实很简单,注意一下就可以让老人高兴,恰恰我们没有做到,“结果使我和孩子都穿得像狗熊一样笨拙”,也让人体会到我们自认为母亲一些做法的可笑吗?

母爱的细微可以关注到“我写字的时候眼睛在不停地眨,就操心我的辛苦”,而“我”对母亲名字的知晓,竟是在与其他孩子的对骂中,对母亲的挂牵竟是在“纸灰飞扬的时候”,关心的方式就是“寄一笔钱”,而“寄走了钱心安理得地又投入到我的工作中了,心中再也没有母亲的影子”, 而“完全是为了我的心理平衡”或说是对自己的谴责,文末“我说,钱是不能代替孝顺的,但我如今只能这样啊!我说,钱是不能代替孝顺的,但我如今只能这样啊!”却把作家内心的煎熬推进了极致,母亲的谅解和走之前对我一系列的关心、叮嘱,更让人无语,只有默默的眼泪似是在陈说此时的心境。

关于亲情的作文 篇七

【关键字】俄狄浦斯情结 儿子与情人 恋母嫉父 本我

引言:《儿子与情人》是英国著名作家D・H・劳伦斯的第一部半自传体的长篇小说。;劳伦斯生动详尽的描绘了一幅十九世纪后期英国资本主义大工业社会背景下的劳苦的下层人民贫困潦倒的生活和特定的历史背景环境下母亲与儿子间、男人与女人间关系的复杂纠葛、变态紊乱的现实景象。劳伦斯在自己的书中着重描写了人之所以为人的本我,并且把理性作为抑制抵抗人的本能的因素加以剔除,他主张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一。 作者及内容简介

1.作者的生平简介

D・H・劳伦斯生于1885年9月11日,英国二十世纪著名的作家,同时也是二十世纪英国文学中最重要的以及最具争议性的作家之一。1930年3月2日,劳伦斯于法国芒斯逝世。

劳伦斯的作品过多地描绘了男人与女人之间的性,而因此遭到猛烈的抨击和构陷。但在劳伦斯的作品中也体现了对人灵魂深处的发掘与探索。所以,至今为止,劳伦斯的文学作品享誉世界文坛。

2. 《儿子与情人》简介

《儿子与情人》是D・H・劳伦斯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小说以十九世纪末大工业下的英国为背景,描述了主人公保罗的父亲莫雷尔是一名矿工,长年累月繁重的矿井劳动和突发事故使他的脾气日渐暴躁。而保罗的母亲则是一位来自于中产家庭有教养的小姐。婚后,由于夫妇之间门庭悬殊存在着严重的社会地位差距,保罗的母亲逐渐开始嫌弃他的父亲并把自身全部情感和希冀寄托在主人公小儿子保罗身上,也正是源于此而诱发了畸形变态的母爱。大儿子威廉因一份文书的工作过劳而死,保罗的母亲莫雷尔太太便从此对小儿子保罗予以希冀。小说的前篇着重刻画了主人公保罗和母亲之间复杂扭曲的情感。后半部分则侧重于保罗和他的情人克拉拉及米里艾姆之间纯粹的爱。前者与母亲的是之爱,后者与情人的则是柏拉图式的精神之爱。

二。 保罗的“俄狄浦斯情结”

1. 什么是“俄狄浦斯情结”

(1)“俄狄浦斯情结”的起源

“俄狄浦斯情结”来源于古希腊神话中的一个预言故事:在将来,底比斯王拉伊奥斯的儿子俄狄浦斯将会亲手杀死他的父亲底比斯王并且会与他的母亲约卡斯塔结婚。底比斯王对这个预言感到十分震惊,于是下令刺穿了儿子俄狄浦斯的脚踝并将其丢在山上。但是执行任务的牧羊人可怜他,把他送给科林斯的国王波吕波斯当儿子。但是俄狄浦斯并不知道他真正的父母是谁。长大后的他为了躲避当时的预言决定离开科林斯。途径忒拜时,失手杀死了自己亲生父亲底比斯王拉伊奥斯并从狮身人面兽斯芬克斯手中解放了忒拜,然后娶约卡斯塔为妻。后来国家瘟疫灾祸不断,俄狄浦斯才从先知那里得知,多年前他杀掉那个旅行者是他的亲生父亲,而现在和自己同床共枕并为自己生儿育女的妻子竟然是自己的亲母亲。得知真相的俄狄浦斯王悲愤不已,他刺瞎双眼并放逐自己。

(2)弗洛伊德对“俄狄浦斯情结”的定义

“俄狄浦斯情结” 又叫“恋母情结”。 奥地利心理学家弗洛伊德在关于精神分析的演讲中首次提出“俄狄浦斯情结”。 “俄狄浦斯情结”指的是儿子依赖母亲嫉恨父亲的综合性感情。儿童三到六岁时,性本能集中在自己的生殖器上,受性本能的直接驱使,恋母嫉父,会有与父亲争夺母亲的行为表现,并在潜意识里有杀死父亲娶母亲的欲望。儿童的这个时期被弗洛伊德称为做性器期,也就是恋母情结产生的时期阶段。

2. 保罗“俄狄浦斯情结”的形成原因

(1)社会时代背景方面

一个人健康的精神状态是以规律和谐的生活方式和文明健全的社会制度来支撑的。故事发生的十九世纪末诺丁汉矿区的背景下,那里肮脏混乱、民不聊生,生活环境十分恶劣。保罗的父亲莫雷尔因为生活境遇而日渐暴躁,这不仅仅是他一个人的病态,更是当时整个西方社会的病态。不仅仅是人与人之间的冲突,更是城市与农村、上层与下层之间的冲突。

(2)家庭方面

十九世纪末的资本主义大工业下的英国,贫富差距悬殊,莫雷尔失去受教育的机会迫使他只能从事苦力劳动。贫困潦倒,缺少教育,物质生活匮乏,精神生活贫瘠,这一系列的原因导致他和妻子日渐疏远,更进一步导致家庭关系的不和,引发家庭矛盾。

(3)保罗自身方面

保罗在幼时并没有从父亲身上学到坚强刚毅的品质,这导致他长大以后性格里带有妥协性和软弱性。保罗在母亲和情人的重大关系上软弱妥协,在对母亲产生反抗心理时软弱妥协,在和米里艾姆恋爱时不知如何是好而软弱妥协。最终都导致他“俄狄浦斯情结”的形成和加重。

三。“俄狄浦斯情结”对保罗的影响

1.对保罗生活的影响

(1)对保罗个人生活的影响

保罗的个人生活完全被他的“俄狄浦斯情结”毁坏殆尽。因此,在母亲莫雷尔太太去世后,保罗失去了自己的人生方向,不能打理自己的日常生活,他甚至不能合理的安排自己的时间,他遗失了自己的爱好与梦想,最终变成了一个毫无价值的人。

(2)对保罗家庭生活的影响

莫雷尔太太对儿子保罗的依赖使得保罗的父亲莫雷尔感到嫉妒,而这份嫉妒最终逼疯了保罗的父亲。他和母亲之间不正常的情感关系使他从未在离开母亲的地方生活过。这就意味着保罗从来没有过过属于自己的生活。除此之外,他和母亲的不正常关系也使得他和父亲关系的破裂以及家庭的崩塌。

2 .对保罗爱情的影响

(1)对保罗和米丽亚姆爱情的影响

米里亚姆是保罗第一个女朋友,她是一个重视的女孩。刚开始彼此深爱着对方,然而保罗的“俄狄浦斯情结”的介入使他和米里亚姆之间的关系发生改变了。母亲不喜欢他和米里亚姆呆在一起,他的态度也就发生了变化。“俄狄浦斯情结” 的保罗注定在爱情上要失败。

(2)对保罗和克莱拉爱情的影响

克拉拉是保罗的第二个女朋友,保罗只在夜间需要她,保罗受“俄狄浦斯情结”控制使他克拉拉身上只得到对性的满足。保罗从来没有想过要和其他女人一起生活,原著中他说,他只想赚很多钱,买一个房子,可以和母亲一起生活。最终他也失去了克拉拉的爱。

五。总结

劳伦斯的《儿子与情人》虽然只描写了保罗的悲剧,但是当今社会患有“俄狄浦斯情结”症的人不在少数。若他们不能正确的对待这一情节,那么这个悲剧将会不断上演。因此,青少年应该正确的认识与母亲的关系,摆脱变态扭曲的病态情感,健康成长。而父母应该时刻关注孩子的心理和行为的变化,正确的引导孩子认识与父母的关系,处理与父母之间的矛盾。这样才能使孩子摆脱幼儿时期出现的错误的认知,成为一个身心健康的人 。

参考文献:

[英]劳伦斯(Lawrence,D.H.)著。 李蓉译。 儿子与情人。 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05.6.

[奥]弗洛伊德(Sigmund,Freud)著。 高觉敷译。 精神分析理论。 商务印刷馆,1986.

最新范文

劳动的作文精彩4篇02-26

合伙人生意合作协议书优秀7篇02-26

文员个人工作总结(精彩9篇)02-26

我的征途是星辰大海作文(优秀2篇)02-26

职业生涯规划前言 职业生涯规划书前言02-26

最新办公室主任个人年终总结优秀5篇02-26

社团招新活动策划案【10篇】02-26

最新驾驶员从业人员安全管理制度(优秀602-26

我的世界杯作文【优秀5篇】02-26

学习身边的榜样作文【优秀9篇】02-26

6 3577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