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胜时刻评价 《决胜时刻》观后感(精选9篇)

2024-03-16 06:16:50

70年来,祖国母亲始终以一种勇敢崭新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始终以顽强的毅力、不甘落后的努力来告诉世人,中华民族是会繁荣富强的。以下是美丽的小编帮大家整编的《决胜时刻》观后感(精选9篇),希望对大家有一些参考价值。

《决胜时刻》观后感 篇一

9月20日,70年国庆献礼影片《决胜时刻》正式上映。该影片由新华联集团投资参股的博纳影业拍摄。电影展现了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夕,中共中央进驻香山后秉承“将革命进行到底”的信念,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在和谈破裂的千钧一发之际全力筹划建立新中国,最终实现新中国成立这个伟大目标的过程。该影片创作团队阵容强大,由黄建新、宁海强担任导演,张和平担任艺术总监,何冀平担任编剧,唐国强、刘劲、黄景瑜等担纲主演。

电影上映后引起热烈反响,获得社会各界高度关注和广泛好评。豆瓣影评中有专业人士撰文称赞该影片为“平凡角度塑造‘高光时刻’”。这部电影比以往的红色电影更具感染力,既呈现了时代的宏大和伟人的丰功伟绩,也展现了那些时代伟人平易近人的生活,塑造了伟人平凡的'一面。有些观众评价电影“燃点笑点泪点兼具,看完心里很温暖”。也有年轻观众表示,这是一部适合全年龄段人群观看的合家欢电影:“很少能有和爸妈没有代沟的电影,这部电影很适合一家人一起看。年轻人可以了解一段历史,父母辈可以重温他们那个年代的记忆。”

为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博纳影业于2019年出品了“中国骄傲”三部曲,即《烈火英雄》《决胜时刻》《中国机长》。《烈火英雄》已于8月1日上映,《中国机长》将于9月30日在各大院线上映。这些影片用新颖独特、充满人文精神的艺术视角,为当代人解读了坚定信念、坚守担当、临危不惧、果敢坚强的高尚品质,都彰显了浓浓的爱国情怀,向社会传递了满满的正能量。

2019年电影《决胜时刻》观后感 篇二

电影《决胜时刻》在北京电影学院举行“新生引航·开学第一课”学术放映交流活动,近600师生、党员同志集体观影交流。

电影《决胜时刻》正是反映和讲述了1949年中共中央进驻北京香山,在国共和谈破裂的千钧一发之际全力筹划新中国,在此会见民主人士、指挥渡江战役、筹备新政协会议和开国大典等一系列大事,再现了共和国们运筹帷幄、筹建新中国的决心与信心。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的献礼影片,《决胜时刻》在一众优秀献礼影片的传统上,开辟全新的创作道路,讲述建国前夕中共中央的一段珍贵历史,是黎明之前的大事记。

监制兼导演黄建新、编剧何冀平、摄影指导邵丹、美术执导霍廷霄、叶飞司令员饰演者赵宁宇携影片来到北京电影学院,与广大师生交流与分享。

黄建新回母校接受“考验”众主创分享拍摄感受

在两个小时的欢笑声、惊叹声和掌声之后,影片主创们与北京电影学院师生交流分享创作经验和心得体会。

作为北京电影学院83级毕业生,黄建新从导演做到在业内享誉盛名的金牌监制,创作无数经典作品,作为《决胜时刻》监制和导演,他和同学们坦言“特别高兴把作品带回母校放映,同时也是个紧张的‘考验’。”回想起在大学时期与同学们一起观看前辈带回母校放映电影时的点滴记忆,黄建新导演真诚表达了对母校的感恩之情,“能拍电影的主要动力来源于学校,有大师巨匠们手把手面对面的教授传习拍电影的知识,可以说是很幸福的时刻”。

北京电影学院在职的三位老师:该片美术指导霍廷霄表达了做老师十几年,始终带着薪火相传的校训,带领自己学生组成的最年轻的美术团队,努力在电影美术设计方面开疆拓土。摄影指导邵丹也表示,这部电影的摄影团队也是带领自己的学生一起完成,在几个月的辛苦努力下,当大家一起观看工作成果时,也是一种提升和传承。叶飞司令员扮演者,来自表演学院的教师赵宁宇,还参演了《建国大业》《建党伟业》《建军大业》,赵宁宇不但透露了自己在电影《决胜时刻》中实则分饰两角,也不忘传授表演经验,对学生们谆谆教诲。编剧何冀平也笑称自己虽是中央戏剧学院毕业,但也是电影学院的“表亲”,是一家人,并介绍了自己在四个月的时间里一边翻阅近百万字文献,一边同步高质量完成剧本的过程。

打造富有情感的“主流电影”让角色更有温度

在同学们的提问环节,问起黄建新导演是“如何做到用电影讲述中国近代发展史?如何拍好一部部优秀、接地气的主旋律电影”时,黄建新导演回答道,“相比主旋律电影,我更愿称这些电影为主流电影。这些电影的产出是人类理想价值观的展现,是人类对判定是非,对未来社会,对自我理想,对满足于心灵深处愿景的期待。主流电影是电影工业的重要一环,也是一个国家电影业存亡的基础。”黄建新导演补充道:“拍摄主流电影,关键是如何表现想表达的东西,在喜怒哀乐中传递价值观,让电影富有情感、有说服力,感人至深,才能做到观众喜爱又能传达正确价值观的电影。”

在人物塑造方面,编剧何冀平表示,自己在翻阅了无数文献之后,她发现了伟人真性情的一面,毛主席本来就是一名智慧的、和蔼可亲的,对大人物小人物都有很深情感的伟人,于是剧本抓住了这一点,不仅和之前的银幕形象有所区别,也让角色更加“有温度”。

中国电影首次尝试!人工智能修复“彩色开国大典”

此外,本片摄影指导邵丹在谈到拍摄战争场面时感叹“拍夜景难度大”,他带领着摄影团队,在紧张的拍摄周期内不断创新突破,最终保证了拍摄效果真实。美术指导霍廷霄在现场也针对“历史场景的还原和真实性的权衡”的问题作出解答,表示要“还原历史场景服饰,又不失现代审美”,在色彩保护度上大量调整,最后呈现出均衡的美术效果。

关于影片结尾处修复后的彩色开国大典画面,黄建新和霍廷霄共同回答道,开国大典的影像资料由莫斯科电影制片厂拍摄,由于底片被烧,只能从国内国外现存底片中搜寻那一天的影像,抓住修复点之后通过4K技术修复镜头,基于人工智能才把数据找回来,整个过程历时一个月,这也是中国电影中第一次适用这类技术。黄建新回忆说,“当看到彩色修复成片中毛主席看向远方的眼神,真的可以深切感知毛主席的伟人形象与气魄。”

决胜时刻观后心得体会 篇三

这部电影主要讲述了解放战争中三大战役结束,毛泽东主席率中共中央入驻双清别墅之后,到开国大典之间这段时间发生的轰轰烈烈而又波云诡谲的众多历史事件,包括国共和谈、跨越长江、政治协商、开国大典等,其间还穿插着领袖、普通人的战友情、亲情、爱情及与国民党特务你死我活殊死搏斗的描写。

影片里有几个点感触较深,记录如下:

毛主席看梅兰芳演“霸王别姬”,他说,“项羽孤家寡人,匹夫之勇,妇人之仁,不足取”。这里我看到的是领袖与普通人的不同:他也在看热闹、品唱腔,但他更随时在思考,在回顾历史、吸取教训,所以才有后来“宜将于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的百万雄师过大江。

解放军炮击英国“紫石英”号并致其搁浅投降的片段,场面恢弘,特效真实,看着过瘾。

五大书记之一任弼时给其他领袖演奏小提琴。其实他当时才45岁,但长期过度操劳,他的身体已经彻底毁了,一年后他就将逝世。此刻,他打起全部精神,为他亲爱的战友、他一生的知音们再奏最后一曲;

毛主席的卫士田二桥在渡江战役中牺牲的场面很感人。他在敌人阵地的最高处竖起红旗的时刻,却不幸被两颗罪恶的子弹击中,只有16岁,牺牲在新中国即将成立的前夜。他的战友前赴后继,举住红旗不倒,后面是一个俯视镜头,满银幕是那面红旗在飘舞,也象征了新中国建立一步一血的艰辛。很多观众肯定会记住这个画面,而我还记得与田二桥相关的之前的一个片段:他的年龄现在看还只是个孩子,爱玩是天性。他和李讷用筐扣麻雀,总是扣不到,就偷偷放了一个铁皮做的小鸡在筐底,逗得李讷可开心了。那个铁皮上弦小鸡我小时候也有。

影片最后的开国大典,使用的是真实的历史记录,原影原音重现。当毛主席那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的历史弘音响起的时候,心中顿时升腾起骄傲与自豪之情。

总之,这部电影是一部尊重历史、制作精良、充满正能量的好电影。通过这次观影,我又重温了一遍那段如火如荼、激情燃烧的岁月,是一次美妙的精神享受。

《决胜时刻》最新观后感 篇四

时光荏苒,岁月如歌。70年前的今天,中国的历史迎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国共谈判最终破裂,解放军挥师南下横渡长江,全国各地相继迎来解放,新中国成立已是箭在弦上。影片《决胜时刻》,就以这段鲜为人知的历史为原型,采用丰满细腻的笔触和颇具艺术性的表现手法,再现70年前,改变中国命运的神圣时刻。片中,既有领导人对革命事业的初心,对新中国成立的未雨绸缪,又有普通战士的全新视角,无疑是对那段历史的尊重与还原。

影片以时间为线索,从领导人进驻香山工作开始,将开国大典前的历史事件一一呈现在大银幕上。从国共双方异常艰难的谈判到战火纷飞的渡江战役,到博采众长筹备新政协会议,将新中国成立前的一系列大事带给观众。作为一部主旋律题材,《决胜时刻》处处体现出浓浓的新意,尤其注重对小人物的塑造和对细节的把控,带来不同以往的全新观影体验。

《决胜时刻》虽是一部革命历史题材,但并没有从厚重的战争场景入手,而是在刻画领导人的同时,选取了三个身份不同的典型人物,领导人的警卫员陈有富、广播电台的播音员孟予,以及解放军战士田二桥,从三个不同的小人物入手,透过不同的视角来展开故事,三个人之间又有着某种巧妙的联系,穿插在领导人的工作和生活之中。说起来,导演在编排上相当大胆,以大时代背景下小人物的所见所得和所感所想来推动剧情,不光视角独特代入感强,更是能够以小见大,透过小人物的言行来重新解读历史,再现峥嵘岁月。

除此之外,影片对毛主席的塑造更具有人情味和家庭气息。工作之余陪女儿一起抓麻雀,在餐桌上和子女畅谈学习外语的重要性,关注子女的感情生活,温情满满的场景,亲人相聚的时刻,细致入微的刻画了领导人鲜见的家庭生活;工作中,关心年轻同志的成长,当得知小同志思乡心切后,批给假期并发放路费,让他回乡省亲,小同志深受感动;闲暇时间带着小战士一起看戏,并做东请客吃饭,与老板亲切地话家常。可以说,自始至终没有高高在上,而是像普通人一样,像我们身边的朋友一样,和蔼可亲又平易近人。这样的领导人,与以往的作品中有着本质的区别,不光贴近生活,更是有血有肉。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回延安》、《古田军号》等国庆献礼的影片,相继与观众见面,都在从不同的角度,来追忆革命历史,重现改变中国命运的一刻。影片《决胜时刻》,不光从全新的角度来关注领导人的生活,更有小人物的独到视角,并注重对故事和情节的把控,增加了趣味性和可视性。这样的作品,不光新意十足且接地气,无疑更值得观众细细品味。

《决胜时刻》观后感 篇五

这个9月,星光熠熠到绝对不容错过的电影,莫过于这部《决胜时刻》了。集结了唐国强、刘劲、黄景瑜、王丽坤、秦岚、林永健、张涵予、马晓伟、濮存昕等老中青三代演员的全明星阵容,令本片的观赏性也着实增加了许多。

监制兼导演黄建新就曾透露,李宗仁的角色本来预定为张涵予,而张涵予再三考虑后自荐出演"反派"毛人凤,并推荐了濮存昕来饰演李宗仁这个角色。濮存昕自认为自己的形象和李宗仁不像也曾拒绝出演李宗仁,之后濮存昕还是接下了这个角色并表示:"虽然我在电影中的戏份不多,但也要尽力把他演到最好,拍电影也要给所有人树立榜样。"为了符合历史人物的形象他专门佩戴牙托。用心如此,不但精神可嘉也让我们在走进影院之前就多了一份安心。

不得不说,看完本片的确令人心潮澎湃,久久难以平复内心的激动,由唐国强、刘劲等饰演的老一辈建国者们,在电影中被诠释得如此鲜活和有血有肉,不仅让观众在大银幕上看到了这群理想者们身上的理想与浪漫,而且让我们更深刻领悟了这群实践者们挥斥方遒、有所追求的'风采。

在《建国大业》里,他们即忧心于国家的未来又有非胜不可的决心。

到了《决胜时刻》,这群实践者有了坚定的目标,久经沙场的他们也多了几分气定神闲的底气。

从《建国大业》到《决胜时刻》,这系列主旋律电影都不应该被观众和市场冷落,因为它的意义不仅在于在大银幕上重现那一段历史,更重要的是提醒当下的我们不要忘了那一段艰苦卓越的奋斗精神。

《决胜时刻》展现的历史时期,是1949年,领导人进驻香山,在国共和谈破裂,英美两国蠢蠢欲动,英舰"紫石英号"在长江江面肆意横行,企图干预中国内政的千钧一发之际。这一段时期的暗流涌动,让本片也有了更为厚重的历史意义。

新的中国获得了全中国人民群众的支持,与此同时,垂死挣扎的国民党仍妄图借助阴谋暗杀等卑劣手段阻挠会议召开,在中共关系破裂前后期,唐国强老师把一代领袖非凡的大局观,在大银幕上展现地是如此地淋漓尽致和入木三分。

从求和到面临国党的背叛而产生的必胜决心,毛泽东始终以民为本,态度不卑不亢,特别是这句"赤壁一战乾坤转,东风送我第一船"不仅让我们看到了所谓的英雄风范,也令观众通过他坚毅的眼神,看到了由他们开创的那个欣欣向荣的新中国。

正是因为《决胜时刻》这样优秀的电影,让观众更饶有兴致地去了解历史,才能更好地珍惜现在,展望未来。

《决胜时刻》让观众领略到的不只是这段历史,还有这段历史中每个人物的人格魅力与家国情怀。

《决胜时刻》让观众感受到的,还有身处这个和平年代,我们更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对于这样一部有意义、有心的电影,我的推荐是去看吧!观众可以亲自去影院感受那段时期的艰苦卓越与挥斥方遒,你会更加地感恩当下,更好地拥抱未来。

《决胜时刻》观后感 篇六

电影短短2个小时,讲述中共中央”进京赶考“、渡江战役、开国大典等重大事件,一幕幕重新映入眼前,心中不禁感慨,新中国成立来之不易,今天中国取得的成就来之不易,今天人民美好生活来之不易,因为来之不易,所以我们应越发珍惜。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回首70个春秋,70年前,他们为中国扬芳起航,70年后,我们要继续为中国保驾护航!作为一名党员、一名干部,在工作岗位上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工作虽小,责任大,要把本职工作做好,同时,要勤于学习,加强内功修炼,学以致用,提升实践水平,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决胜时刻》观后感 篇七

说在最前面,我没文化没历史修养,如果电影海报和宣传上写,如果不熟悉那段电影,你没资格看,那我就为我的言论道歉!

正文:

如果不是为了最后的彩色开国大典,我可能坐不到一个小时。

这个电影我看完出来以后,挺难过的,这么好的题材,拍出这样的效果,怎么可能吸引到很多人去观看?

里面很多情节,比如特务在陈有富周围神神秘秘几次交手,剧情就断掉了;一篇文章写了3分之1,就跳去了另外一篇,上一篇都没结束啊喂,编剧在做什么啊?陈是军人,工作的时候开着军车,和女主发生感情戏的部分,军人是这样的'吗?可以这样吗?我很难和军人联系起来啊,难道建国以前我党军人没有纪律?渡江战役告捷,虽然胜利但是死伤众多,导演转眼就开始表现毛主席一家学外语其乐融融的样子,感情很割裂啊!后面把张的家人带来他身边的情节,说好听点是一家团聚,不好听不就是人质吗,如果电影想正面表述tg,导演这个手法真的可以吗?

我不止一次觉得导演黑我兔,观影途中经常产生“这样真的可以吗”的疑惑,要表现主席的亲民,应该是自然而然发生的,润物细无声,而不能给人一种“我要让你看看我有多亲民”的感觉啊,电影里不知道是i演员的问题还是导演的问题,很无语啊这个感觉。

一般的烂片看了也不至于这么生气,我也根本不会去看,这个电影宣传我真的,不至于请水军,那我只能理解为很多人带着任务去安利了。然后我就抱着期待去看了啊,还约了小伙伴一起,结果一边看一边觉得,这到底是什么啊!

和鹅组里的一个楼主留言的,结果越说越生气,主旋律这么做,除了敷衍领导,我不知道到底有什么意义,要真正让大家爱看,基本的讲完一个故事都没做到。想要科普历史,加深大家的记忆,也没做到啊。小时候看的地道战地雷战不是这样的啊,就算是之前的建党伟业建军大业也不是这样的啊。

《决胜时刻》观后感 篇八

电影《决胜时刻》生动地再现了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夕,中国发生的一系列重要历史事件中共中央进驻北平香山,筹划新中国政治协商会议和开国大典,争取和促进国共和平谈判,号令渡江战役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举行开国大典等故事。

短促的历史时刻,蕴含着化时代的历史巨变,蕴含着继往开来的历史大转折,蕴含着波诡云谲的政治、军事斗争风云,既赞扬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而大智大勇、一往无前的进取精神;也揭露了不自量力、疯狂阻挡历史潮流的反动势力的垂死挣扎和阴谋诡计。历史再一次证明:历史前进的滚滚洪流不可阻挡,任何逆历史潮流而动的势力或者个人都必将避免不了走向失败覆灭的可耻下场;更加以波澜壮阔的各种大场面闪回穿插,勾画出半个世纪里中华民族为寻求民族独立、自由解放走过的艰辛历程。

观看决定着中国前途和命运的这一历史时刻的重大事件,令人为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革命信念和坚强意志,为革命先驱和无数先烈为新中国而不怕牺牲、奋勇前进的革命乐观主义和英雄主义崇高精神,充满无限敬仰和永远怀念,精神世界受到洗礼和熏陶,充满在新时代的新希望、新干劲、新创造的`坚定信心和无限力量。

由此,我们不难看出,新中国的70年,伴随着中国共产党坚强领导地位的确立,中国人民由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波澜壮阔历史进程中,中国共产党始终和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以及最广大的中国人民始终团结一心、心意相通、荣辱与共,始终一路敢为人先、筚路蓝缕、艰苦奋斗、务实创新,始终秉承全心全意为人民的根本宗旨,只有这样的党派和人民才是战无不胜的,才是历史的真正主宰和不断前进的发动机、播种机和宣传队、先锋队,才能成为历史的真正缔造者。

再现和回顾那一波澜壮阔的历史时刻,不光是为了激发激情和产生自豪,更是为了在新时代引领广大中共党员、机关干部和人民群众,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砥砺前行,更是为了在新时代团结和激励更多的人,集众智聚众力,为开展伟大斗争、推进伟大工程、创造历史新辉煌而不懈奋斗、不断前进,并做出扎实而更多、更大的积极贡献。

《决胜时刻》观后感 篇九

日前,电影《决胜时刻》曝光了一组宣言版海报。海报定格了中共中央"进京赶考"、渡江战役、开国大典等决定中国命运走向的关键瞬间,以掷地有声的宣言、以英雄无畏的呐喊之姿,传达了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夕,党中央带领全国人民告别苦难和屈辱,建立一个崭新国家的必胜信念,壮观恢弘的战争场面和运筹帷幄的历史时刻背后,蕴藏着中华民族崛起和复兴的曙光。

作为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献礼之作,电影《决胜时刻》立足宏大格局,聚焦重大事件和重要人物,再现了1949年春毛泽东等党中央领导进驻北京香山,抱着将革命进行到底的决心和勇气,在此会见民主人士、指挥渡江战役、布局经济工作、筹备政协会议和开国大典的历史,带领大家重回新中国成立前夕中共中央在香山度过的那段鲜为人知而又关乎民族命运的不寻常岁月,艺术再现了党中央在香山运筹帷幄、共商大计,筹备建立新中国的辉煌历程,弘扬了共和国缔造者们鞠躬尽瘁的大无畏精神,回溯了新中国成立的初心和使命,谱写了一首回应"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恢弘史诗。

电影不仅着力于时代的刻画,更聚焦于人物的塑造,力求在波澜壮阔的历史中,带大家"零距离"感受一代领袖,在历史真实的前提下力求情感真实。开拍前,编剧何冀平用四个月时间研究数百万字史实资料,清晰地梳理出香山这段历史的'脉络和丰富细节,还原了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任弼时等中央领导人立体丰满的人物原貌,还塑造了陈有富、田二桥、孟予等鲜活生动、真实可信的普通人形象。

该片着重突出对毛泽东的形象塑造。火光漫天的战争场面和主席运筹帷幄的形象交相呼应,毛泽东与身边战士陈有富、田二桥等人的互动,则在宏大史诗中奏响了一曲人性的温暖之歌,他是伟大领袖,也是父亲,是诗人,是生活中真实可感的人。从紧张激烈的政治交锋、决胜千里的战争切换到平实生动的日常点滴,影片用最立体的人物形象,带领观众全方位感受一代伟人的精神世界。

电影《决胜时刻》聚集了强大阵容,幕后班底十分亮眼,曾带来《建国大业》《建党伟业》《建军大业》这一经典系列的金牌监制导演黄建新,与著名导演宁海强携手打造这一部史诗情怀巨作。《明月几时有》《邪不压正》的著名编剧何冀平、《建国大业》艺术总监张和平,以及与张艺谋合作过《英雄》《十面埋伏》并多次斩获金像奖的美术指导霍廷霄等实力主创强势集结,为观众带来一次全新的历史呈现。

演员阵容方面,《建国大业》中饰演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任弼时的原班人马整齐回归,戏骨重聚,用20余年刻画领袖人物的经验,还原出一代领袖的真实一面;实力青年演员吴昊宸在影片中担任神秘角色;《红海行动》"蛟龙小分队"中的扮演者、青年演员黄景瑜、杜江也将再度携手,在片中肩负重要使命。黄景瑜扮演一位恪尽职守的警卫员,竭尽全力保卫毛主席的安全,同时见证了一代伟人的领袖风范;杜江则饰演渡江战役中一名斗志昂扬的团长,对英国舰"紫石英号"的挑衅予以坚决回击,打响新中国成立前的最硬一战。此外,王丽坤、张涵予、濮存昕、马晓伟、曹炳琨、秦岚、马天宇等人也在影片中扮演重要角色。老中青三代演员齐聚,势必为电影中磅礴的历史时代,注入最新鲜的血液、最有力的心跳。

此外,由黄建新监制的中国首部海上反恐电影《深海危机》也预计将于今年10——12月期间上映,本片由北京乐波影业出品,甘肃文交影视中心挂牌,国家一级导演沈东导演,严屹宽、屈菁菁、吴昊宸等主演,相信有如此金牌监制黄建新的保驾护航,《深海危机》定会获得市场、口碑双丰收。

最新范文

央视2024开学第一课直播观后感:理想照亮03-16

观看2020寻找最美孝心少年心得感想【303-16

如何评价电影《小Q》_《小Q》电影观后03-16

《放牛班的春天》观后感【精选3篇】03-16

天堂的孩子观后感400字心得体会范文(精03-16

《飞驰人生》观后感【优秀3篇】03-15

2022冬奥会观后感想600字(精选9篇)03-15

《夺冠》学生观后感600字【精彩3篇】03-15

庆贺建军节93周年《9.3胜利日大阅兵》03-15

“争做新时代好队员”主题云队课个人观03-15

27 372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