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超激动得像是买票进场的 银河补习班观后感(优秀5篇)

2023-07-16 12:54:19

在观看完一部作品以后,从中我们收获新的思想,为此需要好好认真地写观后感。可能你现在毫无头绪吧,下面是书包范文为朋友们带来的银河补习班观后感(优秀5篇),希望能够对朋友们的写作有一些启发。

银河补习班观后感 篇一

前些天,我去看电影《狮子王》,正好碰到了我们的英语老师陈老师,在知道了我要去看电影后,她就给我推荐了另一部电影,叫做《银河补习班》。她说这个电影是邓超演的,很幽默,也很感人。她还说,最好让爸爸妈妈陪着我去看,尤其是爸爸。

今天下午有时间,我就和家里人一起去横店电影院看《银河补习班》。

电影3:20开演,我们起床时就2:50了,出发时已经3:00了。大家三步并作两步,一路快走,当我们赶到电影院进场的时候,只剩下一分钟时间,电影就要开播了。

这部电影主要讲述了马皓文和马飞父子俩之间的一些事。马皓文由邓超演,这也是我喜欢看这部电影的一个原因。

电影的刚开头的镜头,是个我非常熟悉的地方,就是酒泉卫星发射基地的问天阁。去年我的脚受伤了,爸爸妈妈推着轮椅去这里参观,我和爸爸还在问天阁里照了相。现在看到电影镜头里,有两个宇航员坐在问天阁里,我觉得很激动,也很自豪。

这部电影是以倒叙开头的,马飞是一名宇航员,他要登上飞船,进入太空,吴京演的是总指挥,穿着一身军装,帅极了。

另一名航员和亲人道别,而马飞的父亲马皓文没到现场。在大家的注视下,两名宇航员登上了宇宙飞船。火箭点火了,带着飞船起飞了,一切都很正常,可是当进入了运行轨道的时候,飞船的外面的隔热层出现了故障,和地球失去了联系,两名宇航员十分镇定,一个人给另外一个人讲述着他和他爸爸之间的故事。

小时候的马飞是个顽皮的孩子,成绩班上倒数第一,教导主任在全校大会上宣布开除他,这时候,他的爸爸刚从监狱出来,出现了在了他面前,他向教导主任保证,在期末考试的时候,马飞的成绩进入年级前十。

电影里有个很感人的地方,就是爸爸带着马飞去了一个非常美丽的地方,和他玩捉迷藏。爸爸藏了起来,马飞找不到爸爸,就很着急,结果碰到了一群很坏的小孩打他,他爸爸一下子冲了出来,让他儿子怎跑了,他却被那几个坏小孩打得满身是伤,肚子还被踢了一脚。这个地方我觉得非常感人,父爱很伟大,爸爸为了不让儿子挨打,自己冲了出去。

看到这里,我哭了。周围的人都在哭,有的拿纸擦眼泪,有的小声抽泣。有一句话记得特别清楚,是马皓文经常说给他儿子的:人生就像射箭,梦想就是剑靶子,如果连靶心都找不到,你每天拉弓有什么意义?他还说,上大学只是一个过程。

最后,在爸爸的辅导下,马飞的成绩突飞猛进,期末考试的时候,果然考到了年级前十。

电影结束了,我看到大家出来的时候,都在往垃圾桶扔纸团,可能是因为大家都刚哭过,擦眼泪的纸。我也扔了手心里的纸团。今天真是哭得稀里哗啦的,流了很多眼泪,也懂得了很多道理。

银河补习班观后感 篇二

“我有我的骄傲,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座桥,修好这座桥,是这个世界上最重要的事情。”这是观看完这部电影我所体会出来的。

影片中的爸爸马皓文是一位桥梁设计工程师,在儿子年少时,因遭人陷害,整整含冤了七年。这七年里,这位爸爸成了过街老鼠,而且还在大牢里度过几年,这是因为这件事情,这位父亲与他的儿子,错过了相伴最好的时间。

出狱以后,眼见儿子沦为差生,这位父亲非但没有责备,而且还和儿子展开了一场“人生旅行”。“爸爸的桥塌了,但是爸爸不认输,”父亲以自己的行动一直鼓励着儿子,“只要你的脑子一直想,一直转,你就能想到办法。”这是父亲教育儿子所说的一句话。

影片中的儿子,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差生,在教导主任的眼里,就是这样形容他的,“再怎么洗也成不了钻石的煤球”;在与她同龄孩子的眼中是一个“缺根弦”的人,并且常常称呼这个孩子为“缺根弦”;甚至在他母亲的眼中他就是一个笨蛋蠢货;但在他父亲的眼里,是世界上最出彩的孩子。虽然儿子以前认为自己笨、蠢,后来却因父亲教导改变了自己。

影片中马浩文说的几句话我觉得特别经典,像“清华北大只是过程,不是目的,人生就像射箭,梦想就是靶子,连箭靶子都找不到的话,你每天拉弓有什么意义呢?”“一个已经蒸熟的馒头,把它反复蒸,它就比新蒸出的馒头好吃吗?”“真正的人生难题不会像考卷一样会自动跳出ABCD四个选项,有且只有一种标准答案,而且会有EFGHIJK的岔路,甚至能开出XYZ的脑洞”等,在这些经典的话中,显示出一个又一个的人生道理。这位父亲用其教育儿子,从而改变了儿子的一生。

影片中的儿子最终成为了一名宇航员,可是浩瀚太空中意外失联,生命处于极大绝境中,这时想起了那个最了不起的爸爸,冒险救了自己,救了同伴,胜利完成使命。

其实影片中的儿子历经许多磨难,如:发洪水被困三天,而父亲却在紧急关头教育儿子遇事冷静,引导儿子看看身边的东西,想办法救自己,最后儿子找到了门板和布条,成功解救自己。

我觉得儿子的成功不仅仅在于父亲的教导,更是在于努力、不放弃的精神,我觉得这个影片告诉我好多好多的道理,数也数不清。千言万语,汇成一句,就是要相信自己。父母的鼓励对我们的影响很大,我们应该在他们的期盼下好好学习。

银河补习班观后感 篇三

今天看了一部电影——《银河补习班》。影片中的爸爸马皓文因为一次工程事故意外入狱,错过了孩子马飞的七年成长时光,等他发现时,马飞已是一个眼睛里只有抗拒与不屑的“问题少年”了。但是马皓文却用自己独特的教育方式,带马飞在体验自然、感受生活、学会生存的过程中一步步找到人生的方向和目标,最终成为了令人骄傲的宇航员。看完这部电影,我想我们应该思考的是这样一个问题:电影中的爸爸马皓文可谓是一个传统应试教育的对抗者,他为什么能将看似“无可救药”的儿子马飞培养成才?

我想,这就是立足素养的力量。马皓文先是用自己的智慧劳动告诉马飞什么叫做“知识就是力量”,在看到儿子黯淡的眼睛中第一次闪耀星星一样的光芒后,他开始带着马飞晚上补习功课,白天零距离接触社会和自然。他所学的知识是带着温度的知识,是体验性的、情感性的、是最大程度还原知识本身面貌的知识。这样的学习,才能在潜移默化中转化为素养,真正成为成长的养料——马飞在一次绝望的洪水中努力自救、化险为夷就是最好的证明。

父母不可能都是马皓文,而孩子也不可能都成为马飞。但若希望正在成长中的少年们能成为有用之才,就该重视素养的培养。存在即合理,我们肯定当下的教育体系确实给社会输送了大量的人才;但我们还必须在肯定之中保持清醒,看到应试教育存在的问题:过于重视知识本身,忽略核心素养的培养。核心素养是什么?它是一个人通过各种学习,在面对复杂的、不确定的环境时所表现出来的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核心素养的内涵已经远远超出知识本身,它是一种知识的转化与内化,最后外化为一种综合的品质与能力。

核心素养该如何培养?我想《深度学习:走向核心素养》一书的书名已经给了我们答案:深度学习是走向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所谓的“深度”不是指知识的难度超出学生理解的范围,而是指学生的学习任务应该达到触及学生心灵的程度。这种“深度”是在明确每个班级、每个学生“最近发展区”的基础上,给学生搭建合理的教学“脚手架”,引导学生从已有经验出发,体验、探索人类发现与建构知识的关键环节,从而真正理解知识,引起心灵的颤动。

深度学习的过程是缓慢的,是循序渐进的,是需要每一位教师坚持不懈、努力为之奋斗的方向。

银河补习班观后感 篇四

暑假看了一部让我印象深刻的电影—《银河补习班》。马浩文因为一次意外事故,遗憾的错过了儿子的童年。等到他再次回到儿子身边的时候。马飞已经变成了老师和同学心目中的问题少年。马飞面临学业问题,尽管在学校看来儿子没有可塑之处,但马皓文从未放弃,鼓励孩子找到心中的梦想并为之努力。阎主任和马皓文立下赌约,打算用一个月时间将马飞的学业提高,证明他不是不可救药的学生,“学渣”也是可造之材。

这部影片,主要是围绕父母对孩子的爱,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展开的。这部影片很好的解释了我们为什么努力,我们为什么要去一所好的大学。

如果有人问:你的梦想是什么?有不少人会回答考一所211985的大学。毕业后找到一份好工作。我也曾是这么想的。但随着现在的科技越来越发达。有许多人充满了一个疑惑。考大学就是我长大后唯一的出路吗?因为现在有即使没有上过大学,却依然成功,挣得很高年薪的人,但这种人很少。但是那些真正成功的企业家,大多都是名校毕业的。曾经一个小学同学,在毕业录上“长大后的梦想”一栏中,是这样写的。他希望自己长大后,也可以变成韩寒。但全中国有几个韩寒呢?如果韩寒没有自己本身那么多的才华。我想他也不会成功。考一所好大学不是为了让我们得以生存,而是长大后可以做自己,不为生存而担忧,可以活的出彩,可以活的完美。

我所理解的高考的意义:人生就是一趟长途旅行。而大学是其中重要的一站,但它不是最重要的。面对高考,我们会有两条分叉路。一条是现在平坦。往后的路却崎岖不堪,而第一条路是现在是山路崎岖,而后来平坦,如果我们选择了第一条路,也许绕了许多弯。我们到达了总站,但它的概率是十分低的,也许一开始我们就搞错了方向,以至于离目标越来越远,越来越困难。如果我们选择了第二条路,前路可能艰苦,但是翻过这座险峻的高山。你会发现你的前路,是一片广阔的平原。这是应试教育。

《银河补习班》这部影片告诉人们的,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是平衡的,而不是对立的。设想,如果马浩文没有对马飞因才施教进行素质教育,马飞不会在洪水里自救,在宇宙中也不可能想出方法去拯救自己和同伴。在洪水那一幕中,有一个细节。即使马飞父子走散,父亲马浩文也一直提着马飞的书包。如果最后马飞不是年级第一,而是一个成绩垫底的问题少年,他最终也不可能成为一名优秀的宇航员。这也是在说明,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是平衡的。两者都不可缺。父亲给予马飞的。是学习的兴趣,是良好的方法,是正确的引导,而不是去左右去干扰他的未来。

心想一番事,扬帆起航,不管路上是风平浪静,是风吹海啸,还是逆风而行,你终会跨越这片沧海,到达你理想,期望,盼望的彼岸。你的梦想终会实现。

银河补习班观后感 篇五

昨天观看了邓超和俞白眉共同执导的电影《银河补习班》,电影主要讲述了受冤入狱7年的父亲马皓文在出狱后教导自己的“学渣”儿子马飞逆袭成为学校学霸,最后成为万众瞩目的宇航员的温暖故事。在观影的过程中多次受感动忍不住落泪,一部好的电影不仅会让人收获欢笑和感动,还应该带给观众一定的思考与感悟。那么,这部《银河补习班》做到了上述两点。

有人评论说这部电影主题不够聚焦,电影好像是在赞美父子情深,又好似在探讨教育……我反而觉得这正好这部电影的精彩之处,它可以带给观众多维度的思考方向:父爱、父子关系、家庭教育、学校教育……无论你从哪个角度去探讨,都有可圈可点之处和值得深思的地方。

这部电影带给我最大的感悟主要有三个方面。

一、最好的家庭教育应该是给孩子最大的成长自由

电影中的父亲马皓文在教育孩子方面最大的特点就是总是给儿子马飞最大的成长自由,保持孩子最本真的成长模样。这与电影中的马飞妈妈的教育方式形成鲜明的对比。妈妈要求马飞如其他学生一样去认真苦读,她从不相信马飞会是一颗“钻石”。但爸爸马皓文不一样,尽管马飞成绩年级倒数第一,马皓文依旧保持对马飞最大的信任,他不干涉孩子的成长方式,相信孩子的选择,保持孩子最大的成长自由,最大程度上地去开发孩子成长的可能性。马飞想去广州看飞行展,他就带着孩子去看;马飞想要一台电脑,他就尽力为孩子买来。他不会告诉马飞你应该怎样怎样,而是尽最大努力为他营造自我探索的环境和机会,尊重马飞的选择……也正因为如此,才有了后来成为宇航员的马飞。保持孩子的成长自由,让其始终保持自我成长和探索的主动权。

每一个孩子都是一块璞玉,都必须要经历自我雕琢和自我探索才能成为美玉。

不要干涉孩子的成长,最大化地给予其成长自由。要相信他会做出最符合自己成长方向的选择。这样也有助于培养孩子独立思考的能力以及独立面对生活中方方面面考验的能力。

二、父母陪我们长大的同时自己也在经历成长

身为人父人母,对于我们的父母来说,也是人生中的初次体验。这是一种没有任何岗前培训和实习体验的工作,他们也是在摸索中成长,探索培养孩子的最佳方式。电影中的父亲马皓文说过一句“对不起,我是第一次做爸爸,我在学习做爸爸”,想必也是说出了广大父母的心声。有时我们的父母在处理一些问题上也会失误犯错,伤害到我们,碍于面子父母们不会主动认错,作为子女的我们在这个时候就要多一些理解。父母们也要学着放下所谓的面子,与孩子平等地交流,真正做到和孩子像朋友一样地相处。

三、于父母而言,最大的遗憾就是错过孩子的成长

影片中马皓文出狱后带着儿子马飞悄悄回到曾经的家,马飞看到曾经墙上画着自己身高刻度的记号,比量着自己7年来的身高变化。兴奋地叫着“爸爸,我比小时候,长高了那么多!”爸爸马皓文在那一刻怔住,不禁回忆起7年前马飞的样子,他的眼睛瞬间湿润,那是一种遗憾、一种愧疚,这一细节深深地打动了我。

于父母而言,最大的遗憾也不过如此。错过孩子的成长,那些时光一去不复返。如果可以,爸爸妈妈们,请珍惜陪伴孩子长大的机会,那是无论赚多少钱都带不来的满足感和幸福。

最新范文

中国诗词大会观后感优秀7篇07-16

2020国庆特别节目观后感优秀2篇07-16

青春正当时联手创未来直播观后感优秀307-16

参观烈士陵园后的感想(6篇)07-16

宇宙与人观后感影评5篇650字(优秀2篇)07-16

抗疫第1课观后感【精彩10篇】07-16

最新长征的观后感200字(精彩5篇)07-16

电影放牛班的春天观后感(精彩3篇)07-16

2022航天精神思政大课观后感【精彩7篇07-16

70年阅兵观后感【精彩6篇】07-16

27 216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