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思政课观后感 观看同上一堂航天思政大课有感心得体会优秀7篇

2023-02-23 14:15:32

4月23日下午14:00,跟随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浚走进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实验学校,和同学们一起同上一堂航天思政大课,书包范文小编精心为朋友们带来了观看同上一堂航天思政大课有感心得体会优秀7篇,希望能够给您的写作带来一定的启发。

航天思政大课观后感 篇一

各号注意,1分钟准备,50秒,40秒,30秒,20秒,10,9,8,7,6,5,4,3,2,1,点火。听着洪亮的倒计时,我的心激动得一直不能停下来,终于神舟十一号起飞了,在20__年10月17日17时38分,神舟十一号在13亿中国人的期望中顺利地起飞了。

我和爸爸坐在电视机前目不转睛地望着屏幕,唯恐错过任何一个细节。

经过四次分离(助推器分离、一二级分离、整流罩分离、目标飞行器与火箭分离)等步骤,神舟十一号终于进入对接轨道,它将与在9月份发射的天宫二号对接,与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牵手太空。

听爸爸说,神舟十一号只是一个步骤,一个中国建立太空站目标的必要步骤。神舟十一号一个小型简易空间实验室,以交会对接技术为核心任务,由于在轨时间较长,也将承担一些观测等方面的任务。天宫二号和天宫三号两个空间实验室,那时他们重点突破再生式生命保障、航天员中期在轨驻留、货运飞船等关键技术,同时开展一定的科学应用,20__年前后发射的中国空间站定为突破和掌握近地空间站的建造和运营技术、近地空间长期载人飞行技术,并开展较大规模的空间应用。

我们想想看,南极咱们有3个站了,北极咱们要有一个站了,深海咱们7千米深潜器已完工,月球的大家都知道,火星的研制中,可能和俄罗斯联合搞吧一个都不能少!存在就是利益,这都是为子孙后代争夺未来的生存空间!所以神舟十一号的发射成功,是为中国之后的发展埋下了伏笔,中国将在这些基础上更加进步,繁荣。

神舟十一号意义非凡,这是中国人飞天梦想的继续延伸。神舟十一号已成为另一个象征,表明中国通过几十年经济繁荣的财富积累,国力提升,能集中力量发展航天事业,在一度只有少数国家掌握的技术领域开始缩小差距。

无垠的太空是人类共同的财富,探索太空是人类的共同追求。在人类探索太空的事业中,中国理当有自己的贡献。中国航天技术进一步发展,获益的是全球。

作为一个中学生,我对祖国的未来充满希望。同时我要更加努力学习,学习更多科学知识,将来有机会为祖国的繁荣富强作出贡献。

航天思政大课观后感 篇二

陈雨彤

今天的“天宫课堂”上,王亚平等航天员给我们展示了许多太空奇观,并讲解了这其中的原理。这些原理于身为高中生www.shubaoc.com的我们来说浅显易懂,但亲眼所见时的心情仍同稚子般惊奇雀跃。

想起小学时也有一次“太空授课”,时过境迁,再听课已是近十年后。当年一同听课的高中生、大学生们,有没有人走进国家航天系统呢?今天的航天盛况是否有他们在后面出力呢?今天这节“天宫课堂”于他们而言又意味着什么呢?我不得而知,但我所能肯定的,是我们!我们的眼睛迟早要看向星空,我们的肩膀迟早要挑起重担,我们的脚步迟早要迈向宇宙。或者不仅是航天,而是各行各业,是全方面的未来。今天的我们坐在教室里,透过一方屏幕或窗子看外面,明天的我们就是创造“外面”的人了,我们是否珍惜当下并为之做好准备?相信这也是“天宫课堂”系列想传递的,我辈青年当思之悟之,践之行之、念兹在兹!

航天精神思政大课直播观后感心得体会 篇三

“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相信每个人儿时心中都有个航天大梦,想要“扶摇直上九万里”,去探索太空的奥秘!

飞离地球,遨游太空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的梦想之一。古人们便有“可上九天揽月”的奇幻想象,富有无边想象力的炎黄子孙们的航天梦早已在心中发芽……

20__年10月15日,在甘肃酒泉,一阵阵震耳欲聋的响声直冲云霄,点火,发射!神舟五号宛如一条巨龙盘旋在空中,划出一道美丽的直线……在10月16日早,用自己的身体来为中国航天事业做贡献的航天员杨利伟等人回到了着陆场,为我们中国人的航天工程画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就在这天,数位科学家喜极而泣,在上古时期的想象现在终于成真!原来,那天正是20__年10月24日,中国发射了第一颗月球探测卫星——“嫦娥一号”。同年11月27日,嫦娥一号成功传回了第一幅月面图像,这标志着中国的探月新时代就此来临!

20__年9月29日,中国第一个轨道实验室——“天宫一号”成功发射,用在苍穹之中与神八、神九和神十成功对接。20__年9月15日,中国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空间站——“天宫二号”成功问世,也就相当于天宫二号为中国的空间站的历史立下了新的里程碑……

在此期间,20__年12月27日,中国科学家还研究出了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中国正式成为第三个研发出导航系统的国家!而就在3天前,在海南省文昌市发射了天问一号,这是我们对火星的初步尝试,而天问系列则是中国行星探测的第一步,但我们的梦想不仅于此……

从1970年第一颗人造卫星,到天问一号的迈步,仅仅过了51年,中国的航天事业大步向前,从一无所有到全国领先,这是数代人不懈的奋斗与努力!而在这一项项壮举的背后,每个人都是中国航天进步的见证者……

从东方红一号发射到墨子号飞向太空;从两弹一星横空出世到北斗系统服务全球;从成功登月到天宫号空间站建立;中华民族的飞天梦在无数科学家一个个日日夜夜不计付出的努力下,正一步步地走向现实!

这是一部中国航空航天的发展史,更是一部中华儿女自强不息的奋斗史。我们每个人都将见证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同学们,请让我们与航天事业共勉,努力学习,爱我中华!

航天精神思政课观后感 篇四

从英雄出征,到空中课堂,再到凯旋而归,学校组织全体少先队员在每一个阶段都认真观看实况直播,和航天员一起经历无数次美好瞬间,获得非凡的科学体验。这是一份地球与星空的守望,更是一份理想与奋斗的牵手。观看直播成为学校生动直观的思政大课堂。

仰望星空,征途漫漫。逐梦苍穹,激荡辉煌。___说:“探索浩瀚宇宙,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是我们不懈追求的航天梦。”愿新时代的少先队员心怀逐梦天际的理想,拥有克服万难的勇气,脚踏实地,不懈努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时刻准备着!

航天精神思政课观后感 篇五

就在今天上午北京时间9时22分,载有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二运载火箭,成功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之后的时间里,载人飞船与火箭的分离、进入预定轨道都十分顺利,成功将聂海胜、刘伯明和汤洪波三位宇航员送入太空,这也意味着本次神十二载人飞船的发射取得了圆满的成功。

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我们应该对神十二的发射有所感悟,这种航天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同时也能给了我很多启示。

一、伟大的事业孕育了伟大的精神

新一代航天人在攀登科技高峰的伟大征程中,以特有的崇高境界,顽强的意志和杰出的智慧,铸就了载人航天精神。这就是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精神。这些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去学习。

二、生活上刻苦精神永远美好

人生之路不可能是永远平坦的。每个人,总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困难和挫折。我们必须要在挫折和困难中奋起。这就需要有刻苦的精神,特别能战斗和特别能公馆的精神了。“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学习上刻苦精神永远美好!

三、团结就是力量

团结是治国之本,更是治校之本。试想,一个集体,如果内部不团结,还出现分歧的话,那这个集体会强大吗?不止这样,一些有图搞破坏的人,在这个时候大力进攻,那损失更是不堪设想。

四、科学与人文并举

从小,这一句老话就不断地在我们的耳边回响: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但是,真正落实到的,又有多少人呢?友人认为,只要学会做人和文化知识就可以了,不用在学什么科学了。先进的科学技术,对一个强大的国家来说,是必不可少的。身为祖国的“花朵”的我们,不但要做到科学与人文并举,还要做到规范与个性共存!

综上所述,首先,艰苦的条件锤炼了中国航天人特别能吃苦的精神。中国航天事业是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起步的。茫茫的戈壁,浩瀚的海洋,广大航天工作者为了早日实现飞天之梦,不辞劳苦,日晒雨淋,克服了无数的困难,付出巨大的牺牲。严酷的挑战铸就了中国航天人特别能战斗的精神,崇高的使命焕发了中国航天人特别能攻关的精神。我们青少年,更应该在学习上多下苦工,好好学习。在生活上、学习上,遇到困难和挫折,不要逃避,不要退缩,要知难而进,一往无前,敢于胜利。有的同学,在生活中遇到了一点点的挫折,就对人生失去了信心和希望,觉得世界上什么都不是好的。于是,就自寻短见,恨离人世。要知道,这个世界是非常美好的,我们要珍惜生命,好好地享受这美丽的人生。就算它是不好的,那也是无可改变的事实。就像航天人员要在严峻的环境中训练一样,那严峻的环境已是无法改变的事实,那只有改变自己,去攻破这个难关。所以,我们不能因为一点点的挫折而放弃自己的使命,而是要在环境中、在艰苦中、在困难中成长,成就自己的人生和使命。学习上也是如此。学习靠的不是小聪明,而是刻苦。读书要用功,持之以恒地刻苦学习、钻研,这才是学习上刻苦精神永远美好的表现。

其次,团结奋斗培育了中国航天人特别能奉贤的精神。我国载人航天工程是中国航天规模宏大的系统工程。广大航天工作者不论前方后方,不计名利得失,履行职责,坚守岗位,形成了强大合力。我们都生活在同一个大集体中,都为了一个共同目标——保护集体,就应该淡泊名利,不计较个人得失,甘于奉贤,团结一心,共创辉煌。“团结就是力量”,这是一股强大的力量,是一股催人前进的力量。有了这股力量,可以排除万难,勇往向前,达到目标。大至世界全人类、国家,小至班集体、家庭,都要团结。有的同学不顾集体利益,一心只为自己。例如他在拌种来回走动,看见一张桌子跌在地上,他不但不把桌子弄好,而且还残忍地踢上一两脚,是桌子雪上加伤。又例如是拔河,内部不团结,那肯定是全军覆没。

最后,科学是一个国家发展进步的重要象征。身为21世纪的接班人的我们,必须要学好科学,热爱科学,使用科学。科学与人文都需要我们同时高高地举起。一个规范的学生,更是祖国的需求,是未来成就大事的人。科学与人文并举,规范与个性共存更始一句警惕学生的话句。

观看同上一堂航天思政大课有感心得体会 篇六

刚开始听到这个激动人心的消息,我们可真谓是三把钥匙挂胸膛——开心开心真开心啊!按捺不住心中的兴奋,同学们一路上就像一群小鸟“叽叽喳喳”地叫个不停。一直听闻周氏家族的子孙个个业绩辉煌,但一直都没能见到过真人,俗话说得好:百闻不如一见嘛!我的一颗好奇心让我加快了前进的`步伐。

不过一会儿,报告厅到了,大屏幕上“国际航天航空专家美国前中国区大使周嗣良博士航天科普演讲”这几个大字就映入眼帘。可我放眼望去,却没有看到周爷爷的身影。找好位子坐好之后,我们焦急地等待着,不时地向门口张望。一分钟,两分钟……约摸十分钟过去了,一位头发花白的老者在众人的簇拥下迈着稳健的步伐向我们走来,他缓缓地走上主席台深情地做着自我介绍。

原来周爷爷的曾祖父就是曾担任山东巡抚、两江总督、两广总督的周馥,祖父是近代著名实业家周学熙。周爷爷出生在天津,1956年开始在香港读中学。1963年在美国南部阿拉巴马州读。周爷爷告诉我们在那里一到五年级的小学生每年都要参加太空营活动,以提高儿童对航天知识的兴趣。1967年,周爷爷大学毕业,又通过刻苦学习获得了硕士博士学位,真让人敬佩!

“您知道为什么宇航员一次不能多上几个吗?”“因为人类离开地球就失去了引力,到太空上去对身体多少是有伤害的。比如钙质会流失,虽然我们有锻炼肌肉之类的,但还是不行,有的人从太空回来连路都走不了。”

“您知道在未来10年之内我们国家能否建一个太空空间站呢?”“关于这个问题嘛,美国是有经验的,如果他们愿意分享,那么是不需要10年时间的。”

……

面对一个个小航天迷的提问,周爷爷都一一详细地做了解答,我们更是听得津津有味。

腾飞的中国航天事业承载着人们的希望,飞向蓝天,飞向宇宙,去探索无穷无尽的奥秘!周爷爷的一席话让我们对未知的航天领域又有了新的认识,更激励着我们努力为梦想去拼搏。

航天精神思政课观后感 篇七

耸立如巨人的东方红卫星发射塔架已经光荣“退役”。站在东方红卫星发射塔架下,大风在耳边呼啸。望向四周,高阔的天空下,戈壁滩一望无垠。正是在这里,老一辈航天人筚路蓝缕启山林。

新中国成立之初,百废待兴、百业待举,航天事业处于一片空白。党中央以非凡气魄和胆略作出发展航天事业的伟大决策,航天人吹响了中华民族向宇宙进军的号角。

作为人类历规模的航天器,空间站代表当今航天领域面、最复杂、最先进和最综合的科学技术成果。11艘神舟飞船成功发射,11名、14人次的航天员队伍叩问苍穹,天和核心舱升空,中国载人航天跨越了一次次重大关口,梦想逐步变现实。

不仅是载人航天,嫦娥探月、天问探火、北斗导航等无不捷报频传。中国航天起步晚,起点低,为何还发展快、本领高?

坚持党的领导是“法宝”。每一次关键技术的突破、飞行试验的成功、艰巨任务的完成,无不凝聚着党中央的决策和关怀,凝聚着党组织和广大航天系统党员干部职工的智慧和力量。中国航天事业取得辉煌成就背后,是党中央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战略支撑的决策部署,指引着航天事业前进的方向。

“航天梦是强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总书记说,探索浩瀚宇宙,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是我们不懈追求的航天梦。发展载人航天事业,建造中国自己的空间站,是实现新时代航天梦的必经之路。

据统计,在载人航天工程中,直接参与其中的研究所、单位多达上百家,配合单位多达上千家,涉及数十万科研工作者。“实施载人航天这样宏大的工程,没有党中央集中统揽,没有全国大协作,是不可想象的。”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周建平说。

一张蓝图绘到底,一棒接着一棒跑。在距离东方红卫星发射塔架40多公里的载人航天发射场,新一代航天人正接力开辟揽天征途。

条件或许没那么苦了,航天精神却是一脉相承。有人曾问两度飞天的聂海胜和三度圆梦的景海鹏:“你们已经实现飞天夙愿,未来还打算冒这么大的风险吗?”

“航天飞行是我们的事业,更是我们的生命,为了飞天梦想,只要祖国需要,我们随时准备再上太空!”

最新范文

《金刚川》观后感500字个人反思心得精02-23

消防公开课观后感(优秀4篇)02-23

门球健将电影观后感精选4篇02-23

冬残奥会开幕式直播观后感【优秀5篇】02-23

《开学第一课中华骄傲》观后感【优秀802-23

寒假10课个人观后感心得(6篇)02-23

《变形记》观后感优秀6篇02-23

最美乡村教师观后感精彩6篇02-23

惊奇队长影评【优秀3篇】02-23

《致敬抗美援朝》观后感(3篇)02-23

27 122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