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昆虫记有感 关于读《昆虫记》有感【精选6篇】

2024-03-06 20:23:47

当赏读完一本名著后,相信你心中会有不少感想,写一份读后感,记录收获与付出吧。那么你会写读后感吗?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下面是可爱的小编给大家收集整理的关于读《昆虫记》有感【精选6篇】,欢迎阅读,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读《昆虫记》有感 篇一

这是一个神秘的世界;这是一个多姿多彩的世界;这是一个只属于昆虫的世界。而这个世界就藏在一本书中,这本书就是《昆虫记》。

《昆虫记》出自法国著名昆虫学家、文学家法布尔之手,是一部世界名著。法布尔将他毕生的昆虫研究成果都以散文的形式记录下来,用生动的语言形象地描绘出各种昆虫的生活习性,让人们在享受阅读的乐趣时,还能学会各种有关昆虫的知识。

在《昆虫记》中,我认识了许多昆虫,了解了它们的生活习性,其中我觉得最有意思的是螳螂。法布尔在描写螳螂的时候,用了一整篇文章着重描写螳螂捕食的情景,这篇《螳螂捕食》是我觉得最有趣的一篇文章。

在文章开头前,法布尔为我们先仔细介绍了螳螂的外貌。螳螂半昂着身子庄严地立着,只见它那宽阔薄透的绿翼像亚麻长裙似的掩在身后;它两只前腿伸向天空,一副祈祷的架势。它的两只前腿上有许多尖锐的齿刺,这些都是它致人死地的武器。

接着,文章又写了螳螂捕食的形态。一旦猎物出现,螳螂捕捉器的那三段长构件突地伸展开去,末端伸到最远处,捉住猎物后便收回来,把猎物送到两把钢锯之间,把猎物夹紧,待到猎物死去,螳螂就开始享受它的美味大餐。倘若遇到比自己凶猛的猎物,螳螂立刻就会摆出一副吓人的架势,先让猎物吓破胆,再慢慢对猎物进行屠杀。

知道了螳螂如何捕食后,让我不禁对螳螂另眼相看。没想到如此娇小的螳螂捕猎时竟如此凶狠,简直是令人望而生畏。

读完《昆虫记》,我不禁被法布尔流畅的文笔和对昆虫细微的观察所折服。法布尔的《昆虫记》不仅让我们了解了昆虫的世界,更是为我们打开了科学的大门。

读《昆虫记》有感 篇二

我手捧着一本书,靠在书柜旁,细细品读。阳光穿过窗帘的缝隙,懒洋洋地趴在书页上,随着窗帘的摆动,肆意蔓延。

这本书中,描绘的是一个奇妙又有趣的昆虫世界。不错,是法布尔的《昆虫记》。法布尔是一位昆虫学家,同时也是一位文学天才。《昆虫记》中无处不洋溢着奇妙的昆虫知识和文字的丰富多彩。正是如此,《昆虫记》才会被誉为“昆虫界的史诗”,法布尔也凭此获得了“昆虫世界的荷马”的称号。

《昆虫记》原著共十卷,介绍了各种昆虫的特点、生活习性和它的猎物以及狩猎方式等等。同时,作者也时不时穿插进自己精心编写的昆虫寓言,使读者眼前一亮。你也许想不到,勤劳的蚂蚁竟是残暴的掠夺者;而漂亮的螳螂依靠那一对弯钩和翅膀,能够将庞大的猎物吓瘫;那种名叫“米诺多蒂菲”的甲虫是昆虫中忠诚夫妇的典范……与其说这是一本昆虫界的百科全书,倒不如说是对昆虫满分作文网世界的大揭秘。

在我的记忆中,夏天,充满着许多声音:雨滴掉落的声音,风吹树叶的声音,当然,也少不了那些虫鸣。不得不说,虽然我们每天都和昆虫比邻而居,但大多数人对它们的了解只停留在“知道它们的存在”这样的浅层次上,对那些每晚发出动听歌声的昆虫,人们甚至分不清它到底是蝈蝈还是蟋蟀。这是为什么呢?这是人们都无暇顾及这些细微的存在,更是因为人以万物之灵自居,不能像法布尔一样,尊重万物生命,平等相待。

当蚂蚁在费力寻找食物时,一些人们会将擦得发亮的皮鞋,一脚踏去,然后不屑一顾四处逃窜的蚂蚁及残留的尸体,便匆匆离去。当蝉在树梢高歌时,一些人们则是在为职场升职而苦恼。

有时,是应该慢下节奏,找一处地方,看看那些细微的生命了,尽管它们有多么不值一提;有时,是应该放下担子,体悟人生了,尽管眼前还有这么多琐事等着去完成……

读《昆虫记》有感 篇三

《昆虫记》——这部由法布尔撰写的史诗级昆虫著作,它主要讲述了法布尔多年来观察昆虫的成果,他和其他科学家研究的方法不一样——他们在实验室里用手术刀为虫子开膛破肚来实验,而法布尔是在虫子自然生活的情况下观察,他们探究死去的虫子,而法布尔研究活着的生命。

走进《昆虫记》,它告诉我:我们人类并不是一个孤立的存在,地球上的所有生命,包括蜘蛛、黄蜂、蝎子等昆虫在内,都在同一个紧密联系的系统之中,昆虫也是地球生物链上不可缺少的一环,昆虫的生命也应当受到保护,得到尊重。

法布尔总是珍惜每一个生命,哪怕是很微小的生命,他也从不杀死它们。昆虫和我们人类一样,也会有自己可爱的小宝宝,它也有自己的家,各有各的本领,只不过它们不会说话。

法布尔的一生过得十分艰辛,56岁时才拥有了属于自己的荒石园,用来观察他那些可爱的小昆虫。他用了整整二十年,才满足了自己儿时观察昆虫的梦想。

在这之前,他靠着刻苦自学,学懂了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和文学并写出了许多为后世广为流传的科普读物;他靠着刻苦自学,用生平只上过一节化学课的履历成功当上了一名化学老师,并发明了一种化学染料;他靠着刻苦自学,虽然从未上过大学,但他却成为了一名大学教授。

直至56岁,他才用他的积蓄买下这片荒地,搬到那里去住。他整日里与昆虫打交道,他说:“我收获的不是谷物,而是大自然的秘密。”

因此,我们所看到的昆虫记,不仅仅是对昆虫生活习性的记录,更是一位执着的追梦人用毕其一生的热情来对自己的梦想进行描绘的结果。

那也是法布尔在用他的方式向我们展现出,他眼中的最真实的昆虫世界。

读《昆虫记》有感 篇四

看了19世纪法国著名昆虫学家法布尔写的《昆虫记》,特别印象深刻的是他的一篇观察笔记《蟋蟀的住房》。在文中,法布尔介绍了自己观察到的蟋蟀住房特点,以及蟋蟀建筑住房的才能,表现了作者对蟋蟀劳动成果的极大赞赏。

《昆虫记》让我大开眼界,不但了解认识了许多昆虫,还认识了作者独特的写作手法。其一,讲究语言风格,笔调流畅、轻松、幽默、亲切;其二,调动多种创作手法,记、述、描兼备,析、议、抒并举;其三,我随时进入文中,引来人言人行、人心人情,自然科学平添人文气象。

不过,只掌握法布尔的写作方法还远远不够。作者使一部反映自然科学的著作得到升华,而且是不只一个层面的升华。法布尔笔下,昆虫学升华到知识百科境界,学术报告升华到语言艺术境界,研究资料升华到审美情趣境界,虫性探究升华到人性反省境界。

有理想才有境界,有崇高理想的人才做得成有崇高境界的事。

读《昆虫记》有感 篇五

法布尔的《昆虫记》让我感受到大自然的七彩绚丽和小生命的奇妙,以前我对虫类是持以厌恶的态度,看完本书后,我变得越来越喜欢这些小虫子了,尽管他们有时比较恶心。萤火虫捕食蜗牛并且尾部会发光;蜣螂滚粪球;蟋蟀“演奏”音乐;蜘蛛织网等,都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法布尔的精妙文笔也让我叹为观止,他把人性和虫性结合在了一起,我们世界中的母爱,昆虫们有;我们没有的或被禁止的一些东西,比如螳螂杀死丈夫、黄蜂、金步甲杀死病弱者,它们也有。另外,作者在描写中加入了一些人类社会的因素,我在看这本书时,会不由自主地将昆虫世界和人类社会联系在一起,经常引起我对现实生活的反思。大自然的美丽与奥秘其实就藏在我们身边,只需要我们细心去发现,去感受。

读《昆虫记》有感 篇六

我这几天读了《昆虫记》这本书,《昆虫记》是法国的昆虫学家法布尔用尽毕生心血才完成的杰出作品。书里给我们介绍了蝉、蟑螂、蝎子、蜘蛛、黄蜂、等几十种昆虫。不过,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关于蝎子《白蝎自杀之谜》。有人说,蝎子遇到危险就会自杀。于是,作者就做了一个实验。他用火烧红的木炭,围成一圈火墙,然后把一只白蝎子放进火墙里。热浪烤在蝎子身上,它倒退着卷成钩子,一会儿伸直,一会儿弯曲,动作快极了,使人看不清楚。突然,它一阵抽搐,接着,就一动不动了。法布尔用镊子把它夹到一块凉沙土上,过了一个多小时,令人不敢相信的是,蝎子竟然奇迹般的活过来啦,和以前一样变得生气勃勃了!这个实验证明,根本就没有蝎子自杀的这种事情,那都是人们乱猜疑!

读到这里,我想世界上任何有生命的东西都不会愿意轻易迅结束自己的生命,就连这小小的虫子也不例外。当我们想故意去踩死地上的蚂蚁、扯断蝉的翅膀时,不要忘记那也是一条生命。生命是一种宝贵而美好的东西,上天给予我们每一个人生命,那我们就应该勇敢地去面对困难,珍惜生命,做一个坚强而又勇敢的人!

最新范文

拿破仑传读后感1000字范文(优秀5篇)03-06

红楼梦读后感300字【优秀9篇】03-06

《忏悔录》读后感优秀10篇03-06

《平凡的世界》读后感悟【优秀6篇】03-06

童年读后感600字左右优秀4篇03-06

给我三天光明读后感共(优秀4篇)03-06

《小猪唏哩呼噜》系列读后感(精彩10篇)03-06

文学名著读后感(优秀5篇)03-06

冬不拉读后感500字【精彩8篇】03-06

铁路边的孩子们读后感作文(精彩8篇)03-06

26 3647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