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根谭读后感 《菜根谭》读后感【10篇】

2023-01-10 00:01:17

品味完一本名著后,你有什么体会呢?让我们好好写份读后感,把你的收获和感想记录下来吧。那么你真的懂得怎么写读后感吗?书包范文为朋友们精心整理了《菜根谭》读后感【10篇】,希望能够给大家的写作带来一些的帮助。

《菜根谭》读后感 篇一

有一段日子心情很浮躁,在朋友的推荐下我初读《菜根谭》。看书名对它并没有太多的好感,如何就用“菜根”为题呢?甚是不解。读过才知道它的魅力,喜欢它工整的对仗,非诗非词却有着诗词一样的朗朗上口;喜欢它温暖的语句,亲切如长辈的谆谆教诲;喜欢它优美的意境,云淡风轻清泉山上。

书中句句是经典,印象最深的便是“有木石心,具云水趣”。我一直认为经典之所以是经典,在于它有生命力。它在不同的时代有着不同的意义,对不同的人有不一样的启迪。“有木石心,具云水趣”,就像一股清泉,洗涤了心中的灰尘,让我的世界瞬间变得清晰:一个做学问的人,应该有木石一样的定力,任外界风吹雨打或是百般诱惑都不能妥协,守得住实验室耐得住孤独与寂寞才能在专业上有所突破;一个人还要有游山玩水闲云野鹤的闲情,在周末的时候不妨亲近自然放松自己。总之,我们既应该有敬业的精神,也应该有高雅的兴趣。另一句“拂心莫停手”,则像是对“有木石心”起到了很好的辅助作用,我凭自己仅有的古文知识理解为:在心烦意乱的时候也不要放弃。作为一个研究生,已经比不上本科时的轻松,无休止的试验和庞大的数据,处理起来不免天昏地暗头晕脑胀。虽然开学不足三个月,我已经领教了实验的魔力。一次次的失败确实很打击人的积极性,无可奈何的时候总想找个地方大喊或者大哭一场。可是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不能只感叹时光易逝,更重要的是要成熟。“拂心莫停手”,这句话春风化雨似的潜入我浮躁的心灵,一切尘埃落定,失败了,给自己一个鼓励的微笑,不就是从头再来吗?我可以,我可以平静的认真的更加细致地从头再来。

“闲时吃紧,忙时悠闲”,就是对以上两句的补充了。研究生的生活并不像本科时那样规律,不仅仅需要上课还有很多的项目等着我们完成。这就造成了“时忙时紧”的假象。闲的时候没有课也没有项目,摇曳在美丽的校园仿佛过着度假般的生活。这句话警示我们,清闲的时候更要给自己补充理论知识。“书到用时方恨少”,何不闲时着手多读书来减少这种没必要的“恨”呢?而忙的时候,我们又往往通宵达旦废寝忘食,努力学习是正确的,但在这样的紧张时期也要学会放松自己,哪怕是一个深呼吸。在忙碌的学习工作中要始终给自己保留一个悠闲地空间,那是一个可以补充精力和能量的地方,是生命的加油站。

“木石”和“云水”是一种学业和生 www.shubaoc.com 活兼容的生活态度,《菜根谭》告诉我们的不仅如此,更多的是人生哲理,比如一个人的修养。

“真味是淡,至人如常”,一切淡淡的就好,平凡中自有无穷韵味,看似寻常的生活往往蕴藏着不寻常的力量。真正的“至人”,其实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样神秘,也许他就是我们身边的某一个。我们大可不必为自己的平凡而懊恼,优秀是一种习惯,来源于点滴的生活。来到地学院,我最敬重的一个人便是李院士。老人家已经八十岁,却每天早早地来到实验室,上楼下楼丝毫不见脚步蹒跚。读到“至人如常”,我第一个便想到李院士,他是我崇拜而又敬重的学者。熟悉他的人都知道,在工作上(虽然已经没有任何人给他指派工作),他执着敬业事必躬亲;在生活中,他宁静淡泊坚守本性。他有很多好的习惯,最大的一个便是好学,在他身上我真正看到了“活到老,学到老”;他坚持锻炼,上楼的速度让我们这些年轻人都望尘莫及;他今日事今日毕,做事雷厉风行,绝不拖拖拉拉。所以,想要成为“至人”,从改变自己的习惯开始吧。

菜根谭读后感 篇二

今日读《菜根谭》,书中无处不在的博大、宽容、淡泊、向善与智慧,让你觉得仿佛在与一位智者交谈,疑虑消弭,警策长留。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给我感悟最深的是其中有关教育批评的至善妙语。

洪应明说“攻人之恶毋太严,要思其堪受;教人之善毋过高,当使其可从。”意思是说,当责备别人的过错时,不可太严厉,要顾及对方是否能承受,注意不伤对方的自尊心;当教诲别人行善时,不可以期望过高,要顾及别人是否能做到。

我们常抱怨现在的孩子太难教育,但有没有反省过自己的教育方法是否得当呢?我们当教师的有时在公众场合、在家长面前大声斥责学生;有时小题大做、声色俱厉,严词批评;有时长篇大论、喋喋不休像老太婆。.。.。.这些做法都起不到好的教育效果。如果能像上句话中所说的那样教育孩子去恶趋善,还愁效果不佳吗?

《菜根谭》中处处充满了辩证法观点。“念头浓者,自待厚,待人亦薄,事事皆淡。故君子居常嗜好,不可太浓艳,亦不宜太枯寂。”“地之秽者多生物,水之清者常无鱼。故君子当存含垢纳污之量,不可持好洁独行之操。”这些话语告诉我们,凡事应求恰到好处,过之不及都将失之偏颇。

我喜欢《菜根谭》。它淡雅的眉目下是一双历世阅人的慧眼。它宛如一溪清泉,荡涤人心的积郁,使人澄怀物象,进而得以超然物外,静观世界,参悟人生。

菜根谭读后感 篇三

《菜根谭》是明初儒学家洪应明收集编成的一部语录集。

在我刚上小学时,这本书就被我收入囊中了,但是直到今天我才开始读这本书。我把它从高高的书架上取下,在书桌前仔细地阅读了起来,不知不觉中,我已深深地沉浸在此书之中……

这本书主要描写了当时人们的生活礼仪与做人的真理,集道家、儒家、法家、佛家的多种处事哲学于一书,让人受益匪浅。

《菜根谭》中,让我印象最深的便是作者本人。他可以自知做人之美德:尊师师长、礼让他人、愿赌服输……虽然这些也是我们现在人耳熟能详的社会价值观,但是他可以一项一项地做到,认真严苛地要求自己,而我们呢?

在生活中能严于律己的人很多,可是能坚持的人只是其中的小部分,所以我们也要多向他学习,即使自己并不聪明,但是我们仍可以约束自己的行为。

不信你看,能做到坚持严格要求自己的人有哪些:舍己为人的消防队员们、勤恳为民的警察叔叔们……他们在铁的纪律下,养成了任何时候严于律己的习惯。虽然我们没有铁的纪律的约束,但是只要我们付出不懈的努力,我们也能与他们一样。

在书中,还有一个人受到了我的敬佩,他就是书中的“匪”。原本他在文中的用处总是劫财拦路,但是在不断的受教下,他奋发图强,痛心疾首,一改前非,当了一位安分守己的公民。所以万物皆是可改变的,只是你是否愿意去改变自己。

这本书让我感受到了生活中的各种奥义,同时也知晓古人的各种优良品质,令我受益匪浅,我推荐大家也去购买一本《菜根谭》,仔细地阅读,相信你也一定会爱不释手的。

《菜根谭》优秀读后感3 篇四

现在,对饭馆里的饮食自己有一种体会,不论是上点档次的酒店,还是普通的饭馆,食物的味道,吃的时候可能还觉得不错,吃完了,往往胃里或身体有感觉、不舒服,因为饭菜里用了不少的调味品,我们吃的不是食物而是调料。

相比而言,家里做的粗茶淡饭、少盐少油,也许吃的时候没有太多的感觉,吃后却觉得浑身舒服,身心满足。

从营养的角度说,味道只是满足了口舌的需要,胃和身体真正需要的只是营养,而大鱼大肉会增加胃肠的负担,浓郁的味道则来自过多的添加剂,都对身体无益。

所以,最难品味的味道不是酸甜苦辣鲜,而是淡味,能吃得淡味的口舌是敏感的、身心是舒畅的。至于什么人才是最厉害的人,我们必须得见过很多人、体会过很多人给我们的感受后,才会有自己的答案。都说现在是一个看脸的时代,也有俗语说:师父不作怪、没有徒弟爱,都是在说一个道理,一般人会喜欢追捧那些神奇卓异的人,而且我们看着那些财富、地位比我们高的人,的确是器宇轩昂、自带气场、非同凡响;而更多的人出于闯社会的需要,也常常会把自己包装得特别一点。

那怎么理解“至人只是常”呢?依我个人比较浅薄的见识,见过一些财富、身份、地位很高的人,给人的感觉却像普通人一般平易、平常,甚至比普通人还要安静、平淡。没有谈自己的事业的时候,他们平淡得像普通人;而一旦谈起事业,我所感受到的是他们济世利民的胸怀、非一般人想象的视野。

记得自己曾听一位法师在一个不大的场所讲经,他出现的时候,自己感觉身心沉浸在一种平静和慈悲之中。我想这就是类似“至人是常”的一种体现吧。

俗语讲,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又讲,大隐隐于世,小隐隐于山。现在社会越来越貌相一个人了,而如果我们真的有机缘遇到高人,也得有一双慧眼才能真正认识。我的结论是既然慧眼一时半会我们还不能具备,那就不能轻视我们遇到的每个人。现代鸡汤也会说,每个人的背后都有故事,每个人的身上都有我们可以学习的东西。

《菜根谭》优秀读后感3 篇五

我第一次看《菜根谭》是在十年前,那时太年轻,好读书而不求甚解,很多东西都是囫囵吞枣。而今已是而立之年,有了一些人生经验,便更能理解书中的至理名言了。《菜根谭》是明代洪应明所著的一部论述修养、人生、处世的语录集。书里阐述了为人处世、淡泊从容、修身养性、怡情适性、功业成败、返璞归真几方面资料。融合了儒家的中庸、道家的无为,从而构成了一套独特的为人处世方式。表现了古人对人生、人际、人性的见解。

读《菜根谭》须静静地读,细细的品,用心感想,方能领略到它的哲学和智慧。毛主席也曾说:“嚼得菜根者,百事可做。”读懂一部《菜根谭》体味人生的百种滋味,方能做到“风斜雨急处,立得脚定。花浓柳艳处,着得眼高。路危径险处,回得头早”。商界人士喜欢读《菜根谭》,因为他们认为《菜根谭》是一部奇书,是企业界经营管理的“指南”,企业家修身养性的“教材”;僧侣们喜欢读《菜根谭》,是因为其博大、宽容、善良。我也喜欢读《菜根谭》,因为我觉得它充满了哲理的味道,充满了富于通变的处世哲学,充满了诗情画意。

我读《菜根谭》的最大感想是它能使人的心境更加平静。当你愉悦时,它是一首清脆婉转的歌,让你心悦飞翔;当你忧郁时,它是一首悠远而又有力的笛声,让你重整旗鼓,走出阴霾。《菜根谭》是一坛久经酝酿的老酒,值得我们去品味、享受。它更像是一壶老茶,值得用心去泡,用心去喝,用心去细细体会。

“疾风怒雨,禽鸟戚戚;霁日光风,草木欣欣。可见天地不可一日无和气,人心不可一日无喜神。”大意是在狂风暴雨的天气中,连飞禽都感到哀伤忧虑;在晴空万里的日子里,连草木也呈现出欣欣向荣。由此可见,天地之间不能够一天没有和祥之气,而人间也不能够一天没有欢欣之气。这让我体会到世界是一面镜子,你对它皱眉,它就对你皱眉;你微笑,它就对你微笑。幸福不是一种现实,而是一种感觉。在工作中、生活中经常坚持喜悦的心境,就是获得幸福的根本。

作为一名教师,不但要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爱国精神,并且更加要立足自我的工作岗位“先学生之忧而忧,后学生之乐而乐”的`工作热忱;不但要有“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不怨天、不尤人”的心态,更加要有“以修身自强”、“修辞立其诚”、“石可破也,而不可夺坚;丹可磨也,而不可夺赤”的品格,作为一个平平凡凡的人要想不落后于这个时代,不但要有居安思危、防微杜渐的想法,并且要“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辩之,笃行之”来不断为自我充电、加油!

《菜根谭》读后感 篇六

最近一直在看《菜根潭》,一直就从图书馆借来相关系列的书来看!它是明朝末年隐士洪应明所著。菜根潭三个字说明啦“咬得菜根,百事可做”它讲述啦作者对人生的的领悟,是一种以人生经验的沉淀和累积,有超脱、有感慨、有体会,是集儒家思想和佛家义理的一本书。

它包含很多的哲理,让你读过后会豁然开朗。无论你身陷人际困局还是职场是非中,它都会给你一把钥匙让你开启烦恼之门。不仅如此,它还能让你开阔思想、修养身心、让你成为一个懂事理、懂大义的人,我说的决不夸张哦。那就听我细细道来。

君子之心事,青天白日,不可使人不知。君子之才华,玉隐珠藏,不可使人易知。

这就说明啦,做人要光明磊落,象晴天白日一样,人们都说“君子坦荡荡”“明人不做暗事”。对于才能来说呢,就不急于展示自己的才华,以免遭人嫉妒。在坦露自我的同时,我们是要带面具的,带不同的面具去面对形形色色的人,当然我们带面具的目的要建立在真诚的基础之上。展现才华的时候不要不分时间,不分场合。这样不仅仅不能让你瞩目,还可能遭到嫉恨的眼光。因而要低调些,大海之所以能成为大海,那是因为他比所有的河流都要低!

做人无甚高远事业,摆脱俗情便入名流,为学无甚增益工夫,减除得物累,便臻圣境。

做人不是非要成就一番伟大事业,只要摆脱世俗的功名利禄,就能跻身于名流,做学问也没有什么诀窍,只要摈除外物的诱惑,便可以达到至高无上的境界啦。如果我们没有被名利所左右,便专心致力与一项事业,只要能摆脱俗情物欲。做到淡泊明智,志存高远。如果追求华服美食,这些贪图物质享受的做法还在继续,那我们就是真的活着没什么意义啦。真的没有必要去屈膝奉承,一切随遇而安。

晴天白日的节义,自暗室漏屋中培来,旋乾转坤的经纶,自临身履薄处出。

想晴天白日般的光明磊落的节操,是从贫困艰难的环境中培养出来的,而扭转大局的雄才伟略是从谨慎的行事态度中磨练出来的,我明白啦“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并且要有“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谨慎态度来行事。

当然啦,我还有很多的心得,就不一一拿出来和大家分享啦,我建议大家都应该去看看这本书!

《菜根谭》读后感 篇七

《菜根谭》是中华民族博大精深传统文化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它是一位悟透了人生的隐士,融释、道、儒于一身,别具慧眼,将自己的人生奥妙和盘托出的结晶。《菜根谭》的智慧始于它的名。古人云:"谭者,谈也,性定根香。"而菜根二字意谓"人能咬得菜根,则百事可做"。明朝还初道人洪应明采用语录体编写的这本《菜根谭》,共360条语录,分为修身、应酬、评议、闲适四个部分,来展现处世思想。整本书精言雅致,字字珠圆。读来朗朗上口,谐金石之声;思后悠悠沁髓,夺宫商之韵。

菜根谭读后感 篇八

"心不可不虚,虚则义理来居;心不可不实,实则物欲不入"

人心不可以不谦虚,谦虚才能让正义真理进驻心中;人心不可以不充实,充实才能使贪念物欲无法入侵。人在做学问和做人,要善于听取不同人的意见,并改变自己,要保持"为有源头活水来"的状态,才能不断地修正自己的言行。在今天,现代化的城市喧嚣,已经湮没了古代风情并带给我们与日俱增的焦虑、烦躁和不安,这句话如山间之明月,江上之清风,会让我获得一份宁静,会让我找回自己,会教会我怎样做好一名普通的工作者。

菜根本是寻常普通之物,甚至为很多人所不屑,它往往埋没于泥土之中不为人眼所见,既没有菜茎、菜叶的味美,也没有菜花的艳丽,很容易被忽略。工作与菜根极像,因此必须要耐得寂寞,守得清贫,不怨天、不尤人,踏踏实实做好本职工作。菜根自有其无可替代的作用,工作亦是如此。价格工作一般都细水长流,不能立竿见影,因此工作的时候不能意气用事。感性的热情,只是干柴上的火,响起来是比比剥剥,但片刻就会烧尽;而理智是沉默的煤炭,能够放出持久的光和热。做事有始有终的人,依靠的是恒心和毅力。想成为一个平凡而不平庸的人,不但要有居安思危、防微杜渐的想法,更要"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辩之,笃行之",来不断为自己充电、加油!除了要学会顺应时势,要有责任心外,关键要用心去工作。浅水是喧哗的,深水是沉默的。我希望自己是那耐人寻味的深水,厚积薄发,每一天能展现经过沉淀后的精华!

《菜根谭》读后感 篇九

《菜根谭》教育我们立德修身,要从高处立,平处坐,低处行。"君子之心事,青天白日,不可使人不知。君子之才华,玉韫珠藏,不可使人易知"这就说明了做人要光明磊落,像晴天白日一样,人们都说"君子坦荡荡"。大海之所以能成为大海,那是因为他比所有的河流都要低!事实就是这样,真正的高人往往高调做人低调做事。他们像平常人一样生活,怀抱自然,却在无声处蓄养自己的才华既不让坦荡的胸怀被欲念遮蔽,又不让谦和的心境被虚荣充斥。

《菜根谭》优秀读后感3 篇十

今天上午去参加了一个关爱陪伴脑瘫患儿的育慈活动,志愿者们需要做的主要是带着孩子们跟着上课的老师完成一些列的学习、作业以及游戏的环节过程。

这帮孩子们或多或少有些生理方面的缺陷,有的智力看起来跟正常孩子一样、只是肢体不便;有的肢体行动正常、智力方面有些缺失;还有的智力和肢体行动都有些异常。

今天跟我一对一的是一对双胞胎的弟弟,小家伙就属于智力和肢体行动都有缺陷的类型,我没有询问小家伙的年纪,不过估摸着应该是四五岁的样子。越跟他接触,越发现跟我有缘,虽然他跟小时候的我有些不一样:我认真听课,他注意力特别不集中、捣乱课堂秩序;我规规矩矩的听老师的话,他总是多动、一刻都不能安静下来……但感觉骨子里的东西是一样的,似乎都是一直想要得到什么、证明什么。

育慈机构的老师让我不要太惯着小家伙,并且告诉说他其实很多东西都会,可以自己做好,最开始我就放手了。放手后,发现他注意力不集中的更加厉害,多动症更加的“变本加厉”……他的双胞胎哥哥好像并没有他那么“神经质”,我问旁边的工作人员是否两兄弟脑瘫严重程度不一样,工作人员告诉我,他们两只是一个外向张扬一点,一个内向安静一些。

后来,可能是我潜藏的那颗父爱的心开始泛滥了吧,我也开始无视课堂秩序了,陪着小家伙一起疯,开始搂着他、抱着他……他慢慢的就变的老实了,不那么多动了。或许,他的多动以及注意力不集中,都是一种渴望被陪伴呵护的信号吧。因为我发现,以前陪伴过他的志愿者亲他、抱他、疼他的时候,他会变的很温顺乖巧。

我发现自己很喜欢7岁之前的小孩子,不管他们生理是否正常,要不是工作人员事先提醒我们一些注意事项时,我会觉得他就是正常的,他就跟我们家小外甥一样的。

7岁之前的孩子,性格认知等方面都不是很固定,他们特别的天真无邪、特别的纯粹、无忧无虑……整个世界都是特别的简单。其实,我们以前也是这个样子的,只是后来,我们都变了,被现实社会污染了。

这也是我一直在努力想要回到小时候的原因,我想,我可以找回到原来的自己,大家也是可以的。

最新范文

读《走一步,再走一步》有感6篇01-10

国学经典读后感(优秀6篇)01-09

金色的脚印读后感优秀6篇01-09

高尔基《童年》读后感(优秀4篇)01-09

《世界未解之谜》读后感【精彩8篇】01-09

读《遇见未知的自己》有感【优秀6篇】01-09

读《爱心与教育》有感【优秀6篇】01-09

读西游记有感作文600字(9篇)01-09

彼得潘英文读后感(精彩4篇)01-09

《春水》读后感【优秀6篇】01-09

26 918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