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纪要怎么写 会议纪要怎么写(精选5篇)

2023-12-16 13:49:06

会议名称:__公司工会文员会工作会议下面是书包范文为大家整编的会议纪要怎么写(精选5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会议纪要怎么写范文 篇一

那天下午放学后,我单独留下他订正作业。当订正完作业要回家时,我突然发现他没戴红领巾,就顺手从抽屉里拿出一条红领巾,递给他说:“怎么没戴红领巾?丢了吧,这一条送给你!”

只见小纪眼睛一亮,难掩兴奋之情,接过红领巾放进书包,说声“谢谢老师!”便匆匆地走了。晚上我打开班级QQ群时,却意外地看到小纪妈妈给我的留言:“钟老师,今天您奖励小纪红领巾,他非常开心,还说要写日记呢。呵呵!从没见他这么主动过。”短短两行字,却让我感触良深。这时,我才想起小纪还不是少先队员呢!对于一年级新生,每年10月13日的少先队建队日,一部分表现优异的孩子率先入队,其他孩子则要等到“六一”节,才能佩戴上企盼已久的红领巾。而小纪属于第二批入队的同学。然而,今天我的一个无意之错,一件在我看来是微不足道的小事,竟对孩子和家长触动如此之大,这是我始料未及的。思索中,仿佛看到小纪就站在我的眼前:入学至今,印象中的他总是坐在最后一排。他在课堂上常常不专心,总是东张西望的。于是,每次课堂作业总有这样那样的差错。

第二天一早,小纪很自豪地佩戴上红领巾来上学。他刚走到座位上,便遭到大家的“围攻”。

“你怎么戴上红领巾了呢?”

“你还不是少先队员呢!”

一个同学忙向我举报:“钟老师,小纪自己戴上红领巾了!”

孩子们你一言,我一语,叽叽喳喳地议论着。一向不善言辞的他躲躲闪闪,没敢理会同学们的责问。我目睹了这一幕,便笑了笑,走到小纪身后,对孩子们说道:“小纪同学最近表现很好,课堂上认真听讲,书写也越来越工整了。这条红领巾是钟老师奖励他的。”听我这么一说,小纪的眼神不再恍惚了,其他孩子也回到自己的座位上。

这一节数学课,小纪的表现跟以往简直判若两人,整节课都是双手平整地放在课桌上,注意力紧跟着我的讲解,积极举手参与问答。我真不敢相信,今天的数学课他能有这么好的表现。

最近在批改作业时,我发现他的字写得比原来工整多了,错题也少多了。惊讶之余,我寻思着:这孩子受了鼓励,好好表现一下,也是很正常的!我仿佛是在为他的一时转变找理由。为了让他的这种表现能持续下去,我总是寻找机会表扬他,鼓励他。课堂上,我经常给他提问、回答的机会,不时投去赞许激励的目光。课后,经常和家长沟通,让家庭和学校配合引导。这样坚持下来,让我感到欣慰的是,这孩子从那以后,一直到期末,坚持着最佳的状态,一点一滴地进步着,成绩已排在班级前列了。期末将近,我又意外地收到小纪妈妈的留言,她感谢我单独给他儿子发了红领巾。以前每天早上起床都要叫着拉着他才能起床,现在闹钟一响就自己爬起来自己穿衣服了。以前是家长陪着做作业,现在一回家就主动写作业。性格也比以前开朗很多,自信多了。而且懂得与他人分享,懂得要帮助同学了。

万万没想到,我一次无意间的赠予,竟让他有如此大的转变!

会议纪要怎么写范文 篇二

一、 转变语文教学研究的方向

近几年,我们学校的教学研究重点是:延长有效教学研修链条。我们从解读教材、确定重难点、制定教学目标、设计教案,到实施教案、上课、评课,都进行了深入的研讨,切实把“有效”的理念和标准贯彻到了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中,不断地夯实教师的教学基本功,让教师获得了专业化的成长。同时,我们以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目标,培养学生有效的自学习惯,培养学生“学问精神和习惯”,组织学生“兵教兵”,组织“文武之道,一张一弛”的学习,打造“实力活力”(“双力”)的教学,使学生的课业负担得到了减轻,学业成绩保持在了较高的水平。但是,怎样做到因材施教、以学定教,仍然是我们语文教学的“短板”,因为我们对“材”“学”缺乏“读心术”,所以语文教学的以生为本尚停留在喊口号,至多是浅尝试的水平上。为此,最近一段时间以来,我们尝试研究心理学视阈下的小学语文教学,具体研究重点为:1.小学生认识特征及教学对策;2.小学生情感特征及教学对策;3.小学生意志特征及教学对策;4.小学生识字、写字心理机制及教学对策;5.小学生阅读心理机制及教学对策;6.小学生习作心理机制及教学对策;7.小学生口语交际心理机制及教学对策;8.小学生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心理机制及教学对策。我个人认为,小学生心理学和语文教学的结合是伟大而艰难的尝试!诗人艾青说过:“人生的道路很长,但关键的地方只有一步!”心理学视阈下小学语文教学的研究是语文教育的关键一步,我们学校正在跟高校合作,倾力强攻。

二、提倡研究语文教学的细节

有一天,我听了我校青年教师的课《纪昌学射》。该教师先是用比较快的速度组织学生识字、写字,扫清了障碍,接着叫学生快速默读课文,说说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到读议第二、三自然段的时候,教师提出:“读第二、第三自然段,说说纪昌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然后让学生读书、思考、讨论。我对这样一个开放的问题的解答充满了期待。可是,学生回答时,只能说出一点点。教师连续问了三次“还留下了怎么样的印象”,学生才梳理出纪昌给人留下了谦虚好学、刻苦认真、坚持不懈的印象。学生读议课文没有相互纠错、相互补充的互动氛围,没有思考、回答问题“一次到位”的课堂习惯,难脱细问碎答的俗套。第二天早上,我在学校巡视时见到该教师,就和盘托出了我的想法:在今后一段时间的课堂教学中,首先要训练学生牢记教师的问题。然后系统训练学生的思维,即教师的问题是什么,学生读书后的答案是什么,是从哪些词、句、段得出这样的答案的,得出答案的词、句、段中又有哪些特别值得品味的地方,从中体会到了什么,怎样才能读出这样的体会。接着训练学生的系统表达,即紧扣教师的问题,结合所学的课文,用自己的话表达出系统思维过的内容。最后,允许其他学生纠错、补充。这样做,才能实现课堂上教师退后一点,腾出时间和空间给学生思考、表达和读书的目标。我一边说,一边问该教师:“你领会了我的意思了吗?”她频频点头,我感到格外欣慰。我希望我们的教师和我们的教学都能发生改变,因为只有改变,才会更好。

三、 系统总结语文教学的经验

几年来,我总是利用每星期二的上午到班上听课,听过我们学校100%的阅读课。我们的学生在课堂上很敢说、很爱说,但是对生字新词、词语比较、文章结构、思想感情和内在含意的自求自得能力还有待提高;教师的导、扶也不够自然。教师在课堂上细问碎答,特别想让学生问懂、议懂,殊不知,这样做却无法体现“以学生为主、以自学为主”的教学思想,反而浪费了学生相当多宝贵的阅读时间。

我常常追想自己二十多年来的阅读教学和研究实践,倍加觉得阅读教学思想对于教学,对于教学改革格外重要。于是,我给我校的两位主任提出了我的个人建议:不妨带领教师们重温关于阅读教学的最基本问题,即1.什么叫阅读教学?2.阅读教学的目的、任务是什么?3.阅读教学的途径是什么?4.阅读课的步骤是怎样的?5.阅读课上教师的作用怎样发挥?我坚信,解决了这些基本的认识问题,肯定更能改变阅读教学的面貌,提高阅读教学的质量。当然,如果借此机会好好拓展研究一下以下几方面的内容,自然更好,那就是:1.怎样形成学习语文的兴趣和毅力;2.怎样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习惯;3.我校学生应掌握哪些学习语文的方法;4.我校学生学习语文要按照怎样的步骤去进行才最科学、最合理(即提高我校语文教学质量的程序设计)。这样,我们学校的语文教学和语文教学研究的品牌就能够打响。

会议纪要怎么写范文 篇三

邹静之是影视界一棵摇钱树,不论《康熙微服私访记》《铁齿铜牙纪晓岚》还是《五月槐花香》,在给中国老百姓带来乐子的同时,也让投资方赚得盆满钵满。

邹静之没有一点架子,个子不伟岸,肤色不性感,眼睛虽小,若电―其实,邹静之本身就是电,是那种直流电,跟你掏心窝子,人好,文好,脾气好,可谓文娱界的“三好生”。有人说他是继老舍之后又一个全能选手―能诗会文,偶然“触电”(接触电视剧),火得一塌糊涂,玩话剧,弄歌剧,小说、散文、诗歌更是手到擒来。邹静之下过乡,插过队,曾是手艺人,会泥工、瓦工,曾苦练8年小提琴,文学界著名男高音,一嗓子可以吼到高音C……

采访邹静之是在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我提前2个小时抵达,邹静之刚从创作室出来,脸上泛着写作带来的兴奋与疲惫。这些年来,他每天都雷打不动地写上2个小时,仿佛康德每天散步,小城哥尼斯堡的居民都可以对家里的钟表了。那天,邹静之给我的印象仿佛一位铁匠,刚从铺子里出来,窗外偶尔响起的爆竹声,仿佛是他把一块刚打出来的铁“呼”一下扔水里。说邹静之是铁匠,并非空穴来风,是他一手打造了王刚、张国立、张铁林这荧屏“铁三角”。当然,《铁齿铜牙纪晓岚》也让邹静之火遍大江南北,至于说邹静之是金牌编剧,是棵摇钱树,每个剧本的收视率与回报率都是如山“铁证”。在稿纸的荒原上,邹静之的圆珠笔仿佛钻头,打出了影视界一个又一个大油田,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邹静之,影视界的铁人也。

左手抒情,右手叙事

《中关村》:见到你总要提到《康熙微服私访记》,怎么会从诗歌转向电视剧?

邹静之:说来话长。我最早走上文坛是一个很小的小说,发在《北京晚报》上,这是我的处女作。接下来,也就是(上世纪)80年代初就开始写诗歌了,对诗歌的热爱一直延续到现在,最愉快的(事)还是看诗歌。写诗大概十多年,之后在《诗刊》当编辑,后来写随笔、小说,再后来就开始写影视剧本,最早播出的是《康熙微服私访记》。

《中关村》:你是1994年开始“触电”(接触电视剧),现在从电视剧转向了舞台剧?

邹静之:对。从1994年的《琉璃厂传奇》开始,2003年“非典”以后就不怎么写电视剧了,改写舞台剧。

《中关村》:你的话剧《我爱桃花》在“非典”期间,连续演出了一百场,后来又去日本、意大利演出。这几年你又“炮制”了话剧《HI可爱》《莲花》《操场》,歌剧《夜宴》《西施》以及京剧《新白蛇传》等,你如此迷恋舞台剧,可谓“舞”林高手。

邹静之:我原来有一个想法,想不断地靠改变文体来增加写作的新鲜感。现在我觉得不仅仅是这样的,这几天我一直在想,我为什么能写诗歌也能写电视剧、歌剧,很多人不一定能兼顾。

《中关村》:从雅到俗?或者说大俗就是大雅?

邹静之:不是。有的人不屑于叙述,对情节特别抵触,或者是认为它不高级。但是我呢,抒情与叙事都各得其所、各得其乐……我看过老舍写的小说,也看过他写的戏剧,甚至看过他写的大鼓词,突然明白我为什么就能写舞台剧,是得益于既写过纯文学又写过影视剧等“俗文学”,再来写舞台剧就得心应手、水到渠成了。

《操场》:我有痛苦招不得

《中关村》:你和作家刘恒、编剧方方成立了一个龙马社,你和刘恒任社长,“下海”了?

邹静之:不能这么说,成立龙马社无非是三个热爱戏剧的人,像三块砖头,搭建了一个场子。

《中关村》:龙马社第一次上活儿就是你的《操场》,你对《操场》似乎情有独钟,你在剧中借主角老迟之口演绎甚至质疑痛苦,强调痛苦的质量问题。

邹静之:对,痛苦一定要有质量,但我尊重痛苦。

《中关村》:你早已大红大紫了,怎么会有这么多“痛苦”?

邹静之:其实我说的痛苦并不是世俗所谓的那种痛苦。比如说这世界越来越缺水,我痛苦;婴儿在医院里被抱错了,我痛苦;以色列和巴勒斯坦在打仗我也痛苦;一个人被误诊为癌症,从此一生的命运都因为这个错误而改变我也痛苦,又或者是前一段时期沸沸扬扬的三聚氰胺事件,我痛苦。甚至看到一些罪犯的眼泪,也让我痛之苦之。还有一个痛苦就是,我个人老觉得我无法准确地表达自己。我总觉得我自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从来没有让人正确地认识过,但我又表达不出来。比如说我刚说了的这段话,在我看来也是不准确的。这么说吧,痛苦是人心中的光亮,可贵的光亮。

《中关村》:李贺诗云“我有迷魂招不得”,你是“我有痛苦招不得”。除了你所说的“痛苦”以外,还有没有其他原因让你产生写《操场》的冲动呢?

邹静之:那就是知识分子的自我怀疑与批判。

《中关村》:怎么讲?

邹静之:我在念小学的时候看托尔斯泰的《复活》,故事里玛斯洛娃被聂赫留朵夫始乱终弃,它跟很多中国的始乱终弃的故事不一样。不一样在哪里呢?就是知识分子在忏悔。聂赫留朵夫明着是救赎玛斯洛娃,其实是在救赎自己。托尔斯泰在批判着自己。我在少年时读阿Q就有一种特别的感受。初读觉得写得非常好,但后来就不明白什么叫“哀其不幸,怒其不争”,一个“其”字,好像自己被撇清了,谁给了一个人在空中指点江山的神的位置呢?你有没有对自己哀过、怒过?为什么知识分子会有这样不同的姿态和位置来面世?好像我在说另一个问题,其实不然,你受过教育,但不能表明你就是真理的化身。这种知识分子的凌驾之感一直都有,看看现在的那些明星学者吧。我曾跟朋友说过,《操场》里的人都是我,我做过不好的事,或者说我做过与我的精神追求不符的事,但是唯一对自己有信心的是我知道我有痛苦。我写《操场》可能主要还是批判自己。这是一种自我的挣扎。最初是我极力想要告诉别人我有痛苦,我极力想要告诉别人我不是你们所认为的那样。但是到了现在,这些东西可能反而变得不是那么重要了。

《中关村》:那什么才重要?

邹静之:就是怎么才能用一部戏剧把想的表现出来,还是归到艺术上去了。不是想到掏心窝子就一切都解决了,你还要是艺术品。这就是为什么我老想永远把它改下去的原因。《操场》这个本子,4年来一直在修修改改,后来我突然就想用一生去修改这个话剧。

《中关村》:不演?

邹静之:不发表也不演,永远改下去。

《中关村》:这不成行为艺术了?

邹静之:如果我把现在的11部稿子罗列出来的话,这可能就是一个行为艺术,从第一稿到现在已经完全不一样了。《操场》是我掏心窝子写的。

《中关村》:是不是想以这个名垂青史?

邹静之:名垂青史这种事我过了18岁就不想了。

圆珠笔写作:献给无限的少数人

《中关村》:你一直在用笔写作?

邹静之:对。和电脑相比,我对笔更有感觉。从甲骨文到金石文、毛笔、宋代活字印刷,到钢笔、圆珠笔,再到现在的这个键盘时代,书写工具的改变意味着速度越来越快,写出的东西也越来越不讲究了。鲁迅那一代都是用毛笔在写,我看过他的手稿,(20世纪)30年作速度就是不一样,因为他边写边蘸,有优美的停顿,有思考的节奏,所以他的文风是这样或者是那样。

《中关村》:以笔划分,你属于哪个时代?

邹静之:我属于圆珠笔时代。我写的大多数作品,现在从底稿看,除少部分是用钢笔之外,90%是用圆珠笔划拉出来的,我就不用蘸着写,可以一根一根把笔抛掉,所以写的速度和讲究的程度我认为就没有(20世纪)30年代的那种文风好,跟古人就更没法比。

《中关村》:用圆珠笔,你最想写的是什么?

邹静之:我一直想写关于“北大荒”的长篇小说,我认为是压箱底的,现在抛出去的也许不是成色最好的,但我总觉得我箱子里有一大块宝石闪闪发光在等着我呢!但我又无端害怕,有一天打开箱子,变魔法似的,这块宝石倏地变石头子了。

《中关村》:怎么会这样?

邹静之:现在正处于信息泛滥的键盘时代,每个人都要语不惊人死不休才能杀开一条血路,我得在成千上万的“战士”出位,我怎么才能博出位?原来的温良敦厚也好,讲究也好,细致也好,都没用,因为你要讲究你就被湮没了。这是我前一个阶段最痛苦的一件事。但是特别奇怪的是,最近看了大都市版的昆曲《西厢记》,让我如痴如醉……不仅仅是我,旁边的年轻人也如痴如醉。

《中关村》:《西厢记》给了你力量?

邹静之:或许吧,我突然又觉得原来的那种“害怕”太悲观了,担心也是多余的。我最近看了欧洲的两部电影,《革命之路》和《摔跤王》,按常理说是两部很闷的电影,但却非常打动我的心。

《中关村》:这种很闷的电影一般来说,是献给无限的少数人的。

邹静之:对,献给无限的少数人,这话有意思。我原来的害怕可能源于我太功利了,或者说我写的东西太想让别人看了,至少是希望有人阅读。现在不了,至少放下了,借助别人的眼光去肯定或否定自己,那太不自信了。压箱底的东西只要我认为它是钻石,那它就是钻石。

《中关村》:是不是可以这么说,你现在越来越为自己的内心去写作了,不再为票房和收视率写了。

邹静之:不是。我现在越来越想写那种内心饱满,核桃仁一样满得不得了,砸开是一种惊喜的东西。

失败和不专业是两把梯子

《中关村》:《康熙微服私访记》还要往下续吗?

邹静之:如果可能的话,会续,因为这次已经续《铁齿铜牙纪晓岚》第四部了。

《中关村》:你有意把王刚、张铁林、张国立组合成“铁三角”?

邹静之:不能这么说,因为没有什么意义,人家离开你一样活,当然你离开他们也一样能写出东西,编剧和演员都非常重要。我们算相得益彰,他们喜欢我的剧本,我也喜欢他们的表演。

《中关村》:你现在是某大学影视艺术学院的研究生导师,你对考影视表演、做演员梦的学子们有何建议?

邹静之:我觉得考试仅仅是一条出路,我所认识的“铁三角”除张铁林外,王刚与张国立都不是影视学院毕业的。

《中关村》:你也不是北大中文系毕业的。

邹静之:别说北大中文系,我都没学过编剧,我认识的很多编剧也都不是编剧科班出身的。侯宝林说过一句话,好演员是地里长出来的,他说的地就是撂地的地,就是打场的,郭德纲也是地里长出来的,好的“二人转”演员都是地里长出来的。

《中关村》:比如小沈阳?

邹静之:对,他们天天演出,接触观众。日本有一种教编剧的方式,就是天天让你抄好的剧本。

《中关村》:就像学书法临帖一样?

邹静之:对,就是变相临帖。我曾经跟我的学生说,看到一部好的电影,你就口述,一边放一边口述,你口述个十部二十部就会写了。写剧本也不要怕失败,其实任何事情都不能怕失败,曾经碰到一个大学生,他说这一生对他最有帮助的就是他第一次考中央美院没有考上,但那一年对于他的一生来说是伟大的一年。你看看,人生是不是特别奇怪?失败和不专业是你通往理想殿堂的一个非常有效的途径,是助你成功的两把梯子。

《中关村》:失败和不专业?

邹静之:嗯,非专业,比如鲁迅是学医的,郭沫若也是学医的。老北京有一句话叫“不迷不成家”,迷就是自觉地学。

特别需要年轻人给我建议

《中关村》:你对年轻人有什么建议?

邹静之:我对年轻人没有什么建议,包括对我女儿。现在特别需要年轻人给我建议,我觉得自己落伍了。跟年轻人接触的时候,其实他们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他们有自己的思想、自己的行为方式,他们用功的时候非常用功,甚至让人感动。包括我的学生,我的女儿。我女儿写《福娃奥运漫游记》大概写了20多集,动不动写到深夜。他们和我这一代的区别或许就是,娱乐很重要,但娱乐里面的思想不重要。

《中关村》:思想不重要?

邹静之:对,他们或许搞不明白,为什么要让“思想”那么大的事来折磨自己,也许他们将来看《操场》的时候,会觉得邹静之你把事情搞得太沉重了。他们甚至认为娱乐可以没有意义,这些我都理解,但是我还是喜欢你刚才提到的那句话,有些东西只能“献给无限的少数人”。现在的年轻人缺少我们原来那种深度的无聊。

《中关村》:深度的无聊?

邹静之:对,我在“”的时候真的是√书包范文★www.shubaoc.com√深度的无聊,没有书,没有广播,什么都没有。现在这些学生刚一难受或孤独,一上网就刷地解决了,很多人陪他聊天,如果不聊天,就一个人玩电子游戏,就解脱了,他们就快乐了。但我还是觉得没有我那时候的深度无聊好。那时我多会发呆呀,一个人,忘了天忘了地忘了自己,仿佛发呆是一种工作。

《中关村》:现在的年轻人不屑于发呆了。

邹静之:他们很忙,上厕所都是掐着时间去的。

《中关村》:我最近在网上看到有人说你是继老舍之后,涉猎文体最多且最善于驾驭的作家,甚至……

邹静之:我上网很少。老舍是山峰,咱们只是追随先贤。说到各种文体,我涉猎了那么多,是为了增加写作的新鲜感,好比你玩一种游戏,当你玩到头的时候再也不想玩了,而去找另一种东西,这可能就是增加难度,具体到戏剧、舞台剧,都是非常非常之难的。对于没有弄过的东西,我得弄一下试试。

《中关村》:那你有没有想过当导演来自我挑战,甚至自编自导自演?

邹静之:没有,写作上的文体转变,并不意味着我是那种原来是卖袜子的却心血来潮去研究航天飞机,我不是这种人。

《中关村》:其实你的生活经历非常的丰富,当过瓦工什么的,你还会鉴赏明清家具,要是搞那玩意儿,大概会挣不少银子。

邹静之:我不是为了挣钱,我喜欢写作。

《中关村》:如果真要搞了,可能也像写作一样有很多的烦恼。

邹静之:对,或许我骨子里有北京的“大爷情结”,大爷喜欢的东西不挣钱也要干,大爷不喜欢的东西挣钱也不干,不冤不乐。好多人问我,你写一集电视剧不比写话剧挣钱多啊?是的,但我喜欢,喜欢就做,比如,我吃饭不喜欢AA制,要么我请客,要么你请客。我不能忍受AA制,有时候看着那些出国的朋友,原来在北京还挺大爷的,出国回来后完全变成三孙子了,那种大爷的风范怎么突然没有了呢?所以我就特别不爱出国。

“潜规则”这词无聊

《中关村》:对影视界的潜规则怎么看?

邹静之:所有地方都有潜规则,或者说也许从古到今都有潜规则,“潜规则”这词无聊,至少我所接触的影视圈,比我原来接触过的所有的机构都要干净。

《中关村》:会不会是久居鲍鱼之肆而不闻其臭?

邹静之:哈哈,我就没有怎么接触过鲍鱼,我对鲍鱼这个东西很敏感。影视圈是一个雷厉风行的地方,只要拍起戏来,人吃马喂几万块钱说扔就扔了,所以最大的问题是节省开支,赶进程,拍好戏,把戏卖出去,这是一个生产流程。而且这种生产流程比所有的流水线都要紧张,省一天就是十几万,风花雪月没有这个重要,所以说我更相信“潜规则”是一些局外人的臆造和臆想。或者说那些动不动就玩潜规则的人,严格来讲不是影视圈的主要人群。

《中关村》:你对贺岁片怎么看?

邹静之:贺岁片给我的感觉就是过年得包饺子。我不反对贺岁片,但我一直反对为一个特定的时间写作,我一直在说好的作品要穿透时间,当然好的贺岁片可能也会穿透时间,但我不会为一个时间来写作,我也没有那种能力。

《中关村》:你有没有什么座右铭?

邹静之:我有一个时期特别喜欢的一句话是“不冤不乐”。

《中关村》:不被冤枉就不乐?

邹静之:不是冤枉,“冤”是北京话,大概就是玩什么要喜欢,要尽兴,要玩出个真快乐、大自在。比如说你这个人为什么要买这么多旧家具搁这儿,辛辛苦苦挣的钱买回来了,天天擦,为啥?大爷我喜欢。我原来见过一个开出租车的司机,绰号“的士顾”,就热爱交响乐,天天车不好好开,开车挣点钱就听交响乐了,为啥?大爷我喜欢。让人佩服得不行。他们知道生活的真谛,所有的生活都是为自己在活着。他的一分一秒都是他自己的,不像我那阵子,睁开眼,哗,欠人家5000字。

会议纪要怎么写范文 篇四

孩子爱吃的食品有无数种,但有一种食品――有纪念意义的食品,一定要让孩子吃。不仅仅是品尝它的美味,更重要的是知道它的来历,表达一种感情。无论时代如何进步,这种传统是不可放弃的。

欧美人欢度圣诞节,要吃火鸡大餐;中国人过元宵节要吃汤圆,过端午节要吃粽子,中秋节要吃月饼。元宵节吃汤圆,象征团圆。汤圆漂在碗里,像一轮明月挂在天际。天上月圆,碗里汤圆,家人团圆;端午节吃粽子更是大有来历,是为了纪念二千多年前中国伟大诗人屈原忧国忧民,投江自尽。

中秋节一直以来是仅次于春节的盛大节日,人与人之间的关切之情使这一天的意义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甚至常在办公间听到职员看着公司发放的月饼一筹莫展,大声宣告:现在谁还吃月饼,全都当礼物送来送去了,唉,真是没意思。那你为何不使它恢复本来的面目呢!你如果对中秋的来历还不很了解,记着在本月28日前一天或两天进行如下第6件事,去了解与中秋有关的各种信息,同时准备几首古人中秋咏月、抒怀的诗词,你会发现这些准备非常有效,足以让你在孩子面前大露一手。同时,在这样月明风清的晚上,和孩子一边吃着有纪念意义的月饼,讲着优美动人的传说,寄托今人对古人的敬意,一边可以滋润自己长期以来干涸的心灵。这样的传统和习俗,你传给了孩子,孩子传给了他的孩子,代代相传。

2、 写一封信给喜欢的演员、运动员或英雄

大部分孩子都有他们崇拜和尊敬的名人,可能是一位电影演员、有名的作家,或是他们钟爱的体育队的一个成员,也可能是一个宇航员、探险家,或是那些干了一些很棒的事情的普通人。

虽然很多孩子可以把一个自己喜爱的英雄的事迹倒背如流,但是大部分孩子也许从没想过给我们的英雄寄一封信,为什么不建议你的孩子写一封信给他喜爱的名人呢――问一个或两个问题,要求一份亲各行其是签名或是照片,或是交流一下意见。下面这些建议也许对你的孩子有所帮助。

信应该写得清楚明了,尽量简短些,因为名人可能一天收到很多邮件。

最好附带一个贴足邮资的,并写明了自己姓名和地址的回信信封。这样做,方便了对方给你回信,而且印有你姓名和地址的信也不会发错地方。通过这种方式,你的孩子会大大增加收到回信的机会。

信写好后,带你的孩子去一趟图书馆。你可以在一些杂志里找到名人的通讯地址,说不定还会遇到意外的帮助。

偶然情况下,信件会被退回来。告诉你的孩子,名人会定期地更换他们的邮箱。可以试着找一些最近的地址。同时还可以提醒你的孩子,他可能很长时间收不到回信,因为名人一般都会很忙。鼓励你的孩子写一些其他类型的信。你可以建议你的孩子写信给糖果公司的经理,抱怨软糖品种的更新速度太慢了;也可以给市政府写信,反映儿童娱乐设施的建议未受到应有的重视。教你的孩子该怎样去运用文字来表达想法。

3、 参观一次工厂

“那些东西是怎么做出来的啊?”作为一个家长,这种问题孩子可能会问很多次。为了让孩子自己弄清楚这个问题,你可以让孩子通过参观一次工厂,自己了解这些东西是怎么做成的。例如生产汽水或冰淇淋的工厂、玩具厂、文具厂、印刷厂、汽车制造厂等等。有些工厂可以通过与有关部门联系,带孩子进去参观;有些工厂可以通过学校联系,组织孩子们集体参观。如有可能,也可以在电脑上为孩子安排一次“虚拟参观”。

参观工厂不仅满足了孩子的求知欲,而且开阔了孩子的眼界,学到了在书本中学不到的知识。因为安排孩子参观工厂不是件很容易的事,所以你应在事先作个参观的计划,找一位了解情况的工厂工作人员陪同参观,可以给孩子作较详细的讲解。

4、 拥有自己的个人图书证

仅仅通过一张硬纸板或塑料片,你就能为你的孩子展示整个世界,可以去那些你一辈子也到不了的地方,并且还能及时回家,或者还能展望未来。只要你拥有一张图书证,所有的这一切或者更多的不可思议的事情都有可能实现。

会议纪要怎么写范文 篇五

在我们湖南,曾经有原来的“谷雨社”、戏剧湘军。当时中国有三个戏剧窝子:四川自贡、福建莆田、湖南常德,那时候我经常说,单打独斗,我们还没有特别有影响力的剧作家,但是拿出我们整体实力,我们一个常德地区就有200多个编剧,48个专业编剧,多少人都能够写,打团体赛我们能打冠军。我刚才讲了我的几个担忧:一个,是所谓的接地气;一个,是伪现实主义;再一个,是过度娱乐化。我觉得对我们整个中华民族文化的走向,对我们青少年的培养,严重地来说是个戕害。所以我希望发出我的这种声音,我们要写真正的黄钟大吕式的(小桥流水也行)具有民族特色的带着时代精神的又真正能够感染人的电视剧、舞台剧去影响大家,奋起抵抗卷地而来的庸俗化浪潮。

下面讲我的“老三篇”。所谓“老三篇”,是我从事创作这么多年来的三点心得。我为什么不说是经验而说是心得呢?因为经验是成熟的,而一旦成熟,离腐朽也就不远了。我当“知青”的时候当了公社文化辅导员,等于群艺馆的编外工作人员。第一次我写了一个叫作《搬家》的戏。内容是要修水库了,要把这个地方搬迁,大家克服了自己的一些自私的思想、服从大局,最后就搬了。我准备把它写成一个小话剧。写了“搬家”这题目,然后写场景,那时候我们没有受到这么多的技术教育,就开始想怎么写场景。我想写一张桌子,这张桌子上面贴的是旧报纸,我就想写出那种感觉来,但怎么都写不出那种感觉。还有,这桌子是放在舞台的左侧还是右侧,靠观众近一点还是远一点,我在心目中有那么一个位置,但是我始终表达不出来。就为这个桌子怎么摆,我用文字要怎么表现,三天没有写出一个字。所以说创作,先天应该有些东西,创作天赋是第一重要的,但是后天的训练,技术性的问题必须要学习。它和写诗不同,所以作为编剧要有一定的生活阅历。这是我一个感觉。后来这个戏还是写成了。写成以后,就到县里去汇演,当时老师讲评这次汇演的剧本时,我坐在后面,好想听到老师能提到我的名字,但老师整个就没提我的。我以为我写的好得不得了,但是老师却对我那剧本根本没有印象。所以我太理解我们作为文学青年往上努力时的那种心态,直到今天还有这种心理。

好了,现在就开始我的“老三篇”,题目还是那样,《艺术创作中的逆向思维》,分为一个导言和三个部分:第一、主题的提炼,第二、人物陌生化,第三、独特的叙述框架。

导言两句话,第一句话:一切纪录都是为打破而存在的。跳高的纪录,刘翔跨栏的纪录,这些纪录是为打破而存在的。当初刘翔打破纪录是多么高兴,但是刘翔的纪录还是被古巴小将打破了,所以一切纪录都是为打破而存在的。我当初调到湖南省湘剧院,准备了两个题材,一个就是准备用来写广播剧的《屈原》,一个就是《夹山钟声》,写李白成在我家乡所属的石门县夹山寺出家当和尚的故事。考虑了很久,写《夹山钟声》相对来说比较容易,戏剧结构、内容都比较充实。但是一个朋友对我说,要写就写别人没看到过的,这句话对我意义重大,我决定了写《屈原》,也就是后来的《山鬼》。创作《山鬼》的时候,是上世纪80年代,正是好戏多得不得了的时候。我把当时最好的剧本都摆在我案头,很虔诚地学习,怀着崇敬的心情,很仔细地看这些剧本。看着看着就觉得还有些问题,看着看着就觉得我也能写出来,再看下去就觉得我能写得比它好。这就是纪录是可以打破的。我就看着它们、学习它们、然后希望超越它们。就是这样,如此而已,没有任何别的东西,但是你学的时候要真地学,不是说一上来就要掀翻它们。好的东西摆在那里是希望你超越它,我创作的时候从来不以任何蓝本为我的蓝本,我从来不照抄人家的,包括改编都极少。

第二句话,当一项艺术方案出来,百分之六十的人赞成,为时已晚。我们党和国家的政策方针,要得到绝大多数人的拥护。但是我们的艺术方案拿出来,所有的人都叫好,这个作品的品质就值得怀疑。因为人的个性是有差异的。都说这个不错时,为时已晚,已经就有很多庸俗的东西在里面了。我的《十二月等郎》写出来以后,他们拿去评奖。我是第一届曹禺剧作奖第一名的获得者,但是后来我老是评不上了,为什么呢?大家平时看惯了两万多字的剧本,一看到这八千多字的剧本,他怎么看都觉得有点单薄。

我这两个(导言的内容)都是解释逆向思维的,我写剧本从来不把任何一种成功模式当成我的蓝本。这就是逆向思维的导言。逆向思维贯穿在整个创作之中。

现在讲第一个问题:主题的提炼。如果用个通俗的说法,我叫它鹤立鸡群法。下午讲评的时候我会问在座的这几个剧作者,你们写的时候,想表现一个什么东西?这是很重要的。比如说,电视剧京汉大铁路要我写,江南造船厂要我写,开滦煤矿、首钢都要我写,都是老总们出面,因为写了《走向共和》,所以他们就让我写。我就想,你们要我表现什么东西?也要我写,元帅也要我写。就是说,你拿到这个东西的时候,你要问自己。很传奇,故事很好听,为什么不写?元帅和如果同样两部电视剧作品,你要写的时候,你要表现什么?不是表现他个性的不同、故事的不同,那不是目的,那只是另外讲了一个故事。一样的故事你要提炼出你的主题,你想干嘛?你想表现什么?这主题的提炼就决定了我们拿到一个题材以后这个戏的品质,鹤立鸡群,立意很高。取法乎上则得其中,取法乎中则得其下。你的立意高,你的作品才与众不同。我拿着一个题材,我首先想的就是怎么样才不重复前人的窠臼,怎样不同凡响,怎样就算是在同类题材中也高出人家一筹。一定要有这个想法,否则糊里糊涂,这个故事好听、人物有味就这样写下去,当然这也都重要。我们的文艺概论教导我们主题要多元化,是不错。文艺概论还教育我们,不要主题先行,主题是露在海面上的冰山,只能露出1/7,其余的要深深留在海面以下,都不错,都是真理。主题要隐蔽好,这都是不错的。但是在创作的时候,心中没有个高人一筹的主题和目标,这个不行。

《走向共和》的主题是什么?写《走向共和》的时候,有关、民国风云这样的文艺作品从小说到戏剧不胜枚举。但是我在写这个的时候,我就要想,我们的主题是什么。他们的主题大多是表现什么袁世凯、什么奸雄或者创业的艰难什么的,不对。我在写的时候,我和大家商量,主题是什么?我们提炼出:找出路。李鸿章也好,谁谁谁也好,他们都是中华民族的一份子,他们绝对不是什么卖国贼,他们的所作所为都是为了中华民族的出路。洋务派也好,君主立宪派也好,革命派也好,都是找出路,只是方式不同而已。没有谁是天生的卖国贼,没有谁从娘胎里出来就口含天宪,一贯正确。这是《走向共和》,因为定了这个主题,这也成了它的贯穿行动线,“找出路”贯穿我们这部电视剧的始终。这主题出来了,起点一下就高了。

再就是,《恰同学少年》,它的主题是什么?《恰同学少年》是欧阳常林台长的创意,叫我们写的,为了写这个才把我从湘剧院调到湖南电视台去。我最后的主题是为中华崛起而读书。

京剧《梅兰芳》是一个著名的剧作家写的,要我去讨论。我本来是不去的,后来他们说过士行去了,我就去了。为什么呢?因为你看每次《剧本》月刊发表作品,总是话剧摆在最前面,你戏曲写得再好也是摆在第二、第三,话剧写得再孬,也是头版头条。我们国家对话剧、歌剧的重视总比对戏曲高一筹,我就不服这个气。其实在中国戏曲学院高端演讲那次我就说了,“我们戏曲文学是我们母语中的精髓,我们不能这样糟践它,不能这样瞧不起它”。因为过士行兄是话剧大腕,他去了,我也去,我就是为表现自己去的,要让你们知道戏剧界还有能够和你们抗衡的人。在座诸位都对京剧剧本发表了一通言辞,好,说到我饭碗里来了,我就接着侃了一通,侃得他们瞠目结舌。由于我这一番耍表现,编剧就落在我头上了,推都推不掉。我说这剧本的问题出在什么地方呢?出在主题的提炼上。它把梅先生塑造成一个爱国者,塑造成一个政治人物,而且是当时左联的那种政治人物。它把梅先生完全塑造成一个是三、四十年代的、左联的、政治的、爱国的人物,我就觉得这主题出现了问题。我觉得梅先生是可以和上天对话的人,他不仅是中华文化,他是人类的文化,要这样认识这个问题,所以我就提炼这个主题。梅先生是演女人的,女人是什么?不是说女人是水吗?由此我想到我们中华民族性格。世界上多少彪悍的民族都随着历史灰飞烟灭,它们曾经比中华民族强悍得多。中华民族的性格逆来顺受,就像水一样,你打一拳会缩回去,你不打了,他又上来了。上善若水是什么意思,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它藏污纳垢,能够包涵一切、容纳一切、最后澄明澄清一切,这才是上善若水,和厚德载物一个意思。我们的大地母亲,承载着世界上的一切物品,有恶的、有善的、有好的、有坏的,这才是厚德,才能载物。我就提炼出我们的民族性体现在梅先生身上,他以一个人的抗战,打败了整个日本军国主义,这就是上善若水,这就是主题体现,这就是我在创作之前和创作之中反复考虑的,提炼出来的。提炼出上善若水这个主题,就有别于一切写梅先生的粉墨春秋的作品,就到达了一个新的境地。张和平局长、陈薪伊导演他们非常高兴,在哪个地方都讲,都一直对这个主题认可,因为这样一来就大不一样了。

《山鬼》大家讨论的很多,在座的老朋友们也看过这个戏,都是很赞赏的。《山鬼》演出的时候,很有争议,甚至争议到国外去了。在北京首演的时候,影响非常大,丹麦、日本、美国、德国等11个国家的大使馆都要票,都没有票了,组委会临时调的票,那时候在北京演出,影响也很大。但《山鬼》刚出来的时候,遭到很多人的怀疑,“屈原能这样写吗?”,我说屈原是中国知识分子两千年集体生存心理的一种表现,屈原的主题今天我自己来说是“人是在不断追求完美的,唯其追求完美达不到,才不断地追求”,后来有人解释说两种文化冲突,见仁见智,反正我是有自己的想法的,这是山鬼的主题。

《十二月等郎》的主题,这是一个写农村留守女人的戏,不仅仅是关注农民工,更重要的是关注“千百年来中国女人的等待究竟是为什么?”这个问题,我自己也不能回答,所以这个戏很多人看了以后又感动又惆怅。

《李贞回乡》的主题是什么?最早的剧本是“反封建”,但是十年以后重新拿出来的时候,就觉得这个主题不对了。我原来的主题是“反封建的战士最后又被封建所束缚”。后来的主题是“共产党搞斗争是为人民谋幸福,而不是为了斗争人民”,这种主题是需要勇气的,最后还是被容纳了。

最新范文

会议记录格式精选3篇12-16

座谈会会议纪要【精彩8篇】12-16

会议纪要范文200字【精选8篇】12-15

村党支部会议记录(最新4篇)12-14

纪要格式范文 会议纪要范文及格式【精12-14

综合治理会议记录「最新」【精选6篇】12-14

会议纪要表格形式(通用8篇)12-12

董事会决议(最新9篇)12-10

最新保密工作会议纪要【优秀4篇】12-09

最新党小组会议记录通用9篇12-08

136 1426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