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调研报告 市场调研报告优秀3篇

2023-02-04 14:11:00

在人们素养不断提高的今天,我们使用报告的情况越来越多,报告中涉及到专业性术语要解释清楚。我们应当如何写报告呢?书包范文为朋友们分享了市场调研报告优秀3篇,希望能够给大家的写作带来一些的启发。

市场调研报告 篇一

调查目的:

通过调查了解我校在校同学所使用的手机数量,手机品牌和手机的价位,以便了解其对手机市场的行情。对我校同学的消费倾向及消费行为进行分析,为手机生产企业制定营销策略,提供客观依据。

调查对象:

本次调查的对象是我校所有在校的学生。

调查方法及抽样方法

采用网上调查问卷的形式与电子邮件问卷的形式相结合调查方法。

调查结果分析

随着生活水平的改善和手机的价格下调,使不少大学生拥有了自己的手机,但在他们大部分中,究竟是什么时候开始拥有自己的手机的?在调查中发现,1998年拥有自己手机的人只占总调查人数的15%;而1999年也不见有什么起色,只有总调查人数的13%。

但在XX年时,一切却改变了,有26%人开始拥有自己的手机,还记得那时候,刚好是手机竞争风暴,各手机商纷纷降价,很多人都是在那时候买的;不过更厉害的是在XX年,有30%的人拥有自己的手机,可见需求成上升趋势。到底哪个手机商拥有的顾客最多呢?马上揭出我们的谜底,最多人使用的手机牌子是----诺基亚,在调查中,一共有36%的人使用这款手机,耐用是它的一个最大卖点,而不断扩张的功能也使不少人选择它;而排名第二位的是索尼爱立信,虽然使用者人数却是诺基亚的一半,即总人数的18%,但它的市场份额有不断扩大的趋势,亮丽的外形与实用的功能是不少人选择的重点;第三位是三星,占13%,三星虽然拥有高技术,但价钱却令不少学生消费者望而却步;接着是摩托罗拉和西门子均占6%;阿尔卡特占3%;飞利浦占2%;与飞利浦占人数比相等的是索尼;接着是nec和国产牌子,均是占总人数的1%。可见诺基亚这一世界手机销售商果然不负众望,霸占了头位,而其他牌子也不甘示弱,拥有一定的支持者。

附调查问卷

XX年-4-16

XX年年x月x日

各位同学你们好:

感谢您在百忙之中来参加我们的调查活动,我们很荣幸的邀请你作为我们的调查对象,相信你一定配合我们的工作,在此表示要衷心感谢。

1、您的性别是?

a、 男 b、女

2、您所在的系部是?

a、经贸系 b、艺术系 c、文传系 d、电机系 e、农技系 f、食动系 g、计算机系

3、您现在使用哪个牌子的手机?

a、诺基亚 b、索尼爱立信 c、三星 d、摩托罗拉 e、西门子 f、国产 g、其他的牌子

4、你使用的手机是平板的、华盖还是翻盖的?

a、平板的 b、华盖 c、翻盖的

5、在什么时候拥有自己的手机?

a、初中时 b、高中时 c、上大一时 d、到现在还没有

6、你获得手机的途径是?

a、自己挣钱买的 b、父母花钱给买的 c、朋友送的 d、赠送得的

7、你选择手机着重哪方面?

a、功能 b、款式 c、价钱 d、牌子

8、你最常用的输入法是什么?

a、拼音输入法 b、五笔输入法 c、英文输入法

9、你心目中最理想的手机应该有以下哪些功能?

a、拍照 b、mp3 c、mp4、 d、多种游戏

10、你对自己的手机还满意吗?

a、满意 b、一般 c、不满意

11、您更新手机的周期的是多长时间?

a、半年 b、一年 c、一年以上 d、用到坏为止

12、您目前拥有多少部手机?

a、一部都没有 b、一部 c、两部 d、两部以上

13、您所购买的手机价格是多少钱?

a、一元购机 b、300元 c、300-1000元 d、1000元以上

14、您经常用手机打电话还是发信息?

a、打电话的多 b、发信息的多 c、两者都有

15、您每月的话费是多少钱?

a、20元以内 b、20-50元 c、50-100元 d、100元以上

再次感谢你的合作,谢谢!

市场调研报告 篇二

一、前言:

随着互联网在中国的进一步普及应用,网上购物逐渐成为人们的网上行为之一,根据CNNIC第14次互联网统计报告公布的数据,中国目前7.3%的网民有网上购物的习惯,这就是说,有六百多万的中国的网民会从网站上购买自己钟意的商品,在这种情况,各种类型的购物网站在经历了20xx年以来的泡沫之后,取得飞速的发展。网上开店虽然投资不大,项目也不是太复杂,但是想在网上开店还是需要对网上开店的方方面面有一个了解。

二、调研目的:

本次调查着眼于“大学生网上开店”这一热点问题,结合大学生自身特点和身边的实例,以调查问卷的形式展开,目的是了解当前大学生网上开店的现状,分析当前社会环境、经济环境给大学生带来的影响,探讨“大学生网上开店”是否能为大学生自主创业提供有效途径。

三、调研步骤:

1)通过途径

使用的搜索引擎有百度,google等。

2)调研结论

从调研中可以看出,大学生在网上开店创业大军中是一个弱势群体。

首先,外部环境发生变化。现在很多大学生想通过网上开店创业是因为前几年有太多卖家通过网上开店赚取人生第一桶金,他们的事迹一直在影响着我们,特别是哪个叫做马云的人。我们能够清楚的分析多年前的一些经销方法可能并不适应现在的商业经营。同样的道理时隔多年我们是不是想过网上开店还是不适应现在的网络创业呢?虽然互联网的时代是未来的发展趋势,但网上开店并不是唯一的出路。

其次,内部环境的影响。据淘宝网透露的消息目前每天有近5000人在淘宝网上开店,很多消费人群都加入到了网上开店卖家行列中,这当中有大学生也有失业的人群以及一些成功卖家的重复开店。而在这当中无论是从时间、经验以及前期的资金投入方面大学生都是无法相比较的。

最后,从自身分析。在实施网络创业的大学生中,18~22岁的学生人数最多,所占比重为89.7%。这些数据一方面可以看出网上开店呈年轻化。但另一方面得出的结论就是网上开店对于更多的人来说只是他们避开时下就业的压力所采取的无奈之举,低学历人群因为在生活中找寻不到让自己满意的工作,或者收入不能满足消费所做的举措。

这些也可以看出,网上开店并不能支撑未来就业的趋势。还有很多方面都在制约网上开店,越来越多的网站都在吸收卖家入住,但是等到网站发展成熟之后就开始进行了有限制性的选择,从淘宝最近采取的信誉清理和对于网店图片的要求对于网上开店的限制可以看出。当网站到达饱和期的时候对于网站发展无实质作用的卖家就只能成为牺牲品被淘汰,这些都将是现在在招兵买马的网站所要经历的。

我想我们应该坚信,金融危机对于经济和就业的影响终将过去,对于更多的大学生而言都应在自己所学的领域加强,以便等待就业机会的到来。

3)提出建议:

网上开店必须要考虑的几个方面:

1、网上开店的至少是要会上网的人群,对应的是这类商品的销售对象都是会上网的人或他们的家人,亲戚,因此对象是有限制的。所以你在选择开店的同时必须考虑你的货物与你的销售对象的关系是否吻合。

2、要调查的是现在多数销售人群购物分布图,也就是根据不同的年龄,人们喜欢再哪里购物,比如15-25岁喜欢上网购物,而15以下人群多数是父母代劳,而多数父母又不会上网。25岁以上人群除了附近买不到的东西会上网买之外,他们更注重的是实用性和节省时间,人家不会为了买个东西等上几个星期。

3、越来越多的市场被广大超市占领,你的商品是否能够有竞争力,是否比超市更加便捷,质量更好,服务更优。在有竞争力的同时要考虑的问题是你是否有利润。

四、总结:

1、大学生网上开店潜力巨大

大学生虽然受经济条件的约束,在校期间无法开展较大的网上商店,但其参加工作之后将会在很大程度上成为社会中中高收入的群体。所以,大学生的价值也绝不仅仅局限于他们目前的实际商品量,而在于其终身价值,一旦有了固定的收入,他们参与电子商务活动的潜力是巨大的。

2、大学生网上开店市场已经形成

大学生上网已经普及,大学生每天上网的平均时间普遍为1~5小时,这些人群对网络可谓相当依赖,正等待商家去开发。

3、购物首选网站高度集中

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购物首选网站集中在几个网站,而首选网站主要集中在淘宝、卓越、当当等几个网站中。大学生们网上开店的网络降低了企业的进入门槛,无数企业可以在同一起跑线上竞争,但是调查中反映出的大学生消费者高聚集度却表明只有那些能在行业中排名前几位,在消费者心目中具有知名度和美誉度的网站才能吸引绝大部分人流量,继而取得企业发展所需的顾客规模,赢得最后成功。

市场调研报告 篇三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加快建设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目前,我国金融从业人员约占全国劳动力人口的1%,却直接贡献了10%左右的全国GDP。中国人民银行统计数据显示,近年来,银行业总资产稳步上涨,但增速逐渐下行;同时,由于多层次资本市场逐步完善、居民金融资产配置意识逐渐增强,保险、证券和基金行业均实现了平稳快速地增长。

自2009年国务院决定加快上海国际金融和航运“两个中心”建设以来,杭州、南京、宁波等地先后提出打造承接上海的长三角区域性金融中心愿景。“十三五”期间,南京市鼓楼区金融业平稳发展,年度增加值的增长速度保持在1.11%左右,与鼓楼区GDP增加值的增长率(1.13%)基本相当。近三年来,鼓楼区金融业增加值占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保持在9.5%左右;金融业增加值占鼓楼区GDP平均比重约为9.28%,较南京市金融业占GDP比重(11.6%)略低。鼓楼区金融业增加值占全市金融业增加值比重约8.9%,银行、信托、保险三大行业占鼓楼区金融业税收贡献的88%;其中,银行业约占全区金融业税收贡献的60%。

2011年,国家发布了《金融人才发展中长期规划(2010—2020)》,提出突出培养高层次金融人才、大力开展金融业亟需紧缺人才培养等主要任务,明确了创新研发人才工程、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等金融人才队伍建设重点工程。本调研报告聚焦金融业人才工作,主要围绕鼓楼区金融服务业人才发展现状、突出问题及解决方案展开。

一、金融从业人才的基本特征

(一)从业人员规模不断增长

随着金融业持续快速的发展,金融业人才需求一直是各行业人才需求数量排名的前三位。尽管近两年由于P2P、非法集资等原因,加强了对金融风险和金融稳定的监管力度,加大了银行等金融机构贷款质量和风险的监察强度,但对于金融业人才需求的总规模仍保持稳中有升,仅对人才需求的结构发生了部分调整。

(二)工资收入水平较高、工资与学历较匹配

统计数据显示,金融行业的近三年平均年薪是所有行业中最高的,金融行业的高工资,首先体现在公司上市引致的证券从业人员工资激增;第二是银行业,尤其是平安、民生等股份制商业银行,南京银行等城市性商业银行人员的平均工资水平;而保险业的平均工资,在银证保行业中是相对较低的。其中,对于银行业工资水平来说,从所有制结构区分,股份制商业银行的高层及基层平均收入水平略高于国有控股的传统大型银行;而国有银行的中层及工作年限较长的人员工资相对更高、更稳定。

当然,从各行业的学历水平来看,也是证券>银行>保险这样的排序。其中,从学历整体水平来看,中信、广发等在证券行业中较高,中国银行等在银行业中较高,中国平安在保险行业中较高。从岗位和分工来看,基金经理和分析师的平均学历水平是最高的、平均收入水平也相对突出、并且平均年龄呈现年轻化特点;相对而言,投资顾问、理财经理学历平均水平较低。

(三)从业人员年龄结构有待优化

调查显示,金融行业内30岁以下从业者,将近30%;40岁以上到退休年龄的从业者,占50%以上。从业人员的年龄结构问题,也从侧面反映出岗位配置、工作分工、工作强度、晋升机制等方面的严重问题。

二、金融业人才发展的突出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人才流动性较大,但仅限于业内,主要通过猎头推荐方式

随着金融行业的持续壮大,以及细分发展的差异化,金融业内人才流动也在不断加剧。调查显示,金融业内人士的平均在职时间约为2年。导致频繁跳槽的直接动机包括薪资提升、职位提升、对原公司的激励制度不满等。

近几年,银行业人才,尤其传统国有银行人才流失严重,从银行企业本身的原因来看,银行业竞争加大、业务发展压力凸显、净利润增长减缓、考核标准偏高,这是导致银行从业人才流失的直接原因。同时,部分商业银行岗位设置不够科学、岗位职责不够明确,绩效考核体系和内部人才发展机制不够完善,导致对员工激励不够充分、员工归属感低的现状。此外,随着智能化和网络化的广泛运用,银行营业网点也面临较大的“瘦身”压力。具体来说:

第一,薪酬水平因素。在2015年实施《中央管理企业负责人薪酬制度改革方案》后,我国国有银行高层和中层管理人才薪酬受到了较大影响。其次,不同岗位薪酬分配差距较大、不同部门薪酬分配不够均衡、普通员工与管理者薪酬较为悬殊。同时,受股份制银行、外资银行以及互联网金融新兴金融机构高额薪资的吸引,一些国有银行培养出来的人才会跳槽到竞争伙伴那里。

第二,人事管理和晋升等激励机制不够完善。国有银行将较多的资源和精力投入在人才招聘的同时,相对不够重视人才留用的问题。虽然国有银行在股份制改革方面,不断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但受传统管理方式的影响,仍沿用单一化行政化的人事管理机制。同时,过于关注业绩和任务完成,忽视了员工个人职业成长问题。

此外,国有银行对员工的个人竞争优势重视度不够,晋升空间较小、晋升机会有限、晋升体制相对缺乏公平性,导致员工对职业发展的希望相对渺茫,工作积极性减少。并且,绩效考核指标体系设置不够合理、缺乏有针对性并且公平的激励机制、激励机制和形式过于单一化。

第三,互联网金融的影响。互联网金融产品能够在短期内吸纳巨量活期资金,这种效率在传统银行中很难见到,给传统商业银行的发展带来巨大冲击,因此诱发银行人才向互联网金融业发展的流动。

第四,企业文化氛围不浓。相对而言,银行业的企业文化建设较弱,表现为对员工关爱不足、员工工作环境一般、员工凝聚力不强,导致员工归属感较差,对单位的感情不深。特别是年轻干部队伍未能感受到单位部门及领导充分关爱和重视,难以充分激发出内在干事创业的激情。

(二)普通员工的职业角色转换难度大,继续教育和职业规划不足

部分被调研者表示,银行分工过细、专业性强,如果工作三年之内,未转换工作角色或岗位,三年后转换难度极大,因为银行等金融机构发展所需的知识结构日新月异,很难追赶。

第一,培训机制差强人意。培训覆盖面积过小、缺少系统化的员工培训。培训方式相对单一,培训内容集中于规章制度、业务知识和业务流程,缺乏对员工的吸引力。

第二,员工职业规划相对欠缺。人事部门缺乏对员工的职业生涯规划,内部晋升通道过于单一,流动空间过于狭隘,岗位流动性较为困难,人员选拔存在不公平现象,基层与机关之间人员配置不够平衡,从业人才职业发展道路受限。

(三)相对亟需金融科技人才、复合型专业人才和高层次金融管理人才

目前,金融机构普遍过于依靠营销,而不是专业技能来开展业务。但金融业正从专一化服务向场景相关化发展,对高层次和复合型人才的需求不断加大。

第一,亟需金融科技人才。金融科技创新人才的知识结构,需要既懂计算机信息技术、又懂金融市场实务的复合型人才。当前,国内对相关人才培养的数量偏少,缺乏健全的培养体系,主要依赖于人才的自我成长,但成才率较低。同时,科技金融领域,对于全面掌握科技金融机构管理、科技金融产品研发、金融信息安全管理、高级评估及预测、风险管理等相关方面理论知识的高端复合型专家人才十分稀缺。同时,金融科技人才紧缺还源于金融科技企业不仅与行业内企业竞争人才,还与其他行业竞争人才。

第二,复合型专业人才缺口较大。金融业混业经营背景下,缺乏具有精通金融、财务、统计、法律、管理等能力的高级复合型人才,尤其亟需能够通晓国际金融业务的运作流程和经验、抵御金融风险、风控合规等业务管理人才。

第三,亟需高层次金融管理人才。金融行业的高层次人才在各国市场上呈现供不应求的态势,造成高层次金融人才频繁流动。目前,金融业高层次人才的收入比较高,现行税制下的税收负担远高于社会平均水平;吸引高层次人才的配套服务机制有待完善,比如人才落户、子女入学、配偶就业、社会保险等问题上还不能充分满足高层次金融人才的要求。唯有有效地改变现状,才能吸引并留住区域性高层次人才。

(四)区内金融从业人才的行业结构占比较为传统

目前,鼓楼区内银行是金融人才最集中的行业,65%左右人才在银行,证券、保险加一起约25%,而美国只有约25%人才在银行工作。当然,这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本地的金融业态结构。预计随着银行业进入转型期,未来几年银行业用人需求将继续稳定在低速增长状态,而保险、证券、基金等行业的用人需求将在未来几年内不断提速。

(五)金融行业从业人员压力较大,健康状况一般

金融行业从业人员中,作息不规律、过劳、亚健康等现象表现突出。相关数据指出,金融从业人员前五大慢性病发病率,分别为颈椎病、口腔病、肠胃病、脂肪肝和高血压。专家分析说,金融业人员常年超负荷工作,精神高度紧张,加上对饮食等方面不够注意、不规律,工作压力大,工作时间相对较长(平均约50-55小时),有抽烟喝酒等习惯,因此肠胃疾病是这些人群的易患疾病之一,甚至成了普遍性职业病。

三、部分问题的相关解决方案

(一)充分激发金融企业人才活力

首先是深化人才管理体制改革,推进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机制,完善绩效考核机制,建设贴近市场价值的薪酬体系,建立职业经理人的制度。

第一,强化绩效考核的导向作用。金融企业应不断完善绩效考核体系、优化绩效考核的内容与频率,建立差异化的绩效考核指标,提高绩效考核评价机制的落实程度。

第二,建立科学合理的激励机制。金融企业应制定针对性、多样化的激励机制。重视物质方面的薪酬激励、优化福利体系。实行宽带薪酬,根据实际情况对任职人员执行薪酬等级实行上浮或下调,增强人员任用与管理的灵活性,从而延长员工的职业发展通道。

其次,应该将精神激励和物质激励有机结合,提高员工对组织的认同感和工作满意度,才能充分发挥员工聪明才干、发挥人力资源价值,从而推动企业良性发展。同时,应重视对人才的内在激励,通过一定的措施促使企业员工能够有更强的成就感,从而增进对工作的兴趣和热情。

第三,完善人才晋升机制。坚持公平公正的晋升原则、秉持人岗匹配的管理思想,有效选拔人才,拓宽员工晋升通道。在保证通过传统行政管理岗位职务晋升的同时,开辟以基层工作经验、能力和绩效为导向做好人才的公开选拔,拓宽基层操作类和专业技术序列类员工的晋升通道。

第四,必须更加重视员工的职业生涯管理。努力使员工的个人职业生涯规划和企业的发展战略目标协同一致。做好人才储备工作,并对储备人才加强培养。

(二)构建有效的人才配置机制、渠道

第一,优化金融人才配置机制。完善岗位轮换制度,合理配置和使用人才,提高人才与岗位匹配程度。推进人才适度合理流动,不断优化人才队伍结构。

第二,完善金融人才配置渠道。首先,政府需要发挥重要作用,积极整合金融人才市场和金融企业之间的有效对接;打通高校金融人才培养与金融人才市场和金融单位之间的有效的人才配置渠道。同时,金融企业需要积极与高校,与金融人才市场进行衔接,提供相关的金融人才需求和金融能力素质要求,为高校和金融人才市场配置提供有效的能力素质模型。

(三)加大高层次金融人才引进力度和竞争力

第一,需要政府出台相关优惠的税收政策。对金融机构为引进具有国际工作经验、掌握最新金融技术与管理技能的高层次金融人才所支付的一次性住房补贴、安家费等费用,可以并入工资薪金支出,在税法规定的范围内于计算企业所得税前扣除。

第二,促进海内外高层次金融人才与宁金融企业柔性合作。积极推进与兄弟城市、高校、科研院所、海外华人社团的深入合作,促进海内外高层次金融人才通过柔性的方式进行项目合作、学术交流,比如担任咨询、讲学、业务顾问等。

(四)完善入职后的人才培训和继续教育体系

加强金融企业员工培训是避免人才流失的重要方式之一。银行机构在制定培训内容时,要确保能与国际相关发展理念、标准、法规等要求进行合理对接。从加大员工培训力度、增加员工培训的科学性方面入手,创建分层分类的培训体系,就经营管理、专业技能、技能操作三类员工,对不同的岗位、级别,提供有差异性、针对性的培训内容。

第一,要提高培训课程的质量,参考同业经验,对接外部优秀的培训公司,设计更适合员工需求的培训课程,要注重课程的实用性。探讨建立自身的内训师团队,选拔行内专业知识过硬,业务能力强的优秀人才,组建行内的培训师。

第二,要富培训方法。视需要增加一些培训方法,如研讨法、案例法、角色扮演法等,选择一两种方法为重点,多种方法变换组合的方式,增强培训效果。

第三,不要忽视对老员工实践能力的培养,并对核心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提出明确要求。也应增加对员工的企业归属感、责任意识的培训。

第四,要注重培训后的反馈,在注重培训课程质量的同时更要注重员工的学习效果,要形成反馈机制。

(五)切实树立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增强员工凝聚力

以人为本,为员工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和工作条件。尊重人才,加强沟通。从细微之处着手,切实关爱员工。引进技术、提升信息科技效能,提高基层员工工作效率,减轻工作负担。

为员工提供多种选择,创造个人发展机会,使员工在继续从事自己爱好、擅长工作的同时满足岗位晋升的需求。发挥典型示范作用。加大企业文化知识宣传普及力度,增强员工认同感和企业凝聚力管理。

综上可见,金融企业应有效增强自身核心竞争能力和柔性管理机制,改善工作环境、提高人才待遇、完善激励机制、加大培训力度、树立优秀企业文化,才能为鼓楼区集聚优秀金融专业与管理人才、建设金融人才高地,助力南京市实现区域性金融中心目标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

最新范文

抽样调查报告优秀2篇02-04

田野调查报告【最新4篇】02-04

网络调查报告通用4篇02-04

人大调研报告优秀6篇02-04

顾客满意度调查报告(优秀6篇)02-04

市场调研报告 提纲【优秀2篇】02-03

食品安全调查报告【通用7篇】02-03

大学生网络游戏调查报告精彩5篇02-03

农村经济调查报告(优秀3篇)02-03

城镇化建设调研报告(优秀7篇)02-03

130 27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