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员批评与自我批评 团员批评与自我批评范文【5篇】

2024-01-09 13:45:54

团员在大陆指共产主义青年团的成员。服从于共产党的领导,信仰共产主义,是次于共产党员的共产主义者,漂亮的书包范文网小编为您分享了团员批评与自我批评范文【5篇】,希望能够对大家的写作有一点帮助。

团员批评与自我批评 篇一

现实是:越来越多的企业一方面刻意强调企业文化,一方面却对批评与自我批评视而不见、置若罔闻!

缺失自我批评,企业终将一事无成!

缺失自我批评,后果严重!

企业缺失批评与自我批评,尤其是缺失自我批评,后果非常严重。

首先,企业风气不对。企业一旦缺失自我批评,则内部员工相互推委扯皮,出现问题时相互指责、推脱;有了成绩争相抢功、鸠占鹊巢。每个人都是为了自己的私心私利,置企业整体利益于不顾、不屑,团队不叫团队,企业不象企业,人心不振,团队涣散。冀望这样的员工来赢得市场,那永远只能是一个幻想!

绝大部分企业都有相对完善的规章制度,但是缺乏明确的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文件,更谈不上企业全面实施“自我批评”的风气。

其次,问题没有解决。企业缺失自我批评,员工各自争权夺利、牟取私利,没有哪个员工能够真正为用户、为企业做好服务工作;即便有员工真心实意想为用户、为企业做好服务工作,但是由于缺乏其他环节、其他链条的员工支持,单靠个别员工的能耐和诚心是无法解决用户的问题,也无法保障企业正常的经营。

由于缺失自我批评,每个员工都习惯站在自身立场考虑问题,几乎从不考虑其他员工的利益和现实问题,导致很多问题都是自己的“一相情愿”,最终问题越积越多,直至某天崩溃、压垮企业。

再次,员工无法成长。在一个缺失批评与自我批评的环境下,企业员工难以得到有效的成长。因为大家都习惯于“自我保护”,拒绝承认自己的错误和失误,总是挖空心思想着将责任推卸给其他员工,没有对自己的缺陷和不足进行反省与总结,更谈不上后期改进和避免出现同样问题。在这样一种氛围之下,员工只会越来越自私,越来越狭隘,无法真正成长和发展起来。

这个道理大家都明白;实际上,这个事实大家都在经历中!

领导带头,内部检讨!

如何解决缺失自我批评这个问题,关键在于领导。

领导带头,做好批评与自我批评。大多数企业之所以难以形成批评与自我批评的良好氛围,一方面在于企业没有充分意识到批评与自我批评的重要性,另一方面在于我们的企业领导有意回避这个问题,推脱自己的责任。

“上行下效”,领导都不敢承认自己的问题,不敢担负起“自我批评”所带来的“自我责任”,下面员工就更不敢承认自己的“错误与失误”,也不敢担负起失职的后果(事实上,下面员工也没有能力担负起失职的后果)。

所以,在这个问题上,关键是领导,带头示范,做好批评与自我批评的表率!

同时,以领导带头做好批评与自我批评为契机,将批评与自我批评纳入到企业的规章制度中去,变成企业文化的一部分。鼓励员工勇于批评与自我批评,勇于承担责任,勇于坦言失职和成长经验,共同为企业的辉煌成长做出更大的贡献。

笔者从事营销管理多年来,越来越感觉到,企业内部批评与自我批评风气的重要性;缺失自我批评,企业的悲哀,员工的悲哀!

团员批评与自我批评 篇二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批评与自我批评;历史传承;现实依据;基本原则

中图分类号:D2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7408(2013)011-0042-03

在2013年6月18日召开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工作会议上,同志强调要以“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为总要求,以整风精神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清洗党员思想和行为上的灰尘,并明确表示要从中央政治局开始,起表率作用,着力解决作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批评与自我批评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作风在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进程中,为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增强党的团结统一和战斗力,防止党的思想僵化和腐败变质提供了锐利的武器。当前,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正确地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对于统一全党思想,正确处理党内矛盾、党群矛盾,优化党的作风,保持党的先进性与纯洁性,进而改善党群关系,密切联系群众,凝聚实现中国梦的主体物质力量与精神力量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一、中国共产党批评与自我批评优良作风的历史传承

1.批评与自我批评是马克思主义建党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主张要对不符合人类社会进步的东西进行彻底批判,坚持主观和客观、思想和实际、理论和实践、认识和规律相一致。马克思、恩格斯将批判的立场用于党内斗争的理论与实践,提出对党内错误思想和不同意见要用批评、讨论和自由辩论的方法加以解决。为了彻底肃清拉萨尔主义对德国社会民主的影响,恩格斯主张一定要有批评与自我批评的勇气,在党内进行公开的批评,批评与自我批评是增进党内团结的基础,二者是辩证统一的。他说:“团结并不排斥相互间的批评。没有这种批评就不可能达到团结。没有批评就不能互相了解。因而也就谈不到团结。”[1]列宁在创建新型无产阶级政党学说的过程中提出批评与自我批评是纠正党的错误、维护党的团结统一和保持无产阶级政党先进性的重要方法。马列主义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思想构成了中国共产党批评与自我批评作风的理论基石。

2.批评与自我批评是党的几代领导集体共同倡导的优良作风与思想方法。指出:“自我批评是马列主义政党的不可缺少的武器,是马列主义方法论中最革命的最有生气的组成部分。”[2]他将批评与自我批评作为我们党进行整风的一种重要方法,创造了“团结——批判——团结”的公式,认为切实的批评与自我批评可以清除思想上的政治灰尘与政治微生物,达到“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目的。邓小平认为:“为了保持党在马克思和列宁主义基础上的团结和统一,为了及时帮助同志,克服缺点,必须大大发展党内的批评与自我批评。”[3]他主张批评与自我批评应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指导,本着团结同志、纯洁党性的目的,实事求是地分析错误的实质和根源,扩大教育面,缩小打击面。说:“批评与自我批评是我们维护党的纯洁性、增强党的战斗力的武器。”[4]他主张要正确运用并经常拿起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武器,开展积极健康的思想斗争,这是衡量一个领导班子是否有活力、是否具有正气的重要尺度。党员干部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要“以人为本”,走群众路线,要站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上,提高党性修养和理论修养,始终坚持“三个代表”,坚持“四自”的自我批评方式,即经常按照党规对照检查,规范行为,严于律己,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认为,面对世情、国情和党情的新变化,执政党要带着现实问题进行批评与自我批评,着力从世界观上解决共产党员理想信念动摇的问题、群众反映比较集中的突出问题,要以贯彻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正确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强调,新形势下四大危险更加尖锐地摆在全党面前,党内脱离群众的现象大量存在,集中表现为形式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这“”上,当前要对全体党员干部着力进行群众路线教育运动,切实落实八项规定,改进工作作风,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是对作风之弊、行为之垢的一次大排查,也是一次深刻的批评与自我批评教育运动。中央政治局带头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说明以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把领导工作的运行机制建立在了实事求是的认识基础与实践基础之上。

3.批评与自我批评是党的建设顺利发展的重要助推器。从我们党的建设的历史实践来看,遵义会议运用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武器,结束了王明“左”倾机会主义在军事和组织上的错误,在事实上确立了的领导地位,在危机关头挽救了党。运动中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彻底扫清了王明“左”倾机会主义在党内思想上的残余,使全党的思想达到了一致,为夺取抗战胜利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党的七大上将批评与自我批评和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确定为党的三大优良作风。此后,规定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是党员必须履行的一种义务。邓小平倡导的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实际上也是在全党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系统总结建国以来经验教训,为我们党在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的拨乱反正奠定了基础。改革开放新时期,我们党相继开展的“三讲”教育活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和创先争优等活动也坚持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指导方针。而反斗争扩大化、反右倾斗争和“”的历史悲剧在某种程度上则是没有正确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恶果。历史正反两方面的经验证明:我们党的逐步发展壮大,不断走向成熟,我们党领导的革命、建设、改革开放事业的顺利发展都同正确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是密不可分的。

二、新形势下中国共产党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的现实依据

1.批评与自我批评是保持党的先进性与纯洁性的内在要求。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把批评与自我批评列为党的三大优良作风,并作为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重要标志,这表明不是从一般的意义上来看待批评与自我批评的,而是上升到无产阶级先锋队的党性这个最高的意义上来。批评与自我批评是检验党员党性修养高低的重要表现,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待自身建设的科学态度。中国共产党是一个善于自我剖析、自我反思、自我革新、自我完善的党,是一个能够既立足自身又能跳出自身阈限而不断发现和解决党内问题、纠正工作和政策中的失误与偏差,逐渐发展壮大和日益成熟的党。批评与自我批评是我们党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增进团结的重要思想武器,也是我们党始终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的有效教育形式,是党的优良政治品格的外在显现。批评与自我批评也使人民群众从党的自身实际行动中意识到党是真正为人民谋利益的,从而更加信任党、拥护党,为党的事业和国家事业的胜利发展、为中国梦的实现凝聚了群众力量源泉。

2.批评与自我批评是党应对“四大考验”与化解“四大危险”的现实需要。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告诫全党:我们党“面临许多前所未有的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是长期的、复杂的、严峻的。精神懈怠的危险,能力不足的危险,脱离群众的危险,消极腐败的危险,更加尖锐地摆在全党面前”。深刻理解、积极应对上述“四大考验”和“四大危险”是摆在全党面前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也是各级党组织和每个共产党员都应该深入思考的重大现实问题。经受住“四大考验”、防止“四大危险”,不但关乎党的形象和人心向背,而且关系党和国家的生死存亡。全党同志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切实增强忧患意识、危机意识、责任意识,积极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及早发现自身错误、缺陷和不足,及时把苗头性的不良倾向消灭在萌芽状态,才能抵御思想侵蚀、纠正错误行为、化解党内矛盾、严肃党的纪律,才能保持和发展党组织和党员的先进性、纯洁性,才能经受住各种风险和考验,使党永葆旺盛的生命力,跳出历史周期率。

3.批评与自我批评是党密切联系群众与巩固执政基础的重要途径。规定:“不允许党员脱离群众,凌驾于群众之上。党在自己的工作中实行群众路线,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把党的正确主张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党的各级组织和广大党员因自身条件、认识水平、能力素质等局限性,不可避免地在思想、观念、行动等方面与群众的期待、党的事业发展的需要存在一定程度的偏差。这些偏差的存在是不可避免的,也是可以为群众所理解的。问题的关键是党组织和党员如何对待这些偏差?是听之任之,还是积极纠正?不同的选择体现着不同的态度。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运用好批评与自我批评这个武器,主动检查自己是否有骄傲自满的情绪、轻视群众的行为和贪图享乐的腐败行为等,能够有效防止与克服脱离群众的形式主义、等倾向,极大地提高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对党进行监督的主动性与有效性。共产党员敢于和善于批评与自我批评,让群众感觉到党对待事业是用心的、对待群众是真诚的、对待缺点错误是实事求是的,这样才能增强群众对党的认可、赞同和拥护,才能密切党群联系、巩固党执政的群众基础。

三、新形势下中国共产党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的基本原则

1.坚持批评与自我批评的党纪性。是进行批评与自我批评的党纪参照。《中国共产党》规定:“每个党员要切实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勇于揭露工作中的缺点、错误,坚决同消极腐败现象作斗争。”对于批评与自我批评的规定彰显了“政治勇气”和“实事求是”二重品格。就“政治勇气”而言,现实的政治生活中缺乏批评与自我批评“勇气”的现象俯拾皆是,主要表现为:一是不愿做自我批评,更不愿听别人的批评,难以正确评价自己,不能正确对待自己的缺点和不足;二是不敢批评,不会做实事求是的批评,因为批评上级怕给“小鞋”穿,批评同级怕伤和气,批评下级怕丢选票。故而人人明哲保身,人人圆滑自私,搞一团和气,“好人主义”思想泛滥,即使规定必须进行批评与自我批评,也往往是搬出“理论学习不够”一类的说辞,或者根本称不上批评的“工作太辛苦,应注意身体”之类的疑似恭维的话语。这种现象的存在是党员党性不强、党员意识缺失的重要表现。深入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党员应坚持以为镜,对照党的纪律、群众期盼、先进典型,在讲究批评与自我批评原则性与艺术性的前提下,在宗旨意识、工作作风、廉洁自律等方面摆问题、找差距、明方向,严明党的纪律特别是政治纪律。就“实事求是”而言,批评与自我批评应该是针对“工作中的缺点、错误”和“消极腐败现象”,而不能无中生有捏造缺点、错误,对人对己都应该是实事求是,做到“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言者无罪、闻者足戒,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要勇于正视缺点和不足,敢于触及思想、正视矛盾和问题,自觉履行党员义务,遵守党纪国法,保持共产党员的政治本色。

2.坚持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人民性。批评与自我批评不仅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意识的重要体现,而且是践行党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的根本保证。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其价值坐标与归宿即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因此,批评与自我批评要站在“讲政治、讲学习、讲正气”的高度,站在党和人民利益的立场上,采用群众路线的方法开展。在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前,做到“从群众中来”,即先通过发放匿名问卷的方法征求对特定党组织内所有党员的意见,然后进行原汁原味的汇总,并由党组织反馈给每位党员,供党员参考;在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时,做到“到群众中去”,让群众列席批评与自我批评的组织生活会,现场监督党员的批评与自我批评是否属实、是否全面、是否深刻。对于不能正确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的党员,群众可以当场指出,党组织负责人也可以予以提醒。“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方法,彰显了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政治性与人民性,是从世界观与方法论上根本解决党员干部在思想和作风方面的不纯问题,从而端正思想作风和工作作风。

3.提高批评与自我批评的实效性。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是思想的交流与交锋,要使被批评者感到脸要红、身上要出汗,又要掌握原则的坚定性和策略的灵活性,提高批评的艺术性与实效性。首先,要处理好批评与自我批评的关系。从批评与自我批评构成的主客体要素分析,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主体是自己、他人或组织,客体是事物、事件等。批评是具有共同愿景的团体、组织成员之间的思想交流与互动,自我批评则是对别人批评的自我反思反省,自我批评是促进自我意识觉醒进而主动解决问题的根本途径,开展批评是为了更好地促进自我批评的开展。其次,要注重批评方法的灵活多样。写文章、做演讲、辩论、座谈会、民主生活会等是比较易行的表达方式。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应着眼于解决突出问题,摆事实讲道理要掌握分寸,根据不同的时间、地点、场合、对象、任务采取不同的批评方式,将党内批评与党外批评相结合、自上而下的批评与自下而上的批评相结合、和风细雨式的批评与一针见血式的批评相结合,以取得促进思想转化和进步的效果。再次,批评必须建立在深入的调查研究基础之上,要以客观事实为依据。对一些同志的错误要弄清其表现、性质、程度、危害、产生原因以及解决的办法,特别是对问题的性质、错误的程度,要实事求是地做出评判,避免就事论事而不切要害。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8:

423.

[2]年谱(中卷)[M].北京: 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

434.

[3]邓小平文选(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92.

[4]论党的建设[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12.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保持党的纯洁性研究”(12&ZD076)的阶段性成果。

团员批评与自我批评 篇三

通过团市委党支部组织党员学习创先争优,触动很深,体会也很深刻。作为一名党员,特别是一名团干部,我应牢记了党的宗旨,党员义务和权利,增强党的观念,发扬优良传统,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意识,永远保持坚定的理想信念,全面贯彻党的方针和政策。我要争当一名模范共产党员,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加强学习。当今的世界知识更新速度加快,学习永无止境,更好地完成服务工作,必须具有广泛的知识面,为此,应努力学习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党的方针、政策,提高政策理论水平。同时,更得加强业务学习,结合业务,努力扩大知识面,搞好知识积累,成为行家里手,更好开展服务工作。在创先争优中,抓好学习提高是这个“第一任务”。要持之以恒,忌虎头蛇尾;要求真务实,忌蜻蜓点水;要学以致用,忌纸上谈兵。要紧扣中心、围绕大局,学好上级政策,深刻理解把握,提升思想观念。要结合实际,本着缺什么、补什么,干什么、学什么,增强解决实际困难的能力。要学用结合,自觉将学习成果转化到工作中,创新工作思路,改进工作方法,提升工作水平,确保效益的最大化。

2、扎实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批评与自我批评,是党的三大优良作风之一,任何时候都不能丢。在工作中,应正确运用批评与自我批评这个武器,从团结愿望出发,积极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既坚持原则同不良现象作斗争,又注意对同志的批评方式,既要与人为善,通过批评与自我批评、交心谈心,达到新的团结和统一。通过批评和自我批评达到团结同事,凝聚所有同事的合力,提高工作能力。

3、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作为一名党员,要把“俯首甘为孺子牛”作为自己人身格言,像焦裕禄同志那样,“心里时刻装着人民群众”。在日常工作中,要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时时想到人民,处处为人民办实事,这就是一切工作的出发点,也是创先争优活动的最终目标,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为人民服务。

创先争优活动是一项艰巨性与长期性并存的系统工作,只要我们上下一心,齐心协力,以坚强的党性原则、高尚的人格力量、扎实的苦干精神、一流的工作业绩,切实履行党员干部的时代责任,我们党领导的伟大事业就能不断取得新胜利。

团员批评与自我批评 篇四

〔关键词〕 批评与自我批评,价值,原则,方法

〔中图分类号〕D26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175(2014)01-0057-06

〔收稿日期〕 2013-11-16

〔作者简介〕 张书林(1974-),男,山东冠县人,中共山东省委党校党建部副教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执政党建设的理论与实践。

我们党是一个高度重视开展党内批评与自我批评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依靠批评与自我批评我们党走到了现在,也必将依靠批评与自我批评走向未来。2013年9月在河北参加省委常委班子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专题民主生活会时,着重强调了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极端重要性。在此境况下,笔者坚持历史与现实相结合、理论与实际相结合、问题与对策相结合等的多维视角,对批评与自我批评这一问题进行了深入思考。

一、历史演进:批评与自我批评是党的优良传统

批评与自我批评是党的优良传统与作风,是党实现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重要凭借,是党修正错误、拨乱反正、不断从曲折走向胜利的重要工具,是党员干部改造自我、纯洁思想、净化灵魂、优化工作的重要武器,是我们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

我们党成立92年来,正是依靠积极健康、理性自觉的批评与自我批评,才不断地从失败、失误中总结教训,实现了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由摇摆到坚定的发展壮大。1927年8月的“八七会议”,通过深入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使全党认清了陈独秀右倾投降主义的极端危害性,将依靠“笔杆子”革命迅速转换到依靠“枪杆子”革命的轨道上来,并由此开创了中国革命的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权道路,从而在极端危急的关头完成了革命转折、战略转变、党的转型。1935年1月在遵义会议上,与会同志经过严肃深刻的批评与自我批评,充分认清了王明左倾教条主义带给中国革命的巨大损失,确立了在党和红军中的领导地位,从而使这次会议成为挽救党、红军、革命的生死攸关的转折点。1935年10月针对在卓木碉自立中央的的举动,中央进行了严肃的批评。1937年3月的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从批判错误、挽救本人的双重目的出发,大力开展了对的批评,使全党同志对的严重错误有了本质的认识,并通过了《关于同志错误的决定》。1942年时期,确立形成了“惩前毖后、治病救人”和“团结—批评—团结”的指导方针,并将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武器运用到整风的全过程,推广到党内政治生活的全方位。对此曾深刻指出:“整风运动之所以发生了很大的效力,就是因为我们在这个运动中开展了正确的而不是歪曲的、认真的而不是敷衍的批评和自我批评。” 〔1 〕 (P1096 )在此基础上,1945年党的七大明确将批评与自我批评定位为全党必须始终坚持的三大优良作风之一。在所作的《论联合政府》的工作报告中,对此明确指出:“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思想武装起来的中国共产党,在中国人民中产生了新的工作作风,这主要的就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作风,和人民群众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作风以及自我批评的作风。” 〔1 〕 (1093 )后来,提出的这三种工作作风被系统概括为理论联系实际的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作风、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作风,其中,尤其推崇的是批评与自我批评的独特价值。

不过,在党全面执政以后,由于一些同志的骄傲自满情绪、社会不良思想的影响、党内制度安排的不到位,批评与自我批评这一重要武器遭到抛弃、破坏、滥用。从1957年反开始,党内政治生活逐渐不正常,批评与自我批评开始被滥用。1959年的庐山会议以及随后的反右倾斗争,又使批评与自我批评进一步偏向。虽然,1962年的“七千人大会”力图继续发扬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作风,但是收效甚微。十年“”时期,批评与自我批评被、集团完全滥用为整人的工具,并彻底颠覆了正常的党内政治生活秩序。

结束“”以来,党内政治生活逐步恢复正常,批评与自我批评也实现了“拨乱反正”,回归到正确的轨道上来。1980年2月党的十一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肯定性地指出:“我们党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特别是经过运动和党的第七次代表大会,全面总结了处理党内关系的正反两方面经验,逐步形成了以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党员和领导密切联系群众、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坚持民主集中制为主要内容的党内政治生活准则。”自此,批评与自我批评在党内生活中重新得到肯定性认可,重新成为我们党过好党内政治生活、组织生活、民主生活的重要法宝和基本遵循,批评与自我批评这一党的优良传统及作风得到有序传承并被发扬光大。

二、价值地位:批评与自我批评关乎党的肌体健康

批评与自我批评在党的建设、党的运作中具有特殊重要的价值地位,是党的肌体健康纯洁的“党鞭”和“守护神”。

(一)批评与自我批评是党内民主生活的灵魂。党的肌体健康依赖于对不健康因子的及时消除,而消除党的肌体中滋生的不健康因子总体上要依赖于深刻的批评与自我批评。这其中,尤其集中体现在批评与自我批评得以立足的组织化、制度化渠道——党的民主生活会上。领导干部要参【WWW.SHUBAOC.COM】加班子的民主生活会、过民主生活,这是我们党在延安时期就形成的好传统。民主生活会开得好不好,最关键的是看批评与自我批评是否到位。1980年《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明确指出:“各级党委或常委都应定期召开民主生活会,交流思想,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1990年5月中央印发的《关于县以上党和国家机关党员领导干部民主生活会的若干规定》,首次明晰了批评与自我批评在党的民主生活会中的定位。1997年1月中纪委、中组部印发的《关于提高县以上党和国家机关党员领导干部民主生活会质量的意见》,断言批评与自我批评是提高民主生活会质量的关键,强调开好民主生活会必须在分清是非、团结同志、坚持真理、修正错误的价值指导下严肃认真地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民主生活会的召开包括很多环节,但是这些环节很大程度上都是辅的,真正精髓、精华的则是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经验表明:党内任何层面上的民主生活会,如果不能成功地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如果不能让每个班子成员都来一次彻底的大洗礼、让每个毛孔都“出出汗”、让每个器官都“排排毒”,则基本上都是流于形式的。从这个意义上讲,批评与自我批评是党的民主生活会的灵魂所在,批评与自我批评深入到什么程度,民主生活会的整体质量就能提升到什么程度。

(二)批评与自我批评是维护党纪的有效方法。众所周知,严格遵守日常生活中的卫生规则,可以有效防止病菌侵入人体。同理,严格的党的纪律,也是保持党的肌体健康的重要举措。党的纪律是贯彻党的路线、维护党的团结统一、完成党的任务的重要保证。为防止党的纪律出现松弛的情况,必须对党员、干部经常性地进行提醒,这就要依赖于及时到位的批评与自我批评。有的领导干部之所以会违的纪律甚至在违法乱纪的路上越走越远、越陷越深,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没有人去提醒他、没有人愿意提醒他、没有人敢去提醒他,无论是来自上级、同级、下级的有效批评均处于缺位状态,而其自身又不能勇于开展自我批评。正因如此,在《论联合政府》中才深刻指出:批评与自我批评,“正是抵抗各种政治灰尘和政治微生物侵蚀我们同志的思想和我们党的肌体的唯一有效的方法。” 〔1 〕 (P1096 )2001年党的十五届六中全会也因此将批评与自我批评作为“坚持党的纪律、反对自由主义”的重要手段来看待,明示:“批评与自我批评,是我们党抵御各种政治灰尘和腐朽思想侵蚀、纠正自身错误、解决党内矛盾、维护党的纪律的有效方法。” 〔2 〕 (P21 )

(三)批评与自我批评是尊重党员主体地位的重要体现。党的肌体是由基础性细胞构成的,党的肌体细胞是8500万党员。党的肌体健康根本地要依赖于细胞的健康,而要保持党的肌体细胞的健康就必须充分发展党内民主、切实增强党员队伍的生机与活力。党内民主的实质是党员当家作主,大力发展党内民主、增强党员队伍生机活力就必须切实尊重和保障党员主体地位。党员主体地位是通过其权利和义务来体现的,而批评与自我批评就是其中的重要内容。从1945年党的七大第一次明确党员民利以来,中就开始有党员批评权的规定。1956年更是将批评内容扩展到对党员义务的规定中。1982年党的十二大奠定了现行的总体框架,党员在党内生活中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同时贯穿于党员权利与义务的规定中。按照现行的十:党员八项义务之一就是“切实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勇于揭露和纠正工作中的缺点、错误,坚决同消极腐败现象作斗争。”;党员八项民利之一就是党员的批评权,即党员有权“在党的会议上有根据地批评党的任何组织和任何党员。”1995年颁布的《中国共产党党员权利保障条例》(试行)和2004年9月正式出台的《中国共产党党员权利保障条例》,则明确了党员批评权的实现及保障。指出:“党组织应当鼓励党员在党内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支持和保护党员同各种违法违纪行为和不正之风作斗争。对于党员的批评、揭发、检举、控告以及提出的有关处分和罢免、撤换要求,党组织要按照规定及时处理。”

(四)批评与自我批评是解决党自身问题的基本手段。党自身存在的各种问题,无疑都是影响党的肌体健康的直接罪魁祸首。因此,保持党的肌体健康就必须及时查找和解决党自身存在的突出问题,为党的肌体健康创造有利条件。“理不争不明,问题不摆不清。”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一“理”是通过真理标准大讨论争出来的,而党的建设、党的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则需要通过深入的查摆来理清。查摆问题需要借助一定的工具和手段,其中被实践证明较为管用的手段就是深入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所以,十六届四中全会才强调指出:“要加强党内生活的原则性,认真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并形成制度,提高解决自身问题的能力。” 〔3 〕 (P34 )改革开放新时期,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武器被很好地应用到党为解决自身存在的突出问题而组织开展的历次党内教育活动中,成为开展党内教育活动的应有之义,成为党解决自身问题、提升发展能力的重要依托。在1998~2000年开展的领导干部“三讲”教育活动、2005~2006年开展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2008~2010年开展的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2013年起开展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均在查摆问题阶段深入开展了批评与自我批评,充分运用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武器对照检查了存在的问题。

三、现状扫描:批评与自我批评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目前党内批评与自我批评开展的总体状况是好的、效果是积极明显的,但与此同时,存在的问题也很突出。具体看来,党内批评与自我批评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表现在:

(一)批评自己“蜻蜓点水”。批评自己实际上就是自我批评。自我批评本质上是对个人工作、生活、学习中存在的问题、缺点、不足,甚至是失误、错误的全面揭示。说到底,自我批评就是要拿手术刀去解剖自己,使个人的病况一览无余地得以呈现,使周围的同志全面认清自己,以外力来督促整改提高。因此,批评自己一定要稳准狠地切中要害,不折不扣地深入灵魂与血脉。如果没有正确的自我批评意识和自觉性,开展起自我批评来往往是蜻蜓点水、浮于表面、大而化之,甚至成为了自我表扬。近来,反观一些领导班子、部门、单位人员在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为查摆问题而开展的自我批评,确实存在着许多搞圆周运动、点到为止的不到位情况。这种自我批评中的蜻蜓点水问题,需要引起关注和重视。

(二)批评同事“隔靴搔痒”。同在一个班子、部门、单位中工作的同事,相互之间是非常熟悉的,每个人的优缺点、脾气秉性、工作态度与业绩,相互之间都是了然于心的。因此,按照常理来讲,同事之间开展起相互批评来无疑要便利的多,也更容易入脑入心。但在有些班子、部门、单位内,实际情况却远非如此。大量的调查发现:无论是在组织生活会、民主生活会或者其他会议上,同事之间开展起相互批评来多是隔空猜物、虚无缥缈、曲折迂回而远离主题,明明是同事身上存在的很清晰的问题、缺点与不足,但在进行批评时却不是直奔主题,而是故意绕来绕去、回避中心、词不达意,看似作了很深刻的批评,实则隔靴搔痒,达不到“红红脸、出出汗、排排毒”的目的。

(三)批评领导“变相表扬”。明确规定:党员有权在党的会议上有根据地批评党的任何组织和任何党员。言外之意表明,任何党员都可以对自己的上级领导、单位领导、分管领导、直接领导进行批评,指出他们存在的问题、缺点与不足,要求他们及时改正。但在实际的党内政治生活和组织生活中,让下属去批评领导、让下级去批评上级的难度是相当大的。在许多单位、部门中,领导、上级是掌管着人财物资源分配大权的。微观的党员个体能不能在与其他人的竞争中脱颖而出,除了个人努力之外,很大程度上要依赖上级、领导的支持及信赖。在这种上级、领导管控利益资源调配的现实体制下,如果没有强大的理想信念、大公无私的勇气作支撑,让下属、下级去批评领导同志明显地存在着“拿鸡蛋去碰石头”的悲壮感。这也就难怪在一些单位、部门中,批评领导演变为变相表扬,批评者成了令人啼笑皆非的“马屁精”。

四、症结剖析:批评与自我批评中存在问题的肇因

批评与自我批评中存在上述问题的原因是复杂的、多维度的,是多个原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具体分析下来,批评与自我批评中存在问题的肇因主要有:

(一)批评与自我批评在历史上被滥用。在我们党的历史上,尤其是自1957年反斗争以后,党内民主遭到严重破坏,党内政治生活越来越不正常。党内政治生活的不正常,其中一个重要表现就是批评与自我批评这一我们党防身治病的重要武器被人为地滥用,成为了整人的工具。尤其是十年时期,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滥用更是达到极致,许多人因此被扣上“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牛鬼蛇神”的帽子。这种惨痛的历史记忆与痛楚延续下来,就使有的党内同志谈起批评与自我批评来仍然心有余悸,害怕因为拿起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武器而最后却将自己彻底“打倒”。这是党内的批评与自我批评难以正常、高效开展的重大历史肇因。

(二)对传统批评文化在认知上有曲解。中华民族有五千年的文明史,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民族文化。我国传统民族文化博大精深,其中就涉及到关于如何处理人际关系、如何开展批评的内容,谓之批评文化。在我国传统批评文化中,“吾日三省吾身”的自我批评之道是被极力推崇的,对国家事务开展批评的“进谏”之道也是被认可的。但与此同时,对传统文化的曲解事实上限制了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有效开展。例如,传统文化是讲中庸之道、是讲“和为贵”的。由此,被一些人曲解为“一团和气”、“满堂和气”,曲解为“你好我好大家好”的好人主义。再如,传统文化是讲“言多必失”、“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祸从口出”的。由此,被一些人曲解为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就是给自己找麻烦、是得不偿失的。凡此种种对传统文化认知上的曲解,是导致目前党内批评与自我批评不到位的文化肇因。

(三)党内庸俗关系学在背后作祟。中国人是很讲人情世故的,是很讲关系学的。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是典型的家国同构、熟人社会,历朝历代错综复杂的人情关系从一个侧面表明:玩转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则能够“居庙堂之高”,搞不定必要的人际关系则只能“处江湖之远”。这实质上就是一种庸俗的关系学。这种庸俗的关系学被人自觉不自觉地运用到党内人际关系的处理中,于是在一些班子、部门、单位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的过程中,就出现了“对上级讲恭维话、对同级说客气话、对下级讲赞扬话、对棘手的问题讲含糊话,万不得已需要提出批评也通常是客气话开头、希望话结尾”的不正常境况,从而完全将批评与自我批评的真谛抛于脑后。

(四)批评者私心杂念过重。马克思指出:“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思想一旦离开利益,就一定会使自己出丑。”党内存在的批评与自我批评不到位的问题,与其参与者对个人利益的患得患失、与其极端个人主义思想是有很大关系的。共产党员应该是一心为人民谋利益的,是不应有私心杂念的。指出:“中国共产党党员永远是劳动人民的普通一员。除了法律和政策规定范围内的个人利益和工作职权以外,所有共产党员都不得谋求任何私利和特权。”但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有的党员、干部却因受市场经济负面因素的影响,过分看重私利、私心太重、杂念太多。表现为,考虑问题总是习惯于站在个人利益的角度,而不是党和人民利益的角度;总是习惯于关注私利,而不是公利。这种思维延续到党内批评与自我批评的过程中,则呈现出从维护个人私利出发的“批评领导怕丢位子、批评同志怕伤面子、批评下级怕丢票子、批评自己怕丢份子”之境况。由此,使得党内生活中的批评与自我批评难以有效开展、难以达到预期目的。

五、规律遵循: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的原则要求

党内的批评与自我批评不是无原则的,而是在坚持一定原则要求基础上进行和展开的。2013年9月在河北参加省委常委班子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专题民主生活会时,明示了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需要坚持的原则要求。他深刻指出:“批评和自我批评是一剂良药,是对同志、对自己的真正爱护。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需要勇气和党性,不能把我们防身治病的武器给丢掉了。忠言逆耳,良药苦口。作为共产党人,有话要放到桌面上来讲。批评要出以公心、态度诚恳、讲究方法,要实事求是、分清是非、辨别真假,切忌从个人恩怨、得失、利害、亲疏出发看事待人。”据此,为保证批评与自我批评真正准确到位,必须自觉坚持以下原则要求:

(一)实事求是、有的放矢的原则。批评与自我批评是摆出自己或别人的问题以及缺点、错误、不足,以督促及时改正的过程。党内的批评与自我批评是否到位,核心是所摆出的问题是不是“真”的,所摆出的问题究竟是真实存在的还是人为判定的。这就意味着批评与自我批评的过程中,一定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自己或别人有什么问题,就摆出什么问题;是什么性质的问题,就批评什么性质的问题;是什么程度的问题,就批判什么程度的问题。万万不可违背实事求是原则,靠想当然、自以为是的主观猜测、主观臆断来开展批评,给别人乱扣帽子、歪曲事实或文过饰非。如果那样,被批评者是不服气的,与批评与自我批评的预期价值设计也是渐行渐远的。

(二)出于公心、出于自觉的原则。批评与自我批评实际上是找毛病、查缺点,使自己或别人“亮相出丑”的过程。既然是这样,批评者自身一定要定位准确、站稳立场,慎用手中的批评权力,切勿使其受到不良企图、不当目的的污染。为此,在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时必须慎用批评权,切实做到:相互批评要出于公心,自我批评要出于自觉。其一,批评别人要出于公心。批评别人要坚决站在党和人民的立场上,一切从党的事业发展和工作大局出发,不带有任何偏见、私心、刻板印象,不夹杂任何私欲、搭载任何条件。批评的过程中,要打破情面,讲党性、讲原则、以理服人,不搞干扰团结大局的无原则纠纷;坚持完全是为了解决问题、促进工作,而不是去借机达到其他不可告人的目的。其二,批评自己要出于自觉。自我批评要到位,关键是个人要出于自觉、有自知之明,如苏格拉底那样真正“认识你自己”。要切实正视自身缺点、不足或错误,说老实话、反映真实情况、暴露真实思想,不能只谈工作不谈思想、只讲成绩不讲问题、只讲集体不讲个人,不能就事论事、避重就轻、文过饰非。只有主动自觉地认清了自己,才能明晰自身存在的问题、缺点与不足,才知道如何通过开展自我批评去督促改变完善自己。

(三)以人为本、与人为善的原则。我们党向来主张: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一定要准确把握“团结—批评—团结”的公式。这说明,我们开展的批评与自我批评是以维护团结作为导向、起点和终点的,而所谓的维护团结在人际互动中则体现为与人为善。2000年4月中纪委、中组部印发的《关于改进县以上党和国家机关党员领导干部民主生活会的若干意见》,特别强调:民主生活会上的“互相批评既要坚持原则,又要从团结的愿望出发,采取与人为善的态度。”所以,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的过程中,一定要自觉做到以人为本、与人为善,坚决反对通过批评别人来泄私愤、鸣不平甚至借机整人的企图。坚持以人为本、与人为善原则,在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的过程中必须看重人、尊重人、爱护人,一切从党内同志的健康成长、积极进步之需要出发,努力营造批评者与被批评者友好相处的和谐融洽局面。

(四)深入本质、触及灵魂的原则。批评与自我批评要真正达到“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目的,使被批评者真正有所触动,关键是所开展的批评必须穿透现象入本质,真正在被批评者的灵魂深处引发一场革命。在一个班子或部门中,大家在一起共事,天长日久每一个人身上存在的毛病和问题、每一个人的为人处世风格,彼此都是熟悉的。但这只是一种表象,在开展批评的过程中如果仅止于此,还是太表面化了。必须力求透过行为表象看本质,深入探究党员干部行为表象背后的深层次根源。只有这样,才能使被批评者真正触及思想、触及灵魂,意识到自身的问题与缺点再也无法遮挡、无处藏身。进而,促进被批评者自觉萌生“问题必须彻底解决、缺点必须立即克服、不足之短板必须尽快接长”的现实压力和紧迫感。

(五)整改问题、提升工作的原则。在1944年9月的《为人民服务》一文中深刻指出:“因为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所以,我们如果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指出。不管是什么人,谁向我们指出都行。只要你说得对,我们就改正。你说的办法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照你的办。” 〔1 〕 (P1004 ) 党内的批评与自我批评是为了党和人民的事业而进行的自查自纠,其终极价值既是为了“救人”,也是为了更好地解决问题、提升工作、服务人民。因此,必须自觉地将批评与自我批评的重心放到如何更好地推动工作开展上,充分利用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斗争武器发现问题、定位问题、剖析问题、整改问题,以解决问题的实际效果带动整体工作水平的提升、更好地服务广大人民群众。

六、路径选择: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的科学方法

开展好批评与自我批评态度很重要,方法更重要。保证批评与自我批评的实际效果,就应综合运用好各种有效的方式方法。

(一)主流与支流相区分法。开展批评不是要将被批评者说的一无是处、全盘否定,必须分清其主流与支脉。这意味着,开展相互批评的过程中必须注意将被批评者的功绩与存在的问题区分开来,不能以其功绩掩盖问题、缺点、不足,也不能以其问题、缺点、不足冲淡其功绩。通常情况下,绝大多数党员、干部的工作业绩、为人处世、待人接物的总体状况是好的,这是主流,是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但同时,由于各种因素的综合影响,党员干部身上的问题、缺点、不足也是客观存在的,但这只是支流,只是次要矛盾和矛盾的次要方面。因此,在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的过程中,一定要自觉坚持主流与支流分析法,自觉处理好主流与支流的关系,在肯定被批评者主流工作业绩、人品秉性的前提下,着重批评其在支流方面存在的问题。切勿以偏概全、本末倒置,夸大支流方面存在的问题,使批评与自我批评变质变味。

(二)历史与未来相贯通法。批评与自我批评是针对党内同志以往或当下存在的问题、缺点的一种评议,侧重的是被批评者的历史与现实表现,并不代表其未来成长。但是,通过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督促克服缺点、修正错误以后,每个人都是可以有更好未来发展的。这主要是因为,问题、缺点、不足的消除可以使个体在未来的成长中少走或不走弯路,更利于党内同志的建功立业、成功成才。所以,对于党内同志的成长进步而言,批评与自我批评既是针对其过去、现在的问题、缺点,同时又是着眼于其未来长远发展的。因此,我们在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的过程中,一定要坚持把被批评者的历史、当下与未来相贯通,时刻牢记:批评他人或自己的过去及当下,就是为了更加光辉灿烂的未来。

(三)量变与质变相照应法。量变是质变的前提,质变是量变的结果。批评与自我批评是针对当事人存在的问题、缺点、不足之处而进行的评议整改过程,是侧重于量变过程的。众所周知,量变向质变的发展方向,是可以通过对量的增减加以调整的。具体到党内政治生活而言:党员、干部身上存在的问题、缺点或不足等,都是量的表现、量的积累,虽然关乎个体发展方向,但是,又是完全可以通过深入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去整改问题、克服缺点、弥补不足来扭转的。反观之,如果批评与自我批评的干预长期缺位,党员、干部身上存在的问题、缺点可能会被由小拖大、由大拖炸,由单纯的量变升格为可怕的质变,以致于到最后无法挽回、无可救药。近年来许多领导干部的腐败变质,通常都是因为其开始有一些小的问题、缺点没有人进行及时的提醒与批评,他自己又不能自觉地开展自我批评,结果是:问题层层叠加、毛病越滚越大、泥潭越陷越深,走向身败名裂甚至家破人亡。

(四)内因与外因相映衬法。内因是事物变化的依据,外因是事物变化的条件。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要将重心放在剖析存在问题的内因上,着力去深挖产生问题的思想根源。例如,在群众观上出了问题,就要深挖思想上在形式主义、、享乐主义、奢靡之风这“”方面存在的深层次问题。但同时,在急剧的社会变革时期,外在因素对人的生存境况及处事风格的影响也是客观存在的,在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的过程中也不能完全忽视。如市场经济、改革开放、民主政治、社会转型的影响。不过,基于在党内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要着眼于改造主观世界、要勇于担当的政治逻辑,被批评者着力从自身、从主观上、从内因上查找问题及剖析原因,将永远是第一位的。否则,就会助长被批评者有了问题、缺点后盲目怨天尤人、推卸责任,不能很好地将自己摆进去的舍本逐末习性。

(五)自评与他评相补充法。批评与自我批评是内含自评与他评的复合性命题,也是自评与他评有机统一的工作方法。在党内的组织生活、政治生活、民主生活中,每一个党员首先要进行自我批评,摆明自身存在的问题、深入剖析原因、明确努力方向。但是,基于保护自我的价值秉性,每个党员开展的自我批评并不是绝对准确到位的,总是或多或少地有所保留。因此,在自我批评的基础上,还应深入地开展班子、单位、部门内党员之间的相互批评,以便从多维的角度帮助被批评的党员查找问题、剖析原因、整改提高。因此,批评与自我批评的过程,实际上很好地将“当局者”的自评与“旁观者”的他评有机整合起来,进而形成了自评与他评前后照应、相互补充、相辅相成的共生格局。

参考文献:

〔1〕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2〕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决定〔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团员批评与自我批评 篇五

一、充分认识新时期积极开展党内批评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积极开展党内批评是严明党的纪律、增强党的团结的有效手段,是永葆党的先进性、使我们党始终成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坚强领导核心的根本保证。我们必须从这样的战略高度充分认识积极开展党内批评的重大意义,努力提高广大党员积极开展党内批评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积极开展党内批评是永葆党的先进性,使我们党始终成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坚强领导核心的根本保证。中国共产党从成立至今,之所以始终得到人民的拥护和支持,其中一条重要原因就是我们党是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起来的,始终站在时代的前列,处处体现出先进性。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时期,能否真正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对广大党员和领导干部的严峻考验。如果理想信念发生动摇,宗旨意识淡化,任凭消极腐败现象滋生蔓延,我们党就会失去先进性,党的执政地位就会发生动摇,甚至有丧失的危险。积极开展党内批评,就是要纠正和克服党的组织和党员个人与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不相符合的行为和做法,使广大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永远牢记党的宗旨,坚定理想信念,永葆党的先进性,使我们党始终成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积极开展党内批评是严明党的纪律、增强党的团结的有效手段。我们党是一个拥有7千多万党员的大党,肩负着带领全国13亿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重任,为了不辜负人民的重托,全党同志必须遵守党的纪律,维护党的团结,在思想上、行动上同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但在实际生活中,有些党的组织和党员个人自由主义泛滥,置党的纪律于不顾,对社会上出现的一些不良行为不但不抵制,甚至还带头参与其中,做一些损害党和人民利益的事情,违背了党的宗旨,破坏了党在群众中的形象和威信。积极开展党内批评,对党员干部严格地进行教育管理,就是要坚决地同党内各种不良行为作斗争,严明党的纪律,维护党的团结,使广大党员在思想上、行动上保持高度一致,确保我们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顺利进行。

积极开展党内批评也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是我们党搞好自身建设的经验总结。总结我们党85年的建设经验可以看出,什么时候党内批评开展得好,什么时候党内生活就正常,党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就强;什么时候党内批评开展得不好,什么时候党内生活就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党的事业就会遭受损失。从现实情况来看,党的自身建设,包括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之所以还存在着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其中一条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有些党组织和党员领导干部没有认真地对待党内批评,对积极开展党内批评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不足,总是“怕”字当头,批评上级怕打击报复,批评同级怕伤和气,批评下级怕失人缘,自我批评怕丢面子,就是不怕丢党性、丢原则。积极开展党内批评,就是要使这一优良传统在新时期进一步发扬光大,积极开展党内思想斗争,发扬长处,克服不足,使广大党员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二、当前开展党内批评难的表现及其根源

当前,开展党内批评难突出地表现为“三不”:

一是不愿批评。主要表现为一是说的多,做的少。有些人平时口口声声说党内批评开展得不够、开展党内批评多么重要,但遇到实际问题时,“是非面前不开口,遇到矛盾绕道走”,会上不吭声,遇事不表态,对发现的问题不但不批评、不劝阻,甚至有时还随声附和、随波逐流。二是抓小放大,避重就轻。批评时“讲小不讲大,讲虚不讲实,讲远不讲近”,该提醒的没提醒,该批评的没批评,只考虑到讲情面、讲关系,但却丢了原则、丢了党性。三是把批评变成表扬。有些人客气话开头,“高帽子”戴起,希望话结尾,把“批评会”变成了“摆功会”、“表扬会”。

二是不敢批评。具体表现为“四怕”:一怕得罪领导。有些人怕批评领导、发表与领导不同的意见会得罪领导,影响自己的前程,所以明知领导有问题但却充耳不闻,视而不见。二怕伤了同事间的和气。由于批评同事怕伤了和气,使自己受到孤立,所以“你好我好大家好”,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不但不提醒、不批评,甚至还找借口替对方开脱。三怕丢选票。有些领导怕批评下级伤了感情、失去人心,在换届选举、民主评议和推荐干部时招来非议、失去选票,因而对待下级往往过分宽容,一定要批评时也只是轻描淡写、不着要领。四怕影响自己的威望。有些人怕作了自我批评,主动暴露自己的缺点和不足,降低自己的威信,因而不敢把自己存在的问题摆在桌面上。

三是不会批评。主要表现为一是不知道批评什么。有些党员看问题往往只局限于表面。抓不住问题的实质,所以开会时即使想提意见也不知道说什么,泛泛而谈、空对空。二是不懂批评的方法和艺术。正确的批评方法和批评艺术是取得良好批评效果的重要前提。有些人不懂得这一道理,批评时语气生硬,态度粗暴,想到哪讲到哪,甚至进行讽刺、挖苦,恶语伤人。由于没有掌握科学的批评方法,批评不仅达不到纠正错误、团结同志的目的,甚至有时还会导致对方产生抵触情绪。

造成目前党内批评难的原因是多方面,主要有:

第一,消极地接受“左”的历史教训,使一些人“谈虎色变”。在开展党内批评方面我们党在历史上“左”的错误,特别是“”,给人们在心理上造成了很大的伤害。长期以来,一些人不能正确接受这种历史教训,放弃正常的党内批评。

第二,批评者自身不过硬,不敢批评。有些党员特别是有些领导干部,由于自身不过硬,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因而批评别人底气不足,不敢批评。

第三,一些党员领导干部听不得批评意见。有些党员干部作风严重,喜欢别人吹捧,听不得不同意见,对批评者总是百般刁难,甚至打击报复。还有一些党员干部,由于自身的政治素养不高,对下属的看法不是以德才取人,而是以是否听话、顺从为标准,把爱提意见、坚持原则的同志看作是“刺头”,把本来是正常的党内争论和党内批评,看成是不支持领导工作、给自己脸上抹黑,因而总是想方设法压制批评,不许别人说话,致使一些坚持原则的同志只得放弃批评、放弃原则。

第四,对批评者缺乏具体的保护措施。明确规定,党员有权利对党的任何组织和任何党员提出批评,《中国共产党党员权利保障条例》也要求保护党员开展批评,但是在目前经济社会条件下,一些好的法规制度还缺乏配套性保护措施,结果往往出现批评者吃亏等不正常现象,在这样一种背景下,一些人放弃原则、少说为佳。

第五,党员队伍发生了很大变化,有些党员干部缺乏严格的党内生活锻炼。现在全国7千万党员中,60%以上都是改革开放以来入党的,其中有一部分已经走上了领导岗位。这一方面说明我们党兴旺发达、后继有人,但另一方面也告诉我们,在和平年代入党的年轻党员,他们有着和老一辈完全不同的成长背景,其中有些人缺乏严格的党性锻炼,对积极开展党内批评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认识不足,对开展党内批评的方式方法不熟悉、不了解。这也是造成目前党内批评难的一个重要原因。

三、积极开展党内批评的对策思考

针对目前的现状,积极开展党内批评,提高党内批评的质量,首先必须在党内营造一个良好的批评氛围,领导干部要带头,建立和完善党员权利保障制度,掌握科学的批评方法,具体地说就是:

第一,大力加强宣传教育,努力营造积极开展党内批评的良好氛围。要认真学习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关于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增强党的团结统一、严守党的纪律等方面的著作和论述。同时,要结合新时期开展党内批评的实际,组织广大党员认真开展讨论,了解目前在开展党内批评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高人们对积极开展党内批评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冲破好人主义和利己主义的思想束缚,抱着对党和人民的事业高度负责的精神,不断增强积极开展党内批评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第三,建立和完善党员权利保障制度,消除批评者的后顾之忧。从现实情况来看,有些坚持原则、有正义感的同志,由于提意见受到打击报复后得不到保护,所以就使一些人不敢批评,这是造成目前党内批评难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必须建立透明度高、可操作性强的党员权力保障制度,鼓励人们讲实话、讲真话,切实保障广大党员能够正确行使赋予的各项权力。对于假公济私、打击报复的,一定要及时查处、严惩不贷,决不姑息养奸,为营造一个良好的党内民主氛围提供制度保障。

第四,深入调查研究,做到有的放矢。开展党内批评是一件原则性、纪律性都很强的事情,批评的依据不能靠道听途说,更不能凭主观猜测和臆断。因此,开展批评前,必须深入实际进行周密细致的调查,把“批评什么”的问题找准,要把实际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相对照,批评者自己首先要搞清楚错在哪里,这样的批评才能做到有的放矢,从而达到既能纠正错误、又能团结同志的目的。

最新范文

团员批评与自我批评(5篇)01-11

团员教育评议【优秀2篇】01-06

团员和青年主题教育特辑第四专题通用601-05

中国共青团入团志愿书范文(实用(优秀8篇12-26

一个入团年龄毁了我优秀6篇12-26

优秀共青团申请书范文优秀5篇12-20

建团100周年学百年团史争做新时代好团12-18

团员的申请书(优秀5篇)12-16

高三入团志愿书(优秀6篇)12-15

共青团成立100周年演讲稿精选9篇12-14

107 218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