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课程教学计划 地方课程教学计划【精选5篇】

2023-11-09 15:12:42

光阴迅速,一眨眼就过去了,我们的工作又进入新的阶段,为了今后更好的工作发展,此时此刻我们需要开始做一个计划。那么你真正懂得怎么制定计划吗?书包范文小编精心为大家带来了地方课程教学计划【精选5篇】,希望能够对您的写作有一些启发。

地方课程教学计划 篇一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7.16.085

1 《生产与采购管理》的重要性

1.1 《生产与采购管理》是其他核心课程的先导课程

《生产与采购管理》作为物流管理专业基础课程,是物流专业《供应链管理》、《仓储管理》和《配送管理》等核心课程的先导课程,为其提供基础知识。该课程着重培养学生生产计划制定、生产作业控制、生产过程组织、车间布局、采购计划制定和供应商管理的能力,是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环节。

1.2 与《生产与采购管理》匹配的工作岗位多

通过《生产与采购管理》课程的学习,为很多工作岗位提供适配能力,例如生产计划员、生产助理、生产调度员、采购专员、招标采购主管、供应链专员等。而且这些岗位相对物流同等级别的其他岗位来说,薪资、工作时间和工作环境要好,学生对这些岗位更有兴趣。

2 《生产与采购管理》教学现状

2.1 课程内容设置缺乏针对性

目前该课程的教学大多仍注重生产和采购的理论知识,用大量的课时讲生产理论的发展,缺乏足够的实践内容。例如在生产计划和采购计划制定时,只讲制定计划的方法,但是并不叫如何利用这些方法来真正的制定采购计划和生产计划。这样学生学习后仍然不知道如何制定计划,甚至不知道计划长什么样子。

2.2 课程实训场地不能满足课程需要

《生产与采购管理》课程中很多实训任务离不开车间、生产线和生产现场,但高职院校在物流管理专业实训场地的投入有限,大多集中在第三方物流中常用的仓储、配送等方面。这种情况下,教师授课时更多地采用传统的讲授方式,所授知识理论性强,实践性差,学生毕业后适岗能力差。

2.3 教学评价缺乏创新

目前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所开设的生产管理类课程的考核大多采用期末试卷考试的形式进行,缺乏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平时表现的考核,不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 《生产与采购管理》课程改革

3.1 课程改革的思路

《生产与采购管理》课程改革采用项目化教学的形式进行,根据适配岗位的工作内容设置工作任务和项目。以公司实际的工作案例作为情景,让学习融入其中完成任务,掌握知识。

本课程根据生产和采购各设置一个情景,生产情景为某汽车座椅有限公司业务遍布全?,员工总数2670人。工厂分布在长沙、珠海和哈尔滨3个城市,2017年公司准备在重庆新开分厂,该公司销量一直不错,现需要就公司其中的两种产品普通座椅和豪华座椅,设计车间和库房布局、编制生产计划等工作。其中普通座椅和豪华座椅的BOM表见表1。在实际授课时,通过销售计划来启动生产计划的制定。

采购情景为某校委托系学生会负责采购教师用文具(书、打印机、墨盒、笔、剪刀、笔记本、计算器,封笔,U盘,电脑,托盘),学生会需要根据学校的日常消耗制定采购计划并进行采购,期间的采购方法选择、供应商选择和采购计划都由学生会完成。

在实际授课过程中根据需要再详细给出其他情况,课程选择两个情景的主要原因在于,让学生直接去采购生产座椅要用的安全气囊、调角器等难度大,因此重新设置学生经常接触,较为了解的文具。另外这样的情景设置,让学生实际地完成任务,锻炼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这也在一定程度让弥补了学校没有生产性实训基地的不足。

3.2 课程内容安排

通过行业调研和行业人事经理访谈确定与《生产与采购管理》课程的主要教学内容,将教学内容进行细化形成工作任务和工作目标,细分后的工作任务和工作目标作为每次课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归纳教学内容,设置教学情境,形成项目。本文将《生产与采购管理》课程划分为四个项目,分别是生产车间设计、生产计划制定、供应商管理和采购计划制定。生产车间设计包括车间布局、库房布局、生产过程组织和流水线设计四个任务,共8课时。生产计划制定包括认识物流需求计划(包含ERP)、认识能力需求计划、制作BOM表、生产计划制定步骤和生产计划制定五个任务,共14课时。供应商管理包括供应商选择标准、供应商调查、采购谈判、供应商选择和供应商维护五个任务,共14个课时。采购计划包括认识采购计划和采购计划制定两个任务,共6课时。

3.3 课程考核

本课程摒弃传统的期末试卷考试的形式,采用过程化考核,每个项目结束后设置考核任务,每个任务根据重要程度给定比重。学生的课程成绩计算方式为每个任务的得分乘以任务比重后求和。本课程生产车间设计比重为0.2,生产计划制定比重为0.3,供应商管理比重为0.2,采购计划制定比重为0.3。

地方课程教学计划 篇二

关键词:河南理工大学;城乡规划;设计类课程;体系;考研与就业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6)11021204

1 引言

2011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公布的《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2011年)》中增加了“城乡规划学”一级学科,城乡规划专业属于工学门类的建筑类专业。调整之后的城乡规划学科在内容设置上更为广泛、在学科体系上更为全面,主要体现为从原有注重规划设计技术转向与社会学、经济学等联系更为紧密的城乡统筹人居环境大学科[1]。专业地位的改变、专业名字的变更以及专业体系的扩展都体现了新时期建设有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需要,也是中国城乡规划与建设和人才培养与时俱进的新体现。

以考研与就业两个方面为研究起点,将和城乡规划专业相关的课程设计结合起来综合研究,探索一般地方院校城乡规划专业设计类课程体系改革思路,为设计类课程体系改革提供依据。

2 考研导向

1998年我国成立了全国工程学校城市规划专业指导委员会和全国高等教学城市规划专业评估委员会。当时设置城市规划专业的高等院校不足30所。截至2013年全国开设城乡规划专业的高校共196所,在校本科生总数为37037名。2013年当年毕业本科生5953名,当年招收本科生8970名,遍布大部分省、直辖市和自治区[2]。截至2015年5月23日高校城市规划专业评估通过学校共计42所。笔者对这42所院校从地域分布、硕士生招生方向、考研快题题目类型等方面进行了全面摸底,积极借鉴优秀院校的相关经验。

2.1 地域分布与学院设置模式

我国城乡规划专业评估通过的学校中有24所属于国家211高校,有19所属于国家985高校,有8所是行业内公认的建筑类老八校。而且绝大部分高校位于直辖市或者省会城市,地理位置优越。其中土建类院校占据了36所,地理类院校有4所,综合类院校有2所。学院开设有如下几种模式:建筑学院模式、建筑与城规学院模式、建筑与艺术学院模式、建筑工程学院模式、建筑与环境学院模式、城市建设与管理学院模式、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模式、城市设计学院模式等。

2.2 硕士生招生方向

在硕士生招生方向中城乡规划设计、城乡历史遗产保护、城市与区域规划、社区与住房规划、城乡规划管理等招生方向所涉及的学校面比较广,紧随其次的方向有生态规划、城市理论研究、城市设计、城乡规划技术科学、城乡基础设计规划和小城镇与乡村规划。

2.3 快题题目类型

考研快题题目类型方面,居住区规划设计、城市中心区设计、园区设计(工业园区规划、校园规划)、滨水区规划设计等出现的频率较多。近几年热门考题的类型有产业园区规划、办公园区规划、物流园区规划、体育场馆规划、火车站场规划、城市总体规划等。次热门类型有旅游区规划设计、历史街区规划设计等。从城乡规划专业考研的要求来看,国内许多高校在初试和复试的时候会选择快题设计作为必考科目,因此在课程教学过程中要多加强学生手绘能力以及方案能力的展示。

3 就业导向

从城乡规划专业的就业去向来看,主要分布在国家或地区的规划设计单位、房地产开发企业、建筑设计单位等,这就为城乡规划专业的教学尤其是设计课程指明了鲜明的方向――要培养能动手、动脑、设计能力强的学生。

河南理工大学城市规划专业成立于2005年,学制为5年,当时所在学院为土木学院。2008年并入建筑与艺术设计学院,2013年更名为城乡规划专业。该专业的前身是测绘学院建立于1993年的城镇规划专科专业。

3.1 已毕业学生就业总体状况

笔者对已毕业的05、07、08、09、10五个年级(06级没有信息反馈)的122名学生进行了统计,除了4人信息不明之外整体就业状况良好。转行总人数占到了已毕业学生的10%,尤以05级和10级转行人数较多,05级是五年制城市规划专业毕业的第一届学生,转行人数多符合当时的时代背景,10级是刚毕业的一届学生,由于受到环境大背景的影响也有不少人转行。从事城市规划行业的人数占据了绝大多数,合计达到65%,有17%的学生从事了建筑行业,也有6名学生规划和建筑都在做,这也充分说明了建筑和规划两大专业不分家的现实情况。

3.2 行业内从事的项目类型

经过统计,笔者汇总了已毕业学生在行业内从事的项目类型。

(1)城乡规划设计方面:主要有概念规划、县域村镇体系规划、城镇总体规划、控规、修规、旅游规划、城市设计、景观规划、老城区改造、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产业集聚区空间规划、特色商业区发展规划、物流园区规划、工业园区规划、专项规划(教育空间布局专项,市场布局专项,街景改造、市政专项规划等)、村庄建设规划等。

(2)城乡规划管理方面:有项目评审、设计评审、规划科日常工作(涉及规划、项目手续办理、协助审批用地相关手续)等。

(3)建筑方面:有建筑总图、居建及配套、住宅区、公建、人防、地铁、厂房、办公、商业酒店、养老中心、社会福利救助中心、公租房等方案设计和施工图等。

4 河南理工大学城乡规划专业设计类课程体系改革

城市规划教育已经由传统的空间形态和工程技术领域逐步进入到对社会和经济、区域发展、生态保护、城乡管理等多学科领域的交叉和融合[3]。设计课课程作为专业教育的核心,在开展设计课教学过程中,除了培养学生基本的设计技能之外,注重其他能力的培养与训练,例如社会调研能力(设计前期项目调研)、设计分析能力(方案前期思路形成)、口头表达能力(方案各个时期的汇报)、经济分析能力(方案后期汇总)等,并将相关的学科知识贯穿到设计课教学当中。

4.1 教学目标改革

4.1.1 办学定位

河南省开设有城乡规划专业的院校有17所,例如郑州大学、河南科技大学、河南农业大学、河南理工大学等。在17所院校中,只有郑州大学的城乡规划本科专业通过了专业评估,说明了河南省城乡规划专业教育的滞后。其中建筑学院模式6所,土木建筑工程学院模式4所,园林学院模式2所,环境与规划学院模式1所,建筑与艺术设计学院模式只有河南理工大学一所,其他模式3所。

结合地域办学特点,河南理工大学城乡规划专业办学定位为:立足豫西北,面向河南,建立和健全具有特色的城乡规划专业。特色体现在:以其他兄弟院校为合作伙伴,以建筑学大类教育为依托,以城市规划设计课程体系为主线,强调城市社会、经济、生态与空间环境的统一。注重城乡规划、建筑学和环艺设计专业的融通和渗透,重视地域自然和人文特点,突出豫西北特色。

4.1.2 教学理念

河南理工大学城乡规划专业遵循“厚建筑基础、宽规划口径、强设计能力、高综合素质、多专业实践”的指导思想,努力创造良好的开放型教育环境。在教学过程中秉持着“为地方企业服务、为地方政府服务、特色课程建设、地域特色研究――即产、政、学、研于一体”的教学理念。

4.2 设计类课程体系教学改革

4.2.1 设计类课程体系调整思路

在分析现有办学条件及师资力量的情况下,笔者将河南理工大学城乡规划专业的设计课程体系定位为2+2+1模式,即两年的建筑设计训练,两年的规划设计训练,一年的导师工作室培养,保证专业教育的连续性。结合学校特点,教学内容以城市规划与设计系列课程为主线、四个平台为骨架、专业理论课程和专业实践课程为衔接,逐步形成结构合理的城乡规划专业设计课程体系。

第一平台(第1~2学年)――以学科基础教育为核心,围绕城市微观建筑环境设计,进行专业启智教育和建筑设计能力的培养。

第二平台(第3学年)――以城市片区环境规划为核心,进行城市中观环境规划设计能力的培养。

第三平台(第4学年)――以城市总体环境规划为核心,进行城市宏观规划能力的培养。

第四平台(第五学年)――以设计院和导师为依托,进行实际项目以及研究课题的开展。

笔者将五年的课程设计进行了系统梳理,制定了适合河南理工大学建筑与艺术设计学院城乡规划专业的计划表(详见表1)。

4.2.2 大设计课程教学内容改革

大设计课程教学内容改革(这里的大设计课指的是建筑设计基础系列课程、建筑设计系列课程、城市规划与设计系列课程以及毕业设计)详见表2。

建筑设计基础课程是学生从高中阶段进入到大学最早接触的设计类课程,其内容设置的合理与否直接决定了学生的专业喜好与专业接受程度。河南理工大学计划在前一年半内进行建筑大类培养,即建筑学和城乡规划专业的学生都按建筑大类进行招生,学生在大一、大二上学期的时候不分专业共同学习,到了二年级下学期开始选择专业。因此建筑设计基础课程和建筑设计1的开设应该兼顾建筑学和城乡规划两大专业的学科特点。

三年级之后学生进入到全面的城乡规划学习中来,需要接触到不同类型的法定性规划例如修建性详细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和总体规划以及非法定性规划例如城市设计。

4.2.3 其他设计课程教学内容改革

除了大设计课之外,城乡规划专业的学生还需要掌握其他一些专项规划的编制。其他设计课程建议在大设计课的基础上进行展开,保证设计的深度和广度。建筑构造课程设计可以结合建筑设计2进行楼梯、屋顶等建筑构造设计;场地设计课程设计可以结合城市规划与设计1进行场地分析;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可以结合城市规划与设计2进行道路设计、停车场(库)设计;城市市政工程规划可以结合城市规划与设计3进行城市片区的管线布置。除此之外,学生还可以结合理论课程进行城市公园设计、城市重点片区保护规划等,尽可能让学生接触不同类型的专项设计与规划。

4.2.4 快题设计教学内容改革

城市规划快题设计主要有三种类型,分别是公司招聘的快题设计、校园的测试快题设计和高等院校研究生入学考试的快题设计。公司招聘的快题考试以考察应试者的基本规划素养和对于规划原理的掌握情况为目的,时间总体会在3~6 h范围内。校园的测试快题设计一般为6~8 h。城市规划研究生入学考试的快题考试主要有3~4 h快题和6~8 h快题两种。笔者结合快题考试的要求,制定了我校城乡规划专业快题设计内容计划表,详见表3。

4.2.5 特色课程教学内容改革

河南理工大学城乡规划专业设计课程的特色课程应结合学院的学科特色、学校所在的地域特色、学科发展的时代需求以及为地方建设服务来综合考虑,特色课程注重从豫西北山区以及豫西北农村中寻找来源,在教学实践中强调地域特色和国家政策发展。城乡规划专业特色课程主要集中在一年级下学期和三年级下学期,都是在有一定的基础之后进行相应的知识扩展。建筑设计基础2注重城乡空间外部环境认知以及城市特定环境下小型建筑设计等,建议选题内容有校园(城市)实体搭建、城市局部片区环境认知、校园(城市)小品建筑设计、小型住宅建筑设计等。城市规划与设计2以城市设计为主,注重社会文化调查与分析、美丽乡村建设、工业遗产保护与利用等。建议选题内容有小城市风貌设计、煤炭资源枯竭型城市工业遗产片区设计、豫西北美丽乡村规划设计、豫西北山区生态景观设计等。

5 结语

目前我国城乡规划专业教育处于快速发展时期,由于该专业具有多学科背景的特点,有的专业以土建类学科为背景,有的以地理类学科为背景,有的以社会科学类和管理类学科为背景。不同地域、不同院校城乡规划专业应确定自己的办学特色,不能走过于求其大(即什么内容都要学、都要学透)的办学思路。从学科发展来看,城乡规划专业应以建设部城市规划专业教育评估标准为依据,以学生考研和就业状况为借鉴,以设计类课程建设为重点,探索适合地方院校的城市规划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推动学科健康有序快速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赵万民,赵 民,毛其智。“城乡规划学”作为一级学科建设的学术思考[J].城市规划,2010(6):47~54.

地方课程教学计划 篇三

童年是人一生中最美好的时光,“长大”是孩子们共同的心愿。在成长的过程中,孩子们将会经历许许多多的事情,面临各种各样的挑战,担负大大小小的责任,品尝酸酸甜甜的滋味,需要给予特别的滋养与呵护。《成长教育》就是为了使孩子们都能健康地成长而编写的。通过《成长教育》,既关注了学生的心理需求,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在培养学生的实际能力和安全教育中,锻炼了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思维。

二、学生情况分析

一年级共有学生66人,这些学生均来自于农村,他们模仿力强,接受新事物快,而且他们的性格、世界观正处于可塑性阶段。因而这一时期对他们进行行为规范,心理健康,安全自救,生命历程的教育至关重要。

三、 教学内容分析

本学期针对学生和学校的具体情况,我选择了以下几个教学内容。

1、是面对灾难,帮助学生掌握应对灾难的自护、自救技能,了解防疫知识。

2、是行为规范,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和行为习惯;

3、是心理健康,帮助学生提高心理素质,拥有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4、是安全自救,帮助学生保护自己,应对各种突如其来的不测与灾害;

5、是珍爱生命,帮助学生掌握保持自身健康的技能,了解生命的珍贵,从而珍爱生命。

四、教学目标

1、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和行为习惯;

2、帮助学生提高心理素质,拥有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3、帮助学生学会保护自己。应对各种突如其来的不测与灾害;

4、帮助学生了解生命的由来,从而珍爱生命。

五、教学措施

1、在教学中,应是根据一年级学生的特点,创设各种生动活泼的活动,强调从活动中学习。

2、重视学生的学习与生活和社会实践联系,在探索事物的发展、变化过程中感知周围是的特征,让探究成为地方课程学习的主要方式。

3、主要进行直观形象的教学,运用挂图、实物、多媒体等组织教学,运用观察、信息搜索、讨论、调查、社区活动等形式,充实教学过程。

4、让学生与社区、家庭建立联系,采用“问问别人”的方式,培养学生社会实践能力。

地方课程教学计划 篇四

一、园林规划设计课程在培养计划中的地位

园林专业的培养目标就是培养能够从事各类园林景观设计、城市绿地规划设计、居住区环境规划设计、风景名胜区规划、园林绿化施工与管理的实用型、复合型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业人才。作为该专业的核心专业课程,园林规划设计课程在整个园林专业的培养计划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园林规划设计课程是一门跨学科的综合性强、实践性强的课程。课程主要内容涉及城市园林绿地系统以及各类绿地规划设计的理论和方法。课程教学要求学生掌握城市园林绿地规划设计的基本原理与方法,包括国内外园林发展简史、园林规划设计原理、园林构造要素、公园规划设计、广场道路绿地规划设计及居住区绿地规划设计等内容。通过园林规划设计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对不同地形条件下各不同类型绿地的综合分析、解决场地存在问题的能力,学会从功能、技术、形式、环境诸方面综合考虑问题,并能正确表达和表现设计内容,提高绘图技能、技巧。

二、园林规划设计课程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课程学时偏少,教学深度难以与应用型人才培养要求相适应园林专业本身就是应用型的专业,应用型高校的教学目的就是为社会培养大量应用型人才,而以往园林规划设计课程的学时为72,按照这个教学计划的要求,在有限的学时内把每个部分的内容都讲到,势必会造成每个部分的课程内容浅尝辄止,学生在学习的时候也不容易把握该门课程的核心内容,往往是对某一章节内容刚刚入了门,又开始了其他部分的练习。由于学时的限制,教师在教授过程中因要考虑课程内容的覆盖面,所以很难将课程内容细化到用人单位所要求的设计深度,这样就造成了学生的学习深度难与市场需求接轨。

(二)缺少设计氛围,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浓动力源于兴趣,良好的学习兴趣会增加学习动力,巩固课堂教学的效果,而园林设计专业更需要有浓厚的兴趣和良好的学习、设计氛围。由于学生缺乏良好的美术基础,对园林规划设计的理解与接受能力较弱,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更难以形成良好的设计氛围,这对于学生设计能力与表现能力的提高均产生不利影响。

(三)互动较难,难以掌握每个学生的思想动态虽然在课堂上有师生互动环节,但由于师生比较低,所以在课堂上难以掌握每个学生的思想动态。另外,学生学习还缺乏主观能动性,学生总是感觉上课是教师一个人的事情,与自己没有多大关系,其实这样的理解是错误的,学生也必须要融入课堂,只有融入课堂才能达到良好的互动效果。

(四)课程考核以试卷为主,考核形式单一这门课程一直是采用试卷考试作为课程考核的主要方式,因试卷考试都是以理论内容为主,为了应付考试,学生只能是对书本内容进行短暂的记忆,考试过后内容很快就忘记了。通过课程考核很难让学生掌握一些设计原理与方法,更难以真正考查到学生的方案设计能力及表现能力,这也是与应用型人才培养要求考核多样化是不相符的。

三、具体的改革方法与措施

(一)调整教学大纲,满足应用型园林规划设计人才的培养需求鉴于该课程的重要地位以及学时偏少的问题,在2011年5月份我们根据应用型本科高校的要求与特点,重新编排了园林本科专业的培养计划。根据新的培养计划,我们又于2011年的6月-9月重新调整了园林规划设计课程教学与实验大纲。修改后的园林规划设计课程共108学时,共分为理论和实验两个部分,理论课占48学时,实验课占60学时,分别在大二下学期(理论:30学时,实验:24学时)和大三上学期(理论:18学时,实验:36学时)完成。调整后园林规划设计课程的学时得到补充,课程内容也更趋于合理,与其他课程衔接更加紧密。通过到设计院所进行调研以及在设计实践中的总结与探索,结合应用型本科高校园林专业的培养要求,我们参照课程内容选择了实际工作中接触类型最多的几种城市绿地类型,在对原有教学大纲进行调整的同时,将原有园林史及城市规划部分删除,保留园林规划设计核心部分,并将其整合为八个课程设计模块,便于学生理解与接受,也便于教师授课及学生课程设计的进行。这八个设计模块分别是:组合花坛设计、城市街旁绿地规划设计、城市道路绿地规划设计、城市广场规划设计、城市综合性公园规划设计、城市工厂绿地规划设计、城市居住区绿地规划设计、观光农业园规划设计。新的大纲更加强调实践锻炼的重要性,通过课程作业的实际训练使学生最终能够达到用人单位对园林设计人才的需求标准。从最近几年园林设计毕业生都有到大型设计院和外企工作的情况可以看出,园林专业学生的设计水平有所提高。

(二)培养学习兴趣,增强应用型园林规划设计人才的设计基础

1.通过网络的形式,让学生尽快熟悉园林规划设计课程的教学内容与要求课前让学生通过上网了解园林规划设计课程的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教学要求、考核方式以及教学参考书,让学生提前收集参考书及设计资料。在平时的课程中向学生强调要学好这门课程需要积累大量的专业知识,并为其提供景观设计类网站及大型论坛,要求学生在课余时间多浏览与专业相关的网站与论坛,多积累与本专业有关的知识,通过这个过程使学生不断增强对本专业的深入了解,强化专业定位,培养学习本专业的兴趣。

2.利用课程教学实习,增强学生知识面及专业自豪感该门课程有为期两周共40学时的教学实习,因苏州古典园林在造园艺术上具有非常高的技术水平,对现代园林设计的发展具有指导和借鉴作用,故安排一周时间参观苏州古典园林,目的主要是培养学生对园林专业的学习兴趣。通过对古典园林的学习,要求学生了解并掌握一些古典园林常用的设计方法。在实习期间要求每个学生完成钢笔速写10幅,并安排测绘任务让其体会园林空间布局与划分的技巧。另外一周则安排在学校实验室进行实际项目的方案与祥图设计,学生最后上交一套完整的设计方案图纸。最后实习的总成绩由方案图纸(40%)、钢笔速写(30%)、实习报告(20%)、平时表现(10%)构成。实习结束后,将实习作品进行汇报展览。通过连续几届展览的举办,扩大了园林专业的知名度,增强了学生的专业自豪感,拓展了学生的视野,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3.组织设计团队,鼓励学生参加实际建设项目及创新课题从2009年开始,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组成若干个设计团队,每个团队设组长一名,团队成员3-5人,利用课余时间参与规划项目及创新课题的研究。到目前为止,学生设计团队已参加并完成安徽科技学院大学生创新课题10余项,参与完成的规划设计项目20余项。这一模式是参照规划设计院的团队管理工作模式,对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以及方案设计能力与团队合作能力均很有帮助。

(三)加强交流互动,锻炼应用型园林规划设计人才的协调能力协调能力对于从事园林规划设计的学生来说异常重要,特别是进入到工作单位后,无论是在前期的方案设计阶段、还是后期施工图设计阶段或是施工现场指导阶段等,都需要毕业生拥有良好的沟通与协调能力,这一能力也是招聘单位特别看重的。为了培养学生的这种能力,除了正常的课堂提问及课程作业讲解,我们还做了一些师生互动方面的尝试。

1.汇报课程设计作业,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对于一个优秀的园林设计师而言,良好的表达能力是必不可少的。这里的表达能力包含两个方面:一是指学生图纸的表达,即通过图纸将设计理念展示出来。二是指语言的表达,即通过优美的讲述对设计图纸进行阐述。在园林规划设计实验课程中,我们要求学生每做一个景观设计方案都要自己上台进行汇报、讲解整个方案的内容,把自已的设计想法与设计理念表达出来,由任课教师根据其设计方案、图纸表现以及语言表达等情况对设计图纸进行综合评价。这种模式能够突破以往的实践教学模式单调、呆板的情况,不但能够活跃课堂气氛,也锻炼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创新能力。

2.掌握学生的设计习惯,鼓励其尝试新的设计形式要求学生每一次课程设计作业都要在课程教师指导下经过2-3遍的修改,最后才能绘成正式的图纸交上来,这样做一是能够保证设计作品的质量,二是在设计方案的反复修改中对学生的设计思维也是一次很好的锻炼与提高。在设计方案的探讨中,逐步了解并掌握其思想动态、设计习惯及表现方法。引导学生突破固有思维,鼓励其尝试新的设计思想及表现形式。在图纸的每一次修改与讨论中都伴随着师生的相互探讨、交流意见、发表看法等互动形式。这种面对面的交流互动比在大课堂上的互动效果要好,且对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及沟通协调能力提高很快。

3.适当激励,增加同学之间的互动现在的学生个性与自尊心都很强,如果对其设计作品一味地否定或挑毛病的话会使其对专业课产生厌烦情绪。所以我们在评价学生设计作品时应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不能带有教师个人的喜好。对其设计作品的风格应予以肯定,这样做也便于学生培养不同的设计风格;同时应对其设计作品中的闪光点进行适当的激励和表扬,以利于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专业自信心。具体方式除了口头激励,还可以将优秀的设计作品通过展览定期进行展示,通过这种方式不但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还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的交流与互动,通过优秀的带动不足的,逐步形成一个良好的、浓厚的设计氛围。

(四)改革考核方式,强化应用型园林规划设计人才的设计能力设计能力的培养不是单方面的,而是一种综合应用能力,作为应用型本科高校园林专业的毕业生必须要掌握一定的设计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够独立完成一个工程项目所要求的全部设计内容,这是应用型园林设计人才所必须达到的能力。

1.采用快速设计+图纸的方式进行考核根据应用型园林设计人才的特点,我们改变了课程考核方式,不再通过试卷对其进行考核,而是通过快速设计与课程设计作业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课程总评成绩由三部分构成,快速设计成绩占50%,课程图纸作业成绩占35%,平时成绩占15%。具体内容及所占分值见表1。快速设计成绩主要是由授课教师给出设计题目,让学生在规定的4个小时内快速绘制出一个完整的设计方案,并达到设计要求,最后,由授课教师根据其所提交的设计图纸给出成绩;课程图纸作业是指每个学期所规定完成的4个大的实验项目设计图纸,由授课教师根据其所交图纸给出成绩;平时成绩包括上课出勤、回答问题以及课后作业完成情况,其中课后作业是在每个学期开学初布置的,这个作业是一个综合公园景观设计作业,且是属于课外的,要求每个小组的同学利用课余时间完成。由课程教师组织协调,于每周三下午将各个小组的设计方案拿到一起讨论,授课教师要对每一组的设计方案进行必要的指导。经过8周的时间,将每个小组的设计成果组织到一起,做成一个PPT文件进行汇报。具体办法就是每一组选一名代表到讲台上将他们组的设计方案进行汇报,每个组的汇报时间约十分钟,课程教师和其他学生做评委,对每个小组所做的景观设计方案进行综合评价并提出意见或建议。

2.调整课程设计的考核数量与质量课程设计是学生将所学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应用能力的重要途径,因此,课程设计一直是该门课程的重点内容。在课程设计的过程中,学生通过对实际项目的了解、分析、设计、绘图,锻炼其分析场地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针对于这一情况,我们调整了课程设计的质量要求,同时增加图纸的数量,由原来的一个课程设计一张A2图纸,增加到2张以上A2图纸,设计内容也由原来只要求一个平面规划图、两个透视图,到要求增加场地功能分区图、交通分析图、视线分析图、竖向设计图、断面图以及局部景点祥图,通过质与量两个方面的严格要求,学生们的设计能力及图纸表现能力均有明显提高。

地方课程教学计划范文 篇五

关键词:Syllabus;课程教学计划;互动

中图分类号:TP3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12)17-4180-04

Applying the Concept of Syllabus to Create Interactive Course Teaching Plan

WANG Wen-qin,QIN Fu-gao

(School of Computer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Changzhou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Changzhou 213002, China)

Abstract: Syllabi can be useful in engaging students and creating an effective classroom atmosphere, yet discussion of their effective design and use rarely appears. In light of current research and theory on Syllabi, this paper review the concept of syllabus, effective design approaches and steps for a student-centered teaching plan, and attributes that positively impact the teaching and learning process on Chinese foreign cooperated program.

Key words: Syllabus; Teaching plan; Interactive

在我国高校教育体系中,有指导教学实践的各类教学管理文件。按照我校教学工作规范规定,与课程教学工作流程有关的文档有:培养方案、教学大纲、课程教学进度计划和备课教案等。课程教学进度计划是任课教师以课程教学大纲、教材和教学日历为依据对其所主讲的课程在授课内容、教学进度等方面的具体安排,一般以表格形式呈现,表格栏目由周次及起讫日期、学时、教学章节及内容、习题课或课堂讨论或测验内容、实践教学环节名称及内容、教材页码,除此之外还包含开课学期、授课班级等信息。课程教学进度计划是课程的实施计划,是贯彻落实培养方案、课程大纲的保证。但是各高校现行的课程教学进度计划通常运作在教师和教学管理人员之间,作为学校教学管理部门对各课程教学内容、教学进度进行控制和检查的依据,学生对其一无所知,课程教学进度计划表在制定出来以后基本变成了摆设和存档资料。

近年来,国内高校对课程管理过程中很多方面的问题进行了探索和研究,但对课程教学进度计划有关的问题研究较少。该文从分析国内高校课程教学进度计划中存在的问题入手,引入西方高等教育发达国家不遗余力地推行的教学管理文件Syllabus,在教学中进行互动式课程教学计划设计,使我校中外合作办学专业的教学程序和教学管理更加科学,全面提高了课程教学质量。

1基于Syllabus设计互动式课程教学计划

1.1 Syllabus基本概念

根据牛津英语字典,单词Syllabus 1656年在英语中首次出现,表示“表的内容”;到1898年,其更具体地用来表示“一个讲座或一门课程的概要”。在教育学领域,其意义相当于一门课的教学大纲、教学计划和具体的授课计划的综合。Syllabus是一种详细的教学文件,通常包括以下基本内容:教师的姓名和联系方式、课程介绍、教和学的责任和要求、本门课程所有的上课时间和活动安排、评估评价、课程政策。在西方发达国家的所有大学,要求老师在每门课程的第一节课对其进行解释,通过与学生的讨论使学生充分了解该课程的内容以及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师生各自的角色、责任和义务。

1.2 Syllabus的设计

Syllabus编写的目的是帮助老师明示学生清楚地知道在课程学习中获得学到什么东西。国外一些大学在新教师的培训活动中,有关于如何撰写Syllabus的讲座;还有一些大学摘录有关Syllabus的论文或书籍的要点放在网上,供教师参考。一般来说,Sylla? bus的设计步骤为:1)通过课程教学大纲了解课程学科基础理论;2)决定学生在修完课程之后能做什么,以及对他们的学习如何恰当地评价;3)定义课程学习内容;4)构思为达到课程教学目标,所采取的教学方法及学生的学习活动;5)筛选并编制学习资源;6)以学生学习为中心来编制Syllabus。

以学习为中心编制Syllabus是发展趋势。我校Entertainment Systems课程互动式教学计划样本如下:

Entertainment Systems

课程简介:介绍目前最新使用的一系列娱乐系统,包括现代游戏平台、基于网络的应用程序和移动设备。所有这些娱乐系统广泛使用了一系列的数字媒体,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支持当代娱乐系统的基本技术并掌握基本的开发技能。(略)

1.授课教师信息

2.课程学习目标

1)了解一系列以娱乐为基础系统的技术要求;

2)了解合适的人-机和机-机交互界面设计策略的重要性;(略)

3.课程学习成果

知识和理解:

1)掌握物理学、生理学和感知学中与现代图像数据压缩技术相关的基本概念;

2)了解特定的现代娱乐系统所需要的基本技术;(略)

技能:

3)能使用基本的计算机软件简单测量典型图像的物理参数和属性;

4)能简单地评价和比较图像数据压缩中使用不同参数的结果;(略)

4.教学活动要求

阶段测试为闭卷考试,考试题型为选择题,考试范围为讲课环节所有PPT内容,考试时间一节课。大作业需提交最后完成项目源程序、课堂展示及项目报告,项目源程序和课堂展示以小组形式提交,项目报告以个人形式提交。大作业成绩评定方法如下:(略)

7.反馈方式

评估内容1–讲课环节中口头反馈

评估内容2–考核结果网上公布。在成果展示和实验环节中,教师和学生个别口头反馈交流及整个班级的整体口头反馈。

8.学习建议

本课程96小时的学习时间包括以下内容:

课堂时间:

32小时(通常16小时理论讲授、8小时实践讲解、8小时实践练习)

定向学习时间:

16小时定向阅读学习;48小时开放实验室学习,完成总结性学习任务

在课程学习中表现突出学生的特点:

在进入课堂前能提前做好PPT材料的阅读

能思考并带着合适的问题在课堂中讨论

能利用网络视频学习资源,自主进行相关软件的学习(略)

阅读清单

Sams Teach Yourself C# in 24 Hours by James Foxall, Wendy Haro-Chun, ISBN: 978-0-672-32287-7

/en-us/cc268309(略)

9.课程学习政策

出勤

学生必须为自己的出勤记录负责。在讲课和实践环节中,学生必须自己在教师提供的考勤表中签名,否则为缺勤。如果缺勤记录达到1/3,学生将不得参加课程最后的考核,必须重修。

作业提交

不符合规范的作业不评定就被退回,你必须按规范作好后重新提交。(略)

迟交处罚

作业的截止日期和考试日期是没有商量余地的,考试迟到将取消考试资格,迟交作业将受到扣分的处罚。大作业中任一项内容如果迟交在一周之内,成绩最多只能为及格分数;迟交时间如果超过一周,成绩为0。

上课行为

请在上课前10分钟到达教室并做好上课的准备;上课时必须关掉手机或将手机静音。如果你必须应对紧急事务,请坐在靠门的位置,以便在不影响他人的情况下迅速离开;(略)

诚实学习

学习成果不能做假,如考试作弊、盗取他人学习成果、一份报告用于不同的课程等,均属做假行为。他人的想法、说法和意见如不注明出处按盗用论处。本课程如有发现上述错误行为,将按学校有关规定取消本期所有课程的全部学习成绩。

我校Entertainment Systems课程互动式教学计划样本共分为10个部分:课程简介、授课教师信息及联络方式、课程学习目标、课程学习成果、教学活动安排、授课计划、评估方案、反馈方式、学习建议、课程学习政策。以下从学生的角度给出各部分编写要点:

1)课程简介:此部分主要帮助学生了解从这门课程中可以学到什么,为什么学习这门课程?如有必要包含前期准备信息,帮助学生知道自己是否已具备学习这门课程的知识和技能。

2)授课教师信息及联络方式:告知所有与该课程有关的教师的姓名、办公地点、电话号码、电子邮箱、办公时间以及学生和教师联系的方式。

3)课程学习目标和课程学习成果:课程学习目标是一个广泛的说明,确定学习完此课程后的一般教学成果。学习成果是具体的可以测量的,要求使用动作动词来描述。

4)教学活动安排:让学生了解为达到课程学习目标和学习成果,教师设计的教学方法及具体的时间和地点。常用的教学活动如讲授加实验、讲授加讨论、讲授加课外活动、讲授加个别指导等。

5)授课计划:在表中列出课程详细的教学计划,包括每次上课的主题和时间、作业布置时间、作业提交时间和考试时间;对于重点的时间点,字体用加粗的方式显示。

6)评估方案:学生需要明确知道成绩最后评定方法,因此这里必须详细说明你是如何考核学生的知识和技能;详细说明各评估内容所占的比重以及评估的标准和方式;各项评估内容必须明确说明布置时间、提交时间和教师成绩评定返回时间。建议采用形式多样的评估方式,如:短文/读书报告、研究论文、口头报告、阶段测试、期中/期末测试等。

7)反馈方式:对于评估内容,教师除提交评定成绩,还需选择以适当的方式向学生反馈考核结果,让学生了解自己的优势和不足。

8)学习建议:列出教师建议学生课外学习时间和学习方法;列出所有与该课程有关的教材和其他阅读材料清单,如果必要可列出教材价格和购买地点;告知学生在课程的学习过程中你对学生的期望,明确规定学生的各项责任和学习任务。

9)课程学习政策:列出在课程学习中重要的大家必须遵守的政策,这样Syllabus就成为学生和老师之间的一份学习合同。通常学习政策包括以下内容:出勤、作业提交规范、迟交及未交作业处罚、上课行为、诚实学习要求等。

由于Syllabus是授课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一份学习合同,为了保证Syllabus这份学习合同的可行性,必须确保其准确性。因此在实际执行过程中,课题组要求授课教师完成Syllabus后,由其他教师根据Syllabus审核表对其进行审核,确保各部分内容已正确填写,最后提交专业系主任审核通过,然后由授课教师在第一节课向学生说明。

1.3采用Syllabus建立互动式课程教学计划的意义

不同的课程教学计划的标准和样式,蕴含着教师不同的课程实施指导思想、管理思想和操作方式,反映着不同的教学理念和课程管理思想。教与学是教学过程中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在教学过程中不但要强调教师的教,更要着眼于学生的学。

对传统的课程进度计划表进行整体改革,采用Syllabus改在教师和教学管理人员之间运作的传统的课程进度计划表为在教师、学生和管理部门三者之间运作的互动式课程教学计划,将促使教师教学行为的改善和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使其成为学生完成学习任务的制约、教师对教学目标与任务的公开承诺,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书面约定。在教师监控学生学习、约束“学”的同时,学生也在无形中监控着教师的教,使它在教与学中不仅要为教师服务,成为教学行为的基本依据;同时也能为学生服务,成为学生进行课程学习的指南。互动式课程教学计划约束着师生双方的行为,使教师评学和学生评教更有依据,使教学管理部门对教学工作评估的可操作性更强。

2互动式课程教学计划的应用和使用评价

我校自2011届开始进行学分制改革试点工作,改革后各专业学分数控制在180,相比各专业原有培养方案均大幅度降低。学分数降低后,各门专业课程的学时数普遍减少,学生周学时数大大降低,课余时间大大增加。如何有效提高课堂利用率、提高学生课后学习的主动性成为各专业系亟待解决的问题。

软件工程(数字媒体技术)专业为我校与英国赫特福德大学合作项目,2011年被教育部正式批准为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对于中外合作办学专业,我校教务处规定其学分总数不能超过190。但是对于中外合作办学专业,其培养方案制定中必须兼顾以下两点:(1)英语语言的强化学习。我校2011届和2012届软件工程(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培养方案中英语类课程的学分数为30,此外还有4学分的高级口语选修课程,是我校普通本科专业英语课程学分数的2倍。(2)根据教育部《中外合作办学条例》规定“引进的外方课程和专业核心课程应当占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全部课程和核心课程的三分之一以上”,因此在编制培养方案中必须同时兼顾国内软件工程学科课程体系和国外合作院校引进课程。因此,相比于我校其他专业,软件工程(数字媒体技术)中外合作办学专业在专业课程学时数压缩方面更为严重,如何保证课程教学质量和专业整体水平成为近期专业系教学研究重点。

该专业自2011/2012第一学期开始,在软件工程(数字媒体技术)专业中开始进行互动式课程教学计划(Syllabus)试点,要求双语教学课程教师必须在授课前编写互动式课程教学计划(Syllabus),在第一节课发放并对该课程教学计划进行讲解。首批试点的课程有:计算机导论、Entertainment Systems和E-Culture。在第一轮试点中,学生普遍对Syllabus的执行度表示满意,反应互动式课程教学计划(Syllabus)对其学习有帮助,主要集中在以下四个方面:

1)通过Syllabus能够了解整个学期的学习内容,学习目的更加明确;教师能严格按照Syllabus的步骤有计划地进行教学。

2)通过Syllabus能够了解课程的考核方式及评价指标;教师能及时批改各项考核内容,并按规定时间作出反馈。

3)通过Syllabus清楚地知道自己每周该做哪些准备工作,对于课前、课后应该做的事情比较清楚;同时教师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如教材、阅读材料、音频和视频资源、学习网站等,指导学生如何课后自主学习。

4)通过Syllabus了解教师的授课方式、课程政策,以及如何与教师进行课外沟通。

从一个学期的使用情况看,与不发放Syllabus的其他课程相比,学生在这些课程的学习中,目标明确,学习内容清晰,并能按计划要求进行课外资料查阅,按时完成并提交作业。教师由于向学生发放了课程教学计划,在授课过程中的随意性大大降低,教学双方都取得了比较满意的效果,学生对该课程的学习主动性和学习效果都较其他课程高,对授课教师的评价也比其他课程要高。

3结束语

采用Syllabus建立互动式课程教学计划带动了课堂教学质量提升,推进了师资队伍建设。对课程教学进度计划表的改革理念和实施使我校在课程教学进度计划表的设计和使用的教学环节上步入世界先进行列,使我院中外合作办学专业的教学程序和教学管理更加科学,对提高课程教学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应用意义,具有较大的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冯源。采用Syllabus概念建立课程教学计划制度[J].大学教育科学, 2006(5):50-53.

[2] Jeanne M Slattery, Janet F Carlson. PREPARING AN EFFECTIVE SYLLABUS: CURRENT BEST PRACTICES [J]. College Teaching, 2005, 53(4):159-164.

最新范文

八年级语文教学计划(优秀8篇)11-10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计划优秀10篇11-09

高中数学教学计划(精选4篇)11-09

高二物理物理教学计划优秀4篇11-09

一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人教版(最新5篇)11-09

中班的教学计划(最新7篇)11-09

一年级数学教学计划上册人教版8篇(实用11-09

初三数学第一学期教学计划精选4篇11-09

最新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计划【优11-09

6年级英语上册的教学计划(精选10篇)11-09

80 753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