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定位置教学反思 确定位置教学反思(最新8篇)

2022-12-18 01:41:56

身为一名人民教师,我们需要很强的课堂教学能力,教学的心得体会可以总结在教学反思中,教学反思应该怎么写才好呢?帅气的书包范文网小编为您分享了确定位置教学反思(最新8篇),希望能够给您的写作带来一些的帮助。

用数对确定位置教学反思 篇一

《用数对确定位置》教学反思

随州外国语学校 m.huzhidao.com

熊玲

十月份

《用数对确定位置》这节课,开始给我的感觉是比较简单的一个内容,可当静下心来细细琢磨教材时,才感觉到本不像我所料。这节课的重点不是满足让学生会用“数对”表示一个位置就可以了,而是让学生探究“数对”的产生过程才是本节课的关键所在。“数对”这个概念对五年级的小孩子来说是极为抽象而又陌生的,如何让他们既对其生成过程有所经历,又对其实质顺理成章轻松地接受。用心思考之后,我把本节课的设计理念定位为:既尊重教材,又超越教材; 既自主探究,又适当讲授;既重视结果,又关注过程;既夯实基础,又培养能力;既关注课内,又适当延伸。

本节课我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实际入手,首先出示一排小动物的卡片,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小动物的位置。有的孩子是从左边数,有的是从右边数。紧接着再让学生用语言描述一下自己的座位,有的孩子是从左右数,有的从前后数。使学生认识到这样描述物体的位置的方法不够准确,不是唯一的。有没有一种更简洁又方便的方法,使别人能够顺利快速的找到自己,有效的激发了学生学习新知识的求知欲,产生了确定位置的必要性。

通过具体的情境座位图让学生认识行和列的含义,与确定行和列的规定。然后有意识的让学生用行和列的方式来来描述座位图中人物的位置。再借助班级的实际座位,让学生用“数对”表示自己的位置。例如,请第二行的小朋友起立,第四行的小朋友拍拍手,第三行的小朋友摸摸头,第五行的小朋友摇摇头。第二列第二行的同学点点头。既巩固了知识也活跃了气氛。在明确了“数对”的概念后,抽象出方格图,让学生在方格图中确定位置。将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

在学生熟练的掌握了行和列的概念后,我设计了环环相扣的练习题。第一题,以故事的形式呈现,让孩子帮助阿姨快速准确的找到想要的中药。第二题,带孩子去游乐园,设计了闯关练习。在这个环节里,我设计了两种情况:其一,用数对来描述物体的具体位置。其二,用数对找游乐场地的具体位置,并说一说小朋友的行走路线。设计了两道逆向思维的练习题加以巩固和提高数对的应用。第三题,动手画图形。出示5组数对让学生根据要求在方格图上找点,描点并依次连成封闭图形。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巩固新知,还提高了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达到了本节课的目标。最后请学生总结概括本节课的收获。

总的来讲,从课堂上同学们的表现来讲,每一个同学都掌握了所学的知识,教学设计的目标都很好的得以实现,但是反思自己的教学实际,还有几个方面需改进:

其一,在第三个练习的环节,我应该选择一列的5个孩子每人按顺序找一个数对来描点,再找一行的5个孩子每人连一个点。这样既活跃了课堂气氛节省了本节课的时间同时也大面积的检验孩子们的掌握情况,行和列在生活中的应用再次得以体现。第二,在教学中应拓展孩子的思维,在总结收获时应向学生提问,在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可以用数对表示?应带给学生更多的思考。

确定位置教学反思 篇二

本节课资料是在学习了用前后、左右、上下等表示物体位置和东西南北等八个方向及认识简单的路线图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是“方向与位置”资料的延续和发展,也是以后进一步学习相关知识的基础。这部分资料对学生认识自己的生活环境、发展空间观念具有重要的作用。

“数对”这一数学知识对于学生来说比较抽象,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注意了以下几点。

1、本节课透过让学生看队列训练情境图激起学生的好奇心,透过说出小强的位置,唤起了学生对已有的用“第几组第几个”或“第几排第几个”的知识来确定位置的经验,帮忙学生找到新旧知识的连接点。然后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确定小强的位置,有的从左边数起,有的从右边数起,有的从前边数起,有的从后面数起,这样找出的位置不是唯一的,使学生认识到这样描述位置的方法不够准确,进而让学生统一标准,找到一种既准确又简明的方法,这样就使学生产生了学习新方法的内在需要,有效地激发了学生学习新知的用心性。

2、在教学中引导学生经历由实物图到圆点图再到方格图的抽象过程,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发展空间观念。在教学中我先给学生出示了实物图,然后透过电脑演示了有实物图到圆点图的过程,最后把圆点图的各个点用横线和竖线连接起来,然后点子图的各个点逐渐缩小,直到缩到与横线和竖线的交叉点一样大为止。透过电脑的演示使学生亲身感知了由实物图到点子图再到方格图的变化过程,渗透了数形结合的思想。由于我班键盘坏了,导致课件播放不了,这一过程很有缺憾。

3、在教学中我应用了小组讨论的方法。在解决本节课的重点难点的时候,我并没有直接告诉学生现成的答案,而是引导学生经历了一个探索问题的过程。透过学生小组内的谈论,学生找到了许多中简单表示第3列第2行方法。透过学生的讨论汇报,我适时引导从而使学生认识了数对表示方法的科学性、准确性和简洁性。

4、在整个教学设计中我始终坚持了“数学知识从实际中来、到实际中去”的思想。在整节课的设计中我始终以班级座位为切入点,使学生感受数学的实用价值。

透过实际的教学,我认为我在教学这节课的时候还存在着以下几点缺憾:

1、在小组讨论的时候给学生的时间太少,学生自由活动不够充分。在汇报讨论结果的时候又过于仓促,没有给学生留下自己评价和相互评价的时间。

2、过于依靠课件,在课件出现问题播放不了的时候,圆点图和方格图失去了原先的作用,导致课堂失去了部分精彩。

确定位置教学反思 篇三

在《确定位置》教学时我注意了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和学生的自主探究。透过学生自己找小青的位置制造矛盾,探究数对的好处。学习效果明显,学生的热情也很高。

整节课学生都是学习的主人,老师只是一个知识的引导者,组织者,并且气氛一向都很热烈,每个学生都充分的参与进来了。透过一环一环的活动,学生都明白了要确定一个位置:需要明白列和行。数学与生活紧密联系,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在巩固练习中我设计了一系列与学生生活有密切联系的题,同时注意学生语言描述的准确性。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运用到生活实际中,在解决生活问题的同时巩固已学的数学的知识,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潜力。

本节课由于资料比较简单,在教学的时候注意了小组活动的组织,不使小组活动流于形式。在就应探讨的地方适当安排了时间,整节课下来平时基础很差的同学都掌握的很好,到达了预期的目的。

今后还要注意的是教学流程需要更科学、更高效,层次更清晰,由易到难、由浅到深、由直观到抽象。每一个教学环节后及时评价,尽可能启发学生思考、反思,引导学生回顾知识,提疑解惑。在评价方面,除了老师给予及时、有效地评价外,还应鼓励学生进行自我评价与互相评价。

确定位置教学反思 篇四

本节课主要引导学生从方向和角度两个方面结合去确定位置。重点是能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难点是能描述简单的路线图。

本节课我在充分利用教材原有情境的基础上,重视教学组织方式和“学法”的挖掘,鼓励学生从现实生活情境中抽取数学模型,利用分组探索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使本节“确定位置”学习过程充满观察、探索、分析,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学生的学习能力得到了极大提高。

我还注重鼓励学生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在教学中尊重每一位学生的个性特征,允许从不同的角度认识问题。鼓励解决问题的多样化,因材施教,促进每一个学生充分发展的有效途径。

另外,我还非常重视对学生学习数学过程的评价,关注学生在小组探索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合作交流的意识、情感和态度的发展。我在授课过程中,非常关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和态度,随时了解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和对数学的兴趣,同时也很重视对学生数学思维过程的评价,观察了解学生思维的合理性和灵活性,考查学生是否能够清晰地用数学语言表过自己的观点。

确定位置教学反思 篇五

1、教学伊始,出示情境图,介绍这是某某学校五年级某个班学生的座位图,你知道小军坐在哪里吗?孩子们的回答也在我的预设中,第一个孩子说道:小军坐在从左边数起第4排中的第4个;第二个孩子补充道:是第4排的倒数第3个;第三个孩子:小军坐在第3排第4个;第四个孩子认为:小军坐在第4列第3行(很明显,这个孩子已经预习了。瞧,多少的学习习惯呀!该表扬表扬的,所以在后面引出列和行的时候我特意请这个孩子做小老师介绍的)。前两个孩子表达的意思差不多,所以就请了其中一个孩子具体说了说他是怎么看的。在肯定孩子的说法后我提出了疑问:小军的位置没有变,可你们的说法却不一样,有没有一种确切、简明的方法将它们统一起来呢?使孩子们从中能够产生需要。

2、为了加深孩子们对第几列第几行的深刻理解,我采取和他们一起用圆圈图把每个学生的座位表示出来。“第一列要画几个圆圈?”“一共要画几列?”“图中的第1列在哪里?”“第1行呢?”围绕着这些问题再次让孩子们清晰地感知今天所学的第几列第几行是整个格子或是整个圆圈,为区分与平面图上的第几列第几行埋下伏笔。

3、“数对”是孩子们第一次接触到的,教学时我没有像公开课那样让孩子们自己去探索数对的表示方法,而是直接告知,然后围绕“这个数对表示什么?”“数对中前面的数表示什么?怎么确定列?”“数对中后面的数表示什么?怎么确定行?”“写数对的时候要注意什么?”这几个问题展开,让孩子们体会数对的含义和书写,并使学生初步理解用数对表示物体位置的方法。

以上几点是我认为教学起来比较顺,因为内容相对比较好理解,所以孩子们的参与度也比较高。当然整堂课还是存在着蛮多不足的,比如:

1、关于在实际教室里用数对表示孩子们的座位时,第一列和第一行的确定我只是简单的一句话表述:“站在李老师这个角度,我们可以说这是第一列,这是第二列……”然而实际上站在老师的角度是从左往右确定“列”的,而同时从孩子们的角度想则是从右往左来确定,这样就会导致有的孩子对“列”和“行”的规定迷迷糊糊,现在反思才明白关键是我在教学时没有突出以观察者的角度来规定第一列和第一行。

2、在教学完用数对确定位置后,全班孩子们都进行了用数对表示自己的座位和表示出好朋友的座位,比比谁的反应快。孩子们很激动,因为游戏永远是他们的最爱。在游戏中,我还是照着教案的流程进行,按部就班的让孩子们知道有时候站起来的刚好是同一列的,所以数对中的前一个数相同;有时站起来刚好是同一行的,所以数对中的后一个数相同。课后反思,其实对于同一列、同一行完全可以让孩子们自己去发现,而教师则应起引导作用,比如在教师报了(4,1)(4,2)(4,3)后,可以让孩子猜猜可能接下来会报哪个数对?为什么呢?观察这些数对,你有什么发现呢?

每节课都会存在不足,相信有了反思便会有些许进步的。

确定位置教学反思 篇六

《确定位置》这节课是要求学生能用数对来确定位置,在此之前,学生已会用语言文字描述自己在教室中的位置,数对的学习将为学生以后学习直角坐标的知识打下基础。“数对”这一数学知识对于学生来说是比较抽象的,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在这节课的设计中注意了以下几点。

从学生现实情境“向学生介绍座位”导入,创设了简单、和谐的课堂氛围,有唤醒学生已有对确定位置的认知,为下一步的自主探究带给了基础,也为抽象出“数对”构建了一个现实模型。

首先,让学生自己根据问题进行思考,用自己喜欢的解决问题,这一过程是开放的,学生的思维得到了很好的拓展,在此之后,教师在学生交流中合理引导,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丰富的感性材料,合理的动态演示,激发了学生习兴趣,启迪学生的有序思维,有利于学生对“数对”有个清晰的理解。

整个教学过程,我采用多样化的呈现方式,激励学生学习生活中的数学,在后一教学环节中,有意识地的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在数学交流中,培养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潜力,同时使学生真切地感受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让学生在游戏中不知不觉地被老师带入到学习中来,由学生的位置引入新课的学习。透过老师的归纳引导让学生进行讨论,从而发现行和列正确叙述方法。这样能够加深学生的印象。老师要使学生始终有问题要思考,这样他们才会注意力集中,透过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才能让他们在交流和讨论中获取新知识点。教师引导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再让他们自己去解决问题。培养他们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潜力。

确定位置教学反思 篇七

《确定位置二》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二课时的资料。不仅仅是在学生学习了东、南、西、北、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八个方向基础上的发展,而且也是后面学习“平面直角坐标条”以及“灵活运用不同的方式确定某一点的位置”等知识的基础。为此本节课我关注高效教学的理念,采用了创设情境、自主探究,应用升华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透过理解分析,归纳总结、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等学习方法逐步总结出确定位置的三要素:观测点、方向角度、距离,提高学习的潜力。

为了更好地体现新课程标准的理念,完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突破重难点,我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实践:

1、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创设与学生生活环境、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又是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在观察、操作、猜测、交流、反思等活动中逐步体会数学知识的产生、构成与发展的过程,获得用心的情感体验,感受数学的力量。”因此在教学时要紧密联系生活实际,从学生已有知识以及生活经验入手,引入新知识的学习,使学生进一步感受到知识源于实践的启迪,从而激发起强烈的求知欲望与探究热情。我在这节课始创设了“笑笑的妈妈带笑笑到动物园玩”这一情境引出这么多景点都在什么位置呢?透过地图和课桌构成鲜明的比较,设下疑问。透过引发的认知冲突有效地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生有了探究新知的欲望,有了欲望,学习才有动力;有了欲望,才会发现问题,思维就会有方向、学生就会乐于学习,主动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准确的方向,培养了学生的空间观念,发展了学生的动手潜力、观察潜力、分析和概括潜力。

2、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这节课,我从导入到练习都选取了学生熟悉的生活环境,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不仅仅让学生体会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用心性,让学生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3、科学的设计联系

教学时我还注重联系设计的层次性。精心、科学地设计练习对学生思维训练的好处是不言而喻的。最后设计的拓展应用是确定位置在生活中的应用。增强了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

课堂只有短短的40分钟,课堂上教学的容量是有限,学生这时还意犹未尽,教师可根据实际的教学资料和学生的学习状况,引导学生在课外继续思考,这样才会构成持久的研究兴趣,才能在不断的问题解决中获得全方位的发展。

整节课,学生在身临其境中全身投入学习,真正成了学习的主人。在简单的氛围,用心的态度以及成功解决问题后的喜悦中完成了本节课的学习任务。学习效果较好。经过反思,也找了一些不足。本节课中我侧重于让学生自主探究或师生之间的互动,欠缺的是生生之间的交流碰撞,今后的工作中会加以改善。

确定位置教学反思 篇八

“位置”对于学生并不陌生,但是要确切地描述某一建筑相对于参照物的具体位置需要涉及到方向、角度和距离的问题,这是本节课所要解决的,因此,我就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让学生说说我相对于他们所在的位置,学生能用“正北、正南、东北、西南”等方位词进行描述,然后我又改变自己的位置,让刚才的几个同学说说我相对于他们所在的位置,学生发现我的位置变化了,他们相对于我的位置也在变化,于是我就指出本节课一个很重要的概念“参照物”,任何物体的位置都是相对于参照物而言的,因此,我们在分析物体所处的位置时一定要弄清以何为参照物。

接着,我让学生画出方位坐标,指出:东北方向也叫北偏东,西北方向也叫北偏西。那么,东南和西南方向呢?这时有同学提出疑问:是否有西偏南等方向呢?于是就指出,在平面图中,是以南北为主要方向,因此,其余的方向都是以北偏×,南偏×而命名,西偏南等方向就无此说法了,其实,对于这一点,个别学生的观念无法转变,因此在“练习十二第2题”中就出现了这样的问题:以林峰塔为观测点,玉龙潭其实是在林峰塔南偏西60°方向,但是一些同学就偏偏量了玉龙潭与正东方向的夹角度数,我抓住这一典型错例,就进一步强调建筑物如在参照物的北偏×,南偏×方向,那么我们所要量取的角度就是建筑物与正南或正北方向的夹角度数,学生欣然接受此法,从后来的作业来看,没有出现夹角度数错误的情况。

总结下来,学生掌握得还可以,主要的错误就是已知图上距离和比例尺,要求实际距离时,计算和单位名称方面有所疏漏,在上本节课之前,由于我的疏忽,没有安排这一方面的练习,学生缺少对旧知的复习,以后应在新课之前全面考虑。

最新范文

《猫》教学反思【优秀9篇】12-18

课文《草虫的村落》教学反思【精选8篇12-17

《雨点儿》教学反思优秀3篇12-16

教师教学反思(优秀8篇)12-16

四年级语文教学反思【精选7篇】12-16

初二物理教学反思优秀9篇12-16

《比尾巴》教学反思优秀5篇12-16

初二物理教学反思(优秀7篇)12-15

幼儿园大班的教学反思精选7篇12-15

《草船借箭》教学反思优秀6篇12-15

79 266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