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幸福感调查 教师幸福感调查优秀9篇

2023-11-11 17:13:32

书包范文为朋友们带来了教师幸福感调查优秀9篇,希望可以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教师幸福感调查 篇一

[关键词]高中 女教师 幸福感

富阳二中是浙江省一级重点中学。该校共有教职工230人,其中女教职工107人,占46.5%;194位专任教师中,女教师有96人,占49.5%;全校101位中学高级教师中,女教师有41人,占40.6%;11位各科教研组长中有7位女教师,占63.6%;36位备课组长中有17位女教师,占47.2%;49位班主任中有23位女教师,占46.9%;54位高三任课教师中有27位女教师,占50.0%;在女教工中,有中共党员30人,占该校党员人数的40%。近年来,富阳二中克服生源质量不高的弱势,努力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使每年高考上本科比例达到90%以上,在杭州地区同类生源学校中学生进步率名列前茅。学校也先后获得“浙江省依法治校示范校”、“浙江省绿色学校”、“浙江省教科研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在这辉煌成绩的背后,有着全校师生的不懈努力,而女教工在其中所作的贡献是不容忽视的。因此,女教工问题值得各部门的高度重视。

为了进一步做好女教工的工作,切实关心女教工的身心健康,在校党总支、校行政的支持和配合下,与校工会一起对全校女教工的幸福感做了一项调查。我们主要通过问卷调查、个人访谈和开座谈会的方式,集中了解两方面的问题:一是女教工们工作方面的问题,二是女教工们的生活状况。

一、工作方面的幸福感和原因分析

据调查数据统计,在工作方面认为“很幸福”的女教师占56%,认为“较幸福”的占35%,认为“一般幸福”的占6%,认为“谈不上幸福”的占3%。

任何一个职业都可以在职业本身的成功中获得幸福感,教师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感受到被尊重、学生的进步、自身教育教学能力的提高,会成为教师幸福的来源。因此,就总体而言,富阳二中女教工的幸福感普遍较高。

但是,随着社会对教育的重视,对人才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加上家长望子成龙的心理转化为对教师的功利期盼,对教师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教师的职业压力也越来越大,难以负荷。特别是高中教师,工作是时间、空间连续无端扩张,这种投入是隐性状态的。长此以往,导致部分教师自信不足,对工作失去兴趣,产生倦怠后失去职业幸福感。有15%的女教师经常会有职业倦怠感,53%的女教师偶尔有职业倦怠感,27%的女教师很少有职业倦怠感,5%的女教师没有职业倦怠感。

调查发现,女教师的幸福感存在以下几个明显特征:

1.女教师幸福感略逊于男教师

在问卷调查中,我们发现有35%的女教师感觉工作压力很大,28%的女教师认为压力较大,12.5%的女教师认为压力一般,15%的女教师认为压力不大(主要是处室教辅人员),9.3%的女教师(主要是处室服务岗位)认为没有压力。

我们特意对高三年级的女教师进行了调查,调查问卷显示,27名女教师中,有15名女教师认为压力很大,占接受调查人数比例的55.5%;有12名女教师认为压力较大,占接受调查人数比例的40.4%,认为没有压力的教师人数为零。同时,我们对高三年级的男教师也进行了对比调查,调查结果表明,45%的男教师认为压力很大,40%的男教师认为有较大压力,20%的男教师认为压力一般。其中,女性班主任100%感觉压力很大,男班主任里85%感觉压力很大,15%感觉压力较大。27名在高三任课的女教师一致认为,她们的压力来源主要是学校的期望、家长与社会的期望、学生的期望。其中,认为学校的期望是第一压力来源的有20人,占总人数的74.1%;认为家长与社会的期望是第一压力来源的有7人,占总人数的25.9%。

我们认为,女教师感觉工作压力大的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首先,女性对于教育教学工作的细心、热心程度要大于男性;其次,由于生理原因,男女教师在精力上有明显差异,在本调查中也得以证明,尤其在有孩子以后更为明显,在承担同样工作、受到同等工作压力的情况下,女教师更容易感到焦虑。和男性相比,女性的体力、心理承受能力要远远不及男性;最后,女性在家庭生活中因为其特定的角色要承担多方面的事务,这使得女性的精力不可能像男性那样集中,因此,感到工作压力大是比较客观的。

2.担任一定职务或班主任的女教师幸福感比一般教师低

担任一定职务会带给我们更多的自尊感,这一点在担任中层干部的女教师身上得以体现(我校有3位女教师担任中层干部,分别是教务主任、教科室主任、德育处副主任)。但总体上担任一定职务的老师更多的感受到负荷加大,这是因为学校的中层或年级组长、班主任的工作范围、内容,与其他没有任何职务的人相比增加了很多,她们承担了更多的责任和义务,同时必须要接受来自全校各个层面的考核,这种扩大化的压力大大削弱了职务本身带给他们的快乐,繁忙的工作不仅占用了所有的上班时间,甚至还占用了许多业余时间,如与学生谈话、家访、处理突发事件等等,总是感到紧张、情绪不够稳定、精力不够,疲惫和负面情绪让她们的幸福感比一般教师低。

3.女教师的年龄、婚否对幸福感有很大影响

参加工作不久的年轻教师因为怀着对未来的美好憧憬和对工作的新鲜感,工作中有积极的热情,对自己的行为和有较好的控制,这种积极向上的状态使他们的心情比较愉快,对工作生活充满了兴趣,参与性很好,没有家庭的牵挂让他们能全身心扑在工作上,精力很充沛。但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会遇到一些来自方方面面的挑战,如个人的专业发展需要、情感生活培育直至组建家庭、学校管理方面的要求提高、与学生之间是否能形成良好的互动关系,来自于家长的挑剔指责,都会成为压力,幸福感开始降低,这些压力一部分会随着教育教学经验的增长而消减,一部分会因为其内容的不断增加而加大,到45岁左右压力达到峰值,幸福感降至最低值。对于45岁左右的女教师来讲,年轻的优势已经丧失,所面临的是子女升学、赡养父母、个人健康水平下降明显、专业发展力不从心等多种压力,一部分人会因为找不到人生的意义而迷茫痛苦。这种状况在50—55岁时发生大幅度逆转,原因在于学校允许他们可以不再参与一些竞争性较强、压力较大的工作,如教学竞赛、公开课、班主任等,部分女教师还转聘到处室做服务工作。在家庭方面,子女基本已经走上工作岗位,需要操心的已经不多,工作压力的减轻使照料老人的时间也相对充裕,个人的身体虽然不一定很好,但是已经逐渐适应了与疾病和平共处,随遇而安、比较放松的心态让这一年龄组的教师幸福感甚至高于25岁以下。

4.女教师职称的提升没有带来应有的高幸福感

这个结果似乎与我们通常的看法不太一致,仔细分析会发现,以前评上中学高级职称的教师基本已临近退休,能在退休之前获得既有名(名誉)又有利(待遇)的高级职称是教师的最大心愿。现在的情况则完全不同,具备高级职称的教师年龄已经大大降低,有的在35岁左右就可以评到,这意味着他们在学校里必然是骨干力量,承担着学校大量重要任务,如学科专业建设、精品课建设、各种评估公开课、教学比赛、班主任工作、完成科研任务等等,还要接受学校对教学质量目标的考评。高级职称在带给女教师们荣誉的同时,也带来了更大的压力,因此高级职称的幸福感(61%)低于中级职称(63.6%)和初级职称(72.5%)。不过不同职称的女教师在对生活的满足和兴趣方面存在显著差异,说明职称作为对教师专业能力认可的标志,是女教师们非常看重的。

5.女教工的幸福感与工作成就感相关

在感受到压力的同时,该校女教工亦感受到较强的成就感。对“在工作中,你的成就感如何”这一问题,全校女教师中有52%的人认为成就感很高,有30%的人认为成就感一般,有15%的人认为有一点成就感,有3%的人认为没有成就感。其中,担任班主任的教师成就感名显高于普通教师,而从学科角度来看,数学教师的成就感普遍高于其他教师,这与数学学科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及学校对数学教师的重视程度是密不可分的。从年级区分来看,高一年级语数英教师的成就感普遍高于非语数英教师;高二高三年级选科教师的成就感最高;其中高三教师的成就感在所有年级中最高。调查结果显示,教师的成就感和她们工作被认可的程度是密切相关的。在日常的工作中,女教师也有自我实现的需要,她们需要通过工作来实现自己的价值,证明自己的价值。被评为各类先进,当价值感得以实现的时候,女教师们必然会有成就感。

二、生活方面的幸福感和原因分析

调查结果显示,在生活方面,该校女教师有68%的人认为自己较幸福,有32%的人认为自己幸福程度一般,没有人认为自己不够幸福。这主要是由于人们对女性选择教师职业的认同感要普遍高于男性。一方面社会家庭对于女性收入方面没有较高的要求;另一方面,教育教学工作赋予了女性多种积极健康的形象——稳定、稳重、贤惠、知书达理、长于教育子女。因此,女教师的家庭总体上来说幸福指数是较高的。

其中,影响幸福程度的主要因素来自家庭:子女的发展、父母的健康状况、爱人的工作状况以及夫妻的感情问题;其次,是业余时间的安排。大部分女教师感到业余时间时间较少,没有时间很好地照顾孩子和老人,甚至连家务也没时间料理,更没有时间进行适当的休闲娱乐。尤其是班主任的业余时间相对十分紧张,她们的工作压力更大,生活自然受到了很大的影响。

关于女教师的业余爱好,我们也展开了调查。结果显示,上网、逛街、运动、阅读是大部分女教师的选择,同时,也有部分女教师喜欢旅游、手工、绘画、写作等。40%的女教师业余时间经常上网,她们上网的频率每周超过五次,这40%的人主要是年轻女教师;其他女教师偶尔上网,一个星期一两次。女教师们上网(不包括上网备课)主要做以下三件事:看电影是排在首位的,其次是网上购物,最后是网上聊天。近年来,博客也成为年轻女教师们关注的热点之一。

女教师经常做的运动是打汽排球、打羽毛球、练瑜伽、跳健美操、跑步。调查结果显示,38%的女教师平均每周运动三次以上,20%的女教师平均每周运动一到两次,35%的女教师每月运动两三次,7%的女教师很少运动。对调查结果的分析表明,经常运动的女教师心态明显好于不经常运动的女教师。

三、本次调研的启示及对今后工作的思考

教师担负着教书育人的职责,自身的精神面貌、心身健康水平对学生有着重要的影响。具有良好幸福感的教师带给学生的是积极、乐观向上的感觉,他们身上散发出来的热情、达观会感染和影响学生。因此,应该把提高教师的幸福感当成学校建设中的一件大事来抓。

1.注重人文关怀,建设和谐人文环境

以人为本是做好所有工作的前提,教师的职业性质使她们更需要精神上的关怀。因此,来自领导的关爱非常重要,领导的关心、公正的评价能让她们在精神上得到慰藉。在工作中,无论是班主任还是任课教师,都需要相互配合,保持良好的沟通,这种合作与互助构成良好的同伴关系,能让教师感到集体的归属和内心的温暖,不仅工作的信心会增强,幸福感也会随之提升。

2.注重教师的专业成长,消除职业倦怠感

教师的发展很大程度表现在专业能力上,学校有计划、有层次地为所有教师提供校内外不同的培训、交流机会,帮助教师提高职业能力、专业水平,不断获得职业成功感,让教师看到各自的发展空间和自己努力的可能性,从而在消除职业倦怠的同时,增强幸福感。

3.提供交流平台,满往需求

教师的人际交往范围很狭小,学校要创设集体的融洽氛围,提供可能的交往机会和相互交流的平台,让教师在校内有限的人际资源中满往需求,寻找到快乐。除常规的讨论、体育健身等活动外,也可以组成以教师特长为主的沙龙,如插花、十字绣、摄影、保健等,在互相学习一些新技能的同时放松身心,缓解教师职业带来的心理压力。

4.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培养教师积极心态

根据ABC理论,对于同一事件产生不同情绪的原因并不是事件本身,而是人对该事件的认识。在调查摸底的基础上,可邀请专家讲座,有针对性地组织教师沙龙、个别辅导等活动提高教师心理素质,改变某些观念,对工作和生活中的一些问题形成正确合理的认知,在正确的价值观引领下,增强对职业的认同,培养起一种积极健康的心态。

说明:

1.本次调查方法及有关内容参考了宁波、上海等地有关学校的做法。

教师幸福感调查范文 篇二

关键词:初中 教师 幸福感 信度 效度

一直以来,人们比较关注教师的教学质量、教学效果,而对教师的生命质量有所忽视。本研究综合幸福感的两种研究取向,采用质性访谈法探讨了初中教师幸福感的结构模式,并编制出适用于初中教师幸福感的量表。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本研究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河南省郑州市、漯河市共9所初中的教师300名,利用学校开例会时间进行团体施测,收回有效问卷284份。

1.2 研究步骤

(1)开放式问卷调查和质性访谈。选取了郑州某中学60名教师进行了开放式问卷调查,根据分析结果编制预访谈提纲,进行2~3例预访谈后,修订预访谈提纲,最终形成正式访谈提纲。(2)资料的分析与编码。本研究转录文字近12万字,访谈时间最短为25分钟,最长为90分钟,对质性访谈的结果进行编码、归纳,最后确定核心类别为教学成就感、教学本身、学生管理、社会支持、教学改革、自我提升六大类。(3)项目的归类与汇总。根据访谈结果确定的初中教师幸福感的维度,编制成43道题的问卷,采用四点等级量表。(4)预测。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河南省郑州市、漯河市两所初中的教师106名,由研究者担任主试,利用学校开例会时间进行团体施测,现场收回问卷,有效问卷97份。依据总分高低排序,以高低分数的27%作为高低分组的标准,删除在高低分组上差异不显示的题目2项,保留项目的鉴别度良好的题项。(5)验证性因素分析。采取验证性因素分析的方法对项目做进一步的分析,删除11个项目,最终形成包括32个项目的问卷。正式施测发放问卷300份,有效问卷284份。(6)统计分析工具。使用SPSS 13.0和Amos 4.0对数据进行项目分析、验证性因素分析、信度分析等处理方法。

2 结果

(1)信度检验采用克隆巴赫一致性系数(Cronbach)检验各维度的信度指标,分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达到0.658~0.876,基本符合心理测量学的标准。(2)效度检验运用验证性因素分析对初中教师幸福感问卷进行了构想效度的分析,GFI在0.85以上,RMSEA等于0.05, 2/df的比值小于5,各拟和指标均达到了较优的水平,说明该问卷具有良好的结构效度。

3 讨论

3.1 教师幸福感结构的讨论

本研究打破以往研究的模式,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经过开放式问卷调查、访谈及质性资料分析等步骤之后,确定初中教师幸福感的结构模型为六个维度。

(1)教学成就感。在对教师的访谈中,教师首先提到的是工作。很多教师感到幸福的事情主要是来自教学方面,如学生学习进步,或者通过教师的努力使某个学生发生重大的改变等。对教师来说,教学是基本的业务要求,教学成效的好坏直接体现了教师的能力和水平。因此,教师幸福感的主要源泉来自教学成就感。

(2)教学本身。一个人只有在工作中享受到乐趣,才能真正体验到工作是一种追求,是一种事业。一个真正热爱教师职业的人,对工作是热情的,对学生是负责的,对教学本身是喜爱的,在工作时更多的体验是幸福的。

(3)学生管理。初中生处于青春叛逆期,管理难是教师普遍反映的问题。家长将教育学生推向学校,一个教师管理多个学生精力有限,而且现在教师与家长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这对学生的管理都有影响。无论你知识有多深奥,管理不好学生,就会影响教学效果,给学生的成长造成消极影响。

(4)社会支持。许多研究表明,社会支持与幸福感之间是相关的。教师的社会支持度高,家庭各睦、同事关系融洽、朋友关系良好,幸福感就高。反之,社会支持度低,人际关系差,不仅影响教学工作,而且影响教师的幸福感。

(5)教学改革 长期单调重复的工作容易使教师产生职业倦怠。而进行教学改革不仅可以刺激教师的“麻木和倦怠”,还可以充分调动了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增强教师的幸福感。

(6)自我提升。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已要有一桶水,而水源则是来源于学习。教师只有不断学习,掌握最新动态,更新知识,

[1] [2]

学生才乐意听教师讲课,教师才能在教学中不断体验到幸福和快乐。

. 问卷的信度和效度

教师幸福感调查 篇三

一、教师基本情况

1、所收回的40份问卷中有男教师20名,女教师20名,男女教师比例相当。

2、年龄在20-35岁之间的有28人,占总人数的70%;36-45岁之间的有5人,占总人数的12.5%;46-55岁之间的有5人,占总人数的12.5%;55岁以上的有2人,占总人数的5%。

3、教龄在1-5年以上的有7人,6到XX年以上的有9人,11-30年以上的有19人,30年以上的有5人。

4、教师的有36人,学校中层干部4人。

5、幼儿园的有1人,小学的有24人,中学的15人。

6、副高级以上的有6人,中级的有9人,初级的23人。暂无2人。

二、选择教师职业的主要原因分析

有22人选择a热爱教师职业,有13人选择b工作较稳定,有0人c选择有较多假期,有5人d选择了能从中获得成就感。

通过分析,选择教师的职业的主要原因有两点:一是热爱教师职业,占55%;二是因为工作稳定,占32.5%。由此可见,选择教师职业因为热爱和工作稳定的居多。这说明,在所调查的教师群体中,有半数以上因为热爱而选择了教师这个职业,这是可喜的。

三、压力状况调查

1、压力状况:有0人选择了没有压力,有17人选择了压力一般,有23人选择了压力较大,有0人选择了压力极大。

2、对一天工作之后的心理反应:有9人选择了疲惫不堪;有26人选择了虽然感到累,但是心理满足;有2人选择了心里很轻松;有3人选择了不管如何,总是为了能维持生活而高兴。

3、压力来源:有15人选择了压力来自于学生,有8人选择了压力来自于领导,有12人选择压力来自于职务诉求和升迁问题,有5人选择了压力来自于学校考核。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教师压力大,是个不容回避的话题。

四、对假期的盼望程度

1、有12人认为假期能够调整好自己的心情,占总人数的30%,有22人认为一般情况,占总人数的55%,有6人认为从来没有。

从这可以看出绝大多数教师认为长假调整心理,缓解压力的情况一般。说明教师的假期生活比较单调枯燥,假期中各种学习太过频繁。

2、有6人盼望假期的到来,有23人一般,有11人感觉无所谓。

通过这一点也能说明与上面的调查情况基本相符,大多数教师对假期期望值不高。

五、工作中的幸福感调查

1、对教师社会地位的自我感觉方面,有1人认为教师社会地位处于上层,有7人认为处于中层,有22人认为处于中下层,有10人认为处于下层。

2、教师个人感觉最幸福的时间段,有8人选择1年,13人选择2-5年,有12人选择6-XX年,有8人选择在XX年以后。

3、有9人选择自己目前工作生活状态幸福,有12人选择比较幸福,有19人选择一般,有0人选择不幸福。

4、教师的幸福值,有5人选择6分,有13人选择7分,有13人选择8分,有9人选择9分。可以看出教师的幸福指数处于稍高的程度。

教师幸福感调查 篇四

职业幸福;教师文化;相关性

一、问题的提出

教师文化是被教师认同并共同遵守的价值原则和行为规范的总称,是教师职业幸福生成土壤和环境。良好的教师文化有利于教师产生追求美好人生,实现教育理想的愿望;有利于教师吸取文化营养,领悟教育真谛;有利于点燃教育激情,创造和享受幸福。它与职业幸福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具体来说:

1. 教师职业幸福是教师追求人生价值、实现教育理想、提高自身素质的过程中所产生的一种愉悦心理体验。它既是个体努力的结果,也是教师文化的折射。教师文化这个教师内化了价值原则和行为准则,影响教师的所思、所盼、所为,是教师的行动宪法。它影响着教师职业认识,职业理想和事业追求,也就从根本上影响了教师的幸福。

2. 职业幸福是教师在教学中追求真善美的愉悦之感,是教师自我完善和身处和谐之境的生存状态。它源于教师丰富的知识、不凡智慧和良好个性修养。而教师文化历史上所有教师个体的教育智慧的储蓄之所,是每个教师的智慧之源和专业发展的环境。不难看出,教师文化是职业幸福栖息之所。离开教师文化而谈职业幸福,就失去了坚实的基础。

3. 幸福是值得人们永远追求的目标。教师追求幸福的过程是实现理想,展示才华,实现人生价值的过程,也是教师文化传承和创新的过程。无论教师的自我完善和发展,还是在教学过程中求真、求善和求美,谋求与学校、与同事、与学生和谐的人际关系,都包含着文化传承和创新。总之,教师追求幸福就是教师文化传承和创新的一个动因。

因此,深入了解职业幸福与教师文化的关系,对于加强学校教师文化建设、提升教师职业幸福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研究方法与样本选择

(一)信息采集。本研究运用问卷调查法收集信息。

(二)问卷编制

1. 设计思路:依据教师文化结构——精神文化系统、行为文化系统、制度文化系统和物质文化系统[1]为线索,着力弄清各组成部分对职业幸福的影响程度。

2. 问卷结构。本问卷共40题,主要包括:教师基本情况,教师幸福现状,精神文化系统对教师幸福影响,制度文化系统对职业幸福的影响,行为文化系统对职业幸福的影响,物质文化系统对职业幸福的影响等6个方面。

3. 预试与修改。试题成形后,我们在耒阳市区的耒阳三中、城乡结合部哲桥中心校、乡镇永济中心校等几所学校选取90名中小学教师进行预试,对施测结果进行初步的探索性分析,最后形成终结性方试卷。

(三)样本选择

本次调查利用耒阳市和常宁市教师参加学科岗位培训的机会,分别于2012年6月5、6、11、12、19、20日组织了六次问卷调查,共发放试卷412份,回收试卷391份,其中有效试卷377份。调查对象涵盖了耒阳市和常宁市义务教育阶段各类学校和各年龄阶段中小学教师。其中,城区学校教师占14.06%,农村学校教师占81.43%,城乡结合部学校占4.51%。35岁以下的占16.98%,36~45岁占40.05%,46~55岁的占41.91%,56岁以上占1.06%。

三、结果分析

(一)教师幸福程度

本次调查,我们先将教师职业幸福程分为三个层次:幸福,有过幸福感和不幸福。这次调查结果是,23.61%的中小学教师认为教师职业是幸福的,58.36%的教师有过幸福感,18.04%的教师认为无幸福感。也就是幸福和无幸福感的教师都是少数,绝大多数教师有过幸福感。为了便于分析,我们在结果分析中将教师分为两类,即幸福教师和普通教师(有过幸福感和无幸福感的教师)

表1 教师职业幸福程度统计

(二)教师精神文化与职业幸福

精神文化系统是教师在服务过程中受到一定意识形态影响,长期形成的精神成果和文化观念。它主要由教师的职业认识、职业价值观、职业理想和职业情感等构成。在这次调查中,我们将每项内容划分成三个不同层面,让教师依据其自身情况进行选择。职业认识主要考查其对教师职业性质和意义的认识,职业价值主要考查其价值观和职业境界,职业理想主要考查理想和专业发展规划,职业情感主要考查其对职业的爱和对学生的爱。

从表3可看出:幸福教师、普通教师的个体精神文化存在着非常显著差异。他们的职业认识、职业价值观、职业理想和职业情感均表现出很大的差异性。不同的文化内容的卡方值有着一定差距。这也就说明了各项内容对教师幸福影响程度是不同。各项不同调查内容,幸福教师与普通教师在分布层次上存在各自特点:一是幸福教师多数(58.43%~75.28%)都有深层次的职业认识,职业境界和职业情感,并拥有崇高职业理想;二是普通教师的职业认识、境界、理想和情感一般停留在表层;三是两类教师都有极端认识或极端取向情况的,但都为少数。

表3 幸福教师的职业认识、职业价值、理想信念、职业情感统计

(三)制度文化与职业幸福

制度文化是围绕教育核心价值观,要求全体教师共同遵守的按一定程序办事的行为方式及与之相适应的组织规章制度的综合。这次调查,我们选择的样本均来自常宁市、耒阳市参加培训教师中小学教师,一般每个学校都只有1~2人,基本能反映不同特点的制度与教师幸福相关性。关于制度文化对教师幸福的影响,我们在调查中主要将它分为内容和整体特性二个维度。

从内容来看,制度文化主要包括教师评价制度、奖惩制度、选拔应用制度、教师学习制度等。它们在学校管理中表现为三个层次,即有效、不力和无效。由表4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结论:①制度文化对教师幸福影响具有不同的相关性。其中学习制度、评价制度和奖惩制度显著相关,选拔任用制度相关。②73.03%的幸福教师认为学校有有效的学习制度,58.43%的幸福教师认为学校有有效的评价制度,53.93%的幸福教师认为学校奖惩制度有效,41.57%的幸福教师认为学校选拔任用制度是有效的。这个调查结论可以作如下四个方面的分析:一是四类制度对幸福影响是不同的,学习和评价制度影响最大,其次奖惩和选拔应用制度;二是结果反映了学校制度建设的现状,我们所调查地区学校的学习制度、评价制度、奖惩制度和选拔任用制度建设情况有着很大的差别,学习制度、评价制度建设得好些,其他两类制度次之;三是近年来,由于人们对人性管理与人文管理理解上颇僻,奖惩制度有些淡化,这也有可能是相关性少的原因之一;四是选拔任用制度是建立学校民主管理基础之上,它也是最复杂的、涉及面最广、难度最大的教师管理制度,仅有41.57%的幸福教师认为学校选拔任用制度是有效的,这是学校管理现状的反映,并非制度内与幸福相关性的内在反映。

从制度文化整体存的特征看,包括制度有公平性、制度完整性和针对性三个维度等。由表5我们得出如下结论:①学校制度良坏优劣与教师幸福高度相关,呈现出非常显著性差异。②79.78%的幸福教师认为学校的制度比较公平,58.82%的不幸福教师认为学校制度不公平。因此,公平、公正是学校制度建立根本,是教师幸福的保证。针对性也就确定了它的实用价值,会从根本上影响学校制度有效实施,与教师幸福有着很大相关性。这次调查我们发现有94.38%的幸福教师认为学校有比较强的针对性。③制度的完整性也就是制度的全面性,是学校对教师管理整体水平的反映,科学全面的制度能有效引导教师追求幸福、创造幸福和享受幸福。

表4 制度基本内容与教师幸福相关性统计

表5 制度基本特征对教师幸福影响情况统计

(四)行为文化系统与职业幸福

教师行为文化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产生的活动文化,它包括课堂教学、课外辅导、人际关系和文娱体育活动中产生的特有文化现象。这次调查,我们将行为文化划分三个维度:态度与能力、业余生活、工作作风。

1. 教师的态度与能力。这次调查,我们将它划分为教育态度(对职业态度、对学生态度、对教学态度)、教学能力、教育能力、自我发展意识与能力四个方面。对职业的态度和学生态度,我们已将它列入到前面的职业情感中考查,这里仅考查教学态度。由表6得出,教学态度、教学能力、教育能力和自我发展意识与能力与教师幸福呈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差异,且同一水平,卡方值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意味着对教师幸福的影响程度是不同的。教师态度对教师幸福的影响表现两方面的特点:一是幸福教师与普通教师呈现非常显著的差异;二是61.80%的幸福教师有良好的教学态度,而有69.10%的普通教师是中等以下的教学态度。69.66%的幸福教师拥有较强的教学能力,79.78%的幸福教师拥有较强的教育能力。这充分说明教师幸福源于教育活动的成功,教育教学能力是教师获取幸福的基本条件。

2. 教师的业余生活。由于每个人的业余生活一般都不会是单一的,可能是多方面的。因此,这次调查我们以主要内容为对象,并将其将其划分为:读书、打牌、聊天、上网和体育运动等五个方面。由表7的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幸福教师与普通教师业余生活内容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性,也就是说业余生活方是影响职业幸福的因素之一。幸福教师业余生活依次为:读书占55.06%,参加体育活动占19.10%,聊天占8.89%,上网占7.87%,打牌7.87%。也就说明绝大多数幸福教师业余生活方式为体育运和读书。

3. 工作作风。它是教师行为文化的重要内容,是学校领导和全体教师共同努力的结果。我们将它分成领导作风和教师教风。调查显示,幸福教师与普通教师认为其所在学校的领导作风与教师教风存在着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差异。

表6 教学态度、教学能力、自我发展意识与能力与职业幸福相关性统计

表7 业余生活主要内容与职业幸福相关性统计

表8 工作作风与教师幸福的相关性统计

(五)物质文化与职业幸福

物质文化是以物质为形的表层教师文化,是教师文化的外显表象。在这次调查中,我们把教师物质文化系统分为物质待遇、文化设施、教师衣着服饰、教师案头等几方面。

通过调查发现,幸福教师与普通教师所在学校的校园环境、福利待遇和教师案头衣着存在显著性差异,他们卡方值存在一定的差异。幸福教师所在学校一般都有比较满意的物质待遇、比较好的学习和工作设施,学校教师衣着端庄得体,能体现教师职业特点,教师案头整洁、规范、有条不紊。据此,我们认为物质文化与职业幸福有较高的相关性。

表9 学校物质文化与教师幸福关系

四、建议

(一)加强精神文化建设,强幸福之本

精神文化居于教师文化的核心地位,影响教师个体的职业认识、职业价值观、理想信念以及追求幸福的意识,加强精神文化建设,提升教师职业幸福:一是要让教师充分认识自己的职业意义,形成正确职业价值观。学校要大力弘扬无私奉献,献身教育事业。要让教师充分认识到教师职业是影响人的一生的职业,教师的教诲是照亮学生心灵的灯塔!教师职业传递人类文明薪火,带着厚重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学校要形成“敬业爱岗、关爱学生,刻苦钻研、严谨笃学,勇于创新、奋发进取、淡泊名利、志存高远”的核心价值观。二是要着力提高教师德性水平和人生境界。我们调查发现,幸福教师都有较高的职业道德水平和职业境界。这也正如刘铁芳教授说,“真正的幸福就是人之为人的实现,就是德性的实现”。一个没有较高精神追求的教师,一个缺乏起码道德水平的教育工作者都极有可能像芸芸众生一样沉溺于感官生活,习惯于病态的幸福,从而失去对幸福真正的感受能力和创造能力。加强职业道德建设是学校提升职业幸福重要手段,是建设教师文化的重要内容。三是要提高教师感知幸福和创造幸福的能力。幸福作为一种主体能力,主要包括感知幸福能力与创造幸福能力。“幸福就其自身来说,是一种心理体验,是一种感情,属于主观意识范畴”。一个人的幸福与不幸,在某种程度上源于自己的主观感受。学校提高教师的幸福感知能力,旗帜鲜明反对功利主义、金钱主义、消费主义和享乐主义,要让教师保持积极的心态,以认识、激励自己的态度悦纳自我,用大爱的胸怀欣赏学生,真诚的宽容接纳同事,平和的理解看待学校管理,创造幸福。调查发现,幸福教师都有较强的幸福创造能力,这也正于弗洛姆所说:“幸福和生命力、情感强度、思想及生产性的提高相关联;不幸与这些能力和功能的衰退相关联”。[2]幸福的创造也就是通过行动开拓崭新生活的过程。因此,学校提升教师职业幸福就是要引导教师革新教育观念、探索教育方法、追寻学生更好的成长途径,在此过程中获取成功与幸福。

(二)加强制度文化建设,立幸福之规

制度文化是围绕核心价值观,要求全体教师共同遵守按一定程序办事的行为方式及与之相适应的组织机构、规章制度的综合。制度文化是职业幸福的保障。学校要建立幸福的制度文化系统:一是要让制度从内容、形式和制定过程都能体现人性化,让教师更多地体验到作为学校主人翁的感觉,使教师更多地体验良好的制度文化不仅是实现对教师有序管理的重要途径,也是教师追求幸福和享受幸福的重要保障。二是要建立健全类制度,做到有章可循、有章必循。就此,一方面学校要建立健全各类制度,不仅要注意全面性、完整性,还要注意可操作性、公平性,要力求能充分调动全体教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另一方面要有章必循,学校制度不仅要全体教师自觉遵守,还需要学校领导来维护,以确保制度严肃性。三是要重视学习和宣传,让教师明确、理解制度存在的必要性,要不断增强遵守制度的自觉性。

(三)加强行为文化建设,拓幸福之路

行为文化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产生的活动文化,影响着教师获取幸福手段和方法。教师职业的本真幸福来源于富有成就的教学过程、纯洁融洽的师生关系、自己的提高与发展、学生的进步与成长、家长的信任与支持等。因此,学校加强行为文化建设:一是要加强对教师进行敬业爱岗教育,激发教师爱学生、爱教学之情。从某种意义上说,幸福就在教师自己心里,能不能够享受幸福,就在于教师以什么样的心态对待自己、学生、同事、领导以及教学活动。只有爱,才会以饱满的精力热情投入工作,享受工作的幸福。二是要通过听课、说课、上课等活动引导教师个体从群体文化中获取营养,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改进教学方法,以获得教育教学的成功;三是倡导健康文明的业余生活方式,要让“三更有梦书作枕,半床明月半床书”作为教师的主要生活方式。培根说“读书足以怡情,足以,足以长才。”[3]读书能使人怡养性情,增长才干,善于辞令,这都是对人性的弘扬。能够长时间读书、求知的业余生活必然给人带来持久和深刻的内在幸福。

(四)加强物质文化建设,夯幸福之基

物质文化是职业幸福的基础:一是要努力提高教师的物质待遇。教师幸福是物质幸福与精神幸福的统一。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是相互依存的。物质生活决定人们的精神生活,缺少必要的生活条件,就会给人们带来痛苦和不幸。当然,如果没有精神生活的丰富,即使有良好的物质生活条件,也并不幸福。正如罗素所说:“巨富和赤贫都不能带来幸福”。在当前的教育管理体制下,学校对教师物质生活条件改善不可能有大的作用,但应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使教师物质生活条件有所改变,要将可支配的有限经费用在刀刃上,充分发挥它的激励作用。二是要改善教师学习工作环境。良好的工作环境不仅是教师搞好教育工作、努力提高自身素质的基础,又有利于教师产生愉悦、舒适的感觉,形成良好心理状态,产生幸福感的条件。三是要建设教师文化室和文化墙。教师幸福源于对职业成就的认同,建设教师文化室和文化墙不仅能引导教师从群体文化中获取营养,也是学校对所要倡导核心价值观的表达,也是对教师教学成就的一种认可。学校教师文化建设应包括教师教研成果、教学成果以及教师引以为豪的成才学生等。

注释:

[1]赵振杰。论教师文化核心、功能与结构[J].当代教育与文化,2010(1).

教师幸福感调查范文 篇五

幸福感是指每一个人根据自己的标准对其生活质量进行综合评价后的一种积极体验。近年来,心理幸福感与主观幸福感之间呈现出整合的趋势。已有研究中,心理学领域对于幸福感的探讨涉及到了很多群体。教师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其特殊之处在于,教师职业本身不仅要求教师不断提高专业技能,而且由于教师在学生的眼里还担负着言传身教的责任,其自身的情绪状态、生活态度等因素也对学生的成长起到榜样的作用,潜移默化地影响到学生。教师群体的幸福感水平如何,不仅关乎其自身的生命生活状态,而且也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状态和个性形成。本文研究对象主要针对农村中小学教师,以探讨农村中小学教师幸福感状况以及人口学变量对幸福感的影响。新河县作为一个贫困县,关注这里教师的幸福感对于这一地区的教育发展更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本研究调查对象为河北省新河县中小学教师,共计466人。被试的分布情况如表1。

表1 被试的主要情况(以实填人数为准)

(二)测量工具

本研究采用综合幸福问卷进行调查研究,并在调查问卷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些旨在了解被试基本人口学资料的变量,包括性别、教龄、学校等。综合幸福问卷是由苗元江编制,在整合主观幸福感和心理幸福感理论框架与测评指标的基础上,建构的多方位、多测度、多功能的本土化的测量幸福感的量表。该量表包括一个指数(幸福指数,采用1-9 计分)、两个模块(主观幸福感、心理幸福感)、九个维度(生活满意、正性情感、负性情感、生命活力、健康关注、利他行为、自我价值、友好关系和人格成长,采用1-7 计分)。

(三)数据处理

运用SPSS16.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三、统计结果

(一)教师综合幸福感的性别差异分析(见表2)

表2 教师综合幸福感及各因子性别差异

注: **p<0.01。

由表2结果可见,男女教师在自我价值(Fdf=1=8.852,p<0.01)因子上存在极其显著的差异,表现出女性教师的自我价值感显著高于男性教师。

(二)教师的综合幸福感教龄差异分析

对不同教龄教师的幸福感各因子进行方差分析发现,教师教龄在生活满意(Fdf=4=4.279,p<0.01)因子上差异极其显著(见表3)。进一步多重比较结果显示,教师的生活满意度基本呈现随教龄增长而增长的趋势。其中教龄为1-5年的教师的生活满意度显著低于11-20年、20-30年和30年以上教龄的教师,6-10年和20-30年教龄教师的生活满意度显著低于30年以上教龄的教师。

(三)小学、初中、高中教师在幸福感上的差异分析

对小学、初中、高中教师的幸福感各因子进行方差分析发现,不同学段学校的教师在生活满意(Fdf=2=10.984,p<0.01)、正性情感(Fdf=2=13.593,p<0.01)、负性情感(Fdf=2=7.117,p<0.01)、生命活力(Fdf=2=7.511,p<0.01)、人格成长(Fdf=2=5.216,p<0.01)、幸福指数(Fdf=2=7.875,p<0.01)各因子上存在极其显著的差异,在健康关注(Fdf=2=3.840,p<0.05)、利他行为(Fdf=2=3.032,p<0.05)因子上存在显著差异(见表4)。进一步多重比较结果显示,高中教师在生活满意、正性情感、生命活力、健康关注、人格成长、幸福指数因子上都显著低于初中教师和小学教师;在利他行为因子上显著低于初中教师;在负性情感因子上显著高于初中和小学教师;初中教师在幸福指数上显著低于小学教师。

四、结论分析

分析结果表明,教龄越高的教师,其生活满意度越高,30年以上教龄的教师的生活满意度最高,此教龄段的教师基本处于50岁以上年龄,工作上经验丰富,生活上相对已无大的负担,心态较平和,故对生活的满意度高。而1-5年教龄的教师,参加工作不久,还在熟悉业务阶段,生活上基本还处于对新家庭的准备或磨合期,存在很多的不确定感,因此其对生活的满意程度较低。

教师幸福感调查范文 篇六

>> 小学教师职业幸福感研究 农村小学教师职业幸福感的影响因素及其提升策略 小学教师职业幸福感探析 中小学教师职业幸福感调查研究 中小学教师职业幸福感现状调查研究 谈当前中小学教师职业幸福感的缺失 论中小学教师职业幸福感的提升 小学教师职业幸福感的调查报告 缓解职业压力,提升中小学教师职业幸福感 提升小学教师职业幸福感调研 提高小学教师职业幸福感 提高农村幼儿教师职业幸福感的对策研究 影响中小学教师职业幸福感的因素及践行的路径 关注小学教师心理健康,提高小学教师职业幸福感 农村小学教师职业倦怠影响因素的质性研究 教师职业幸福感研究综述 浅谈教师职业幸福感的培养 教师职业幸福感的隐形思考 教师职业幸福感的提升策略 浅谈我的教师职业幸福感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3]刘次林。教师的幸福[J].教育研究,2000,(4).

[4]檀传宝。论教师的幸福[J].教育科学,2002,(2).

[5]陈向明。质的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6]Fischer C.Qualitative research methods for psychologists.Aca-demic Press,Elservier Inc,2006.

[7]王炳华,一个对教学充满幸福的人[J].江苏教育,2012,(4)。

[8]叶澜,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J].教师之友,2004,(1)

教师幸福感调查 篇七

关键词初中 教师 幸福感 信度 效度

一直以来,人们比较关注教师的教学质量、教学效果,而对教师的生命质量有所忽视。本研究综合幸福感的两种研究取向,采用质性访谈法探讨了初中教师幸福感的结构模式,并编制出适用于初中教师幸福感的量表。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本研究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河南省郑州市、漯河市共9所初中的教师300名,利用学校开例会时间进行团体施测,收回有效问卷284份。

1.2 研究步骤

(1)开放式问卷调查和质性访谈。选取了郑州某中学60名教师进行了开放式问卷调查,根据分析结果编制预访谈提纲,进行2~3例预访谈后,修订预访谈提纲,最终形成正式访谈提纲。(2)资料的分析与编码。本研究转录文字近12万字,访谈时间最短为25分钟,最长为90分钟,对质性访谈的结果进行编码、归纳,最后确定核心类别为教学成就感、教学本身、学生管理、社会支持、教学改革、自我提升六大类。(3)项目的归类与汇总。根据访谈结果确定的初中教师幸福感的维度,编制成43道题的问卷,采用四点等级量表。(4)预测。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河南省郑州市、漯河市两所初中的教师106名,由研究者担任主试,利用学校开例会时间进行团体施测,现场收回问卷,有效问卷97份。依据总分高低排序,以高低分数的27%作为高低分组的标准,删除在高低分组上差异不显示的题目2项,保留项目的鉴别度良好的题项。(5)验证性因素分析。采取验证性因素分析的方法对项目做进一步的分析,删除11个项目,最终形成包括32个项目的问卷。正式施测发放问卷300份,有效问卷284份。(6)统计分析工具。使用spss 13.0和amos 4.0对数据进行项目分析、验证性因素分析、信度分析等处理方法。

2 结果

(1)信度检验采用克隆巴赫一致性系数(cronbach)检验各维度的信度指标,分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达到0.658~0.876,基本符合心理测量学的标准。(2)效度检验运用验证性因素分析对初中教师幸福感问卷进行了构想效度的分析,gfi在0.85以上,rmsea等于0.05, 2/df的比值小于5,各拟和指标均达到了较优的水平,说明该问卷具有良好的结构效度。

3 讨论

3.1 教师幸福感结构的讨论

本研究打破以往研究的模式,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经过开放式问卷调查、访谈及质性资料分析等步骤之后,确定初中教师幸福感的结构模型为六个维度。

(1)教学成就感。在对教师的访谈中,教师首先提到的是工作。很多教师感到幸福的事情主要是来自教学方面,如学生学习进步,或者通过教师的努力使某个学生发生重大的改变等。对教师来说,教学是基本的业务要求,教学成效的好坏直接体现了教师的能力和水平。因此,教师幸福感的主要源泉来自教学成就感。

(2)教学本身。一个人只有在工作中享受到乐趣,才能真正体验到工作是一种追求,是一种事业。一个真正热爱教师职业的人,对工作是热情的,对学生是负责的,对教学本身是喜爱的,在工作时更多的体验是幸福的。

(3)学生管理。初中生处于青春叛逆期,管理难是教师普遍反映的问题。家长将教育学生推向学校,一个教师管理多个学生精力有限,而且现在教师与家长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这对学生的管理都有影响。无论你知识有多深奥,管理不好学生,就会影响教学效果,给学生的成长造成消极影响。

(4)社会支持。许多研究表明,社会支持与幸福感之间是相关的。教师的社会支持度高,家庭各睦、同事关系融洽、朋友关系良好,幸福感就高。反之,社会支持度低,人际关系差,不仅影响教学工作,而且影响教师的幸福感。

(5)教学改革 长期单调重复的工作容易使教师产生职业倦怠。而进行教学改革不仅可以刺激教师的“麻木和倦怠”,还可以充分调动了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增强教师的幸福感。

(6)自我提升。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已要有一桶水,而水源则是来源于学习。教师只有不断学习,掌握最新动态,更新知识,学生才乐意听教师讲课,教师才能在教学中不断体验到幸福和快乐。

3.2 问卷的信度和效度

本研究编制的初中教师幸福感量表是通过借鉴相关量表项目、开放式问卷调查、质性访谈、专家审核等整理分析而成,能够较好地反映初中教师幸福感的主要维度,能有效地对初中教师的幸福感进行测定。但是本研究也有不足之处,首先是缺少其它外部效标,无法计算本量表的效标效度;其次是取样单一,适用于河南省,量表的可推广性有待进一步考证。

参考文献

[1]冯伯麟。教师工作满意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教育研究,1996(2):43-49.

教师幸福感调查 篇八

关键词:青年教师;网络;幸福感;心理健康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38-0037-02

一、前言

青年教师作为高校教师队伍的主力军,对于学校的教学和科研保证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由于高校青年教师面临着工作、学习和生活诸多方面的压力,其心理健康水平不容乐观。有结果表明,目前高校青年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较差,在抑郁、精神病性、躯体化、焦虑四个因子上的得分均显著高于全国成人常模;而洪环环认为目前高校青年教师心理现状表现在鲜明的时代特征、明显的年龄缺陷特征、矛盾的心理特征以及模糊的角色认识四个方面。然而,互联网带来了一个崭新的空间,在面对压力和心理矛盾面前,网络作为现阶段普遍使用的信息传播途径,给青年教师带来了缓解压力的手段,让青年教师在网络中卸下严肃的教师身份,充分发挥自身的特色和个性,但同时也带来了一些问题。籍红认为,一些青年教师以网上虚拟的交往方式代替现实的交往,却使得在现实的人际交往中产生困惑,甚至有些青年教师为了逃避现实的人际关系压力而宁愿在网上以虚拟的身份去进行虚拟的交往,从而进一步导致现实的人际交往障碍,加剧人际关系的不良状况。另外,高职院校的教学要求和环境有别于一般本科院校,其青年教师也有着特殊的心理状况。王满寿研究了高职院校青年教师的压力源,认为高职院校的青年教师有繁重复杂的教学工作、沉重的教研工作以及偏高的社会期许。而胡琰分析了高职院校青年教师的压力来源,他认为社会环境迅速变化、产业方向不断调整的外部压力以及教学任务过重、职称晋升难等内部压力是影响和制约高职院校青年教师发展的重要来源。但目前并没有普遍针对高职院校青年教师展开心理健康调查,因此,本研究着意于了解高职院校青年教师的网络使用状况及其心理体验和幸福感水平,为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二、研究方法

1.研究对象:本研究对象为天津某高职院校青年教师,共79人,其中男性20人,女性59人;年龄在25~29岁的有22人(27.8%),30~35岁的有46人(58.2%),35岁以上的有11人(13.9%);婚姻状况为已婚并育有子女的为43人(54.4%),已婚无子女的13人(16.5%),未婚的为23人(29.1%);工作性质为行政管理人员是15人(19%),职员26人(32.9%),非坐班教师38人(48.1%)。

2.研究工具:本研究选用作者自编问卷及总体幸福感指标来考察研究对象的上网情况、上网心理体验以及幸福感指数。

三、调查结果与分析

1.青年教师网络使用状况。在本次调查中,青年教师的日常上网时间段(此题为多选)多集中在白天各个时间段,深夜上网的人数比例较少,仅为17人次,因为本被试人员都为教师职业,由于工作性质,大多教师在白天工作和休息时间选择上网来处理工作事务和个人休闲,晚上回到家大部分都有家庭劳务压力,休息较规律,因此相比较学生,大多不会在深夜上网;在关于一天上网时长的问题上,0~1小时的为7人,1~3小时的为36人,3~5小时的为23人,5小时以上的为13人,说明大部分被试上网时长适中;而关于上网类型的调查问题(此题为多选),被试的回答基本涵盖了网络使用的各个方面,但被试更多的上网活动为新闻消息和获取专业知识以及购物,这一点符合青年教师的年龄、职业身份;在关于上网用途的问题上(此题为多选),工作所需为最多,共54人次,占总数的(68.4%),其次是休闲放松,42人次,而学习知识、交友互动和打发时间已经不是青年教师的主要生活内容,因此人次较少。

2.青年教师网络使用心理体验状况。青年教师在网络使用的同时会产生怎样的心理体验?本研究进行了调查,数据显示,在上网时的心理体验没感觉的为35人,占总数的44.3%,愉快的为33人,占总数的41.8%,而无聊的为8人,不开心的仅为3人,结合青年教师上网用途大多为工作所需和休闲放松,因此被试的上网体验基本属于正向的感觉;而当被试被问到不上网时的心理体验时,大部分回答为没感觉,占总数的48.1%,无聊和不开心的人数分别为18、14人,数据显示与上网心理体验的结果一致,但是仍有部分人在不上网时体验到无聊和不开心,说明目前网络已经成为人们普遍获取快乐和休闲的主要渠道;在上网收获的问题上,回答无收获的仅为1人,几乎所有人都能通过网络获得相应的好处,比如得到资讯、学到知识、买东西、放松等;而在上网带来负面作用的问题上,回答最多的是疲累,为43人,其次为鼠标手肩周炎等疾病,为31人,而网络成瘾、被骗这种情况则相对较少,共9人,因此,网络使用虽然带来了工作和生活的便利,但是长时间的上网会使身体疲劳,甚至出现相关疾病。

3.青年教师心理幸福感水平。我们在考查青年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时,采用总体幸福感指数进行考查,结果显示,非常痛苦、很痛苦、痛苦的人的均为0人,有些痛苦的为4人,居于中间的为39人,有些幸福的为5人,幸福的为15人,很幸福的为10人,非常幸福的为6人,平均分为6分(有些幸福),说明大部分被试均认为自己的生活比较幸福。

四、关于青年教师网络心理健康的讨论

青年教师是高校教师队伍的中坚力量,担负着教书育人的伟大使命。从调查结果来看,高职院校青年教师在网络使用上时长适中,上网的目的和用途也符合青年教师的角色定位,基本能通过网络获得相关知识和得到放松休息。但是,仍有个别被试经常深夜上网,上网累计时间过长,存在打发时间的目的,在这种情况下,难免有上网产生不开心,而不上网时又产生无聊的心理体验。如果上网没有正确目的和好的体验,就不能从网络中获得好处,甚至有情绪低落、网络成瘾和被骗的情况。因此,在幸福感指数的调查中,表明生活有些痛苦的仍有4人。虽然这种情况的比例不高,但是我们仍然不能忽略其特殊状况,由于高校教师的工作特殊性,即使是个别老师出现网络成瘾、精神不佳、身体状况较差的情况,也会给学校以及一批学生带来不良影响。针对这种情况,本人认为应该从多方面着手去帮助这些教师:

(1)学校方面重视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适当开展一些教师喜闻乐见的活动,增强青年教师的现实活动,增加教师之间的交往,以减少无所事事上网产生的心里烦恼;(2)创造良好的工作和生活条件,减轻青年教师的不必要的负担,建立一种良性的激励制度,并提供有效的教师帮扶活动,这样尽可能让青年教师在专业教学上提高,而不至于沉迷于网络;(3)个人方面要提高自我心理调节能力,加强人际交往,善于调节情绪、减轻压力,在遇到困难的时候寻求适当的支持系统,可减少依赖网络调节情绪的方式。

参考文献:

[1]李莹,廖传景,朱浩亮。高校青年教师网络使用及其对心理健康影响的调查研究[J].现代远距离教育,2010,(01):38-41.

[2]贺超,欧阳椿陶。高校青年教师心理健康现状调查及预防对策探析[J].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04):8-11.

[3]吴彦璐,徐荣青,郑顺利,齐荫玲。天津高校青年教师现状问卷调查报告[J].社科纵横(新理论版),2012,(01):227-228.

教师幸福感调查范文 篇九

在专项方面,球类专项学生的学校幸福感高于非球类专项的学生;在对专业满意度方面,满意的学生学校幸福感高于不满意的学生;在学习积极性方面,积极学习专业课的学生学校幸福感高于不积极学习的学生。

在当今这个倡导社会和谐的时代,“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健康全面发展”、“民主”等相关理念已经渗透到了社会的每个角落。人们生活的质量和幸福的程度成为这个社会热门的话题,而大学生作为国家、社会的未来和希望,其幸福的程度更是社会人士所关注的焦点问题。

因此,研究学生在学校体验到的幸福感也就是学校幸福感,不管是对学生个体的发展还是对学校总体的评价来说都是十分有必要的。本文就滨州学院体育教育专业大学生学校幸福感现状进行调查并深入的分析,且能提出相应的发展对策,以期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校幸福感,以提高滨州学院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学校幸福感程度。

一、研究对象和方法

1.研究对象

以滨州学院体育教育专业2011届、2012届、2013届和2014届部分学生为研究对象,深入了解体育教育专业大学生的学校幸福感。

2.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通过查找、阅读相关的文献,搜集有关大学生幸福感的资料,为分析滨州学院体育教育专业大学生幸福感的影响因素提供参考。

(2)问卷调查法;使用《总体幸福感量表》:它是由美国国立卫生统计中心制订的一种定式型测查工具,用来评价受试者对幸福感的描述。总体幸福感量表通过将其内容分成6个分量表,从而对幸福感的6个因子进行评分。这6个因子是分别是:对健康的担心、精力、对生活的满足和兴趣、情感或行为的控制、忧郁或愉快的心境以及松弛与紧张(焦虑)。得分越高则幸福感越高。

自行设计《滨州学院体育教育专业大学生专业状况调查问卷》,根据滨州学院体育教育专业本科大学生的人数进行发放问卷。为了保证研究的质量,在问卷发放的过程中尽可能的保证每个研究群体的人数、性别以及年级等因素的相对均衡。

(3)数理统计法;对所回收的问卷进行数理统计,得出滨州学院体育教育专业大学生幸福感的第一手资料,针对所调查的问题进行研究。

(4)逻辑分析法;运用归纳法、比较法、分析法、综合法等逻辑分析的方法,对资料进行分析与研究。

二、结果与分析

1.滨州学院体育教育专业大学生学校幸福感影响因素调查与分析

(1)专业选择意愿;针对滨州学院体育教育专业大学生在专业选择意愿上对学生的学校幸福感是否有影响,根据总体幸福感量表中的六个因子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得出结果如下:

在专业选择意愿的影响因素上,学生个人意愿在其专业选择上表现程度的不同,将会导致学生的学校幸福感有所差异。学生本人的意愿得到充分的体现时,这部分学生的学校幸福感比较好,如果在此基础上又得到家长的鼓励与支持,而且入校前,已经对学校的专业师资力量、教学设施、生活学习环境、专业的就业等方面进行了总体的对比和评估,比学生自己在专业选择意愿上的学校幸福感更高。

(2)专业满意度;针对滨州学院体育教育专业大学生在专业选择意愿上对学生的学校幸福感是否有影响,依据总体幸福感量表中的六个因子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得出结论如下:

一些学生对专项老师的教学满意度持很满意或满意,他们的学校幸福感比持不满意和很不满意态度的学生的学校幸福感要好。专项老师在课上对学生的态度,包括教学、交流、指导等,哪怕是一句话、一个举动,都影响着学生在课上的学习情况,对专项老师教学认可的学生,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往往较高,同时他们对专项老师教学的满意程度也高。

(3)专项差异;针对滨州学院体育教育专业大学生在学校幸福感水平上,专项是否对学校幸福感有影响,根据学校幸福感量表中六个因子对调查问卷的分析,得出结果如下:调查发现,这些选择人数比较少的运动项目对场地器材的要求比较高,尤其是体操,有的学校还没有开设这些外堂课程。我们可以看出,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团体项目的学校幸福感要显著高于个人项目。相比之下个人的运动项目,由于缺乏互助的队友和竞争的对手,从而导致活动过程中没有积极的兴趣和乐趣以及较高的参与积极性,因而会导致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学校幸福感水平降低。

(4)师生关系;研究对大学生的师生关系情况对学校幸福感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发现师生关系的好坏对滨州学院体育教育专业大学生学校幸福感的有显著差异:

学生在学校的重要的师生关系对于学校幸福感来说有不同程度的影响。良好的师生关系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具有启示性的、宽容性的学习环境,促进学生做到良好的学习行为。可以得出师生关系好的学生,学校幸福感的得分就越高,说明学校幸福感就越好。

(5)学习满意度;学习满意度对滨州学院体育教育专业大学生的学校幸福感是否有影响,根据总体幸福感量表中的六个因子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研究结论如下:

专业学习满意度的五个因素很满意、比较满意、无所谓、比较不满意、很不满意中,学校幸福感是依次降低。专业知识学习的满意程度对于在校大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学的好的学生喜欢学校包括学校的一草一木,学的不好的学生,觉得在学校里很无聊,很枯燥。

(6)学习积极性;针对学习积极性对滨州学院体育教育专业大学生的学校幸福感有无影响,根据总体幸福感量表中的六个因子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得出结果如下:

学校幸福感得分高的学生来说,他们在专业课学习积极性上是很积极的。专业课学习积极性的因素中,学校幸福感由高到低的排列是很积极、比较积极、不积极、很不积极。在专业课上取得较为理想成绩的学生,这就表明他们已经能够适应大学的生活学习方式,可以很好的融入到学校这个大集体当中,并且能够以积极的态度来评价学校。因此,专业课学习积极性比较好的学生一般也拥有比较高的学校幸福感。

三、结论与建议

1.结论

总体来说滨州学院体育教育专业大学生的学校幸福感水平比较高,大学生能够以积极向上的态度来面对生活中和专业课上的一些挑战,具有良好的的心理品质特征,其幸福感状况良好。

根据总体幸福感量表中的六个因子来测量得到:专业选择意愿方面自己选择的学校幸福感高;专业满意度持满意态度的学生学校幸福感好;在专项差异方面,以球类项目为专项的学生较其他项目的学生学校幸福感好;师生关系好的比师生关系差的学校幸福感要好;而且在学习积极性上比较积极,对专业满意度满意的学生比不满意的学生的学校幸福感要好一些。

2.建议

目前滨州学院体育教育专业的大学生专业课尽管开展的比较好,但是由于学校场地器材的缺乏,影响了学生专业课的学习及其积极性。因此滨州学院应加大场地器材建设,以保证学生能够更好地进行专业课的学习,能够充分展示自己的才能和特长。

滨州学院体育教育专业应积极组织一些课外体育活动,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加强学生专业课学习的兴趣,让学生体验到课堂的新鲜感。对滨州学院体育教育专业大学生学校幸福感的干预可以从两大方面入手,一是通过提高滨州学院的教育服务质量;二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幸福观念,建立起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获得更高水平的幸福感体验。

最新范文

教师节感动祝福语优秀6篇11-11

作为一名幼儿教师的心得体会(优秀5篇)11-11

心目中的好老师【精选5篇】11-11

高中地理教师【精选6篇】11-11

教师节搞笑三句半【优秀5篇】11-11

十佳教师先进事迹(优秀9篇)11-11

教育叙事案例优秀3篇11-11

最新赞美老师的散文诗歌朗诵稿(4篇)11-11

庆六一校长致开幕词精选7篇11-11

最新师恩如海,倾我至诚祝教师节快乐通11-11

86 75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