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 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优秀4篇)

2023-07-15 08:35:23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书包范文小编精心为大家带来了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优秀4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数学五年级下册教案 篇一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圆的周长计算公式,能应用公式求圆的直径或半径,正确解决求圆的直径或半径的简单实际问题。

2.使学生通过圆的周长公式的实际应用,进一步掌握圆的半径、直径和周长间的关系,感受利用公式列方程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使学生感受平面图形的学习价值,提高数学学习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

探索已知圆的周长,求这个圆的直径或半径的方法

教学难点:

运用圆的周长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什么是圆的周长?圆的周长计算公式是什么?

2.把圆规两脚尖分开4厘米画一个圆,这个圆的半径是多少?直径呢?周长呢?

指名回答,明确计算方法。

3.知道圆的直径和半径,我们能很快算出圆的周长。如果只知道圆的周长,我们能算出它的直径和半径吗?今天这节课我们来继续研究圆周长的'知识。

二、自主先学

出示例6和导学单

1.题中的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是什么?。

2.如何准确地测算出这个花坛的直径?

3.还有别的方法吗?

三、小组讨论

四、交流展示

方法一:列方程解答。 解:设花坛的直径是x米。

3. 14x=251.2

x=251. 23. 14

x=80

答:花坛的直径是80米。

方法二:算术方法解答。 251. 23. 14 =80(米)

答:花坛的直径是80米。

五、质疑拓展

问:两种方法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你喜欢什么方法?为什么?

小结:这两种方法都是根据圆周长的计算公式,列方程是顺着题意思考,用除法计算是直接利用周长公式中各部分之间的关系计算。

问:已知圆的周长,如何求圆的半径或直径?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①列方程解答。②d=C r=C 2

六、检测反馈

1.完成练一练。

(1)学生独立完成。

(2)集体交流。

提醒学生估算时,可将圆周率看作3,并使学生意识到3比圆周率实际值小了一些,所以周长也应该适当估小一点。

2.完成练习十上第6题

各自填表,说说半径、直径和周长的关系

3.完成练习十四第8题。

(1)借助圆柱形教具演示,帮助学生理解什么是 树干横截面

(2)学生独立思考并计算。

(3)集体交流。

4.完成练习十四第9题。

(1)理解拱门的高度的含义。

(2)学生独立计算。

(3)集体订正。

5.完成练习十四第10题。

(1)学生独立思考。

(2)集体交流,明确:先求出花圃的周长,再求出种的棵数。

6.作业:练习十四第8、10题。

七、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篇二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导入:你们都听说过乌鸦喝水的故事吧,聪明的乌鸦是怎么喝到水的?这其中有什么道理?

二、合作学习,自主探究

1、体积的意义。

(1)准备:我们也来做一个实验,取两个同样大小的玻璃杯。先往一个杯子里倒满水;取一块鹅卵石放入另一个杯子,再把第一个杯子里的水倒到第二个杯子里,会出现什么情况?为什么?这说明了什么?(鹅卵石占了一定的空间。)

(2)一个物体都占有一定的空间。下面的电视机、影碟机和手机,哪个所占的空间大?

(3)启发学生概括: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板书)

上面三个物体,哪个体积最大?哪个体积最小?

(4)比较:用学生手中的文具比。谁的体积大?谁的体积小?

师:教室是一个较大的空间,课桌、讲台、同学、老师等占教室空间的一部分。整个学校是一个大空间,教师、办公室、操场、花池、领操台、旗座等都占有一定的空间,既有自己的体积。而整个宇宙是一个大空间,地球只是宇宙空间的'一部分,而地球上的山、川、河流、一切建筑物、人等占地球的一部分。

2、体积单位:

(1)讲:测量长度要用长度单位,测量面积要用面积单位,测量体积要用体积单位。(板书)

认识体积单位:

常用的体积单位有: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可以分别写成

(2)认识立方厘米:

出示:棱长是1厘米的正方体,量一量它的棱长是多少?

说明:它的体积是1立方厘米。

谁的体积近似的接近1立方厘米?(色子或一个手指尖的体积大约是1立方厘米)

(3)立方分米:(方法同立方厘米)

粉笔盒的体积接近于1立方分米。

(4)认识立方米:

①出示1立方米的棱长的教具。观察后总结:边长是1米的正方体的体积是1立方米。

②认识1立方米的空间大小。

1立方米水约可以装满500个暖瓶。1立方米的木材约可以做课桌50张。

小结:常用的体积单位有哪些?哪个体积单位大?哪个体积单位小?

体积单位的用途是什么?

3、体积初步认识:

①决定体积大小,是看它含有体积单位的个数。

2、练一练:选择恰当的单位:

橡皮的体积用( ),火车的体积用( ),书包的体积用( )。

3、生活中的数学。

乘分级的行李规定

机场行李托运一般不超过此规格。你知道其他交通工具关于行李的规定吗?

手提行李的三边之和一般不得超过115cm。

数学五年级下册教案 篇三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122~125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众数的含义,学会求一组数据的众数,理解众数在统计学上的意义。

2.能根据具体的问题,选择适当的统计量表示数据的不同特征。体验事物的多面性与学会全面分析问题的必要性,培养独立思考,勇于创新,小组协作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和求真的科学态度,渗透一组数据的对称美,揭示数学中美的因素。

教学重点:

认识众数,理解众数的意义及作用。

教学难点:

能在具体情境中灵活选择适当的统计量表示一组数据的特点,并能根据统计量进行简单的预测或做出决策。

教学用具:

课件。

教学设计:

一、 复习旧知

1.情境引入。

请学生观看一则新闻“李叔叔求职记”。

2.让学生利用计算器算一算,想一想,经理是否欺骗了李叔叔?

3.请学生想一想用什么数来反映工资水平比较合适呢?

[设计意图:本环节通过李叔叔在找工作时遇到的实际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在帮助李叔叔的过程中感受到在这里平均数和中位数不能真实反映员工的'工资水平,初步感受众数产生的必要性。]

二、学习新知

1.提问:李叔叔最有可能挣到多少钱?

2.揭示:这里的“600”就是这组数据的众数,并请学生猜猜是哪个“zhong”字。

[设计意图:本环节提出这样的问题,旨在使学生通过工资表中出现次数最多的“600”理解“众”的含义,进而理解众数的意义。]

3.小练习:找出下面两组数据的众数。

4.请学生试着说说众数的意义,然后教师小结板书。

三、解决问题

(一)完成例1

1.出示例题:

五(2)班要选10名同学组队参加集体舞比赛。下面是15名候选队员的身高情况(单位:米)

1.41 1.41 1.41 1.44 1.45 1.47 1.48 1.49

1.51 1.51 1.51 1.51 1.52 1.54 1.54

你认为参赛队员的身高是多少比较合适?

2.学生小组合作选择6名队员。

3.根据学生汇报,老师课件随机演示选择结果。

4.小结:以众数1.51为标准选择队员身高会比较均匀。

[设计意图:本环节通过小组活动给学生提供参与数学活动的机会,使他们在思考、探究、讨论、交流中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利用多媒体的演示使学生从直观上进一步充分理解众数的实际意义,感受和体会数学中美的因素。]

(二)分析数据,尝试统计决策

1.根据提供的工资表,帮助李叔叔做决策。

2.根据射击队员的成绩,帮助射击队选择合适的参赛队员。

[设计意图:通过一组练习,使学生能灵活选择适当的统计量表示一组数据的特点,并能根据统计量进行简单的预测或做出决策。使学生充分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并从解决问题中体会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更加热爱数学。]

3.生活中的数学。

四、全课小结

学生畅谈收获。

数学五年级下册教案 篇四

学习内容

3的倍数的特征(教材第10页的内容及教材第11页练习三的第3~6题)

第1课时课型新授

学习目标

1、使学生通过观察、猜想、验证、理解并掌握3的倍数的特征。

2、引导学生学会判断一个数能否被3整除。

3、培养学生分析、判断、概括的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并掌握3的倍数的特征

教学难点

会判断一个数能否被3整除。

教具运用

课件

教学方法

二次备课

教学过程

【复习导入】

1、学生口述2的倍数的特征,5的倍数的特征。

2、练习:下面哪些数是2的倍数?哪些数是5的倍数?

324 153 345 2460 986 756

教师:看来同学们对于2、5的倍数已经掌握了,那么3的倍数的特征是不是也只看个位就行了?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3的倍数的特征。

板书课题:3的倍数的特征。

【新课讲授】

1、猜一猜:3的倍数有什么特征?

2、算一算:先找出10个3的倍数。

3×1=3 3×2=6 3×3=9

3×4=123×5=15 3×6=18

3×7=213×8=24 3×9=27

3×10=30……

观察:3的倍数的个位数字有什么特征?能不能只看个位就能判断呢?(不能)

提问:如果老师把这些3的倍数的个位数字和十位数字进行调换,它还是3的倍数吗?(让学生动手验证)

12→21 15→5118→81 24→42 27→72

教师:我们发现调换位置后还是3的倍数,那3的倍数有什么奥妙呢?

(以四人为一小组、分组讨论,然后汇报)

汇报:如果把3的倍数的各位上的数相加,它们的和是3的倍数。

3、验证:下面各数,哪些数是3的倍数呢?

21054 216 129 9231 9876

小结:从上面可知,一个数各位上的数字之和如果是3的倍数,那么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板书)

4、比一比(一组笔算,另一组用规律计算)。

判断下面的数是不是3的倍数。

34025003 1272 2967

5、“做一做”,指导学生完成教材第10页“做一做”。

(1)下列数中3的'倍数有。

143545100 332 876 74 88

①要求学生说出是怎样判断的。

②3的倍数有什么特征?

(2)提示:

①首先要考虑谁的特征?(既是2又是5的倍数,个位数字一定是0)

②接着再考虑什么?(最小三位数是100)

③最后考虑又是3的倍数。(120)

【课堂作业】

完成教材第11~12页练习三的第4、6、7、8、9、10、11题。

【课堂小结】

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活动,你有什么收获和感想?

【课后作业】

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练习。

板书设计第2课时3的倍数的特征

一个数各位上的数字之和是3的倍数,那么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

【作业设计】

学习目标,教学方法,数学,教师,能力。

最新范文

五年级数学上册教案(优秀7篇)07-16

数学教案-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优秀7篇)07-15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最新10篇】07-15

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白鹭》教案菁选最07-14

小学语文第九册《高尔基和他的儿子》教07-14

18地震中的父与子【优秀4篇】07-14

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教案(优秀5篇)07-14

天火之谜优秀8篇07-14

海伦凯勒优秀4篇07-13

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教案(优秀9篇)07-13

67 57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