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尔基和他的儿子教学设计 《高尔基和他的儿子》教学设计精选9篇

2023-09-16 00:22:47

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漂亮的书包范文网小编为您分享了《高尔基和他的儿子》教学设计精选9篇,希望能够给大家的写作带来一些的帮助。

高尔基和他的儿子 教案 篇一

一、导入: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课文——《高尔基和他的儿子》。(师)高尔基是一位伟大的作家,他很爱自己的儿子。课文中,高尔基和他的儿子之间发生了哪几件事?

板书:栽花赏花

写信教子

课文是怎样具体描述栽花赏花这件事的?我们先来学习课文2——5自然段。

二、学习2——5自然段

1、自由读,找出具体写儿子栽花,父亲赏花的词句,并作记号。

2、出示2、3两段,指名读

3、交流找到的词句

师:儿子是怎样栽花的?你找到了哪些词句?

(1)学生读出句子,出示画线句子。

(2)齐读

(3)师:在读这句话时,你会特别注意哪些词?

(4)学生自由谈,找出“顾不上、一直、各种各样”。

(5)理解“顾不上”,插入“年纪小”“路途远”的内容。(师:此时,高尔基的儿子需要休息吗?请你联系课文想一想;当时他才多大呀?他顾不上休息,在忙着干什么?为什么这么做?)

小结:高尔基的儿子不远万里来探望父亲,顾不上休息为父亲栽花,可见儿子深深地爱着父亲。(板书:爱)。让我们一起有感情地朗读2、3两节。

4、学习4、5小节

师:儿子走了,但儿子种的花开了,高尔基坐在院子里欣赏着,他看见了怎样的情景?

(1)出示图片,联系课文第4节练习说话。

(2)(师引读)多美的画面啊!——出示第4自然段,齐声朗读。

(3)师:看着眼前的鲜花,高尔基心中涌动着怎样的情感?同学们自己读读第五节,体会一下。

学生交流三点:无比的高兴 骄傲、自豪 对儿子的思念

(4)小结:多么深厚的父子之情啊(点一点“爱”字 )

(5)谁能把这一段朗读好?指名读、齐读

三、学习6——9自然段

过渡:刚才我们学习了课文的第一件事,感受到了父子之间的浓浓亲情,然而高尔基对儿子的感情仅仅是父子之情吗?下面我们学习第二件事,高尔基给儿子的信,写了些什么呢?请同学们自己默读下面的内容,找出信的内容。

1、你从他的信中知道了什么?(让学生自由朗读后再发言,谈对信的理解。)

2、精读

(1)问(第七节):高尔基的儿子在岛上留下了美好的东西,这里“美好的东西”指什么?

请同学们读读第8段话,想想这里“美好的东西”还是指鲜花吗?

(2)学生读想,交流

师启发:这里是不是高尔基希望他儿子无论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都给人们种鲜花?

这里“美好的东西”还可以指什么?学生讲。

(3)生活中的你们也给过别人“美好的东西”吗?

启发:你给过别人帮助、鼓励、安慰、快乐、祝福吗?

学生自己谈例子。

师:高尔基说“当你给别人美好的东西的时候,你自己也会感到愉快。”你尝到过这种愉快吗?学生再谈事例。

师小结:真好!生活中只要真诚的付出,都是给别人留下美好的东西,都会让我们感到别人是多么需要我们,所以高尔基说:“给”,永远比“拿”愉快!——

(4)出示:“给”,永远比“拿”愉快!

师:这里的“给”就是给什么?(帮助、关心、安慰,给所有美好的东西),“拿”指什么?(向别人索要帮助)

①指名读

②比较读

出示一组句子:“给”永远比“拿”愉快!

“给”,永远比“拿”愉快!

a、这两句话该怎么读?自己练读。

b、指名读

c、听出两句话的不同了吗?学生讲

d、老师说明:加了逗号强调了这里“给”字的重要性,更强调了“给”比“拿”愉快。让我们一起再来读好这句话。

3、总结

高尔基是一个伟大的作家,同时又是一位慈爱的父亲,他对儿子的爱,不仅表现在父子之间的亲情上,更是一种崇高的爱,他写信教育自己的儿子,希望儿子能明白人生的快乐在于付出而不在于索取。(板书:教子)。让我们再一次有感情的读好这一封信,(练读,齐读。)

四、拓展

1、同学们,学完了这一课,想一想,你有什么收获?

学生自由谈感受。

2、假如你就是高尔基的儿子,给爸爸回信时,会说些什么?

学生自己写话,再交流。

小学语文《高尔基和他的儿子》教后反思

李玉荣

一、说教材:

《高尔基和他的儿子》是苏教版国标本第九册第四单元的一篇叙事性的记叙文,通过高尔基和他10岁的儿子之间发生的“栽花赏花”以及“写信教子”两件生活小事,反映了高尔基父子间的亲情和高尔基育子先育心的拳拳爱心。作者围绕一个“爱”字组织材料,用清新的文笔,表达深刻的主题。

课文通过对栽花赏花的描述,体现了父爱子、子爱父这种人间美好的亲情,这种亲情虽然是真情,却也是人之常情;而通过写信教子反映的却是父对子的一种严爱,它是一种带有强烈社会责任感的爱,是一种高层次的爱。高尔基希望他的儿子明白人生的快乐在于付出,而不在于获取,希望他的儿子做一个有益于社会的人,一个让“所有的人都需要”的人。

课文先写了父子间的亲情,接着由称赞儿子留下的鲜花,生发到教诲儿子要给人们留下美好的东西,最后揭示出:“给”,永远比“拿”愉快

这一生活哲理。写作由浅入深,寓理于事。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我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

1、 认知目标: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 能力目标:积累文中的优美语句,联系课文展开丰富的想象

3、 情感目标:通过诵读领悟,初步懂得人生快乐在于付出的道理。

《高尔基和他的儿子》一课的重点,我把它落实在高尔基在院子中赏花和高尔基写信教子两个部分,体会父子间浓浓的亲子之爱;难点在于引生体会高尔基信中的话:“‘给’,永远比‘拿’愉快……”。

三、说教学法:

根据本课的教学目的,在教学中我主要采用以读代讲,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并抓住文章特点,挖掘空白点,引导学生基于文章语言的基础上,让学生大胆地展开想象,训练学生的说话能了,对文章的难点部分让 反复朗读,并联系生活实际,突破对“给”,永远的“拿”愉快的理解。

四、说教学流程:

(一)、复习导入:

通过上堂课的学习,你们知道了些什么呢?

(大多数的同学都讲到了高尔基很爱自己的儿子)

2、其实,高尔基的儿子也深深地爱着高尔基,就请你好好读读课文,看看文章的哪些内容让你感受到了这份爱。(生自渎课文)

(二)、教学“栽花赏花”

1、指名读2、3小节,交流:哪些词句让你感受到高尔基的儿子也深深地爱着高尔基。

重点抓住“顾不上”、“一直”等词语重点体会高尔基儿子的懂事,相机 引出填空:

儿子从苏联赶到 ,千山万水隔不断父子情深。瞧,他虽然只有     ,来到爸爸身边后,他顾不上    ,一直忙着   然后自然而然地进行想象这该是一幅怎样忙碌的劳动场面啊,逐一出示:他忙得 ,但他 ,因为他心里一直想着

这样的句式训练来发展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同时也帮助学生来体现“给”为自己

所带来的快乐不亚于“拿”。

过渡:转眼间,春天来了,儿子种的花全都开了。(出示图片)你们瞧,多美啊!你会怎么形容它呢?让学生看着图描述,相机引导,还仿佛闻到了些什么?听到了什么?

生交流,师小结:这原本是一块普普通通的地,一个普普通通的院子,现在开满了各种各样的鲜花,到处充溢着芳香,引来了蜜蜂和蝴蝶……想不想亲自去看一看。(出示第四小节)指导朗读。

3、(出示花朵的图片)师:这些美丽的花儿在你的眼里像什么?引导学生 说话,使这些美丽的花朵在学生们的心中扎下了根。继而又提出:在高尔基的眼里,这些花儿像什么?这样对比式的提问,使学生能更好的理解此时,高尔基的眼里看到的不仅仅是花朵,而是儿子红扑扑的脸庞,是儿子对自己深深的情,浓浓的爱。通过“傍晚,彩霞染红了天空,高尔基坐在院子里,欣赏着儿子种的花,心里想到      ,因为      ”来帮助学生体会高尔基享受着儿子的爱,心里充满了感激和快乐,儿子在院子里种下的不仅仅是鲜花,还有对爸爸浓浓的爱。

指导朗读

(三)、教学“写信教子”

自读高尔基写给儿子的信,理解“美好的东西”。

师:高尔基看到这些美丽的花除了心里有说不出的高兴,还有许多感想,于是他把这些感想写在给远方儿子的信里,自己读读这封信。(生自读信高尔基的信儿子能读懂吗?你们能读懂吗?真能读懂吗?(生再读信,同桌讨论)

生交流,重点体会两个“美好的东西” (第一个指鲜花,第二个美好的东西不仅仅是像鲜花这些物质的东西,还是一种情感:如对别人的一些关爱,付出等)

联系生活实际,理解“给”永远比“拿”愉快。

生举例交流自己的理解。

“读书百遍,其意自现”。给学生以充分读、思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有自主学习的机会,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给学生突破文章的难点找到了借力点,让学生有感而发。

朗读记忆。 师:让我们再来读读这封信,把父亲的谆谆教导印在自己的脑海里。

( 四)、拓展延伸

你们读懂了高尔基的信,他的儿子也读懂了父亲写给他的信,他有许多话想对父亲说,他会说写什么呢?如果你是高尔基的儿子,你会说些什么呢 ?

2、生交流,师引导,让学生的思维更为广阔些。

设计这个环节,为完成练笔:代高尔基的儿子给高尔基写一封回信做了铺垫。让学生有话可说,知道写些什么?

(五)、总结

从高尔基和他儿子的故事中,我们感受到了高尔基和他儿子间这份浓浓的父子亲情,明白了“给”永远比“拿”愉快这个道理。(相机板书)

赠送名言,再次点出文章的中心

人生的快乐在于付出,不在于索取。

五、说作业设计:

1、背诵课文。

2、继续完成练笔:代高尔基的儿子给高尔基写一封回信。

语文课的基本任务之一就是引导学生在理解、积累语言的基础上学习、运用语言。围绕课文设计延伸作业,不仅能升华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把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调动起来,而且有利于发展学生思维,培养其语文能力

六、说板书:

高尔基和他的儿子

“给”永远比“拿”愉快

《高尔基和他的儿子》教学设计 篇二

作者:佚名    转贴自:转载    点击数:64

《高尔基和他的儿子》教学设计意图

向阳小学 张春

一。        关于拼音教学。

二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汉语拼音,有了较强的拼读能力,但学生也常有拼音回生的现象,因此,教师在拼音的教学中:1、要有侧重点。本篇课文,在学生自读第4小节前,教师有意识地请学生借助拼音读准了三拼音、翘舌音、前鼻音。在读后,又进行了重点正音。2、从学生角度出发。如:在找到写儿子的句子后,老师发现学生对儿化音的不熟练,“镢头”对孩子来说是一个完全陌生的新名词,因此,教师随即侧重指导了“个儿”和“镢头”的读音,为读好课文扫清了障碍。3、有意识地滚动复习。平时,对学生容易遗忘和混淆的拼音,教师也要心中有数,在课堂上采用多种手段进行滚动复习。

二、关于识字教学。

进入二年级,识字仍然是教学目标中的重点。虽然和一年级一样都承载着识字的教学任务,但在不同的阶段,教师可依据教材的特点、学生的基本学情及儿童的认知规律采取不同的教学策略,切实提高识字的效率,做到识字、阅读、发展语言三促进。本单元的教学目标为“理解词句”,识字教学切忌脱离文本中的语境,有时识字教学和阅读教学是相辅相成的。本篇课文的识字教学首先做到了“在语境中识字。”

其次,教学有侧重。二年级的学生们已经有了相当的识字量和一定的识字能力,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独立识字的能力,对课文的生字并不一定要逐字讲,每个生字的侧重点各不相同。在教学前,我们给本篇课文中的生字有意识地进行了分类、梳理。 “姹、嫣、晃、阵”四个字重在读准字音。其中“姹紫嫣红”一词,教师不但指导学生读准了音,而且让学生直观地了解了词意,并且适时地拓展了意思相近的词语,帮助学生积累。“基”和“嫣”教师重点强调字形的记忆。“妻”和“霞”则重在田字格中位置的把握。

最后,分散集中相结合。这堂课中,生字出现的形式有2种:按照课文内容顺序出现字词;课文中占主要地位的生词一齐出现;正是这样的形式,使得我们的生字教学有了分散和集中相结合。认识了“高尔基”后,学习了生字“基”,找到描写鲜花的第4小节后,集中重点识字“姹、嫣、晃、阵”。在最后,教师通过书写指导集中学习了“妻”和“霞”。

三、    关于阅读教学。

(一)              预习反馈,整体进入。

进入二年级,学生在学前都进行了预习,对课文的内容有初步的感知。教师请学生用一句话来介绍高尔基 ,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课外的知识储备较少,因此,学生自然而然地把文本中预习到的内容反馈出来,引入课题后,学生又通过文中的句子了解了高尔基的儿子。对课题中的2位人物有了初步的感知后,整体进入课文,通过师生之间互动地串说板书,学生对文本内容有了整体的感知。

(二)              朗读训练的定位。

阅读教学以读为本,本单元的朗读要求为:能正确熟练地朗读课文,重点指导学生读好文中的一些关键词句。

这篇课文中的第4——8小节相对而言,比较重要。以读为主进行阅读教学应体现一定的层次性,目标要求应逐步推进。例如第4小节:第1次读——读准句子中的字音,把句子读正确,读通顺。第2次读——老师的多媒体运用得恰到好处,使词语教学避免了枯燥的说教,让学生的眼睛,耳朵等多种感官一同参与到教学中来,把花儿艳丽,蜜蜂采蜜的美景再现在学生眼前,为学生创设一个愿读的情境。学生再读,读好文中的关键词。第3次读——教师请学生进行朗诵,把句子读美。第4次读——学生看教师的提示读,为背诵做准备。通过不同形式的朗读,学生对刚才的4、5遍读并不感觉枯燥、乏味,这时,文本中的内容自然在学生的记忆中生成了。7——8小节,教师通过师生配合读,让学生清晰地知道文中美好的东西是鲜花。

(二)多种语言能力的训练。

(第一范文 友情提醒:查找本课更多资料,请在站内搜索关键字:高尔基)本文转载

这堂课的阅读教学,我不一一展开说明,因为大家都是一线的教师,哪些环节适合学生,便于操作,都能看懂,下面我只想把这堂课中语言训练的亮点或者说我们在集体备课时大家都觉得较好的环节,能给学生多种语言能力训练的设计做一个说明:

这篇课文中说的训练较多,1.理解词语“姹紫嫣红”时,用了一个句式“春天到了,各种各样的花儿竞相开放,有(有的)      ,有(有的)        ,还有(还有的)         。”教师通过让学生欣赏一组组不同花儿的图片,让学生运用句式对花儿的颜色、品种、姿态等进行说话,学生的说是有感而发,教师的评是清晰的,(如:你是从颜色来说的——)教师的评讲其实也是对学生的引导。2、看到这么美好的东西,高尔基会怎么样?也用上了一个句式“高尔基看着       ,闻着       ,他        。”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边读边思,找到有关内容。学生有了读的要求,读得专心,又积极思考,给于一定的句式,不但可以帮助学生说话规范,而且能培养学生把文本内容转化为自己的语言的能力。值得一提的是,今天,教师能够通过学生说的不同的内容,再及时地回到文本中,把说和读有机地结合起来。3、联系生活实际,请学生说“生活中的美好的东西”。让学生说说自己的事,身边的事,给了学生倾诉的机会,调动学生已有知识的储备,加深了对“美好的东西”的理解。

四、    关于写字教学。

二年级的学生经过教师平时的写字指导,首先基本掌握了正确的写字姿势和执笔方法,对一些学生写字姿势和执笔方法尚不够正确的学生则需要继续纠正。其次,一部分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写好字的方法:在指导书写的过程中,教师可以继续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比较等方法,先认识字的整体结构,再看清字的各部分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最后,要找到字的关键笔画(如:“妻”的女字底的一横写得长,字才会漂亮。“霞”下面一部分的2个横折基本都写在横中线上。)

整个指导书写的过程从“整体——局部——关键笔画”,让学生学会观察,找到规律。

(第一范文 友情提醒:查找本课更多资料,请在站内搜索关键字:高尔基)本文转载

《高尔基和他的儿子》教学设计 篇三

说教材:

《高尔基和他的儿子》是苏教版第七册第六单元的一篇叙事性的记叙文,通过高尔基和他10岁的儿子之间发生的“栽花赏花”以及“写信教子”两件生活小事,反映了高尔基父子间的亲情和高尔基育子先育心的拳拳爱心。作者围绕一个“爱”字组织材料,用清新的文笔,表达深刻的主题。

课文通过对栽花赏花的描述,体现了父爱子、子爱父这种人间美好的亲情,这种亲情虽然是真情,却也是人之常情;而通过写信教子反映的却是父对子的一种严爱,它是一种带有强烈社会责任感的爱,是一种高层次的爱。高尔基希望他的儿子明白人生的快乐在于付出,而不在于获取,希望他的儿子做一个有益于社会的人,一个让 “所有的人都需要”的人。

课文先写了父子间的亲情,接着由称赞儿子留下的鲜花,生发到教诲儿子要给人们留下美好的东西,最后揭示出:“给”,永远比“拿”愉快这一生活哲理。写作由浅入深,寓理于事。

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我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

一、 认知目标: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二、 能力目标:根据课文内容理解人物的特点。积累文中的优美语句,能边读课文边展开丰富的想象。

三、 情感目标:通过诵读领悟,初步懂得人生快乐在于付出的道理。

《高尔基和他的儿子》一课的重点,我把它落实在高尔基在院子中赏花和高尔基写信教子两个部分;难点在于引导学生体会高尔基信中的话:“‘给’,永远比‘拿’愉快……”。

说教法:

随着“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是学习活动的主体。”等新课改精神的深入开展及素质教育的逐步完善,符合课改精神的“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应运而生。本课通过采用这一学习方法,既增强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又提高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同时配合以读代讲,以生提问代替师发问来调动学生的表现欲望,同时也活跃了课堂气氛。

说学法:

二十一世纪是一个知识经济迅猛发展的时代,新时代人们对教育的要求开始转向追求个体的自由,“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重视学法指导,是改革课堂教学、提高学生自学能力的需要,更是让学生终身受益的需要。为此我让学生充分去感知语言材料,让学生自己去读书感悟、合作学习,研究语言文字,渗透“读”、“思”、 “议” 、“悟”、“勾”等学法。

说教学流程:

一、揭题导入:

1、多媒体出示画像:(高尔基)问:高尔基是干什么的?

2、知识拓展:简介高尔基,向学生推荐《童年》。

3、揭示课题、齐读课题。(今天让我们来认识两个人。)

高尔基是世界无产阶级文学的第一个伟大代表,其著名作品《海燕之歌》、《母亲》等对国际工人运动和民族解放运动,对无产阶级文学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因此有必要让学生对他作简单地了解,既可拓展学生的知识,同时又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课文是一篇叙事性的记叙文,文题对叙事的对象起了限制作用。开门见山直接揭题,同时可告诉学生,本文以此为题告诉我们课文就是写高尔基和他的儿子之间发生的事。我们写文章时也可借鉴这种拟题方法。

二、合作探究自学课文:

1、简介故事,引出高尔基的信,师范读

2、在课文中找到信的内容,大声朗读,并按要求自学。

自学要求:

a.认真朗读信的内容。

b.边读边想,在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

c.联系全文,借助工具书自己解决一些问题。

d.小组讨论,提出共同的疑问,推选一位代表汇报。

3、小组学习。师巡视指导

4、学生提问质疑。板书有价值的问题。

因为教是为学服务的,教的目的是为了不教,为了让学生学会自己学习。为了让学生能自己从阅读中提出问题和见解,为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表达自己见解的欲望,我着重引导学生运用朗读、自己提问题,大家共同研究等方法来读懂课文。

学想要真正地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就应该营造一个合作学习的民主氛围,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是促进学生健康发展的基础,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发明千千万,起问是一点,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人力胜天工,就在每事问。”显而易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相当重要。在本课教学中,我让学生初读悟文后,合作学习,促进学生相互启发,相互影响。让学生质疑提问,教师梳理学生懂或不懂的内容,以学定教。

这一阶段教学注重学法指导,可培养学生提问并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抓住重点,突破难点。

1、诵读第四节,解决问题:为什么说鲜花是美好的东西?

a.自由回答

b.借助多媒体理解“姹紫嫣红”,用你喜欢的形式表达你看花的感受。

c.想象美丽景色给人们带来了什么。

d.个性化朗读读出花的美丽。

2、体会高尔基赏花时的心情。

3、理解什么是美好的东西,你给过别人美好的东西吗?

4、联系生活实际,理解“‘给’,永远比‘拿’愉快……”。

5、用“妈妈的时候,我 ;同学的时候,我 ;的时候,我 。”句式说话

多媒体的运用要恰到好处。通过多媒体播放鲜花图,使词语教学避免了枯燥的说教,同时让学生展开联想,可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想象是思维的体操,是拓展思维空间的内趋力,是人们对头脑记忆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而建立新形象的心理过程。教学中,充分挖掘教材内容,经常进行想象训练,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广远性、深刻性和创造性。

在本段教学中注重学生的个性化朗读,要求学生读出自己对文章的理解,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书,不同层次的学生个性与能力都得到充分展示,内心获得成功的喜悦,学生才会越读越觉得有趣,越读越愿意读。

理解高尔基信的内容是本文教学难点,光靠说教是枯燥乏味,也是苍白无力的。通过让学生举例说说生活中给别人美好东西的具体事例,用学生自己的体会让学生明白当你给别人美好东西的时候,别人会感到很快乐,你也就会感到很快乐,从而理解“‘给’,永远比‘拿’愉快……”。这就降低了学习的难度。

四、迁移练习

1、 想象高尔基的儿子收到父亲的信后,神情、心情会如何?读了信后又有何感受?请你代高尔基的儿子给父亲写一封回信。

2、读了这一篇课文,我们已经明白了很多,把的收获练成一条简洁的语言,写到书签上。

五、作业设计:

1、背诵课文,抄写信的内容。

2、完成练笔。

3、实践活动:引导学生课后也注意去为别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给别人带去美好的东西和欢乐。

语文课的基本任务之一就是引导学生在理解、积累语言的基础上学习、运用语言。这一片段的教学设计中,使学生巩固书信的格式,学习书签的制作,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围绕课文设计延伸作业,不仅能升华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把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调动起来,而且有利于发展学生思维,培养其语文能力。

高尔基和他的儿子 教案 篇四

《高尔基和他的儿子》是一篇主题独特、文质兼美的叙事性记叙文。课文通过高尔基和他10岁儿子之间发生的“栽花赏花”以及“写信教子”两件生活小事,反映了高尔基父子间的亲情和高尔基育子先育心的拳拳爱心。本文围绕一个“爱”字组织材料,表达主题,语言清新,含义深刻。课文先写父子间的亲情,接着由称赞儿子留下的鲜花生发到教诲儿子要给人们留下美好的东西,最后提示出“‘给’,永远比‘拿’愉快”这一哲理。对于这样一篇感情真挚、意蕴深远的美文,如何结合学生的心理特点与学习实际,引导学生深切感受美文背后的浓浓亲情、体会做人的道理是本文教学的重点,也是教学难点。

《高尔基和他的儿子》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一、小诗引入,激发感情。

1、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十四课(生齐读课题:高尔基和他的儿子)在上课之前,让我们一起再来品读练习三的《幸福》这首小诗。多媒体课件出示诗歌《幸福》,学生齐读。是啊,树的幸福、桥的幸福、蚕的幸福在于为人类作出了贡献。那么人生最大的幸福——不在于取得,而在于奉献。奉献,方使心灵丰满而充实。

2、昨天通过第一课时的学习,我们学习了生字,理清了课文的脉络,下面让我们一起看着大屏幕齐读这些词串和句子,谁能用这些词串和句子讲讲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高尔基   休养   探望

顾不上   栽种   花草

姹紫嫣红   欣赏   盛开

红扑扑   脸庞   美好

给永远比拿愉快

3、课文主要写了哪两件事?(a.栽种花草;b.写信教子)那么儿子种花是为了什么呢?高尔基写信要表达对儿子什么样的心愿呢?今天,我们就来进一步读懂课文,深切地体会高尔基和他的儿子之间的父子情。

二、品读赏花片段,感受父爱子

1、假期过去了,儿子告别父亲和妈妈回苏联去了。春天来了,儿子种的花怎么样呢? 【多媒体出示句子】

春天到了,儿子种的花全都开了。春风吹来,姹紫嫣红的花儿轻轻摇晃着,散发出阵阵芳香,引来了一只只蜜蜂。

2、请自由地读一读,边读边想象,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3、你们觉得这段中,哪个词把花写得最美(姹紫嫣红),什么样的花被称为“姹紫嫣红”呢?下面让我们来看一组图片。【课件出示鲜花的图片】

4、现在谁能看着图画说说“姹紫嫣红”是什么的意思?(形容花色彩艳丽,种类繁多。)读着这个词你还想到哪些词意思跟它差不多?(万紫千红。五颜六色。五彩斑斓……) 如果你是岛上的居民,当你早晨醒来时,看到了这些美丽的花,你会怎样?当做完一天的工作累了时,闻到到这些花香,你的心情怎样?当你心情烦闷时,你看到这些花,你的心情怎样?

5、花很美,课文写得也很美,你能把这种美读出来吗?

6、傍晚彩霞染红了天空,高尔基坐在院子里欣赏着儿子种的花,此时的高尔基会想到些什么呢?请读第五自然段。

7、是啊,高尔基由花想到儿子,他觉得自己更加思念儿子,更爱儿子,又自然地想起儿子种花的情景,请同学们读一读课文第三自然段,看一看儿子种花是什么情景。

三、品读栽花片段,体会子爱父

1、【多媒体出示句子】

高尔基的儿子只有10岁,还没有镢头那么高。来到爸爸身边以后,他顾不上休息,一直在忙着栽种各种各样的花草。

2、儿子为什么会想到给爸爸栽种花草?

3、你觉得哪些词语最能表达这份感情?(顾不上、一直忙着、各种各样)从这些词语能体会到什么?儿子爱爸爸这种感情,能不能用你们的朗读表达出来。

四、品读“写信教子”,感悟信的内涵

1、高尔基的儿子对他那么孝顺,这与他的良好教育分不开的。不久,一封带着花的芳香,带着父亲谆谆教导的信从意大利飞到了苏联,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信上说了些什么。(多媒体出示信的内容)

2、你认为哪句话含义深刻?

3、“美好的东西”,仅仅是指鲜花吗?在生活中你们也给过别人美好的东西吗?当你留给别人美好的东西时,你的心情又是怎样呢?

4、生活中,一句祝福的话,一次无私的帮助,甚至一个安慰的眼神,只要是真诚的付出,都是在给别人留下美好的东西,都会让我们感到别人是多么需要我们!因此,课文这么说——读第九自然段。

5、引出“给”,永远比“拿”愉快。

(1)自由读这句话,齐读。

(2)这里的“给”指什么?指名说(就是给别人美好的东西;就是给别人帮助,给别人关心;就是真诚的奉献!

(3)那么这个“拿”又是指什么呢?指名说(享受、接受、向别人索取、收下的意思)

(4)高尔基的这句话是想告诉儿子什么?(高尔基希望儿子时时处处想到别人,帮助别人,有益社会,人生的快乐在于付出。)

6、高尔基写给儿子的信真是语重心长,这就是他伟大的地方。我们通过真情的朗读把高尔基对儿子的爱读出来。

7、给予是快乐的。给别人快乐,自己就会更加快乐和幸福,那这时候你觉得高尔基及他的儿子的幸福是什么呢?让我们一起来做一道练习。

高尔基的幸福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他儿子的幸福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的幸福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花是美的,表达了儿子对爸爸的爱心。信是美的,寄托了父亲对儿子的爱。一颗爱心串在父亲和儿子的心中。老师相信: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你们也会把美好的东西留给别人。你们能做到吗?最后老师送给你们一句话

【出示】

给予是一种快乐,得到是一种幸福。

赠人玫瑰,手留余香。

学生齐读。

附板书设计:

14、高尔基和他的儿子

栽花赏花

写信教子

给永远比拿愉快

教学反思:《高尔基和他的儿子》是一篇文质兼美文章。导入新课时,多媒体出示《幸福》这首小诗,让学生伴着优美的乐曲进入课文情境,明白幸福的真正意义在于奉献。教学中我以栽花、赏花、写信、教子几个主要环节构建课堂,力求以读代讲,读悟结合。抓住文章特点,挖掘空白点,引导学生基于文章语言的基础上,让学生大胆地展开想象,训练学生的说话能力,如最后一环节,出示了一组题目:高尔基的幸福在于(   ),他儿子的幸福在于(  ),我的幸福在于(  ),让学生进行说话训练的同时更深刻的领悟幸福的内涵。教学中,力求体现人文性与工具性的有机结合,根据高尔基给儿子写信的内容引导学生谈生活中“美好的东西”指的什么,让文本与学生生活联系起来,触动学生的情感体验,自然而然地引出了美好的东西就是给人帮助、关爱、奉献……,这样,为下文理解“给比拿愉快“设立了坡度。在教学中,学生对于如何抓住主要词语理解句子意思体会思想感情掌握不够好,这和平时的训练有较大的关系,在今后的教学中,要加强这方面的训练。

《高尔基和他的儿子》教学设计 篇五

第五自然段

师:请同学们自由地读读第五自然段,哪些词语让你体会出了高尔基对儿子的爱?用笔做上记号。

生边读边做记号。

师:说说你的想法。

生1:从“儿子种的花”,我体会出了父爱。因为我发现文中两次提到了“儿子种的花”,就像我上次做了张贺卡给我妈妈,妈妈向亲戚提起这张贺卡,都说“是我女儿亲手做的”,是一个道理,是很高兴,很自豪的。

师:其他同学有过这样的体验吗?

生:有。

师:你觉得父母说到“我儿子”怎么样,“我女儿”怎么样时,是什么样的神情,什么样的语气?

生2:脸上带着笑,说起来很得意。

生3:很欣慰。

生4:很宠爱。

师:是呀!同学们都很能体会父母的心。作为一个父亲,高尔基也很爱他的儿子,此刻,也为“儿子种的花”感到高兴和欣慰。

生5:从“心里有说不出的高兴”我体会出了高尔基很爱自己的儿子。“说不出”是因为他太高兴了!

师:他为什么这么高兴呢?

生5:为儿子的孝顺而感到高兴。

师:子爱父,父爱子,真是——

生:父子情深!

师:我们帮高尔基把他心里的话说出来好吗?

生5:我的儿子这么孝顺,我老了也有依靠了,我真高兴啊!

生6:儿子种的花姹紫嫣红,多美呀!

生7:花终于开了,想想我的儿子,他一定也长高一些了吧!

师:说得真好!把高尔基对儿子的想念和关心都说出来了!

生8:我的儿子多像这些盛开的鲜花呀!

师:同学们简直把高尔基心窝里的话都掏出来了!

高尔基此刻心里很高兴,这一句中还有一个词能体现这种愉快的心情。

生默读这一句。

生9:是“欣赏”。

师:你明白什么是“欣赏”吗?

生9:就是心情愉快地看。

师:恩,这是一种美好的享受。你来读读这句话吧!

生9有感情地朗读。

生10:我从“瞧——”这句话中体会到了高尔基对儿子的爱。我觉得他太想儿子了,所以看见花就像看见儿子一样。

师:是啊,睹物思人!

生11:我觉得是因为儿子很可爱,长得也肯定很漂亮,而花儿很美丽,所以高尔基就想到了儿子。

师:在父母的眼里,自己的孩子永远是最美的。

生12:因为高尔基看到这些花,就想到儿子为了种花顾不上休息,累得满头大汗,花儿就像儿子累得通红的脸了。

师:是啊,这些花都是儿子劳动的成果。此刻,高尔基的心里充满了对儿子的思念和爱啊!同学们的体会可真深,谁来读读这一句呢?

生争先举手朗读。

师:让我们一起把这个自然段读一读。

生齐读。

简析:

这一教学片段,指导学生从语言感知到内涵把握,并相机引导学生联系自身,进行潜移默化的传统美德渗透,体现了充满人情味的人文主义教育观。

高尔基和他的儿子教学设计 篇六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其中田字格前面的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理解高尔基信中最后两段话的意思。

4、教育学生初步懂得人生快乐在于付出的道理。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重点:

感情朗读课文,理解高尔基信中最后两句的意思。

教具准备:

投影、录音、音乐磁带。

第一课时

一、指导看图,导入新课。

1、出示画像(高尔基像)

同学们,你们知道画中的这位老人是谁吗?告诉你们,他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课文中的主人公之一——高尔基。

(板书:高尔基)高尔基是谁呢?预习过课文的同学一定知道,谁能用文中的一句话简单介绍一下?

(高尔基是一位伟大的作家)

2、知识扩展

高尔基简介——高尔基是前苏联无产阶级文学的伟大代表,他出生于一个贫苦的木工家庭,早年丧父,寄居外祖父家中。8岁就开始独立谋生,做过各种各样的苦活儿,工余渴求知识的他勤奋读书,终成一位伟大的作家。他的作品很多,著名的有《在人间》、《母亲》、《海燕之歌》等。

3、揭示课题。

(1) 我们这篇课文中还有一个小主人公,他是谁?

(明确:文中小主人公是“他的儿子”,“他”指“高尔基”)

(板书:他的儿子)

(2) 老师还没有将文题写完整呢,同学们看还差一个什么字?(明确:差一个“和”字。提示学生这篇课文讲述的就是发生在高尔基与他的儿子这对父子间的几件事)

二、初读课文,自学:

要求:

1、学生出声试读课文。

2、画出带生字的词语。

3、标自然段序号。

三、检查自学情况:

1、生字读音指导。

教师示范,学生跟读,要求学生注意“欣”是前鼻音,“芳”是后鼻音。

2、结合课后习题3,进行“读一读”的训练。

3、生再读课文,教师行间巡视,相机指导。

4、学生轻声齐读课文。

四、指导写字

过渡:经过课文的初读、再读,相信同学们画出的生字字音一定能读准了,这些生字应该怎样正确书写呢?

1、提示“妻、瞧”二字的正确笔顺,这两个字笔画繁多,书写时要学生注意字的形体须匀称。“芳”要注意把中间一“横”写长一些。“欣”是左右结构,且左右相等。

2、学生在《习字册》上描红、临写。教师行间巡视,进行辅导,提示写字姿势。

五、作业:练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1、出示生字卡片“妻、芳、欣、瞧、镢”,要求学生齐读出正确读音。

2、填空:

xiu xin fang cha yan

养赏香紫红

二、精读课文,感悟整体

1、文中的两位主人公分别是谁?(明确:高尔基、他的儿子)

2、课文中讲述了关于伟大作家高尔基与他的10岁儿子之间几件生活小事。(明确是两件生活小事:一是“栽花赏花”,二是“写信教子”)

3、哪些自然段讲述第一件小事?(明确:第2~5自然段)

4、哪些自然段讲述第二件小事?(明确:第6~9自然段)

三、学习第2~5自然段

1、学习第2自然段。

(1) 指名朗读。

(2) 这一自然段交代了什么?(事情发生的时间和地点)同学们具体谈谈。(有一年、意大利的一个小岛)

(3) 学生试背诵。(这一自然段进行了背景交代,简洁明了)

2、学习第3自然段。

(1)指名朗读。

(2)提问引读:高尔基的儿子几岁了?能不能将“只有”去掉换成“高尔基的儿子10岁”?为什么?(去掉后就不能体现强调年龄小的意思了。而且,这里的“只有”与下一句“还没有镢头那么高”语意紧密相联,去掉了语意就不连贯了)(板书:只有

还没有)镢头有多高?师比画一下。

(3)到岛上后,他的儿子做了些什么呢?(明确:种花。用文中原句表达)(板书:顾不上一直各种各样)

(4) 你们猜一猜,这个小小年龄的孩子为什么要这样做呢?(明确:“只有10岁”的儿子这样做,是用自己独特的方式向父亲表达爱)(板书:爱)

(5) 同学们与文中“儿子”年岁相仿,你们有没有向爱你的家人表达自己的爱?(学生自由发言,进行说话训练和传统美德的教育)

(6) 试背诵

3、学习第4自然段。

(1) 指名朗读。

(2) 用文中一句话概括这个自然段的大意。(明确:儿子种的花全都开了)

(3) 这一自然段写得很美,同学们一定和老师有同感,美在哪儿呢?)(色:姹紫嫣红;味:阵阵芳香、引来一只只蜜蜂)

(4) 写作指导及训练,学会课文的写法。(同学们平时作文时应学会观察,从不同角度去描写事物,这样就会使文章增色。)

(5) 试背诵。

4、学习第5自然段

(1) 指名朗读。

(2) 高尔基欣赏儿子种的花时心情如何?为什么?(明确:“心里说不出的高兴”,“说不出”极言高兴,不仅仅是高兴,还有对远方儿子深深的思念之情,他把“盛开的花朵”比作“儿子红扑扑的脸庞”,由此可见)

(3) 试背诵。

四、评析第6~9自然段

1、指名朗读。

2、关于标点符号使用的说明。(两处半引号表示引用了信中的两个自然段,末一句中的单引号表示信中的引用部分)

3、提问引读:“我的儿子在岛上留下了美好的东西——鲜花。”一句中“美好的东西”指什么?(指鲜花,破折号起解释说明的作用)

4、提问:这封信中最重要的一句话是什么?(明确:“你要知道,‘给’,永远比‘拿’更愉快”)他为什么这么说?

讨论:联系第7、8自然段,理解“给”、“拿”的内涵。(明确:“给”是留给人们美好的东西,“拿”即是向人们索取。付出永远比索取更令他人和自己愉快)(父亲在信中谆谆教诲自己的儿子,希望他成为一个人格高尚的人,这更是一种博大深沉的爱)(板书:爱)

5、说话训练:结合实际或联系课题,说说自己对“‘给’,永远比‘拿’愉快……一句的理解。

6、试背诵6—9自然段。

五、播放音乐,指导背诵

抓住表示时间的词语,指导背诵。

板书:

高尔基和他的儿子

高尔基

赏 写 只有 还没有

花 爱 信 顾不上 一直

栽 收 各式各样

儿子

《高尔基和他的儿子》教学设计 篇七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其中田字格前面的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理解高尔基信中最后两段话的意思。

4、教育学生初步懂得人生快乐在于付出的道理。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重点:感情朗读课文,理解高尔基信中最后两句的意思。

教具准备:投影、录音、音乐磁带。

第一课时

一、指导看图,导入新课。

1、出示画像(高尔基像)

同学们,你们知道画中的这位老人是谁吗?告诉你们,他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课文中的主人公之一——高尔基。

(板书:高尔基)高尔基是谁呢?预习过课文的同学一定知道,谁能用文中的一句话简单介绍一下?(高尔基是一位伟大的作家)

2、知识扩展

高尔基简介——高尔基是前苏联无产阶级文学的伟大代表,他出生于一个贫苦的木工家庭,早年丧父,寄居外祖父家中。8岁就开始独立谋生,做过各种各样的苦活儿,工余渴求知识的他勤奋读书,终成一位伟大的作家。他的作品很多,著名的有《在人间》、《母亲》、《海燕之歌》等。

3、揭示课题。

(1)我们这篇课文中还有一个小主人公,他是谁?

(明确:文中小主人公是“他的儿子”,“他”指“高尔基”)

(板书:他的儿子)

(2)老师还没有将文题写完整呢,同学们看还差一个什么字?(明确:差一个“和”字。提示学生这篇课文讲述的就是发生在高尔基与他的儿子这对父子间的几件事)

二、初读课文,自学:

要求:

1、学生出声试读课文。

2、画出带生字的词语。

3、标自然段序号。

三、检查自学情况:

1、生字读音指导。

教师示范,学生跟读,要求学生注意“欣”是前鼻音,“芳”是后鼻音。

2、结合课后习题3,进行“读一读”的训练。

3、生再读课文,教师行间巡视,相机指导。

4、学生轻声齐读课文。

四、指导写字

过渡:经过课文的初读、再读,相信同学们画出的生字字音一定能读准了,这些生字应该怎样正确书写呢?

1、提示“妻、瞧”二字的正确笔顺,这两个字笔画繁多,书写时要学生注意字的形体须匀称。“芳”要注意把中间一“横”写长一些。“欣”是左右结构,且左右相等。

2、学生在《习字册》上描红、临写。教师行间巡视,进行辅导,提示写字姿势。

五、作业:练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出示生字卡片“妻、芳、欣、瞧、镢”,要求学生齐读出正确读音。

二、精读课文,感悟整体

1、文中的两位主人公分别是谁?(明确:高尔基、他的儿子)

2、课文中讲述了关于伟大作家高尔基与他的10岁儿子之间几件生活小事。(明确是两件生活小事:一是“栽花赏花”,二是“写信教子”)

3、哪些自然段讲述第一件小事?(明确:第2~5自然段)

4、哪些自然段讲述第二件小事?(明确:第6~9自然段)

三、学习第2~5自然段

1、学习第2自然段。

(1)指名朗读。其他同学边听读边想:你感到高尔基和他儿子的之间的感情怎样?(用一个字概括)你从文章中的哪些词句体会到的?

(2)这一自然段交代了什么?(事情发生的时间和地点)同学们具体谈谈。(有一年、意大利的一个小岛)

(3)学生试背诵。(这一自然段进行了背景交代,简洁明了)

2、学习第3自然段。

(1)指名朗读。

(2)提问引读:高尔基的儿子几岁了?能不能将“只有”去掉换成“高尔基的儿子10岁”?为什么?(去掉后就不能体现强调年龄小的意思了。而且,这里的“只有”与下一句“还没有镢头那么高”语意紧密相联,去掉了语意就不连贯了)(板书:只有还没有)镢头有多高?师比画一下。

(3)到岛上后,他的儿子做了些什么呢?(明确:种花。用文中原句表达)(板书:顾不上一直各种各样)

(4)你们猜一猜,这个小小年龄的孩子为什么要这样做呢?(明确:“只有10岁”的儿子这样做,是用自己独特的方式向父亲表达爱)(板书:爱)

(5)此时我们何以想象到怎样的一幅劳动画面呢?

(6)同学们与文中“儿子”年岁相仿,你们有没有向爱你的家人表达自己的爱?(学生自由发言,进行说话训练和传统美德的教育)

(7试背诵

3、学习第4自然段。

(1)指名朗读。

(2)用文中一句话概括这个自然段的大意。(明确:儿子种的花全都开了)

(3)这一自然段写得很美,同学们一定和老师有同感,美在哪儿呢?)(色:姹紫嫣红;味:阵阵芳香、引来一只只蜜蜂)

(4)写作指导及训练,学会课文的写法。(同学们平时作文时应学会观察,从不同角度去描写事物,这样就会使文章增色。)

(5)试背诵。

4、学习第5自然段

(1)指名朗读。

(2)傍晚,彩霞染红了天空,高尔基坐在院子里欣赏儿子种的花时心情如何?想说些什么?会说些什么?(明确:“心里说不出的高兴”,“说不出”极言高兴,不仅仅是高兴,还有对远方儿子深深的思念之情,他把“盛开的花朵”比作“儿子红扑扑的脸庞”,由此可见)

(3)试背诵。

四、评析第6~9自然段

1、指名朗读。

2、关于标点符号使用的说明。(两处半引号表示引用了信中的两个自然段,末一句中的单引号表示信中的引用部分)

3、提问引读:“我的儿子在岛上留下了美好的东西——鲜花。”一句中“美好的东西”指什么?(指鲜花,破折号起解释说明的作用)。文中另外一个“美好的东西”又指什么呢?

4、提问:这封信中最重要的一句话是什么?(明确:“你要知道,‘给’,永远比‘拿’更愉快”)他为什么这么说?

讨论:联系第7、8自然段,理解“给”、“拿”的内涵。(明确:“给”是留给人们美好的东西,“拿”即是向人们索取。付出永远比索取更令他人和自己愉快)(父亲在信中谆谆教诲自己的儿子,希望他成为一个人格高尚的人,这更是一种博大深沉的爱)(板书:爱)

5、说话训练:结合实际或联系课题,说说自己对“‘给’,永远比‘拿’愉快……一句的理解。

6、试背诵6—9自然段。

五、播放音乐,指导背诵

抓住表示时间的词语,指导背诵。

板书:

高尔基和他的儿子

栽              写

花              信

赏              教

花              子

“ 给”永远比“拿”愉快

六、教学反思:

《高尔基和他的儿子》是一篇围绕“爱”字组织材料、表达主题、语言清新、含义深刻的作品。课文通过苏联文学巨匠高尔基在意大利的小岛上休养时,和他10岁儿子之间发生的“栽花赏花”、“写信教子”两件生活小事,反映了高尔基父子间的亲情和高尔基育子先育心的拳拳爱心。

一、以“爱”切入,体会父子深情。

初读课文后,让学生尝试用一个字概括父子之间的感情,学生大都会选择“爱”字,接着朗读课文寻找“爱”的轨迹,圈画描写父子情深的有关语句,交流后整体上初步感受“栽花赏花”、“写信教子”两件事体现了父爱子、子爱父双向的浓浓亲情。而后,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片段读好栽花、春景、赏花等片段,并相机切入“高尔基面对这样的晚霞这样的花,心里会想些什么?想说些什么?”的语言训练和闭目听朗诵的春天花开情景在头脑中熟记精彩片段的训练。师生及时点评学生的朗读,赞扬学生已经感受到了人间最美的亲情。最后教师深情引读“栽花赏花”的整体故事情节,感受那千山万水隔不断的父子情深,体会鲜花是多么美好多么令人愉快的东西和高尔基见花如见子的深情。

二、以“给”突破,体悟奉献快乐。

作为大作家的高尔基赏花想着种花人——儿子,并且利用自己最擅长的工具——笔,给儿子写了一封信,不仅言谢、言思子之情,更是用心良苦的一番至理名言,将这种爱升华到更宽泛、崇高的境界。启发学生理解两个“留下了最美好的东西”,深入理解高尔基信的内容和含义。然后让学生交流印象最深的句子,联系生活中的实际事例谈谈自己的体会,去证明“给永远比拿愉快”,这的确是谆谆教导,以求“各有所得”。

学生围绕板书上的“栽花赏花”与“写信教子”,谈“给”的愉快比“拿”的愉快多,通过精心设计的富有情境艺术的引语,指导朗读这意味深长的信,体悟“奉献、给予是快乐的”,“人生的快乐在于付出,不在于索取”的道理。

《高尔基和他的儿子》教学设计 篇八

[教材分析]

本文讲述了高尔基和儿子之间“栽花赏花”“写信教子”的两件生活小事,反映了高尔基父子之间的亲情和高尔基育子先育心的拳拳爱心。全文围绕一个“爱”字组织材料,表达肢体,语言清新,含义深刻,有父子之间亲情的爱,还有广博的人间真情,让学生从中感受伟人的博大情怀,洞悉为人处世之道。写法上由浅入深、寓理于事,笔者上来,深切感受到如此美文,无异于一堂活生生的生活艺术指导课。而电教媒体的恰当运用更加使课堂上充溢艺术的气息,不时焕发着富有时代感的情趣和语文的独有魅力。

课文可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从第一节,交代了高尔基和儿子之间的关系;第二至五节是第二部分,介绍了儿子来探望他时种下了花草,来年春天,花全开了,高尔基感到很高兴;最后一部分是课文的最后三小节,通过信的内容揭示出一个道理:生活中,“给予”永远比“索取”愉快。

这是一篇短小精悍,意义隽永的小文。主要讲高尔基的儿子去意大利探望正在休养的他,并为他栽种鲜花,高尔基有感而发,写信教诲儿子“给”永远比“拿”愉快。

课文开头就点出高尔基很爱自己的儿子,这份爱体现在哪儿?我们可以从高尔基写给儿子的信中读出拳拳父爱,殷殷教诲儿子“给”永远比“拿”愉快。在这封信中节选三处都是为了说明“给”永远比“拿”愉快。第一处说的是给的对象是父亲,给的东西是鲜花,是美好的事物。第二处进行推广,给的对象是广大的人们,不分时间不分地点。第三处说明了因为被别人需要,所以感到愉快。层层推进,深深期盼,跃然纸上。

儿子给父亲的是什么?仅仅是鲜花吗?课文主要从这一句话体现儿子对父亲的爱。“来到父亲身边以后,他顾不上休息,一直在忙着栽种各种各样的花草。”“顾不上”、“一直”写出儿子埋头苦干的样子,10岁的孩子正是爱玩爱闹的年纪,在他“顾不上”休息、“一直”栽种花草时,心里会想什么呢?当我回家了,希望这些花能陪在父亲身边,让他不再孤单寂寞。当父亲看到这一大片美丽的花海,心情肯定会很愉快的,那么父亲的身体就能很快的康复。儿子给予父亲的是关爱,是浓浓的父子之情。

儿子的这份心意父亲收到了吗?“瞧,那些盛开的花朵多像儿子红扑扑的脸庞啊!”高尔基自然而然就联想到种花的人——儿子。两者的共同点,不仅在颜色上,还在于儿子美好的心灵比跟花朵一样漂亮。

这篇课文的精华在后面那封信里,可做的文章也比较多,如理解方面的,两处"美好的东西"指什么?给的意思?拿的意思?明明是种在院里的花,高尔基为什么说是在岛上?拓展方面的:如果他的邻居来看到这些花,会怎么说?如果岛上的游客看到这些花会怎么说?"给永远比拿愉快"你是否有过类似的经历?当时的心情如何?身边的人也曾给我们留下美好的东西,你能举例说说吗?训练方面的:代高尔基的儿子给高尔基写一封回信^……

[故事的另一个版本]

有一年,高尔基在意大利的一个岛上休养,他10岁的儿子跟着妈妈来看望他。调皮的儿子四处游玩,还把院子里的土翻得乱七八糟。高尔基苦恼地皱起眉头,但还是没有说什么。不久,儿子跟着妈妈回到俄国。第二年的春天,高尔基蓦然发现他的窗前长出了一些鲜花,他才知道儿子翻土原来是种花籽。于是,他激动地给儿子写了一封长信:“你走了,可是你栽的花却留下来。要是你不管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留给人们的都是美好的东西,那么你的一生将无比美好。”

我更喜欢这个故事,这样的一个故事似乎更对我们的教育有所指导:倘若高尔基在儿子乱翻土时训斥他,那么鲜花与后来充满挚爱的书信很有可能就不会存在。庆幸的是高尔基没有那么做,他给了儿子一个充分自由的空间。或者,也许儿子确实很调皮,他在无意中留下了这美丽的鲜花,而高尔基却用它做了最好的教材。……

文中有两段景色描写,这两段景物描写让我们更深地体会到那些花的美,感受到它们的确是美好的东西,深深地体会到高尔基为什么会因此而感到特别的快乐,为什么会从远方给儿子写去那饱含深情的一封信——那么美的景色、看到美景想到了儿子,于是促使他写了这封信。高尔基将这种亲子之爱扩大了,变得更广博、宽泛。

[高尔基简介]

高尔基,原名阿列克塞·马克西耶维奇·彼什科夫。1868年生于下诺夫哥罗德(曾名高尔基城)。父亲是木工,4岁丧父,后随母亲寄居外祖父家。11岁开始走向“人间”,当过学徒、搬运工、面包工人等。19世纪80年代在喀山参加持民粹派观点的知识分子秘密学习小组,1888年开始过流浪生活。

1892年发表第一部短篇小说《马卡尔·楚德拉》,从此专心从事写作。

1898年,他的第一个作品集《随笔与短篇小说集》问世,引起国内外广泛注意。在其早期创作中,既有浪漫主义作品,也有现实主义作品。浪漫主义作品有《少女与死神》、《伊则吉尔老婆子》、《鹰之歌》、《海燕》等。这些作品一方面反映了人民群众对革命、自由的渴望,也表达了作者对光明未来的憧憬,特别是1901年创造的海燕形象,被认为是即将来临的革命风暴的象征,给人们极大鼓舞。早期的现实主义作品有《切尔卡什》、《奥尔洛夫夫妇》、《柯诺瓦洛夫》、《沦落的人们》、《草原上》、《因为烦闷无聊》、《二十六个和一个》等,主要批判资产阶级世界和市侩的卑鄙龌龊,同时也表现人民群众在政治上的觉醒,表达他们对剥削制度的愤怒和抗议。20世纪初,高尔基的创作转向戏剧方面,以最迅速、最直接的形式反映当时的社会矛盾。

1901-1905年先后写出了《小市民》、《底层》、《避暑客》、《太阳的孩子们》、《野蛮人》等许多重要的社会政治剧本,其中有的反映挣扎在死亡线上的贫苦人民的生活,有的揭露知识分子和资产阶级市侩的精神空虚。在《小市民》一剧里作者第一次描写了先进工人尼尔的光辉形象。这些剧本的上演,受到革命人民的热烈欢迎,引起沙皇政府的惶恐不安。

1905-1907年俄国第一次革命期间,高尔基积极投身于无产阶级革命斗争,加入了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并同列宁会晤。

1906年高尔基写出了两部最重要的作品《母亲》和《仇敌》,使他的创作达到了新的高峰。《母亲》是社会主义文学的奠基作品,主人公巴威尔和母亲尼罗芙娜的形象概括了20世纪初俄国工人阶级革命战士的优秀品质。列宁称赞这部小说是“一本非常及时的书”,提出它对俄国工人有“很大的益处”。

1905年革命失败后,高尔基一度接受造神说,发表错误作品长篇小说《忏悔》,受到列宁的严肃批评。十月革命前后高尔基还写了许多重要作品:《夏天》、《三人》、《马特维·克日米亚金的一生》、《意大利童话》、《俄罗斯童话》以及自传体三部曲《童年》、《人间》、《我的大学》等。

1922年高尔基出国养病,病中完成长篇小说《阿尔达莫诺夫家的事业》(1925)。

1928年回国后,目睹祖国社会主义建设蓬勃景象,热情高涨。晚年除写了许多热情洋溢的特写、政论、评论文章外,还著有史诗型长篇小说《克里姆·萨姆金的一生》(1925-1936)。1934年高尔基主持召开苏联作家第一次代表大会,并当选为主席。

1936年6月18日病逝。

高尔基不仅是语言艺术家,同时还是评论家、政论家和学者。高尔基的文学论文是对马克思主义美学的重大贡献。此外高尔基还从事大量的社会活动,他曾担任《红色处女地》杂志的编辑工作,组织“世界文学出版社”,领导一九三四年第一次苏联作家代表大会工作,同时他还是国内战争史和工厂史写作的倡导者和组织者。在他的关怀下,培养出整整一代的苏联作家。

[高尔基名言]

(1)一个人追求的目标越高,他的才力就发展得越快,对社会就越有益。(2)学习——永远不晚。(3)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4)世界上最快而又最慢,最长而又最短,最平凡而又最珍贵,最易被忽视而又最令人后悔的就是时间。(5)生活的情况越艰难,我越感到自己更坚强,甚而也更聪明。(6)天才是由于对事业的热爱而发展起来的。简直可以说,天才——就其本质而论——只不过是对事业,对工作的热爱而已。(7)天才出于勤奋。(8)把语言化为行动,比把行动化为语言困难得多。

[高尔基形象浅析]

高尔基是一位前苏联无产阶级作家,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他出身贫苦,幼年丧父,11岁就为生活在社会上奔波,当装卸工、面包房工人,贫民窟和码头成了他的“社会”大学的课堂。他与劳动人民同呼吸共命运,亲身经历了资本主义残酷的剥削与压迫。他刻苦自学文化知识,并积极投身革命活动,探求改造现实的途径。

在他充满浪漫主义的作品《马卡尔·楚德拉》、《伊则吉尔老婆子》(1895)、《鹰之歌》中赞美了热爱自由、向往光明与英雄业绩的坚强个性,表现了渴望战斗的激情;在现实主义作品《契尔卡什》、《沦落的人们》、《柯诺瓦洛夫》中描写了人民的苦难生活及他们的崇高品德,同时也表达了他们的激愤与抗争。1901年他创作了著名的散文诗《海燕之歌》,塑造了象征大智大勇革命者搏风击浪的勇敢的海燕形象,预告革命风暴即将到来,鼓舞人们去迎接伟大的战斗,这是一篇无产阶级革命战斗的檄文与颂歌,受到列宁的热情称赞。

通过阅读《在人间》一书,我们可以知道高尔基是一位对新的无产阶级文学创作方法的特征从理论上进行了许多探索,提出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的观点的革命者,他主导倾向是积极的,是富于革命的战斗精神,并且在两次革命之间的创作成果颇丰。十月革命之后的十年间,高尔基因健康欠佳,仅写了关于列宁及一些作家的独具艺术风格与重要文献价值的回忆录及自传体三部曲的最后一部《我的大学》。这部作品创作于1924年,记述的是高尔基青年时代的一段生活。高尔基到喀山去原本是希望能进大学读书,由于生活的原因,他只有在另一所没有围墙的大学--社会这所大学里接受熏陶。除了能见到一些真正的大学生外,高尔基更多地是和贫苦市民、工人、黑帮、妓女这些社会的底层人民生活在一起。在他们中间,高尔基了解了社会民众的疾苦,也看到他们中一些人的觉醒意识。高尔基也在社会这所大学里成长起来也饱含了许多辛酸的血泪。

从1925年起着手创作卷帙浩繁的具有史诗气魄的长篇巨著《克里姆·萨姆金的一生》,这是一部未完成的作品。到1936年他去世前还写了《苏联游记》《英雄的故事》和多部剧作《耶戈尔·布雷乔夫等人》、《托斯契加耶夫等人》、《瓦萨·日烈兹诺娃》,以及大量的文艺理论、文学批评和政论文章,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和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高尔基的作品自1907年就开始介绍到中国,他的文学创作和文学理论观点,对中国五四以后新文学的发展有重要影响。

高尔基不仅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也是杰出的社会活动家,同时也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他的革命精神震撼着我,他的求学精神鼓舞着我,他的开拓精神激励着我,他的英雄形象是伟大的,高尚的,神圣的,是任何人都无可替代的。他的优秀文学作品和论著成为全世界无产阶级的共同财富。

[教学设计]

一、导入

1、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在前苏联的文坛止,有一颗耀眼的明星,他的名字就叫高尔基(出示高尔基的图片)板书:高尔基

通过课前的预习,相信大家对高尔基有所了解吧?谁先来谈一谈呢?(指名学生自由说)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个有关高尔基和他的儿子的故事(出示儿子的图片)(板书:和他的儿子)。

2、高尔基和他的儿子之间究竟发生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呢?请你自己读读课文。如果你觉得读一遍不够,可以多读几遍。如果你有困难,你还可以跟你的同桌一起商量商量。

高尔基和他的儿子之间发生了什么事呢?

二、品读“栽花”,体会儿子也爱父亲

1、你觉得高尔基的儿子是个怎样的孩子?你是从哪些词语中感受到的?随机点出“只有”“顾不上休息”“一直”“忙着”“各种各样”等词语(相机引导学生想象:此时我们可以想象到怎样的一幅劳动画面呢?请同学们轻声的读一读课文,边读边想象这劳动的画面)

生:我看到高尔基的儿子拿着笨重的镢头一锹一锹地挖着,他浑身沾满了泥巴,脸上的汗珠直往下滴。

生:我仿佛看到高尔基正坐在院子里,用慈爱的目光注视着忙着栽花的儿子。

2、抓住懂事,引导想象儿子栽花的时候心里会想些什么?

生:我不在的时候就让这些花儿代替我陪伴爸爸

生:闻到花香爸爸的身体会好的快些的

3、高尔基的儿子只有十岁,他怎么这么懂事呢?请联系课文内容和书后的作家卡片来思考。

师:什么样的人才会写童话?

生:与孩子心灵相通的人 生:对生活充满美好渴望的人 生:拥有一颗童心的人 生:热爱生活的人

小结:高尔基的儿子正是在这样的父爱下逐渐成长为一个懂事的孩子的。

4、体会儿子对父亲的爱

“假期很快过去了,他告别爸爸,跟妈妈回苏联去了。”

临行前,儿子看着满院新栽的花草,此时,有些花还没有发芽,有些花已经成活了,但还没开花,儿子小小的心灵一定藏着一个很大很大的愿望,他一定有许许多多的话想要对花儿草儿说,就请你大声地替他说出来吧!

小结:是呀,儿子留下的不仅仅是鲜花,还留下了对爸爸的一份浓浓情意,留下了一份深深的祝福。

四、品读“赏花”,指导朗读。

1、出示图片文字,欣赏花美,读读。思考:高尔基此时看到儿子种的花,会怎么想呢?如果儿子在身旁,他会对儿子说些什么呢?

2、如果你是岛上的居民,当你早晨醒来时,你看到了高尔基院子里,这些美丽的花,你会怎样?(个别读)当你做完一天的工作累了时,看到这些花,你的心情怎样?(个别读)当你心情烦闷时,你看到这些花,你的心情怎样?(个别读)

3、词语积累:当你看到“姹紫嫣红”这个词,你还能想到哪些词?

五、品读“写信”

1.高尔基是多么的高兴啊!不久,一封信带着花的芳香,带着父亲谆谆的教导从意大利飞到了苏联,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信上说了些什么。

捧着父亲的信,儿子会怎么读?请同学们自己读读7—9自然段。

2、父亲的心意,儿子能读懂吗?你们能读懂吗?谈谈自己的理解

3、出示第9段“要是你无论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留给人们的都是美好的东西,那你的生活该会多么愉快呀!”

(1)请联系实际具体说说“你的生活因为留给别人美好的东西而愉快”的感受。

(2)设计情境引读:“那时候,你会感到所有的人都需要你。你要知道”给“永远比”拿“愉快……

记得有一次,我的同桌忘记带文具了,我就把自己的文具借给他,看到他开心的笑脸,那时侯,——

上次,我的一位同学流鼻血了,我赶紧从衣带中掏出纸巾,为她擦去血迹,那位同学一个劲儿的谢我,那时侯——

在公共汽车上,我看到一位老奶奶没有座位,我把自己的位子让给她,她高兴的说:真是一个乖孩子。那时候——

操场上,一个低年级的小朋友摔倒了,我连忙把他扶起,那时候——

△第二段信的内容中,父亲再次提到美好的东西,是什么?  (帮助、关爱、为别人奉献……)

小结:第一个“美好的东西”指的是鲜花,第二个“美好的东西”不仅指的是鲜花这些物质方面的东西,还包括对别人的关心、帮助,哪怕是一个真诚的微笑,一声亲切的问候。

4.朗读:高尔基不仅真是个伟大的作家,还是个懂得教育艺术的父亲,他在信中不仅表扬了儿子,而且趁机教育了儿子该怎样做人,真是用心良苦啊!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封信,感受一下这深沉的父爱。

5.引导想象:同学们,当你们收到别人写给你的信后,心情怎样呢?高尔基的儿子读了父亲写给他的信后,一定会有许多话要对父亲说,他会说些什么呢?

生:高尔基的儿子会说,爸爸谢谢你,我会记住你的话,多帮助别人的。

生:高尔基的儿子会说,爸爸我真想飞到你的身边和那些花儿一起陪伴着你。

生:高尔基的儿子会说,爸爸希望你的身体能够早点康复,早点回来。

如果把大家刚才想象的话写下来,那就是一封非常棒的回信了,大家课后可以试一试。

6、总结:(结合板书)从高尔基和他的儿子的故事中,我们感受到了高尔基对儿子那深沉的父爱,同时也感受到了高尔基的儿子深深的爱着他的父亲,明白了“给”永远比“拿”愉快这个道理,板书“爱”。

7、老师再送几句名言,希望它们能伴随你们长大!

生命的意义在于付出,在于给予,而不在于接受,也不在于索取。

8、赠送名言书签:先请几个学生上台朗读书签上的名言,再让学生一起来大声朗读并记住这些名言。

9、延伸:同学们,我们的父母也在用他们自己的方式爱着我们,像课文中这样感人的小故事每个家庭中都有,只要我们用心去体会,就一定能体会到快乐!

六、小练笔:

高尔基和他的儿子教学设计 篇九

教学目标:

1、 认识7个生字,能积累由生字所组成的词语,通过图片理解词语“姹紫嫣红”。

2、 描摹5个生字,重点指导描摹“妻、霞”两个生字,在认真书写过程中有意识记忆这些字。

3、 能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高尔基和他儿子间深深的父子情,重点读好第四、第五小节。

4、 能熟读课文了解内容,联系课文有关内容读懂课文最后一句话,感受“奉献”比“获取”愉快的道理。

教学重点:

1、 在体会父子情深的基础上,熟读课文第四、第五小节,并能背诵。

2、 联系课文有关内容读懂课文的最后一句话,感受“给予”的快乐。

教学难点:

1、 通过多种认字方法,识记本课7个生字和其所组成的词语,正确描摹5个生字。

2、 联系课文内容读懂课文最后一句话。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歌曲《让世界充满爱》、与课文相关的名言。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揭示课题:

1、 练习:连连看

师:上学期我们学习了好多关于名人的课文,通过课文中一个个生动的小故事,加深了我们对他们的了解。你们还记得他们吗?

安培 伟大的革命家 不懂就问

杨时 法国物理学家 专注科学

孙中山 宋朝著名学者 刻苦练琴

贝多芬 伟大的音乐家 尊敬老师

训练句型: 是 (职业) , 他 (怎么样) 。

2、 师:今天,我们再来认识一位名人,他就是著名作家____高尔基。(媒体出示高尔基照片,简单介绍)。

师:想认识他吗?那就自己读一读这段文字(媒体出示关于高尔基的文字介绍)。

3、 师:我们这篇课文正和他有关。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学习课文第三小节。

(1)(媒体出示课文第三小节)自由朗读第三小节。

找找哪些词语说明儿子对父亲感情很深。(媒体突出显示)高尔基的儿子一到他身边后,就忙着栽花。(板书:栽花)

从哪几个词语看出儿子很爱父亲?

(媒体突出显示)顾不上、一直。

(2)这么一个懂事、可爱的孩子有多大呢?(指名回答)师强调突出“只有”。

“只有”一词说明了什么?说明儿子年龄很小。他那么小却为父亲栽花,间接说明他很爱他的父亲。

(3)齐读课文第三小节,再体会儿子对父亲深深的爱。

2、学习课文第四、第五小节。

(1)(媒体出示课文第四小节)师范读。

(2)学习生字。

① (媒体突出显示“姹紫嫣红”),师用图片帮助学生理解词语“姹紫嫣红”。

② 晃:编编顺口溜:日加光,晃晃晃。

③ 阵:用合一合的方法:左耳旁与车合起来就是“阵”。

(3)这么美的景色,我们一起试着来背一背吧。(师引背)

(4)区分“欣赏”和“看”。(“欣赏”是带着愉悦的心情去看,文中就表示高尔基边看边想念儿子。)

(5)高尔基满心欢喜地说不上话来了,你能替他说一说吗?(填空)

高尔基坐在院里,欣赏着儿子种的花,心里有说不出的高兴。他心想:______________。

三、深入学习,感情升华:

1、过渡:师读课文第6小节。(板书:写信)

2、(媒体出示信的内容)请你把自己当成是高尔基的儿子,自己读读这封信的内容,再把你读信后的感受告诉你的同桌。(板书:收信)(指名交流)

3、补充信的内容:(媒体出示)

那时候,你会感到所有的人都需要你。要知道,“给”永远比“拿”愉快。

文中“给”和“拿”分别指什么?(给:儿子栽花给爸爸欣赏。拿:爸爸赏花思念儿子。)

4、 复习巩固,描摹生字。

(媒体出示)生字所组成的词语。 全班齐读,师及时正音。

师指导描摹生字:妻、霞。(学生在书后田字格里写一写)

5、 师:在这封信里,高尔基两次提到了“美好的东西”,第一次这指的是鲜花。第二次指的是什么呢?(指名回答)

师:是啊,对别人小小的关心,对别人的称赞和鼓励,哪怕是一声轻轻的问候,甜甜的微笑,这些都是美好的东西。当你把这些美好的东西给予别人的时候,你就会感到特别的快乐。

6、 说一说你帮助别人而感到快乐的事情。(配乐:《让世界充满爱》)指名交流。

7、 师总结:这对父子就是这样在载花和赏花,写信和收信中流露出了对彼此深深的爱,这爱就是浓浓的父子情。(板书:爱)

四、再读课文、积累名言。

1、如此深刻的爱,让我们再一起读一读课文,再来细细品味一番。

2、读了这篇课文,我们了解到:(填空)

高尔基是_____________,他是_________________。

3、 师总结:赠人玫瑰,手留余香。让我们在现代诗人汪国真的名言中结束今天的课:

最新范文

四年级语文下册单元教案(优秀7篇)09-16

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案(优秀4篇)09-15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优秀6篇)09-15

全神贯注教学反思【最新9篇】09-14

四年级上册音乐教案优秀4篇09-14

四年级上册美术教案优秀4篇09-14

四年级数学上册教案(优秀9篇)09-14

四年级下册2021年苏教版语文教案优秀509-14

去年的树教学实录优秀7篇09-13

《桂林山水》课堂教学实录【最新4篇】09-13

66 66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