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优秀10篇)

2024-01-30 21:39:24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该页是漂亮的小编帮家人们整编的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优秀10篇),仅供参考。

三年级苏教版语文下册教案 篇一

让孩子在“自己的世界”里学习语文

开学第一课——《长城和运河》,要让学生了解万里长城之雄伟、京杭大运河之壮丽、中华民族祖先之聪慧,我便带了学挂图、生字卡片走进了室:

师:在我们,有两大建筑工程,一个像巨龙。穿行与东西,另一个像绸带,连接着大陆南北,她们蔚为壮观,堪称“人间奇迹”。你们知道她们的名字吗?

生齐答:长城、运河。(通过预习,孩子们早已知道了她们的名字)

师:看看图,结合你的预习内容,说说长城或者运河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出示学挂图,指导观察,意在让孩子们感受到长城与运河雄伟、壮丽的特)

生:长城很长!

生:运河也很长!

……(对于孩子那简单的回答我并不满意)

师:能不能说得具体一些呢?

生:长城像一条巨龙穿行在大地!

生:运河像一条飘落在大地的绸带!

……(请了几个孩子,都是拿课文中的原话来回答!对于长城的雄伟、运河的壮丽并没有自己的体会。不禁有些失望!)

我想:也许是初读课文吧,学生对文本内容还不能彻底的感悟!于是乎,我和孩子们一起品读了课文!学完课文后:

师:谁来说说,长城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生:奇异。(还是有些失望)

师:奇异具体表现在哪里?请大家看看图,然后结合课文内容说说。

生:长城接连不断,连绵起伏,像一条长长的龙。

师:你讲得真生动!她……还像什么?(生兴高采烈地看图)

生:像一条游动的蛇。

生:像一条弯弯曲曲的大街!

师:太短了!(学生敞开思路,各抒己见。)

生:像一条游动的大蟒蛇。

生:像一条穿行在大地的高速公路。

生:像飞机划过天空留下的一条白色的丝带!

……(这时,孩子门的脸神采飞扬!我想:这时他们才是真正体会到的长城之奇异!)

师:你们的想象太精彩了!但我觉得还是像“巨龙”好,请同学们帮老师找找理由!

生:(沉思,翻开书本,再次阅读文本,观察插图,寻找理由,这无疑又是一个探究的过程!)

………………

反思

我们的`孩子大多生活在农村,许多孩子并没有见过长城和运河。在他们的生活经验中只有宽阔的街道、田间的小河……而这些与长城和运河又差之千里,学生对长城和运河的直观感受唯有从书本的插图中去获取!但是插图又未能尽显其风姿,学生从单纯的语言文字中又很难体会到其雄伟、壮丽,更难以激发真正的喜爱之情,更别说是产生互动,故学中感觉十分之遗憾!我们的材中有许多类似的与学生生活经验脱节的学内容,我们师不妨宽容一些,不要急着加以否定,让孩子们在“自己的世界里”学语文,让他们根据自己的想法,大胆的进行表达!可能把长城比作街道、高速公路并不合适,但是在孩子们的世界里,那是感受新事物的又一方式!

在我们的学中,多设身处地地为学生想想,让孩子在“自己的世界里”,在十分和谐、愉悦的氛围中,让学生自谈、自探、自创、自得、自乐。在课文学活动中,让他们在敢想敢说的空间里长大,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自然会水到渠成!

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篇二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培养良好的听说习惯。

2、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句中武将和战利品的借代意义。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我童年赶海的乐趣。激发学生热爱大海,热爱童年生活的思想感情。

4、仿照课文,写一次有趣的活动。

教学设计:

一、看图激趣,自然揭题。

1、著名的雕塑家罗丹说过,世上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同学们,擦亮我们的眼睛,原来欣赏一下这幅图画。(出示课文插图)你看到了什么?

2、自由交流(相机板书:海)

3、海水退潮时,人们到海边去捕捉拾海鱼、海蟹之类的东西,人们称之为赶海(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引导初读,感受其趣

1、请同学们打开课本,大声地自由地读一读,让我们随作者一起走进大海,一起去赶海。

2、感觉怎么样?自由交流感受。

3、听,多么熟悉而动听的音乐!(《大海啊,故乡》音乐起)每当文中的我听到这首歌,便会想起童年时的(生答:趣事)。(板书:趣)

三、读文品趣,入情入境。

1、再一次捧起课本,大声地读一读,用你的眼睛去发现,用你的心灵去体会,从哪里能找到赶海的乐趣。找到后,去与你的好朋友分享,并告诉他你的理由。

2、引导学生交流。

(1)乐趣一:追赶浪花

交流、示句:海水哗哗往下退,只有浪花还不时回过头来,好像不忍离开似的`。我兴奋极了,飞跑着追赶远去的浪花。渐渐远去的浪花在作者眼里是那么有趣,因此作者忍不住要去(追赶浪花)引导学生读出我兴奋的语气。

小结:浪花回头,有趣;追赶浪花,更有趣。(板书:追浪花)

(2)乐趣二:捉螃蟹

交流、示句:我在海水里摸呀摸呀,嘿,一只小螃蟹被我抓住了!创设情境摸呀摸呀引导抓住嘿体会其兴奋,。指名读,互评。

(3)乐趣三:抓大虾

交流、示句:咦,怎么我的脚也――再也神气不起来了。抓住咦、哦来体会作者的心情;通过武将和俘虏的对比,及伸、捏、只一就的理解来体会作者的成就感。

(4)乐趣四:小伙伴捉螃蟹。

交流、示句:那边一个小伙伴――夹住了他的手!想一想、说一说你是从哪些地方感受到有趣的,最后一起通过朗读把这件事的有趣表达出来。

(5)乐趣五:满载而归。

理解满载而归。想象:人们会带着哪些东西回家?这时的我也提着?(战利品跟着舅舅往回走。)把句中的战利品换成其他内容,不改变句子的原意,可以怎么说?

3、让我们闭上眼睛,一同来感受清凉的海风、一同来回味赶海的无穷乐趣吧。(《大海啊,故乡》、海浪声)

四、总结全文,试说写趣

今天,我们跟随小作者来到沙滩上,追赶了浪花、捉了螃蟹、抓了大虾,感受了赶海的乐趣。相信也一定勾起了大家的美好回忆,你们参加过哪些开心的活动呢?请大家课后好好地想一想,先试着说一说,下节课我们再来学着写一写。

三年级语文下册苏教版教案 篇三

【教学目标】

1、认识“融、泞、迈、虔、佑”5个生字。理解并积累6个词语:“衣衫、融雪、泥泞、虔诚、关照、保佑”。并用学过的方法理解不懂的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3、知道诗歌写的是一个小伙子帮助“别人的妈妈”过马路的事,学习他关心老人的好品质。

【教学重点、难点】

1、能运用学过的方法理解不懂的词语。能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体会诗歌的韵律以及诗歌表达的感情。

2、通过读文,感受到本课前面一长段对于老奶奶的描写,以及当时的情况描写是为了衬托出了那位青年的爱心。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当你们走在路上的时候,有没有帮助过不认识的人?

2、交流。

3、揭示课题:17别人的妈妈(齐读)

过渡语:课文讲的是一件再平常不过的事,却写得感动至人,我们一起去品味一番吧!

二、初读课文,自学字词

1、出示自学要求:

(1)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学习字词,划出不理解的词语,并在小组内用学过的方法理解交流。

2、检查自学情况:

(1)开火车分节读课文

(2)出示词语:

衣衫融雪泥泞虔诚关照保佑迟疑小心翼翼

注意:融(翘舌音)、泞(后鼻音)、虔(第二声)、积累“虎字头”的字(虎、虚、虑……)、用合适的方法理解词语。

三、赏读课文,品味真情

1、默读课文1~3节,说说当时老妇人的处境怎样?

(1)出示1~3节

(2)指导朗读,说说自己的感受。

预设:

①老妇人遇到的困难:老妇人年纪大行走不便、马路泥泞、行人拥挤、车辆穿梭等。

②读句子:

今日的融雪弄得满街泥泞,老妇人的脚步迟疑又停顿。

她站在十字街头迈不开步,拥挤的行人中她没人照顾。

(3)出示填空:

一位()的老妇人,独自走在()的街上,当时(),使她感到非常(),她心想:()。

2、老妇人正是这么想的,所以她露出了“求助的目光”,可是马路上人们的表现是怎么的呢?

(1)朗读4~6节

人们来来往往穿过她身旁,没有人注意她求助的目光。

街那头传过来叫声笑声,学校里刚响过放学铃声。

孩子们欢跳着擦过老妇,一个个喊叫着没人停步。

(2)出示:

马路上,大人们,孩子们。

(3)说说你对马路上的大人或小孩的评价。

(4)指导朗读。

3、就在老妇人迟疑无助的时候,人海里冒出个青年。

(1)默读7~11节,找出青年人帮助老妇人的相关动词:冒、走、牵、扶、穿等,重点体会“冒”。

(2)谈谈读了这几节后的感受。

(3)隐去句中的动词,试着说一说:

终于,人海里()出个青年,他快步()到老妇人身边。

他()着她的手细声说道:“大妈,我扶您穿过街道。”

小伙子()着脚步不稳的老妇,小心翼翼地()过马路。

(4)指导朗读:

我们已经学过多首叙事诗了,诗歌要读出韵律,读出节奏。老师以第8节为例,遇到斜线要停顿。

出示:

他/牵着她的手/细声说道:

“大妈,/我扶您/穿过街道。”

学生试读、齐读。

(5)从青年人和他朋友之间的对话总,你感受到什么?

4、最后两节是什么意思?

(1)男女生对读、齐读。

(2)理解“虔诚、保佑”

“虔诚”常形容态度恭敬而有诚意。“保佑”指迷信人称神力保护和帮助,课文中是老妇人对帮助她的小伙子的美好愿望。

(3)说一说老妇人对帮助她的小伙子的美好愿望是什么?谈谈自己的感受。

(4)小结:小伙子扶“别人的妈妈”过马路,他对老人的关爱也得到了老人的感谢。

四、总结全文,拓展学习

1、总结课文的写法特点:

课文是一首外国叙事诗歌,诗歌的形式不常见,每两行成一节,节内句子基本押韵。

2、从诗歌中找一找句末押韵的字。

3、把诗歌改成课本剧。(机动)

小组合作,编演课本剧《别人的妈妈》

三年级下语文苏教版教案 篇四

《信》

教材分析:

本篇课文是一首儿歌,以“信”为纽带,以儿童特有的视角和口吻,描述“我”与小鸟、花朵、大海、云、树做朋友,并替它们写信的有趣故事。诗句间浸透着童心的稚嫩,对自然的亲昵,表达了孩子们运用“信”这个载体与小动物、植物等进行友情交流的喜悦之情,反映出了现代儿童乐于交往、善于交往的良好心理品质。

教学目标:

1、认识4个字,会写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引发学生热爱自然、亲近自然的情感。

4、渗透乐于交往的心理,学习交往的方法。

教学重点:

体会诗的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

教学难点:

使学生知道信是人真情实感的表露,是连接人与人心灵的纽带。

教学课时: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4个生字,学会6个生字。

2、了解诗的结构,体会诗的内容。

3、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

一、复习词语

(教师课件出示词语或使用词卡)

1、无边、航海、回巢、蜜蜂。(读准字音)

2、“一封”与“一封封”有什么不同?“写一封封信”是什么意思?谁还能说出几个这样的词语?(如:一件,一件件;一个,一个个)

3、“许多”、“许多许多”它们有什么不同?“许多许多的信”是什么意思?你还能说出这样的词语吗?(如:很远,很远很远;好多,好多好多)

4、“想”、“多么想”有什么区别?(程度不同)谁能用“多么想”说一句话?(如:我多么想到北京亲眼看看长城啊!)课文中哪句话中用到了这个词?读读。

(我多么想写呀,写许多许多的信。)

5、怎么读更能体现写信人的心情?

指导:读的时候要把多么想、许多许多这两个词语重读,就能读出句子的含义了。

(自己练习读一读,指名读、齐读。)

二、学习课文。

1、自由读诗歌,看看作者都给谁写信了?指名板书。写了些什么?表达了什么感情?

2、你对哪封信最感兴趣?用心读,说说信都中写了些什么?表达了什么感情?

(1)指名回答,谈感受。重点体会“让我的心和别人的心贴得紧紧”,知道信是连接人与人心灵的纽带。

(2)指导学生有感情地读诗歌。个别读、比赛读、分组读、齐读。

3、每封信中都有一个美好的愿望,所以说写信时要用心去写,信是人真情实感的表露。

三、布置作业:

自学生字新词。思考你想给谁写一封信,写什么。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激发学生的。写信热情。

2、指导写字。

一、学习课文

(一)小作者终于把自己想写信的愿望实现了,他替很多朋友写了信,那么他都替谁写信了呢?请你边听边看大屏幕边思考这个问题。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我”替小鸟给妈妈、替花朵给蜜蜂、替大海给小船、替云给云、替树给树写信。)

根据板书提问:老师把我字加了引号你同意吗?为什么要加引号?(这里的“我”指的是(二)那么“我”都分别替它们写了什么呢?请同学们自己读读这部分内容,然后说给大家你读明白了什么?

1、①替小鸟写信,是让妈妈快回家,天已近黄昏。

②“黄昏”是指什么时候?老师这里有一幅黄昏的图片,大家来看一看。

③天已近黄昏,说明小鸟怎么样了?(着急了)

④是呀,小鸟着急了,那么我们应该怎么读呢?

(练读,指名读,直到读好。)

⑤如果你就是那只小鸟,你会对妈妈说些什么呢?

2、你们还知道了什么?

①“我”替花朵给蜜蜂写信,请他快来采蜜。

②为什么要“快来”采蜜?(花已姹紫嫣红)

③“姹紫嫣红”什么意思?

请大家闭上眼睛想象一下花开得姹紫嫣红的情景。

你想的是这样的吗?看大屏幕。(出示课件:盛开的花朵)

你还能说出几个和“姹紫嫣红”意思一样的词语吗?(五颜六色、五彩缤纷……)

④谁想把这小节读给大家听。

3、谁能接着把你读懂的内容说给大家听。

①“风平浪静”什么意思?(海面上没有风浪,很平静。)

②如果有海上风浪小船出不出海呢?(不出海,进港躲避。)当然,如果海上需要抢险、救援、执行重要任务的时候,勇敢的水手还会毫不犹豫地出海的。

③请你自己再读一读这个小节。

4、你还读懂了什么?

①“绵绵春雨”是什么样的雨?(连绵不断的小雨)

②你知道云是怎么变成雨的吗?

③看这两个字“森林”多有意思啊!

你是怎么理解它的?(树多是林,林连成片就是森林。)

④自己练习读一读,看谁读得最有感情。

5、写信有什么好处呢?请你自己读读最后一个小节。

①写信有什么好处?为什么用两个“紧紧”?(亲密无间)

那就充满激情地把这小节读一读。

②省略号表示什么?(写信还有许多好处,还有许多心里的感情要表达,不一一列举了。)

(二)请你们猜一猜,“我”还可能替谁给谁写信?会写一些什么呢?六个人一组说一说。指名说一说。

(三)共同回味这首小诗,段读,能背的背诵下来。

三、实践活动回家以后也写一封信,你可以替别人写,也可以为自己写,写你最想说的话。

苏教版三下语文知识点 篇五

第二单元复习

一、照样子写词语。

1.湛蓝 乌黑 粉红 碧绿 翠绿 嫩黄 淡黄 浅蓝 紫红

2.金黄 雪白 瓦蓝 奶白 火红 漆黑 银白 铁青 桔黄

3.黄土 白云 绿叶 绿树 青草 红茶 红花 黄沙 白银 白纸

4.ABB式词语有:金灿灿 银亮亮 红艳艳 白花花 绿油油 黑乎乎 黄澄澄 红彤彤 红通通 白茫茫 黑压压 沉甸甸 慢腾腾 阴森森 笑嘻嘻 香喷喷 轻飘飘 湿漉漉 骨碌碌 喜盈盈 亮晶晶 孤零零 毛绒绒 胖乎乎 水灵灵 笑哈哈 圆溜溜 响当当 笑呵呵 脏兮兮 胖嘟嘟

5.风儿沙沙 春风徐徐 小雨沙沙 大雨哗哗 流水哗哗 雷声隆隆 闹钟嘀嗒

6.“有”字开头的四字词语有:有利可图 有机可乘 有根有底 有始有终 有口难言 有恃无恐 有求必应 有志竟成 有气无力 有名无实 有声有色 有条不紊 有口无心 有眼无珠 有备无患

7.“无”字开头的四字词语有:无地自容 无风起浪 无理取闹 无病呻吟 无计可施 无话可说 无能为力 无恶不作 无价之宝 无微不至 无拘无束 无中生有 无法无天 无可奈何

8.ABAB式词语有:雪白雪白 火红火红 碧绿碧绿 通红通红 乌黑乌黑 商量商量 讨论讨论 打扫打扫

9.AABB式词语有:飘飘悠悠 认认真真 仔仔细细 马马虎虎 干干净净 整整齐齐平平展展 热热闹闹 高高兴兴平平安安 清清楚楚 明明白白 清清白白 快快乐乐 欢欢喜喜

10.形容自立自强的词句:坚强不屈 百折不挠 乐观向上 自强不息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有志者事竟成。 你不怕困难,困难就怕你。

11含颜色的四字词语:.红艳欲滴 瑰丽多彩 灿若云霞 梨花似雪 桃花嫣红 桃吐丹霞 姹紫嫣红 花红柳绿 碧水蓝天 芳草绿野

二、词语搭配。

优秀的选手 惊人的毅力 淡淡的清香 懂事的孩子 参加比赛 赢得荣誉 轻轻捧起 急切地询问 不屈的精神 动人的微笑 坚强的姑娘 天大的不幸 承受痛苦 传递信息 咕咕直叫 高高地托起 美丽的弧线 明媚的春光 金黄的眼珠 鲜艳的花朵 失去知觉 施展本领 喃喃说道 安心地养伤 嫩绿的小草 感动的泪水 朵朵的白云 惊人的毅力 战胜困难 询问情况 飞越高山 重重地摔下 蓝蓝的天空 清澈的湖水 紫色的葡萄 热闹的集市 充满希望 向往未来 温暖的手 意外地发生 勤劳的手 灵巧的手 五颜六色的晚霞 勇敢地承受 飞快地穿过 惶恐地望着 轻轻地问道 小心地摘下 一道弧线 一只信鸽 一对翅膀

三、按课文内容填空。

3.读了《雪儿》,我觉得文中的小姑娘是一个心地善良、向往自由、爱护鸟类的孩子。

清明时节,细雨纷飞,许多人回乡扫墓,这让我想起了《清明》中的两句诗: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这首诗的作者是杜牧

6.金灿灿的迎春花,粉红的桃花,雪白的梨花,引来一群美丽的蝴蝶。小河河面映着蓝蓝的天空,再加上岸边碧绿的柳树,真像一幅美丽的图画。

10.小女孩低着头不好意思地说:“我舍不得把整朵花都摘了……”“妈妈生病了,我摘片花瓣送给她。妈妈会高兴的。”“爸爸叫我听妈妈的话,不要惹妈妈生气。”她真是个懂事的好孩子。

四、反义词。

生气(开心) 诚实(说谎)

小心(马虎) 淡雅(浓重)

节约(浪费)成功(失败)

出现(消失) 清楚(模糊)

五、造句。

1.询问……① 妈妈详细询问我的在校学习情况。

六、写话。(写一写“我”和雪儿告别时的场景。)

雪儿又飞回阳台,转着圈儿咕咕直叫,好像在说:“小朋友,谢谢你为我治疗受伤的翅膀,谢谢你天天在阳台上陪我看蓝天、白云,现在我的伤好了,我要飞回蓝天,真舍不得离开你。”我望着雪儿,含着泪花说:“雪儿,你走吧,蓝天是你的家,蓝天是你施展本领的地方,祝你一路平安、一生平安。”

三年级下册语文苏教版教案 篇六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1、正确流利朗读课文。

2、认识本课的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3、理解“家”做为掌握某种专门活动的人的意义

过程方法

1、通过学习课文,通过朗读,理解文章的正侧面写作方法。

2、指导学生朗读,读中体会,读中感悟,培养个性化的阅读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从萧伯纳的话中体会其谦虚自律的宽广胸怀,学会做人。

教学重、难点:

通过人物对话的反复朗读,体会文章的内涵,感悟人物形象。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题导入

1、揭题,板书课题

2、质疑:大作家是谁?小老师呢?为什么要拜小老师呢?

二、初读课文

1、带着上面的问题自由读课文,读准生字字音,读通句子。

2、检查自学:读字词,分节读课文,提出不解的词讨论。

3、能回答上面提出的问题吗?板书人物名称

三、整体把握课文

1、读课文,找出转换情节的两个关键词:临别时 事后 (加上“有一次”)

把课文分为三个部分

2、分部分请同学读课文,说说各部分写了什么。

四、指导写字

作业:抄写生字词;读熟课文;找找关于萧伯纳的资料

板书设计:

10 大作家的小老师

萧伯纳 娜塔莎

有一次

临别时

事 后

第二课时

一、题目切入(板书课题)

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10课,请你读一下课题(指名学生读题)。

作家就是作家,为何要加一个大字呢?说明什么?

你还知道哪些“大作家”?(鲁迅、冰心、高尔基等)

[出示:课文第一句话] 谁能读好这句话。

2、你们叫过自己的老师为小老师吗?为什么加个“小”字呢?

[出示:露珠—小露珠 鬼—小鬼 可爱—小可爱]

发现什么没有? “小”给你怎样的感觉?(更讨人喜欢。形象更可爱。)

3、娜塔莎讨人喜欢吗?请大家轻声读第一节,划出描写娜塔莎的可爱之处。

谁来读你画的句子?[生读] [出示:小姑娘的图。]

是她吗?可爱吗?谁来把她读得再可爱一些?

4、一起读一下第一自然段。(生齐读)

二、学习重点段落,走近萧伯纳

1、我记得上节课,我们还留了一个问题?

[出示:大作家为什么要拜小老师呢?]

书读百遍,其义自现。请你们一起浏览全文,看看能不能从课文中找到答案。

2、哪位同学先汇报一下自读收获。

3、一个小姑娘怎么会使萧伯纳明白道理呢?让我们先来读一读他们临别时的对话。

[出示:第二节第一次对话内容。]怎么读,为什么这么读?

他的目的是什么呢?

所以你们认为萧伯纳是个怎样的人? (生自由说)

4、[出示:有一天,萧伯纳接到一位小姑娘寄给他的信,信中说:“您是一位使我最折服的作家,为了表达我对您的敬仰,我打算用您的名字来命名我的小狮子狗。它是我过生日时候亲戚们送给我的。不知尊意如何?”萧伯纳回信说:“亲爱的孩子,读了你的信,颇觉风趣盎然,我赞同你的打算。但是,最主要的一点,你务必和小狮子狗商量一番!”]

这是个怎样的萧伯纳?(幽默)

[出示:第一自然段最后一句话。]

这又是怎样的萧伯纳呢?(有童心)

5、现在你还认萧伯纳是在自夸,炫耀自己吗?

[出示:他想……]原来他只是想用自己的显赫的身份给小姑娘和她的妈妈一个惊喜。目的是善的,但方式却有自夸之嫌,大家请看图 [出示图片] 注意动作,同学们,站起来模仿一下好吗,站起来,把自己当在萧伯纳,一起读一下第二节。

三、走近小姑娘

1、可是,小姑娘有没有像萧伯纳想像的哪样惊喜万分呢?那个词可知萧伯纳的确是没有想到。(生找出“出乎预料”)

他“预料”的是什么?小姑娘也许会?(可以设计一个说话练习)结果呢?(生答)这就叫“出乎预料”。还有一个字也说明了这个意思,什么字?(竟)

[出示:请你……和图片]

你觉得小姑娘是个怎样的人?

结合自己的理解读一下这句话。

口吻相同,语气也相同吗?请两位同学分角色地读一下这两个人的话语,注意,一定要把握人物的特点。[生读、女生与男生](评价)

2、出示:第四节

什么叫“为之一震”? 他被什么震惊、震撼了? 他意识到了什么?

谁来读一下这句话!

四、思考

是的,说者无心,听者有意,事后,萧伯纳深有感触地说:[出示:第五节]

1、谁来读一下这段内容。说了几句话?第一句:关键词是什么?第二句:关键词是什么? [板书:不能自夸 平等相待 永远谦虚]第三、四句又告诉我们什么?

2、“她是我的老师”也就是说“ 是 的老师”。从这句话可以看出萧伯纳对小姑娘充满了怎样的情感。(感激、尊重)

3、现在明白“大作家为什么拜小老师了吧?”用自已的话说一说。

通过这一节的学习,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怎样的萧伯纳?

五、作业

同学们,当我们再来看课题时,我想再问问你们,称萧伯纳为“大”作家,仅仅是因为他写的作品多吗?还因为什么?

课后有一个复述课文的要求,谁能在板书的提示下,讲讲这个故事。

六、课外拓展

1、读一读关于谦虚待人的名言、小故事。

2、把这个故事讲给父母听。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篇七

《猴子种果树》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教育学生做任何事情要有耐心,不要盲目的听从别人的话。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通过上节课学习,我们知道猴子刚种了一棵梨树苗,并且天天浇水、施肥,那么它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2、猴子最后有没有吃到自己种的果子呢?为什么?你能从文中找出相关的自然段吗?

二、新授

1、学习第9自然段

a、指名读b、齐读

2、师:从这里我们知道猴子拔了梨树种杏树,拔了杏树种桃树,拔了桃树种樱桃,到头来什么树也没种成。

(教者一边说一边板书)

3、师:猴子为什么要这样做呢?它都听了谁的话而不段改种果树的?贴画

4、乌鸦、喜鹊、杜鹃是怎么叫的?你能学叫你喜欢鸟的叫声吗?表演给你的合作伙伴听。

a、小组表演b、小组派代表表演

5、这三只鸟是怎么对猴子说的呢?你喜欢哪只鸟就读哪只鸟说的话。

6、采取多种形式读三只鸟说的话。如小组读、小组选代表读、摆擂台、表演读等等。

7、师:听了三只鸟的话,我们知道它们都说了一句农谚,都是哪些农谚呢?(板书)

乌鸦说了哪句农谚?(梨五杏四)

8、什么叫“梨五杏四”?

9、梨树要等五年才能结果,你说猴子有这个耐心吗?

10、(出示句子)梨树要等五年才能结果,你有这个耐心吗?换个说法,使意思不变。

11、猴子听了乌鸦这么一说,它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

12、听喜鹊说“杏四桃三”,猴子又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

13、那么猴子一定吃到桃子了!(没有)为什么?

14、那这次猴子一定吃到樱桃了!(没有)为什么?(樱桃好吃树难栽)

15、齐读第8自然段

16、就这样,猴子到头来什么树也没有种成。

三、拓展延伸

1、小朋友,如果你是这只猴子,你会种哪棵树?(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及侧面教育学生做事要有耐心)

2、学了这篇课文,你现在最想干什么?(表演)

a、小组之间练一练,可以加动作、神情等。

b、愿意展示的小组,上台表演。(其他同学做评委,选表演奖、创艺奖等)

3、表演。

三年级下册语文苏教版教案 篇八

一、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二类字只识不写。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3、通过诵读,从人们肆意杀狼,貌似护鹿,反而害鹿,使鹿成了破坏森林、毁灭自己的祸首的事实中,悟出保持生态平衡的道理。

二、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今天,我们学习第30课《狼何鹿》。(板书课题)

2、看了课题,说说狼和鹿之间你更喜欢谁?为什么?

3、过度:课文中的狼和鹿之间是什么关系?如果消灭了人人讨厌的狼会怎么样?请自己读课文。

(二)初读课文

1、提出自读要求:

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理解下列字词的意思。

贪婪哀嚎提防狩猎青烟袅袅

2、学生自学课文

3、检查自学情况

(1)生字词语

葱绿 捕杀 灾难 下毒手 生机勃勃

枯黄 功臣 威胁 传染病 生儿育女

(2)出示句子,读准多音字

狼一个跟着一个哀嚎着倒在血泊中。

人们特意保护的鹿,倒成了“大坏蛋”。

(3)理解词语:

贪婪 哀嚎 提防 狩猎 青烟袅袅

(4)指名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段落读给大家听,说说每个自然段将了什么?

(三)学文。

1、自由轻声朗读课文一、三自然段,用一句话概括这两自然段分别写了什么?

2、交流。

3、出示插图。

(1)第一幅:请你仔细观察画面,然后到课文中找一找哪些语句是描写这个画面的?交流。

(2)第二幅:课文中哪些语句又是描写这个画面的呢?

(3)同样的森林却出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景象,请你结合课本上的文字来谈谈凯巴伯森林前后的变化。

交流:森林、鹿、狼。

4、啊,一百多年前,凯巴伯森林一片葱绿,小鸟歌唱,小鹿嬉戏,一幅多么美好和谐的画面啊;而如今的凯巴伯森林却像着了火一样,绿色在消退,枯黄在蔓延,美丽可爱的鹿在一只只死去。

如此鲜明的变化,你能通过朗读表现出来吗?请你找到刚才那两段话,练习有感情朗读。

(1)自由练读。

(2)指名读。

(3)男女生分读。

5、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使得凯巴伯森林有如此大的变化呢?请你仔细读一读课文第二自然段,想一想这第二幅插图该怎么画?

交流

6、现在你明白这是怎么一回事了吗?请你用几句话概括地说一下。

填空:在森林中,狼是鹿的天敌,于是人们( )狼,( )了鹿,使得鹿群( ),造成了森林的和鹿群自身的( )。

7、明白整件事的来龙去脉,老师这儿现在有三顶“帽子”要你戴“功臣”、“大坏蛋”、“自由王国”。

读一读课文第四自然段,然后同桌讨论一下这些“帽子”该戴在哪儿?为什么?

(四)延伸明理。

1、课上到这儿,老师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我们的编者叔叔把这样一个故事放到课本中来,目的是什么呢?

2、现在有人想在凯巴伯森林入口处竖一块警示牌,你认为该在上面写些什么?

三年级下册语文苏教版教案 篇九

第二单元教学设计

4、《微笑着承受一切》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12/11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6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康复”、“意外”造句。

3、借助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让学生感悟桑兰面对天大的不幸仍坚强不屈的精神和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教学重点、难点:

抓住桑兰的语言、动作等细节的生动描写,训练学生的朗读水平。

教具准备:

投影、生字卡片

教学时间: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师板书课题,生读题。

2、问:读了课题后,你想知道什么?

3、师选择板书。

二、初读指导

1、自由轻读课文,要求:

(1)一边读,一边画出生字词。

(2)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同桌通过猜字,记忆生字。

3、检查

(1)出示卡片,“开火车”读、齐读。

(2)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

了解生字的掌握情况。

(3)联系上下文,理解生词的意思。

a、重点理解:

失声痛哭:控制不住而大哭起来。

剧痛:剧烈的疼痛。

气喘吁吁:上气不接下气。

大汗淋漓:汗水向下滴。

b、学生提,并当场解答。

4、生再读课文,思考每个自然段说了些什么。

5、谁微笑着承受一切?她所承受的“一切”指什么?用笔画出有关句子。并指名回答。

6、默读课文,画出表现桑兰坚强的语句,再读一读。

三、小结

桑兰面对如此沉重的打击,“天大的不幸”,为什么还能微笑呢?她具有哪些值得我们学习的品质呢?我们下节课学习。

四、指导写字

1、出示字,并齐读。

2、指导,注意:

选:注意笔顺。 摔:注意右上的左右两边。

套:注意中间有三横。 疗:最后一笔为“竖钩”。

3、学生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听写词语。

2、过渡:17岁的桑兰为什么能微笑着承受一切?她有什么样的精神呢?

二、精读课文2—3自然段

投影出示:

桑兰的美好人生刚刚开始,可她的后半生也许永远要在轮椅上度过。

1、齐读。

2、桑兰的美好人生是什么?自由轻读第2、3自然段,画出有关句子。

3、画出最能体现桑兰人生美好的词,有感情地读。

4、“也许永远要在轮椅上度过”,这句话什么意思?这对于桑兰来说意味着什么?

5、指导朗读。

三、精读4—7自然段

1、桑兰是怎样面对这天大的不幸的呢?

自由轻声读第4—7自然段,找出文中的一句话来回答。

指名读最后一段。

2、再读4—7自然段,画出具体描写“桑兰这个坚强的小姑娘,她用无比的勇气承受着一切,她以一贯的微笑赢得了海内外人士的敬佩。”的句子。

3、讨论交流。

(1)出示:队员们看到桑兰的伤势后都忍不住失声痛哭,而桑兰却表现的怎样?

指导用坚强的语气朗读,品味。

(2)每天上午和下午,医生都要给桑兰进行康复治疗。

“康复”是什么意思?用“康复”造句。当医生给桑兰进行康复治疗的时候,桑兰总是怎样做?

指导朗读。

(3)日子一天一天过去了,桑兰可以自己刷牙,自己穿衣,自己吃饭了。但有谁知道,在这些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动作背后,桑兰是怎样累得气喘吁吁、大汗淋漓的!

你觉得怎样读才感人呢?

四、小结并布置作业

1、通过学习,我们认识了具有坚强不屈的意志品格的桑兰大姐姐,她为所有的瘫痪者做出了榜样,也为我们这些四肢健全的人做出了表率。

2、课后,请同学们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第三课时

一、复习导入

默读全文,完成填空。

桑兰在她美好人生刚刚开始时,就发生了天大的不幸—脊椎骨骨折,然而她用( ) 的毅力, ( ) 的精神,( ) 承受( ) ,赢得了海内外人士的敬佩。

二、仿照第4自然段,想象作文。

1、出示第4自然段,分析

(1)默读,看看每一句话分别讲了什么?

(2)讨论交流。

2、出示第5自然段,想象仿写。

(1)指导朗读。]

(2)请你在桑兰的刷牙、穿衣、吃饭中任选一个,发挥想象,仿照第4自然段的写法写一段话。

3、生想象作文,师巡视指导。

4、生交流、反馈。

三、作业

1、造句。

(1)康复——

(2)意外——

2、在下面句子中填上恰当的词语。

(1)桑兰 忍着剧痛配合医生, 轻轻哼着乐曲。

(2) 前来探望的队友们失声痛哭, 桑兰没掉一滴眼泪。

(3) 桑兰是个坚强的小姑娘, 她能微笑着承受一切。

板书:

微笑着承受一切

美好人生

天大不幸 坚强

微笑着承受

5、《雪儿》

三下荷花课文原文 篇十

清晨,我到公园去玩,一进门就闻到一阵清香。我赶紧往荷花池边跑去。

荷花已经开了不少了。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儿。有的花瓣儿全都展开了,露出嫩黄色的小莲蓬。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

这么多的白荷花,一朵有一朵的姿势。看看这一朵,很美;看看那一朵,也很美。如果把眼前的这一池荷花看做一大幅活的画,那画家的本领可真了不起。

我忽然觉得自己仿佛就是一朵荷花,穿着雪白的衣裳,站在阳光里。一阵微风吹来,我就翩翩起舞,雪白的衣裳随风飘动。不光是我一朵,一池的荷花都在舞蹈。风过了,我停止舞蹈,静静地站在那儿。蜻蜓飞过来,告诉我清早飞行的快乐。小鱼在脚下游过,告诉我昨夜做的好梦……

过了好一会儿,我才记起我不是荷花,我是在看荷花呢。

【文章条理】

这篇课文先写清晨,我到公园看荷花。再写荷花已经开了不少,它们十分美丽。然后写“我”仿佛变成了一朵荷花,穿着洁白的衣裳,站在阳光里。最后写过了好一会儿,我才想到是在看荷花。

【结构图示】

课文中心:

这是一篇抒情散文,作者以朴实清新的语言描绘了一池荷花的美景,并通过想象抒发了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感情。

语言感悟:

本文作者以朴实清新的语言给我们描绘出了一池荷花的美景,优美语句较多,应该把它积累下来。朗读时,语调要轻缓,以展示荷花的美丽,表达对大自然的赞叹。

色彩艳丽,形态各异的荷花,不仅打动了作者也感染了读者,让人们不仅看到了浮现在眼前的一池美丽的荷花,也得到了美的感受和体验。

语言积累:

挨挨挤挤 清香 饱胀 仿佛 翩翩起舞 随风飘动 碧绿 嫩黄色 花骨朵儿

我忽然觉得自己仿佛就是一朵荷花,穿着雪白的衣裳,站在阳光里。一阵微风吹过来,我就翩翩起舞,雪白的衣裳随风飘动。

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儿。有的花瓣儿全展开了,露出嫩黄色的小莲蓬。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

写作特点:

作者充分发挥了想象力,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了荷花的静态美、动态美。并抓住景物的特点展开合理的想象,表达了对自然界、对生活的热爱。

课后题解:

用彩笔画出来的是色彩明丽的画面,而一池荷花就是一幅色彩明丽的画面,因为荷花是活生生的真实景色,那么看上去这一池荷花就像一大幅活的画。

最新范文

小学三年级语文《夜书所见》原文、教案01-30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9课《那一定会01-30

《孙中山破陋习》【优秀3篇】01-29

《手术台就是阵地》【优秀8篇】01-29

《松鼠》教学设计(优秀5篇)01-29

三年级上册语文《秋天的雨》优秀教案优01-28

《陶罐和铁罐》(人教版三年级教学设计01-28

三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精选10篇)01-28

《美丽的小兴安岭》(优秀6篇)01-27

四年级语文上册《陶罐和铁罐》教学设计01-27

65 87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