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罐和铁罐 《陶罐和铁罐》优秀7篇

2023-07-11 08:31:52

1。铁罐和陶罐下面是书包范文为您分享的《陶罐和铁罐》优秀7篇,希望能够给您的写作带来一些的启发。

陶罐和铁罐 篇一

教学内容:p107-p109

教学目标:1、通过本课学习,2、认识“陶、懦、恼”等6个生字,3、会写“陶、谦、虚”等到14个生字,4、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中“御厨、奚落、懦弱,5、轻蔑、和睦相处、覆灭”等词语。

2、阅读课文,能读懂课文主要内容,了解寓言蕴含的道理。

6、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7、分角色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读懂课文课文主要内容。

教学难点:了解寓言蕴含的道理。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 揭示课题:

2、出示课文插图,这就是国王御橱里的两只罐子,你们仔细看看,哪只是陶罐,哪只是铁罐,你上怎么看出来的?

3、学生交流,教师点拨(从外形上看,左边是铁罐,是用铁做的。右边是陶罐,是用陶土做的,上边还有美丽的花纹。从神态上看,铁罐眉毛竖着,邪视着陶罐,嘴巴翘得老高,好象对陶罐不屑一顾的样子,一幅骄傲自大的样子。而陶罐是用温和的眼睛看着铁罐,笑眯眯的,一幅容忍的样子。从个头上看,铁罐自以为比陶罐高大,陶罐不敢和它比,因此把头昂得高高的。)

4、谈话:今天我们学习这则寓言,就是发生在陶罐和铁罐之间的小故事。通过他们的对话,让我们明白一个道理。下面我们就带着一种探究的心里去读这篇课文。

二、初读课文

1、选择自己喜欢的读书方式,可以默读、放声读、或者找同伴一起读,力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不明白的词语、句子做上记号。

2、检查朗读情况,互帮互助学生字。

出示生字开火车读生字,请已经有把握的学生来做小老师,带领大家一起巩固,教师随时纠正读音,点评。

重点指导“懦”(nuo)“恼”(nao)声母都是鼻音n 3、读下列词语:

奚落 谦虚 傲慢 懦弱 轻蔑 争辩 恼怒

相提并论 和睦相处 羞耻 氧化 无影无踪

4.交流学习疑难,相机指导学生朗读该词、句所在段落,通过联系上下文的方法初步疏解课文字、词障碍。

三、再读课文,完整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国王御厨里自以为坚硬的铁罐看不起陶罐。许多年后,被埋在土里的陶罐依旧光洁如新,而当年坚硬的铁罐却不复存在了。完全氧化掉了。)

四、指导写字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说话练习

1.巩固词语

奚落 谦虚 傲慢 懦弱 轻蔑 争辩 恼怒

相提并论 和睦相处 羞耻 氧化 无影无踪

2.用上以上词语来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二、自读课文,感知陶罐和铁罐的特点

1、铁罐是怎样奚落陶罐的,2、它为什么看不3、起陶罐?请同4、学们自读课文,5、用~~~画出铁罐奚落陶罐的话,6、并对不7、理解的地方提出问题。

8、学生自读,9、教师巡视

10、学生交流质疑,11、教师点拨,12、引导解疑。

13、从找出的语句中可以看出,14、铁罐有什么特点?(骄傲自大、目中无人)陶罐呢?(谦虚、友好、克制)

5、从铁罐对陶罐所说的话中你体会到什么?陶罐听了铁罐的话之后表现出什么样的态度,说明了什么?

板书:  谦虚    傲慢

三、指导多读,深刻体会铁罐和陶罐的特点。

1、自读课文,画出铁罐和陶罐的神态的词语。

2、教师指导读。(铁罐的神态是:“傲慢——轻蔑——恼怒”陶罐是:“谦虚——自尊”)

3、同桌轮换分角色朗读。

4、教师巡视、指导。

5、抽一、两组在班上读,大家评议。

四、揭示寓意,总结全文

1、许多年过去了,2、陶罐和铁罐发生了什么变化?自读课文找出描定陶罐和铁罐最终结局的语句。

2、当陶罐被人们擦洗干净后他说了什么?这说明什么?

学生交流,教师完成板书:

光洁、朴素、美观        无影无踪

3再读课文,说说你喜欢陶罐还是铁罐,为什么?

4、学生交流。

5、教师小结

同学们知道了陶罐自始至终谦虚大度,宽容自尊,铁罐是傲慢轻蔑怒不可遏。我们应该向陶罐学习。

思考:通过学习这则寓言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四、全班讨论。结合自己的理解或生活实践回答这个问题。

板书设计:

27、  陶罐和铁罐

陶罐                        铁罐

谦虚                        傲慢

光洁、朴素、美观            无影无综

教学反思:

1、“荒”与“流”字的区别在课堂上强调,学生在作业反馈效果好。

2、 学生对分角色表演兴趣大。也加深了明理。

陶罐和铁罐教案 篇二

【教材分析】

?陶罐和铁罐》是学生所喜欢的有趣的童话故事。故事讲述了国王的御厨里的铁罐自恃坚硬,瞧不起陶罐,用尖酸刻薄的话来数落陶罐,而陶罐始终保持着谦虚的品性。当多年过去后,宫殿倒塌了,它们被埋在土里,经过岁月流逝,陶罐出土成为文物,铁罐却化为泥土,不复存在。故事趣味性强,寓意深刻,告诉人们: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善于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相互尊重,和睦相处。

细读故事,发现故事可分为陶罐和铁罐被埋之前、被埋之后两个部分,主要通过对话展开情节、推动故事发展,这是本课表达上的特点。铁罐的傲慢、蛮横无理和陶罐的谦虚、友善、克制都在人物的对话中充分展现。此外,故事中还有许多具体、生动的神态、动作描写,使铁罐、陶罐的形象更加鲜明突出。

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一是让学生理解课文说明的道理,学会全面地看问题,懂得要多发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二是继续学习初步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学情分析】

童话故事对于三年级的孩子来说已经接触了不少了,他们想读、乐学,而且他们有了一、二年级的学习基础,能够自己预习课文,并能够运用已掌握的学习方法进行初步的阅读与分析。但课文中描写铁罐神态、动作的几个词语以及它最后为什么消失的原因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还有学生要通过文中的对话领悟人物的内心,理解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也有一定的难度。

【设计思路】

古希腊学者普罗塔曾说过“人的头脑不是一个被注满的容器,而是一束需要被点燃的火把。”如何让学生真正走进文本,使教师、学生、文本形成真正的对话?在这篇课文的教学设计中,我努力去实践。

教学中我主要采用了词串教学法。学生在整堂课中主要围绕着几个关键词语,在老师创设的故事情境中进行学习。本课的教学重点是通过陶罐和铁罐的对话、神态描写,了解铁罐的傲慢无礼和陶罐的谦虚而不软弱。而课文中有很多描写铁罐和陶罐神态动作的词语,词语是组成句子的基本单位,要理解句子的意思,读懂课文,就必须先弄清词语的意思。我就想抓住文中的这些关键词,引导学生理解,从而去体会铁罐和陶罐的内心。这篇课文又是童话故事,故事性强,学生很感兴趣,因此课堂上我通过自己的语言、多媒体去感染学生,为学生创设故事的情境,学生在这种情境中学习,情绪更加高涨。

我首先用讲故事的形式,结合多媒体导入新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然后让学生读课文,自己去发现描写铁罐和陶罐神态、动作的词语,并读准这些词语的音。课文中描写铁罐神态的词语偏多,而且难理解,我就想让学生重点先来理解铁罐,从而体会陶罐的内心。描写铁罐神态的三个词语“傲慢、轻蔑、恼怒”都有傲慢的意思,但又有一些区别。我先让学生体会他的相同之处,从铁罐说的话中找例子来证明铁罐的傲慢,然后再理解每个词语的意思有什么不同,带着不同的语气、神态、动作来朗读铁罐说的话,通过朗读再领会铁罐的蛮横无礼。文中有一句铁罐说的话没有写出他说话时的神态,我就让学生根据铁罐说的话来补充词语,再读句子。这样既理解了铁罐此时的心态自以为了不起、不可一世,又扩大了学生的词汇量。共5页,当前第1页12345

而对于陶罐的理解,我还是抓住词语“懦弱”来引导学生体会陶罐的内心。我故意装糊涂,提出两个问题去激学生,让学生自发地反驳我的看法:1、陶罐明明很容易碎,一碰就破裂了,怎么能说不懦弱?2、铁罐总是横眉冷眼、冷嘲热讽地对待陶罐,而陶罐还总是一脸微笑地对待,怎么能说不懦弱?学生通过反驳可以谈自己的各种理解,从而去体会陶罐和铁罐都各有各的长处和短处,易碎只是陶罐的短处,并不是懦弱,他不和铁罐吵并不代表他懦弱,那是他谦让的美德。

学生理解了铁罐的傲慢无礼和陶罐的谦虚而不软弱后,我设计了一个无声的动画,让学生配音,这样既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又再一次训练了学生的朗读。

这篇课文分为两个部分,第二部分的学习,我还是让学生自己去发现词语,像第一部分那样,找出描写人们和陶罐神态的词语,把板书补充完整,然后根据板书朗读,读出人们的惊讶与高兴,再体会人们为什么惊讶、高兴。从而明白陶罐成了古董,受到人们的欢迎和保护,而铁罐最后没有好下场,消失的无影无踪。学到这学生便明白了课文所要告诉人们的道理,很自然地说出了自己的体会,从而突破了本课的教学难点。

【教学目标】

1、会认10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骄傲、傲慢、谦虚”等词语。

2、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读懂课文内容,学习正确看待人和事物的方法。

4、能积累描写表现陶罐、铁罐神态和动作的词句,积累语言。

【教学重难点】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通过陶罐和铁罐的对话、神态的描写,了解铁罐的傲慢无礼和陶罐的谦虚而不软弱;本课教学难点是课文所讲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讲述故事,情境导入。

1、屏幕展示国王的御厨,让孩子走进文中的童话故事。(御厨富丽堂皇,陈列着精美的瓷盘、锃亮的炊具)

2、请生自由表达自己看到御厨后的感受。

3、老师借助图片生动讲述故事,并同时在屏幕中出示主人公陶罐和铁罐。

(设计意图:通过直观的图片和老师对故事生动地讲述,以及在讲述中与学生的互动,一下子把学生带入了课文所描述的童话中,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挖掘词语,感悟铁罐。

1、挖掘词语,读准字音。

(1)(屏幕出示题目:我要把表现陶罐和铁罐神态和动作的词语找出来。)请生读题。

(2)请生拿出笔,带着问题自由读课文,边读边画。

(3)生自由读文,师巡视,把生找到的词语板书(板书:铁罐:奚落、傲慢、轻蔑、恼怒,陶罐:谦虚、争辩)。

(4)请生看板书,齐读词语,师纠正错误读音,对于难读词语师范读,生跟读。

2、理解词语,感悟铁罐。

(师手指“傲慢、轻蔑、恼怒”这三个词语)生再读这三个词,并围绕这三个词语理解铁罐的傲慢。

(1)师:这三个词语都是写铁罐态度傲慢,现在请大家默读课文2-8自然段,从铁罐说的话中,找一个例子来证明铁罐的傲慢。

(2)生默读课文,并谈自己找到的例子,体会铁罐的傲慢,对于生找到的例子给予恰当点评。

(3)小结:看来这个铁罐的确是个傲慢的家伙,大家再读一读这三个词语。(师手指“傲慢、轻蔑、恼怒”三个词)

(4)师:这三个词语都有傲慢的意思,可又有什么不同呢?

(5)请生做个轻蔑的样子给大家看看。

(设计意图:文中描\www.shubaoc.com\写铁罐的三个词语含义并不深奥,但却用得准确、传神。我通过让学生找词语、读词语,谈例子、表演来发现、琢磨、比较这几个词语,感受陶罐的傲慢无礼,使学生义会词意、增强语感,使学生的认知水平从对词义的理解升华到对句子的理解,对人物的解读。)共5页,当前第2页12345

三、入情入境,读出韵味。

1、自创表情动作,表演感悟:

屏幕出示三句话:

a“你敢碰我吗?陶罐子!”铁罐傲慢地问。

b、“我就知道你不敢,懦弱的东西!”铁罐说,带着更加轻蔑的神气。

c、“住嘴!”铁罐恼怒了,“你怎么敢和我相提并论!你等着吧,要不了几天,你就会破成碎片,我却永远在这里,什么也不怕。”

(1)请生自由读这三句话,并从中选一句来设计相应的表情、动作再读一读。

(2)生自由表演读,体验铁罐的傲慢自大、不可一世。

2、师创设情境,指导学生个性朗读与表演。

a、师傲慢地说:“我来找一找!哪个是傲慢的铁罐?”(屏幕出示:“你敢碰我吗?陶罐子!”)请一名学生声情并茂地读这一句,师给予指导。

b、师:“太精彩了,好一个傲慢地铁罐!”师带着轻蔑的语气问:“轻蔑的铁罐在哪里?”(屏幕出示:“我就知道你不敢,懦弱的东西!”)”指导一名学生一边表现出轻蔑的样子一边带着讥笑的语气朗读。

c、师:“真是一副瞧不起人的样子。”师恼羞成怒地问:“谁又是那个恼怒的铁罐?”

(屏幕出示:“住嘴!你怎么敢和我相提并论!你等着吧,要不了几天,你就会破成碎片,我却永远在这里,什么也不怕。”)

请几名学生分别来演绎这个恼怒的铁罐,感受铁罐此时的愤怒。

3、领悟情感,学写词语,积累词语。

(1)(屏幕出示:“和你在一起,我感到羞耻,你算什么东西!”铁罐说,“走着瞧吧,总有一天,我要把你碰成碎片!”)

师:“铁罐在说这句话时是怎样的神情呢?”

(屏幕出示:“和你在一起,我感到羞耻,你算什么东西!”铁罐地说,“走着瞧吧,总有一天,我要把你碰成碎片!”)

师:“你们能填上一个词语,来表示铁罐这时候说话的神态吗?”

(2)请生填词,并根据自己填的词语读出其中的味道,表现出铁罐此时“怒不可遏、怒火中烧、怒发冲冠、大发雷霆……”生每读一个句子,师都及时点评指导,要求学生读到位。

(设计意图:在这个环节的朗读教学中,老师主要通过自身的神态、语气来感染学生,学生在教师步步引导中领悟朗读的技巧,个个跃跃欲试,读出了韵味,读出了心境,读出了画面,读出了场景,读出了个人的体验。伴随着读,铁罐的傲慢形象在学生心中更是入木三分。)

四、激情思辨,领悟陶罐。

1、师鼓弄玄虚引出关键词,师:“学到这,陈老师不得不不请大家帮我解决一件棘手的事了。你们看,就是它!”(屏幕出示:懦弱)

2、请生读这个词语,师纠正错误读音,并范读,生再读。

3、请生读辞海中关于“懦弱”的解释,理解“懦弱”。

4、师抛砖引玉提出疑惑,生畅谈理解,感悟陶罐:

(1)师手指“懦弱”:铁罐说他要把这个词语送给陶罐,你们说陈老师能听他的吗?

(2)师装糊涂,问:“怎么不能?铁罐确实很容易破嘛,只要一碰他,他不就碎了,怎么还不懦弱?”

学生大胆辩驳,谈自己如何理解陶罐并不懦弱。

(3)师继续假装糊涂:“可陈老师还是疑惑!你们看!”(屏幕出示铁罐图片)“铁罐总是横眉冷眼、冷嘲热讽地对待陶罐,可陶罐(屏幕出示:陶罐图片)还是一脸微笑。铁罐都指着陶罐的鼻子骂了,陶罐还不还击,这还不懦弱啊?”共5页,当前第3页12345

激发学生再次辩驳,畅谈自己的理解。

5、师小结:是啊!陶罐哪里是懦弱。分明是他谦让的美德。(屏幕上的“懦弱”消失)

(设计意图:此处设计,主要抓住词语“懦弱”,给学生卖了个关子:正话反问。师两次看似糊涂的问话,引起了学生的强烈反对,激起了学生大胆辩驳,并畅谈自己的理解,学生在辩驳中领悟了陶罐的种种表现并不是懦弱,而是一种谦让的美德,学生对两只罐子截然不同的品质,有了更深刻的感受。)

五、配音朗读,再起高潮。

1、为生创设展现自我的舞台,每个人都来当配音演员

师:“刚才同学们学得很好,现在陈老师为你们设计了一个脚本,请你们来演一演。你们看!”(屏幕出示:陶罐和铁罐对话的无声动画)

师:“今天就要请你们来当一回配音演员。文中正好有四组对话,第一组同学配第一组对话,照此类推。排练时要记住把台词背下来,还得配上神态、动作。”

2、同桌两人练习配音。

3、小组推荐配音演员:师:“有请配音演员!”(每组各请一桌同学)

4、生配音,师点评,

(设计意图:充分运用多媒体,结合文本制作了无声动画,营造了视觉氛围,请学生担当配音演员,为学生创设了一个展现自我的舞台,学生在这个舞台上尽情演绎,把课堂推向了高潮。)

六、积极创作,深化感悟。

1、引导学生学会学习,用课文第一部分的学习方法学习课文第二部分

(1)请生来当一回编剧,根据剧本第一幕的时间、地点、主人公,找出剧本第二幕的时间、地点、主人公。

(屏幕出示:第一幕时间:古时候,地点:国王御厨,人物:陶罐和铁罐)

(屏幕出示:第二幕时间:,地点:,人物:)

(2)引导学生关注人物神态,师:“如果我们要编排第二幕的戏,我们也要注意人物的神态。你们看黑板上的板书。”(师板书:人们、陶罐)

(3)捕捉词语,为第二幕的人物设计神态:师:“你们能学着左边的板书填右边的板书吗?”

(4)生默读课文的10-17自然段,并完成板书。师根据学生口述,把板书补充完整。

(5)通过老师的语言渲染,结合引用个别读,小组读、全班读、个人与全班合作读的形式,指导学生根据人物神态,读出人物的内心感受。

(6)请“编剧”谈谈为什么如此设计并演绎人物,从而感受到陶罐已成为古董,非常有价值而铁罐却消失得无影无踪,无人问津。

2、完成板书,谈感受,领悟故事告诉人们的道理

(1)师:“哦!许多年后,铁罐消失得无影无踪了!这个故事给了我们深深的启发!看板书!”(板书:启发)

师:“这又该填什么呢?”

(2)生根据自己所填的板书,谈自己学完本文后所受到的启发,感悟故事所告诉我们的道理。

3、总结:看来这个故事已走进了我们每一个孩子的心中,它给了我们深深的启示,大家回去后把这个故事说给你们的爸爸妈妈听听!

(设计意图:第一部分的教学重点主要落在理解主人公陶罐和铁罐的不同品质,而第二部分的教学则转为理解人们在见到出土后的陶罐时那种兴奋、高兴的心情,二者在学习方法上有相似之处,因此我通过学习方法的迁移,让孩子来当编剧,又再一次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并很自然地引出了学生对本篇课文所要揭示的道理的领悟,学生的思想得到了升华。)共5页,当前第4页12345

陶罐和铁罐 篇三

文本细读:

本篇课文是一篇寓言故事,看似简单,却寓意深刻。向我们讲述着深刻的道理。文章前半部分向我们讲述了在国王的御厨里有两只罐子,一只是陶的,一只是铁的,骄傲的铁罐瞧不起陶罐,经常奚落他。后半部分向我们介绍了许多年后,当人们挖掘出陶罐的时候,铁罐却已经无影无踪了。文章虽然简短,但是,陶罐与铁罐的态度差异通过人物语言表现得非常明显,这和最后的结局形成了强烈的反差。

本文运用大量的对话来向我们展示两只不同的罐子,让我们深深体会到陶罐的谦虚,铁罐的傲慢。文章中的一些词语也说明了这一点。如骄傲、看不起、傲慢、奚落、谦虚、轻蔑、争辩、愤怒等很多。

文章以两只罐子的对话为线索,故事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善于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相互尊重,和睦相处。

文章的重点在于让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学会全面的看问题,要发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这也是教学的难点。

知识与技能目标:

1、认识本课“陶、谦、虚、职、羞、耻、逝、遗、素、漆、踪”等11个生字,会正确书写“骄、吵、羞、耻、宫、荒、堆、尘、净、素、损、挖”等12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了解课文中的故事内容,思考陶罐和铁罐的最终结局。

4、读课文,了解语言蕴含的道理。

5、理解课文内容,学会全面地看问题,懂得:要多发现别人的长处,要正视自己的短处。并且学着用发展变化的眼光正确地看待人和事物。

过程与方法目标:

1、继续进行自主识字,提高学生随文理解词意的能力,同时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2、通过朗读课文,指导学生边读边想象,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3、在比较中质疑,在交流中解惑。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懂得不以己之长比他人之短,能正视自己的缺点,并且学着用发展变化的眼光正确地看待人和事物。

策略与方法:

在朗读中体会,在想象中感悟。

读中想象,拓展想象。

剧本表演,加深理解。

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查找关于陶罐与铁罐的资料。

教师准备:准备头饰。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    导入新课

师:在国王的御厨里有两只罐子,一只是陶的,一只是铁的。时间在流逝,世界上发生了很多事情。两只罐子被遗落在荒凉的场地上,许多年过去了,两只罐子的命运如何?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读一读陶罐和铁罐的故事。

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感知课文主要内容。

1、引导学生读文,要求读准确。

学生自由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问老师、问同学、查字典等。

2、指名读,指导学生把文章读流利。

“渣滓”的“滓”要读轻声。

“陶罐”“铁罐”为了听起来舒服,读时也可以稍加儿化。“闷”字是多音字,在文中读一声。

教师指名学生按自然段读课文,听者可以习惯性的进行评价。

3、学生自由读文,想一想文章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朗读体会,讨论交流,想象感悟。

1、教师引导学生再读课文,边读边想,文中讲到的陶罐和铁罐你喜欢谁,并说一说理由。

2、引导学生交流读后的看法。

3、引导学生抓住自己观点的支撑点,即文中语言文字的品位与理解。

(1)陶罐谦虚克制,铁罐傲慢无理。引导学生抓住表现两只罐子特点的词语。

学生汇报自己的看法,教师引导学生在文中勾画描写两只罐子特点的词语。

铁罐:骄傲、傲慢、轻蔑

陶罐:谦虚、朴素

(2)引导学生读一读两只罐子的对话。(这一项一定要在学生初步感知两只罐子的特点之后进行。

a、学生读相关的语句,其他同学进行评价,教师还要特别注意引导学生抓住对话、抓住重点语句充分朗读。读出文中人物的语气,体会说话时的心理活动,感受人物的性格特点,在朗读过程中感悟文本,再现文本。

b、引导学生边读边想象,人物在对话过程中的语气、神态、心理,感受铁罐的傲慢、陶罐的谦虚,

1、师:在两只罐子被埋没的漫长岁月里,它们是怎样度过的?都在想些什么?

四、朗读表演,加深理解。

学生小组内分角色读书。

指名在班上分角色读书, 并佩戴头饰。

五、交流体会,拓展延伸。

师:学完课文后,你有什么收获,向大家谈一谈。

学生畅所欲言。

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和同学交流,谈自己的优缺点,谈在生活中如何看待身边的人,如何看待自己。在交流中,引导学生懂得要做个谦虚,不骄傲,汲取别人长处的孩子。

六、记忆字形,指导书写

1、小组讨论如何记忆字型,如何把字写好看。

2、指导重点字的书写。

“净”:注意不要写成“三点水”。

“荒”:注意上半部分的“芒”字最后不要多写一点。

3、学生独立书写。

七、拓展延伸,积累实践

师:读了这则寓言,你是不是也有些自己的想法?写出来和大家交流一下。

布置学生读寓言故事,选择一个喜欢的在语活课上讲给大家听。

陶罐和铁罐 篇四

设计理念:

这是一则寓言故事,教学时要"以读为本",摒弃对课文内容的繁琐分析,给学生预留一定的空间和时间,让"读,思,悟,议"的学习方法渗透其中,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让学生主动参与,自主阅读,合作探究,努力做到课堂40分钟"书声琅琅,议论纷纷",既达到本课教学目标,又实现学习方法的自主构建。

教学目标:

1,分角色朗读课文。

2,读懂课文内容,学习正确看待人和事物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

重点是通过陶罐和铁罐的对话,神态的描写,了解铁罐的傲慢无礼和陶罐的谦虚而不软弱。

难点是理解课文讲的道理。

一,复习导入

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接着学习第27课的课文。先检查下同学们对上节课词语的掌握情况(课件出示:骄傲,傲慢,谦虚,神气,恼怒,光洁,朴素)(指名读 分组读 齐读)

(因为这些词语与课文的主角有密切的关系,因此通过复习字词,既是为了复习,也是为了让下面的学习做好铺垫,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兴趣。)

师:词语我们掌握了,那课文我们能不能朗读好呢 请同学们站起来,快速的朗读一遍课文,读完就坐下。

(生读课文)

师:同学们,从课文中我们知道陶罐,铁罐给人的印象是

(指名说:陶罐非常谦虚,铁罐非常傲慢)

师:这陶罐指名谦虚,陶罐怎么傲慢呢,请同学们屏幕,把陶罐和陶罐的对话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多读几遍。(投影出示对话)

二,朗读品味,内化感悟

1,自由朗读对话。

2,指名读 读后指名评,铁罐的傲慢体现在哪个词上 带读

同桌分角色朗读 师生分角色朗读 男女分角色朗

读(在品读的过程中引导学生配上动作)

(课件出示四个重点句子,让学生重点进行品读。在师生,生生对话中构建话题,以读为本,在朗读中内化感悟。从而了解铁罐和陶罐的不同性格特点。)

师过渡:从同学们的朗读中,老师很好奇,陶罐和陶罐的最终命运怎样呢 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第10——17自然段。

(投影出示 默读思考:陶罐和铁罐最后发生了什么变化 )

(生读后自由发挥:陶罐 光洁 朴素 美观 铁罐 无踪无影)

总结感悟

师:从这则寓言中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生自由说感悟)

师归纳:是啊,任何事物都有自己的长处,也有自己的短处,我们要看到别人的长处和自己的短处,全面看待事物或问题。

四,作业

作业:

1,读读另一则寓言故事《骆驼和羊》,比较它们的相似之处。

2,改一改,赞扬铁罐,批评陶罐,题目改为《铁罐和陶罐》

板书设计:

19, 陶 罐 和 铁 罐

谦 虚 傲 慢

↓ 许多年后 ↓

光洁如新 无踪无影

陶罐和铁罐 篇五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6个生字;分角色朗读课文。

2.阅读课文,能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

3.理解课文所说明的道理,学习全面看问题,懂得要多发现别人的长处,要正视自己的短处。

教学重点抓住课文主要内容,了解寓言蕴含的道理。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新课。

二、整体感知,初步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1.指名读课文。

2.自读课文,想想这篇课文主要讲的是什么?

3.学生交流,教师点拨。

4.你是怎么概括出来的?

三、看图,初步认识。

1.出示课文插图:这就是国王御厨里的两只罐子,你们仔细看看,哪只是铁罐,哪只是陶罐?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2.学生交流,教师点拨。(从外形上看,从神态上看,从个头上看)

四、抓文中的词句,进一步体会的特点。

3.铁罐是怎样奚落陶罐的?它为什么看不起陶罐?请同学们自读课文,用“--”画出铁罐奚落陶罐的话,并对不理解的地方质疑。

4.学生自读,教师巡视。

5.学生交流质疑,教师点拨,引导解疑。

6.从找出的语句中,可以看出铁罐具有什么特点?陶罐呢?

五、指导多读,深刻领会铁罐和陶罐的特点。

1.自读课文,画出描写铁罐和陶罐神态的词语。

2.教师指导读。

3.同桌轮换分角色朗读。

4.走出座位,自找好朋友分角色朗读。

二、揭示寓意,总结全文。

1.许多年过去了,发生了什么变化?请自读课文,找出描写最终结局的语句。

2.再读课文,说说你喜欢陶罐还是铁罐,为什么?

3.想一想这则寓言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

4.全班交流。

陶罐和铁罐说课稿 篇六

各位领导、老师:

大家好!我今天要讲的课文是《陶罐和铁罐》。

一、说教材

《陶罐和铁罐》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五册中的一篇寓言故事。它趣味性强,寓意深刻,讲的是国王御厨里的两个罐子的故事。铁罐自以为坚硬,看不起陶罐,常常奚落它。而陶罐却没有与它计较。埋在土里许多年以后,陶罐出土成为文物,而铁罐却化为泥土,不复存在。故事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善于看待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相互尊重,和睦相处。

学习目标:

1、在老师的指导下,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2、能结合上下文与生活实际正确理解奚落、谦虚、傲慢、懦弱、轻蔑等词语的意思。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及小组合作学习,学会通过人物的语言与动作把握人物的内心活动,来领悟铁罐的傲慢无礼和陶罐的谦虚克制。

3、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寓言蕴含的道理,学习正确看待人和事物的方法。

教学重点:指导朗读,理解重点词句。

教学难点:体会课文寓意

二、设计理念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

为此,要让学生充分的读书,在读中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熏陶和感染,获得独特体验和思想启迪;要给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机会,让学生在多种形式的语文实践活动中,感悟语言、积思语言、运用语言,全面提高语文素养。

为了抓住重点,突破难点,我设计了如下板块: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二)检查字词,巩固新知

(三)提取主线,整体感知。

(四)精读课文,加深理解

(五) 理解结果,感悟道理

(六)学以致用,故事新编

三、教学过程设计: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由故事导入,引起学生的兴趣。

(二):检查字词,巩固新知

这个版块主要检查孩子们字词预习的情况,能认识并正确读出“骄傲、 傲慢、谦虚、争辩、恼怒、奚落、荒凉、轻蔑、朴素、价值、懦弱、陶罐、闭嘴、羞耻、相提并论、流逝、御厨、和睦相处”等词语,并说出哪一组是描写铁罐,哪一组是描写陶罐的,为理解课文做准备。

(三)提取主线,整体感知。

让学生根据提示说出课文的主要内容:这个故事讲了在国王的御厨里有 ,铁罐仗着自己 常常 。若干年后,陶罐 ,铁罐 。

根据学生回答,引出“奚落”一词,“奚”是一个生词,让学生说说如何去记住这个字。询问“奚落”的意思,并说说铁罐为什么要奚落陶罐,是怎样奚落的,由此引导进入第四板块。

(四)精读课文,加深理解

这个板块主要抓住课文2---9自然段来展开教学。围绕“铁罐是怎样奚落陶罐的”让学生先自由读,找一找、划一划,找出铁罐奚落的话,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接着课件出示四个重点句子,重点进行品读。通过给句子补提示语的方法,帮助学生从不同的神态、语气中理解铁罐的话,从而明白 “奚落”一词的意思。接着又问“面对铁罐的一次又一的奚落,陶罐又是怎样回答的呢?”课件出示陶罐的话请学生读一读,让学生加深对文本的印象。在师生、生生对话中构建话题,以读为本,在朗读中内化感悟。从而了解铁罐和陶罐的不同性格特点。

(五) 理解结果,感悟道理

教师直接引入结尾,并引导学生:

1、把自己的所感所悟所想说出来:

陶罐,我想对你说……

铁罐,我想对你说……

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写出自己心里想说的话,珍视学生在尊重文本价值前提下的富有个性的、独特的见解,从而引导学生感悟课文所讲的道理,体会文章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2、从陶罐和铁罐的不同表现以及最后不同的结局,你想到了什么?(懂得了什么?)

3、送给学生几句话,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取人之长,补己之短等道理。

(六)学以致用,故事新编

假如铁罐还没有完全消失,经过这件事情后,他们之间又会发生什么事呢?写一篇童话故事吧!

引导学生运用本节课所学到的知识,用语言体现人物特点的方法,适当加上神态、动作的描写,续写这个故事。

四、教法

1、指导观察法

遵照学生的认知规律,充分发挥文中插图的作用,以图带文、图文并茂,既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也自然地加深了对课文的学习。

2、表演教学法

针对小学生的年龄特点,采用表演读,旨在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调动学生的兴趣,诱发学生的情感,使他们投入课文所设置的情境中。

3、鼓励欣赏法

教师及时的点评,甚至学生之间的互评,都是以鼓励、欣赏为主,主要是激励学生充分地展示才能,满足他们希望得到赞许,体会成功的心理特点,激起学生学习的欲望,增强朗读的信心。

五、学法

1、合作学习法

在学生自读自悟的基础上,注重讨论、交流、合作、体会。让学生抓住课文主要内容的同时,能联想自己已有的知识积累。

2、美读训练法

以“看、听、说、读、悟”为主要训练方式,把“读”的训练贯穿在整个教学中,通过师与生、生与生面对面地提高、思考、讨论、交流、体会、练读逐步实现教学目标,让学生在具体的阅读实践中得到锻炼。

陶罐和铁罐 篇七

文本细读:

本篇课文是一篇寓言故事,看似简单,却寓意深刻。向我们讲述着深刻的道理。文章前半部分向我们讲述了在国王的御厨里有两只罐子,一只是陶的,一只是铁的,骄傲的铁罐瞧不起陶罐,经常奚落他。后半部分向我们介绍了许多年后,当人们挖掘出陶罐的时候,铁罐却已经无影无踪了。文章虽然简短,但是,陶罐与铁罐的态度差异通过人物语言表现得非常明显,这和最后的结局形成了强烈的反差。

本文运用大量的对话来向我们展示两只不同的罐子,让我们深深体会到陶罐的谦虚,铁罐的傲慢。文章中的一些词语也说明了这一点。如骄傲、看不起、傲慢、奚落、谦虚、轻蔑、争辩、愤怒等很多。

文章以两只罐子的对话为线索,故事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善于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相互尊重,和睦相处。

文章的重点在于让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学会全面的看问题,要发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这也是教学的难点。

知识与技能目标:

1、认识本课“陶、谦、虚、职、羞、耻、逝、遗、素、漆、踪”等11个生字,会正确书写“骄、吵、羞、耻、宫、荒、堆、尘、净、素、损、挖”等12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了解课文中的故事内容,思考陶罐和铁罐的最终结局。

4、读课文,了解语言蕴含的道理。

5、理解课文内容,学会全面地看问题,懂得:要多发现别人的长处,要正视自己的短处。并且学着用发展变化的眼光正确地看待人和事物。

过程与方法目标:

1、继续进行自主识字,提高学生随文理解词意的能力,同时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2、通过朗读课文,指导学生边读边想象,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3、在比较中质疑,在交流中解惑。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懂得不以己之长比他人之短,能正视自己的缺点,并且学着用发展变化的眼光正确地看待人和事物。

策略与方法:

在朗读中体会,在想象中感悟。

读中想象,拓展想象。

剧本表演,加深理解。

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查找关于陶罐与铁罐的资料。

教师准备:准备头饰。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    导入新课

师:在国王的御厨里有两只罐子,一只是陶的,一只是铁的。时间在流逝,世界上发生了很多事情。两只罐子被遗落在荒凉的场地上,许多年过去了,两只罐子的命运如何?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读一读陶罐和铁罐的故事。

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感知课文主要内容。

1、引导学生读文,要求读准确。

学生自由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问老师、问同学、查字典等。

2、指名读,指导学生把文章读流利。

“渣滓”的“滓”要读轻声。

“陶罐”“铁罐”为了听起来舒服,读时也可以稍加儿化。“闷”字是多音字,在文中读一声。

教师指名学生按自然段读课文,听者可以习惯性的进行评价。

3、学生自由读文,想一想文章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朗读体会,讨论交流,想象感悟。

1、教师引导学生再读课文,边读边想,文中讲到的陶罐和铁罐你喜欢谁,并说一说理由。

2、引导学生交流读后的看法。

3、引导学生抓住自己观点的支撑点,即文中语言文字的品位与理解。

(1)陶罐谦虚克制,铁罐傲慢无理。引导学生抓住表现两只罐子特点的词语。

学生汇报自己的看法,教师引导学生在文中勾画描写两只罐子特点的词语。

铁罐:骄傲、傲慢、轻蔑

陶罐:谦虚、朴素

(2)引导学生读一读两只罐子的对话。(这一项一定要在学生初步感知两只罐子的特点之后进行。

a、学生读相关的语句,其他同学进行评价,教师还要特别注意引导学生抓住对话、抓住重点语句充分朗读。读出文中人物的语气,体会说话时的心理活动,感受人物的性格特点,在朗读过程中感悟文本,再现文本。

b、引导学生边读边想象,人物在对话过程中的语气、神态、心理,感受铁罐的傲慢、陶罐的谦虚,

1、师:在两只罐子被埋没的漫长岁月里,它们是怎样度过的?都在想些什么?

四、朗读表演,加深理解。

学生小组内分角色读书。

指名在班上分角色读书, 并佩戴头饰。

五、交流体会,拓展延伸。

师:学完课文后,你有什么收获,向大家谈一谈。

学生畅所欲言。

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和同学交流,谈自己的优缺点,谈在生活中如何看待身边的人,如何看待自己。在交流中,引导学生懂得要做个谦虚,不骄傲,汲取别人长处的孩子。

六、记忆字形,指导书写

1、小组讨论如何记忆字型,如何把字写好看。

2、指导重点字的书写。

“净”:注意不要写成“三点水”。

“荒”:注意上半部分的“芒”字最后不要多写一点。

3、学生独立书写。

七、拓展延伸,积累实践

师:读了这则寓言,你是不是也有些自己的想法?写出来和大家交流一下。

布置学生读寓言故事,选择一个喜欢的在语活课上讲给大家听。

最新范文

《金子》(优秀6篇)07-11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优秀8篇07-11

《金色的草地》教学案例精选5篇07-11

第27课《卖木雕的少年》课堂实录精选507-11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精选5篇】07-11

三年级数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计算07-11

科利亚的木匣【优秀10篇】07-11

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最新7篇】07-11

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一课教案优秀7篇07-09

第一单元教材分析【优秀5篇】07-09

65 563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