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题教学 应用题教案优秀3篇

2023-09-30 17:26:40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就有可能用到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书包范文为您整理的应用题教案优秀3篇,希望能够对朋友们的写作有一点帮助。

应用题参考教案 篇一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利用路程、时间、速度三者之间的关系,借助画示意图解以现实为背景的应用题。

2、让学生利用画图直观分析、探究发现、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掌握知识。

3、在教师引导下结合实际创造有趣的情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树立学习的信心。

4、在《小组竞赛学习法》督促下,逐步引导学生自学 , 使学生的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

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学案引导学生分析例题 , 寻找等量关系列方程。

难点:

1、通过学案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来寻找等量关系,列方程。

2、通过小组竞赛做题的竞争 , 慢慢地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 逐步加强学生的自学能力。

教学方法:《小组竞赛学习法》

教学设计

课前准备

创设悬念 提出问题。

(上课的提前一天或周五下午,给学生每人一份学案,让学生充分讨论准备迎接小组比赛,后面备有学案内容)

课堂教学过程

一、老师出示学案的答案(选做题暂不给答案 , 下课后,学生可用 U 盘烤走当参考),宣布评卷规则。要求:学案每做一题(不包括选做题),不管对错得 1 分,能作对的加一分,并会讲的再加一分,选做题做了并对且会讲的应加倍给分。 ( 选做题让教师讲解后再让学生讲的不加倍给分。

小组组员之间先互帮互学对改答案,准备迎接其它组的检查。(大约用 20 分 -30 分钟,小组准备的越充分越好,若多数学生没准备好,可以再多给点时间让其准备,千万不能打无准备之仗,准备不好的话,先不小组比赛,下节课才小组比赛也行),此时老师巡回抽查每组中学生的自学情况,根据情况调整互帮互学时间,对于都不会的问题,教师可以演讲让优生先学会,再帮助差生学会。

二、小组推磨检查,一般每小组的前四名检查下组的后四名,( 8 人一个组)。

三、各组长统计分数并让被检组认可,教师统计各组分数, 对全班小组排列顺序,分数最低的小组起立向大家敬礼表示失败,(也可以对第一名小组奖励)教师把比赛结果记录在专用本子上,准备一周的总分评比。一周的总分数少的小组要替第一名小组打扫卫生一次。每周比赛结果也记录在专用本子上,准备一学期的总分评比。

四、布置下节自学任务而结束本节上课。

以下是备用内容

学生自学内容 (就是学案【WWW.SHUBAOC.COM】)

先给大家讲一个当代数学家苏步青教授故事,苏步青教授在法国遇到一个很有名气的数学家,这位数学家在电车里给苏教授出了个题目:

问题 1“ 甲乙两人,同时出发,相对而行,距离是 50 千米,甲每小时走 3km, 乙每小时走 2km ,问他俩几小时可以碰面?

苏教授一下子便回答出来了,你能回答上述问题吗?你能把解决的方法步骤写出来并给大家讲一下吗? ”

请 同学们先画出示意图:

再由图填空:甲乙相遇时,他们共行的路程为( )

从路程的角度分析:甲走的路程 + 乙走的路程为( )

从时间角度分析:甲走的时间 = 乙走的时间。

如果 设甲、乙相遇时他们所用时间为 x 小时,此时相等关系:

甲走的路程 + 乙走的路程) = ( )

即甲行走的速度×甲行走的( ) + 乙行走的( )×乙行走的时间 = ( )

应用题参考教案 篇二

教学目标

(一)正确使用中括号,进一步提高学生列综合算式解答应用题和文字题的能力。

(二)通过观察比较,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提高学生列综合算式解答应用题的能力。

难点:正确使用中括号。

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准备

1.复习小括号及中括号的作用。

2.2+7.8-0.9×0.5。

(1)说出上题的运算顺序。

(2)如果想先算7.8-0.9怎么办?(加括号,算式成为:2.2+(7.8-0.9)×0.5。)

(3)如果想先算2.2+(7.8-0.9)又该怎么办?(加中括号,算式成为:[2.2+(7.8-0.9)]×0.5。)

(4)小结:①小括号、中括号有什么作用?(小括号和中括号的作用是改变算式的运算顺序。)②中括号与小括号在使用上有什么区别?(在使用了小括号以后,还需改变算式的运算顺序,就要在小括号的外面使用第二重括号:中括号。)

2.口述算式并说出结果。

(1)3.7与6.5的和;

(2)5与3.291的差;

(3)100与0.075的积;

(4)25除以5;(5)25除5;

(6)30个0.5的和;

(7)21除以42的商的一半;

(8)2.5乘以4的积除以10;

(9)10.2的5倍减去7的差;

(10)7.8与2.2的和除以5。

(二)学习新课

1.学习例5:2.4与0.48的差乘以5,所得的积去除12,商是多少?(列综合算式。)

(1)读题,理解题意。

(2)分析:

①这题最后求什么?(求商。)

被除数是什么?除数是什么?

②根据题意“缩句”。

积去除12,求商。

③写出关系式:

(3)学生列式并计算。

12÷[(2.4-0.48)×5]

=12÷[1.92×5]

=12÷9.6

=1.25。

提问:①算式中为什么要加中括号?(根据题意, 12是被除数,除数是(2.4-0.48)×5所得的积。由于需要先算出除数,而这部分算式中已有小括号,所以还要在小括号的外边加上中括号。)②不加中括号行不行?(不加中括号不行,因为如果不加中括号,就不能先算出积了。而要先算出12÷(2.4-0.48)的商,这样不符合题意。)

(4)练习:列出综合算式。

①5.1减去1.8加上0.2的和与0.5的积,差是多少?

②最大的一位纯小数与最小的一位纯小数的和,除它们的差,商是多少?

③7.5加上5的和乘以8,所得的积去除5,商是多少?

④12.4乘以0.8的积,减去9除1.44的商,结果是多少?

订正:

①5.1-(1.8+0.2)×0.5;

②(0.9-0.1)÷(0.9+0.1);

③5÷[(7.5+5)×8];

④讨论哪个算式正确?

(12.4×0.8)-(1.44÷9)(×)

12.4×0.8-1.44÷9(√)

思考:

为什么第②小题要用两个小括号,而第④小题不能用小括号?(因为第②题如果不用两个小括号,就不能先算差与和,只能先算商,这样不符合题意。而第④题不用括号,也先算积与商,这时就不必使用小括号。)

(5)小结:

解答文字题时,必须弄清条件与问题之间的关系,列出综合算式,需要改变算式的运算顺序时,必须使用小括号或中括号。

2.学习例6:

一个工程队铺一段公路,每天上午工作4.5时,下午工作3.5时。如果按每时铺路48.5米计算,这个工程队一天共铺路多少米?(用两种方法解答。)

(1)学生分步解答后讲解。

解法1:

①上午铺路多少米?48.5×4.5=218.25(米)

②下午铺路多少米?48.5×3.5=169.75(米)

③一天共铺路多少米?218.25+169.75=388(米)

解法2:

①一天共工作几时?4.5+3.5=8(时)

②一天共铺路多少米?48.5×8=388(米)

答:这个工程队一天共铺路388米。

(2)用综合算式解答。

解法1:

48.5×4.5+48.5×3.5

=218.25+169.75

=388(米)

解法2:

48.5×(4.5+3.5)

=48.5×8

=388(米)

(3)比较两种解法的综合算式有什么联系?

讨论得出:一个数乘以两个数的和等于这个数分别乘以这两个数。符合乘法分配律。

(4)小结:

第二种解法为什么要加小括号?(因为需要先算和,如果不加括号,只能先算积,而后算和,所以必须要加小括号。)

说明:在解答应用题时,需要改变运算顺序时,也应添上括号。然后按照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进行计算。

(三)巩固反馈

1.P43:2。

(1)先分步计算。

(2)用文字叙述出题目的意思:

①78除以4.01加上2.72减去1.53的差所得的和,商是多少?

②4.01加上2.72减去1.53的差,所得的和去除78,商是多少?

(3)列出综合算式并解答。

2.P42“做一做”。

学生独立解答后订正。

(1)[20-(5.35+2.15)]×0.4;

(2)0.90×3+0.60×3和(0.90+0.60)×3。

思考:

例6及“做一做”第2题为什么都能用两种方法解答?(例6的每份数相同,做一做第2题的数量相同,所以都能用两种方法解答。)

说明:如果相乘的两个因数中,有一个因数相同,就可以用两种方法解答。

3.选择正确算式填入( )内。

(1)小明买了5本练习本4.50元,5本田格本2.50元,每本练习本比每本田格本多多少元?

①4.50÷5-2.50÷5

②(4.50-2.50)÷5

正确的算式是( )。

(2)第一小队7个人,共摘苹果31.5千克,第二小队5个人,共摘苹果31.5千克,第一小队平均每人比第二小队平均每人少摘多少千克?

①31.5÷5-31.5÷7

②31.5÷(7-5)

③(31.5+31.5)÷(7-5)

④31.5÷7-31.5÷5

正确算式是( )。

4.课后作业:P43:3,4,5。

课堂教学设计说明

列综合算式解答文字题和应用题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是正确地使用括号。为了使学生能正确地使用括号,复习中通过改变运算顺序的练习,学生进一步明确了括号的作用。

较复杂的文字题是由简单的文字题组合而成的,因此首先复习了加、减、乘、除的意义,以及它们不同的叙述方式,为解答较复杂的文字题做好铺垫。

例5的教学采用“缩句”的方法,使学生理解题意,先明确求商,再分析,找出被除数和除数,并要求学生写出分析过程,明确解题思路。在学生列式解答后,重点提问“为什么要加中括号”。通过讨论,学生进一步理解了中括号的使用方法。

例6则先让学生用两种方法解答,然后引导学生比较两种解法的联系,从而使学生进一步看到括号和运算顺序的关系。并通过对例6和“做一做”2的分析,得出如果两个因数中有一个因数相同,则可以用两种方法解答的规律。

练习中的选择题将乘法分配律扩展到除法,并明确只有除数相同时,才能用两种方法解答。

板书设计(略)

应用题教案 篇三

教学内容:练习二十一第9-12题。

教学目标:认识和解答先求两个数的总数(或几个相同加数的和),再求它与另一部分的相差数(或和,倍数)的两步计算应用题。

教学重、难点:会用分析法思路分析这类应用题,提高分析推理和举一反三的能力。

教具准备: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基本练习:

1、出示:

(1)学校卖了15个足球,还买了4盒皮球,每盒6个,足球和皮球一共买了多少个?

(2)学校买了15个足球,还买了4盒皮球,每盒6个,足球比皮球少买了多少个?

(1)学生读题

(2)思考:这两题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3)学生板演,其余学生做在自备本上。

集体订正时,学生说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2、:解答两步应用题,可以看问题,想需要的条件,确定先要求的中间问题,求出中间问题后,再根据求题里问题的数量关系,求出题目的结果。

3、出示

(1)红花比黄花多多少朵?

(2)花和黄花一共多少朵?

(3)红花朵数是黄花的多少倍?

让学生说出问题的数量关系式。

4、揭示课题:

我们根据看问题想条件的方法,可以找到所求问题的数量关系,确定要先求什么,再求什么,要怎样算。这节课,就用这样的方法,继续练习两步计算应用题。

二、发展题练习

(一)1、出示:

少先队员种了24棵蓖麻,还种了2行向日葵,每行4棵。

1、学生读题,思考:这题有几个条件?

2、缺少一个什么?(问题)

3、讨论:可以提出哪些问题?

4、学生列式解答,并说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二)第98页第10题

1、学生读题

2、思考:要求“楼上的座位比楼下少多少个?”必须知道哪两个条件?

3、学生列式解答。

(三)书第98页第12题

1、学生说图意

2、图中告诉我们哪些条件?

3、思考讨论:

(1)戴眼镜男孩和扎辫子女孩各用了多少钱?必须要知道哪些条件?

(2)要求戴帽子男孩付了50元,应找回多少元,必须先算什么?

三、作业:第98页第11题。

最新范文

六年级《鹿和狼的故事》语文教案优秀309-30

《姥姥的剪纸》教案【优秀6篇】09-30

《爱之链》公开课教案优秀3篇09-30

小数乘法优秀8篇09-30

分数应用题【优秀5篇】09-30

《“红领巾”真好》教案(最新5篇)09-30

《假如》教学设计精选3篇09-30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二单元位置与方09-30

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精选4篇】09-29

六年级语文教案优秀9篇09-29

68 68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