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雎 《关雎》教案【优秀6篇】

2024-01-07 12:55:31

《关雎》文学常识 《国风·周南·关雎》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第一首诗,通常认为是一首描写男女恋爱的情歌。下面是帅气的书包范文网小编为您分享的《关雎》教案【优秀6篇】,希望能够对大家的写作有一些启发。

关雎教案 篇一

教学目标

1.了解《诗经》的基本知识及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把握《诗经》赋比兴的艺术表现手法和章法的节奏特点。

2.学习两首诗赋比兴的艺术表现手法,体会它的表达效果。

3.体会两首诗大量运用重章叠句的表达方式,体会诗歌的音韵美、意境美、含蓄美。

4.正确认识古代劳动人民对美好爱情的追求和向往。

教学重点

1.在诵读中体会诗的内涵。

2.把握诗中重章复唱的特点。

教学难点

1.正确理解诗中所表现的男女青年纯真美好的爱情。

2.品味诗歌的语言,准确把握诗中人物的情感。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关雎

一、新课导入

雎鸠啼鸣,荇菜参差,琴瑟钟鼓,君子淑女……这一切,在心中荡漾着爱意的恋人眼中,大概会多一层温馨与幽怨吧!你听,他们各自为自己倾心的“淑女”唱出了缠绵悱恻的情歌。今天,我们一起走近冠于《诗经》之首的《关雎》。

二、预习与交流

1.朗读诗歌,圈点诗歌的生字词。

雎(jū)鸠(jiū)窈(yǎo)窕(tiǎo)

逑(qiú)荇(xìnɡ)寤(wù)寐(mèi)

芼(mào)

2.重点词语解释。

(1)重点实词

关关:拟声词,一种鸟的叫声。

洲:水中的陆地。

窈窕:文静美好的样子。

逑:配偶。

寤寐:指日日夜夜。

芼:挑选。

(2)词类活用

琴瑟友之(名词用作动词,做朋友,相亲相爱。)

钟鼓乐之(使动用法。使……快乐。)

(3)古今异义

左右流之(古义:捞取;今义:流出)

3.用现代汉语写出诗句的意思。

[交流点拨]雎鸠鸟关关地叫着,在河中央的小洲上。姑娘美好又善良,是我的好配偶。荇菜长短不齐,左边捞右边捞。姑娘美丽又善良,从早到晚追求她。好姑娘追求不到,从早到晚思念她。思念绵绵不断,翻来覆去,不能安睡。荇菜长短不齐,左边采右边采。姑娘美丽又可爱,弹奏琴瑟来亲近她。荇菜长短不齐,左边挑右边拣。姑娘美丽又可爱,敲钟击鼓让她快乐。

4.《诗经》简介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本来只称《诗》,后来被儒家奉为经典,改称《诗经》。收录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约五百年间的诗歌305篇,也称“诗三百”。

《诗经》分为“风”“雅”“颂”三大类。“风”又叫“国风”“十五国风”,共160篇,为当时15个王国的土风民谣。风格清新质朴,民歌情调浓厚,多出自下层人民之手。“雅”是周朝直接统治地区的音乐。分为“大雅”和“小雅”,主要用于统治者的朝会宴享,以歌功颂德为主;“颂”是统治者用于宗庙祭祀的舞乐,内容以颂扬为主。

《诗经》大多数作品是作者以自己的生活为素材,进行具体逼真的表现,很少有幻想、夸张的内容,“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其基本表现手法为“赋、比、兴”。

“赋”:铺陈直叙的意思。

“比”:就是比喻,对人或事物加以形象的比喻,使其特征更加鲜明突出。

“兴”:借助其他事物作为诗歌的发端,以引起所要歌唱的内容。

《诗经》的诗体格式以四言为主,兼有杂言,时而重章叠句、反复咏唱。其语言生动传神,并时常运用叠字、双声、叠韵等修辞手法。

三、合作与探究

(一)朗诵指导

自由朗读课文,教师作诵读指导。

第一章雎鸠和鸣于河之洲上,淑女是君子的好配偶。这一章的佳处,在于舒缓平正之音,并领起全篇,形成全诗的基调。以“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统摄全诗。第二章中的“求”字是全篇的中心,写深切的思慕和求而不得的忧思,声调急促,与前后平缓之音有别。第三章写幻想中求而得之的喜悦。曰“友”,曰“乐”,用字自有轻重,深浅不同,应读出兴奋和快乐之情。

(二)整体感知

1.这首诗讲了一个什么故事?请同学们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

[交流点拨]写了一个男子对一位美丽少女的相思之情,求而不得,他日思夜想,辗转反侧,夜不能寐。他做梦梦见自己弹琴奏瑟,迎娶这位姑娘。

2.这首诗是如何抒发相思之情的?请具体分析。

[交流点拨]生甲:首章四句写一个青年小伙子见到河洲上一对水鸟的相亲相爱,听到它们一唱一和的鸣叫,自然产生无限情思,因为他心目中正有着一位所爱的人儿呢!他向往着那位美丽贤淑的好姑娘能够成为自己理想的配偶。

生乙:第二章八句写他日夜相思,须臾不能忘怀这位采荇菜的姑娘在水边劳作时的窈窕身影。难耐的相思之苦已达到了长夜不眠的程度。

生丙:第三章八句突然出现了“琴瑟友之”“钟鼓乐之”的欢快、热闹的场面。这是个戏剧性的转变。幻由情生,这无疑是这位害相思之苦的男子对未来的设想,是他寤寐求其实现的愿望。

3.全诗共5个小节,结构形式是怎样的?

[交流点拨]第一章(第1节),描写小伙子见到一位漂亮的姑娘,从而引起的爱慕的感情和求婚的愿望。

第二章(第2、3节),描写小伙子求婚,苦于无法,求之不得,因而朝思暮想,寝食不安的苦恋情形。

第三章(第4、5节),描写小伙子结婚成梦,梦想成婚的欢乐场景。

(三)主旨探究

《关雎》这首诗表达了怎样的主题?

[交流点拨]《关雎》写了一个男子对一个女子的思念、追求过程,表达他求之不得的痛苦和求而得之的喜悦之情。

(四)写法探究

1.《诗经》的主要艺术表现手法有赋、比、兴等,《关雎》这首诗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运用这种手法起到了什么作用?

[交流点拨]《关雎》这首诗主要运用了“兴”的艺术手法。如本诗开头“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它原是诗人借眼前景物发端的话,但水鸟和鸣,也可以喻男女求偶,或男女间和谐恩爱。和下文“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意义上发生关联。本诗的起兴之妙正在于诗人情趣与自然景物浑然一体的契合,也即一直为人们所乐道的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

2.《关雎》这首诗的各节,不仅句数相等,而且语言几乎完全相同,中间只变动几个字,甚至只变动一两个字,这就叫重章叠咏。运用这种方式表达情感,有什么作用?

[交流点拨]重章叠咏形式的运用,对深化意境,渲染气氛,强化感情,突出主题都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同时,它还有效地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音乐感,形成了一种回环往复之美,带给人一种委婉而深长的韵味。

四、拓展延伸

中国文学史上的“第一”

《诗经》: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

《孙子兵法》:我国第一部军事著作。(春秋孙武)

《国语》:我国第一部国别体史书。(春秋左丘明)

《春秋》: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春秋孔子)

《左传》:我国第一部记事详备的编年体史书。(春秋左丘明)

五、布置作业

教学至此,敬请完成《高效课堂》本课时作业。

板书设计

关雎托物起兴所听:关关雎鸠所见:在河之洲所思:窈窕淑女所愿:君子好逑相思之苦寤寐求之——追慕之心辗转反侧——相思之苦梦幻之乐琴瑟友之——亲密相爱钟鼓乐之——欢快热闹

第二课时蒹葭

一、新课导入

金秋之季,拂晓之时;芦花泛白,清露为霜;瑟瑟秋风,苇丛起伏;茫茫秋水,清澈澄明。水上烟波万顷,空中雾霭迷蒙。弯曲的河道,水中的小洲,宛然在目。这是多么富有诗情画意的场景啊!这就是《诗经》中《蒹葭》一诗描绘的意境。根据著名作家琼瑶的作品《在水一方》改编的同名电视剧的主题歌《在水一方》就是根据《蒹葭》改写的。让我们唱着《在水一方》,一同品味《蒹葭》的朦胧缥缈。

二、预习与交流

1.朗诵诗歌,圈点诗歌中的生字词。

蒹葭(jiānjiā)溯洄(sùhuí)晞(xī)

湄(méi)跻(jī)坻(chí)

涘(sì)沚(zhǐ)

2.解释诗歌中的重点词语。

(1)重点实词

蒹葭:芦苇。

苍苍:茂盛的样子。

溯洄:逆流而上。

溯游:顺流而下。

晞:干。

阻:险。

跻:高。

坻:水中的高地。

涘:水边。

沚:水中的小块陆地。

(2)词类活用

道阻且右(方位名词作形容词,弯曲。)

(3)古今异义

道阻且右(古义:弯曲;今义:右边,表方位。)

白露未已(古义:干;今义:已经。)

3.用现代汉语翻译《蒹葭》。

[交流点拨]河畔芦苇苍苍碧色,那是白露凝结成霜。我那日思夜想的人啊,她就在河水对岸一方。逆流而上去追寻她,那道路却是艰险而又漫长。顺流而下寻寻觅觅,她仿佛就在水的中央。河畔芦苇茂盛一片,清晨露水尚未晒干。我那魂牵梦绕的人啊,她就在河水对岸一边。逆流而上去追寻她,那道路坎坷艰险难攀。顺流而下寻寻觅觅,她仿佛就在水中高地。河畔芦苇更为繁茂啊,那清晨白露依然逗留。我那苦苦追求的人,她就在河水边。逆流而上去追寻她,那道路险阻弯曲难走。顺流而下寻寻觅觅,她仿佛就在水中的小块陆地上。

4.这首诗意境朦胧,画面感非常强,用富有诗情画意的语言描述一下。

[交流点拨]金秋之季,拂晓之时;芦花泛白,清露为霜;瑟瑟秋风,苇丛起伏;茫茫秋水,清澈澄明。水上烟波万顷,空中雾霭迷蒙。弯曲的河道,水中的小洲,宛然在目。此时,一位痴情的恋者,踯躅水畔,他热烈而急切地追寻着心上的恋人。

三、合作与探究

(一)整体感知

1.诗歌中哪一些诗句描写了景物?所写景物有怎样的特点?写景有什么作用?

[交流点拨]“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描写了一幅秋苇苍苍、白露茫茫、寒霜浓重的凄清景色,造成了一种渺远迷茫的意境。渲染了气氛,烘托了人物忧郁感伤的情怀。

2.诗歌中哪些诗句表现了诗人渴慕伊人,历经艰险,执著追求,然而却求而不得的苦闷感伤情怀?

[交流点拨]“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这些诗句都表现了诗人渴慕伊人,历经艰险,执著追求,然而却求而不得的苦闷感伤情怀。“道阻且长”“道阻且跻”“道阻且右”说明爱的道路上困难重重,道路曲折艰险。然而尽管道路曲折艰险,诗人却仍然“溯洄从之”“溯游从之”,为了伊人,上下求索追寻,表达了诗人追求所爱的坚强意志。“宛在水中央”“宛在水中坻”“宛在水中沚”表达伊人在望,然而却可望而不可即的无限怅惘忧郁苦闷情怀。

3.这首诗的感情基调是怎样的?请说说你的理由。

[交流点拨]这首诗的感情基调是渺远迷茫,忧郁缠绵,怅惘感伤。渴慕倾心于伊人,执著地追求,不怕道路的艰险,然而伊人却宛在水中央,如镜中花,水中月,可望而不可即,求而不得,故苦闷感伤忧郁。

(二)主旨探究

《蒹葭》的主题是什么?

[交流点拨]诗歌每一章前四句都是描写一种凄清而苍凉的景色,这种景色衬托出人物心中的空虚、惆怅之情;而后四句写出诗人对“伊人”的上下寻求,却又寻而不见的情景,这当中既有诗人的怅惘之情,又有诗人对伊人的深切思念。

(三)写法探究

1.《蒹葭》这首诗歌中运用了景物描写,这些景物描写在诗中起到了什么作用?

[交流点拨]诗歌开篇便向读者展示了一个凄清的画面:一个晚秋的早晨,天色朦胧,笼罩在晨雾中的是一望无际的沾带露珠的芦苇。一条河流,蜿蜒而去。望远处,是一块小小的沙洲。这是一幅萧瑟的晚秋晨光图,烘托出主人公凄恻的情感。

诗的每章景物描写都有不同。首章“白露为霜”,露凝为霜,是拂晓时;第二章“白露未晞”,太阳露面,天已大亮;末章“白露未已”,阳光照射,露水快干。三幅不同时间的晚秋晨光图,渲染烘托出主人公久久伫立远望而始终不能见面的惆怅心情,而主人公的这种心情随着晨光画面的重叠,显得越来越急切,越来越凄婉,使这首诗在艺术上达到了情景交融的境界。

2.这首诗采用重章叠咏的手法有什么好处?

[交流点拨]回旋反复,可以增强诗歌的音乐感和节奏感,更充分地抒发情感。《蒹葭》全篇3章12句,只变动了十几个字,不但写出了芦苇茂盛的状态,爱情道路的曲折绵长,伊人虽近在咫尺,但又遥不可及的痛苦心情,而且通过不断重复的旋律,表现出诗人对爱情的执著追求,似乎有一种合唱、轮唱的味道。

(四)比较阅读

1.《关雎》和《蒹葭》都可以看作是爱情诗,它们的写作手法相同吗?

[交流点拨]《关雎》一诗重在“叙事”,从中可以看出主人公爱慕、追求、幻想这样一条线索。《蒹葭》没有一个明确故事,只选一个场景。《蒹葭》比《关雎》情感韵味更浓郁。

在艺术手法上,《蒹葭》比《关雎》的特点更突出。“蒹葭”“水”“伊人”交相辉映,浑然一体,用作比兴的事物与所要描绘的对象形成了一个完整的艺术世界。

2.两首诗所表达的情感有什么不同?

[交流点拨]《关雎》是一首热情的恋歌,它表现了古代青年对爱情婚姻大胆执著的追求,感情坦率、朴实。

《蒹葭》表现了诗人对“伊人”的一往情深,而且写出了他欲见不得的焦急和怅惘的心情。

四、拓展延伸

中国古代经典爱情诗句

1.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唐白居易《长恨歌》

2.山无棱,江水为竭;冬雷震震,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绝!——汉乐府《上邪》

3.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唐王维《相思》

4.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唐崔护《题都城南庄》

五、布置作业

教学至此,敬请完成《高效课堂》本课时作业。

板书设计

蒹葭景物苍苍——萋萋——采采白露——为霜——未已追求伊人:在水一方、在水之湄、在水之涘之路:阻且长、阻且跻、阻且右结果:水中央、水中坻、水中沚景色迷离距离遥远

《关雎》教案 篇二

学习目标:通过“三步朗读”,从“人物美、语言美、意境美、情感美四个角度”深入品析《关雎》,

感受其独特的艺术魅力。

活动一:师生共飨话《诗经》

《诗经》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它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中期约五百年间的诗歌305篇,故亦称“诗三百”。这些诗歌编为“风”“雅”和“颂”三个部分。“风”有十五国风,大都为各地民歌。“雅”分“大雅”和“小雅”;“大雅”多系西周五室贵族之作,大都是记述周历史,歌颂祖先功德,“小雅”除一部分班级:姓名:测试等级: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雎鸠()()窈窕()()好逑()()......寤寐()()..荇菜().

2、填空题。

(1)是我国古代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共有篇,包宴会乐歌外,其余多系政治讽喻,作者多属贵族文人。“颂”分为“周颂”、“鲁颂”“商颂”,是贵族统治者祭祀用的乐歌舞曲。《诗经》的表现手法有赋、比、兴三种。赋,就是直接陈述铺叙;比,就是譬喻、打比方;兴,即托物起兴,借用别的事物来引发要歌咏的内容。《诗经》中“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的现实主义精神和它的艺术创作方面的成就,给予后世文学以极其深远的影响,成为我国现实主义诗歌创作的

《诗经》当堂达标测试题(3分钟)

括、、三部分。

(2)《诗经》的句式以四言为主。根据不同内容的表达需要,分别采用、、的'艺术手法。(3)统领《关雎》全篇的诗句是“,”3、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解说不当....的一项是()A.“左右毛之.”的“之”指代的是“荇菜”。B.“寤寐求之.

”的“之”指代的是“窈窕淑女”。C.“琴瑟友.之”的“友”是“亲爱”的意思,这里用作动词,且表使动。D.“钟鼓乐.之”的“乐”是“快乐”的意思,这里用作动词,且表使动。4、下列说法不正确...

的一项是()A.《关雌》中“关关雎鸠,在河之洲”采用的是“兴”的手法。

B.《关雌》这首诗采用了一些双声叠韵的连绵字,以增强诗歌音调的和谐美和描写人物的生动性。如“窈窕”是叠韵;“参差”是双声;“辗转”既是双声又是叠韵。

C.《关雌》《关雎》诗意地描绘了一个完整的爱情审美过程,即君子求淑女,由爱恋,到相思,最后梦想成真的过程。

D.《关雌》是《诗经》的第一首,选自出自【诗经·周南】。孔子说:《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其声、情、文、义俱佳,足以为风之始,三百篇之冠。

《关雎》教案 篇三

教学目标:

1、理解《关雎》所体现的青年男子对美丽善良女子的热烈追求和青年男女真挚美好的爱情生活。

2.了解作品所运用的反复和赋、比、兴等创作手法。

3.把握正确的爱情观。

教学重点:

1、  在诵读中体会本诗的内涵。

2、  了解兴的表现手法。

3、  重点掌握词语:关雎、窈窕、参差、寤寐、辗转、悠哉悠哉、乐、友、荇菜

教学难点:

1、  双关和叠韵

2、  正确理解诗中所表现的男女青年纯真美好的爱情。

教学过程:

一。              导入:一提起古诗学习,大家都不免紧张,为了缓解大家的紧张心态,我们先来听一首邓丽君带来的《在水一方》。优美的旋律,深情的唱词把我们带入了一个如梦如幻的诗境里。但是你们知道吗,这首歌的歌词是台湾省著名女作家琼瑶根据《诗经》当中的一首诗改编而来的。说起《诗经》大家应该早已有了解的。那么现在呢,老师要以小组比赛的形式来检查同学们的预习情况了。还是抢答吧。回答问题:

1、《诗经》是什么的总称?

2、它收录了哪个时代的作品?距今有多少年了?

3、它一共收录了多少篇诗歌?[注,所以又叫《诗三百》,相传孔子曾整理过这些诗并用来传授弟子,所以后来被尊为儒家五经(《诗》《书》《礼》《易》《春秋》)之一。称为《诗经》]

4.这些诗歌是怎么分类的?

5.作者是谁?(没有明确的作者)。

查看比赛结果。

二。              授新:再问一个问题,刚才的歌反映的是什么内容?

对,是一位痴情的男子对所爱慕女子的热烈追求并因此心生惆怅之情。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与这首歌是同中有异,异中有同的。

现在请打开书本,一起学习《关雎》,看看到底哪里是同,哪里是异呢?

三。              学习课文。

1.  老师范读,正音。(配乐,钢琴曲《水边的阿狄丽娜》)

2.  学生自读,依据课后注释,理解诗句(四人小组讨论的形式)

3.  请学生站起来翻译。(两三个为宜,小组比赛形式)

4.  老师再简要疏通大意,提重点。

第一节,              开篇用比兴,从成双成对的鸠鸟的鸣叫联想到人间的爱情和婚姻;用雎鸠的忠贞比喻人间男女和谐恩爱、真诚专一的爱情。

第二节,      通过描写所爱之人双手在水中灵动勤快地采摘荇菜的劳动情景,直白的表达自己的爱慕追求之情。

第三至第五节,在追求不得后并没有沉浸在愁苦的情绪中,而是想象总有一天会把那姑娘娶过来,过上幸福的生活。

思考对比歌与新课的异同。(同处:都是痴情男子对美好女子的爱慕追求;异处:前者有惆怅迷茫之感,后者比较热烈积极)

5.  学生再次朗读,有感情地诵读。先自读,再齐读。

爱情与友情亲情一样,是人类最真挚的情感,也是文学永恒歌诵的主题。但应该是以相当成熟的年龄和心态为前提的,过早地去涉及它,那对自己和别人都是一种无情地伤害,就好比揠苗助长。而现在呢,我们聪明的做法或许就是来欣赏前人为我们留下的经验之谈,欣赏它的美好。当然了,并非每个人都把爱情描写得如此之好的,这需要相当的技巧。所谓技巧,就是写作特色。我们知道赋、比、兴是《诗经》的三大表现手法。简介:

板书1:赋:直接地陈述铺叙

比:以此喻彼地打比方,使抽象的事理具体化

兴:就是由此及彼,由物及情,触景生情。(穿插作业1和2 ,小组比赛)

工          本文除了采用表现手法之外还用了连绵词[双声(例辗转,声母同)和叠韵(例窈窕,韵母同)]让学生找出其它例子。

作业  1、找出课文中体现“兴”的句子。(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2.找出课文所采用的修饰手法(反复,顶真,双关)

统计比赛结果,给最好的小组以热烈的掌声。

细心的同学可能会有一个疑问,刚才老师说《在水一方》也是出自《诗经》,那么它到底出自哪一首诗呢?现在老师就满足你的好奇。

出示小黑板《蒹葭》(板书2),

同时再听歌曲《在水一方》,布置

作业3:

a、 抄写老师提到过的重点词语;

b、 扩展性训练:小作文,根据歌词与诗句,想像作文《在水一方》。(b五班部分同学做,十班绝大部分同学做)

小结:见板书。课后语

译文:

雎鸠关关在歌唱,在那河中小岛上。善良美丽的少女,小伙子理想的对象。

长长短短鲜荇菜,顺流两边去采收。善良美丽的少女,朝朝暮暮想追求。

追求没能如心愿,日夜心头在挂牵。长夜漫漫不到头,翻来复去难成眠。

长长短短鲜荇菜,两手左右去采摘。善良美丽的少女,弹琴鼓瑟表宠爱。

长长短短鲜荇菜,两边仔细来挑选,善良美丽的少女,钟声换来她笑颜。

《关雎》教案 篇四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1)理解诗歌的内容(主旨),《关雎》教案。(2)学习起兴手法和重章叠句、一咏三叹的结构。(3)背诵诗歌。

2、能力目标:(1)提高欣赏古诗的能力。(2)提高听、说、读、写的能力。(3)提高想象力。

3、德育目标:(1)培养对我国古代文化的热爱之情。(2)培养健康纯洁的爱情观。

【教学重点】诗歌内容的理解(听)和背诵(读)。

【教学难点】诗歌的赏析(说)和用白话写出本诗的主要情节(写)。

【教学方法】朗读教学法、问题探索法、讲练结合法、归纳法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问:同学们喜不喜欢古诗?我们中华民族有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中国古代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宝贵遗产,值得我们继承和发扬,作为新时期的年轻一代,我们应该吸取我国文化遗产中的精华。《诗经》是我国古代文化中的一支奇葩。今天我们来学习《诗经》中的首篇--《关雎》。

二、学习《关雎》

(一)简介《诗经》

(提问讲解、课件显示)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又称《诗》或《诗三百》,它收集了从西周到春秋约五百年内流传的305篇诗歌内容分为风雅颂三部分。这些诗歌,内容丰富,有描写劳动生活的;有反映统治阶级残酷剥削压迫劳动人民的;有劳动人民反抗剥削压迫的;还有描写爱情婚姻生活的。《诗经》以四言为主,间有杂言。表现手法为赋、比、兴。

(赋--直陈其事,直截了当,明快淋漓;比--以彼物比次物;兴--寄托,即托事于物,先言它物以引所咏之辞。)

(二)课文说明

《关雎》是诗经首篇,也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首优美动人的民间情歌,是我国爱情诗歌的开山之作。诗中写一个男子爱慕思念一位美丽贤淑、勤劳善良的少女,以至于夜不能寝,梦中遐想,希望有朝一日与少女结为夫妇,和谐美满地生活。诗中描写的爱情,清新朴素,乐而不淫,充满着健康纯洁之气,影响深远。

(三)检查预习

给加点的字注音:(抽查、课件显示)

关雎(jū)窈窕(yǎo tiǎo)淑女(shū)好逑(hǎo qiú)参差(cēn cī)

荇菜(xìng)寤寐(wùmèi)辗转(zhǎn zhuǎn)瑟(sè)乐之(lè)

(四)朗读课文

(课件显示。先请一学生读,老师指导,再全班读)

(五)讲析课文

本诗共20句,分为三章。(按章分组学习,每章学习先由小组派代表用自己的话讲述诗歌的`涵义,概括本章的内容,老师再订正。课件显示每章大意)

第一章(前4句):以河洲上关关和鸣的雎鸠起兴,抒写男子对少女的一片痴情。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运用起兴。

第二章(中间8句):进一步刻画男子心仪的少女美丽勤劳,表现男子为少女长夜不寐,相思绵绵。

流用得妙!描绘了少女顺势打捞荇菜的忙碌而优美的姿态,生动传神。

第三章(后8句):直抒胸臆,写出愿望实现后的欢乐。

琴瑟友之表示和睦相处,亲密相爱。钟鼓乐之写出了婚礼的热闹场面。

(六)小结

1、主题:(课件显示)

本诗写一位青年男子对美丽女子的爱慕之情。表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率直、淳朴、真挚、健康的情感以及对美的追求和向上的精神。

2、艺术特色:(课件显示)

(1)用起兴。

兴即触景生情,托物兴辞。这种委婉含蓄、生动形象的艺术手法多次运用,产生了历久不衰的艺术魅力。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使人由雎鸠成双成对联想到君子淑女终成眷属以及对美的追求和向上的精神。

(2)采用重章叠句,一咏三叹的结构。

各章大致相同,更换几字使内容递进,逐层抒发强烈感情,读起来节奏鲜明铿然。

三、拓展:与《蒹葭》比较

借助工具书,诵读《蒹葭》体会其中的感情,比较与《关雎》有何不同。(课件显示)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唏。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明确:《蒹葭》表现了古代青年男女苦苦思念一个人却不能相见的衷情,这与《关雎》思而有得、终成眷属的幸福之情是不同的。

(二)给加点的字注音

关雎()窈窕()好逑()荇菜()瑟()

(三)解词

1、窈窕2、逑3、参差4、寤寐5、思服6、辗转7、友8、乐

(四)背诵全诗

(五)发挥想象,用白话写出本诗的主要情节

五、板书设计(课件显示)

关关雎鸠青运

一男子爱慕女子年用

淑女君子男起

子兴

关荇菜流之思

二淑女求之女子勤劳美丽慕重

思服悠哉男子相思不寐追章

雎辗转反侧求叠

美句

荇菜采之丽

三琴瑟友之愿望实现女一

荇菜毛之充满欢乐子咏

钟鼓乐之三

关雎教案 篇五

教学目标:

让学生了解有关《诗经》的基本知识;

过程与方法:

感受全诗的音乐美、画面美、韵味美,提高学生诗歌鉴赏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正确认识古代劳动人民对美好爱情的追求和向往;理解人之性情、纯洁爱情,提高审美情趣。

重、难点:

培养学生的联想想象能力,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情导入

(一)课前播放《关雎》音乐,营造氛围。今天我给同学们带来几幅画,请同学们先欣赏欣赏(屏显画面):一对呱呱鸣叫的水鸟欢乐地嬉戏在青青河洲,,看到这幅画,你会想到什么呢?那么同学们知道三千年前的人们又是怎样联想的呢?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诗经》,聆听三千年华夏先民吟唱,感受公元前东方文明辉煌。

(二)介绍文学常识《诗经》。

二、诵读诗,感受诗的意境

(一)配乐美读

1、学生自己大声朗读诗歌。要求:①读准字音;②抑扬顿挫。

2、教师配乐范读。教师要求同学们注意这首诗的韵脚,也就是诗中押韵的字。

3、男女生分角色读

(二)再读,感受诗的绘画美

1、要求学生结合注释,描绘自己感受到的诗中的画面。

2、教师描绘其中的一个画面,让学生感受画面之美。(此处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三、品读诗,感受诗的内容美

1、诗中讲述什么内容?

2、诗歌中的君子对女子有一种怎样的情感?

3、诗中描绘的君子和淑女是怎样的形象?

四、拓展延伸,能力提升

联系乐府《江南》理解女子美好善良的形象

五、小结

爱情,自古以来就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可在历史的长河中很多人已不知如何去爱了,很庆幸我们还有这么一篇《关雎》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有责任的男子向自己的心上人郑重许诺婚姻的模样,庆幸还有这么一篇《关雎》让我们重拾了究竟什么样的女子才值得深爱。也难怪那么多的学者都认为“君子”即指周文王,“淑女”即指其妃太姒了,也难怪人将它推举为了歌颂“后妃之德”的典范。希望三千多年前的这一份纯洁质朴的爱情能让我们的男生学会做一个有责任、识分寸的君子,让我们的女生学会做一个勤劳善良、德才兼备的淑女。

《关雎》教案 篇六

《关雎》复习教案

一、读,正音。

雎鸠 窈窕 淑女 好逑 参差 荇菜 寤寐 辗转反侧 琴瑟 芼

二、节奏。

三、疏通文意。重点字词。

四、课文理解。

1、《诗经》介绍 (注释)

2、这首诗主要写一个青年男子对女子一往情深的追求。写作顺序:爱慕——追求——思念——梦中成婚

3、假设你就是那一往情深的小伙,看到一对雎鸠鸟在关关的叫,你作何感想?这是一种什么写法? (我什么时候就会求得一位淑女跟我琴瑟和谐)(兴)

4、假如你看到姑娘在船两边努力采摘荇菜,你作何感想?这种情感只写一句表达与反复表达区别是什么?(反复表达强烈的表达了青年男子的感情,重章叠句)

5、归纳诗经写法:兴、重章叠句

五、积累诗经名句。见《中学生必背古诗文》2页。

六、默写。

《蒹葭》复习教案

一、注音。

蒹葭 溯洄 萋萋 白露未晞 在水之湄 道阻且跻 在水之坻 白露未已 在水之涘 宛在水中沚

二、翻译。

三、诗文理解

1、 这首诗描写青年男子对意中人可望而不可即,求之不得的痴情人的。心理和感受。相关句子?作者为什么要重复三次的写?(追求的艰难执着)

2、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假如你是那个痴情的小伙,看到芦苇茂盛,白露成霜的情景,心理想什么?作者为何反复写到这个情景?(凄凉,失望,焦急无奈)

3、 归纳写法 烘托 重章叠句

四、默写。

最新范文

《离骚》教案【优秀3篇】01-08

最新国家资助主题班会教案【优秀5篇】01-06

高三化学教学反思范文优秀5篇01-05

《胡同文化》知识要点与能力训练【优秀01-02

《登高》教案优秀8篇01-02

《荷花淀》的教案(精选8篇)12-29

《邹忌讽齐王纳谏》教案最新6篇12-28

一幅幅优美的风景画——读孙犁的《荷花12-25

《斜塔上的实验》教案优秀5篇12-25

信陵君窃符救赵高三下册语文教案【优秀12-24

76 84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