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教案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教案(优秀5篇)

2022-10-13 08:48:21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书包范文为大家带来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教案(优秀5篇),希望对朋友们有所帮助。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教案 篇一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识记本节选中的基础知识。

2、技能目标:通过翻译文中重点句子分析作者观点。

3、情感目标:理解孔子理想人格的核心“仁”,思考孔子的仁的思想的现代价值。

教学重点:

理解孔子理想人格的核心“仁”。

主要是通过学习第1则、第2则、第4则、第5则、第8则、第9则选文,理解孔子理想人格的核心“仁”;思考孔子仁的思想的现代价值。

(重点理解“什么是仁”“怎样才能达到仁”“为什么这样做就可以达到仁”)

教学难点:

思考孔子的仁的思想的现代价值。(集中探讨“仁”与我们的生活)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方法:

启发、探究

教学过程:

导语:

翻开《论语》,圣人孔子从神坛上走了下来,我们看到了一位真诚、坦率的师者,看到了一位尊重学生个性的师者,看到了一位在学生心目中如日、如月、如天的师者,看到了一位让学生感到“仰而弥高,钻之弥坚”的师者,看到了一位充满智慧的智者,正所谓“学高为师,德高为范”,他堪称“万世师表”。走近他,我们会慢慢地感受到他那学识的广博,道德的高尚,和蔼的身影,亲切的笑容,深睿的智慧……走近他,我们需要了解他的思想的内核——仁。什么是仁,也许谁也无法全部解说清楚。从文字上看,仁就是人旁加二,二有“多”的意思,很多人能够聚在一起和平共处,这就是仁。那么怎样才能够聚集在一起和平共处呢?那内容可就多了。下面,我们将来了解一下仁说的倡导者孔子对此是怎么解说的。

第一课时

一、注音:

樊迟皋陶弘毅枉

二、归纳文言知识

1、重点词:

(1)克己复礼为仁(2)天下归仁焉

(3)请问其目(4)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5)躬自厚而薄责于人(6)樊迟未达

(7)问知(8)举直错诸枉

(9)乡也吾见于夫子而问知(10)尧舜其犹病诸

(11)为仁由己(12)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

重点词:

(1)克己复礼为仁克:克制。

(2)天下归仁焉归:称许,赞许。

(3)请问其目目:条目,详情。请:请求对方做某事;请对方允许自己做某事。

(4)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不敏:资质愚钝;事:实践,实行。

(5)躬自厚而薄责于人躬自:自身,自己。

(6)樊迟未达达:明白,理解。

(7)问知知通智。

(8)举直错诸枉错通措,安排、安置;直,形做名;枉,形做名。

(9)乡也吾见于夫子而问知乡通向

2、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

(1)问知。子曰:“人。”(2)举直错诸枉

(3)乡也吾见于夫子而问知(4)知者利仁

“知”通“智”;“错”通“措”;“乡”通“向”;“知”通“智”

3、文言句式:

(1)何谓也:宾语前置句

(2)选于众:状语后置句

(3)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定语后置句

(4)克己复礼为仁:判断句

(5)仁以为己任:宾语前置语,正常语序为'以仁为己仁'。

三、文题解读:(整体感知文本)

1、背诵、理解:集体背诵第四章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温馨提示:文言文的语感培养在很大程度上需要靠朗读来完成。在平时,只要你想读,敢读,然后大声读,就可以读出味道,读出情感,读出人生。“疯狂语文”,让我们一起在文言文的大地上疯狂,领略文言文这块质朴的土地带给我们的享受。)

【原文4】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译文4】子贡问:“有一个字可以终身奉行吗?”

孔子说:“那就是恕字吧?自己不愿意承受的,不要强加到别人身上。”

四、思考与讨论

1、孔子眼中的“仁”: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本章节中孔子究竟要告诉我们哪些关于“仁”的内容呢?请大家根据屏幕上的提示找出文本中的相关句子。(筛选整合文中信息)

什么是仁?怎样做才能达到“仁”,施“仁”之后会怎么样?

1、在课本中画出下列重点句子,并做初步理解:

重点句子1:克己复礼为仁。

①、什么叫克己复礼克?——克服自己的私欲而遵循礼法的规定。

②、己复礼后会怎么样:天下归仁。

③、什么样的行为是克己复礼: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④、就孔子与颜回的这些问答来看,仁和礼应该是一致的。只不过礼主要是外在的规范,而仁则主要是对这种规范的内在自觉而已。克己复礼固然是仁,但是仁又不仅限于克己复礼(那只是仁的基本面)。

重点句子2: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①、句意理解:自己不愿意承受的,不要强加到别人身上。

②、从处世的角度来看,“仁”就是对他人的关怀,即能够设身处地地体贴他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其实是一种推己及人、宽以待人的生活处世方式,生活中只要多一点换位思考,多一些宽容,那么每个人的世界会更加灿烂多彩。

③、怎么样:在邦无怨,在家无怨

重点句子3:爱人;知人

②、句意理解:关爱他人;了解、理解他人。

②、怎样做:“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翻译):选拔正直的人安置到邪恶的人之上,

能够使邪恶的人变为正直的人。

重点句子4:其“恕”乎?

①、“其”是大概、也许的意思。在孔子看来,“恕”这个字可以拿终生去实践,而恕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它在根本点上是跟仁相同的,所以人们常常把它看成是仁的实践原则。

重点句子5: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①、“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仁就这么简单:自己想要站得住就使别人站得住,自己想要通达就使别人通达。在孔子那个时代,这一原则意味着:自己对儿子有所期望,就按照这期望来服事父亲;自己对臣下有所期望,就按照这期望来服事君上;自己对弟弟有所期望,就按照这期望来服事兄长;自己对朋友有所期望,就按照这期望来对待朋友。

②、“近取譬”是指就近取自己作比方,也就是将心比心、推己及人;“仁之方”就是实践仁的方法。这样的仁,不必尧舜,所有的人都做得到。

重点句子6:我欲仁,斯仁至矣!

①、句意理解:只要我想达到仁的境界,仁的境界就到了!

②、孔子关于仁的学说一方面告诉人们不能干什么,一方面又告诉人们应该做什么。要做到仁并不难,关键看你是不是有这种追求。所以他说:“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这意味着,对每一个人来说,可怕的不是他不具备仁德,而是他丧失了追求仁德的愿望。孔子把仁这种境界看得比生命都重要。

重点句子7: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①、“志士”指有高尚志向和节操的人。“仁人”指讲究仁义的人。志士仁人不会贪生而损害仁德,只会为了成全仁德而牺牲生命。仁是孔子为人生开启的根本方向,是孔子为世人营造的安顿人生的居所。

重点句子8: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①、句意理解:有仁德的人安于实行仁,算计得精明的人利用仁。

2、概括:

(1)、什么是仁:A、克己复礼;B、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C、爱人;D、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2)、怎样才能达到仁:A、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B、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C、能近取譬。

(3)、施仁之后会怎样:A、天下归仁;B、在邦无怨,在家无怨;

C、我欲仁,斯仁至矣;D、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3、表述:

请大家结合我们找出来的句子,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一下什么是仁,怎样才能达到仁,施行仁后会怎么样。

(1)、什么是仁:

仁就是要克制自己不合理的私欲,回复到礼的规定。就是在平时不要把自己不想要的东西强加给别人,就是自己要站得住就得帮别人站得住,自己想要通达就使别人先通达。从字面意义的理解上看,孔子认为人在生活中不能放纵自己的欲望,而应该以礼来要求自己;生活中要推己及人,宽以待人,学会换位思考,学会团结合作。

(2)、“仁”与生活:

正如孔子所说,其实要做到仁并不难,只要你想做。当大家了解完孔子的仁之后,大家得到了哪些启发?现实生活中我们要怎么做才是“仁”呢?接下来,让我们再一次与孔子亲密接触,看看我们应该怎样在现实生活中运用“仁”学。

①、克己复礼:克制自己,回复到礼的规定。

生活中,我们都会有很多欲望,有些欲望是合理的,而有些欲望则是不合理甚至不合法的。比如教学楼前的桂花开了、芒果初长成,我相信许多同学都有想要摘取的欲望,但是,学校的规章制度里面有明确的规定:不得损坏公物,花、芒果是公物,所以我们就得抵住诱惑,这样做就是仁了。

②、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生活中,我们总是希望别人对我们好一点,但很少想到自己对别人好一点。说一点最简单的,我们总是希望父母、老师、同学多关注我们一点,多关心一点,多理解自己一点,可是我们可曾想过,我们是否也曾关心过父母、老师,理解父母、老师内心的苦衷呢。也许,我们也总希望朋友多为自己做一点事,爸妈多给自己一点爱,一点理解……或许,从今天开始,当我们想到这一个的时候,希望大家都能够想这句话: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其实是一种推己及人、宽以待人的生活处世方式,生活中只要多一点换位思考,多一些宽容,那么每个人的世界都是灿烂多彩的。

③、爱人

仁其实很简单,只要你懂得爱人就可以了。你可否意识到,你身边的每个人都很重要,你是否曾经关注过他们,比方说为我们的校园环境卫生默默奉献的……,如为我们宿舍的安定和谐而苦口婆心的……,如为我们学校的安全筑起第一道防线的门卫……当你再次遇见他们时,请问一声好,请给他们一个微笑,这样,你就已经是一个“仁”者了。

④、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当你想要站得住的同时,也要让别人站得住;但你想要自己全面的话,也要让别人事业发达。而不是建立在推倒别人而自己站稳了,也不是损害他人发展了自己。生活中我们应该学会推己及人,我们想到的,别人也会想到;我们想做的,别人也会有同样的想法。所以,只要每个人都能够以一种宽容的态度和包容的心来面对他人的时候,那么,整个社会就和谐了。

4、总结:学以致用。了解了仁的思想,我们大可以在生活中加以施行。也许一开始我们的力量是微薄的,但是我相信,只要我们能够坚持,我们能够严格要求自己,那么,和谐小组、和谐宿舍、和谐班级、和谐校园又怎么可能建设不起来呢?

总结:从生活到智慧,从智慧到著书立说,从文本再到生活,今天我们在汲取先圣的生存智慧的营养,明天,我们虽然不能成为圣人,但我们绝对可以说我们一直正在沿着圣人为我们描绘的蓝图在建设和发展着我们的文化,再此,请让我们再一次用真诚来朗读这么几句话:克己复礼;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温馨提示:同学们,大家心中一定有这样的疑问:选修课应该如何读,应该读什么?这边,我想说:读好选修课,要靠手脑口;时间要用足,背诵要落实;习惯须养成,知识重迁移;开启青春门,迈好人生路。

五、完成课本课后练习

1、关于什么是“仁”,孔子对颜渊、子贡、樊迟、仲弓等人的回答各有侧重、各不相同,试作具体分析,然后综合起来谈谈你对孔子所说的“仁”的理解和认识。

提示:孔子回答颜渊问“仁”,说明“仁”的一个基本内容是对“礼”的自觉,即是“礼”在人的思想、情感和行为等方面的实现。

孔子回答仲弓问“仁”,以及回答子贡问可以终身实践的“一言”,主要是从否定的方面说明仁意味着将心比心、推己及人;

孔子回答子贡问“仁”,则主要是从肯定的方面说明仁意味着将心比心、推己及人。

孔子回答樊迟说“仁”就是“爱人”,其内涵跟他所说的“恕”“忠恕”“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是一致的。

孔子对“仁”的解释虽然多种多样,但是基本点有两方面,一是把“礼”变为自己的自觉,一是设身处地地体贴人、关爱人并且付诸行动。

2、孔子说过“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也说过“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这两种说法区别在哪里?

提示:两者本质上相通,但前者是从否定的方面说(即是说不要做什么),后者是从肯定的方面说(即是说要做什么)。

六、拓展思考:

1、孔子的仁的学说蕴含着哪些值得弘扬的思想精华?

提示:孔子仁的学说的第一个精华,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思想。它的基本精神在现代仍然具有巨大的意义。它意味着,我们不是在他人对我们好的情况下,才回报式地对他人好;我们对他人好,也根本不是为了得到他人的回报;我们无条件地对他人好,只因为我们根据自己的心,来体贴他人的心。这凸显了孔子以及中华民族纯正而崇高的道德精神。

第二,“克己复礼为仁”的思想对现代人生也有一定的启发意义。不管什么时候,人都是社会性的动物,必须考虑到他人的存在,考虑到社群的秩序,所以,也必须对自我的思想情感和行为加以合理的规范。因此,孔子宣扬的那套礼固然有不少需要扬弃的具体内容,但它严于律己的基本精神也有值得继承的方面。

2、比较孔孟的“仁”

A、孔子的仁学思想:

1、作为伦理学范畴的仁,“仁”是核心。

⑴爱人。

⑵“恕”、忠孝。

⑶归仁。

2、作为政治学范畴的仁。

⑴为政以德。

⑵为国以礼。

⑶养民也惠。

B、孟子的仁政学说

1、仁的来源。孟子“仁政”学

说的理论基础是“性善”论。

2、仁政学说。

⑴“民贵君轻”的民本思想。

⑵反对暴政、“省刑罚”的政策。

⑶“分田制禄”、“制民恒产”的经济思想。

⑷轻徭薄赋,不违农时的主张。

⑸保护工商的思想。

3、请同学们从自处和处世的角度来谈一谈“仁”的内涵。结合我们的生活实际,谈一谈如何才能够实现'仁'。请把自己有关‘仁’的体会用文字写出来,与其它同学们交流。

参考:

从自处的角度来看,孔子所说的“仁”就是克服一己私,而遵循礼的规定。具体地来谈,就是“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从处世的角度来看,“仁”就是对他人的关怀,即能够设身处地地体贴他人。在孔子的语录里,“仁”的基本含义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又常常被表述为“恕”,或者“忠恕”。

本文在文体上有什么样的特点?

文章中主要通过对话和语录的形式,来阐述有关'仁'的问题。这两种文体形式也是《论语》中最常用的形式,同学们在学习的时候,要注意《论语》的这个特点。

本文在写作上的特点明确:

(1)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侧面阐释同一事物。

围绕什么是“仁”,孔子既从肯定的方面作答,又从否定的方面作答,告诉人们要做什么,不能做什么;既从如何对待自己的角度作答,又从如何对待别人的角度作答,从而使人们对“仁”有一个全面而透彻的了解。

(2)文辞简约而意蕴丰富。

选文第1则中的“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一句中的“一日”两字值得反复体味,舍此“一日”不下手,永无下手之期,百事都始于“一日”,何况追求仁德呢?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教案 篇二

教学目标:

1、识记本节选中的基础知识(详见《预习检测》)

2、通过翻译文中重点句子分析作者观点(翻译见《预习检测》)

3、理解孔子理想人格的核心“仁”,思考孔子的仁的思想的现代价值。

教学要点:

通过翻译文中重点句子,理解孔子理想人格的核心“仁”,。

1、教学重点: 理解“什么是仁”“怎样才能达到仁”“为什么这样做就可以达到仁” 。

2、教学难点:思考孔子的仁的思想的现代价值。(集中探讨“仁”与我们的生活)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翻开《论语》,圣人孔子从神坛上走了下来,我们看到了一位真诚、坦率的师者,看到了一位尊重学生个性的师者,看到了一位在学生心目中如日、如月、如天的师者,看到了一位让学生感到“仰而弥高,钻之弥坚”的师者,看到了一位充满智慧的智者,正所谓“学高为师,德高为范”,他堪称“万世师表”。

走近他,我们会慢慢地感受到他那学识的广博,道德的高尚,和蔼的身影,亲切的笑容,深睿的智慧。走近他,我们需要了解他的思想的内核--仁。 下面,我们将来了解一下仁说的倡导者孔子对此是怎么解说的。

二、结合注释,通读全文。

1、为下列加红字注音。

樊迟 fán 皋陶gāo、yáo 弘毅hóng 枉 wǎng

学生集体诵读。(活跃课堂氛围)

其实,文言文的语感培养在很大程度上需要靠朗读来完成。在平时,只要你想读,敢读,然后大声读,就可以读出味道,读出情感,读出人生。“疯狂语文”,让我们一起在文言文的大地上疯狂,领略文言文这块质朴的土地带给我们的享受。

2、解释下列加红词语在文章中的含义。

(1)天下归仁 ______________赞许

(2)为仁由己 ______________靠

(3)请问其目 ______________详情

(4)回虽不敏 ______________资质愚钝

(5)请事斯语矣______________实行

(6)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______________字

(7)尧舜其犹病诸 ______________担忧

(8)能近取譬 ______________比方

(9)士不可以不弘毅 ______________抱负远大,意志坚强

(10)死而后已 ______________停止

(11)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 ______________贫困

(12)克己复礼为仁 _____________ 实现

3、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

(1)问知。子曰:“知人。” “知”通“智”

(2)举直错诸枉 “错”通“措”

(3)乡也吾见于夫子而问知 “乡”通“向”

(4)知者利仁 “知”通“智”

4、明确下列句子的特殊句式或者特殊用法。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立、达为使动用法。

仁以为己任:宾语前置语,正常语序为“以仁为己仁”。

文言句式:(1)何谓也 宾语前置句

(2)选于众 状语后置句

(3)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定语后置句

(4)克己复礼为仁 判断句

5、注意特殊词语的用法。

诸、其

三、疏通文意,理解语句的大概意思。

1、【原文】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译文】 颜渊问仁。孔子说:“用坚强的意志、顽强的拼搏精神,主持正义、捍卫道德、维护和平,这就是仁。一旦做到了这一点,普天下的人都会崇敬你、追随你、向你学习。为崇高理想而奋斗要靠的是自己,难道还能靠别人吗?”颜渊说:“请问其详?”孔子说:“违反礼法的事不要看、不要听、不要说、不要做。”颜渊说:“我虽不才,愿照此办理。”

2、【原文】 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仲弓曰:“雍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译文】 仲弓问仁。孔子说:“出门时要象会见贵宾一样庄重,使唤百姓就像承当重大祭祀一样严肃。自己不愿做的,不要强加于人。在诸侯国做官、为诸诸侯做事不怨天尤人,在卿大夫家做官、为卿大夫做事不怨天尤人。”仲弓说:“我虽不才,愿照此办理。”

3、【原文】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问智,子曰:“知人。”樊迟未达。子曰:“举直措诸枉,能使枉者直。”樊迟退,见子夏曰:“向也吾见于夫子而问智,子曰:”举直措诸枉,能使枉者直“,何谓也?”子夏曰:“富哉言乎!舜有天下,选于众,举皋陶,不仁者远矣。汤有天下,选于众,举伊尹,不仁者远矣。”

【译文】 樊迟问仁,孔子说:“对人慈爱。”问智,孔子说:“对人了解。”樊迟不理解。孔子说:“以正压邪,能使邪者正。”樊迟退出来,见子夏说:“刚才我见到老师,问什么是智,老师说:”以正压邪,能使邪者正“,是什么意思?”子夏说:“这话很深刻!舜管理天下,从群众中选拔人才,选了皋陶,邪恶之徒从此销声匿迹。汤管理天下,从群众中选拔人才,选了伊尹,不法之徒从此无影无踪。”

4、【原文】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乎?”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译文】 子贡问:”有一个字可以终身奉行吗?“孔子说:”那就是恕字吧?自己不愿意的,不要强加于人。“

5、【原文】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译文】 子贡说:“如有人能让百姓都得到实惠,又能扶贫济困,怎样?可算仁人吗?”孔子说:“岂止是仁人!必定是圣人!尧舜都做不到!所谓仁人,只要能做到自己想成功时先帮别人成功,自己想得到时先帮别人得到,就可以了。推己及人,可算实行仁的方法。”

6、【原文】 子曰:“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译文】 孔子说:“仁离我们很远吗?我想要仁,仁就来了。”

7、【原文】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译文】 曾子说:“有志者不可以不培养远大的抱负、坚强的意志,因为责任重大而且道路遥远。以实现全人类和平友爱为自己的责任,这样的责任不是很重大吗?为理想奋斗终身,这样的道路不是很遥远吗?”

8、【原文】 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译文】 孔子说:“志士仁人中,没有贪生怕死出卖正义的人,却有舍生忘死维护正义的人。”

9、【原文】 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智者利仁。”

【译文】 孔子说:“品质恶劣的人,忍受不了贫穷,享受不了快乐。有仁德的人安于实行仁,算计得精明的人利用仁。”

四、文本解读。

从大家的讨论中,我们大致可以知道这其实是一种推己及人、宽以待人的生活处世方式,生活中只要多一点换位思考,多一些宽容,那么每个人的世界都是灿烂多彩的。

请大家结合我们找出来的句子,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一下什么是仁,怎样才能达到仁,施行仁后会怎么样。

1、什么是仁

仁就是要克制自己,回复到礼的规定。就是在平时不要自己不想要的东西强加给别人,就是自己要站得住就得帮别人站得住,自己想要通达就使别人先通达。

2、当大家了解完孔子的仁之后,大家得到了哪些启发?现实生活中我们要怎么做才是“仁”呢?接下来,让我们再一次与孔子亲密接触,看看我们应该怎样在现实生活中运用“仁”学。

(1)克己复礼:克制自己,回复到礼的规定。

生活中,我们都会有很多欲望,有些欲望是合理的,而有些欲望则是不合理甚至不合法的。比如教学楼前的山茶花开了,我相信许多同学都有想要摘取的欲望,但是,学校的规章制度里面有明确的规定:不得损坏公物,茶花是公物,所以我们就得抵住诱惑,这样做就是仁了。

(2)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生活中,我们总是希望别人对我们好一点,但很少想到自己对别人好一点。说一点最简单的,我们总是希望老师多关注我们一点,多关心一点,多理解自己一点,可是我们可曾想过,我们是否也曾关心过老师,关注过老师,理解老师内心的苦衷呢。也许,我们也总希望朋友多为自己做一点事,爸妈多给自己一点爱,一点理解……或许,从今天开始,当我们想到这一个的时候,希望大家都能够想这句话: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3)爱人

仁其实很简单,只要你懂得爱人就可以了。你可否意识到,你身边的每个人都很重要,你是否曾经关注过他们,比方说为我们学校的校园环境卫生默默奉献的陈秀金老师,如为我们宿舍的安定和谐而苦口婆心的生管老师,如为我们学校的安全筑起第一道防线的门卫老师……当你再次遇见他们时,请问一声好,请给他们一个微笑,这样,你就已经是一个“仁”者了。

(4)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当你想要站得住的同时,也要让别人站得住;但你想要自己全面的话,也要让别人事业发达。而不是建立在推倒别人而自己站稳了,也不是损害他人发展了自己。生活中我们应该学会推己及人,我们想到的,别人也会想到;我们想做的,别人也会有同样的想法。所以,只要每个人都能够以一种宽容的态度和包容的心来面对他们的时候,那么,整个社会就和谐了。

总结:学以致用。 了解了仁的思想,我们大可以在生活中加以施行。也许一开始我们的力量是微薄的,但是我相信,只要我们能够坚持,我们能够严格要求自己,那么,以我们为中心,他人也以我们为榜样,这样,和谐校园又怎么可能建设不起来呢?

3、孔子的“仁”的学说蕴含着哪些值得弘扬的思想精华?

明确:第一,孔子仁的学说的第一个精华,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思想。它的基本精神在现代仍然具有巨大的意义,它意味着,我们不是在他人对我们好的情况下,才回报式地对他人好;我们对他人好,也根本不是为了得到他人的回报;我们无条件的对他人好,只根据自己的心来体贴他人的心。这凸显了孔子以及中华民族纯正而崇高的道德精神。

第二,“克己复礼为仁”的思想对现代人生也有一定的启发意义。不管什么时候,人都是社会性的动物,必须考虑到他人的存在,考虑到社群的秩序,所以,也必须对自我的思想情感和行为加以合理的规范。因此,孔子宣扬的那套礼固然有不少需要扬弃的具体内容,但它严于律己的基本精神也有值得继承的方面。

总结:从生活到智慧,从智慧到著书立说,从文本再到生活,今天我们在汲取先圣的生存智慧的营养,明天,我们虽然不能成为圣人,但我们绝对可以说我们一直正在沿着圣人为我们描绘的蓝图在建设和发展着我们的文化,再此,请让我们再一次用真诚来朗读这么几句话:克己复礼;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同学们,大家心中一定有这样的疑问:选修课应该如何读,应该读什么?这边,我想说:读好选修课,要靠手脑口;时间要用足,背诵要落实;习惯须养成,知识重迁移;开启青春门,迈好人生路。

五、作业。

1、请同学们从自处和处世的角度来谈一谈“仁”的内涵。

从自处的角度来看,孔子所说的“仁”就是克服一己私,而遵循礼的规定。具体地来谈,就是“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从处世的角度来看,“仁”就是对他人的关怀,即能够设身处地地体贴他人。在孔子的语录里,“仁”的基本含义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又常常被表述为“恕”,或者“忠恕”。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教案 篇三

一、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识记本节选中的基础知识(详见《预习检测》)

2、技能目标:通过翻译文中重点句子分析作者观点(翻译见《预习检测》)

3、情感目标:理解孔子理想人格的核心“仁”,思考孔子的仁的思想的现代价值。

二、教学重点

理解孔子理想人格的核心“仁”。(重点理解“什么是仁”“怎样才能达到仁”“为什么这样做就可以达到仁”)

三、教学难点

思考孔子的仁的思想的现代价值。(集中探讨“仁”与我们的生活)

四、课时安排:

1、5课时(0、5为预习检测,达到认知、技能目标,本课时为1)

五、课型:

多媒体授课

六、教学方法:

启发、探究

七、教学过程

1、导语

翻开《论语》,圣人孔子从神坛上走了下来,我们看到了一位真诚、坦率的师者,看到了一位尊重学生个性的师者,看到了一位在学生心目中如日、如月、如天的师者,看到了一位让学生感到“仰而弥高,钻之弥坚”的师者,看到了一位充满智慧的智者,正所谓“学高为师,德高为范”,他堪称“万世师表”。

走近他,我们会慢慢地感受到他那学识的广博,道德的高尚,和蔼的身影,亲切的笑容,深睿的智慧????

走近他,我们需要了解他的思想的内核——仁。

什么是仁,也许谁也无法全部解说清楚。从文字上看,仁就是人旁加二,二有多地意思,很多人能够聚在一起和平共处,这就是仁。那么怎样才能够聚集在一起和平共处呢?那内容可就多了。下面,我们将来了解一下仁说的倡导者孔子对此是怎么解说的。

接下来,请大家集体背诵第四章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2、学生集体背诵。(落实背诵,活跃课堂氛围)

教师:其实,文言文的语感培养在很大程度上需要靠朗读来完成。在平时,只要你想读,敢读,然后大声读,就可以读出味道,读出情感,读出人生。“疯狂语文”,让我们一起在文言文的大地上疯狂,领略文言文这块质朴的土地带给我们的享受。

3、文本解读:

(1)我们节选的小标题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请大家联系自身生活,谈一谈生活中哪些事情和这句话是相联系的。(尽量使用实例)(整体感知文本)生活中,我们总是希望别人对我们好一点,但很少想到自己对别人好一点。说一点最简单的,我们总是希望老师多关注我们一点,多关心一点,多理解自己一点,可是我们可曾想过,我们是否也曾关心过老师,关注过老师,理解老师内心的苦衷呢。也许,我们也总希望朋友多为自己做一点事,爸妈多给自己一点爱,一点理解????或许,从今天开始,当我们想到这一个的时候,希望大家都能够想这句话: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从大家的讨论中,我们大致可以知道这其实是一种推己及人、宽以待人的生活处世方式,生活中只要多一点换位思考,多一些宽容,那么每个人的世界都是灿烂多彩的。

(2)“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本章节中孔子究竟要告诉我们哪些关于“仁”的内容呢?请大家根据屏幕上的提示找出文本中的相关句子。(筛选整合文中信息)

什么是仁?怎样做才能达到“仁”,施“仁”之后会怎么样?

(重点句)

a、克己复礼为仁。(什么叫克己复礼。克己复礼后会怎么样:天下归仁。什么样的行为是克己复礼: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b、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什么。怎么样:在邦无怨,在家无怨)

c、爱人,知人(是什么。怎样做: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

d、其“恕”乎?

e、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f、我欲仁,斯仁至矣!

g、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h、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概括)

a、什么是仁:克己复礼;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爱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b、怎样才能达到仁: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能近取譬。

c、施仁之后会怎样:天下归仁;在邦无怨,在家无怨;我欲仁,斯仁至矣;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表述)

下面,请大家结合我们找出来的句子,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一下什么是仁,怎样才能达到仁,施行仁后会怎么样。

什么是仁:仁就是要克制自己,回复到礼的规定。就是在平时不要自己不想要的东西强加给别人,就是自己要站得住就得帮别人站得住,自己想要通达就使别人先通达。从字面意义的`理解上看,孔子认为人在生活中不能纵放自己的欲望,而应该以礼来要求自己;生活中要推己及人,宽以待人,学会换位思考,学会团结合作。

4、“仁”与生活

正如孔子所说,其实要做到仁并不难,只要你想做。当大家了解完孔子的仁之后,大家得到了哪些启发?现实生活中我们要怎么做才是“仁”呢?接下来,让我们再一次与孔子亲密接触,看看我们应该怎样在现实生活中运用“仁”学。

(1)克己复礼:克制自己,回复到礼的规定。

生活中,我们都会有很多欲望,有些欲望是合理的,而有些欲望则是不合理甚至不合法的。比如教学楼前的山茶花开了,我相信许多同学都有想要摘取的欲望,但是,学校的规章制度里面有明确的规定:不得损坏公物,茶花是公物,所以我们就得抵住诱惑,这样做就是仁了。

(2)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生活中,我们总是希望别人对我们好一点,但很少想到自己对别人好一点。说一点最简单的,我们总是希望老师多关注我们一点,多关心一点,多理解自己一点,可是我们可曾想过,我们是否也曾关心过老师,关注过老师,理解老师内心的苦衷呢。也许,我们也总希望朋友多为自己做一点事,爸妈多给自己一点爱,一点理解????或许,从今天开始,当我们想到这一个的时候,希望大家都能够想这句话: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3)爱人

仁其实很简单,只要你懂得爱人就可以了。你可否意识到,你身边的每个人都很重要,你是否曾经关注过他们,比方说为我们学校的校园环境卫生默默奉献的陈秀金老师,如为我们宿舍的安定和谐而苦口婆心的生管老师,如为我们学校的安全筑起第一道防线的门卫老师????当你再次遇见他们时,请问一声好,请给他们一个微笑,这样,你就已经是一个“仁”者了。

(4)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当你想要站得住的同时,也要让别人站得住;但你想要自己全面的话,也要让别人事业发达。而不是建立在推倒别人而自己站稳了,也不是损害他人发展了自己。生活中我们应该学会推己及人,我们想到的,别人也会想到;我们想做的,别人也会有同样的想法。所以,只要每个人都能够以一种宽容的态度和包容的心来面对他们的时候,那么,整个社会就和谐了。总结:学以致用。了解了仁的思想,我们大可以在生活中加以施行。也许一开始我们的力量是微薄的,但是我相信,只要我们能够坚持,我们能够严格要求自己,那么,以我们为中心,他人也以我们为榜样,这样,和谐校园又怎么可能建设不起来呢?

5、总结:从生活到智慧,从智慧到著书立说,从文本再到生活,今天我们在汲取先圣的生存智慧的营养,明天,我们虽然不能成为圣人,但我们绝对可以说我们一直正在沿着圣人为我们描绘的蓝图在建设和发展着我们的文化,再此,请让我们再一次用真诚来朗读这么几句话:克己复礼;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同学们,大家心中一定有这样的疑问:选修课应该如何读,应该读什么?这边,我想说:读好选修课,要靠手脑口;时间要用足,背诵要落实;习惯须养成,知识重迁移;开启青春门,迈好人生路。

6、作业

学习了本章节,大家会有很多的感悟。请结合你对“仁”理解,拟一份面向全校师生的倡议书,倡议大家都能以“仁”为行动准则,积极投身到和谐一中的建设中来。

要求:1、字数不少于400字。2、符合倡议书的写作要求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教案 篇四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识记本节选中的基础知识(详见《预习检测》)

2、技能目标:通过翻译文中重点句子分析作者观点(翻译见《预习检测》)

3、情感目标:理解孔子理想人格的核心“仁”,思考孔子的仁的思想的现代价值。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什么是仁”“怎样才能达到仁”“为什么这样做就可以达到仁”。

难点:思考孔子的仁的思想的现代价值。(集中探讨“仁”与我们的生活)

Ⅰ自主学习检查内容和方法

第一课时

一、导入

翻开《论语》,圣人孔子从神坛上走了下来,我们看到了一位真诚、坦率的师者,看到了一位尊重学生个性的师者,看到了一位在学生心目中如日、如月、如天的师者,看到了一位让学生感到“仰而弥高,钻之弥坚”的师者,看到了一位充满智慧的智者,正所谓“学高为师,德高为范”,他堪称“万世师表”。

走近他,我们会慢慢地感受到他那学识的广博,道德的高尚,和蔼的身影,亲切的笑容,深睿的智慧……

走近他,我们需要了解他的思想的内核——仁。

什么是仁,也许谁也无法全部解说清楚。从文字上看,仁就是人旁加二,二有多的意思,也可以理解是他人(含自己在内的第二人),即心怀他人,并与他人和平共处,这就是仁。那么怎样才能够聚集在一起和平共处呢?那内容可就多了。下面,我们将来了解一下仁说的倡导者孔子对此是怎么解说的。

二、检查预习情况

1、你能准确朗读全文吗?

指名学生朗读12则语录,纠正读音错误。

2、你最喜欢其中的哪一则,能读准译对吗?

Ⅱ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难点(根据学生预习确定):

对第7、8、9三则理解有难度。

Ⅲ组织学生讨论展示评价

三、课文研讨

你最喜欢哪一则,为什么?

师生讨论完成对各则的理解及其学生学习后所受到的启示。

Ⅳ对重点难点进行点拨或精讲

(一)文本解读:

1、我们节选的小标题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请大家联系自身生活,谈一谈生活中哪些事情和这句话是相联系的。(尽量使用实例)(整体感知文本)

生活中,我们总是希望别人对我们好一点,但很少想到自己对别人好一点。说一点最简单的,我们总是希望老师多关注我们一点,多关心一点,多理解自己一点,可是我们可曾想过,我们是否也曾关心过老师,关注过老师,理解老师内心的苦衷呢。也许,我们也总希望朋友多为自己做一点事,爸妈多给自己一点爱,一点理解……或许,从今天开始,当我们想到这一个的时候,希望大家都能够想这句话: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从大家的讨论中,我们大致可以知道这其实是一种推己及人、宽以待人的生活处世方式,生活中只要多一点换位思考,多一些宽容,那么每个人的世界都是灿烂多彩的。

2、“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本章节中孔子究竟要告诉我们哪些关于“仁”的内容呢?请大家根据屏幕上的提示找出文本中的相关句子。 (筛选整合文中信息)

什么是仁?施“仁”之后会怎么样?怎样做才能达到“仁”?

(重点句)

a.克己复礼为仁。(什么叫克己复礼。克己复礼后会怎么样:天下归仁。什么样的行为是克己复礼: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b.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什么。怎么样:在邦无怨,在家无怨)

c.爱人,知人(是什么。怎样做: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

d.其“恕”乎?

e.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f.我欲仁,斯仁至矣!

g.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h.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概括)

a.什么是仁:克己复礼;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爱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b.施仁之后会怎样:天下归仁;在邦无怨,在家无怨;我欲仁,斯仁至矣;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c.怎样才能达到仁: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能近取譬。

(表述)

下面,请大家结合我们找出来的句子,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一下什么是仁,施行仁后会怎么样,怎样才能达到仁。

什么是仁:仁就是要克制自己,回复到礼的规定。就是在平时不要自己不想要的东西强加给别人,就是自己要站得住就得帮别人站得住,自己想要通达就使别人先通达。从字面意义的理解上看,孔子认为人在生活中不能纵放自己的欲望,而应该以礼来要求自己;生活中要推己及人,宽以待人,学会换位思考,学会团结合作。

(二)所受启示:

正如孔子所说,其实要做到仁并不难,只要你想做。当大家了解完孔子的仁之后,大家得到了哪些启发?现实生活中我们要怎么做才是“仁”呢?接下来,让我们再一次与孔子亲密接触,看看我们应该怎样在现实生活中运用“仁”学。

1、克己复礼:克制自己,回复到礼的规定。

生活中,我们都会有很多欲望,有些欲望是合理的,而有些欲望则是不合理甚至不合法的。比如教学楼前的各种花开了,我相信许多同学都有想要摘取的欲望,但是,学校的规章制度里面有明确的规定:不得损坏公物,茶花是公物,所以我们就得抵住诱惑,这样做就是仁了。

2、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生活中,我们总是希望别人对我们好一点,但很少想到自己对别人好一点。说一点最简单的,我们总是希望老师多关注我们一点,多关心一点,多理解自己一点,可是我们可曾想过,我们是否也曾关心过老师,关注过老师,理解老师内心的苦衷呢。也许,我们也总希望朋友多为自己做一点事,爸妈多给自己一点爱,一点理解……或许,从今天开始,当我们想到这一个的时候,希望大家都能够想这句话: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3、爱人

仁其实很简单,只要你懂得爱人就可以了。你可否意识到,你身边的每个人都很重要,你是否曾经关注过他们,比方说为我们学校的校园环境卫生默默奉献的员工,为我们宿舍的安定和谐而苦口婆心的宿管老师,为我们学校的安全筑起第一道防线的门卫老师……当你再次遇见他们时,请问一声好,请给他们一个微笑,这样,你就已经是一个“仁”者了。

4、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当你想要站得住的同时,也要让别人站得住;但你想要自己全面的话,也要让别人事业发达。而不是建立在推倒别人而自己站稳了,也不是损害他人发展了自己。生活中我们应该学会推己及人,我们想到的,别人也会想到;我们想做的,别人也会有同样的想法。所以,只要每个人都能够以一种宽容的态度和包容的心来面对他们的时候,那么,整个社会就和谐了。

总结:学以致用。了解了仁的思想,我们大可以在生活中加以施行。也许一开始我们的力量是微薄的,但是我相信,只要我们能够坚持,我们能够严格要求自己,那么,以我们为中心,他人也以我们为榜样,这样,和谐校园又怎么可能建设不起来呢?

Ⅴ课堂练习检测设计

请选择你喜欢的一则写一点读后感。

小结反思

小结:从生活到智慧,从智慧到著书立说,从文本再到生活,今天我们在汲取先圣的生存智慧的营养,明天,我们虽然不能成为圣人,但我们绝对可以说我们一直正在沿着圣人为我们描绘的蓝图在建设和发展着我们的文化,再此,请让我们再一次用真诚来朗读这么几句话:克己复礼;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教案 篇五

【课例分析】:

这是《论语》中极具教育意义的篇目之一,主要内容是孔子仁的学说,亦即孔子理想人格的核心,它一方面告诉人们不能做什么,一方面又告诉人们该干什么,在现代社会,孔子仁的学说蕴含着很多值得弘扬的思想精华。

【教学设想】

对于本课来说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十分重要的,在讲授选文时,作为教师应努力展示孔子思想的高度,深度及现代价值。理解“什么是仁”“怎样才能达到仁”“为什么这样做就可以达到仁”。引导学生联系现实思考现实问题,学会应用“仁”这种思想。

【教学准备】:学生课前预习阅读孔子的资料。

【三维目标】:

知识与能力:把握文章内容,掌握文言知识。

过程与方法:通过诵读和讨论,体会孔子理想人格的核心“仁”。

情感态度价值观:思考孔子仁的思想的现代价值。

教学重难点:体会孔子理想人格的核心“仁”。

思考孔子仁的思想的现代价值。。

教学用具:多媒体

教学方法:诵读法讨论法讲授法

最新范文

食品安全卫生教育班会教案优秀8篇10-13

少儿中国舞舞蹈教案模板优秀5篇10-13

《三亚落日》教案【精选7篇】10-13

体育课教案简案模板【优秀6篇】10-13

体育课教案设计 【5篇】10-13

幼儿英语教案最新7篇10-13

《福楼拜家的星期天》优秀教案【5篇】10-13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教案(最新10篇)10-13

文明礼仪教育主题班会教案【精选10篇】10-13

防溺水安全教育教案【10篇】10-13

77 23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