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任安书 报任安书教案(优秀6篇)

2022-07-03 17:48:54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书包范文为您精心整理了报任安书教案(优秀6篇),希望能够给小伙伴们的写作带来一些的帮助。

《报任安书》教学设计 篇一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理清文章的思路。

2.积累实词、虚词与句式。

(二)能力训练点

体会本文叙述、说理、抒情融于一炉的写法。

(三)德育渗透点

学习司马迁忍辱负重、发愤著书、树立正确的荣辱观和生死观。

(四)美育渗透点

体会字里行间蕴含的沉郁悲壮的情感。

二.学法引导

本篇文章比较难懂,要求学生对照注释并查阅工具书认真阅读课文,以疏通文意。反复诵读,悉心体会作者接连遭受奇耻大辱后的精神苦痛和著书立说的顽强意志。

三.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1.积累重要实词、虚词与句式。

2.感受司马迁逆境中的高尚人格和他的生死观,通过诵读点拨、讨论指导,把握重难点。

四.课时安排

2课时

五.师生互动设计

课前要求学生进图书馆或上网查阅本篇文章被删部分,认真阅读,思考所删章节与课文的关系,利用课余的时间,指导学生加强讨论,并行成文字以备课内交流。

六.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明确目标

1.掌握文中重要实词、虚词及句式

2.整体感知,理清思路

(二)整体感知

1.导入新课

“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个问题。”哈姆雷特被生活的困境逼到了死角,开始了关于生与死的思考。而早在两千多年前,中国一位伟大的史学家司马迁在生死抉择中已经做出了响亮的回答:“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趣异也。”不仅如此,他也用自己的行动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下面,我们就通过《报任安书》来走近司马迁,走入司马迁的内心世界。

2.写作背景

《报任安书》是司马迁给任安的一封复信。司马迁因李陵之祸(对此稍作解释),被捕下狱,惨遭宫刑。出狱后,任中书令;表面上看,这是宫中的机要职务,实际上却是以一个宦者的身份在内廷侍候,为一般士大夫所鄙视。在这期间,任安写信给他,希望他利用中书令的地位“推贤进士”。出于以往的沉痛教训和对黑暗现实的深刻认识,司马迁觉得实在难以按任安的话去做,所以一直没有复信。后来,任安以重罪人狱,司马迁担心任安一旦被处死,就会永远失去给他回信的机会,使他抱憾终生,同时自己也无法向老友抒胸中的积愤,于是写下了这篇《报任安书》。

3.引导学生整体把握文意、理清思路

《报任安书》原文较长,选作课文时作了删节。原文开头述对方来信之意和回信迟的原因,为保持课文的相对完整性,仅删去说明回信迟的原因这一部分。以下先说自己是“刑余之人”,“已亏形为扫除之隶,在闒茸之中”,因而不具备“推贤进士”的资格,婉言谢绝任安的要求,然后详述因为替李陵说情而获罪的经过。这部分其实是下文的铺垫,因为过长,只好删去。课文节选信的下半部分,就是为了突出“悲而发愤”“自陈己志”这个主题。

思考:本文思路是如何展开的?(小组讨论)

全文共4个部分:

第一部分(1):先写任安来信内容,并对回复较迟表示道歉。

第二部分(2—3):申诉自己受极辱而不自杀的原因。

第三部分(4—5):进一步说明自己隐忍苟活是为了完成史记。

第四部分(6—书信结尾):再次陈述沉痛羞辱的愤懑心情,并陈述他对余生的看法。

(三)重点、难点的学习及目标达成过程

1.学生对照注释看课文,并将注释下的注音,部分疑难词语的注释写到原文中。

2.师生共同疏通,积累,掌握重点词句。

3.指导学生熟读铺排句和用典句。

(1)铺排句:

太上不辱先,其次不辱身,其次不辱理色,其次不辱辞令;其次诎体受辱,其次易服受辱,其次关木索、被笛楚受辱,其次剔毛发、婴金铁受辱,其次毁肌肤、断肢体受辱,最下腐刑极矣!

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肓《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氐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

(2)用典句:

盖文王拘而演《周易》……大氐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

且西伯,伯也,拘于姜里;李斯,相也,具于五刑;淮阴,王也,受械于陈;彭越、张敖,南向称孤,系狱抵罪;绛侯诛诸吕,权倾五伯,囚于请室;魏其,大将也,衣赭、关三木;季为为朱家钳奴;灌夫受辱于居室。

(四)总结扩展

整体感知,理清层次,概括语段内容,为进一步深入领会研究文章内容作准备,因此,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对解读课文具有重要作用。

(五)布置作业

1.理解并掌握文中重要实词、虚词及句式。

2.背诵课文第4段。

第二课时

(一)明确目标

1.体会本文叙事、说理、抒情融于一炉的写法。

2.学习司马迁忍辱负重,发愤著书的强者风范。体会作者蕴含字里行间的忧愤情感。

(二)重点、难点的学习及目标达成过程

1.阅读课文思考:

司马迁在李陵之祸后,受到了哪些肉体和精神上的摧残?司马迁受宫刑后的感受是什么?

[点拨]司马迁下狱之后受尽酷刑,“交手足,受木索,暴肌肤,受榜,幽于圜墙之中。”直至受宫刑。精神上也受到残酷的迫害,“见狱吏则头枪地,视徒隶则心惕息”。诽谤耻笑接踵而来。在这种可怕的舆论压力下,他甚至没有面目再上父母的丘墓,“是以肠一日而九回,居则忽忽若有所亡,出则不知所往。每念斯耻,汗未尝不发背沾衣也。”

2.让学生阅读第二段,体会作者的忧愤情感,然后讨论交流。

[点拨]作者着力表现了自己屈辱的地位和屈辱的遭遇。写自己的地位,先以“固主上所戏弄”几句来表现其低下,进而使用一组假设关系的句子(“假令仆伏法受诛,若九牛亡一毛,与蝼蚁何以异?”)来突出其低贱。写自己遭受的屈辱,列举了“四不辱”和“六受辱”,先把“不辱”和“受辱”对比,更显“受辱”之可悲;又把“六受辱”以程度由浅入深,耻辱感逐次加强,最后点出自己遭受的“最下”之辱。这样写来,渲染出作者遭受不公正待遇的悲惨处境和由此产生的巨大精神苦痛,感人至深。

3.司马迁在遭受奇耻大辱后为什么仍“苟活于世”?

[点拨]①司马迁强调“人固有一死,死,有重于秦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

②“所以隐忍苟活,幽于粪土之中而不辞者,恨私心有所不尽,鄙陋没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世也。”司马迁之所以忍受着屈辱活下来,陷于粪土般的污浊环境中而不肯死的原因,是因为《史记》没有完成。

③“盖西伯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氐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司马迁热情歌颂了这些古代圣贤,他们虽然身处逆境,备受迫害,但并不因此而消沉,而是努力给后人留下有价值的东西。作者以此作为对自己的激励,表现了司马迁那种坚强的意志和顽强奋斗的精神。

4.体会本文叙事、说理、抒情融于一炉的写法。

(1)本文叙事、议论有条理,环环紧扣,层层深入,阅读课文思考:作者的议论基本路径是什么?

[点拨]①受辱——引决(士人应持的态度);②受辱——隐忍——完成伟大的事业(高尚的士人,如文王、孔子、屈原、左丘明等)③“我”(司马迁)受辱——学习前贤,选择隐忍——为了完成巨著《史记》。

(2)从作者的议论基本路径上看,这说明什么?

[点拨]这说明,对待受辱,引决不是惟一的处理办法,那要从生命的价值来认识,从“义”的深层意义去理解。作者一方面说要学习前贤,有忍辱负重的精神;一方面说如果自己受辱就去死的话,则不能完成著述《史记》的任务,一个人死的窝窝囊囊,无所作为,就失去了人生的价值,也就“轻于鸿毛”了。这个道理讲得清楚明白,环环紧扣,层层深入。当然,这并不是说,人不应该为“义”去死,而是从长远的意义上去理解这个“义”含义。

(3)分组朗读课文,悉心体会跌宕起伏,奔放而曲折的情感

[点拨]全文情感真切,有时奔放激荡,豪情满怀;有时又回肠荡气,如泣如诉。第一段写受辱的痛苦时,说自己伏法死去,“若九牛亡一毛,与蝼蚁何以异!”这抒发了他对社会不公的愤慨之情;写自己选择忍受侮辱时说:“仆虽怯懦苟活,亦颇识去就之分矣,何至自沉溺缧绁之辱哉!”这表现了他受辱的痛苦,悲切郁闷之情,溢于言表。第二段写出他为了完成伟大的巨著《史记》,“就极刑而无愠色”,“虽万被戮,岂有悔哉!”则又表现他豪迈激荡的情感。第三段再一次回想自己受辱的痛苦,“是以肠一日而九迥,居则忽忽若有所亡,出则不知其所往。每念斯耻,汗未尝不发背沾衣也!”又好像看到他悲痛欲绝,如泣如拆的表情。

(三)总结扩展

[总结]

《报任安书》是司马迁留给后世的惟一书信。正是他将峻洁的人品、伟大的精神自现于后世的力作。司马迁在信中结尾处断言:“要之死日是,然后是非乃定。”他的期望没有落空;如果说五十六万余字的辉煌巨著《史记》,是他留下的一座耸人云霄的巍巍大厦的话,那么,《报任安书》则为他在这座大厦前,留下了一座崇高的汉白玉雕像,在它的底座上铭刻着六个大字:“述往事,思来者”——而高高屹立的他,则正以身处黑暗时代的悲愤、正直,而又“桀骜不驯”的深沉目光,注视着千秋万代。

[扩展]

太史公牛马走司马迁,再拜言。

少卿足下:曩者辱赐书,教以慎于接物,推贤进士为务,意气勤勤恳恳。若望仆不相师用,而流俗人之言,仆非敢如此也。虽罢驽,亦尝侧闻长者之遗风矣。顾自以为身残处秽,动而见尤,欲益反损,是以独抑郁而无谁语。谚日:“谁为为之?孰令听之?”盖钟子期死,伯牙终身不复鼓琴。何则?士为知己者用,女为说己者容。若仆,大质已亏缺矣,虽才怀随和,行若由夷,终不可以为荣,适足以见笑而自点耳。书辞宜答,会东从上来,又迫贱事,相见日浅,卒卒无须臾之间,得竭指意。今少卿抱不测之罪,涉旬月,迫季冬,仆又薄从上雍,恐卒然不可为讳,是仆终已不得舒愤懑以晓左右,则长逝者魂魄,私恨无穷。请略陈固陋。阙然久不报,幸勿过。

思考:这段文字是《报任安书》第一段的删掉部分,阅读后思考:作者为什么没有及时回复友人的来信?

[点拨]一是因为“身残处秽”,受尽屈辱,二是因为琐事缠身,没有时间。

(四)布置作业

完成书后练习二、三

《报任安书》教学设计 篇二

教学目标:

1、理解本文的背景与司马迁的遭遇。

2、理解本文的思路,认识司马迁的人生观、价值观及其意义。

3、学习本文叙事、说理、抒情相结合的表现手法。

4、掌握更多的实词、虚词与句式,增强语感,提高对文言文的阅读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1、认识司马迁的人生观、价值观及其意义。

2、掌握实词、虚词与句式。

教学方法:

教师讲解和学生自主探究、质疑。

教学工具:

多媒体和黑板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学习1、2两段。

一、孟子:“天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将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导入新课,学生明确,司马迁在李陵事件中受腐刑而坚持写完《史记》,他的这种精神在《报任安书》中充分进行了表述。作者借给朋友任安回信的机会,阐明自己受刑后隐忍苟活的原因,表达了坚持完成《史记》的决心。感情复杂,悲痛、沉郁与慷慨激烈交织。这里应明确:朋友任安之托实际上是让司马迁在武帝面前说情,当时司马迁隐忍苟活的目的是为了完成《史记》,因此在文中反复的说明这个意思。

第一自然段,引导学生翻译,明确:说明任安来信的内容,再就答迟表意。

这一段还应明确:“推贤进士”是任安要求司马迁“说情”的婉转说法。“仆非敢如此也”是本段的核心,由此引出自陈心志。

二、教师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学生初步感悟其情感,并将难点做上记号。

三、学生参照注释,读课文,感悟文中所蕴含的情感。思考作者受极辱而不自杀的原因以及他是怎样逐步说明这个原因的。

司马迁进一步申明,他并不顾念家庭,也不缺少“臧获婢妾,犹能引决”那样的勇气,但轻轻一死,也就同时断送了为之献身效命的事业。对生命和事业,司马迁坦然自信地表示了自己的心意,他“所以隐忍苟活,幽于粪土之中而不辞者”,是“恨私心有所不尽,鄙陋没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世也”。他的这种将个人价值置于历史长河中来衡量的宏阔眼光,终于使他超脱了庸常的“死节”观念的束缚,而选择了一条更为考验人的精神与意志的荆棘路。

四、小结:总之,这三段逐步说明了受极辱而不自杀的原因。

五、学生熟读1、2自然段,进一步体味复杂的思想感情。

六、学生课后归纳文言虚词“于”的用法。

第二课时

学习3、4两段

一、结合前面所学,对文言虚词“于”进行归纳

1、介词,“在,从,到”。

郑伯克段于鄢。

郑武公娶于申。

请辞于军。

2、介词,“在……方面”。

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

3、介词,“由于”。

业精于勤,荒于嬉。

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

少卿视仆于妻子何如

4、介词,“向,对,对于”。

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

少卿视仆于妻子何如

5、介词,“被”。

至激于义理者不然。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6、介词,“与,跟,同”。

燕王欲结于君。

7、介词,表示比较,译为“比”。

长于臣。

急于星火。

8、 介词,引进动作的对象,可不译。

贪于财货,好美姬。

【于是】相当于“于+此”,“于”和“是”都单独有自己的意思。

吾祖死于是,吾父死于是。(在这职业上)

于是余有叹焉。(对这件事)

【于是】表示承接或因果,放在句子开头,同现代汉语。

二、回顾前面两段多学的内容大概。(教师可以请学生回答)

第一部分,先说明任安来信的内容,再就答复迟表示歉意。

第二部分,主要申述自己遭受极辱而不自杀的原因。说明自己受辱不死的原因是为了使“文采表于后世”。

第三部分,进一步说明自己受腐刑后隐忍苟活的原因,是为了完成《史记》。

三、教师引导学生得出第四段的内容大意,即第三部分的第一层。

第一层列举古代被人称颂的“倜傥非常之人”受辱后“论书策,以舒其愤”的例子。

请全班一起朗诵课文第三段,并思考:

此段列举的都是些什么人?他们都做了什么事情?要达到什么样的目的?(用原句子作答)这些人身上有什么共性?

答:倜傥非常之人;退而论书策,以舒其愤;思垂空文以自见。在逆境中成才

四、解决此段的重点字词:

1、通假字

2、古今异义的词

3、表被动的词语

“摩”通“磨”;“底”通“抵”;“见”通“现”;

非常:古义,不一般;今义,很、十分

称、拘、放逐、膑、迁、囚、断、用

五、教师进一步提问:你喜欢第三段的哪些句子?为什么?请同学单独诵读。

老师再范读,也说出自己喜欢的理由。(从文章结构上着手,司马迁很早就教会了咱们写议论文)

请同学单独诵读,并讨论,究竟是怎样的一种议论文模式。

给学生补充第三段出现的人物的相关事迹,进一步概述他们的精神。

文王拘而演《周易》,告诉后人,身处逆境的人,当志存高远。姬昌身在狱中,却心怀天下,这从他自狱中释放回去后的表现便可窥见一斑:暗中修德行善,推行善政,众多诸侯都来请他裁决纷争,归附于他,其势力日益强大。

告诉后人:只有不屈不挠,顽强拼搏,才能把苦难变成财富。只有当你以泰山压顶不弯腰的气概去打拼并战胜困难时,它才是财富,有道是“自古雄才多磨难”。

六、第2层,介绍《史记》的体例和宗旨,说明自己“就极刑而无愠色”是为了完成《史记》。

请同学们回顾《史记》的相关知识。

在课本上找相应的句子来回答,并说出作者写《史记》宗旨是什么?以及忍辱着成此书最大的意愿是什么?

七、文言词语挑战。(请一名同学上台,自愿的,此名同学可以针对第四段的知识点设计问题,下面的同学抢答)

学生设计的问题如下:

1、第四段中有哪些通假字?

2、“藏之名山”是什么特殊句式?

3、解释如下字词:

为十表凡百三十篇会遭此祸虽万被戮

草创未就则仆偿前辱之责

4、翻译句子。

(1)是以就极刑而无愠色

(2)仆诚以着此书,藏之名山,传之其人,通邑大都,则仆偿前辱之责

(3)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八、请大家读第四段,想想司马迁的愤慨源于什么,仅仅是因为受了宫刑吗?

请大家观看司马迁受宫刑的视频,结合时代背景做深层次的探究。

(愤慨的原因也源自对皇帝的失望及朝廷大臣的趋炎附势、缺乏正气)

练习:

1、第三段的八个排比句成了千古流传的名句,请就其反映的人物精神写一段评论的话。

3、完成《金榜一号》第101面与此文段相关的练习。

第三课时

学习第5段。

主要是文言实词、虚词的落实。

1、学生齐读本段。

2、主要词句

①且负下未易居,下流多谤议②虽累百世,垢弥甚耳!③重为乡党所戮笑④身为闺之臣,宁得自引深藏岩穴?⑤是以肠一日而九回,居则忽忽若有所无,出则不知其所往。每念斯耻,汗未尝不发背沾衣也。2、再读本段,体会作者的情感

3、思路分析

作者痛定思痛,抒发了更加难以忍受的痛苦心情,“是以肠一日而九回,居则忽若有所亡,出则不知其所往。每念斯耻,汗未尝不发背沾衣也!”可见,忍辱负重,苟且屈生,要比一死了之更痛苦。司马迁敢于选择这条路,需要付出多大的勇气!

文章的最后,作者陈述了自己不能为皇帝“推贤进士”的想法。

4、提问:怎样理解叙事、说理、抒情相结合,“理至情切”的表现方法?

[解析]1、“理至”:叙事议论条理清楚,环环紧扣,层层深入

作者议论的基本路径是:①受辱——引决(士人应持的态度);②受辱——隐忍——完成伟大的事业(高尚的士人,如文王、孔子、屈原、左丘明等);③“我”(司马迁)受辱——学习前贤,选择隐忍——为了完成巨著《史记》。

这说明,对待受辱,引决不是唯一的处理方法,那要从生命的价值来认识,从“义”的深层意义去理解。作者一方面说要学习前贤,有忍辱负重的精神;一方面说如果自己受辱就去死的话,则不能完成着述《史记》的任务,一个人死的窝窝囊囊,无所作为,就失去了人生的价值,也就“轻于鸿毛”了。这个道理讲得清楚明白,环环紧扣,层层深入。当然,这并不是说,人不应该为“义”去死,而是从长远的意义上理解这个“义”的含义。

2、“情切”:情感跌宕起伏,奔放而曲折。

全文情感真切,有时奔放激荡,豪情满怀;有时又回肠荡气,如泣如诉。第一段写受辱的痛苦时,说自己伏法死去,“若九牛亡一毛,与蝼蚁何以异!”这抒发了他对社会不公的愤慨之情;写自己选择忍受侮辱时说:“仆虽怯懦欲苟活,亦颇识去就之分矣,何至自沉溺缧绁之辱哉!”这里表现了他受辱的痛苦,悲切郁闷之情,溢于言表。第二段写出他为了完成伟大的巨著《史记》,“就极刑而无愠色”,“虽万被戮,岂有悔哉!”则又表现他豪迈激荡的情感。第三段再一次回想自己受辱的痛苦,“是以肠一日而九回,居则忽忽若有所亡,出则不知其所往。每念斯耻,汗未尝不发背沾衣也!”又好像看到他悲痛欲绝,如泣如诉的表情。

从这里可以看出,作者的情感表达十分流畅自然,文章情感忽而悲切,忽而豪壮,忽而又痛不欲生。这正如后人评价这篇散文时说,它“如山之出云,如水之奔壑,千态万状,变化于自然,由其气之盛也”

报任安书教案 篇三

【教学目的】

1、了解《史记》的写作过程和成书原因,理解本文的背景与司马迁的遭遇。

2、学习本文的行文特点:借水行舟,排解胸中郁结,迂回曲折,但又脉络清晰。

3、体会文中表现出的作者身受极辱后忧愁幽思、激愤慷慨的情感。

4、学习司马迁忍辱负重、发愤著书的精神,树立正确的荣辱观和生死观。

5、积累实词、虚词与句式。

【教学重难点】

1、积累重要实词、虚词与句式。

2、通过具体句段,揣摩体会作者遭受奇耻大辱后的精神苦痛和著书雪耻的顽强意志。

【教学方法】 诵读点拨、讨论指导。

教学安排:三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语设计

“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个问题。”哈姆雷特被生活的困境逼到了死角,开始了关于生与死的思考。而早在两千多年前,中国一位伟大的史学家司马迁在生死抉择中已经做出了响亮的回答:“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趣异也。”不仅如此,他也用自己的行动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下面,我们就通过《报任安书》来走近司马迁,走入司马迁的内心世界。

二、作者与写作背景

1、司马迁简介

司马迁(约前145——约前90),西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和思想家。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其父司马谈是汉朝太史令(掌管起草文书、编写史料,兼管国家典籍、天文历法的官职)。

司马迁早年游踪遍及南北,到处考察风俗,采集传说。《史记太史公自序》有这样的记载:“二十而南游江、淮,上会稽,探禹穴,闚九疑,浮于沅、湘;北涉汶、泗,讲业齐鲁之都,观孔子之遗风,乡射邹、峄、彭城,过梁、楚以归。”

初仕郎中,曾奉使西南。元鼎六年(前111)回家,值父病笃。父亲临终前嘱咐他说:“余先周室之太史也。自上世尝显功名于虞夏,典天官事。后世中衰……余死,汝必为太史;为太史,无忘吾所欲论著矣。”并告诫他不要“废天下之史文”。元封三年(前108),司马迁继父职,任太史令,得以博览皇家珍藏的大量图书、档案和文献,为《史记》的写作提供了丰富的资料。

天汉二年(前99),在《史记》草创未就之际,司马迁因替投降匈奴的李陵辩解而被捕下狱,受腐刑。出狱后任中书令(掌管皇家机要文件),继续发愤著书,于征和二年(前91)写成《史记》。

《史记》简介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记传体通史,记载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长达三千年间的历史。全书共130篇,包括本纪12篇,世家30篇,列传70篇,年表10篇,书8篇,共52万字。本纪、世家、列传用于记述人物事迹,书用于说明各种制度的发展变化,表用于显示史事的脉络,奠定了后世写史的体例。

《史记》有很高史学价值。班固称赞这部书说:“善序事理,辩而不华,质而不俚,其文质,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故谓之实录。”(《汉书司马迁传》)意思是它高度地反映了历史的真实。不仅如此,其中《陈涉世家》肯定了陈涉起义的作用;《河渠书》《平准书》《货殖列传》反映了社会经济生活;《匈奴列传》《西南夷列传》等记叙了少数民族的活动,这些都是本书的优点。

2、解题

“书”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就是“书信”的意思。古人写信,多有题目,说明是写给谁的信,信题多为“报……书”“答……书”“与……书”“上……书”“寄……书”等,例如《答司马谏议书》(王安石)、《与朱元思书》(吴均)、《上枢密韩太尉书》(苏辙)等等。

三、解说文题,并指导学生了解原文大意。

写作背景

《报任安书》是司马迁给朋友任安的一封复信。司马迁因李陵之祸,被捕下狱,惨遭宫刑。出狱后,任中书令;表面上看,这是宫中的机要职务,实际上却是以一个宦者的身份在内廷侍候,为一般士大夫所鄙视。在这期间,任安写信给他,希望他利用中书令的地位“推贤进士”。出于以往的沉痛教训和对黑暗现实的深刻认识,司马迁觉得实在难以按任安的话去做,所以一直没有复信。后来,任安以重罪入狱,司马迁担心任安一旦被处死,就会永远失去给他回信的机会,使他抱憾终生,同时自己也无法向老朋友一抒胸中的积愤,于是写下了这篇《报任安书》。

内容与形式梳理

思考:从课题和背景介绍看,这是一封复信,其回复的内容是什么呢?又是怎样具体展开的?

明确:此文线索脉络十分清晰,大意是讲“刑余之人”难以“推贤进士”,唯有隐忍苟活,著书以偿前辱之债。具体梳理如下:

复信目的:对任安“推贤进士”的期望“略陈固陋”。(第1段)

复信内容:①地位低下(主上所戏弄,流俗之所轻),身遭极辱,不能胜任。(第2段)

②效古之贤人忍辱负重,退而著书,“思垂空文以自见”。(第3、4段)

③再次表现自己无可比拟的忧愤处境,点明自己有负嘱托的原因。(第5段)

请同学在预习的基础上,概述课文的大意

明确:司马迁在此信中以无比激愤的心情,向朋友、也是向世人诉说了自己因李陵之祸所受的奇耻大辱,倾吐了内心郁积已久的痛苦与愤懑,大胆揭露了朝廷大臣的自私,甚至还不加掩饰地流露了对汉武帝是非不辨、刻薄寡恩的不满。信中还委婉述说了他受刑后“隐忍苟活”的一片苦衷。为了完成《史记》的著述,司马迁所忍受的屈辱和耻笑,绝非常人所能想象。但他有一条非常坚定的信念,死要死得有价值,要“重于泰山”,所以,不完成《史记》的写作,绝不能轻易去死,即使一时被人误解也在所不惜。就是这样的信念支持他在“肠一日而九回”的痛苦挣扎中顽强地活了下来,忍辱负重,坚忍不拔,终于实现了他的夙愿,完成了他的大业。今天我们读着这部不朽的巨著,遥想司马迁当年写作时的艰辛与坚毅,怎能不对他的崇高精神无比敬佩呢!

3、学生有感情地诵读。

四、布置作业

第二课时

一、具体研习,掌握重点字词句

1、学生对照注释,自行诵读课文,教师巡视指导,帮助扫除字词障碍。

(补充)除了课文注释外,每段需要解决的重点词句有:

第1段:再、务、流俗,表谦称和敬称的词语(牛马走、足下、辱等)

第2段:戏弄、特、勉励

第3段:各个典故含义,通其道

第4段:近自托于无能之辞、考、综

第5段:上父母之丘墓、无乃……乎、不信

2、师生共同疏通,积累、掌握重点字词。司马迁再拜言 意气勤勤恳恳 若望仆不相师 请略陈固陋 阕然久不报 幸勿为过 流俗所轻也 不与能死节者比

特以为智穷罪极 卒就死耳 用之所趋异也 积微约之渐也

具于五刑 审矣,何足怪也 殆为此乎? 仆于妻子何如哉

亦颇识去就之分 恨私心有所不尽 鄙陋没世 仲尼厄而作《春秋》

不韦迁蜀 发愤之所为作也 以舒其愤 仆窃不逊

网罗天下放失旧闻 稽其成败兴坏之纪 会遭此祸

虽万被戮,岂有毁哉

报任安书教案 篇四

教学目标和要求

1、理解本文的背景与司马迁的遭遇,语文教案-报任安书。

2、理解本文的确思路,认识司马迁的人生观、价值观及其意义。

3、学习本文叙事、说理、抒情相结合的表现方法。

4、掌握更多大实词、虚词与句式,增强语感,提高对文言文的阅读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1、理解本文的确思路,认识司马迁的人生观、价值观及其意义。

2、掌握更多大实词、虚词与句式,增强语感,提高对文言文的阅读能力。

教学设想

本文词句难度较大,学生很难弄清句意,需要教师在这方面多作指导。

三教时。

教学过程和内容

第一课时

一、 背景介绍

指名学生朗读课文前学习提示1、2节,了解作者的写作背景,把握文章的主题和写作特色。

二、全文把握

未经节选的全文共分六段:

第一段:向任安说明未能及时回信的原因。

第二段:向任安说明不能在武帝面前“推贤进士”的原因。

第三段:叙述因为李陵事件下狱的经过。

第四段:写自己忍辱受刑,高中三年级语文教案《语文教案-报任安书》。

第五段:写自己完成《史记》的心情。

第六段:表达自己痛定思痛的心情。

课文节选了后三段。

三、课文分析

学习第一段

1、教师范读第一段

2、字音

头抢地(qiāng) 伏法受诛(zhū) 暴肌肤(pù)鞭 (chuí) 圜墙(yuán) 占卜(bǔ) 囹圄(wǔ)

槛(jiàn) 缧绁(léi)

3、主要词句

①不能自免,卒就死耳 ②不能与死节者比 ③其次不辱理色 ④及在槛阱之中 ⑤函粪土之中而不辞者 ⑥此人皆意有所郁结 ⑦恨私心有所不尽 ⑧鄙陋没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世也

4、思路分析:

这一段司马迁重点写了自己受刑后对生死的看法。

(1)作者先叙述自己卑微的身份。先人只是掌管一些文史星历的记载的小官,“主上所戏弄,倡优所畜”,本来就被人看不起。现在子承父业,更是微不足道。

(2)接着写卑策的地位带来的结果:假如我伏法被诛的话,就好像九牛身上掉下的一根毫毛;好像一只蝼蚁一样渺小,我的死是无足重轻的。命如蝼蚁草芥,生命有什么价值可言?

(3)引出第二个问题,人的生命价值:“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趣异也。”注意,这是作者议论的核心。生命的价值是轻是重,要靠自己来选择!

然后,摆出士人对待羞辱与生死的态度:士人,一方面洁身自好,不使自己受到羞辱;一方面当羞辱加于已身的时候,决计自杀,以死保持自己纯洁的名声。但是作者笔锋一转,却列举了古代周文王、李期、韩信、彭越、张敖、周勃、窦婴、季布、灌夫等一大批王侯将相受辱的事例,说明无论是王侯将相还是微不足道的草民,都可能受屈辱,“受辱”是人生之常事,不足为奇。那么,对待羞辱就一定要死节,才算保持了高尚纯洁的名声吗?否!作者从这个角度继续深入地论述下去。

(4)作者提出这样的认识:人在受辱时,不一定非要为高尚纯洁名声的这种所谓“节义”而死;为了崇高的事业,他可以去死,但是也可以忍辱负重。

最后表明自己的态度:“我”深知节义的含义,也敢于为节义去死,但是我现在所以忍辱屈生,是为了完成我未竟的事业,实现我最大的理想。这才是生命的真正价值。

第二课时

学习第二段

1、教师范读第二段

2、学生齐读第二段

3、字音:愠色(yùn) 倜傥(tìtǎng)

4、词句

①稽其成败兴坏之纪(稽:考证:纪:法纪) ②网罗天下放失旧闻 ③是以就极刑而无愠色 ④ 惟倜傥非常之人 ⑤左丘失明,厥有《国语》

5、思路分析:完成《史记》,实现了我人生的最大价值。

(1)作者进一步列举了文王、孔子、屈原、在丘明、孙膑、吕不韦、韩非等非凡特殊的人才能够忍辱负重,完成流传后世的不朽之作的业绩,说明他们体现了最大的人生价值。

(2)作者说他是学习先贤,当时《史记》草创未成,就遭此灾,他痛惜全书没有完成。因此,受酷刑而无愠色,遭戮笑却能忍耐,最后终于完成了《史记》,偿还了前面受辱的债。

5、熟读并背诵本段

第三课时

一、学习第三段

1、学生齐读本段

2、主要词句

①且负下未易居,下流多谤议 ②虽累百世,垢弥甚耳!③重为乡党所戮笑 ④身为闺之臣,宁得自引深藏岩穴邢?

⑤是以肠一日而九回,居则忽忽若有所无,出则不知其所往。每念斯耻,汗未尝不发背沾衣也。

2、再读本段,体会作者的情感

3、思路分析

作者痛定思痛,抒发了更加难以忍受的痛苦心情,“是以肠一日而九回,居则忽若有所亡,出则不知其所往。每念斯耻,汗未尝不发背沾衣也!”可见,忍辱负重,苟且屈生,要比一死了之更痛苦。司马迁敢于选择这条路,需要付出多大

报任安书教案 篇五

学习目标:

1、 掌握文中重要的文言现象,将此文顺畅地译成现代汉语。

2、 通过对屈原和渔父的对话的分析,认识屈原“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伟大人格。

学习过程:

一。 “是生存,还是死亡?”这是一个重大的人生命题。如何解答好这个问题,真让世人为难。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为了完成传世之作《史记》忍辱负重,选择了生存。孟子却说:“生,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其实,生与死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死与生的价值,“生的伟大,死的光荣”才是价值之根本。今天,我们通过学习《渔父》一文,走进屈原的内心世界,去探求他的人生价值,去瞻仰一位伟人的“身之察察”、“皓皓之白”……

二。 关于本文及屈原

《渔父》的作者,历来说法不一。现代研究者一般认为,此文并非屈原所作,“可能是深知屈原生活和思想的楚人的作品。”(郭沫若语),考之作品的实际,这一推断比较可信。

屈原(约前340~前278)名平,字原,又自云名正则,字灵均,战国时楚人,我国文学史上最早的伟大诗人。

屈原出身于和楚王同宗的没落贵族家庭,“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深得怀王信任。对内主张修明法度,举贤授能,对外坚持联齐抗秦,以楚为中心统一中国,受到腐朽贵族集团子兰、靳尚等人的攻击,遭谗而去职。约在楚怀王二十五年左右,被放逐到汉北。从此,楚国国势日益衰微。怀王晚年,不听屈原劝阻,在子兰等人怂恿下,去秦讲和,被秦扣留,客死于秦。顷襄王继位后,继续对秦执行投降政策,屈原又因此批评旧贵族集团误国,继续受到子兰等人的迫害。约在顷襄王十三年左右,再次被放逐到江南一带。他对国家前途忧心如焚,痛恨奸佞误国,但又不肯同恶势力同流合污,继续坚持自己的高尚理想。顷襄王二十一年(前278),秦将白起攻破郢都,他觉得无力挽救楚国危亡,政治理想无法实现,极端悲愤绝望,自沉于汨罗江。

三。 疏通字词,翻译课文。

1、 段:既:“已经”,或“以后”。行吟(于)泽畔。举世:全世,整个人间。古今异义——颜色:脸色,形容:形体、容貌。是以见放:被。

译文:屈原被放逐之后,在江湖间游荡。他沿着水边边走边唱,脸色憔悴,形容枯槁。渔父看到屈原便问他说:“您不就是三闾大夫吗?为什么会落到这种地步?”屈原说:“世上全都肮脏只有我干净,个个都醉了唯独我清醒,因此被放逐。”

2段:圣人不凝滞于物:被。何故沉思高举:行为高出于世俗。(古今异义) 自令放为?自令——令自,让自己、使自己。放——被流放。为——句末疑问语助。

译文:渔父说:“通达事理的人对客观时势不拘泥执着,而能随着世道变化推移。既然世上的人都肮脏龌龊,您为什么不也使那泥水弄得更浑浊而推波助澜?既然个个都沉醉不醒,您为什么不也跟着吃那酒糟喝那酒汁?为什么您偏要忧国忧民行为超出一般与众不同,使自己遭到被放逐的下场呢?”

3段:吾闻之:音节助词。新浴者、新沐者:刚。安能以身之察察,爱物之汶汶者乎?——以:用、让。身之察察:定语后置,皎洁的身体。

译文:屈原说:“我听过这种说法:刚洗头的人一定要弹去帽子上的尘土,刚洗澡的人一定要抖净衣服上的泥灰。哪里能让洁白的身体去接触污浊的外物?我宁愿投身湘水,葬身在江中鱼鳖的肚子里,哪里能让玉一般的东西去蒙受世俗尘埃的沾染呢?”

4段:渔父莞尔而笑:微笑的样子。鼓枻而去:敲打船桨。

译文:渔父微微一笑,拍打着船板离屈原而去。口中唱道:“沧浪水清啊,可用来洗我的帽缨;沧浪水浊啊,可用来洗我的双足。”便离开了,不再和屈原说话。

四。 问题探讨:

1、 本文塑造了屈原怎样的一个形象?显示了屈原怎样的人格?

他一个始终不渝地坚持理想、不惜舍生取义的生活中的强者,是一个不随波逐流,不苟合,不妥协,与众不同,特立独行的形象;显示了屈原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伟大人格。

2、 本文在塑造屈原的同时,还塑造了一位形象,他是谁?是怎样的一位形象?为何要塑造这一形象?

文章还渲染了渔父的形象。他是一位高蹈遁世的隐者形象,是道家思想的信徒。具有明哲保身、随遇而安、知天达命、与世推移的处世态度。作者还刻画出他不愠不怒、不强人所难、心平气和的超然姿态。作者塑造这一形象,对塑造屈原来讲,具有对比、衬托的作用。

3、 文章采用了什么方法表现人物的性格?

文章采用了对比的手法,主要通过屈原和渔父的问与答,表现了两种对立的人生态度和截然不同的思想性格。

4、 作者在塑造屈原形象时,除了主要写他的语言,还写了他的行为、外貌,试从文中找出,并说明其作用。

见第一段:游于江潭,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活画出屈原英雄末路、心力交瘁、心事重重、形销骨立的外在形象。暗写出屈原所处的黑暗环境,所遭受的困境挫折,为下文写屈原的守节不渝、清白终生张本、铺垫。

5、 比较阅读分析:

⑴屈原与司马迁都是中华民族历史上的杰出人物,一个毅然赴死,一个忍辱而生。他们为什么会有如此不同的人生选择?结合文中的相关语句谈谈个人的认识。

屈原“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具有高洁的人生品格和远大的政治理想,不愿随波逐流,在他的政治理想破灭后,有他的祖国沦丧后,他“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中”,也不愿“蒙世俗之尘埃”,毅然赴死,把人格、理想看得比生命更重要,主动迎接死亡,以死来体现生命的意志和尊严。

司马迁出于公正,为李陵辩护,得罪皇上,当死降临到司马迁的头上时,他选择一种令肉体与精神,令自己与亲友都极度痛苦的生——接受宫刑。司马迁隐忍苟活,是“恨私心有所不尽,鄙陋没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他为自己规定的人生使命是要完成千古史记,成就人生的大事业,实现人生的价值,《史记》“草创未就,会遭此祸,惜其不成,是以就极刑而无愠色。”

司马迁和屈原树立了两种人格榜样:一个择生,一个择死,一个以生践志,一个以死明志,对后世知识分子产生了巨大影响。

⑵《报任安书》(节选)和《渔父》真实地展示了司马迁和屈原内心世界的深刻矛盾。请思考两篇作品分别是怎样表现人物复杂心情的。

《报任安书》采用书信的形式,面对朋友直接展示自己生死抉择时内心的矛盾和痛苦。信中欲言又止,止而又言。自己并非贪生恶死之辈,只是“恨私心有所不尽,鄙陋没世,而文采不表于后”。所以隐忍苟活,发愤著书,但生活中“居则忽忽若有所亡,出则不知其所往”,内心充满了矛盾。

《渔父》采用寓言对话体的形式,假托渔父与屈原一次相遇。通过两人的对话,展开思想交锋,把屈原内心的矛盾斗争外化出来,真实地反映了屈原的思想,表现了他崇高的人生追求。

报任安书教案 篇六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了解司马迁写作本文的背景,学习他百折不挠、发愤著书的精神,了解《史记》“无韵之离骚,史家之绝唱”的'文学性及史学性。

教学步骤:

一、孟子:“天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将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导入新课,学生明确,司马迁在李陵事件中受腐刑而坚持写完《史记》,他的这种精神在《报任安书》中充分进行了表述。

作者借给朋友任安回信的机会,阐明自己受刑后隐忍苟活的原因,表达了坚持完成《史记》的决心。感情复杂,悲痛、沉郁与慷慨激烈交织。这里应明确:朋友任安之托实际上是让司马迁在武帝面前说情,当时司马迁隐忍苟活的目的是为了完成《史记》,因此在文中反复的说明这个意思。

二、教师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学生初步感悟其情感,并将难点做上记号。

三、学生参照注释,读课文,感悟文中所蕴含的情感。思考作者受极辱而不自杀的原因以及他是怎样逐步说明这个原因的。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翻译1——3自然段,明确本段落的意思:申述自己遭受极辱而不自杀的原因。

教学步骤:

一、 第一自然段,引导学生翻译,明确:说明任安来信的内容,再就答迟表意。 这一段还应明确:“推贤进士”是任安要求司马迁“说情”的婉转说法。“仆非敢如此也”是本段的核心,由此引出自陈心志。

二、 引导学生翻译第二自然段,主要申述自己遭受极辱而不自杀的原因。本段是全文的难点。

可分为四层:

1、先说祖先的职务不为天子所重,且为世俗所轻,在说自己假如不选择受腐刑,而是“伏法受诛”,在周围人眼里,自己是罪有应得,并不能显示自己有什么气节。

2、“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承上启下,然后列举不辱、受辱的不同等次,说明自己受到了极大之辱。

3、接着用比喻、对比来说明人的志气在困辱的境地中会逐渐衰微的。

4、在举王侯将相受辱后不能自杀的例子,用来反复说明“士节”不可稍加折辱,自己若要死节的话,在受刑之前就应该自杀。

三、引导学生翻译第三自然段:说明自己受辱不死的原因是为了使“文采表于后世”。

司马迁进一步申明,他并不顾念家庭,也不缺少“臧获婢妾,犹能引决”那样的勇气,但轻轻一死,也就同时断送了为之献身效命的事业。对生命和事业,司马迁坦然自信地表示了自己的心意,他“所以隐忍苟活,幽于粪土之中而不辞者”,是“恨私心有所不尽,鄙陋没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世也”。

他的这种将个人价值置于历史长河中来衡量的宏阔眼光,终于使他超脱了庸常的“死节”观念的束缚,而选择了一条更为考验人的精神与意志的荆棘路。

四、小结:总之,这三段逐步说明了受极辱而不自杀的原因。

五、学生熟读1——3自然段,进一步体味复杂的思想感情。

第三课时

教学要点:翻译4—6自然段,总结全文。

一、朗读1——3自然段,读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二、引导学生翻译第四自然段。 明确:本段列举古代被称颂的“倜傥非常之人”受辱后“论书策,以舒其愤”的例子。本段应用了归纳说理的方法。 本段的分析,还要引导学生学习历史上仁人志士百折不挠、艰苦奋斗的精神,学习司马迁“发愤著书”的思想,当我们灰心丧气、濒临绝望的时候,跟我们以无比的力量、信心和勇气。要求学生背诵本段。

三、 引导学生翻译第5自然段:明确:本段介绍《史记》的体例和宗旨,说明自己“就极刑而无愠色”是为了完成《史记》。从中学习司马迁对事业的崇高信念,是基于他对历史上杰出人物历经磨难而奋发有为的事迹的观察和认识;是基于他对古代学者历经苦难,献身著述的传统的继承和发扬。司马迁正是从这历史和文化发展的艰难里程中找到了自己的榜样和前驱者,找到了人生的方向和矢志进取的道路。

四、 引导学生归纳:作者受极辱而不自杀的原因以及他是怎样逐步说明这个原因的:第一层说自己和祖先的职务不为天子所重,且为世俗所轻,死了毫无价值;第二层说应该在受辱之前自杀,受刑以后再自杀已经迟了;第三层说不自杀是为了让“文采表于后世”,完成《史记》;第四层进一步隐忍苟活为写《史记》的原因。

五、 引导学生翻译第六段,让学生找出照应前文的句子,是怎样表现作者当时的处境和心情? 明确:本段是书信的结尾。司马迁在次向任安表述沉痛羞辱愤懑心情,并陈说他对余生的看法。司马迁说他不能“自引深藏于岩穴”,只能“从俗浮沉,与时俯仰,以通其狂惑”,这种痛苦只有自己深知。“沉浮”“俯仰”“狂惑”等贬语,其实是作者寓悲愤于自贬。最后开端相照应,再次婉辞解说无从推贤进士的苦衷。

六、 朗读4——6自然段,再次体味作者隐忍苟活、沉痛悲愤的心情。

七、 总结全文:《报任安书》见识深远,辞气沉雄,情怀慷慨,言论起剀切,是激切感人的至情之作。其中叙事、议论、抒情,志气盘桓,交融一体。信中司马迁的崇高的人生信念和为《史记》献身的精神,具有深刻的启示意义和教育价值。

八、 布置作业:反复朗读课文,试以今天的观念审视司马迁,谈谈你对司马迁的看法。

最新范文

《口技》教案设计精选7篇07-03

《春酒》教学教案分析(优秀6篇)07-03

排球教案(优秀8篇)07-03

课文《十六年前的回忆》教案(精选8篇)07-03

归去来兮辞公开课一等奖教案3篇07-03

《最后一分钟》教案(优秀5篇)07-03

化学实验的基本方法教案精选3篇07-03

朱自清荷塘月色教案【优秀10篇】07-03

短歌行公开课一等奖教案优秀7篇07-03

循环小数教案【优秀7篇】07-03

77 7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