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制图教案 机械制图教案精选4篇

2024-01-13 17:04:47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就有可能用到教案,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书包范文为朋友们带来了机械制图教案精选4篇,希望能够对您的写作有一些启发。

机械制图基本要求 篇一

为了便于技术交流,国家技术监督局发布了国家标准《技术制图》和《机械制图》,它对图样的内容、格式、尺寸标注和表达方法都做了统一规定,今年又参照了国际标准(ISO)再次进行修订,使之更加完善、合理和便于国际间的技术交流和贸易往来。因此绘图时必须严格遵守这些规定。本节主要介绍制图标准中图线以及尺寸标注的有关规定。

1.1 图线及其画法

在绘制图形时,不同部位的轮廓线应采用不同类型的图线进行表示。国家标准(GB/T17540—1998)规定了15种基本线型的变形,绘制图样时,应采用标准中规定的图线。机械图样中常用的线型名称、形式、图线及其应用见表1-1所示。

表1-1 线型名称、形式、宽度及应用

图线名称

图线形式、图线宽度一般应用粗实线宽度:d≈0.5~2mm可见轮廓线、可见过渡线细实线宽度:d/4尺寸线、尺寸界限、剖面线、重合断面的轮廓线、辅助线、引出线、螺纹牙底线及齿轮的齿根线细虚线宽度:d/4不可见轮廓线、不可见过渡线细点画线宽度:d/4轴线、对称中心线、轨迹线、节圆及节线细双点画线宽度:d/4极限位置的轮廓线、相邻辅助零件的轮廓线、假想投影轮廓线的中断线续表

图线名称

图线形式、图线宽度一般应用波浪线宽度:d/4机件断裂处的边界线、视图与局部视图的分界线细双折线宽度:d/4断裂处的分界线粗点化线宽度:d有特殊要求的线或表面的表示线

为了便于技术交流,国家技术监督局发布了国家标准《技术制图》和《机械制图》,它对图样的内容、格式、尺寸标注和表达方法都做了统一规定。今年又参照了国际标准(ISO)再次进行修订,使之更加完善、合理和便于国际间的技术交流和贸易往来。因此绘图时必须严格遵守这些规定。本节主要介绍制图标准中图线以及尺寸标注的有关规定。

1.1 图线及其画法

在绘制图形时,不同部位的轮廓线应采用不同类型的图线进行表示。国家标准(GB/T17540—1998)规定了15种基本线型的变形,绘制图样时,应采用标准中规定的图线。机械图样中常用的线型名称、形式、图线及其应用见表1-1所示。

表1-1 线型名称、形式、宽度及应用

图线名称

图线形式、图线宽度一般应用粗实线宽度:d≈0.5~2mm可见轮廓线、可见过渡线细实线宽度:d/4尺寸线、尺寸界限、剖面线、重合断面的轮廓线、辅助线、引出线、螺纹牙底线及齿轮的齿根线细虚线宽度:d/4不可见轮廓线、不可见过渡线细点画线宽度:d/4轴线、对称中心线、轨迹线、节圆及节线细双点画线宽度:d/4极限位置的轮廓线、相邻辅助零件的轮廓线、假想投影轮廓线的中断线续表

图线名称

图线形式、图线宽度一般应用波浪线宽度:d/4机件断裂处的边界线、视图与局部视图的分界线细双折线宽度:d/4断裂处的分界线粗点化线宽度:d有特殊要求的线或表面的表示线

绘制图样时需要注意:同一图样中同类图线的宽度应基本一致;两条平行线之间的距离不应小于粗实线宽度的2倍;绘制圆形的中心线时,圆心处应为线段的交点,而不应在短画或间断处相交;当虚线与虚线相交时,应画成短画于短画相交。

1.2 尺寸标注图形只能表示机件的形状,而机件上各部分大小和相对位置,则必须由图上所注的尺寸来确定。所以图样中的尺寸是加工机件的依据。标注尺寸时,必须认真细致,尽量避免遗漏或错误,否则将会给生产带来困难和损失。机械图中的尺寸由尺寸界线、尺寸线、箭头和尺寸数字组成。为了将图样中的尺寸标注得清晰、正确,需要注意:机件的真实大小以图样所注的尺寸数字为依据,与图形的大小及绘图的准确度无关,如图1-1所示。图样中的尺寸以mm为单位时,不需标注计量单位的代号或名称,如采用其他单位,则必须注明相应计量单位的代号或名称;图样中所注的尺寸为该机件的最后完工尺寸,否则应另加说明;机件的每一尺寸一般只标注一次,并标注在反映该结构最清晰的图形上。1.3 平面图形的分析和画法机件的轮廓形状是由一些直线和圆弧组成的几何图形。本节将介绍如何应用几何图形的知识画出机械零件轮廓的平面图形。平面图形是由集合图形和一些线段组成的图形,要正确画出平面图形,首先要对图形进行尺寸分析和线段分析,1.3.1 尺寸分析平面图形所注的尺寸,一般按作用可分为定形尺寸和定位尺寸,定形尺寸是确定图形中各组成部分的形状和大小的尺寸,定位尺寸是用以确定平面图形中各组成部分之间相对位置的尺寸。如图1-2中的直线段长度尺寸35、10、20,圆的直径尺寸F12、Φ24,圆弧半径R12、R22,即是定形尺寸;37和50是以底面和右侧面为基准,确定F24圆心位置的尺寸,5和6是确定长35和高10的矩形位置的尺寸。在标注定位尺寸时需要注意,定位尺寸应以尺寸基准作为标注尺寸的起点,并且一个平面图形应有两个方向的尺寸基准(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通常是以图形的对称轴线,大直径圆的中心线和主要轮廓线作为尺寸基准。1.3.2 线段分析平面图形的线段(直线、圆和圆弧)按线段尺寸是否齐全可分为已知线段、中间线段和连接线段。已知线段就是定形尺寸和定位尺寸全部给出的线段;中间线段就是已知定形尺寸和一个方向的定位尺寸,需要根据边界条件用连接关系才能画出的线段;连接线段是只给出了定形尺寸而未标注定位尺寸的线段,如图1-3所示的手柄零件图形中,20、15、5、10、15为已知线段,R50为中间线段,R12为连接线段。图1-2 尺寸分析                                                         图1-3 手柄的线段分析在画图时,首先应根据图形的尺寸分析、线段分析和确定基准,依次画出已知线、中间线和连接线,然后校核底稿并标注尺寸,最后整理图形,加深图线,即可完成图形的绘制。1.4 平面投影由初等几何学可知,不在同一条直线的三个点确定一平面。空间平面可以是三边形、多边形、圆等任意平面图形。平面多边形的投影可以根据点、线段的投影方法确定。如平面多边形的投影一般是先作出多边形各顶点的投影,然后同面投影相邻的点依次连线,即为平面多边形的投影。1.4.1 平面投影特性空间平面对投影面的相对位置可分为投影面的垂直面、投影面的平行面和投影面的倾斜面。其中投影面的垂直面和投影面的平行面统称为特殊位置平面,投影面的倾斜面为一般位置平面,1.投影面的垂直面垂直于一个投影面,倾斜于另外两投影面的平面称为投影面的垂直面。此类平面的投影特性为:一个投影积聚为倾斜的直线,另两个投影为该平面的类似形,如图1-4所示。2.投影面的平行面平行于一个投影面的平面称为投影面的平行面。此类平面的投影特性为:投影面平行面在它所平行的投影面上的投影反映真形,另外两投影积聚为线段,且分别平行于相应的投影轴,如图1-5所示。3.一般位置平面对三个投影面都倾斜的平面,称为一般位置平面。此类平面的三个投影均为类似线框,不反映平面的真实形状。在读图时,只要两个投影为类似形,就可以断定该平面为一般位置平面,如图1-6所示。1.4.2 特殊位置圆的投影特殊位置圆可分为与投影面平行的圆,以及与投影面垂直的圆。当圆平行于某一投影面时,圆在该投影面上的投影仍为圆,其余两投影均集聚为直线,其长度等于直径,且平行于相应的投影轴;当圆与投影面垂直时,圆在所垂直的投影面上的投影集聚为直线,直线的长度为圆的直径,其余两投影均为椭圆,如图1-7所示。图1-6 一般位置平面的投影                                                   图1-7 圆平行于投影面的投影1.5 立体表面的截交线有些机械零件为满足其设计功用及加工工艺要求,常需要将构成零件的基本几何体截切,这就产生肋平面与立体相交的问题。由于立体的种类不同,截平面与立体的位置不同。其截交线的形状也有所不同,但是,任何截交线都具有以下两个基本特性:截交线是截平面与立体表面的共有线,截交线上的点是截平面与立体表面上的共有点;截断面是封闭的平面图形。1.5.1 平面立体表面的截交线由于平面立体表面由平面围成,立体表面上的棱线为直线,所以截平面与平面立体相交所得的截交线形状是平面多边形。其多边形的定点是平面立体上棱线与截平面的交点;多边形的边是平面立体上表面与截平面的交线。由此可见,求平面立体表面的截交线,可先求出截断面中各顶点的投影,再按相邻点的顺序依次连线,即可做出多边形的投影。1.棱柱表面的截交线由于正棱柱的各表面及棱线的投影具有积聚性,所以棱柱表面的截交线在有积聚性的投影中可直接确定,如图1-8所示。2.棱锥表面的截交线由于棱锥表面的投影可能具有集聚性,可能不具有集聚性。因此,对投影不具有积聚性的表面其截交线必须通过作图得出,如       图1-9所示。图1-8 正六棱柱表面的截交线1.5.2 回转体表面的截交线截平面与回转体截交,其截交线一般是封闭的平面曲线,可能是由曲线与直线所围成的平面图形或多边形。求作回转体表面截交线时,要根据回转体的投影特性和截平面相对回转体的相对位置,初步确定截断面的形状,然后决定作图方法作出截交线,如图1-10所示。 图1-9 棱锥表面的截交线                                                  图1-10 回转体表面的截交线由上图可以看出,回转体表面截交线的性质是,截交线是截平面与回转体表面的公共线,并且截交线上的点是截平面与回转体表面的公共点。为了作图方便,可以根据这一性质用集聚法和公共点法求出截交线的投影。1.6 立体表面的相贯线机械零件的形状往往是由两个以上的基本立体,通过不同的方式组合而形成的。组合时会产生两立体相交的情况,两立体相交称为两立体相贯,其表面形成的交线称为相贯线。1.6.1 相贯线的基本性质两立体相交时,相贯线的形状受相贯两立体的形状、大小和相对位置的影响而不同,如图1-11所示是平面立体与曲面立体相贯时的三种情况。图1-11 相贯线从上图可以看出,相贯线具有两个基本性质,即相贯线是两立体表面的共有线,也是两立体的分界线,并且相贯线上的点是两立体表面的共有点;相贯线一般是封闭的空间曲线,特殊情况为平面曲线或直线,也可能不封闭。1.6.2 平面立体和回转体相贯的相贯线由于平面立体的各表面为平面,因此平面立体中的某一表面与回转体表面的交线实际上是部分截交线,两部分截交线的交点成为几何点,它是平面立体的棱线对回转面的贯穿点。因此,求平面立体与回转体的相贯线,可归结为求截交线和贯穿点的问题。如图1-12所示是已知三棱柱与圆锥体相贯,求作其相贯线的投影步骤。图1-12 三棱柱与圆锥体相贯线的画法1.7 读图在机械制图中,图样总的来说可以分为零件图和装配图两大类。在读此类图样时,首先要了解不同图样所要表达的不同目的,然后根据图样中的基本图形、尺寸标注、标题栏以及技术说明等内容,对图样中表达的零部件或机器的具体形状、大小、用途以及结构特点等,做细致的分析。1.7.1 读零件图阅读零件图的目的是根据零件图分析视图、分析尺寸、想象出零件的结构形状和大小,了解零件的各项技术要求,以便根据零件的特点在制造时采用适当的加工方法和检验手段来达到产品的质量要求;或者进一步研究零件结构的合理性,求得改进和创新。读图时,首先分析形体,弄清结构形状,还要了解零件图的作用,根据零件常见的结构、工艺知识,进一步全面地分析结构,分析工艺,加深对零件图的理解。一般可分为读标题栏、分析视图想象零件空间形状、分析尺寸了解技术要求,以及综合归纳4个步骤。1.7.2 读装配图和拆画零件图表达机器或部件的连接、装配关系的图样,称为装配图。装配图和零件图的表达方法虽有许多相同之处,但因两种图样的要求不同,所以表达的侧重面也不同。装配图主要表达机器或部件的工作原理、各组成零件的装配关系,它是将制造出来的零件装配成机器的主要依据。1.读装配图读装配图的目的是从装配图上了解机器或部件的用途、性能和工作原理,各组成零件之间的装配关系和技术要求,还要了解零件在机器中的作用,想象出它们的基本形体结构。在读装配图时,一般可分为概括了解机器或部件的用途、大小等基本特点,分析传动关系即工作原理,分析零件的装配关系,对部件的结构分析,分析零件,想象各零件的结构形状,读懂技术要求以及综合归纳几个步骤。需要注意的是,上述读图方法和步骤仅是概括说明,在实际的读图过程中,几个步骤不能截然分开,而是交替进行,灵活掌握。2.拆画零件图在设计部件时,需要根据装配图拆画零件图,简称简图。在拆画零件图时,首先从装配图中分出要拆画零件的视图轮廓,从装配图中拆去其他零件后,该零件上的一些原来被其他零件挡住的轮廓变为可见,应补全这些线段。然后根据该零件视图的表达要求绘制出所需的基本视图,并在检查后加深图形,最后标注尺寸与技术要求,填写标题栏,即可完成拆画零件图的任务,如图1-13所示。图1-13 拆画零件图

机械制图人员简历 篇二

基本资料

姓 名:***** 出生年月:1988-7

性 别:男 身 高:172CM

婚姻状况:未婚 籍 贯:湖北仙桃

政治面貌:中共党员 目前所在地:九江学院

• 求职意向

期望职位:机械制图

职位类型:均可 工作地点:浙江省

工资待遇:1500以上 住房要求:只提供住

• 工作经验

工作经验:1年

工作经历:

暑假在广东源森五金厂做设计员(主要从事模具设计,绘图)。

暑假在深圳中南劳务公司负责市场招聘工作(主要从事招聘)。

暑假在广东台山核电中建二局铆焊车间做技术人员(主要从事监督和QC).

• 教育背景

最高学历:本科 毕业院校:九江学院

所学专业:机电一体化 毕业时间:0-0

第一外语:英语 水平:普通

计算机能力:熟练 其它能力: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

所获证书:

教育培训经历:

-20,就读于南昌理工学院(专业:机电一体化)。

年-20,就读于九江学院(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一、持有“CAD绘图培训证”和“POE/E三维实体设计培训证”并用过正规考核。具有“数控车床操作工证”。学过并能使用masterCAM和宇龙数控仿真软件进行零件设计加工等。

三、在校期间,获得过“系三好学生”、“院三好学生”、“系部优秀学生会干部”、“优秀班干部”、“系部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等奖励。

• 自我评价

一、本人工作勤奋努力、吃苦耐劳、不耻下问、学东西很快、喜欢钻研、诚实守信、善于沟通、人际关系很好。

二、爱好体育运动,擅长羽毛球(多次获得过学校级比赛名次)。

三、自我鉴定:我是一名普通的大学毕业生,学的是工科专业,因此在逻辑和处事方面比较系统化,有着很强的适应能力和学习能力,办事情有条不紊,为人和蔼,善于交流沟通,人际关系一直都很不错,这也是我在这段人生中积累的最宝贵的财富。在这5年的大学生活里,我学到的。除了所有的大学课程外,也学到许多适应和应对困境的能力,这点为我在以后的工作中提供了帮助。

《机械制图》教学反思 篇三

我是一名今年刚从民办高校转到中专校的专业课教师,这学期担任《机械制图》这门课的教学。这是一门非常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学生学的好坏对他今后的专业课和就业都有很大的影响,因此在教学上给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过这次青年骨干教师的教学竞赛,使我及时的发现了自己在教学中存在不足,归纳一下主要有一下三点:

一、课程设置和教学手段

以前我在高校的教学主要是以教师上课讲授为主,老师课上讲授的内容比较多,学生课后再花时间消化和巩固。《机械制图》这门课是用一个学期讲完的。但在这边该课程是分两学期学完,所以授课计划进行了调整,课程进度方面放慢很多。主要考虑到学生的接受能力。每次的课程安排都必须增加一些与学生的互动和让学生自己训练思考的环节的。虽然我意识到这一点,并对教学方法进行了调整,但是我的互动环节依然是不够的,上课的进度还是稍快了。比如我第一次上公开课时只能详细的讲一个投影面平行面的知识,而我还讲了投影面垂直面,这样的话学生思考和训练的环节少了,学生不能自己通过画图得出投影规律,对这块知识掌握的不够牢靠。所以在今后我必须要对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做更细的调整,才能更加适应现在的学生。

二、辅助教学方法

在讲授《机械制图》这门课时,由于它的抽象性我选择了多媒体课件来辅助教学,一方面是可以使得教学图形更形象更直观,另一方面可以提高教学效率。虽然我的课件制作的比较好。但是我过多的依赖于它这样就使得我上课的效率提高了,在黑板上实际画图少了,学生的理解跟不上我的进度。因此大家掌握的不够牢靠。所以今后我不能过多的使用多媒体教学,该画的还是要在黑板上画,这样教学也不会偏快了,也更利于学生吸收了。

三、教学语言

我习惯于比较精炼的'教学语言,我善于用简单的几个字来归纳定律。但是我忽略了学生的理解力。经过领导的指点,这些学生在讲课过程中还要做到既简练又通俗,才能更加适应学生的理解水平。所以每次上课在备课的过程中更要努力准备课程的讲授语言,让同学们既好记又容易理解。

参加这次学校组织的以“活力课堂”为主题的教学竞赛活动,让我受益匪浅。一方面在新的学校展示了自己,更重要的是在讲课技巧和方式方面存在的优缺点领导和同事们都给予了指出,这些建议对于我提高教学水平有很大的帮助。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更加的努力,使自己能够更快的适应新的环境,把教学质量提高上去。

机械制图基本理论 篇四

一、图样的表达方法

1 将机件向投影面投影时所得到的图形,称为视图,视图有基本视图、局部视图、斜视图和旋转视图四种。

2 机件向基本投影面投影所得的图形,称为基本视图。包含三个常用基本视图:

1)主视图 由前向后投影所得的视图,反映物体的长度和高度;

2)俯视图 由上向下投影所得的视图,反映物体的长度和宽度;

3)左视图 由左向右投影所得的视图,反映物体的高度和宽度;

4)三个视图之间的投影规律为:

主视、俯视长对正(等长)

主视、左视高平齐(等高)

俯视、左视宽相等(等宽)

3 局部视图:将机件的某一部分向基本抽影面投影所得的视图,称为局部视图。一般在局部视图上方标出视图的名称“X向”,在相应的视图附近用箭头指明投影方向,并注上同样的字母。

4 旋转视图:假想将机件的倾斜部分旋转到与某一选定的基本投影面平行后再向该投影面投影所 得的视图。一般在旋转视图上方标出视图的名称“X向旋转”。

5 斜视图:用来表达机件上倾斜部分的实形,所以其余部分就不必全部画出而用波浪线断开。

6 剖视图:假想用剖切面剖开机件,将外在观察者和剖切面之间的部分移去,而将其余部分向投影面投影所得的图形。一般在剖视图上方标出“X-X”向。

按剖切范围的大小、剖视可分为全剖视图,半剖视图和局部视图。

1)全剖视图:用剖切面完全地剖开机件所得的视图。适用于内形比较复杂、外形比较简单的零件。

2)半剖视图:当机件具有对称平面时,在垂直于对称平面的投影面上投影所得的图形,可以对称中心线为界,一半画也剖视,另一半画成视图的图形。常采用它来表达内外形状都比较复杂的对称机件。

3)局部剖视图:用剖切面局部地剖开机件所得的剖视图。

7 剖面图:用剖切面将机件的某处切断,仅画出的图形。

剖视图与剖面图的区别在于:剖面仅画出机件上剖切处断面的投影,而剖视图要求画出剖切后机件的投影。

8 局部放大图:将机件的部份结构,用大于原图形的比例画出的图形。

二、尺寸及公差

1 组合体是由若干个基本几何体按一定的位置和方式组合而成,它的尺寸包括下列三种:

1)定形尺寸 表示各基本几何体大小(长、宽、高)的尺寸。

2)定位尺寸 表示各基本几何体之间相对位置(上下、左右、前后)的尺寸。

3)总体尺寸 表示组合体总长、总宽、总高的尺寸。

2 标注尺寸的起点称为尺寸基准(简称基准),平面图形的尺寸有水平方向和垂直两个方向,因而就有水平和垂直两个方向的基准。

3 尺寸 用特定单位表示长度值的数字称为尺寸。由数字和特定单位两部分组成。

4 基本尺寸 设计时给定的尺寸。它是一个标准尺寸,是计算极限尺寸和偏差的起始尺寸。

5 实际尺寸 通过测量所获得的尺寸。

6 极限尺寸 允许零件尺寸变化的两个界限值,称为极限尺寸,

最大极限尺寸 允许尺寸变化的最大极限值;

最小极限尺寸 允许尺寸变化的最小极限值。

7 尺寸偏差 零件的某一尺寸(实际尺寸或极限尺寸)与其基本尺寸的代数差称为尺寸偏差,(简称偏差)。

上偏差 最大极限尺寸减去基本尺寸所得代数差称为上偏差。

下偏差 最小极限尺寸减去基本尺寸所得代数差称为下偏差。

上偏差和下偏差统称为极限偏差。

8 尺寸公差 尺寸公差也简称为公差,它是指允许尺寸的变动量。公差的数值等于最大极限尺寸与最小极限尺寸的代数差的绝对值,也等于上偏差与下偏差有代数差的绝对值。

9 尺寸公差带 简称公差带,是指代表上、下偏差的两条直线所限定的一个区域。

三、配合与基准制

1 配合 基本尺寸相同的,相互结合的孔和轴公差之间的关系称为配合。

根据孔、轴公差之间的关系,国家标准规定配合分为以下三种类型:

1)间隙配合 具有间隙的(包括最小间隙为零)配合,称为间隙配合。其特点是孔的实际尺寸大于轴的实际尺寸,孔轴之间具有间隙。

2)过盈配合 具有过盈的(包括最小过盈为零)配合,称为过盈配合。其特点是孔的实际尺寸小于相配合轴的实际尺寸,孔与轴配合具有过盈,无间隙。

3)过渡配合 具有间隙或过盈的配合,称为过渡配合。其特点是配合可能具有间隙,也可能具有过盈,此时轴、孔的公差带相互交叠。

2 基准制 国家标准规定有基孔制和基轴制。

1)基孔制 基本偏差为一定的孔的公差带与不同基本偏差轴的公差带形成的各种配合的制度,称为基孔制。

基孔制的孔为配合的基淮件,称为基准孔。基准孔的下偏差为零,基本偏差代号为“H”。

2)基轴制 基本偏差为一定的轴的公差带与不同基本偏差孔的公差带形成的各种配合的制度,称为基轴制。

基轴制的轴为配合的基淮件,称为基准轴。基准轴的上偏差为零,基本偏差代号为“h”。

四、形状和位置公差

1 形状误差 是指被测实际要素对理想要素的变动量。

2 形状公差 是指单一实际要素的形状所允许的变动全量。有六项:直线度、平面度、圆度、圆柱度、线轮廓度、面轮廓度。

3 位置误差 是关联实际要素对其理想要素的变动量。

4 位置公差 是关联实际要素的位置对基准所允许的变动全量。有八项:平行度、垂直度、倾斜度、同轴度、对称度、位置度、圆跳动、全跳动。

五、识读零件图的步骤

1 看标题栏 对看图纸版本与生产指令单规定版本是否相同,了解零件的名称、材料、绘图比例。

2 看各视图 先看主视图,围绕主视图根据投影规律,分析其它各视图的结构,依“先大后小,先外后内,先粗后细”的顺序,有条不紊地进行识读。

3 看尺寸标注 从基准出发,找出最能代表产品构形的特征视图,找出各组成部位的定形、定位尺寸,掌握有标识的重点尺寸(如尺寸前有“△”或“*”的标识)。

4 看技术要求 分析零件图上所标示的自由公差、配合、表面粗糙度、热处理及表面处理等技术要求。

最新范文

期末考试动员主题班会教案【精选7篇】01-13

《草原》优秀教案设计(8篇)01-13

安全教育主题班会教案优秀3篇01-13

《我是什么》优秀教案设计(最新8篇)01-13

改造我们的学习教案优秀3篇01-13

《把铁路修到拉萨去》教学设计【3篇】01-13

幼儿谈话活动教案(优秀7篇)01-13

亲子活动教案精选6篇01-13

《小数的初步认识》教案【7篇】01-13

因式分解教案【最新9篇】01-13

77 848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