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孟浩然之广陵教案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教案最新3篇

2023-11-09 19:47:32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书包范文为小伙伴们分享了《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教案最新3篇,希望能够对您的写作有一点帮助。

送孟浩然之广陵教案 篇一

一、 “之”作代词用,在句中作宾语或兼语,不作主语,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1. 第一人称代词,可译为“我”“我们”。

如:“君将哀而生之乎?”(《捕蛇者说》)之:代“我”。

2. 第三人称代词,可译为“他(他们)”“她(她们)”。

如: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论语》)之:代“他”。

3. 近指代词,可译为“这”。

如: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桃花源记》)之:代“这”。

4. 代事。

如:楚王闻之,谓左右曰。(《晏子使楚》)之:代“晏子使楚”这件事。

5. 代物。

如:“何不试之以足?”(《郑人买履》)之:代屡。

6. 代军队。

如:“公将驰之。”(《曹刿论战》)之:代齐军。

分析以上例子可以看出,一般当“之”用在动词的后面,“之”的用法为代词,作它前面动词的宾语。

二、 “之”作动词用

请看下面的例子:

1. 吾欲之南海,何如?(《劝学》)

2. 送孟浩然之广陵(《送孟浩然之广陵》)

3.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4. 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陈涉世家》)

分析以上例子,我们知道“之”用作动词也是有规律可循的。动词“之”的后面一般会跟一个地点名词,如例句中的“南海”“广陵”“蜀州”“垄上”;前面有人名或人称代词,如例句中的“吾”“孟浩然”“杜少府”,例4中虽没直接出现人名,但很明显是承前省略了陈涉。整个句子合起来应为“某人去某地”的句式。

三、 “之”作助词的用法比较复杂一些,在初中阶段出现的大致有以下几种

1. “之”作结构助词“的”解。

如:① 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童趣》)

② 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愚公移山》)

③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关雎》)

④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论战》)

由以上例子分析可知,当“之”后面的一个词是名词(如“趣”“洲”“狱”)或名词性短语(如“一毛”)时,“之”作结构助词“的”解。

2. “之”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译。

如:① 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

② 徐公不若君之美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④ 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⑤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岳阳楼记》)

从这些例子可以看出,当“之”用在一个名词或代词(主语)和一个动词或形容词(谓语)之间时,“之”不译。

3. “之”起调节音节作用,不译。

这种用法,在初中阶段并不多见,如:

① 久之,目似瞑,意暇甚。(《狼》)

② 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陈涉世家》)

4. 宾语前置的标志。为了强调宾语,有时借助“之”把宾语从动词后提到动词的前面。

如:“何陋之有?”(《陋室铭》)“之”把动词“有”的宾语“何陋”提前到了动词前。

5. 定语后置的标志。通常情况下,古代汉语中定语的位置与现代汉语中的一样,用在中心语之前,但为了强调定语有时将定语放在中心语之后,有时在定语与中心语之间用“之”连接。翻译时应将后置了的定语调整到中心语之前。与“之”有联系的定语后置格式有两种。

① “中心语+之+定语”的格式。

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劝学》)“利”“强”分别作中心语“爪牙”“筋骨”的定语。

② “中心语+之+后置定语+者”的格式。

如:“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马说》)“千里”作“马”的定语。

巩固练习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文后练习。

曾子之 ① 妻之 ② 市,其子随之 ③ 而泣。其母曰:“女还,顾反为女杀彘。”妻适市反,曾子欲捕彘杀之 ④ ,妻止之 ⑤ 曰:“特与婴儿戏耳。”曾子曰:“婴儿非与戏也。婴儿非有知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 ⑥ 教。今子欺之 ⑦,是教子欺也。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以成教也。”遂烹彘也。

文中的“之”字按其用法分类,最恰当的一项是

A. ①②⑥/③④⑤⑦ B. ①⑥/②/③④⑤⑦

C. ①⑥⑦/②/③④⑤ D.①⑥/②/③⑤/④⑦

参考答案

送孟浩然之广陵教案 篇二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2)12—0092—01

语文教学应该着力体现语文学科的特点,充分利用文本,发挥文本作为教学资源的作用,同时教师还应不断改进教学方法,使语文课堂变得丰满厚重。语文课只有拓宽外延,增加厚度,课堂才可能殷实起来,丰满起来,才能达成教育的终极目的。

一、 形式丰满,让学生主动求知

要想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思维能力,教师就必须在课前精心预设,课堂上有效引导,通过多重刺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爬山虎的脚》教学片段:

师:(课件展示爬山虎叶子爬满墙时微微动荡的样子),仔细观察,你发现爬山虎的叶子有什么特点?

生1:我发现这些叶子碧绿一片,长得密密麻麻的,而且叶尖向下。

生2:我还发现微风吹过时,叶子时起时伏,像大海的波浪。

师:观察真仔细,读读第二自然段,看看作者是按什么顺序写叶子的?怎样才能读出叶子的特点和景物的美?

(学生自由朗读约两分钟,然后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朗读,并总结出“颜色——排列——动态美”的描写顺序。)

教师先让学生分组合作画出爬山虎的茎、叶、脚的颜色及位置,然后推选代表上台讲解说明,最后让学生勾画出爬山虎在墙上爬的动作的词,并用动作或准备的材料演示说明爬山虎向上爬的过程。

反思:以上教学片段中,教师先后采用了课件展示、读文绘画、上台讲解、演示说明等外在的教学形式,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了阅读实践之中。教师游刃有余地点拨和指导,独具匠心地设计与组织,为学生营造了一个轻松愉快的求知氛围。

二、问题开放,让学生思维丰满

从问题入手,给学生思维一个支点,开启学生的心智,营造争先恐后、畅所欲言的氛围,是语文教师的不懈追求。

例如,《颐和园》教学片段:

师:欣赏完长廊,漫步来到万寿山,别有一番风味。读读本段话,想一想,可以从哪个词或哪句话中感受到什么?

生1:我从“静得像一面镜子,绿得像一块碧玉”中读出了昆明湖水的柔美,作者比喻贴切,耐人寻味。

生2:从这句话中我还读出了游人都有很强的环保意识,这是中外闻名的大公园,每天游客不断,但湖水依然像碧玉一般纯净,可见游人因其美而不忍去破坏。

……

反思:本案例中,教师先让学生读文,然后用“从哪个词或哪个句子读出了什么”这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问题点拨学生,既告诉学生品读的重点是词和句,又没有限制固定的范围,给学生留下了广阔的思考空间。教师没有用自己的分析讲解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而是以开放的理念,设计了开放的问题,营造了开放的氛围。

三、 内容充实,让学生精神厚重

教师的“主题教学”可以引起学生的广泛关注,课堂容量大,学生感悟深。也许有人认为,短短的一节课,这么多内容不能面面俱到,只是浅显地理解文章的外壳,语言文字的内涵是不能感悟到位的。或许有人质疑,这样是否只注意了形式,而忽略了语文之本,语文之味。我想,因材施教,因课定法,未尝不可。例如,《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一诗教学片段:

师:赏读完本诗,你有何感受?

生:我感受到了朋友间的深情厚谊,同时也感受到了离别的孤独与寂寞。

师:送别诗带给我们的总是依依惜别情,还有更多的送别诗需要我们去读,去品,去思,读读你手上的资料,看能读明白吗?与今天学的这首诗有什么异同?

生1:《赠汪伦》一诗也是李白所写,“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两句形象地表达了朋友之情的深厚。

生2:《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和《赠汪伦》都是送别诗,可前一首读来感到悲伤凄凉,后一首读来有些感动。

送孟浩然之广陵教案 篇三

关键词 课堂理答 智慧 策略

著名特级教师孙双金曾在一书中这样阐述:“课堂理答在教学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教师理答恰当与否,说小一点,关系到课堂气氛,教学效果;说大一点,关系到学生的终身发展,所以应该给予足够的重视。”但纵观当今课堂,教师的理答却不容乐观。有的教师语言贫乏,或简单理答,或重复理答;有的教师态度过急,或武断理答,或代替理答;有的教师指向不明,或模糊理答,或回避理答……这些理答方式都或多或少地影响了课堂的实效性。因此,我们的课堂迫切呼唤智慧理答,迫切呼唤我们的教师能够树立理答意识,训练理答技巧,形成理答机智。本文试着结合几则朗读教学案例,对比阐述如何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进行智慧理答。

一、由表及里探一探,心中悟出始知深

研读《穷人》“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一句。

案例一 师:“‘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应读出什么语气呢?”生:“应该读出他很受不了的感觉。”师:“能不能联系生活谈谈‘受不了’到底是一种怎样的感觉?”生:“比如有一次一个同学背地里议论我坏话,我真受不了。”生:“天气太热时,我也会受不了。”师:“(急了)渔夫受不了是因为什么?”生:“因为五个孩子多,养不了。”师:“你身边有没有这样的例子呢?”生:“我妈妈时常告诉我,她小时候生活艰苦。为了让她们四姐弟吃饱饭、上好学,父母亲要整天干活,有点受不了。”师:“是啊,生活艰难会让人受不了。”师:“现在能读好这句话了吗?谁来试试?”

案例二 师:“你从课文哪儿读懂了‘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这句话的含义?”生:“‘丈夫不顾惜自己的身体,冒着寒冷和风暴出去打鱼。’为了五个孩子他不得不冒生命危险,实在是受不了,没有办法。”生:“‘孩子们还是没有鞋穿,不论冬夏都光着脚跑来跑去;吃的是黑面包,菜只有鱼。’他那么拼命,可还过不了好生活,真的够他受的了。”生:“‘她自己也从早到晚地干活,但还只能勉强填饱肚子。’可以看出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连妻子也不得闲。”师:“把‘受’换一个词,可以换哪个词?”生:“苦。”生:“累。”生:“熬。”生:“忙。”师:“一个‘受’字,让我们读懂了他家生活如何?”生:“生活不易。”生:“生活贫穷。”生:“生活举步维艰。”师:“会读这句话吗?应读出什么语气?”生:“用低调、沉重的声音,读出生活的艰辛。”师:“想象此时自己就是渔夫,一起来读读这句话。”师:“有没有同学读出其他的情感来呢?”生:“桑娜很心疼丈夫。”生:“桑娜对丈夫的爱是深沉的。”师:“好,用深情、不舍的语调,再读这句话,读出桑娜的疼爱吧。”

思考 高质量的“问”是开山的斧子、深耕的犁杖。高质量的探问理答,能引导学生进行深入而缜密的思考,或由表及里,或由此及彼,或举一反三,在逐层推进的回旋中,使学生们的理解准确、全面、深刻,感受深入,情感升华。案例一,教师指导朗读虽然也运用了探问理答,但是他急于求成,直接以“应怎样读”切入。听到有学生谈到“受不了”一词便如获至宝再次探问,让学生联系自身谈感受,结果指挥棒没把握好,学生的思维如脱缰的野马,虽然后面“拉回来”了,但颇费周折,学生对于生活的艰辛理解得也不够深刻,朗读自然不到位。案例二,教师明白学生很难理解生活的艰辛,于是指导朗读时,第一次探问直指文本,以教材为依托,来蓄感;接着一个“换词”环节,引导学生真正理解渔夫此时“受不了”的心理状态;然后让学生设身处地感悟朗读。学生此时的理解极为深刻,朗读指导水到渠成,而不是流于形式。在此基础上,教师再次探问,引导孩子把情感推向更深层面,体会桑娜对丈夫的爱。这样的探问理答实属高明。水本无华,相荡而生涟漪;石本无火,相激而发灵光。如果我们的每一次探问都能尽最大可能地让学生历经心灵碰撞,就能使他们的灵魂得到真情的浸润。

二、思绪零散归一归,以点带线扩成片

研读《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一句。

案例一 师:“这句话写了什么内容?”生:“写出了李白与老朋友送别的场面。”生:“写出了李白与老朋友的深情厚谊。”师:“是啊!这句话表现了李白与老朋友的依依惜别。”师:“这句话应该读出什么感情?”生1:“读出依依惜别的感觉。”生2:“读出与老朋友分别的不舍之情。”师:“好,让我们带着这种感情把这句话好好读一遍。”

最新范文

蟋蟀的住宅课文公开课教案优秀3篇11-09

体育课教案【精选9篇】11-09

教案【最新10篇】11-09

《柳树醒了》教案精选5篇11-09

队列训练教案优秀6篇11-09

《勇敢的小兵》教案【最新5篇】11-09

送温暖教案【通用3篇】11-09

变色龙教案优秀5篇11-09

《蟋蟀的住宅》教案优秀10篇11-09

健康教育主题班会教案(精选4篇)11-09

77 753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