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的初步认识教案 角的初步认识教案(6篇)

2023-10-17 20:37:48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书包范文小编精心为朋友们整理了角的初步认识教案(6篇),希望能够对小伙伴们的写作有一点启发。

《角的初步认识》教案 篇一

教学目标:

1、结合现实生活初步认识角,能用语言描述角的特征。知道角各部分的名称,初步学会用直尺画角。知道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与两边叉开的大小有关。

2、通过动手操作,培养学生观察、实践和空间想象能力。

3、进一步感受数学知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产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初步认识角,形成角的正确表象。

教学难点:

角的正确表象的形成,知道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与两边叉开的大小有关。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小棒、吸管、圆形纸、活动角,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板书:见到角这个字,你们想到了什么?

预设:

1、三角形

2、动物的犄角

3、几角钱

4、墙角、桌角

5、你想了解角的哪些知识?预设:角的种类、大小、组成。

6、这节课我们就来探究角的初步认识,来解决你们提出的一些问题。

设计意图:从生活经验中引入角,并让学生提出关于角的知识的问题,在问题引领下引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指出角,完善“角”的表象

1、出示三角板:请生指出三角板上的角。学生根据生活经验指角时,都会指一个点,我借助课件,脱去角的外衣,使学生发现他们所指的角变成了点,不是角了。

2、那角在哪儿呢?想想你心中的角什么样?谁能再指指角吗?学生再次指角,引出指角时要摸出角的边。让学生同桌摸出三角板上的角,感受到角有一个尖和两条边。

3、借助课件,指出三角板上的三个角。

4、脱去角的外衣看到角。

5、同桌指出学习单上物体的角,然后每人在自己的学习单上描出一个角,再全班汇报交流,检查所指的角对不对。

6、借助课件,指出物体表面上的角。

7、去掉角的外衣,抽象出角。

8、老师把记在纸上的角张贴在黑板上。

设计意图:让学生观察后,运用动作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通过学生的动作语言的表达与静态图形特征的不一致,引发他们的矛盾冲突,从而产生对原有认知的不满,使学生自觉、自愿地改变原有认识,在这个基础上再一次引发他们的观察、思考、把角的表象印在头脑中。让他们在经历错误中不断完善认识,正确建构了“角”的表象。

三、创造角,体验角的特征

(一)角的组成

1、出示学具:小棒、吸管、毛线、圆形纸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四人一小组),每人任选桌上一种学具创造一个角,然后小组同学交流,你用什么怎样创造出了角。

2、谁来把你们小组创造的角来和大家交流交流。

(1)用两根小棒创造的角,要追问为什么头儿往一块对?突出角的尖。

(2)用吸管创造的角要折,也是要折出尖。

(3)用线创造的角为什么要请人帮呀?如果这个线不拉起来边不直,突出角的边要直

3、提炼角的特征:仔细观察这些角,你发现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吗?(角是由一个顶点和两条直直的边组成的)

4、师先借助三角板边摸边说角的组成。然后请学生边摸边说角的组成。

5、及时巩固角的概念判断,并说明理由。下面的图形,哪些是角?哪些不是角?设计意图:学生使用学具创造角的过程中,把握住角的本质特征,建立了“角”的表象。

(二)角的大小与两边的关系

1、游戏:小组比赛,哪组创造的角最大。

规则:用黑板上长短不同的磁力贴摆出最大的角。

先确定谁先选,然后比赛,发现角的大小与两边的长短没有关系,与两边叉开的大小有关系。两边叉开得越大,角就越大;叉开得越小,角就越小。

2、出示:小儿歌巩固小小角,真简单;一个顶点两条边;想知角的大与小;要看开口不看边。

设计意图:通过游戏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突破了角的大小与边的关系这一教学难点。

四、强化特征,体验画角

(一)画角任务单

任务一:试着画一个角,然后跟小组内的同学说说画角的步骤。

预设学生画角的方法:

生汇报画角的步骤:

生1:我先画一条线,再画一条线。

生2:我先画一条线,再从它的一端挨住,画另一条线。

生3:我先画一个顶点,从顶点出发,向不同方向画两条线。

任务二:试着画出3个不同的角。

设计意图:在画角中巩固了角的组成,强化了角的特征。

(二)给角起名:

为了方便叫角,我们可以给他们起名字。

1、我们怎么标注角的名字呢?从一条边到另一条边画一条弧线,要离顶点近一些,最后在弧线的旁边写上它的名字。(在黑板上标注)

这个角读作:角1(板书)

2、一般我们除了用数字给角起名字,还可以用字母,比如:角A,角B等3、角有了名字,我们怎么记录呢?数学讲究简洁,对于角,我们除了能用文字表示它,还能用符号来表示。

表示角的符号“∠”。这个符号与<的相比,有什么不同呢?那么这个角就可以记作:∠1(板书:写作:∠1)

4、给你刚才画的角起个名字吧?把读作和写作写出来。

设计意图:学会记角。

五、回归生活,深化认识

1、我们的生活中,许多物体的表面都有角,你们发现了吗?指名说一说。

2、欣赏角角不仅在数学中被应用,在生活中也被广泛应用,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感受它们的奇妙和美丽。(播放课件)

设计意图:回归生活,使学生感受到角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角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篇二

教学目标:

几何初步知识的教学是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建立空间观念的重要途径。

教学重点: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学会画角和能从实物或平面图形中辨认角。

教学难点:初步认识到角的大小与两边叉开大小有关,与边的长短无关。

教具和学具

教具:电脑课件、活动角、三角板等。

学具:制活动角的学具、三角板等。

设计思路

为了实现教学目标,有效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依据新课程标准,变注重知识获得的结果为注重知识获得的过程的教育理念,遵循学生由“感知——表象——抽象”的认知规律,根据教学的启发性、直观性、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等教学原则,以学生发展为立足点,以自主探究为主线,以求异创新为宗旨,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为学生创设有效的贯穿始终的问题情景,运用设疑、直观演示、实际操作等教学方法,通过认一认、说一说、画一画、做一做等活动,引导学生动手操作、自主探究,让学生全面、全程、全心地参与到每一个教学环节中,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和归纳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过程

一、 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 师:这节课,老师从图形王国带来了4个图形朋友,瞧,他们是谁?(课件出示:长方形、正方形、圆形、三角形)

2、 师:三角形有三条边,如果把三角形的一条边擦掉,变成了一个什么图形?(指名学生回答)

3、 揭示课题,明确目标。

师:小朋友们预习的真仔细,这节课就让我们共同走进图形王国,认识新朋友——角。(板书:角的初步认识)

设计意图:

(根据二年级学生的特点,首先从学生认识的图形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入手,让他们从开始就充满好奇心,满怀兴趣的参与学习。充分运用多媒体演示,让学生仔细观察三角形去掉一条边后,是一个什么图形?自然而然的引出课题——角的初步认识,打开了学生思维的阀门,达到了课始趣生的效果。)

二、 引导探究

1、初步感知角。

(1) 师:这些角可喜欢玩捉迷藏了,它们到底躲在哪儿?是什么样子的?我们一起来把它们找出来,比比看谁找得多?

(2)师生群动,找寻教室里的角并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记录。

(3)小组汇报:我们在什么地方找到了角?

(4)师:其实,角在生活中随处可见,只要你细心观察,就能发现它,快来看 (课件出示),找一找剪刀、可乐瓶、水管上哪儿有角?

(5)师:这些都是藏在物体表面上的角,请小朋友们仔细观察这些角长什么样?(学生互相交流,选派组长汇报。)

生:角都是尖尖的,还有两条直直的线。

师小结:这个尖尖的地方数学里叫角的顶点,两条直直的线叫角的边。

引导学生自己说出:一个角有一个顶点和两条直直的边。

(6) 摸一摸

师:拿出三角板,找出上面的角,用自己小手摸一摸,指出这些角的顶点和边在哪?

(1)学生摸角

(2)汇报

设计意图:

(这一环节学生经历从现实生活中发现角、认识角的过程,把学生对角的认识从生活实际过渡到数学知识,逐步构建正确的表象,让学生明白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培养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意识。)

2、判断角

师:刚才我们认识了角,知道了角的特点,现在老师要来考考大家,是不是能用刚刚学的知识解决问题。

(课件出示练习)要求学生判断所出示的图形是不是角,并说明理由。

设计意图:

(在认识角的基础上,及时巩固练习辨别角,在辨别角的过程中,帮助学生建立清晰的角的概念。)

3、画角

(1)学生自由画角,师鼓励学生想办法,发挥小组团结合作的精神。

(2)学生汇报画角的方法。(方法一、先画边,再画顶点。方法二、先画顶点,再画边。方法三、先画一条边,接着画顶点,最后画另一条边。)

(3)(课件演示画角方法)

师:老师请了电脑博士教大家画角,仔细看看吧。注意画角的顺序。(先画顶点再画边)

(4)学生用学到的方法画角。

(5)指名学生上台展示作品。

(6)课件展示《画角儿歌》,学生边拍手,边读儿歌。

小小角,真简单,一个顶点两条边。

画角时,要牢记,先画顶点再画边。

设计意图:

(通过学生眼看、手动、心记、脑思、口说去感知角,并形成角的正确表象。使学生在头脑中逐渐形成角的几何形体,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发展,动手能力得到提高。)

三、小游戏。

(一)数角。

(课件展示数角练习)

师:我们已经认识了角,还会画了角,接下来,我们来轻松一下,玩一玩数角游戏。看谁眼力好。

(二)做角游戏,讨论角的大小与边的关系。

1、学生拿出做活动角的学具,做一个活动角。

2、把角的两条边拉一拉,合一合,在玩的过程中,讨论你发现了什么?

引导学生说出: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与两条边叉开的大小有关,开口大,角就大,开口小,角就小。

3、做角变大变小的游戏。

设计意图:

(这一环节,使学生在对角大小的直观认识的基础上初步感知比较角的大小的方法。通过实践操作、体验、思考、交流等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眼、脑、口、手多种感官参与学习,在玩中学、学中玩,逐渐领悟,突破了本课的教学难点。)

四、巩固练习。(课件展示)

1、比一比哪个角大?

2、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下面各角。

设计意图:

(练习由浅到深逐层深入,拓展学生思维、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并在时间、空间等方面为学生提供发展的充分条件。)

五、拓展练习。

沿着一条直线划去长方形的一个角,还剩下几个角?

角的初步认识教案 篇三

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情境认识角,能正确找出(指出)物体表面或平面图形中的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用不同的方法和材料做出角。

2、操作活动中体验感知角有大小,会用多种方法来比较角的大小。

3、在创造性使用工具和材料来制作角和比较角的大小的过程中,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性,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4、认识角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数学学习的兴趣;在探索角的大小比较方法的过程中,发展数学思考能力。

教学重点:

在直观感知中抽象出角的形状,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

教学难点:

能用不同的方法做出角,体会角的大小与两条边叉开的程度有关,探索多种角的大小比较方法。

教学方法:

谈话法,讲授法,练习法。

教学准备:

三角板、卡纸、剪刀。

教学过程:

1、学生说出生活中见到的角

因为在课堂上练习过,所以可以请学生回顾一下,说几个就可以。

2、比较角

用三角板先来比一比,比直角小得角就是锐角,比直角大的角就是钝角。

在班级中交流的时候,要让学生说出自己是怎样比较角的,为什么说他们是锐角和钝角。

3、画锐角和钝角

这部分对学生来说会有一定的难度,可以先让学生讨论这些角的画法,然后教师对于学生的讨论给于指导,并且在教师的带领下,学画锐角和钝角,最后用三角板上的直角来验证。

4、让学生先估计,再实际操作,通过比较看看有什么发现。为帮助学生理解,教师可准备两个长短不一样的活动角,在具体操作过程中,让学生感知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与两条边叉开的大小有关。

5、对图形中的角,只要学生能数出个数就可以,不要再过多的扩展,以免增加学生的难度。

6、这是一个做角的活动。可利用图中呈现的方法,也可用自己所喜欢的其他方法。这样不但可以加深学生对各种角的认识,而且还可以与本单元的信息窗首尾呼应,突出了动手操作的意图。

教师引导学生动手做一做,然后认真观察,寻求符合条件的多个答案。

7、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你知道了什么?你觉得自己的表现怎么样?

8、布置作业。

提前预习下一课。

教后反思:

在学生认识了角的基础上,通过练习,一方面深化了对锐角、直角和钝角概念的认识,另一方面学习了画角的知识。练习时,我让学生分小组活动,借助合作交流学习角的画法。

《角的初步认识》教案 篇四

教学内容

教科书P100总复习“成长小档案”第二幅图,完成教科书P102第5、6题和P104~105“练习二十五”中第9~11题。

教学目标

1.通过整理和复习,对长度单位、角的初步认识的知识进行系统性的回顾,初步养成回顾与反思的良好学习习惯。

2.在整理和复习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长度单位、角的初步认识的相关知识,培养学生对知识进行整理的意识和能力,发展学生思维水平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帮助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感受数学思想,同时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牢固掌握长度单位、角的初步认识的知识。

教学难点

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课件,米尺,学生尺,作业纸。

教学过程

一、设问中揭示课题

1.情境中设问。

课件出示教科书P100“成长小档案”第二幅图。

师:说说它和这学期学的什么知识有关?(角的初步认识)

师:测量物体的长度要用到什么单位?这学期我们学过的长度单位有哪些?

2.揭示课题。

师:这节课我们就来整理和复习有关长度单位、角的初步认识的知识。(板书课题:长度单位角的初步认识)

【设计意图】通过情境的创设及教师的设问,激活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生能快速进入学习状态。

二、操作中梳理知识

1.复习长度单位。

师:我们已经认识了哪些长度单位

【学情预设】多数学生能说出米和厘米。

师:有关米和厘米你们都知道些什么知识

【学情预设】学生可能说在生活中量比较短的物体,可以用厘米作单位,量比较长的物体,常用米作单位;1米=100厘米;可以量出线段的长度和画出指定长度的线段。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师:你们总结得真好!请同学们比画一下1米和1厘米有多长。

教师出示米尺,让学生上台来指一指1米。

请学生拿出自己的尺子,指一指1厘米。

师: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想一想刚才的1米和1厘米,接着睁开眼睛试着再比画一下1米和1厘米。能举出一些用米或厘米作单位的例子吗

【学情预设】橡皮长约4厘米,数学书宽约15厘米,我的身高是1米35厘米等。

师:请你试着填一填教科书P102第5题。

先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全班交流,并说说自己的想法。

【设计意图】回忆有关长度单位的知识,学生自由发言,在此基础上补充完善。之后通过比画、与尺子比较等活动,进一步体验米和厘米,建立米和厘米的长度观念。

2.复习角的初步认识。

(1)角的组成。

①请学生在作业纸上画一个角,并标出角的各部分名称。

②将学生所画的角展示并进行评析。

(2)角的分类。

①课件出示下面的三个角。

②指名学生说出这三个角各是什么角,并说说判断方法。

(3)完成教科书P102第6题。

师:图形里有几个角哪几个角是直角

【学情预设】图形里有4个角,左边的2个角是直角。

师:请你们在图形中加画一条线段,使它增加三个直角。

学生独立完成,全班交流展示。

【设计意图】复习角的相关知识,让学生在回顾梳理角的知识后辨别并数角,同时自主创造规定数目的直角。在巩固知识的同时,提升数学能力。

三、巩固中深化知识

1.完成教科书P104“练习二十五”第9题。

师:分别选择哪一个答案?为什么?

【学情预设】3个小题学生应该都能选择出正确答案。

练习完成后,可结合本题引导学生认识以“分”作为计量单位,有两种不同的意义:既是人民币的单位,也是时间的单位。

2.完成教科书P105“练习二十五”第10题。

(1)估测线段。

师:什么是线段估计图中这两条线段分别大约有多长

【学情预设】学生可能用不同的方法进行估测,只要合理即可。

(2)动手验证。

师:请动手量一量,验证你估测得对不对。

【学情预设】量线段时,学生的方法可能不一样,有的从0刻度开始,有的从其他刻度开始,只要量出正确长度就行,重在让学生体会“用厘米量”的思想。

(3)补充:在作业纸上画一条长4厘米的线段。

3.完成教科书P105“练习二十五”第11题。

师:以给出的点为顶点,分别画一个锐角、直角和钝角。

在学生画的时候,教师巡视,对画法不规范的学生,要及时进行指正。

【学情预设】锐角和钝角学生都会画,画直角时可能不规范,教师要加强指导,同时注意展示开口在不同方向的各种角,以加深学生对角的认识,丰富学生头脑中角的表象。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让学生加深对所复习知识的理解,使知识结构更加系统完整。同时调动学生积极思考、主动参与的意识,做到能轻轻松松学知识、做数学,从解决问题中体会学习数学的快乐。

四、总结中畅谈收获

师: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复习,你们有什么收获或体会?觉得哪些地方还有疑问?

板书设计

长度单位角的初步认识

米厘米1米=100厘米画线段

角锐角直角钝角画角

教学反思

通过认真研究教科书,在准确把握教科书的编写意图和教学目标的基础上,对教科书做了一些更深层次的挖掘和精细化的处理,做到既尊重教科书,又注重对教科书进行创造性的加工,以利于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作业设计

一、填一填。

回形针长( )厘米,铅笔比小刀长( )厘米。

2.20厘米+50厘米=( )厘米1米-30厘米=( )厘米

3.在()里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

(1)杯子高约10( )。(2)元元身高1( )20( )。

(3)一只蜻蜓长约7( )。(4)一张课桌高约75( )。

4.右图中有( )条线段,( )个锐角,( )个直角,

( )个钝角。

参考答案

一、1.1 4 2.70 70

3.(1)厘米(2)米厘米(3)厘米(4)厘米

4.6 4 2 3

三、1.4(图略)2.略

角的初步认识教案 篇五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38~39页例1、例2,第三册角的初步认识。

预设目标:

1、使学生经历从实物中发现角,认识角的过程,初步建立角的概念,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

2、初步学会用直尺画角。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践操作能力和空间观念,体会身边处处有数学,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帮助学生形成角的正确表象,认识角各部分的名称。

教学难点:会用直尺画角。

教学过程:

课前谈话:小朋友,今天我们第二次见面了,就是老朋友了,对吗?你知道我这个老朋友喜欢怎样的学生吗?我更喜欢爱提问题的小朋友。你想问我什么呢?

一、激发兴趣,引入新课

小朋友,这个数学的好朋友带来了吗?(三角板)你怎么跟这个好朋友打招呼?(握手)握手时你有什么感觉?(尖尖的、有点疼…)让我来试试看,真的,它怎么会咬人?(角)原来是这样的。(板书:角)

二、合作交流,探索新知

1、在我们身边,很多物体上就有角,你能找到吗?小朋友先在小组内把你看到的角说给别人听,看哪个小组找到的角最多。(小组活动找角)哪个组的同学想先把你们组找到的角指给大家看?小朋友真棒,找到的角这么多。

2、老师明白了,小朋友们指出的角原来是这样一个图形,小学数学教案《第三册角的初步认识》。(多媒体演示)它们是角吗?

3、那你们心目中的角到底是什么样的?(小组内互相说一说)每组派一个代表把你们组想象的一个角画出来好吗?你们对黑板上画出的角想说些什么?(小朋友画的一个角是不是都正确呢?我们等一下再来看。)

4、但老师又有点明白了,看来角不单单是一个点,(多媒体演示)这一点尖尖的只是角的顶点,那还有什么呢?还有两条直直的线,这两条直直的线就是角的边,这样的图形就是角。小朋友一起来指。(再用多媒体演示两个角的顶点与边,学生模仿指)

5、用这个方法把你身边的角指给同组同学看。(指名上来指)这些角都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板书:一个角有一个顶点、两条边)

6、小朋友闭上眼睛,把角记在头脑里,问:头脑里有角了吗?是怎么样的?

7、画角:刚才我们认识了角,头脑里也有了角,你能把角的样子画在纸上吗?

(1)你准备怎么画呢?

(2)(多媒体演示正确画角的方法)电脑老师是怎么画的?再来看一遍,对的,先画一个顶点,再从一点起,用尺子向不同的方向画两条线,就画成一个角。小朋友也用正确的方法画两个方向不同的角,画好后在小组内说说自己画的角的各部分名称。师:再看看你们组画的角,你想对他们说些什么?你真会欣赏人。

8、小结:学到这里,你对角又有什么新的认识?

三、巩固拓展,辩论提高

1、角爷爷要过生日了,小动物们送来了好多角家族的成员,小朋友,快来看,你想对小动物们说些什么?

2、学到这里你对黑板上的这些角又想说些什么?

3、做角:拿出毛线、小棒、纸、吸管来,问:这里面有角吗?请你当一回魔术师,变出角来,也送给角爷爷。谁来介绍一下,你是怎么做的。?你为什么也说它也是角呢?小朋友真是心灵手巧,用不同的材料做了不同的角,但他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4、小猴也急急忙忙地赶来了,说:你们看,你们看,我送来的角才多了,你们看出来了吗?谁也象小猴那样多送几个角给角爷爷,你想送什么图形呢?

5、这下小猪明白过来了,他不但把这条边拉直变成了角,而且还添上了一条线,你猜小猪送了几个角呢?

6、你们都送这么多角给角爷爷,这下小猴可急了,猴妈妈说:“别急,别急,你只要在这个三角形上……就会使角变多起来。你们有办法吗?那赶快来试一试。(小朋友也可以到别组去看看,看哪一组画得最漂亮,角又最多。)

《角的初步认识》教案 篇六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初步认识角、知道角各部分的名称;能借助三角尺认识直角、锐角和钝角,会用直角符号表示直角;会用简单的方法比较角的大小,初步学会画角。

2、在认识角的过程中,发展初步的观察、想象、动手操作和形象思维能力和初步的空间观念。

3、体会身边处处有数学,感觉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是角的认识。难点是比较角的大小。

信息窗1――教室里的角

信息窗解读:本图呈现的是学生们在教室里进行手工制作的情景。画面中蕴含着大量有关“角”的信息。教材以借助对生活中具体角的讨论,提出“什么是角呢?”问题,展开对角的知识的学习。

教学过程:

活动一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小制作吗?有一天,小完成了自己的作品以后,突然像发现了一个大秘密似地叫了起来:“快来看,快来看,红五星上有许多――”(教师故意停顿)

师:对,就是角,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看到这儿,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活动二

师:在图中你发现哪里有角,能上来指一指吗?

师:你能说说你观察到的角是什么形状吗?

师讲解什么是角。学生理解角,认识角。

师:你能给角的各部分起个名字吗?

学生命名。

小结:角有一个顶点,两条边。

师:你能做出一个角吗?

学生独立做角。

活动三 你能指一指图上其他的角吗?观察这些角,你能发现什么?

师:这样的角叫做直角,我们可以给它标上直角符号。你在哪里见过直角?

活动四 全课总结

学生谈谈自己有什么收获,对自己的表现做出评价。

教后小记:

在教学角的过程中,让学生的结合具体情境来学习有关角的知识。

玩调皮猴――角的大小比较

一、导入

师提出问题:看情境图,为什么两个调皮猴不一样高呢?

生发表看法。

……

二、教学新课

师:你能不能证明你的猜想呢?请小组合作研究一下。

(小组交流、探索)

师:谁愿意把自己的方法与大家共同分享?请在实物投影上展示并讲解一下。

生展示。

师:同学们太棒了,想出了这么多的方法。谁估计对了呢?想想你喜欢哪种方法?为什么?

生发言。

师:用大多数同学喜欢的方法完成一个任务:在三角板的帮助下把角分类。

(小组活动)

找一组上来用实物投影演示分类情况。

师:像这样的,比直角小的角叫做锐角。比直角大的角叫做钝角。

三、全课总结。

教后小记:

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让学生经历从具体的事务中抽象出角的过程,切实体验徐学与生活的联系,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事物。

最新范文

苏州园林的教案实例优秀3篇10-17

《乌鸦喝水》教案(优秀6篇)10-17

五数学上册教案优秀8篇10-17

二氧化硫教案优秀8篇10-17

北大荒的秋天教案8篇10-17

《认识平面图形》教案(优秀6篇)10-17

余数的除法优秀教案优秀9篇10-17

音乐教育(优秀4篇)10-17

课本剧《跟踪台风的卫星》优秀9篇10-17

《小壁虎借尾巴》教学实录优秀8篇10-17

77 72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