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姆定律教案 《欧姆定律》教案【优秀5篇】

2023-12-05 05:34:19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常常需要准备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下面是书包范文为朋友们精心整编的《欧姆定律》教案【优秀5篇】,希望能够对朋友们的写作有一些启发。

欧姆定律教案 篇一

目 标

1、理解欧姆定律及其变换式的物理意义;

2、能运用欧姆定律计算有关问题。

学法指导把欧姆定律灵活的应用于串、并联电路,结合串并、联电路的电流、电压特点解决问题。

一、自主先学(4分)

1.串联电路电流的特点: ;电压的特点: 。

2.并联电路电流的特点: ;电压的。特点: 。

3.下面的表格是“研究电流跟电压、电阻关系”的实验数据记录:

表1电阻R=15Ω 表2 电压U=2V

分析表1数据,可得出结论 ;

分析表2数据,可得出结论 。

总结:

数学表达式: 。推导可得到U= 。R= 。

二、课堂探究(22分)

活动一、串联电路中欧姆定律的应用

1、 如图所示电源电压恒定不变,在定值电阻R1与滑动变阻器R2组成的电路中,当开关闭合,划片处在某一位置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2A,电压表示数为3V。求(1)R1的阻值(2)R2连入电路的阻值。

总结:串联电路总电阻R=

活动二、并联电路中欧姆定律的应用

2、 如图所示电源电压U=6V不变,在电阻R1与R2组成的电路中,当开关闭合,电流表A1的示数为0.2A,R2=20Ω求(1)R1的阻值(2)电流表A的示数。

总结:并联电路总电阻R=

三、课堂检测(10分)

1.如图所示电源电压U=4.5V不变,在定值电阻R1与滑动变阻器R2组成的电路中,当开关闭合,划片处在某一位置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2A,电压表示数为3V。求(1)U1的阻值(2)R2连入电路的阻值。

2.在图所示的电路中,电阻R1的阻值为10Ω.闭合电键S,电流表Al的示数为0.3A,电流表A的示数为0.5A.求:(1)通过电阻R2的电流. (2)电源电压.(3)电阻R2的阻值.

四、我的收获(2分)

五、课后巩固

如图所示的电路,电源电压为12V且保持不变.R1=6Ω,R3=4Ω,当S1、S2均断开时,电流表的示数为1.2A.求:(1)R2的阻值; (2)当S1、S2均合上时,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 (3)仅合上S1时,电流表、电压表的示数.

欧姆定律物理教案 篇二

一、教学目标

1、了解电流形成的条件。

2、掌握电流强度的概念,并能处理简单问题。

3、巩固掌握,理解电阻概念。

4、理解电阻伏安特性曲线,并能运用。

二、重点、难点分析

1、电流强度的概念、是教学重点。

2、电流强度概念、电阻的伏安特性曲线学生来说比较抽象,是教学中的难点。

三、教具

学生直流电源(稳压),电压表,电流表,滑动变阻器,导线若干,开关,待测电阻。

四、主要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电场,电场对放入其中的电荷有力的作用,促使电荷移动,知道电荷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如:静电场中的导体在达到静电平衡状态之前,其中自由电荷在电场力作用下定向移动.电容器充放电过程中也有电荷定向移动.由于电流与我们生活很密切,所以我们有必要去认识它,这节课我们将在初中的基础上对电流作进一步了解。

(二)教学过程

众所周知,人们对电路知识和规律的认识与研究,也如对其他科技知识的认识与研究一样,都经历了漫长的、曲折的过程.18世纪末,意大利著名医生伽伐尼受偶然发现的启迪,经进一步研究后,已能利用两种不同的金属与青蛙腿相接触而引起肌肉痉挛,于是伽伐尼电池诞生了.但他对此并不理解,认为这是青蛙体内产生了“动物电”.伽伐尼的发现引起了意大利著名物理学家伏打的极大兴趣.经过一番研究,伏打于1792年将不同的金属板浸入一种电解液中,组成了第一个直流电源——伏打电池.后来,他利用几个容器盛了盐水,把插在盐水里的铜板、锌板连接起来,电流就产生了。

1、电流

(1)什么是电流?

大量电荷定向移动形成电流。

(2)电流形成的条件:例如:

静电场中导体达到静电平衡之前有电荷定向移动;

电容器充放电,用导体与电源两极相接。

①导体,有自由移动电荷,可以定向移动.同时导体也提供自由电荷定向移动的“路”.导体包括金属、电解液等,自由电荷有电子、离子等。

②导体内有电场强度不为零的电场,或者说导体两端有电势差,从而自由电荷在电场力作用下定向移动。

③持续电流形成条件:要形成持续电流,导体中场强不能为零,要保持下去,导体两端保持电势差(电压)。电源的作用就是保持导体两端电压,使导体中有持续电流。

导体中电流有强有弱,用一个物理量描述电荷定向移动的快慢,从而描述电流的强弱。

(3)电流强度

①定义: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量跟通过这些电量所用时间的比值。这样可以通过电荷定向移动的快慢来描述电流强弱,这个比值称为电流强度。简称电流,用毫安表示。

②表达式:

③单位:安培(A)毫安(mA),微安(μA)

④性质:电流强度是标量.初中学过并联电路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但电流是有方向的。(有方向的量不一定是矢量,是否矢量关键看满不满足平行四边形法则)

⑤电流方向的规定: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为电流方向,负电荷定向移动方向与电流方向相反。

正电荷在电场力的作用下,从高电势向低电势运动,所以电流是有高电势向低电势流动,在电源外部,是由电源正极流向负极。

(4)电流分类:

按方向分成两大类:直流电和交流电。

直流电:方向不变,如果直流电大小不变,就称为恒定电流,这是高中阶段电流知识的重点。

交流电:方向随时间变化。

前面讨论了电流,尤其是持续电流的形成,要求导体两端有电势差,即电压.电流强度与电压究竟有什么关系?这可利用实验来研究。

演示

先给学生介绍实验电路图,教师按电路图连接实验电路,并请学生观察电表的正负接线柱,要求学生注意,正负接线柱的接法, 为待测电阻(定值电阻)。

演示

闭合S后,移动滑动变阻器触头,观察电表的变化,说明导体两端的电压和电流都随导体的电阻有关。

启发学生思考:如何由实验得到电压和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呢?

分析:用控制变量法,先保证其中的一个量保持不变,让其余两个量之间相关,然后结合起来分析。

保证电阻不变,调节电压,记下触头在不同位置时电压表和电流表读数.电压表测得的是导体R两端电压,电流表测得的是通过导体 的电流,记录在下面表格中。

注意:这一方法可以类比数学中函数图象,用描点法来研究,启发学生思考物理与数学的联系。

把所得数据描绘在 直角坐标系中,确定 和 之间的函数关系。

分析:这些点所在的曲线包不包括原点?包括,因为当 时,这些点所在曲线是一条什么曲线?过原点的斜直线。

把 换成与之不同的 ,重复前面步骤,可得另一条不同的但过原点的斜直线。

结论:给定导体,导体中电流与导体两端电压成正比,或者对不同导体,图象斜率是不同.相同电压下,两导体电流分别为,导体2对电流阻碍作用比导体1大,的倒数反映了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若用一个物理量来描述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 称为电阻。

2、电阻

(1)定义:导体两端电压与通过导体电流的比值,叫做这段导体的电阻。

(2)定义式:

说明:①对于给定导体, 一定,不存在 与 成正比,与 成反比的关系。

②这个式子(定义)给出了测量电阻的方法——伏安法.

(3)单位:电压单位用伏特(V),电流单位用安培(A),电阻单位用欧姆,符号Ω,且lΩ=1V/A

常用单位:1kΩ=1000Ω;1MΩ= Ω

3、

德国物理学家欧姆最早用实验研究了电流跟电压、电阻的关系,最后得出用他的名字命名的定律。

内容:导体中电流强度跟它两端电压成正比,跟它的电阻成反比。

表达式: 注意:

(1)式子中的三个量 必须对应着同一个研究对象。

(2)大量实验表明,适用于纯电阻电路(金属、电解液等)。

(三)小结

1、不要认为在任何导体中,电流都与电压成正比,对于非纯电阻电来讲则不然。

2、仅仅是带内阻的定义式,而不是决定式,电阻的大小不决定于电压和电流。

初三物理欧姆定律教案 篇三

【设计理念】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引领学生在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的层面上进行实验探究,并凸显交流与合作的教学氛围,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使用“移动实验室”来体验探究的愉悦,从而获得知识并树立足够的学习信心。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通过实验探究,让学生感知灯泡的亮度与电压有关,从实际中了解电压在电路中的作用,并初步掌握电压的单位、常见的电压值,初步掌握电压表的连接方法、读数方法及实验操作中的技能技巧。

过程与方法

通过阅读说明书,从中收集到有关电压表连接方法和在电压表上读数的方法的一些信息,然后利用这些信息进行实验探究,并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概括,得到电压表的一般使用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实验探究,打破学生对电的神秘感,增强实践能力,感受学物理的愉悦,从而树立足够的学物理的信心。在教学活动中,尤其注意培养学生参与、交流、合作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电压表的连接和读数。

【教具与学具】

学生自己准备“移动实验室”:电池、电池组(三节)、小灯珠、导线若干、手电筒等。电压表(老师提供)

【教学过程】

一、交流生活感受引入新课

教师:生活中“电压”在你心目中是什么印象?

学生(踊跃地交流着自己的生活感受):雷电很厉害,可以击死人和牲畜;高压危险,不能靠近;照明电路的电压是220V;一节干电池的电压是1.5V;秋冬的晚上脱毛衣时可摩擦生电;有些生物体内可以产生较高的电压──生物电;自然课中,我们做了摩擦起电的实验……

教师:非常不错。看来,学习“电压”之前,大家就具备了相关知识。其实,很多电现象,都是电压在起作用。

二、探究灯珠发光分析原因

教师:你们能猜猜,一节干电池和2节干电池使灯泡发光一样吗?

学生:肯定不一样,当然是2节干电池使灯泡发光要亮。

教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学生:我家里有一手电筒,用三节干电池时,灯泡发光非常亮,只用2节时,灯泡要暗一些。我经常用,体会太深了。

教师:你们知道是什么原因吗?

学生:电池越多,灯泡越亮。

教师:搬出我们的“移动实验室”试一试。

学生:进行不完全探究活动,得出结论。

教师:大家通过实验发现:连入2节干电池时比连入1节干电池时要亮。这给我们什么启示呢?

学生:电压越高,灯泡越亮。

教师:电源的作用就是给用电器两端提供电压。

1.电压:(板书)

(1)电压:要在一段电路中产生电流,它的两端就要有电压。

(2)电压的单位:千伏(kv),伏特(v),毫伏(mv)

1kv=1×103v,1v=1×103v

1A

=1×103mA,1mA=1×103mA)

三、阅读说明用书学用电压表

教师:电压的大小如何测量呢?请同学们带着教材P5的4个问题去阅读P6的电压表说明书。并在“使用”中找出关键词:

2.怎样连接电压表。(板书)

学生:

①并联;

②“-”接线柱、靠近、负极;

③量程。(学生边叙述,老师边板书。)

教师:与电流表的连接进行比较,有哪些异同呢?

学生之间相互交流。

教师:怎样在电压表上读数呢?

3.怎样在电压表上读数。(板书)

教师:大家回顾电流表的读数方法。

学生:(学生叙述,老师板书)。①明确电流表可以测量的最大电流;②确定电流表的一个小格代表多大的电流;③接通电路后,看看表针向右总共偏过了多少个小格。

教师:电压表的读数方法是怎样的呢?

学生:基本一致。

教师:如果教材上图6.1-6接“-”和“3”两个接线柱,请问表盘上的读数应是多少?

学生:指针大概指在一小格的中央,而一小格是0.1V,共6小格,所以应读成0.65V。

教师:对。如果接“-”和“15”两个接线柱读数是多少呢?

学生:指针大概指在一小格的中央,而一小格是0.5V,共6小格,所以应读成3.25V。

教师:不错。请大家完成“动手动脑学物理”的第3题,分别把读数用铅笔写在书上。

学生:交流答案。

四、探究电池组测量总电压

教师:请大家拿出“移动实验室”探究电池组的电压规律。

学生:实验得出,电池组的总电压等于每节电池的电压之和。

【交流、小结与延展】

通过学习本章内容,你有哪些收获?

学生1:在实验中我们探究到了串联电池组中,各节电池组的电压等于组成电池组的各节电池的电压之和。

学生2:我在操作过程中,发现连接导线过程中,应将线头顺时针方向绕在接线柱上,否则,越旋越松。

教师:看来,你从实验探究中学到了书中学不到的实验操作技巧,你很有实践经验,不错。

学生3:电压表的读数方法与电流表的读数方法基本一致。先弄清楚所接量程,再看一小格表示多少,最后读数。

学生4:电压越高,灯泡越亮。

学生5:我觉得,有些知识其实可以通过自己阅读,然后对比电流表的操作方法去掌握,不需老师讲解。

教师:是的,大家已经长大了,完全具备了自学的能力。

学生6:在不知道被测电压值的情况下,先用大量程去试触,如果指针偏转较太小,就换用小量程。

教师:大家的这节课的收获确实不少,把老师要说的都说了。现在完成教材上的“动手动脑学物理”的第1题和第4题。

教师结束语:导电的盐水溶液也是电池。教材上“动手动脑学物理”中的第2题就是介绍的这种电池,大家可回家去试一试。西红柿等一些水果也可形成水果电池。有兴趣的同学还可以上网查一查这方面的资料。

【板书设计】

电压

1.电压

(1)电压:要在一段电路中产生电流,它的两端就要有电压。

(2)电压的单位:千伏(kv),伏特(v),毫伏(mv)

1kv=1×103v,1v=1×103v

2.怎样连接电压表

3.怎样在电压表上读数

欧姆定律教案 篇四

一、教学目的。

1、理解欧姆定律的内容和公式。

2、会利用欧姆定律计算简单的电路问题。

3、通过介绍欧姆定律的发现问题,了解科学家为追求真理所做的不懈的努力,学习科学家的优秀品质。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欧姆定律及利用欧姆定律对电路问题进行计算。

三、教具。

小黑板。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

1、(出示小黑板)请你分析表1、表2中的数据,看看可以分别得出什么结论。

2、将上一问中所得出的两个结论概括在一起,如何用简炼而又准确的语言表达?

(1)学生可以各抒己见,相互间纠正概括中出现的错误,补充概括中的漏洞,得到较完整的结论。

(2)教师复述结论,指出这一结论就是著名的欧姆定律。

(二)讲授新课。

(板书:二、欧姆定律)

1、欧姆定律的内容和公式。

(1)内容:导体中的电流,跟这段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这段导体的电阻成反比。如果用U表示导体两端的电压,单位用伏;用R表示导体的电阻,单位用欧;用I表示导体中的电流,单位用安。

对欧姆定律作几点说明:

①此定律精辟地说出了电流、电压和电阻之间的关系。

电流、电压和电阻,它们是三个不同的电学量,但它们间却有着内在的联系。定律中两个“跟”字,反映了电流的大小由电压和电阻共同决定,“正比”“反比”则准确的说出了电流随电压、电阻变化所遵循的规律(教师在“跟”“正比”“反比”的字样下方用彩笔画上“ ”)。

②定律中所说的电流、电压、电阻是对同一段导体而言的(教师用彩笔在“导体中的”“这段导体两端的”、“这段导体的”字样下方画上“”)。

需要在字母旁加脚标时,I、U、R的脚标应一致,如

③欧姆定律的发现过程,渗透着科学家的辛勤劳动。

向学生介绍欧姆的优秀品质,并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要抓住以下三个要点:

其一:欧姆的研究工作遇到了很大的困难,如当时没有电流计、又没有电压稳定的电源。

其二:欧姆不是知难而退,而是勇于正视困难并解决困难。他先后制成了相当精密的测量电流的扭秤,找到了电压稳定的电源,又经过长期的细致研究,终于取得了成果,他的这项研究工作,花费了十年的心血。

其三:我们应学习欧姆的哪种优秀品质。

④欧姆定律为我们提供了解决电学问题的方法,如过去要知道电路中电流的大小,只有采用安培计测量的方法,而如今,除上述方法外,还可以在已知电压、电阻的情况下,利用欧姆定律进行计算。

下面我们就利用欧姆定律来计算一些电路问题。

(板书:2、应用欧姆定律计算电路问题。)

介绍解题的一般步骤:

①读题、审题。

②根据题意画出完整的电路图或某一段电路的示意图。

③在图上标明已知量的符号、数值和未知量的符号。

④选用物理公式进行计算(书写格式要完整,规范)。

例1:一盏白炽电灯,电阻为807欧,接在220伏的电源上,如图1所示,求通过这盏电灯的电流。

教师结合此题具体讲解解题步骤,并板演解题格式。

已知:R=807欧 U=220伏,求:I=?

答:通过白炽电灯的电流约为0.27安。

例2:如图2所示,有一种指示灯,电阻为6.3欧,通过的电流为0。45安时才能正常发光。要使这种指示灯正常发光,应加多大的电压?

由学生读题,并分析题目中的已知量、未知量及如何求解未知量,学生口述解题过程,教师板书。

已知:R=6.3欧 I=0.45安,求:U=?

答:要使这种指示灯正常发光,应加大约2。8伏的电压。

例3:用电压表测出一段导体两端的电压是7。2伏,用安培计测出通过这段导体的电流为0。4安,求这段导体的电阻。

学生个人作练习,由一位同学在黑板上解题,然后教师进行讲评。

在解例3的基础上,教师介绍伏安法测电阻的原理,并说明下节课我们将学习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定电阻的方法。

(三)课堂小结。

明确欧姆定律这一电学中极其重要的规律是怎样得到的,它精确地阐述了什么问题?欧姆定律的重要意义以及怎样利用欧姆定律解决电路的计算问题。

(四)巩固知识。

讨论课本46页“想想议议”中的问题。

(五)布置作业。

1、课本习题

2、补充计算题:

(1)某电流表的电阻为0。02欧,允许通过它的最大电流为3安,通过计算回答,能否把这个电流表直接接到电压为2伏的电源的两极上?

(2)有一个电烙铁,工作时电阻丝里的电流是0.5安,如果电阻是72欧,电烙铁两端的电压是多少伏?

(3)家庭电路中的某灯泡正常发光时通过灯丝的电流是0.2安,这时灯丝的电阻是多少欧?

3、阅读课本三、实验: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电阻。

《欧姆定律》教案 篇五

电阻一定时,电流与电压成正比。

思考、交流、回答:

不能这样说。

导体的电阻是由导体本身的性质决定的,它跟导体两端是否有电压或电压的大小,导体中是否有电流或电流的大小无关。所以,我们不能认为电阻R跟电压U成正比,跟电流I成反比。

电压是电路中形成电流的原因,导体两端不加电压时,电流为零,但导体电阻依然存在。因此不能认为电压U跟电流I成正比,跟电阻R也成正比。

阅读科学世界,了解酒精检测仪的原理;

观察图片,了解电子秤的原理。

思考、交流、回答:

可以由导体两端的电压和通过这段导体的电流,利用欧姆定律的变形公式R=U/I来求解。而导体两端的电压和通过导体的电流可以测出来。即:用电流表测出通过导体中的电流,用电压表测出导体两端的电压,就可以求出导体的电阻了。

三、课堂小结

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本节课你有哪些收获?还有哪些困惑?学生讨论梳理知识,交流收获和困惑。见板书设计。

四、课堂检测教师巡视、讲评完成检测题。见附件。

五、布置作业1.完成《助学》上本节的题。

2.完成“周六自测”。课后完成

【板书设计】

最新范文

九年级数学上册教案【优秀10篇】12-07

《给我的孩子们》优秀5篇12-03

Travel(精选7篇)12-03

《出师表》(优秀5篇)12-03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范进中举》教案12-02

中学九年级上册数学教案优秀8篇12-02

《孟子》二章 教案示例【最新4篇】12-02

《南州六月荔枝丹》教案【6篇】12-02

《论语》十则教案设计精选5篇12-01

初三历史教学反思(优秀8篇)12-01

72 792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