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密欧与朱丽叶教案 《罗密欧与朱丽叶》教案5篇

2023-08-22 07:29:23

作为一名教职工,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下面是书包范文为您整理的《罗密欧与朱丽叶》教案5篇,希望能够给大家的写作带来一些的帮助。

罗密欧与朱丽叶教案实录 篇一

师:我们一块儿来学习《罗密欧与朱丽叶》。哪位同学介绍一下莎士比亚及其创作?

生:莎士比亚一生创作了154首十四行诗,2部叙事长诗,37部剧本,他的主要作品是四大悲剧:(哈姆莱特)(奥塞罗)(李尔王)《麦克白》。

师:能用几句话概括课文这场戏的情节吗?

生:这是一场封建道德扼杀美好爱情的悲剧。两个互相深爱着的青年恋人,由于双方家族的互相仇视,无法结合,最后不得不双双殉情。剧情非常复杂,一系列让人意料不到的事情,一步步地酿成了巨大的悲剧。

师:有哪些让人意料不到的事情呢?

生:神父设定拯救爱情的计划后,派去给罗密欧送信,但送信人却遭到意外没有把信送去。不明真相的帕里斯和罗密欧在坟场意外相遇引发决斗。神父来迟了无法告诉罗密欧事实真相。

师:这个同学把几条线都集中到一起,注意到了戏剧高度集中的特点。那么,莎士比亚是用什么办法将这几条线结在一起的呢?

生:误会。

生:凑巧。

师:读了全文,给你印象最深的是哪段台词?

生: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帕里斯的台词。

师:为什么呢?

生:因为它像诗一样,很美,又有感情。

生:我对罗密欧自杀前的这段台词印象深。

师:为什么呢?

生:这段台词能使我激动。

师:假如请你来扮演罗密欧,你将怎样表演这段台词呢?

(生朗读这段台词)

师:我们先从语言角度来理解这段台词。段中有哪些语句难理解呢?

生:“我要把你葬在一个胜利的坟墓里”,“胜利的坟墓”是什么意思?

生:“死了的人,躺在那儿吧,一个死了的人把你安葬了”,这两个“死了的人”意思一样吗?

生:“难道那虚无的死亡,那枯瘦可憎的妖魔,……再不离开这漫漫长夜的幽宫”,这一段是什么意思?

师:对这三个问题有同学想发表意见吗?

生:我解答第二个问题。第一个“死了的人”应该指帕里斯,第二个指罗密欧,这句话表示罗密欧决心要殉情了。

生:第三个问题中,罗密欧把死亡拟人化,有点幽默的意思,但又让人笑不出来。

师;你的语言感受力很强。这里语言的幽默更凸现了内心的痛苦,是含泪的微笑。

师:没有解答第一个问题的吗?我来提供一个答案,有人说:朱丽叶死了,但她的死使帕里斯追随而去,也使得罗密欧决心以死殉情。他们同为朱丽叶而死,所以罗密欧称朱丽叶的坟墓为胜利的坟墓。这个解释你觉得能化解你的疑惑吗?

生:这个胜利应该是爱的胜利。

生:死就要将两个人永远结合在一起,谁也不能把他们分开,这就是胜利。

师:其实,在一部《罗密欧与朱丽叶》的电影里,“胜利”这个词是译作“辉煌”的,用“辉煌”来修饰“坟墓”,也很合适。

刚才,我们讨论了一些疑难句子,那么,对他的表演大家有什么评价?

生:我觉得他读得太高昂了,总是一个调子,缺少变化。

师:罗密欧只是对朱丽叶一个人说话吗?他对着哪几个人说的?

生:是对几个人说的,有帕里斯、朱丽叶、提伯尔特,还有他自己。

师:对不同的对象说话,他的思想感情是不一样的,请同学们琢磨琢磨。

如果不能谈全部,就抓住其中的一处来谈一谈你研究的结果。

生:对其中的几个“啊”的处理不应该一个样,应变一变。我数了一下,里面有十个“啊”,它们的语境都不一样。比如第一个,表示吃惊、惊异,第二个表叹息,第三个表顿悟,等等。

师:有深度,注意了细微的地方对感情的影响。表演这一段,确实应该仔细琢磨,罗密欧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在什么场景中念这段独白的,墓地、深夜、火把、打开的墓穴、帕里斯和朱丽叶的尸体,运用你的想象力,将这一场景复现在你脑中,通过不同的语调、语气、语速,来表现人物的心态、感情。比如,“啊,亲爱的朱丽叶”这一段,这样处理怎么样?(老师范读)

师:请同学们再将这一段台词边琢磨边读一遍。(学生自由朗读)

师:通过对语言的品读,你觉得莎士比亚的语言有什么特点?

生:像诗歌一样,很抒情。

生:语言优美,适合朗诵。

生:有个性,各人说的话不一样。

师:莎士比亚的戏剧在语言上的成就是很高的,有人称它为无韵的诗。同学们课后可以分角色扮演一下,来体会体会。

师:讨论到这里,我想起了一个问题,如果罗密欧听到朱丽叶的死讯,不是下决心要死并买好毒药,而是到墓地上哭奠一下就完事,也许两个人都不会死;再比如,如果朱丽叶听从劳伦斯神父的话,至少她能活下来,可他们为什么都选择了死呢?

生:他们的死是为了爱,爱高于一切。

生:他们的死不值得,太冲动,自控能力差。

生:他们的死是一种历史的必然,不死也无法生活下去,也不会得到家长的承认。

师:咱们换一个角度再来提这个问题,就是你对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殉情有什么想法?要敢于提出自己的见解。

生:我觉得这种做法不值得。因为他们对爱情过分执著,当然,我不是说执著不对,只是说不能过分。刘墉说得好“爱何必百分百”,我觉得只要你真心爱过了,即使失去了,留下心底的一份思念和永恒的回忆也就足够了。毕竟生命是珍贵的,为爱情放弃生命不值得。

生:对于二人的殉情,我既感同情,又感惋惜。因为在那个时代,二人部属贵族子女,不会被生活所迫,爱情也就自然而然地成为他们唯一的追求。失去了爱情,似乎失去了生活的全部意义,所以我深表同情。但同时,这也是一种逃避现实不敢正视现实的表现,其实他们完全可以寻求其他的'方式解脱。

生:我认为,在当时的制度下,但凭罗密欧和朱丽叶两个人的力量是不可能改变世人的观念的,因而他们只能选择死亡。

生:我们应该注意在罗密欧的心里,朱丽叶是自杀的,这样一来,罗密欧就有一种负罪感。罗密欧认为朱丽叶的死自己要负一定的责任,所以罗密欧的死是一种负责的表现。如果朱丽叶不是自杀,可能罗密欧就不会自杀了。

师:大家的争论很激烈,之所以如此,是各自看问题的角度不同。我们在分析这一问题时,是否联系一下时代背景呢?莎士比亚生活在怎样一个时代呢?下面请一个同学读一下课后练习一对‘人文主义’的定义。(学生读)

师:人文主义就是以自由抗专制,以人权抗教会,以爱情抗禁欲,以科学抗愚昧。罗密欧与朱丽叶的爱情在两大家族间世代仇杀的情况下,在朱丽叶的父亲非要她嫁给帕里斯伯爵的情况下,要想如常人那样结婚是不可能的。他俩也想过私奔,但因为有了罗密欧杀死提伯尔特而被流放这样的巧合,才出现以为朱丽叶死了这样的误会,他们只能选择死,才能赢得爱情。同学们注意课文结尾这几句台词:“啁,蒙太古大哥!把你的手给我。这就是你给我女儿的一份聘礼。”这几句台词暗含什么信息?

生:家长和解了,承认他们的关系了。

师:爱化解了恨,爱情得到了承认,可以说,他们的死唤起了世人的醒。(板书:死——醒)用书上的一句话来说,就是悲剧主人公虽然死了,但他们人文主义的理想却胜利了。

师:同学们都爱读书,听说最近都在读一本书,叫《流星花园》。这本书好像也写到了爱情。

生(齐):就是写爱情的。

师:看来看过的还不少啁,这里面写的爱情和罗密欧与朱丽叶的爱情有什么不同?

生:罗密欧与朱丽叶的爱情具有古典气息,而《流星花园》中的爱情则是现代的,更接近生活,是现代年轻人理想的爱。

师:那么,《流星花园》中的爱情是什么样的呢?

生:它说的是一伙挺有钱的富家子弟爱上谁就去追求谁。

生:《流星花园》里的爱情,就像人们对待身上的一件衣服,合适的时候就穿上,还会因此炫耀;当不合适的时候,就脱下。

生:我不同意这种看法。穿了又脱,脱了又穿,这能是爱情吗?爱情应是坚贞不渝的。我们不能认为如果青年男女精神空虚就需要爱情,当一个人精神空虚时需要的是伙伴,而不是爱情。

生:我不同意刚才这位同学的说法,穿了脱,脱了穿,也是爱情,只是它不是永恒的,但当他穿在身上时,却是百分之百的爱。

师:有人说,爱情是永恒的主题。为什么罗密欧与朱丽叶的爱情悲剧那么震撼人的心灵?他们的悲剧那么壮美,他们的死唤起了全世界人的感情的觉醒,可以说,今天的社会,正在享受他们用鲜血带来的爱的自由。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悲剧已超越时间,超越国界,走进我们的课堂,走进我们的心灵深处。

《罗密欧与朱丽叶》教案 篇二

《罗密欧与朱丽叶》教学设计

赵    锋

教学目标 :

1、了解莎士比亚生平及其戏剧创作;

2、体会剧中人物的思想情感;

3、认识罗密欧朱丽叶爱情悲剧的时代意义、社会意义。

教学重点:

1、体会剧中人物的思想情感,特别是罗密欧听到朱丽叶死后的痛苦心情;

2、体会莎剧语言充满浓厚诗情的特点。

教学难点 :罗密欧与朱丽叶爱情的悲剧性以及体现出的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思想。

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研究性学习法

教学用具:多媒体教学系统

总体设计:精心设计预习内容,把介绍文学常识、熟悉剧本情节放在预习环节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在课堂教学的组织过程中,采用情境教学、研究性学习的方法,融戏剧常识、人物分析、情感体会于学生积极参与的各种语文活动之中,课堂调控要灵活,要让学生既能“入乎其内”,又能“出乎其外”;改变传统的练习巩固模式,课后设置更为开放的学习空间,充分体现学习的广延性和可持续性特点。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步骤 :

一、预习设计(内容见前)

授课前3-4天发下预习设计内容,并提示学习要求及方法。

二、课堂导入  :

由一块石头(此石头表面含有两个人物外形,投影显示)的命名入手,谈谈文学作品所表现的永恒主题:爱情。教师可以朗诵一首简短的爱情诗(或根据学过的文学作品编写)引出《罗密欧与朱丽叶》。教师模仿莎剧人物出场念《开场诗》,投影显示:

故事发生在维洛那名城,

有两家门第相当的巨族,

累世的宿怨激起了新争,

鲜血把市民的白手污渎。

是命运注定这两家仇敌,

生下了一双不幸的恋人,

他们的悲惨凄凉的殒灭,

和解了他们交恶的尊亲。

这一段生生死死的恋爱,

还有那两家父母的嫌隙,

把一对多情的儿女杀害,

演成了今天这一本戏剧。

交代过这几句挈领提纲,

请诸位耐着心细听端详。

三、熟悉情节:

戏剧是一种在舞台上表演且综合性很强的艺术形式,它主要是通过剧中人物台词来体现和推动情节发展。借助于台词来把握戏剧情节是我们常用的主要方式。但是由于人物对话比较多,读完后情节并不能很清晰的呈现在读者的大脑中。而分析人物间的关系则可以帮助我们迅速的熟悉剧情、把握人物的心理及命运走向。

1、第五幕第三场主要出现了哪几个人物?他们是什么身份?关系是怎样的?

帕里斯     罗密欧     朱丽叶     亲王     凯普莱特     蒙太古   劳伦斯    侍童   鲍尔萨泽

2、用简要的语言概述课文节选部分内容。

帕、罗决斗,罗、朱殉情,神父陈情,蒙、凯和解。

四、观看电影片段:

选取罗密欧在朱丽叶墓前自诉和朱丽叶醒来一段。

五、赏读品味

莎士比亚是语言大师。莎士比亚的剧作创造了语言的奇迹,让每一位读者感受到了语言的巨大魅力。他的语言就是上帝,在塑造着人物性格,也在改变着人物命运;他的语言充满诗一样澎湃的激情,屡屡掀起读者情感的波涛。细细品读这篇文章的语言以及蕴含的情感应该是本课的教学重点。

1、请两位男生上台,对着投影“躺在墓中的朱丽叶”分别朗读帕里斯、罗密欧的台词。配音乐。

2、简评两学生的朗读。在分析时要扣住人物的性格。

3、让男生模仿罗密欧的口吻,想象一个情境(比如听到一只鸟叫,看到火把),再多说几句,书面表达出来;女生可想象朱丽叶在看到罗密欧已死去的神态动作语言,并描写出来。实物投影展示学生习作。

4、再请两位男生朗读帕里斯与罗密欧交锋的一段,并作简评。体会当时罗密欧、帕里斯不同的心理,特别是情感表现的程度。

六、探寻主旨

帕里斯死了。(死也就死了)可是,罗密欧死了,朱丽叶也死了,他们死在爱神的怀抱里。那么,怎么能说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死是一部爱情的悲剧呢?什么是悲剧?鲁迅先生说:悲剧就是“将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懂得欣赏悲剧美的人才能在精神上站立起来!”。结合这一论述,体会罗、朱爱情的悲剧性以及作品闪耀的人文主义思想光辉。

七、结束授课

学生齐读剧尾维罗那亲王的台词,最后两句教师参与朗读。

八、创意表演:(如时间充足,可以放在课堂;否则作为课外表演练习)

让学生自荐出任导演,由导演选择演员,并安排剧情。教师随机采访其他同学对剧情及人物性格的认识、理解。

九、扩展阅读

1、课外阅读《罗密欧与朱丽叶》全剧。

2、搜罗古今中外文学作品中的爱情悲剧,作比较阅读,研究其共性及差异性。

(中学语文网中网辑)

罗密欧与朱丽叶教案实录 篇三

洪越:这节课的教学思路简洁而清晰。可谓是删繁就简,很成功。但是不能说是一堂理想的课,一堂课把莎士比亚教得只有了骨架没有了血肉。

卜延中:我总感觉这堂课过于理想化,我怀疑在真实的课堂中能否真正实现。一堂课45分钟做了那么多的事情,基础就在于学生回答要准确到位。在一问一答间,如果哪一点出现了卡壳,都无法很好地完成教学任务。而真实的课堂教学怎么能够做到这样呢?即使是最好的学生,答案也不应该是如此惊人的“准确”。

张兰芳:戏剧首先是文学的,这节课的教学总的感觉是文学味不足,而解读的色彩较为浓厚。我以为高中的戏剧教学最主要的任务应该是体验感悟。为什么不充分利用诗化的语言来朗读品味呢?一节课读读议议,做足做透就够了。

孟丽华:这堂课也有不少精彩处。例如,最后一段主题的升华就非常好。爱情是什么?中国现在缺损的是正确的爱情观。语文本来就有传承道德的职能。语文不能政治化,但语文一定要有情感道德教育的意识。

陈国安:教师抓住了中外戏剧的不同点。确实,莎士比亚有其独特的“诗化的语言”,但课堂对此读得太少,品味得太少。莎士比亚的语言纯正、典雅、绅士,需要用心去体会。这篇文章过多地把思想和感情剥离,这些思想是活在文章中的,不是活在辩论中的。因此,这节课情感少了,思想被剥离了;

褚树荣:这堂课的教法可能较为传统,但传统并不意味着落后。这堂课环节的谨严,犹如老农颗桑。如欣赏罗密欧自杀前的最后一段台词,教学共有六个环节:朗读、释疑、评价、指导、示范、概括。朗读时,叫学生模拟角色朗读,学生读了以后,教师暂缓评价,而是先解决三个小问题,解决理解层面上的障碍,这种处理是合理的;学生对同学的朗读评价,既是对作品内容的再度解读,同时又引出教师的朗读指导,这里教师的指导是必要的,场景、对象、心情不同,朗读当然不同,教师的提示和指导是细致人微的;而教师的范读,更是难能可贵;最后学生概括莎氏的语言特点,也是应该有的一环,可惜的是学生体验尚不充分,所以有一点穿靴戴帽之嫌。

不足之处是有时教学内容转换过快。例如,当学生说出发生了一系列意料不到的事情后,教师就问“莎士比亚是用什么办法将这几条线结在一起的呢?”于是,教学主线从内容的理解转向技巧鉴赏了。而当学生刚说出“误会”“凑巧”两词时,教师便问“读了全文,给你印象最深的是哪段台词?”教学主线又转向语言欣赏了。这样就不易深入而走过场的痕迹太浓。

邵统亮:教学设计细针密线、承转自然:从作家作品引入,故事情节概括,重点段落品赏析疑,课文主题把握,向外延伸拓宽。

《罗密欧与朱丽叶》教案 篇四

【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莎士比亚及其代表作品;了解《罗密欧与朱丽叶》中蕴含着的人文主义思想2、过程与方法:把握剧情,理解剧本的主题思想;分析人物形象,欣赏人物语言

3、情感态度与价值:通过对罗朱爱情悲剧的了解,体会作者对中世纪腐朽而野蛮的伦理观念的批判,对现实的封建势力的抨击

【走近作者】

威廉•莎士比亚(1564—1616),文艺复兴时期英国大戏剧家、诗人莎士比亚的戏剧创作可分三个时期早期(15901600),是他学习、继承并取得初步成就时期,一般称为历史剧、喜剧时期主要作品有喜剧《仲夏夜之梦》《威尼斯商人》,历史剧《亨利五世》等,悲剧有《罗密欧与朱丽叶》等中期(16011607),是他创作的鼎盛时期,一般称为悲剧时期这时正值英国社会从表面繁荣进入社会动乱的转折时期,理想和现实的矛盾使作者悲观失望,因此作品的基调悲愤、阴郁主要作品有“四大悲剧”,即《哈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麦克白》后期(16081612),可称为传奇剧时期这一时期莎士比亚蛰居乡间,从事传奇剧的写作在这些作品里,对现实的黑暗还有所揭露,但不再是抗议、批判的态度,而是和解、宽容的态度主要作品有《暴风雨》,被称为“诗的遗嘱” 莎士比亚四大喜剧《威尼斯商人》、《无事生非》、《皆大欢喜》、《第十二夜》

【问题探讨】

1、请同学们梳理剧情,概括剧本的思路

2、戏剧作为一种综合性的舞台艺术,要求有尖锐、集中的戏剧冲突,主要表现为剧中人物的性格冲突请根据文中人物形象分析剧本矛盾冲突

3、欣赏人物语言,体会人物感情

(1)罗密欧在朱丽叶墓中的大段独白,体现了他怎样的心理活动?

(2)文中三处写朱丽叶对白的地方,体现了她怎样的情感?

【比较讨论】

比较阅读《罗密欧与朱丽叶》与《孔雀东南飞》

两部作品虽然时隔千年,地阻万里,但却存在着诸多相同之处

一、内容性质相同,都是爱情悲剧《罗》剧叙述了一对青年恋人罗密欧和朱丽叶在舞会上一见钟情,私自完婚,然而却因两家是世仇而无法结合,最终为追求自由爱情而双双殉情《孔》诗叙述了汉庐江府小吏焦仲卿与其妻刘兰芝恩爱相处,却被焦母活活拆散,最后在刘兄的逼迫下一同走上了绝路因此,它们都是爱情悲剧的代表作

二、故事结局相同,都以青年恋人双双殉情为代价换来两家的悔悟与和好《罗》剧中面对悲惨的场面,两家世仇在亲王的训导下双双悔悟,罗密欧的父亲蒙太古说:“我要用纯金替她铸一座像,只要维洛那一天不改变它的名称,任何一尊都不会比忠贞的朱丽叶那一座更为卓越”朱丽叶的父亲凯普莱特也说:“罗密欧也要有一座同样富丽的金像卧在他情人的身旁,这两个在我们的仇恨下惨遭牺牲的可怜的人儿”痛悔之心,溢于言表《孔》诗虽然没有《罗》剧这样明确,但末段“两家求合葬,合葬华山旁”中的“求”字,也暗示出焦刘两家的后悔与和解

三、表现手法相同,都运用了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的手法《罗》剧所创设的背景和环境具有典型的时代特点,但主人公的爱情故事却充满了鲜明的理想色彩;尽管主人公的结局是悲剧,但封建贵族之间的世仇却从此消除,爱情的理想也仍然得胜《孔》诗主体上以浓烈的现实主义叙述了封建家长制对主人公的迫害,但最后一段写两家合葬,墓上桐柏交荫,鸳鸯双飞,象征两人的爱情永久不渝,也反映了人们争取爱情婚姻自由的必胜信念因此,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在两作中都浑然融为一体

四、主题思想相同,都通过青年爱人的死来抨击封建家长的专制和封建婚姻包办制度,抒发了人们对自由爱情婚姻的热烈追求,表达了有情人终成眷属的美好愿望

当然,两作品的不同点也是较为明显的

一、作品样式不同《罗》剧是一出五幕话剧,是莎士比亚问世的第一部伟大的戏剧,它自十九世纪以来开始在世界流行,这段凄艳动人的故事现在已家喻户晓《孔》诗是一首五言乐府民歌,我国古代最长最杰出的叙事诗,与《木兰辞》合称为“乐府双璧”

二、悲剧过程不同两部作品中的主人公虽然都双双殉情而死,但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死是因误会而产生的,因此其命运是偶然的而不是悲剧性的;而刘兰芝与焦仲卿的死则是必然的,在强大的封建势力压迫下,他们的自由爱情没有存在的可能性,因此,《孔》诗更具有悲剧性

三、塑造的人物性格不同罗密欧与朱丽叶是新思想的代表,处处充满了青春和活力,为了追求自由爱情,他们敢于不顾家族的世仇,敢于大胆违抗父命私自结合,虽然因偶然的失误而走向死亡,但他们身上始终洋溢着新时代热烈的理想气息刘兰芝和焦仲卿身上虽然也有反抗精神,但这种反抗是消极的,带给读者的除了渺茫的希望外,更多是悲愤和痛惜

四、反映的社会背景不同《罗》剧的故事发生在欧洲文艺复兴前夕的维洛那,那时,新兴资产阶级已经崛起,《孔》封建势力仍然固守着统治地位

【鉴赏方略】

莎士比亚戏剧的情节和人物

莎士比亚戏剧的情节是生动而丰富的,首先表现在运用双重或多重情节反映错综复杂的社会矛盾他的剧作往往由相互交织的几条线索组成《哈姆雷特》中有三条为父复仇的线索《李尔王》中也有两条相似的情节当然,莎士比亚戏剧并非都是多线索的,也有单线索的这类剧作则以情节的生动曲折取胜,同样也体现了生动丰富的特点《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戏剧冲突就是始终沿着罗朱爱情悲剧这条线索展开,一气呵成,中间没有横生枝蔓整个剧情波浪起伏,高潮迭起,曲折多变

莎士比亚戏剧的生动性和丰富性还体现在打破了悲剧与喜剧之间的严格界限依据生活的本来面貌,把悲剧成分和喜剧因素结合于同一剧中,创造了悲喜混杂剧,像《罗密欧与朱丽叶》,这出著名的爱情悲剧也含有喜剧的成分,剧本的结尾则是如此这一悲喜杂糅的特点,为18世纪正剧的出现作了充分准备

在人物塑造上,莎士比亚善于将人物置于尖锐激烈、错综复杂的矛盾冲突中来揭示性格特征罗密欧对爱情的忠贞,就是通过和封建家族那腐朽陈旧的封建意识和封建伦理观念的斗争中展现的

莎士比亚还擅长在发展中刻画人物莎士比亚戏剧中的许多人物性格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在矛盾斗争中不断发展的朱丽叶刚出场时,只是个受封建礼教熏陶的、随顺母亲的弱女子后来,在追求自由、爱情的斗争过程中竟然挣脱一切束缚,成长为一位反封建的坚强女性

由于重视人物的个性描写,在莎士比亚的人物画廊中,同一类人物也各具特色,如他笔下的一系列新型女性,均出身高贵,受到良好的教育和新思想的影响,不满封建婚姻,争取爱情自由,但她们的性格没有一个是相同的朱丽叶在反封建、争自由的斗争中,表现出的主要特征是勇敢和坚强;而苔丝狄蒙娜(《奥赛罗》)在反封建斗争中同朱丽叶一样的勇敢坚强,但在反对新的社会罪恶极端利己主义势力时,就显得软弱无力,至死不悟;而奥菲利娅(《哈姆雷特》)则显得天真、柔顺、缺乏自主性、缺乏反抗斗争精神,她不能像朱丽叶、苔丝狄蒙娜那样自作主张,挣脱家庭的束缚,而是被利用,在痛苦中发疯落水而死去

总之,莎士比亚戏剧中的人物性格丰富,个性鲜明,又有发展变化为世界文学人物画廊增添了许多不朽的形象,而这些思想深刻、丰富复杂的人物性格,又是在生动丰富的情节中一一展现的

附【问题探讨】答案:

1、课文节选的内容是全剧的最后一场本剧取材于意大利民间故事出身于蒙太古家族的贵族青年罗密欧与出身于凯普莱特家族的贵族少女朱丽叶一见钟情,互相爱慕,但因两个家族是封建世仇,不得相爱结合于是二人在修道院长老劳伦斯的帮助下秘密举行婚礼后朱丽叶的家族强迫她嫁给帕里斯,她拒不听命,在劳伦斯长老的帮助下,饮下药酒,以假死对抗罗密欧误以为爱人已死,便自杀殉情朱丽叶醒来后,见罗密欧已死,也自杀而死,表示对爱情的忠贞不贰两个家族的家长,痛悔不已而终于和解

2、罗密欧与朱丽叶的爱情悲剧,揭示了剧本怎样的矛盾冲突?学生思考,教师点拨

明确:罗密欧与朱丽叶本是一对有情人,但受封建家族世仇的影响,最终却不能成为眷属而双双殉情,成为悲剧他们的悲剧,强烈地控诉了封建伦理观念的罪恶,批判了陈旧腐朽的封建意识,表现了当时英国社会封建和反封建两种社会力量的矛盾斗争

从节选部分来看,罗密欧一会儿粗暴,一会儿温柔,如何理解这个人物形象?

学生相互讨论,教师点拨、指导

明确:罗密欧本是一个有教养、性情温和的贵族青年,他的忽而粗暴、野蛮,忽而平和、友好,是因为他听到心上人朱丽叶的死讯后,悲痛欲绝的表现他对仆人用了一连串命令,用粗暴甚至威吓的语言指使仆人,如“把火把给我”“听好我的吩咐”“要是动一动,我就要你的命”“我现在的心境非常狂野,比恶虎或是咆哮的怒海都要凶猛无情”而当仆人顺从他之后,他的语言马上平和起来,“这才像个朋友,这些钱你拿去,愿你一生幸福”而对于所谓的“情敌”,他的语言也是忽野蛮,忽友好通过这些语言,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内心十分激动的、几乎要失去理智的罗密欧

3、欣赏人物语言,体会人物感情

(1)提问:罗密欧在朱丽叶墓中的大段独白,体现了他怎样的心理活动?

明确:①“我要把你葬在一个胜利的坟墓里”可看出朱丽叶的死使他悲痛欲绝,加上帕里斯追随朱丽叶而死,更坚定了他殉情的决心,他认为能冲破一切樊篱与朱丽叶永远在一起是一种胜利

②“这是一个灯塔,因为朱丽叶睡在这里,她的美貌使这个墓窟变成一座充满光明的欢宴的华堂”他把坟墓喻为“灯塔”,因为“灯塔”能指引“航向”,把帕里斯与他指引到这里,并且与朱丽叶同死同时也说明朱丽叶在罗密欧心目中的地位太高了坟墓说成是“华堂”是因为朱丽叶太美了,为她而死是愉快的,墓窟也因她而生辉

③“难道那虚无的死亡,那枯瘦可憎的妖魔,也是一个多情的种子,所以把你藏匿在这幽暗的洞府里做他的情妇吗?”朱丽叶生前美丽,“死”后依然,在这里罗密欧嫉妒妖魔,实际上是用这种“嫉妒”性的语言反衬朱丽叶的美,表现出他内心极度的悲痛和对朱丽叶深深的爱

④“嘴唇,啊!你呼吸的门户,用一个合法的吻,跟网罗一切的死亡订立一个永久的契约吧!”在此,他所说的“合法的吻”是因为他们已经结婚,而且在墓穴里不会因家仇而被干预,可以“光明正大”地吻自己合法的妻子“订立一个永久的契约”,朱丽叶的死给罗密欧带来了巨大的痛苦,以至于对生活绝望,这句话实际是表示他殉情的决心

⑤ “啊!亲爱的朱丽叶,你为什么依然这样美丽?难道那虚无的死亡,那枯瘦可憎的妖魔,也是个多情的种子,所以把你藏匿在这幽暗的洞府里做他的情妇吗?”

这是罗密欧假想死神娶朱丽叶为妻的台词罗密欧不敢相信朱丽叶的死亡,甚至想象是死神、妖魔要娶她为妻,表现了他极度的痛苦和深深的思念

⑥ “眼睛,瞧你的最后一眼吧!手臂,作你最后一次的拥抱吧!嘴唇,啊!你呼吸的门户,用一个合法的吻,跟网罗一切的死亡订立一个永久的契约吧!”

这是一段排比句表明罗密欧对朱丽叶深深的眷恋和追随她而死的决心

⑦ “来,苦味的向导,绝望的领港人,现在赶快把你的厌倦于风涛的船舶向那巉岩上冲撞过去吧!”

这段台词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表明了罗密欧的痛苦和绝望

(2)文中三处写朱丽叶对白的地方,到底体现了她怎样的情感呢?请大家都大声地有感情地朗读一遍这三段台词 ,具体揣摩一下其中内蕴的情感,然后谈谈你的理解

明确:第一处:“啊,善心的神父!我的夫君呢?……我的罗密欧呢?”我认为这些话体现了朱丽叶对罗密欧深情的爱,她心里面装满了罗密欧的形象是啊,刚刚醒来的朱丽叶,第一句话便问夫君,寻找罗密欧,反映了她渴望与爱人重逢,充满了对爱情的幸福的向往

第二处写朱丽叶拒绝了劳伦斯的劝说,决定留下来陪伴罗密欧,我认为这体现了朱丽叶对爱的忠贞不错,得知罗密欧已死,朱丽叶毅然决然地选择留下陪伴罗密欧,选择了殉情,这充分表明了她对爱的无比忠贞

第三处写朱丽叶的自杀,也就是殉情,这也是表现她对爱情忠贞的是啊,当听到有人来了时,朱丽叶果断地寻求速死,进一步表现了她对爱情生死不渝的忠贞

《罗密欧与朱丽叶》教案 篇五

《罗密欧与朱丽叶》 教学设计示例(一)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认识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思想。

2.体会莎士比亚悲剧的特点。

3.体会莎士比亚戏剧语言的艺术特点。

(二)能力训练点

1.结合人物的语言分析人物的心理。

2.通过诵读品味人物诗化的语言。

(三)德育渗透点

认识作品深刻的社会意义在于它的鲜明的反封建倾向。作家把罗密欧与朱丽叶这对人文主义青年男女的爱情故事写成悲剧,反映了人文主义者对封建压迫的反抗和对爱情理想的追求,把批判的锋芒指向中世纪衰朽而野蛮的伦理观念,指向现实的封建势力。

(四)美育渗透点

体味莎士比亚诗化的语言,欣赏其节奏的跌宕性和音韵的和谐性,以及体味用形象生动的词语表达的强烈的激情。

二、学法引导

学习本文应从了解情节入手,了解悲剧发生的过程,进一步分析悲剧产生的原因和对两个家庭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分析课文的主旨。

阅读罗密欧的台词,理清他心情变化的过程,从而把握人物的思想与性格。结合人物语言分析人物的心理。人物的语言,是人物的心灵写照。那种对人物语言简单的、平面的描写,只能使人物个性流于程式化,人物形象粗放、苍白。人的内心世界是复杂的,人的个性也是各具特色的。因此,成功的文学作品中的人物语言描写,就应当是立体的而不是平面的,是动态的而不应一味是静态的,是丰富多彩的而不是简单划一的。

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认为,在莎士比亚的《罗密欧与朱丽叶》中,对人物的语言描写,就非常值得仔细品味。以罗密欧为例,他的语言,时而命令、恐吓,时而平和亲切,时而悲伤暴躁,时而不顾一切,语言的变化,实际上反映了心情的变化。人物性格的多重体现,表现在语言的变化上。

联系我国的一些经典著作,也有类似的情况。古代著名文学批评家金圣叹就曾指出文学作品中间人物性格有两种对立因素的对照。他以《水浒》为例。指出李逵这一形象,既“鲁莽”,又“奸猾”,既“粗野”,又不乏“精细”。可见中外古今在这一点上是有共同点的。

反复诵读罗密欧在墓前的那一大段独白,体会莎士比亚戏剧语言的艺术特点。莎士比亚诗化的语言,极具感染力。在教学中,应该注意加以欣赏和品味。诗化的语言,可从下述特点体会理解:①具有强烈的激情。②典型的修辞特点:排比,比喻。

三、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一)重点、难点

重点是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从帕里斯上场到朱丽叶死去,注意体会帕里斯特别是罗密欧对朱丽叶的真情,以及罗密欧听到朱丽叶死亡后的痛苦心情。难点是品味两个人悼词中的浓厚的诗情,以及罗密欧的语言中蕴含的深挚的感情。

(二)解决办法

①反复朗读或分角色朗读,让学生仔细揣摩。

②可以指导学生排演节选部分,让学生读出其中蕴含的浓郁的诗情和人物的不同感情。

四、课时安排

2课时

五、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莎士比亚是世界文学史上杰出的剧作家。教师应简要介绍莎士比亚的创作活动,然后重点指导学生诵读,通过诵读去揣摩品味剧中人物的深挚感情,读出莎剧特有的浓郁诗情。

有条件的话,可以组织学生观看电影、电视等录像资料,或是利用课余时间排演成戏。

六、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明确目标

1.指导学生概述故事情节,体会剧本的反封建意义。

2.结合人物的语言分析人物的心理,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二)整体感知

1.莎士比亚: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英国伟大的诗人和戏剧家。创作的大部分是诗剧,主要作品有《李尔王》、《哈姆雷特》、《奥赛罗》、《麦克白》(四大悲剧)、《罗密欧与朱丽叶》(悲喜剧)、《威尼斯商人》、《仲夏夜之梦》(喜剧),是人文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

2.莎翁悲剧的特点:①必须以英雄人物的死亡而结束。主人公虽然死了,令人心痛,但他为之奋斗的理想却胜利了,使人感到前途光明。悲剧主人公之死给人以悲壮感,而不是单纯的悲哀、悲观。②悲剧的主人公必须是贵族。③悲剧人物的行动必须出自他们本人的意志和内心,即悲剧人物之所以走向不幸的结局,不能归咎于客观原因,而应由自己负责(《罗密欧与朱丽叶》是个例外)。

3.《罗密欧与朱丽叶》是莎士比亚早期的重要作品之一,描写了一对互相爱慕的青年在封建制度下双双惨死的悲剧,表现了当时英国社会封建和反封建两种社会力量的矛盾斗争。

4.剧情梗概:参看课本注释。

(三)教学过程

1.导入  新课

教师可复习课文《孔雀东南飞》,由焦仲卿、刘兰芝的悲剧引入,封建时代人们对忠贞爱情的追求、对封建礼教的抗争,由于个人力量的弱小总是要付出生命的代价。

2.简介作者及其戏剧创作的特点。

3.介绍《罗密欧与朱丽叶》创作的背景。

4.概述故事情节,明确该剧是悲喜剧。

5.学生快速阅读课文,并思考:造成罗密欧与朱丽叶爱情悲剧的原因是什么?

封建家族间的仇恨和家族对婚姻的包办,毁灭了罗密欧与朱丽叶的幸福直至生命。剧本表现了当www.shubaoc.com时封建和反封建两种社会力量的矛盾斗争,昭示了腐朽的封建家族的没落和年轻一代追求幸福生活的理想的胜利。(完成练习一)

6.学生有表情朗读帕里斯与罗密欧交锋的一段(课本145-148页),分析人物的心理,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7.总结归纳要点。

(四)扩展

比较本剧与《孔雀东南飞》的反封建的社会意义。

(五)布置作业

完成练习二、三题。

第二课时

(一)明确目标

品味莎剧语言浓厚的诗情和深挚的情感。

(二)整体感知

莎士比亚语言的一个最大特点,就是真实。人物是什么地位,什么性格,应该说什么话,怎样说话,都给他一个本来面目。剧中人物的对话,语言简练,音韵和谐,表现出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哀悼朱丽叶的句子非常舒缓,恰到好处地表现出他们当时的悲痛心情;罗密欧与帕里斯冲突时,则使用了很多节奏短促的语句,有力地烘托出二人激动的心情和当时那种紧张的局面。

(三)教学过程

1.给学生播放《梁祝》音乐中“化蝶”一段,感受人物生离死别时情感的波澜。

2.重点朗读罗密欧哀悼朱丽叶的台词,欣赏人物诗化的语言,体会其中包含的情味。

3.总结归纳要点。

4.学生分角色表演前半部分,揣摩其中蕴含的浓郁的诗情。

(四)扩展

组织学生观看电影、电视录像资料;搜集古往今来的爱情悲剧实例,可以印发陆游的《钗头凤》给学生参考。

(五)布置作业

就古今爱情悲剧人物写一篇小论文。

最新范文

《人生寓言》教案优秀5篇08-22

第一次世界大战【精选5篇】08-21

《沁园春雪》教学设计优秀7篇08-21

《力 》教学设计优秀5篇08-20

《热爱生命》教案设计【精选5篇】08-18

《同底数幂的乘法》教学案例【优秀5篇08-17

岳阳楼记【优秀8篇】08-14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13课《诗词三首08-12

第三节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优秀3篇)08-11

《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相关资料(308-11

72 62233